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No. 234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并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往复无际。动静一源。含众妙而有余。超言思而迥出者。其唯法界欤。剖裂玄微。昭廓心境。穷理尽性。彻果该因。汪洋冲融。广大悉备者。其唯大方广佛华严经焉。故我世尊十身初满。正觉始成。乘愿行以弥纶。混虚空为体性。富有万德。荡为纤尘。湛智海之澄波。虚含万象。皎性空之满月。顿落百川。不起树王。罗七处于法界。无违后际。畅九会于初成。尽宏廓之幽宗。被难思之海会。圆音落落。该十刹而顿周。主伴重重。极十方而齐唱。虽空空绝迹。而义天之星象灿然。湛湛亡言。而教海之波澜浩瀚。若乃千门潜注。与众典为洪源。万德交归。摄群经为眷属。其为旨也。冥真体于万化之域。显德相于重玄之门。用繁兴以恒如。智周鉴而常静。真妄交彻。即凡心而见佛心。事理双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理随事变。则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则千差涉入而无碍。故得十身历然而相作。六位不乱以更收。广大即入于无间。尘毛包纳而无外。炳然齐现。犹彼芥瓶。具足同时。方之海滴。一多无碍。等虚室之千灯。隐显俱成。似秋空之片月。重重交映。若帝网之垂珠。念念圆融。类夕梦之经世。法门重叠。若云起长空。万行芬披。比华开锦上。若夫高不可仰。则积行菩萨。曝鳃鳞于龙门。深不可窥。则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见闻为种。八难超十地之阶。解行在躬。一生圆旷劫之果。师子奋迅。众海顿证于林中。象王回旋。六千道成于言下。启明东庙。智满不异于初心。寄位南求。因圆不逾于毛孔。剖微尘之经卷。则念念果成。尽众生之愿门。则尘尘行满。真可谓常恒之妙说。通方之洪规。称性之极谈。一乘之要轨也。寻斯玄旨。却览余经。其犹杲日丽天。夺众景之耀。须弥横海。落群峰之高。是以菩萨搜秘于龙宫。大贤阐扬于东夏。顾惟正法之代。尚匿清辉。幸哉像季之时。偶斯玄化。况逢圣主。得在灵山。竭思幽宗。岂无庆跃。题称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即无尽修多罗之总名。世主妙严品第一者。即众篇义类之别目。大以旷兼无际。方以正法自持。广则称体而周。佛谓觉斯玄妙。华喻功德万行。严谓饰法成人。经乃法无竭之涌泉。贯玄凝之妙义。摄无边之海会。作终古之常规。佛及诸王并称世主。法门依正。俱曰妙严。分义类以彰品名。冠群篇而称第一。斯经有三十九品。此品建初。故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

  归命十方极三际  尘刹圆明调御师
  法界功德大悲云  毗卢遮那大智海
  所住甚深真法性  所流圆满修多罗
  一一尘方佛会中  普贤文殊诸大士
  我今欲以一毛智  测量无边法界空
  愿承三宝同体慈  句句冥符诸佛意
  俾令法眼常无缺  尽众生界如普贤
  回兹胜善洽群生  速证菩提常乐果

  将释经义。总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教体浅深。六宗趣通局。七部类品会。八传译感通。九总释经题。十别解文义。

  △初因缘者。夫圣人设教。必有由致。若须弥巨海。大因方为倾摇。今摇如来融金之德山。动深广之智海。非小缘矣。故下经云。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出现本为大华严故。先因后缘。各开十义。以显无尽。

  因十义者。一法应尔故。二酬宿因故。三顺机感故。四为教本故。五显果德故。六彰地位故。七说胜行故。八示真法故。九开因性故。十利今后故。

  言法尔者。夫王道坦坦。千古同规。一乘玄门。诸佛齐证。故一切佛。法尔皆于无尽世界。常转如是无尽法轮。令诸众生返本还源。穷未来际。无有休息。故不思议品中。明一切诸佛。能于一身。化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尽数头。一一头。化尔所舌。一一舌。出尔所音声。乃至文字句义。一一充满一切法界。无有穷尽。斯则处以毛端横该法界。时以刹那。竖穷劫海。处则顿起。时则常起。不待别因。但随见闻。说有初成九会之别。诸慈悲者。于无尽中。略此流转。令寻于此。见无边法。如观牖隙。见无际空。而此时处即同无尽。以一处即一切处。一时即一切时故。

  二酬宿因者。何以法尔如是转耶。宿因深故。夫根深则果茂。源远则流长。宿因既深。教起亦大。深大云何。我佛世尊。创蹑玄踪。栖神妙寂。悲智双运。行愿齐周。是以妄想弗翦。而廓彻性空。灵鉴匪磨。而顿朗万法。乃以无障碍解脱。阐斯妙门。宿因虽多。略有二种。一者大愿力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兜率偈云。如来不出世。亦无有涅槃。以本大愿力。示现自在法。诸会佛加。皆言愿力。及余诸文诚证非一。二者昔行力故。谓无量劫。依愿起行。行成得果。方能顿演。故主山神偈云。往修胜行无有边。今获神通亦无量。法门广辟如尘数。悉使众生深悟喜。

  三顺机感者。谓昔因法尔。虽能常遍。约可流传。皆由机感。离机说法。无所用故。其犹上有白月。下资澄潭。潭清影现。机感应生。故兜率偈云。见佛亦复然。必假众善业。十方诸佛。告功德林言。及诸菩萨众善根力故。解脱月云。此众无诸垢。志解悉明洁等。皆是机应。广显机感。如第四教所被机中。然此机感。通于现未。诸会当机。即是现在今之闻者。是未来机。

  四为教本者。谓非海无以潜流。非本无以垂末。将欲逐机。渐施末教。先示本法。顿演此经。然亦有二。一为开渐之本。出现品云。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二为摄末之本。如日没时。还照高山故。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故。法华亦云。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此渐本也。次云。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开渐也。又云。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也。斯则法华亦指此经以为本矣。

  五显果德者。谓此本法中。显佛胜德。令诸菩萨信向证故。不识宝玉。不得其用。不知此德。安能仰求。然果德有二。一依果。谓华藏世界海等。二正果。如来十身等。此二无碍。以为佛德。然依正无碍通有六句。一依内现依。如尘中刹海。二正内现正。如毛孔现佛。三正内现依。四依内现正。五依内现依正。六正内现正依。其文非一。又有四句。一或唯依。佛即刹故。二或唯正。刹即佛故。三俱。四泯。思之可知。随举一门。则摄一切。并如下说。

  六彰地位者。为显菩萨修行佛因。一道至果。有阶差故。夫圣人之大宝曰位。若无此位。行无成故。此亦二种。一行布门。立位差别故。二圆融门。一位即摄一切位故。一一位满。即至佛故。初地云。一地之中。且摄一切诸地功德。信该果海。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然此二无碍。以行布是教相施设。圆融是理性德用。相是即性之相。故行布不碍圆融。性是即相之性故圆融不碍行布。圆融不碍行布故。一为无量。行布不碍圆融故。无量为一。无量为一故融通隐隐。一为无量故。涉入重重。故世亲以六相圆融。上下之文非一。

  七说胜行者。欲登妙位。非行不阶故。君子不患无位。患己不立。行亦二种。一。顿成诸行。一行一切行故。十住品云。一即是多。多即一等。普贤行品说。一断一切断等。二。遍成诸行。此即行布。谓自大菩提心体相功德。乃至等觉中行。此二无碍。例如位说。

  八示真法者。欲成行位。须解法理。不体理事。行亦非真。故兜率偈云。不了真实法。诸佛故兴世。此亦二种。一。显事理无碍法。二。显事事无碍法。并如义分齐说。

  九开因性者。谓上因果理事。皆由众生性有。若性非金玉。虽琢不成宝器。良以众生包性德而为体。依智海以为源。但相变体殊。情生智隔。今令知心合体。达本情亡。故谈斯经。以为显示。亦有二种。一以言显示。令其知有。二使其修行。悟入显现。如下破尘出经卷等。亦如法华云。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众生等有。故言唯一。

  十利今后者。既等有其分故。广利无边。此亦二种。一利今。即佛在当机。二利后。即今之见闻。发心品云。我等诸佛。护持此法。令未来世一切菩萨未曾闻者。皆悉得闻。此益复二。一令得见闻为坚种故。出现品云。如人食少金刚。终竟不销等。二令起行成证入故。出现品又云。设有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种种菩提分法。若未闻此如来不思议大威德法门。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以不能生如来家故。若闻此法。信解随顺悟入。当知此人。生如来家。乃至深入如来无量境界。良以有作之修多劫。终成败坏无心体极一念。便契佛家。贤首品云。十刹尘数如来所。悉皆承事尽一劫。若于此品能诵持。其福最胜过于彼等。又此利益。别对前九。成十种益。谓一闻法尔。则知常遍。成见闻益。二闻本行愿。学佛发兴。成发心益。三闻机感。知法由善起。成造修益。四闻为本。知其义圆。成顿得益。五闻果德。则信乐愿齐。成灭障益。六闻位。期心证入。成摄位益。七闻行。发意修行。成起行益。八闻法。决须解了。成称性益。九闻因。知一切皆同。成转利益。十总具前九。成速证益。故前九因。皆为今益亦可。前一一门。皆成十益。可以意得。因上十义。故此教兴。发心品中。有十所因。彼云。以佛神力故。世尊本愿力故等。因缘相参。对会因缘。可以意得。

  二明说经缘者。一切经首。说时方人等。皆是缘起。今有十缘。一依时。二依处。三依主。四依三昧。五依现相。六依说者。七依听者。八依德本。九依请者。十依加者。

  今初依时。夫心冥至道。则混一古今。法界无生。本亡时分。下经偈云。诸佛得菩提。实不计于日。况无涯之说。念劫圆融哉。今以无时之时。略显十重时别。初唯一念。二尽七日。三遍三际。四摄同类劫。五收异类劫。六以念摄劫。七劫念重收。八异类界时。九彼此相入。十以本收末。谓以非劫为劫故。于前十时。恒演此经。又此十种。随一圆收。依此说时。则无终始。亦随见闻。说初成等。如前法尔中辨。若依此时。则迥异余教。而余教时。不出于此。或说三七六七等。随见闻故。广如旨归。

  第二依处者。夫智穷真际。能所两亡。假说依真。而非国土。况刹尘即入。染净参融。圆满教之普周。难以分其处别。然真非事外。不坏所依。以上无时之时。遍非处之处。然有言此经在秽土说。居摩竭等故。有云。处净土说。在华藏故。有云如实义者。二种身土。无定异处。即于一处。见闻异故。上之三义。后一近宗。然说此经处。净秽无碍。通局交彻。各二四句。初净秽中。谓或唯染。或唯净。如前二义。或俱。华藏内娑婆故。或泯。染净相尽。同一法界故。又或唯染。摩竭等。覆净相故。或唯净。其地金刚。染相尽故。或俱。隐显无碍故。或俱非。各相形夺。二相尽故。次明通局交彻二四句者。谓或局。此一界故。或通。该十方故。或俱。即此即遍故。或泯二相尽故。又或局。此界摄一切故。或通。此入一切故。或俱。即摄即入故。或泯。形夺相尽故。又以一尘例刹。亦有四句。可知。若从狭至宽。略显十处。初此阎浮七处九会。而周法界。如升须弥品。二周百亿同类一界。亦遍法界。如光明觉品。三遍异类树形等刹。四遍刹种。五遍华藏。六遍余刹海若种若刹。七遍前六类刹尘。皆有同异类刹。八尽虚空界。容一一毛端之处。各有无边刹海。九犹帝网。十余佛同。然上十类。一一各遍法界而前九。正是遮那说法之处。然说十住等处。虽复各遍法界。乃至尘毛为门不同。亦无杂乱。若约十住与十行等。全位相摄。则彼此互无。各遍法界。若约诸位相资则此彼互有。同遍法界。一一品会。准此知之。十余佛同者。此佛既尔。余佛亦然。故诸会结通。皆云我等诸佛亦如是说。然主主不相见伴伴不相见。主伴伴主。则互相见。若互不相见。即各遍法界。互相见故。同遍法界。亦无杂乱。亦无障碍。又上十处。共为缘起。举一全收。以一一处称法性故。而随前一一时。皆遍此诸处。又随一一处。皆具前时。顿说此经。此犹约器世间说。若约智正觉。及众生世间。即一一佛身。支节毛孔。皆摄无尽重重之刹。普贤众生。一一皆尔。并是遮那说经之处。

