Term | Definition |
---|---|
后堂板头《佛学大辞典》 |
(杂名)僧堂内后堂首座之坐席也。
|
后堂首座《佛学大辞典》 |
(职位)禅林区分僧堂为前堂后堂,分管其后堂者曰后堂首座。【后堂首座】(职位)僧堂后版之首座也。敕修清规曰:“后堂首座,位居后版,辅赞宗风。规则端庄,为众模范。盖以众多,故分前后。斋粥二时过堂及坐禅,则后门出入。”
|
后夜《佛学大辞典》 |
(杂语)昼夜六时之一。夜间区分初中后三时,此为其后分故有此称。即寅刻,近日出之时也。佛遗教经曰:“初夜后夜,亦废勿有。”弥勒所问经论三曰:“初夜后夜,精勤修行。”即其例也。
|
后安居《佛学大辞典》 |
(术语)南山旧律谓五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义净新律谓六月十六日已后之三月。见“安居”条。
|
后得智《佛学大辞典》 |
(术语)正冥符真如之智,离无分别之念故谓之无分别智,又曰根本智,后分别一切差别相之智,谓之分别智,又云后得智。以是为根本智后所得之智也。又俗智,如量智等。佛陀起大悲救众生者,此后得智也。真谛译摄大乘论释十二曰:“根本智依非心非非心,后得智则依止心故。二智于境有异:根本智不取境以境智无异故,后得智取境以境智有异故;根本智不缘境如闭目,后得智缘境如开目。”同四曰:“如来本识永离一切解脱障及智障,此识或名无分别智,或名无分别后智。若于众生起利益事一分名俗智,若缘一切无性起一分名真如智,此二合名应身。”
|
后念《佛学大辞典》 |
(术语)于刻刻移行间其先瞬间曰前念,其次瞬间云后念。又谓其初一念决定,其后永永相续之间。
|
后户《佛学大辞典》 |
(杂名)本堂之后口也,又曰里堂,后堂。
|
后报《佛学大辞典》 |
(术语)言于此世造善恶之业于二生以后得其果报也。
|
后教涅槃经《佛学大辞典》 |
(经名)涅槃经为佛一代中最后之教法,故冠以后教二字。
|
后有《佛学大辞典》 |
(术语)未来之果报也。后世之心身也。胜鬘经曰:“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智度论一曰:“后有爱种永已尽。”
又生死身之最后云后有。与所谓最后身同。谓后有之菩萨,最后身之菩萨等。如悉达太子之身是也。 |
后有菩萨《佛学大辞典》 |
(术语)又曰最后身。生死身之最后也。受生死之身最后之菩萨云后有菩萨。如悉达太子是也。
|
后架《佛学大辞典》 |
(杂名)僧堂之后,有洗面之架,名曰后架。即大众之洗面处也。以其侧有厕,后架之名,遂与厕相混。
|
后生《佛学大辞典》 |
(杂语)未来之生涯。谓死后更生之所。无量寿经下曰:“后生无量寿佛国。”法华经药草喻品曰:“后生善处。”
|
后生菩提《佛学大辞典》 |
(杂语)于后世生极乐,得菩提之果也。
|
后说《佛学大辞典》 |
(术语)因明之语,宗支(宗因喻三支之随一)中“声”为先陈,“无常”为后说。盖先陈者物之自性,后说者是其差别之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