  第三依主者。夫真身寥廓。与法界合。其体。包罗无外。与万化齐。其用。穷源莫二。执迹多端。一身多身。经论异说。今说此经佛。为真为应。为一为多。若言真者。何名释迦。居娑婆界。人天同见。若云应者。那言遮那。处莲华藏。大菩萨见。见佛法身。若云一者。何以多处则现若云异者。何以复言而不分身。故说此经佛。并非前说。即是法界无尽身云。真应相融。一多无碍。即卢舍那。是释迦故。常在此处。即他处故。远在他方。恒住此故。身不分异。亦非一故。同时异处。一身圆满。皆全现故。一切菩萨。不能思故。今先明十身。后彰无碍。言十身者。自有二义。一。约融三世间为十者。一众生身。二国土身。三业报身。四声闻身。五缘觉身。六菩萨身。七如来身。八智身。九法身。十虚空身。二。就佛上自有十身。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力持身。五相好庄严身。六威势身。七意生身。八福德身。九法身。十知身。广显其相。如第八地。及离世间品辨。言无碍者。略有十义。一。用周无碍。谓于上念劫刹尘等处。遮那佛现法界身云。业用无边。悉周遍故。经云。如于此处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等。其文非一。二。相遍无碍。谓于上差别用中。各摄一切业用故。三。寂用无碍。无私成故。四。依起无碍。无心顿现。海印力故。五。真应无碍。应即同法。一味平等故。六。分圆无碍。一一身分。即具全身故。七。因果无碍。不碍现因故。八。依正无碍。不碍现依故。九。潜入无碍。入众生界。如如来藏。虽作众生。不失自性故。故出现品云。佛智潜入众生心。又云。众生心中。有佛成正觉等。又亦摄一切众生。在一毛孔。善化天王云。汝应观佛一毛孔。一切众生悉在中等。十。圆通无碍。谓此佛身。即理即事。即一即多。即依即正。即入即法。即此即彼。即情即非情。即深即广。即因即果。即三身即十身。同一无碍法界身云。以此身云。遍前时处。常说华严。是知或说报身在色究竟。约摄报说。或说报身在余净土。约引摄说。或说舍那坐千叶华。摄二地说。或说登地方见。约胜机说。或分三异。从体相用说。俱非此经真实之义。设分三十不同。亦权实对说。若不融前义。亦失经宗。

  第四依三昧者。夫动静唯物。圣岂然乎。示轨后徒。明将有说。必须静鉴前理。受诸佛加。从定起而发言。言必真当。言必真当故。受者之心。自然笃矣。故于诸会。多明入定。为说经缘。有不入者。至文当说。其所入定。皆尽法源。业用难思。

  第五依现相者。谓法性寂寥。虽无诸相。无相之相。不碍繁兴。起教多端。相非一准。或放光动刹。或华雨香云。皆为发起。故诸会之内。将欲说法。多先放光。通表智光。以被物故。然有二种。一不坏次第光。随位增微故。二圆通无碍光。随一一光。皆结通故。随处放异。总有十光。各有所表。至文当知。其动地等。多在说后。则但是庆闻。如十地中。虽是庆前。义兼起后。则是教缘。

  第六依说人者。法无废兴。弘之由人。下文云。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今此能说。通三世间。开即为五。谓佛菩萨。声闻。众生。及器。更开为十。谓加三世。微尘。毛孔。器及有情。各有分圆故。毛孔微尘。即是分说。此上诸说。通三世故。故普贤行品云。佛说众生说。及以国土说。三世如是说等。广则无量。法界品中。类非一故。如僧祗随好。即是佛说。余会多菩萨说。法界品初。有声闻说。诸善友等。多菩萨说。亦名众生说。菩提树等。即器界说。至文当知。其能说人。用法不同。或用音声。或用妙色等。如教体中辨。

  第七依听人者。子期云丧。伯牙辍弦。若无听者。终无有说。即下诸众。略有十类。至文当明。除当机众。余皆是缘。

  第八依德本者。川有珠而不枯。山有玉而增润。内无德本。外岂能谈。然唯约说者。前人此法故。略有二类一者。智慧最为首故。十方诸佛。告金刚幢言。及由汝智慧清净故。告金刚藏言。亦是汝胜智力故。二者。余行愿力。十方诸佛。告普贤言。亦以汝修一切诸行愿力故。十方诸佛告法慧言。及汝所修诸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说法。若感者善根。若化主行愿。皆属说因。

  第九依请人者。若约慈悲深厚。亦有无问自谈。若约敬法重人。要须诚请后说。初心识昧。未解咨求。上智慈悲。腾疑启请。然有二类。一者言请。二者念请。诸会有无。现相品当辨。

  第十依能加者。夫圣无常应。应于克诚。心冥至极。故得佛加。然佛若自说。则不俟加。如第九会。因人有说。要假上加。其第八会。行依法修。不异前故。略无有加。二七不入定。故无有加。余皆具有。所以加者。欲显诸佛同加。即同说故。一说一切说故。亦显果海无言。因相可说故。若尔僧祇随好。应非一切。表微细难知故。超出因果故。然施设不同。不应一准。加有二种。一者显加。具于三业。二者冥加。但与智令说。普光法界。无显有冥。余皆具二。显必有冥故。余至下明。

  △第二藏教所摄中二。先藏摄。后教摄。前中亦二。先藏。后摄。

  今初藏。谓三藏二藏。通称藏者。以含摄故。世亲摄论第一。庄严论第四皆云。彼三及二。云何名藏。答云。由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摄即包含。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初中。先辨名。后显相。今初。亦名修妒路。亦名素怛䌫。此皆梵音楚夏。古译为契经。智论之中。名为经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穿摄化。即契理合机之经。依主受名。契经即藏。持业释也。复云。正翻名线。线能贯华。经能持纬。此方不贵线称。故存于经。有云。案。五印度。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曰修多罗。则经正是敌对。斥于古德。经非敌对。今更详之。若一名四实皆为敌对。则古如所破。若兼顺义。经自属于席经敌对。应名圣教。故梁摄论。译为圣教。彼论云。有阿毗达磨。非是圣教。为成圣教故。加修多罗名。古德见此儒墨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但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拣异席经。甚为允当。二显相者。四域四名。所目虽殊。意义相似。故同称修多罗。而圣教多含。具上三义。故杂心云。经有五义。一曰涌泉。二曰出生。三曰显示。四曰绳墨。五曰结鬘。涌泉。则注而无竭。出生。则展转滋多。义同井索。有汲引故。显示。正是圣教显事理故。绳墨。则揩定正邪。亦是绳之为经。能持于纬。同席经义。结鬘。同线。线能贯华。结成鬘故。总上五义。不出贯摄。故佛地论第一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所化生故。此或贯摄通所说所化。或贯穿法相。摄持所化。又世亲摄论。释贯穿云。谓能贯穿依故。相故。法故。义故。依者。谓依于是处。由此为此。而有所说。相者。谓世俗谛相。胜义谛相。法者。谓蕴界处。缘起谛食。静虑无量。无色解脱。胜处遍处。菩提分。无碍解。无诤等。义者。随顺密意说等。瑜伽二十五。显扬二十。大同此说。余义。至十二分中当明。

  第二毗柰耶藏。初名。后相。前中亦名毗尼。梵言之略耳。此翻为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调练通于止作。制伏唯明止恶。就所诠之行彰名。即调伏之藏。或能诠藏。有调伏之能。即有财释。契经藏中。类有此释。毗尼。或翻为灭。灭有三义。一灭业非。二灭烦恼。三得灭果。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亦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就因得名。然有二义。一拣异定道。名之为别。二三业七支。各各防非。故名为别。亦翻为随顺解脱。此据果立。随顺有为无为二种解脱果故。亦名性善。如十诵律。亦名守信。如昔所受。实能持故。后显相者。前名之中。已含止作。即毗尼相。若别说者。世亲摄论云。毗奈耶有四义。谓犯罪故。等起故。还净故。出离故。广如彼论。

  第三阿毗达磨藏。阿毗名对。达磨云法。法有二种。一胜义法。谓即涅槃。是善是常。故名为胜。二法相法。通四圣谛。相者。性也。状也。二俱名相。法既有二。对亦二义。一者对向。谓向前涅槃。二者对观。观前四谛。其能对者。皆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等。由对果对境。分二对名故。慧但是对。而非是法。非所对故。言对法者。法之对故。故对法藏。特名慧论。旧译为无比法。以诠慧胜故。世亲摄论云。阿毗达磨有四义。谓对故。数故。伏故。通故。对义同前。数者。于一一法。数数宣说。训释言辞。自共相等。无量差别故。伏者。由此具足论处所等。能胜伏他论故。通者。此能通释素怛缆义故。亦名优婆提舍。此云论义。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谓以教与义为本。为母。亦名依。藏生解。藏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然此三藏。约其所诠。略有二门。一者克性。则经诠三学。戒唯戒心二学。论唯慧学。如摄论说。二。约兼正。则三藏之中。经正诠定。毗尼诠戒。论诠于慧。兼各通三。

  第二明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由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诠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故庄严论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别故。复为声闻藏。及菩萨藏。摄大乘同此。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若约教行别故。即开三乘。以为三藏。如普超等经。又由缘觉多不藉教。出无佛世。佛在世时。摄属声闻故。但分为二。即是大小半满不同。

  第二明所摄者。此经。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罗摄。兼诠余二。十藏等品。广显戒故。问名等品。显论义故。若就修多罗中。以义拣教。则唯十藏摄。具足主伴。显无尽故。教义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萨藏。若分权实。但菩萨藏一分所摄。权不摄故。若约此摄。乃至声闻。亦此经摄。此能包含无量乘故。拣于权实。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摄第二明教摄者。教有二种。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二者诸宗。二教不同。今当略释。夫教海冲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辨巨穷。以无言之言。诠绝言之理。以无变之变。应无穷之机。极位所承。凡情难挹。今乘理教之力。略启四门。一大意合离。二古今违顺。三分宗立教。四总相会通。

  今初。且西域东夏。弘阐之流。于一代圣言。或开宗分教。或直释经文。以皆含得失故耳。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一则理本一味。殊涂同归。故不可分也。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故。三原圣本意。为一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以斯五义。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构异端。是非竞作。故以不分为得。其分教者。亦有多义。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须分之。使知权实。二约佛虽则一音。就机差而教别。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而有异故。四言有通别。就显说故。五虽分权实。须善会佛意。有开显故。又王之密语。所为别故。不识权实。以深为浅。失于大利。以浅为深。虚其功故。庄严圣教。令深广故。诸圣教中。自有分故。诸大菩萨亦开教故。以斯多义。开则得多而失小。合则得小而失多。但能虚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于大旨。故今分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二古今违顺。曲分为二。先叙此方。后明西域。

  今初。诸释虽众。略叙数家。勒为五门。

  一立一音教。谓如来一代之教。不离一音。然有二师。一后魏菩提流支云。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师云。佛一圆音。平等无二。无思普应。机闻自殊。非谓言音本陈大小。故维摩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上之二师。初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一义。然并为教本不分之意耳。

  第二立二种教。自有四家。

  一西秦昙牟谶三藏。立半满教。即声闻藏。为半字教。菩萨藏。为满字教。隋远法师亦同此立。斯则文据涅槃。盖是对小显大。通相之意。未于大中。显有权实。亦含半满。

  二隋远法师。立渐顿二教。谓约渐悟机。大由小起。所设具有三乘。故名为渐。若约顿机。直往于大。不由于小。名之为顿。此虽约机说有渐顿。而所说法。不出半满。

  三唐初印法师。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谓释迦经。以逐机性。随计破着故。如涅槃等。二平道教。谓舍那经。以逐法性。自在说故。如华严经。又此二教。略有四异。一主异。谓释迦化身。与卢舍那十身异故。二处异。谓娑婆界木树草座。与华藏界中宝树宝座等异故。三众异。谓为声闻及菩萨说。与唯菩萨及极位同说异故。四说异。谓局处之说。与该通十方之说异故。此约化仪以判。然华严虽有随诸众生。各别调伏。皆是称性善巧。一时顿演。涅槃等虽说一极。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一切如来或说不说。故云屈曲。约释迦为主。则未显十身。十身为主。必具释迦。娑婆之处。未融华藏。华藏之处。必融娑婆。略云四异。异实有多。诚如所判。但于屈曲之内。未显法之权实耳。

  四齐朝隐士刘虬。亦立渐顿二教。谓华藏经名为顿教。余皆名渐。始自鹿苑。终于双树。从小之大故。然此经。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顿义。慈龙降雨。以证渐义。于理可然。渐约五时。以下当辨。

  第三立三种教。亦有三家。

  一南中诸师。同立三教。谓于前渐顿。加不定教。由渐中先小后大。而央掘经。六年之内即说。为遮此难。故立不定。谓别有一经。虽非顿摄。而明佛性常住。即胜鬘。金光明等。是为偏方不定教也。渐中开合。诸师不同。或但分为二。即是半满。或分为三。即武丘山岌法师。谓十二年前。见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名无相教。最后双照一切众生佛性。阐提作佛。名常住教。此与唐三藏三时之教大同。至叙西域中说。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立转照持三轮之教。亦大同此。而时节小异。谓七年前说四谛。名转法轮。七年后说般若。具转照二轮。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后。具转照持。以双照空有。持前二故。或分为四。即宋朝岌法师。谓于前二时。无相之后。常住之前。指法华经。为同归教。以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故。或开为五。然有二家。一道场慧观等。于无相之后。同归之前。指净名思益等。为抑扬教。

  二者。即前刘公。不开抑扬。而有教之初。取提胃经。为人天教。上来诸师。皆于渐中。约时开异。若不加不定之教。则招难尤多。以初有大故。虽加不定。犹有妨难。略显五时之妨。余可例知。初明十二年前。为有相者。自违成论。成论云。我今正明三藏中实义。实义即空。又阿含中云。无是老死。即法空也。无谁老死。即生空也。又智论云。三藏中明法空为大空。摩诃衍中。明十方空为大空。皆显小乘已有二空。若云第二时说空者。十二年后。方制广戒。岂唯说空。又智论云。从得道夜。乃至涅槃。常说般若。岂前不说空。若云第二时中未显常住者。实相般若。岂无常耶。涅槃亦说佛性。亦名般若。是知实相般若。即是正因佛性。观照即为了因。又般若离四句。何曾存空。般若不坏四句。岂无妙有。是知大小各有四门。而但言初有次空者。各得一门之意耳。若云第三时中但名抑扬亦非常者。净名云。佛身无为。不堕诸数。观身实相。观佛亦然。岂无常耶。般若亦云。二乘智慧。犹如萤光。菩萨一日学智。如日之照。岂非抑扬。若云第四时中但显同归。亦未明常者。寿量品云。常住不灭。又方便品云。世间相常住等。岂无常耶。五以涅槃为常住者。当教可尔。而涅槃之时。亦有小乘之见。如阿含中说如来涅槃之相故。若以人天为初者。提胃虽说戒善得道。皆通三乘。故彼经云。提胃得不起法忍。又违密迹经中。第二七日。说三乘故。然上五时等。皆以约时克定。则有所乖。拣去不定。从多分说。亦有理在。二后魏光统律师。承习佛陀三藏。亦立三教。谓渐顿圆。初为根未熟者。先说无常。后方说常。先空后不空等。如是渐次。故名为渐。二为根熟之辈。于一法门。且足演说常无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说。更无由渐。故名为顿。三为于上达分阶佛境之者。说于如来无碍解脱。究竟果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故名为圆。此亦约化仪。说有前后耳。意明今时堪受顿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达之言。义兼地前。分阶佛境。即谓地上。于理亦通。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师。依法华第五。立三种法轮。一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根本法轮。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枝末法轮。三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法轮。此判全约化仪。据法但有大小。然法华。为于一类开显本末。若将定判一代圣教。收义不尽。以法华之前亦有大故。岂般若等。皆为枝末。又无量义云。佛一切时说大小故。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

  一梁朝光宅法师。依法华第二。立四乘教。谓临门三车。即是权教三乘。四衢等赐。即实教大乘。以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并无体故。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虚指。以为方便。此则前三是三乘。后一是一乘。无乖教理。若唯说法华为实。则抑诸般若。及诸大乘了义之经。是知昔大亦有权实。法华但会昔权故。说三皆虚。言昔实。不为方便。故不会之。若约会权归实。即是会三为一。若破小显大。即是会二归一。若开权显实。则三是一。更无别一。故彼经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先所出内。是子所知。若废权立实。义说为四。如揽三点。以成一伊。点别非伊。伊具三点。昔三既别。实不兼权。今一全兼。成四无爽。若依昔未显说一切具有如来知见。根败之种。今并说成。则今昔有异。于文有据。义亦极成。

  二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二者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正为菩萨。傍通二乘。大品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波罗蜜等。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皆通。浅深不同。于共般若。唯共于浅。三别教。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故声闻在座。如聋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别者。兼欲拣非圆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历别而修。不得因果圆融故。四圆教。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正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为圆。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等。别则教理等皆别。圆则教等皆圆。又此四教。由三观起。从假入空。析体异故。有初二教。从空入假。从假入中。有别教起。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不定。秘密。顿渐同前岌公。后二。谓一音异解。若互相知。名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秘密。此师立义。理致圆备。但三藏教名义似小滥。以余三教。亦有三故。所以尔者。良以智论之中。多詺小乘。为三藏故。成实论中。亦自说云。我今欲说三藏中实义故。初对旧医戒定慧故。立此三事。条然不同。异后三教。通教意融三故。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故。圆教三一无障碍故。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真佛故。故藏通别圆之义。四教互有。而核其定实。余三不成。唯成当教中义耳。但判华严兼于圆别。以就登地已上。约寄位行布。为别义故。名异义同。亦无大过。

  三唐初海东元晓法师。亦立四教。一三乘别教。如四谛缘起经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等。然三乘共学。名三乘教。于中未明法空。名别相教。说诸法空。是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于中未显普法。名随分教。具明普法。名圆满教。然此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分耳。自言且依乘门。略立四种。非谓此四遍摄一切。故无有失。

  四贤首弟子苑公。依宝性论。立四种教。论云。有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萨。言四教者。一迷真异执教。当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彼二乘。三真一分满教。当彼初心菩萨。四真具分满教。即当彼识如来藏者。初教。谓诸外道。迷于真理。广起异计。二谓小乘。于真如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故名为半。如涅槃半字。三谓但得不变。不得随缘。故名一分。而双辨二空。故名为满。四由具随缘不变二义。故名具分。广如彼说。然今判圣教。那参邪说。若对教主。应如此方先立三教。或如西域分内外。及六师等。又依涅槃。为半满者。后二既满。不应复有一分之言。既但得不变一分。岂名为满。又涅槃半满。岂唯约二空。岂彼不说妙有。而诃空耶。故其所立。未为允当。

  第五立五教。略有二家。

  一波颇三藏立。一四谛教。谓四阿含等。二无相教。谓诸般若。三观行教。谓华严经。四安乐教。谓涅槃经。说常乐故。五守护教。谓大集经。说守护正法事故。此释名局。以观行等。皆互有故。

  二贤首所立五教。至下当知。

  第二叙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谓那烂陀寺。同时有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

  戒贤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而为了义。即唐三藏之所宗师。谓佛初于鹿苑。转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缘生无我。翻外有我。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时中。虽依遍计所执。而说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于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经。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经等是。故于彼三时。初堕有边。次堕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遍计性空。余二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此依深密所判。

  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青目清辨。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时教。以明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苑。说小。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为彼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辨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又初渐破外道自性等故。说因缘生法决定是有。次渐破小乘缘生实有之执故。说依他似有。以彼怖畏此真空故。由存假名。而接引之。后时方就究竟。而说缘生即空。平等一味。此三次第。如智光论师般若灯论释中。引大乘妙智经说。然此二三时。并不能断一代时教。以各有据互相违故。各别为于一类机故。深密经意。为于一类。餐般若者。闻平等空。拨无因果。不了空有无二。故第三时。为其分析于一法上空有之义。其妙智经。则以一类。闻说三性。迷唯识者。未能忘心。观缘起者。定谓似有。故今总忘心境。即事而真。得斯意者。则不相违。

  然欲会二宗。须知二宗立义。有多差别。略叙数条。一者一乘三乘别。二一性五性别。三唯心真妄别。四真如随缘凝然别。五三性空有即离别。六生佛不增不减别。七二谛空有即离别。八四相一时前后别。九能所断证即离别。十佛身无为有为别。且初二义者。由性有五一不同故。令乘有三。一权实。如法相宗意。以一乘为权。三乘为实。故深密三时教中。初皆不成。次一向成。是为若过若不及。皆非了义。第三时中。有性者成。无性不成。方为了义。故云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亦初二卷中。皆云一乘是密意说。故知是权。又胜鬘经。以一乘为方便故。大般若五百九十三中。善勇猛菩萨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已入正性离生。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深密第二。大意同此。又云。一切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十轮第九。亦说三乘各定差别。皆以性定五故。故楞伽中。佛告大慧。有五种种性。一声闻乘性。二辟支佛乘性。三如来乘性。四不定乘性。五者无性。大庄严论。及瑜伽论。皆同此说。善戒地持。虽但说二种性。一有种性。二无种性。亦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但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无性瑜伽。亦同此说。若法性宗意。则以三乘是权。一乘为实。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初以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以性唯一故。故云。诸佛两足尊。知法常无性。又第三云。一相一味。究竟涅槃。常寂灭相。涅槃亦云。佛性者。名为一乘。师子吼者。名决定说。决定宣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三十三又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又法华第三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唯以佛乘。而得灭度等。智论九十五。亦同此说。明知趣寂决定回心。法华论中。四声闻内。决定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菩萨与记。方便令发心。既云未熟。明必当熟。方便令发。即菩提心。不可不顺己宗。判为论错。入楞伽第二第四第七。皆同说。二乘无实涅槃。但是三昧力故。后必当得无上菩提。法华论中。意亦同此。皆是假说涅槃。故云三昧。胜鬘亦云。言诸二乘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又无上依经。宝性佛性二论皆说。入灭二乘。于三界外。更受变易。密严经中。二乘毕无灰断永灭。如是经论。其文非一。永寂声闻。必无明矣。涅槃第九菩萨品中。广明阐提断善。不能发心。当文即云。彼一阐提虽有佛性。而为无量罪垢所缠。不能得出。如蚕处茧。此则有而非无。又云。或有佛性。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等。则知无有无种性人。况前引楞伽五性。自迷其文。彼经第五性云。五者无性。谓一阐提。此有二种。一者焚烧一切善根。即谤菩萨藏。二者怜愍一切众生界。即是菩萨。若有众生不入涅槃。我亦不入。大慧白言。此二何者。常不入涅槃。佛言。菩萨常不入涅槃。非焚烧一切善根者。以知诸法本来涅槃。不舍一切诸众生故。此意则明菩萨入而不入。既云菩萨常不入。非阐提者。则明阐提后必入矣。况经自云。复以如来神力故。或时善根生耶。庄严第五。无性亦有二种。一是时边。二者毕竟。时边。谓暂时之无。即前阐提。毕竟。谓永无。即大悲菩萨。是知前来所引。大般若。深密等经。皆是未说法华之前。就其长时。云定性无性。非永定永无。诸论随佛方便成立。故云定无耳。故宝性佛性等论皆说。以一阐提。谤大乘因。依无量时。说无佛性。非谓究竟无清净性。若谓法华是第二时教。为引不定二乘故。说一切悉皆成佛。而犹未说定性不成。故名密意。非了义者。何以自判法华。为第三时教。谁敢判于法华。为不了耶。妙智经中。及梁摄论。成立正法中。皆以一乘。居三乘后。故真谛三藏部异执记云。三十八年后。说解节经等。无量义云。四十年后。说法华经。明知法华居后。故经云。临欲终时。若不信法华居后。涅槃临终。居然可信。岂不亦以一乘一性。破三五耶。若以般若为第二时。法华为第三时。于理即通。复自违深密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法华破三故。明知深密三时。不能定断一切圣教。以未居最后故。且约显一类义。故分三耳。义如前说。若将法华望之。应有四时。以一乘教。破前三乘故。若谓佛性有二。一者理性。二者行性。理性定有。行性或无。斯言可尔。涅槃云。或有佛性。善根人有。阐提人无。即是行性。或有佛性二人俱有。即是理性。然涅槃依于理性。明其等有。故云。凡是有心。定当作佛。不言凡是有行。定当作佛。若谓理性定有。容趣寂不成。则违教理。是知。阐提不作佛者。以作佛非阐提故。乃抑扬当时耳。若谓法华入灭后信一乘。即是变化权声闻者。权必化实。无实化谁。又岂不误于一类怯弱好灭众生。是知。趣寂皆是法华前意耳。又胜鬘经云。若如来随彼所欲。而方便说即是一乘。无有二乘。二乘入于一乘。一乘者。即第一义乘。此意明随欲方便。而说二乘。明知。即是一乘。无有二矣。不晓此意。将上方便。连下一乘而读之。辄断一乘以为方便。惑之甚矣。又彼经中。广破二乘云无涅槃。又云。此经断一切疑。决定了义。入一乘道。岂说一乘。以为方便说。有方便之言。尚在法华之前。况复无耶。法华云。此经难信难解。佛现在世。犹多怨嫉。况灭度后。诚哉斯言。若保执三乘五性。不信一乘一性者。深为可愍。故百喻经第二中。王改聚落五由旬。为三由旬喻。以喻方便于一说三。后人但信于三。不信于一。即其事也。

  上约二宗各别所据。则互相违反。若会释者。亦不相违。谓就机则三。约法则一。新熏则五。本有无二。若入理双拂。则三一两亡。若约佛化仪。则能三能一。是故竞执是非。达无违诤。大集五部虽异。不离法界。涅槃各说身因。佛许无非正说。

  余义次下当会。古今违顺竟。

  第三立教开宗分二。一以义分教。二依教分宗。

  今初以义分教。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今先用之。后总会通。有不安者。颇为改易。言五教者。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

  初即天台藏教。

  二始教者。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教。同许定性二乘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此既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

  三终教者。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上二教并依地位渐次修成故。总名为渐。

  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如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云。初则为八地。乃至无所有何次等。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后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别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

  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正觉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如此经等说。若约所说法相者。初小乘中。但说七十五法。但说人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等。未尽法源。故多诤论。部执不同。二始教中。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是故五性决定不同。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依他起性。似有不无。非即无性真空圆成。说经空义。但约所执。既言三性五性不同。故说一分众生决不成佛。名生界不减。真俗二谛条然不同。非断非常。果生因灭。同时四相。灭表后无。根本后得。缘境断惑。义说双观决定别照。以有为智。证无为理。义说不异而实非一。既出世智依生灭识种。故四智心品为相所迁。佛果报身有为无漏。如是义类广有众多。具如瑜伽杂集等说。三终教中。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性。所立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不生灭与生灭和合。而成非一非异。一切众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随缘成立。依他无性即是圆成。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佛界不增不减。第一义空该通真妄。真非俗外。即俗而真故。虽空不断。虽有不常。四相同时。体性即灭。缘境断惑。不二而二。有能所断。二而不二。说为内证。照惑无本。即是智体。照体无自。即是证如。非智外如为智所证。非如外智能证于如。世出世智依如来藏。始本不二。则有为无为非一非异故。佛化身即常即法。不堕诸数。况于报体。即体之智非相所迁。如是义类亦有众多。次第对上。如楞伽等经起信等论。若会上二宗。广如别说。四顿教中。总不说法相。唯辨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俱空。八识二无我双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显不二等。是其意也。五圆教中。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摄法界。义分齐中当具宣说。

  二依教开宗。宗乃有十。如经宗中辨。

  第四总相会通。曲分为二。先通会诸教。后会化仪前后。今初诸德立教。各自所据。今虽立五。亦会取诸说。略有五重。一或总为一。谓唯是如来一大善巧摄生方便。一音所演。则前之二师立一音者。不失道理。二或开为二。此更有三。一对小显大。初是半字。后四皆满。则无违二藏等言。二对权显实。则前二是三乘。后三为一乘。则不违法华四乘。三者三四二教。虽则泯二异前。而对三显一。曲巧顺机。后一直显本法。一向不共。如智论说。此同印公平道屈曲。三或分为三。初一小乘。次一三乘。后三一乘。或唯后一是不共一乘。智论指此以为不共。大品等经共二乘说故。此三亦顺四乘。又梁论第八云。如来成立正法有三种。一立小乘。二立三乘。三立一乘。第三最胜。故名善成立。此亦同妙智经。真谛三藏部异执疏第二卷中亦同此说。四或分为四。此亦二门。一中间三教存三泯二。别故开之为四。一别教小乘。如四阿含等。二同教三乘。如深密等。三同教一乘。如法华等。四别教一乘。如华严经。二约历位。无位开渐及顿。故分为四。总合二三。以为渐教。余皆如名。五或分为五。如前所立。以渐中有始终故。然取多分。略指数经。实非局判。以一经中容多教故。第二化仪前后者。今辨如来一代时教。略启十门。一本末差别门。二依本起末门。三摄末归本门。四本末无碍门。五随机不定门。六显密同时门。七一时顿演门。八寂寞无言门。九该通三际门。十重重无尽门。初中本末同时。始终一类。各无异说。然有三位。一若小乘中。则初度陈如。后度须䟦。中间亦唯说小益小。如四阿含经及五部律。二若约三乘。则始终说三。通益三机。如密迹经等。三若约一乘。则始终唯为圆机。说于圆极。如华严等。其中不通小乘。复说九世。该于前后。更无异说。然此三类。依于此世根性定者。常闻如上一类之法故。佛所演各通始终。更无前后。

  二依本起末门。此有五类。谓初为菩萨说大。二为缘觉。三为声闻。四为善根众生。五为邪定。如出现品日照高山及三千。初成喻中。广辨其相。皆明先大后小。约法名从本起末。以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十八本二。皆大乘出故。约机各是一类之机。非约一机前后大小。

  三摄末归本门者。依无量义。初时说小。次说中乘。后时说大故。法华亦云。初转四谛。深密妙智。虽复二时。三一不同。皆先小后大。

  四本末无碍门者。谓初举照山王之极说。明非本无以垂末。后显归大海之异流。明非末无以归本。故本末交映。与夺相资。方为摄生之善巧矣。是故通论总有五位。一根本一乘。如华严经。二密意小乘。三密意大乘。四显了三乘。上三如深密。五破异一乘。如法华。上之四门。圆通无碍。是则前后即无前后。无前后之前后耳。五随机不定门者。此上四门。初门明三类机。始末常定。次门明五类机。异时常定。第三门明一类机。自浅之深。第四门明二类机。初机闻顿。后机从浅至深。更有一类不定之机。或从小乘。次入三乘。后入一乘。亦有从小直入一乘。或多类机。随闻一句。异解不同。

  六显密同时者。若异闻互知。是显不定。若互不相知。即是秘密。密显同时。亦无前后。七上来诸门。一时顿演。八从初得道。乃至涅槃。不说一句。九此上诸门。尽通三际。十上之九门。随处随时。重重无尽。皆无前后。后之二门。正是华严境界。融取前八。亦不离华严之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三义理分齐。已知此经总属圆教。未知圆义分齐云何。然此教海宏深。包含无外。色空交映。德用重重。语其横收。全收五教乃至人天。总无不包。方显深广。其犹有川不摄大海。大海必摄百川。虽摄百川。同一咸味。故随一滴。迥异百川。前之四教。不摄于圆。圆必摄四。虽摄于四。圆以贯之。故十善五戒。亦圆教摄。尚非三四。况初二耶。斯则有其所通。无其所病。故此圆教语。广名无量乘。语深唯显一乘。一乘有二。一同教一乘。同顿同实故。二别教一乘。唯圆融具德故。以别该同。皆圆教摄。今显别教一乘。略显四门。一所依体事。二摄归真实。三彰其无碍。四周遍含容。各有十门。以显无尽。

  初中十者。一教义。二理事。三境智。四行位。五因果。六依正。七体用。八人法。九逆顺。十应感。教即能诠。即前五教。乃至光香等义即所诠。即五教等一切义理。理即生空所显。二空所显。无性真如等理。事即色心身方等事。余可思准。

  第二摄归真实者。即真空绝相。经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亦有十义。如法界观。

  第三彰其无碍。然上十对。皆悉无碍。今且约事理。以显无碍。亦有十门。一理偏于事门。谓无分限之理。全遍分限事中。故一一纤尘。理皆圆足。二事遍于理门。谓有分之事。全同无分之理。故一小尘。即遍法界由上二义互该彻故。皆同一性。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皆同一性。所谓无性。理遍事故。一成一切成。事遍同理故。说都无所成经云譬如虚空。无成无坏。一性无性。即是佛性。故涅槃云。佛性。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名为智慧。又出现云。无一众生不具如来。智慧。无不有者。即一乘义也。三依理成事门。谓事无别体。要因理成。如揽水成波故。于中有二。一明具分唯识变。故觉林菩萨偈云。心如工?师。能?诸世间。五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此明唯心义也。何以得知是具分耶次颂云。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既是即佛之心。明非独妄心而已。二明真如随缘成故。问明品。文殊难云。心性是一。云何见有种种差别。即缘性相违难。觉首答云。法性本无生。示现而有生。即真如随缘答。又云。诸法无作用。亦无有体性。明随缘不失自性。即同胜鬘依如来藏有生死。依如来藏有涅槃等。四事能显理门。谓由事揽理成故。事虚而理实。依他无性。即是圆成。如波相尽令水现。故。夜摩偈云。云何说诸蕴。诸蕴有何性。蕴性不可灭。是故说无生。分别此诸蕴其性本空寂。空故不可灭。此是无性义。众生既如是。诸佛亦复然。佛及诸佛法。自性无所有。又十忍品云。譬如谷响。从缘所起。而与法性。无有相违。须弥顶偈云。了知一切法。自性无所有。如是等文。遍于九会。五以理夺事门。谓事既全理。则事尽无遗如水夺波。波相全尽。故说生佛不增不减。出现品云。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若成若坏。常无增减。何以故。虚空无生故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若成正觉。不成正觉。亦无增减。何以故。菩提无相故。乃至云设一切众生于一念中。悉成正觉。与不成正觉。等无有异。皆以无相平等故。不增不减经。亦同此说。非约一分众生不成佛者。说无增减耳。六事能隐理门。谓真理随缘。而成事法。遂令事显理不现也。如水成波。动显静隐故。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财首偈云。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等。七真理即事门。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理故。空即色故。理即是事。方为真理。第七回向云。法性不违法相等故。八事法即理门。谓缘集必无自性。举体即真故。上之二门。正明二谛不相违义。如湿不违波。波不违湿。举体相即。夜摩偈云。如金与金色。其性无差别。法非法亦然。体性无有异。此亦喻于如来之藏。与阿赖耶。展转无别。又由事即理故。虽有不常。理即事故。虽空不断。又由事理相即故。起灭同时。须弥偈云。一切凡夫行。莫不速归尽其性如虚空。故说无有尽。智者说无尽。此亦无所说。自性无尽故。得有难思尽等。则同时四相。不待后无。亦令究竟断证。离于能所。十地品云。非初非中后。非言辞所及。回向品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等。九真理非事门。即妄之真。异于妄故。如湿非动。十事法非理门。即真之妄。异于真故。如动非湿。故惭愧林偈云。如色与非色。此二不为一。又云。如相与无相。生死及涅槃。分别各不同等。上七八二门。明事理非异。九十二门。明事理非一。故为无为非一非异。第四回向云。于有为界。示无为法。而不灭坏有为之相。于无为界。示有为法。而不分别无为之性。上之十事。同一缘起。故云无碍。约理望事。则有成有坏。有即有离。事望于理。有隐有显。有一有异。逆顺自在。无障无碍。同时顿起。深思令观明现。以成理事圆融无碍观也。

  第四周遍含容。即事事无碍。且依古德。显十玄门。于中文二。先正辨玄门。二明其所以。今初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五秘密隐显俱成门。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八托事显法生解门。九十世隔法异成门。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此之十门。同一缘起。无碍圆融。随其一门即具一切。今且于前十中。取一事法。明具后十门。如下文中。一莲华叶。或一微尘。则具教等十对。同时相应。具足圆满。亦具后之九门。及彼门中。所具教等。以是总故。故下文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同会一法道场中。华藏颂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一尘尚具。况一叶耶。二即彼华叶。普周法界。而不坏本位。以分即无分。无分即分。广狭自在。无尽障无碍。十定品云。有一莲华。十方际。而不尽妨外有可见。是故或唯广无际。或分限历然。或即广即狭。或广狭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故。或绝前五。以是行境故。下皆准此。然此广狭。亦名纯杂。普周法界故。纯一无二。不坏本位。则不妨于杂。万行例然。三即此华叶舒已。遍入一切法中。即摄一切。令入己内。舒摄同时。既无障碍。是故镕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下云。以一佛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若一与一切。对辨则摄入。各具四句。谓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一入一。一切入一切。互摄亦然。四此一华叶。废己同他。举体全是。彼一切法。而恒摄他同己。令彼一切。即是己体。一多相即。混无障碍。解行境别。六句同前。下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五华能摄彼。则一显多隐。一切摄华。则一隐多显。显显不俱。隐隐不并。隐显显隐。同时无碍。全摄俱泯。存亡俱成。句数同前。下云。东方入正受。西方从定起等。如八日月隐显同时。六此华叶中。微细刹等。一切诸法。炳然齐现。下云。于一尘中。一切国土。旷然安住。又于一毛端处。有不可说诸如来。及第九回向微细中说。七此华叶。一一微尘中。各现无边刹海。刹海之中。复有微尘。彼诸尘内。复有刹海。如是重重不可穷尽。非是心识思量境界。如天帝殿珠网覆上。一明珠内。万像俱现。珠珠皆尔。此珠明彻互相现影。影复现影。而无穷尽。下云。如因陀罗网世界等。亦如镜灯重重交光。佛佛无尽。八见此华叶。即是见于无尽法界。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下文云。此华盖等。从无生法忍之所起等。九即此一华。既其遍一切处。亦复该一切时。谓三世各三摄为一念。故为十世。以时无别体。依华以立。华既无碍。时亦如之。是故晋经云。过去无量劫。安置未来今。未来无量劫。回置过去世等。普贤行云。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等。又云。无量劫即一念。一念即无量劫等。时无别体。故不别立。以为所依。十此圆教法理无孤起。必眷属随生。下云。此华即有十世界。尘微数华。以为眷属。又如一方为主。十方为伴。余方亦尔。是故主主伴伴。各不相见。主伴伴主。圆明具德。举华既尔。一尘等事亦然。如此事华。既带同时等。十义。具此十门。而此事等具余教等十门则为百门。事法既尔。余教义。等具百亦然。则为千门如教义等。有此千门。彼同时门中。亦具百门。余广狭等例尔。亦有千门。若重重取之。亦至无尽。于此十门。圆明显了。则常入法界重重之境。

  第二明德用所因。问。有何因缘。令此诸法。得有如是混融无碍。答。因广难陈。略提十类。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性故。三缘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十中随一即能令彼诸法。混融无碍。十中前六通约法性。为德相因。法尔如是。后二。皆是业用。义通因果。七约起修。义通德相业用。八约果德。唯是德相故。前之十门。通德相业用。约佛用亦德相。德上用故。约机则相亦称用。令知相故。即用之相。染净双融。即相之用。能染能净故。相及用不分两别。

  初唯心现者。一切诸法。真心所现。如大海水。举体成波。以一切法。无非一心故。大小等相。随心回转。即入无碍。

  二无定性者。既唯心现。从缘而生。无有定性。性相俱离。小非定小故。能容太虚而有余。以同大之无外故。大非定大故。能入小尘而无间。以同小之无内故。是则等太虚之微尘。含如尘之广刹。有何难哉。旧经十住品云。金刚围山数无量。悉能安置一毛端。欲知至大有小相。菩萨以是初发心。一非定一故。能是一切。多非定多故。能是一。边非定边。故能即中。中非定中。故能即边。延促静乱等。一一皆然。

  三缘起相由者。谓大法界中。缘起法海。义门无量。约就圆宗。略举十门。以释前义。谓缘起法。要具此十义。缘方起故。阙则不成。一。诸缘各异义。谓大缘起中。诸缘相望。要须体用各别。不相杂乱。方成缘起。若杂乱者。失本缘法。缘起不成。此则诸缘各各守自一位。文云。多中无一性。一亦无有多。二互遍相资义。谓此诸缘。要互相遍应。方成缘起。如一缘遍应多缘。各与彼多。全为一故。此一则具多个一也。若此一缘不具多。一则资应不遍。不成缘起。此则一一各具一切。下文云。知以一故众。知以众故一。三俱存无碍义。谓凡是一缘。要具前二。方成缘起。以要住自一。方能遍应。遍应多缘。方是一故。是故唯一多一。自在无碍镕融。其有六句。一或举体全住是唯一也。或举体遍应。是多一也。或俱存。或双泯。或总合。或全离。皆思之可见。文云。诸法无所依。但从和合起。此上三门。总明缘起本法竟。四异体相入义。谓诸门力用递相依持。互形夺故。各全有力全无力义。缘起方成。如论云。因不生。缘生故。缘不生。自因生故。若各唯有力。无无力则有多果过。一一各生故。若各唯无力。无有力则有无果过。以同非缘。俱不生故。是故缘起。要互相依。具力无力。如阙一缘。一切不成。余亦如是。是故一能持多。一是有力。能持于多。多依于一。多是无力。潜入一内。由一有力。必不与多有力俱。是故无有一而不摄多也。由多无力。必不与一无力俱。是故无有多而不入一也。如一持多依既尔。多持一依亦然。反上思之。如一望多。有依有持。全力无力。常含多在己中潜入己在多中。同时无碍。多望于一。当知亦尔。俱存双泯二句无碍。思之。五异体相即义。谓诸缘相望。全体形夺。有有体无体义。缘起方成。若阙一缘。余不成起。故缘义则坏。得此一缘。令一切成起。所起成故。缘义方立。是故一缘。是能起能成。故有体。多缘。是所起所成。故无体。由一有体。不得与多有体俱。多无体。必不得与一无体俱。是故无有不多之一。无有不一之多。一多既尔。多一亦然。反上思之。如一望多。有有体无体。故能摄他同己。废己同他。同时无碍。多望于一。当知亦尔。准前思之。俱存双泯二句无碍。亦思之可见。六体用双融义。谓诸缘法。要力用交涉。全体融合。方成缘起。是故圆通。亦有六句。一以体无不用故。举体全用。则唯有相入。无相即义。二以用无不体故。举用全体。则唯有相。即无相入也。三归体之用。不碍用。全用之体。不失体。是则无碍双存。亦入亦即。自在俱现。四全用之体。体泯。全体之用。用亡。非即非入。圆融一味。五合前四句。同一缘起。无碍俱存。六泯前五句。绝待离言。冥同性海。此上三门。于初异体门。显义理竟。七同体相入义。谓前一缘。所有多一。与彼一缘。体无别故。名为同体。又由此一缘。应多缘故。有此多一。所应多缘。既相即入。令此多一亦有即入也。先明相入。谓一缘有力。能持多一。多一无力。依彼一缘。是故一能摄多。多便入一。一入多摄。反上应知。余义余句。准前思之。八同体相即义。谓前一缘所具多一。亦有有体无体之义。故亦相即。以多一无体。由本一成多。即一也。由本一有体。能作多一。令一摄多。如一有多空既尔。多有一空亦然。余义余句。准前思之。九俱融无碍义。谓亦同前体用双融。即入自在。亦有六句。准前应知。此上三门。于前第二同体门中。辨义理竟。十同异圆满义。谓以前九门。总合为一大缘起。令多种义门。同时具足也。由住一遍应故。有广狭自在门。由就体就用故。有相即相入门。由异体相容。具微细门。异体相即。具隐显门。又就用相入为显。令就体相即为隐。即显入隐。亦然。又由异门即入为显。令同体即入为隐。同显异隐亦然。又由异体相入。带同体相入。具帝网门。由此大缘起。即无碍法界。故有托事显法门。显于时中。故有十世门。相关互摄。故有主伴门。此第十圆满一门。就前第三门中。以辨义理。故下文云。菩萨善观缘起法。于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又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了。彼互生起当成无所畏等。皆其义也。上来。缘起相由门竟。

  第四法性融通门者。谓若唯约事。则互相碍。不相即入。若唯约理。则唯一味。无可即入。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若一中摄理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尽。多事岂不依中现。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斯则总意。别亦具十玄门。一既真理。与一切法而共相应。摄理无遗。即是诸门诸法。同时具足。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广遍。而不坏狭相。故有广狭纯杂无碍门。又性常平等故纯。普摄诸法故杂。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随理。遍一切中。遍理全在一事。则一切随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容门。四真理既不离诸法。则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门。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时。彼说为隐。正在彼时。此即为隐。故有隐显门。六真理。既普摄诸法。带彼能依之事。顿在一中。故有微细门。七此全摄理故。能理一切。彼全摄理。同此顿现。此现彼时。彼能现所现。俱现此中。彼现此时。此能现所现。亦现彼中。如是重重无尽。故有帝网门。以真如毕竟无尽故。八即事同理。故随举一事。即真法门。故有托事门。九以真如遍在。昼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时。不异在劫。故有十世异成门。况时因法。有法融。时不融耶。十此事即理时。不碍与余一切恒相应。故有主伴门。故一理融通十门具矣。

  五如幻梦者。犹如幻师。能幻一物。以为种种幻。种种物。以为一物等。经云。或现须臾。作百年等。一切诸法。业幻所作故。一异无碍。言如梦者。如梦中所见广大。未移枕上。历时久远。未经斯须。故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

  六如影像者。一切万法。略有二义。一皆如明镜。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别所现。如影像故。由初义故为能现。由后义故为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下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等。

  七因无限者。谓诸佛菩萨。昔在因中。常修缘起无性等观。大愿回向等。称法界修。及余无量。殊胜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无碍。

  八佛证穷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故经云。无比功德故能尔。

  九深定用者。谓海印定等。诸三昧力故。贤首品云。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一出生尘等定。而彼微尘。亦不增等。

  十神通解脱者。谓由十通。及不思议等解脱故。不思议法品。十种解脱中云。于一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等。由上十因。令前教义等十对。具上同时等十门。以为别教一乘义之分齐。

  △第四教所被机者。夫教因机显。离机无言。上说义理弘深。未委被何根器。若明能应者。十身圆音。今直彰所被。通有十类。前五拣非器。后五彰所为。前中一无信非器。以闻生诽谤。墯恶道故。二违真非器。依傍此经。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故。下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三乖实非器。谓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论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经不入余众生手。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问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座。如聋如瞽。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下经云。设有菩萨。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须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故。

  后五显所为中。一正为。谓是一乘圆机。故。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即通指前五。唯为乘不思议乘菩萨说。即正为之机。谓一运一切运。圆融行位。即深不思议。又能遍达诸教。即广不思议。故文云。非余境界之所知。普贤行人方得入等。二兼为。谓即时虽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种。如出现品。食金刚喻。故地狱天子。十地顿超。大海劫火。不能为障。约未悟入故。名为兼。三引为。即前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显胜。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谓同于我法。后因熏习。方信入圆融。以离此普法无所归故。权教极果无实事故。四者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于受持。故诸菩萨。权示声闻。或在法会。而聋盲。彰其绝分。或示在道而启悟。知可回心。五远为。谓诸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今虽不信。后必当入故出现品云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除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墯无为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于彼。曾无厌舍。前三非器。是溺邪见。第四非器。是墯深坑。故皆拣之。今四及五。明佛无厌舍故。示而诱之。熏其成种彼。又品中明不信毁谤。亦种善根。谓谤虽墯恶道。由闻历耳。终醒悟故。又云。如日亦与生盲作利益故。又如大海潜流喻中。明无不具有如来智慧故。又破尘出经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见佛智故。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为。况法性。圆融感应交彻。无有一法而非所被等。

  △五教体浅深者。无尽教海。体性难思。从浅至深。略明十体。一音声言语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上三皆能诠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唯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十中前五唯体。后五亦体亦性。又前四通小。后六唯大。前七通三乘。后三唯一乘。前八约同教。后二唯别教。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声。二名。三句。四文。取舍不同。各有三说。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为体。一云。应作是说。语业为体。谓佛语言唱辞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其名句文。但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发智论中。亦同此说。二云。名等为体。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故。声但依于展转因故。谓语起名。名能显义。评家意。取语业为体。杂心论同俱舍。俱舍论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谓若语为教体。即色蕴摄。名为教体。即行蕴摄。此乃双存前二。情无去取。故致或言。正理论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释前颂竟又云。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第三亦同此说。三者然俱舍意。情无去取。若取其双存。即合四法。以为教体。若经部意。亦唯取声。故正理十四。破彼师云。汝不应立名句文身。即声为体。大乘有三。大意同前。一云摄假从实。以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契经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声为教体。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所说。二云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故无性论。破经部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不应理故。成唯识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辞无碍境应无别。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三云声名句文。合为其体。由前二说。皆有理教为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舍于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故净名云。有以音声言语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论云。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善声善字故。以余之意。亦应双取。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宁依名等。良以音声一种。正就佛说。容为教体。流传后代。书之竹帛。曾何有声。岂无教体。书虽是色亦与名等为所依故。亦色蕴摄。前净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显体。仁王云。是名句味诸佛所说故。然大小诸宗。虽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谓萨婆多宗。四法皆有实体。经部。声有实体。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有四皆非实。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净名云。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十地论释空中。风相等云。风喻音声。?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经云。诸法如毫?不空者。则诸佛不出世。又下云。诸法毕竟空。无有毫末相。有说四皆事理无碍。或说四皆圆融。故宗不同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四通摄所诠体者。瑜伽八十一云。诸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即依于六文。显于十义。此明教义相成。若不诠义。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诠。成契经体。又十住品云。文随于义。义随于文。文义相随。理无舛谬。方为真教。又瑜伽云。佛菩萨等。是能说者。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故。皆通取不同前义。克取所说。

  第五诸法显义体者。谓但能显义理。一切诸法。皆为教体。净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树。衣服卧具。乃至八万四千诸烦恼门。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名为说法。乃至云。有佛国土。动身名说。又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佛国。听风柯。而正念成。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之存道。既语默视瞬皆说。则见闻觉知尽听。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说。况华严性海。云台宝网。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说法。华香云树。即法界之法门。刹土众生。本十身之正体。干何非教耶。下云。刹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又云。一切世间诸境界。皆悉能令转法轮等。其文非一。

  第六摄境唯心体。总收前五。并不离识。唯识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现故。起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此二门不相离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现。然有二门。一本影相对。二说听全收。前中。通就诸教。以成四句。一唯本无影。谓即小乘。不知唯识故。二亦本亦影。谓大乘初教。谓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是如来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之所显。现名本质教。故佛地论第一云。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若闻者识上所变文义。名为影像。佛地论云。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故二十唯识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护法论师等。皆立此义。然云文义相生。复说五心集现。谓如说诸行无常。即有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此十四相。于闻者识上。聚集显现。然西方多释。今略举其一。谓如说诸字。有率尔寻求二心。然未定知诸字所属。无决定心。次说行字。由先熏习。连带解生。有三心起。谓率尔。寻求。决定。以决定知诸字所属。一切行故。闻诸行字。虽知自性。然未知义。为令知义。复说无字。但有二心。谓率尔寻求。未有决定。以未定知无字所属。后说常字。由前字力展转熏习。连后字生。具起五心。谓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于最后时。四字周圆。方能解义。总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后五故。有十四相。义如前说。余如别章。三唯影无本。谓大乘实教。离众生心。佛果无有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是故圣教唯是众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诸佛无有法。佛于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龙军。坚慧。诸论师等。并立此义。四非本非影。如顿教说。非直心外。无佛色声。众生心内影像亦空。性本离故。亡言绝虑。即无教之教耳。须弥偈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龙树等宗。多立此义。此前四说。总合为一。圆融无碍。自浅之深。摄众生故第二说听全收。成二四句。一约同教。以成四句。谓一佛真心外。无别众生。以众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则唯说无听故。所说教。唯佛所现。二众生心外。更无别佛。以佛真心。即众生真心故。则唯听无说故。所说教。即众生自现。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故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佛即众生。故非佛。众生即佛。故非众生。互夺双亡。则说听斯寂。故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二约别教。以明四句。谓由不坏相。生佛互在故。一众生全在佛中故则果门摄法无遗。生尚在佛心中。况所说教。不唯佛现。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又佛性论第二。如来藏品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定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又下出现品中。明三世劫刹众生。所有心念根欲。尚皆一身顿现。况佛智广大。同虚空耶。二佛在众生心中故。则因门摄法无遗。佛尚在于心中。况所说教。非众生心现。故出现品云。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佛成正觉。此明佛证众生心中真如成佛故。本觉无异。以始同本。总在众生心中。从体起用。应化身时。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如起信中。多明此义。而是自心体用。今以此经心佛众生无差别故。佛证众生之体。用众生之用。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时。各实非虚。则因果交彻。随一圣教。全在二心。故众生心中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四由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随一圣教。俱非二心。则佛心中众生无听。众生心中佛无说。是以贤首品云。因缘所生无有生。诸佛法身非是身。又偈赞品云。如来不说法。亦不度众生。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得道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等。是故此四于一圣教。圆融无碍。方为究竟甚深。唯识道理。

  第七会缘入实体者。前来六门。同入一实故。亦有二义。一以本收末。二会相显性。前中。以诸圣教从真流故。不异于真。故摄论中。名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识第十。释胜流真如云。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最为胜故。彼宗虽不立真。如随缘。而说佛正体智。证最清净法界。而于后得。安立教法。名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如为教体。二会相显性者。谓彼一切差别教法从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如来言说。皆顺于如故。金刚三昧经云。如我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仁王二谛品云。大王法轮者。法本如。应颂如。乃至论议如等。此经。明教即是如。不说如皆是教。若取诸法显义。皆为教体。一切法皆如也。则无如非教。

  第八理事无碍体者。谓一切教法。虽举体即真不碍十二分等。事相宛然显现。虽真如举体为一切。不碍一味湛然平等。由如无碍佛之音声。亦顺如无碍。皆与如智而相应故。如前义分齐中广明。

  第九事事无碍体者。文义皆圆。文即圆音。此中亦具十种玄门。现相品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时具足相应体。十住品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有尽。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心。即广狭无碍体。亦名纯杂教。一句不坏。狭也纯也。文义不同。广也杂也。又云。于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现品云。如来音声。普入一切。譬如书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十住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文。即相即教体。出现品云。道场皆闻。不出众外。各各随解。即隐显教体也。又云。如来言音。唯是一味。随诸众生心器异故。无量差别。亦隐显教体。亦纯杂教也。又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如善口女等。即微细教也。阿僧祇品云。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诸法不可说于彼一一诸法中。又说诸法不可说等。一法既尔。余法亦然。交映重重无尽。无尽即帝网教也。触事皆法。即托事生解教也。一念顿演。即十世教也。如诸会中。此方所说十住等。十方亦尔。即主伴教也。若随说一法一门。皆有无量修多罗。为眷属等。即眷属教。虽不得为主。亦是伴类。此且约言说。若类通诸法。皆为教体。即所诠义。义即普法。具十玄门。如义分齐。

  第十海印炳现体者。如前差别。无尽教法。皆是如来海印定中。同时炳现。设所化机。亦同缘起。炳现定中。是故唯以三昧。为教体。如出现品辨。此约果位。若约因位。圆信亦得印现。贤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以上十门。该罗收摄。未有一法而非教体。然后二门。正是经宗。融取前八无所遗矣。

  △第六宗趣通别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先明其通。后显于别。前中通论一代佛教。诸部异计。各是一宗。谓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义相从。更复合之。然隋朝大衍法师。总立四宗。一因缘宗。谓萨婆多。二假名宗。谓即经部。三不真宗。谓诸般若。四真实宗。谓法性真理佛性等教。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显实。初二小乘。后二大乘。各初浅后深。此亦有理。但收义不尽。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今总收一代时教。以为十宗。

  第一我法俱有宗。谓犊子部等。彼立三聚。一有为。二无为。三非二聚。非二即我。又立五法藏。谓三世为三。无为为四。第五不可说藏。我在其中。以不可说。为有为无为故。然此一部。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以诸外道。所计虽殊。皆立我故。

  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等。彼立诸法不离色心或立三世无为。或分五类。皆无有我。以无我故。异外道计。又于有为之中。立正因缘。已破外道邪因无因。然西域邪见。虽九十五种。或计二十五谛从冥生等。或计六句和合生等。或谓自在梵天等生。或谓时方微尘虚空宿作等。而为世间。及涅槃本。统收所计。不出四见。谓数论计一。胜论计异。勒沙婆。计亦一亦异。若提子。计非一非异。若计一者。则谓因中有果。若计异者。则谓因中无果。三则亦有亦无。四则非有非无。余诸异计。皆不出此。虽多不同。就其结过。不出二种。从虚空自然生。即是无因。余皆邪因。此方儒道二教。亦不出此。如庄老。皆计自然。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以自然为因。能生万物。即是邪因。若谓万物自然而生。如鹤之白。如乌之黑。即是无因。周易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者。太极为因即。是邪因。若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即计阴阳变易。能生万物。亦是邪因。若计一。为虚无自然。则亦无因。然无因邪因。乃成大过。谓自然虚空等。生应常生故。以不知三界。由乎我心。从痴有爱。流转无极。迷正因缘故。异计纷然。安知因缘性空。真如妙有。言有滥同释教者。皆是佛法之余。同于涅槃。盗牛之喻。乳色虽同。不能善取醍醐。况抨驴乳。安成酥酪。广明异计。如瑜伽第六。显扬第九。第十。婆沙十一。十二。及金七十论。说中百等论。亦广破之。今但说正因缘已。总破诸计。是知佛法之浅浅。已胜外道之深深。

  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等说。有现在及无为耳。其过未之法。体用俱无。

  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就前现在之中。法在蕴为实。在界处为假。其成实论。经部师。即是此类。

  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谓世俗是假。以虚妄故。出世反上。

  六诸法但名宗。谓一说部等。一切我法。唯有假名。无实体故。

  七三性空有宗。谓遍计是空。依圆有故。

  八真空绝相宗。谓心境两亡。直显体故。

  九空有无碍宗。谓互融双绝。而不碍两存。真如随缘。具恒沙德故。

  十圆融具德宗。谓事事无碍。主伴具足。无尽自在故。然此十宗。后后深于前前。前四唯小。五六通大小。后四唯大乘。七即法相宗。八即无相宗。后二即法性宗。又七即初教。八即顿教。九即终教。十即圆教。又第七。亦名二谛俱有宗。谓胜义真实故。不无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第八亦名二谛双绝宗。谓胜义离相故。非有世俗。缘生如幻故。是无。如掌珍颂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等。即般若。三论中一分之义。九二谛无碍宗。如维摩法华等。义如前显。然十宗五教。互有宽狭。教则一。经。容有多教。宗则一宗。容有多经。随何经中。皆此宗故。若局判一经。以为一教。则抑诸大乘。又夫立教。必须断证阶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别。前之五宗。执法有异。故分五宗。断证次位不离八辈。合为一教。余义如前立教中辨。

  第二别显宗者。一切诸经。各自有宗。今此别明此经宗趣。然楞伽云。一切法不生。不应立是宗者。斯言遣滞。若无宗之宗。则宗说兼畅。略以二门分别。先叙异解。后申今义。前中略举十说。一衍法师。以无碍法界为宗。二裕法师。以甚深法界心境为宗。谓法界门中。义分为境。诸佛证之。以成净土。法界即是一心。诸佛证之。以成法身。是故初品中云。无尽平等妙法界。皆悉充满如来身。末后明入法界品。故知唯以法界为宗。三有说。以缘起为宗。法界缘起。相即入故。四有云。以唯识为宗。经说三界唯一心。现心如工?师故。五敏印二师。同以因果为宗。谓此经。广明菩萨行位之因。及显所成果德。下文不离此故。六远法师。以华严三昧为宗。谓因行之华。能严佛果故。七笈多三藏。以四十二贤圣观行为宗。说其行位。令成观故。八有说言。以海印三昧为宗。逆顺理事。乃至帝网。如海波澄一时现故。九光统律师。以因果理实为宗。以因果。是所成行位。理实。是所依法界故。十贤首。以前各互阙故。总以因果缘起。理实法界。以为宗趣。谓前之二师。但得所依法界。三四二师。但明缘起。五六唯明因果。七唯因修。八唯果用。并皆互阙。故贤首。意取光统。而加缘起法界之言。由光统师。以因果即缘起。理实即法界。故不开之。贤首。以因果是缘起中别义。理实是法界中别义。故加总名。以法界。有事理及无碍故。缘起体上之用故。所以加之。

  二申今解者。依后二师。而颇为改易。若取言略摄尽。应言法界缘起不思议为宗。若取言具于第十师。加不思议。此则摄一总题。理实即大方。缘起即方广。法界总该前二因果。即佛华严。观其总题。已知别义。而法界等言。诸经容有。未显特异。故以不思议贯之。则法界等。皆不思议。故为经宗。所以龙树指此。为不思议经。斯良证也。净名但明作用不思议解脱。盖是一分之义。未显法界融通等不思议。故不同也。

  若就题中。分体宗用。则以理实为体。缘起为用。因果为宗。寻宗。令趣理实体故。法界总摄上三。今释前义。略分为二。一释名。二显义。今初。法界名体。广如本品。今略申其二。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二法俱含持轨。二界则性分不同。互用皆通。二显义中。曲有四门。第一别开法界。以成因果。谓普贤法界为因。遮那法界为果。是故因果不离理实法界。于中十事五对。即五周因果。一所信因果。二差别因果。三平等因果。四成行因果。五证入因果。下当指文。而此因果。互为宗趣。一经始终。不离因果故。但因果为宗。不违所依法界。第二会融因果。以同法界。法界门中。亦有十事五对。互为宗趣。一教义相对。谓举教为宗。显义为趣。或以义为宗。显教为趣。以辨义深。令教胜故。二人法相对。举人为宗。令知法为趣。举法为宗。令得人为趣。三理事相对。举事意令趣理故。举理意在融事故。四境智相对。举所观境。令成观智故。举修成智。令证同真境故。五因果相对。举彼修因。令证果故。举其胜果。劝修因故。五对别明。是宗之趣。五对相即。为宗即趣。上五周因果。不离此五对之法。即事理法界。况因果无性。当体同真。所以但用法界为宗。亦不违因果。第三法界因果。分明显示。亦有十义五对。一无等境。此有二位。一在缠。性净法界。为所信境。二出缠。最清净法界。为所证境。二无等心。此亦二义。一大菩提心。为普贤行本故。二信。悲智等。随行起故。三无等行。此亦二义。一差别行。各别修故。二普贤行。一即一切故。四无等位。此亦二义。一行布位。比证别故。二圆融位。一证一切证故。五无等果。此亦二义。一修生果。今始成故。二修显果。本自具故。此上五对。各初句为宗。后句为趣。又上五中。初一真法界。二即缘起。又二三四皆缘起因。后一缘起果故。光统具用二义为宗。无所违矣。第四法界因果。双融俱离。性相混然。无碍自在。亦有十义。一由离相故。因果不异法界。即因果非因果也。此即相为宗。离相为趣。或离相为宗。亡因果为趣。下九准思。二由离性故。法界不异因果。即法界非法界也。三由离性不泯性故。法界即因果。时法界宛然。则以非法界为法界也。四由离相不坏相故。因果即法界。时因果历然。则以非因果为因果也。五离相不异离性故。因果法界。双泯俱隔。迥超言虑。六由不坏不异不泯故。因果法界。俱存现前。烂然可见。七由五六存泯复不异故。超视听之妙法。无不恒通于见闻。绝思议之深义。未尝碍于言念。八由法界性融。不可分故。即法界之因果各同时。全摄法界。无不皆尽。九因果各全摄法界时。因果随法界。各互于因果中现。是故佛中有菩萨。普贤中有佛也。十因果二位。各随差别之法。无不该摄法界故。一一法。一一行。一一位。一一德。皆各总摄无尽无尽。帝网重重。诸法门海。是谓华严无尽宗趣。上之四门。初一。即体之用。次一。即用之体。三。即体用双显。四。即体用镕融。又初一即因果缘起。次一即理实法界。三即双明。后一即不思议。既以第四融前。则四门一揆。故即照而遮。即遮而照。双照双遮。圆明一观。契斯宗趣矣。

  △第七部类品会者。既知旨趣冲深。未审能诠文言广狭。于中有四。一彰本部。二显品会。三明支类。四辨论释。

  初中。性海之诠。常说遍说。言穷法界。难可限量。今自狭之宽。略为十类。一略本经。即今所传八十卷本。及旧译六十卷。皆是十万偈中之略。译未尽故。二下本经。谓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与阿难海。于铁围山间。结集此经。收入龙宫。龙树菩萨往龙宫。见此大不思议经。有其三本。下本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诵得。流传于世。故智度论。詺此为不思议经。有十万偈。梁摄论中。名百千经。西域记说。遮拘槃国。有此具本。三中本经。即彼所见。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四上本经。即彼所见。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此上二本。非阎浮提人心力能持。故不传之。五普眼经。即海云所持。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但是入深法界菩萨。陀罗尼力之所能持。已下诸经。并非凡力能受。六同说经。谓约一类须弥山形世界。遍于虚空。容毛端处。以言声说。无有穷尽。如不思议法品云。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转如是等差别法轮。一切世法。无能为喻。如是尽虚空界。一一毛端分量之处。乃至一一化身。皆如是说。音声。文字。句义。一一充满法界等。又阿僧祇品云。光中见佛不可说。佛所说法不可说。乃至于彼一一修多罗。分别法门不可说等。此意但约一类音声说法已。不可结集。岂下位能持。七异说经。谓树形等世界既异。其中众生。报类亦别。如来于彼。现身立教。施设不同。不可定其色与非色。言非言等。则部类难量。八主伴经。谓遮那所说。虽遍法界。然与诸佛。互为主伴。如说十住时。十方来证。皆言我国皆说等。则前七经。皆有主伴。九眷属经。谓余根器。不能闻此通方之说。随宜说教。令入此门。皆为此经胜方便故。名为眷属。故下经云。普眼修多罗。以佛刹微尘数修多罗。为眷属等。则前八。皆有眷属。十圆满经。谓此上诸本。总融为一无尽大修多罗海。随一会一品一句一文。皆摄一切。无有分限。故现相品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等。故七十三中。名圆满因轮。此之谓也。

  第二品会差别者。即显今经与晋译同异。今经九会。以晋经第七会。初阙十定品。重会普光。故唯八会。今有三十九品。初会有六品。彼经唯三十四。由初会中。唯有二品。一世间净眼品。即今世主品。二卢舍那品。即今现相已下五品。初会阙四。兼阙十定。故唯三十四品。余诸品会大同。名有小异。至文当显。

  第三明支类者。于中复二。先显支流。即别行经藏中。兜沙经一卷。是名号品。菩萨本业经一卷。是净行品。小十住经一卷。是十住品。大十住经四卷。及渐备一切智德经四卷。并是十地品。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二卷。是十定品。无边功德经一卷。是寿量品。如来性起微密藏经两卷。是出现品。度世经六卷。是离世间品。罗摩伽经三卷。是入法界品。此等并是随器受持。大本支出。

  二明流类。谓修慈经一卷。金刚鬘经十卷。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并是华严流类。而非本部别行。或是别行来未尽者。未敢详定。余如纂灵记辨。第四论释者。略举其四。一龙树既得下本。遂造大不思议论。亦十万颂。备传西域。此方十住毗婆沙论十六卷。即是彼论释十地中初之二地。二世亲菩萨造十地论。释十地品。魏朝勒那三藏。及菩提流支。各翻一本。光统奏请。令二三藏。参成一本。为十二卷。即今见传。三北齐刘谦之。于清凉山。感通造论六百卷。备释一经。四后魏僧灵辩。于五台山顶。戴此经行道一载。遂悟玄旨。造论一百卷。亦传于世。

  △第八传译感通。分二。先明翻译年代。后明传通感徴。前中。此经前后通唯二译。并其补阙。四本不同。一晋义熙十四年。北天竺三藏佛度䟦陀罗。此云觉贤。于杨州谢司空寺。翻梵本三万六千颂。成晋经五十卷。或六十卷。沙门法业笔受。慧严慧观润色。谢司空寺者。即今润州兴严寺。是由兴华严故。二大唐永隆元年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此云日照。于西京太原寺。译出入法界品内。两处脱文。一从摩耶夫人后。至弥勒菩萨前。中间天主光等十善知识。二从弥勒菩萨后。至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知识前。中间文殊申手。过一百一十由旬。案善财顶。十五行经。大德道成律师。薄尘法师。大乘基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润文。依六十卷本为定。三证圣元年。于阗三藏实叉难陀。此云喜学。于东都佛授记寺。再译旧文。兼补诸阙。计益九千颂。通旧总四万五千颂。合成唐本八十卷。大德义净三藏。弘景禅师。圆测法师。神英法师。法宝法师。贤首法师等同译。复礼法师缀文。四即于前第三本中。虽益数处。却脱日照三藏所补。文殊案善财顶之文。即贤首法师。以新旧两经。勘以梵本。将日照补文。安喜学脱处。遂得文续义连。其文之要。至下当辨。今之所传。即第四本。其第三本。先已流传故。今世上之经。犹多脱者。即第三本。愿诸达识。见阙而续之。

  二明传通感应者。自晋译微言。则双童现瑞。唐翻至教。则甘露呈祥。冥卫昭然。亲纡御笔。论成西域。则地震光流。志彻清凉。则感通玄悟。其书写。则经辉五色。褚香四达。冬蔡发艳。瑞鸟衔华。读诵。则眇然履空。焕若临镜。每含舍利。适会神僧踊地。现金色之身。升天止修罗之阵。观行。则无生入证偈赞排空。海神听而时雨滂沱。天童迎而大水弥漫。讲说。则华梵通韵。人天共遵。洪水断流。神光入宇。良以一文之妙。摄义无遗。一偈之功。能破地狱。盥掌之水尚拯生灵。读诵思修。功齐种智。宿生何幸。感遇斯文。其事昭彰。备于传记。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四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入第一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九总释名题分二。初解经题。二明品称。今初。

  大方广佛华严经

  总题包于别义。该难思之法门无名之中。强以十门分初。一通显得名。二对辨开合。三具彰义类四别释得名。五展演无穷。六卷摄相尽。七展卷无碍。八以义圆收。九摄归一心。十泯同平等。

  今初。诸经得名。有其多种。或以人为目。或以法为名。人有请说等殊。法有法喻等别。或体或用。或果或因。乍复乍单。其类繁广。今经受称亦多种不同。一从数彰名。如梁摄论第一胜相中云。百千经者。是华严经有十万颂是也。二从喻受名。如涅槃及观佛三昧经。詺此经为杂华经。以万行交杂缘起集成故。三从法彰名。如智论释属累品。詺此经为不思议解脱经。四从义用受名。如下离世间品及出现品。各有十名者是。依今梵本。云摩诃毗佛略勃陀健拏骠诃修多罗。此云大方广佛杂华严饰经。今略杂饰字耳。前三异名。义多总略。二品十目。多从别义。又局当品。故今译者具以六字为名。则人法双题。法喻齐举。具体具用。有果有因。理尽义圆。故标经首。

  二对辨开合者。题中七字。有十事五对。一教义相对。谓经一字是能诠教。大等六字是所诠义。二就义中。法喻一对。谓大等是法。华严是喻。三就法中。人法一对。谓大方广是所证无碍法。佛是能证之人。亦名境智一对。四就法中。拣持一对。大之一字是拣。方广是持。即拣大异小。拣实异权。拣果异因。亦是体用一对。大方是体。大方无隅故。广即是用。五就人中。借下华字。以喻其因。即因果一对。佛是果故。是以单用华字。则但举喻因。若合以华严。则亦喻上之四字。至下当明。

  三具彰义类者。谓大等七字。义皆无量。并略以十义释之。初明大义者。一体大。谓若相若用等。皆同真性。而常遍故。即是大字。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此明体不变易。如人最长。故名为大。又云。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此明体遍。二相大。谓恒沙性德无不具故。互相即入。微细重重等。具十玄门。皆其相故。即经方字。方者法也。三用大。谓业用周普。如体遍故。即经广字。涅槃云。又大者能建大义。即是约用。良以涅槃无广。广与大同。故以广释大。方广无大。大与广合。故以大释广。今经具有。故各配之。四果大。谓智断依正。并周法界故。即经佛字。五因大。谓发菩提心。起解行愿证。精勤匪懈。成诸位故。即经华字。六智大。谓大智为主。运诸万行。遍严一切。无所遗故。即经严字。七教大。谓一文一句无不结通。遍于一切十方三际。重重无尽故。即是经字。八义大。谓所诠法尽穷法界。乃至帝网无所遗故。即总题六字。九境大。以上法门。普以无尽众生。为化境故。十业大。谓尽三际时。穷法界处。常将此法。利益众生。无休息故。如摄大乘等七种大性。不离于此。

  二方十义者。方者法也。即前十大皆名为法。谓体法相法等。

  三广十义者。广者多也。用多繁兴。包无不尽故。则前十皆多。即明一遍一切。名之为大。一摄一切。名之为广。亦可及此。此约离释。若合释方广二字。亦有十义。一广依义。谓若言教繁广。为生依故。二广说义。宣说广大甚深法故。三广破义。破一切障。无有余故。四广超义。无有诸法能比类故。五广治义。具摄无边对治之法。为能治故。六广摄义。通摄无边异类法故。七广德义。具摄二严诸胜德故。八广生义。能生无量广大果海故。九广绝义。非是心。识称量所能知故。十广知义。具足种智。破邪见障。无有余故。此之十义。前四即杂集第十一中四义。后六即入大乘论第一中六义。

  四佛十义者。即是十佛。大即法界佛。方即本性佛。广即涅槃佛。及随乐佛。佛即成正觉佛。华即愿佛。及三昧佛。严即业报佛。经即住持佛。总不离心。七字皆是心佛。释十佛义。如八地中及离世间品辨。又佛他论第一说。佛亦具十义。谓具一切智一切种智。离烦恼障及所知障。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又真谛引真实论。亦有十义。恐繁不引。

  五华十义者。一含实义。表法界含性德故。二光净义。本智明显故。三微妙义。一一诸行同法界故。四适悦义。顺物机故。五引果义。行为生因。起正觉故。六端正义。行与愿俱。无所缺故。七无染义。一一行门三昧俱故。八巧成义。所修德业善巧成故。九芬馥义。众德住持。流馨弥远故。十开敷义。众行敷荣。令心开觉故。然华有二种。一草木华。喻万行因。然或因与果俱。或不与俱。二严身华。通金玉等。喻于神通众相等。唯与果俱。前十义中。一五九十。局于草木。余通二华。

  六严者。即上十华同严一佛。为严不同。亦是十义。又上十华。如次严前十佛。即是十义。而总别无碍。更有十义。一用因严果以成人。是华严佛。由因得果故。二以果严因以显胜。成果之后。令一一因行。皆无际故。三以人严法而显用。谓佛旷劫修因。方显法之体用故。四以法严人以显圆。若不得法之。体用。因果不能圆妙故。五以体严用以令周。谓用不得体。不周遍故。六以用严体而知本。若无大用。不显体本之广故。七以体严相而知妙。谓相若有体。便即入重重故。八以相严体以明玄。无相不显。体深玄故。九以义严教超言念。由所诠难思。能诠言离故。十诸因互严以融摄。如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等。

  又上来互严。皆有相资相即四句。今更约理行互严以明。初相资四句者。一理由修显故。以行华严理。二行从理发。则以理华严行。梁摄论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证此法身故。三理行俱融。不二而二。非真流之行。无以契真。非起行之真。不从行显。良以体融行而因圆。行该真而果满。是故标为佛华严也。四理行俱泯。二而不二。以理之行故非行。行之理故非理。是则能所两亡。超情绝相。非严非不严。是谓华严。相即四句。理行全收。准思可见。则法喻交映。昭然有在。

  七经十义者。杂心五义。已见上文。佛地论有二义。一贯穿所说。二摄持所化。即杂心结鬘一义。合之应除结鬘。开成六义。依此方训。复有四义。一常。二法。并如前辨。三经义。即众生径路。四典义。令见闻正法故。宝云经中。亦有十义。恐繁不引。

  第四别释得名者。先得后释。先得名者。大。以当体受名。常遍为义。常则竖无初际。遍则横该无外。方。以就法得名。轨持为义。双持体相。轨生物解故。广。以从用得名。包博为义。包则广容。博则广遍。佛。以就人得名。觉照为义。照则朗万法之幽邃。觉则悟大夜之重昏。华。以从喻得名。感果严身为义。感果则万行圆成。严身则众德备体。严。以功用受名。资庄为义。谓资广大之体用。庄真应之佛身。经。以能诠得名。摄持为义。持性相之无尽。摄众生之无边。

  后释名者。一就法中体用相对。大之方广。谓有体之相用故。方广之大。有相用之体故。皆依主释。若相即者。即持业释。二就人中果行相望。佛之华。非因位之行故。华之佛。非余行之佛故。亦通相即。三以人法相对。大方广之佛华严。非小权乘之佛等故。佛华严之大方广。非因位所得法故。相即可知。四教义相对。亦通二释。教望于义。及前人望于法。兼通有财。并可思准。

  第五展演无穷者。谓初于最清净法界。开为理智两门。即涅槃菩提之异。又理开体用。即大方广。智开因果。即佛华严。总连合成诠。即题中经字。又展此目。以为初会。初会总故。十海是理。十智是智。十海之中。含于体用。十智之中。亦含因果。又华藏世界。及遮那遍中。即依正二果。皆是佛字。大威光太子。略示因华。彼二所证所观。即大方广。即总成一会所信。因果体用。又展此会。以成后八。四周因果。各因是华。果即是佛。其所修所证之体用。即大方广。又展九会。遍周十方。谓如第二会光明觉品。辨一类之会。已遍十方。余会亦尔。又展此诸会。各有主伴。如说十住。十方菩萨皆来证云。十方国土。皆说此法。则前遍法界之会。各有重重主伴。乃至遍于尘刹。异类界等。无尽时会。皆不出大方广佛华严清净法界。

  第六卷摄相尽者。谓从后渐卷。乃至不出九会。九会不离初会。初会不离总题。总题不出理智。非理不智故。理外无智。非智不理故。智外无理。则理智不二。亦摄智从理。离体无用。摄用归体。体性自离故。体即非体。本来清净。强名之清净法界。是以极从无尽。乃至一字无字。皆摄华严性海。无有遗余。

  第七展卷无碍者。谓正前展时。即后常卷。正后卷时。即前常展。展时即卷故。无量无边法门海。一言演说尽无余。卷时即展故。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

  第八以义圆收者。上来诸门。或以七字摄尽。如前已辨。或以教义摄尽。或以理智摄尽。或以人法摄尽。或信解行证摄尽。或唯普贤文殊毗卢遮那三圣摄尽。谓大方广即普贤。普贤表所证法界故。华严即文殊。文殊表能证故。佛即遮那。具能所故。又大即普贤。普贤菩萨自体遍故。方广即文殊。文殊表即体之智故。华即普贤。普贤行故。严即文殊。文殊以解起行故。佛即圆解之行普贤文殊。证法界体用之普贤文殊。成毗卢遮那光明遍照。

  第九摄归一心者。上来诸门。乃至无尽。不离一心。一心即法界故。起信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心体即大。心之本智。即方广。观心起行。即华严。觉心性相。即是佛。觉非外来。全同所觉。故理智不殊。理智形夺。双亡寂照。则念念皆是华严性海。

  第十泯同平等者。为未了者。令了自心。若知触物皆心。方了心性。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然今学法之者。多弃内而求外。习禅之者。好亡缘而内照。并为遍执。俱滞二边。既心境如如。则平等无碍。余曾莹两面镜。鉴一盏灯置一尊容。而重重交光。佛佛无尽。见夫心境互照。本智双入。心中悟无尽之境。境上了难思之心。心境重重。智照斯在。又即心了境界之佛。即境见唯心如来。心佛重重。而本觉性一。皆取之不可得。则心境两亡。照之不可穷。则理智交彻。心境既尔。境境相望。心心互研。万化纷纶。皆一致也。唯证相应。名佛华严矣。二释品称。

  世主妙严品第一

  梵云萨婆噜鸡印拏俫骠诃柰耶钵攞叵婆娜忙钵里勿多。此云一切世间主庄严法门威德名品。今文存略。世者时也。即是世间。主者君也。即诸王及佛。然世间有三。一器世间。即是化处。二众生世间。即所化机。三智正觉世间。即能化主。主则为二。诸王及佛。主于器界及众生故。佛非世间。从所统受称。妙谓法门。体用深广难思。即主之所得。严谓严饰。乃有多义。一器世间严。谓其地坚固等。二众生世间严。谓众海各具法门威德故。三智正觉世问严。谓于一切法。成最正觉三业普周。法门无尽故。所以长行诸王之严。偈颂赞德。皆显严佛。众生不严。不感佛兴。正觉不严。不能为主。器界不严。非真佛处。复由佛严。显遇者有德。众生严辅显佛超胜。如是互严。亦为妙严。诸经无此广严。但初名序品。今唯明序已兼正故。广赞诸严。以为华严之由序。旧云世间净眼品者。谓所得法眼。能净世间故。净即严义。余如前说。

  十别解文义二。

  初总释经序。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制

  盖闻。造化权舆之首。天道未分。龟龙系象之初。人文始着。虽万八千岁。同临有截之区。七十二君。讵识无边之义。由是人迷四忍。轮回六趣之中。家缠五盖。没溺三涂之下。及夫鹫岩西峙。象驾东驱。慧日法王。超四大而高视。中天调御。越十地以居尊。包括铁围。延促沙劫。其为体也。则不生不灭。其为相也。则无去无来。念处正勤。三十七品为其行。慈悲喜舍。四无量法运其心。方便之力难思。圆对之机多绪。混大空而为量。岂算数之能穷。入纤芥之微区。匪名言之可述。无得而称者。其唯大觉欤。朕曩劫植因。叨承佛记。金山降旨。大云之偈先彰。玉扆披祥。宝雨之文后及。加以积善余庆。俯集微躬。遂得地平天成。河清海晏。殊祥绝瑞。既日至而月书。贝牒灵文。亦时臻而岁洽。逾海越漠。献琛之礼备焉。架险航深。重译之辞罄矣。大方广佛华严经者。斯乃诸佛之密藏。如来之性海。视之者莫识其指归。挹之者罕测其涯际。有学无学。志绝窥觎。二乘三乘。宁希听受。最胜种智。庄严之迹既隆。普贤文殊。愿行之因斯满。一句之内。包法界之无边。一毫之中。置刹土而非隘。摩竭陀国。肇兴妙会之缘。普光法堂。爰敷寂灭之理。?惟奥义。译在晋朝。时逾六代。年将四百。然一部之典。才获三万余言。唯启半珠。未窥全宝。朕闻其梵本先在于阗国中。遣使奉迎。近方至此。既睹百千之妙颂。乃披十万之正文。粤以证圣元年。岁次乙未。月旅沽洗。朔惟戊申。以其十四日辛酉。于大遍空寺。亲受笔削。敬译斯经。遂得甘露流津。预梦庚申之夕。膏雨洒润。后覃壬戌之辰。式开实相之门。还符一味之泽。以圣历二年岁次己亥。十月壬午朔八日己丑。缮写毕功。添性海之波澜。廓法界之疆域。大乘顿教。普被于无穷。方广真筌。遐该于有识。岂谓后五百岁。忽奉金口之言。娑婆境中。俄启珠函之秘。所冀阐扬沙界。宣畅尘区。并两曜而长悬。弥十方而永布。一窥宝偈。庆溢心灵。三复幽宗。喜盈身意。虽则无说无示。理符不二之门。然因言显言。方阐大千之义。辄申鄙作。爰题序云。

  △二别解文义者。然此经。文富义博。势变多端。况一义一文。包摄法界。是以古德用十例科判。欲显难思。其第一名本末部类。但显此经无尽。非科今文。前已具明。故今略之。加前后钩锁。亦有十例。一本部三分科。二问答相属科。三以文从义科。四前后褶叠科。五前后钩锁科。六随品长分科。七随其本会科。八本末大位科。九本末遍收科。十主伴无尽科。

  初本部三分者。谓序正流通。初品为序分。现相品下。为正宗分。流通有无。古有七释。一光统律师。以法界品为流通。由入法界广无边故。二隋远法师。以法界品内善财下。属流通。寄人显法故。三裕法师。以法界品后偈。为流通。以叹德无尽故。四有云。末后二颂。为流通。以结说无尽。叹德劝修故。五或云。经来未尽。故无流通。六或云。以余眷属经。为此流通。以彼是此所流出故。七或云。此经总无流通。以法无尽。说无休息故。故诸会各无流通。不同大般若。诸会皆有流通故。此上七解。各是一理。而前六皆有。第七独无。若义会之。应成四句。一有序正无流通。如第七。二唯正宗无二分。由自初暨后。皆显玄微。并悟物故。初虽列众。而叹佛德。后虽寄人。有修相故。三具三分。四俱不可说。即言亡言故。约义包含。不可局取。今依具三以分。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所以三者。夫圣人设教。必有其渐。将命微言。先彰由致。故受之以序分。由致既彰。当机授法。故受之以正宗。正宗既陈。务于开济。非但笃于时会。复令末叶传芳。永耀法灯。明明无尽。故受之以流通。非唯一部。当会当品等。皆容有之。故依三也。虽六解皆通。今依第二。以寄人进修。示物有分。流通相故。故慈氏云。若有敬慕心。亦当如是学。初之一解。令正宗中。阙于证入。第三但属善财之一相故。末后二偈。但结偈中佛德。非通一部。十行等末。类有此偈。经来未尽。未必在后。眷属流通。但约义故。故依远公。

  二问答相属科者。古云。此九会中。大位问答。总有五番。第一会中。大众起四十问。或当会答尽。名举果劝乐生信分。二第二会初。有四十问。至第七会末答尽。名修因契果生解分。中间虽有诸问。并是随说随问。非是大位问答。不思议品。不问因故。三第八会初。起二百问。当会答尽。名托法进修成行分。四第九会初。起六十问。如来自入师子频申三昧。现相答。名顿证法界分。五福城东善财求法等。别问别答。名历位渐证分。古德。以善财。犹属正宗故。今既判入流通。则前唯四。兼取流通。以为五分。未爽通涂。

  三以文从义科者。此经一部。有五周因果。即为五分。初会中一周因果。谓先显舍那果德。后遮那一品。明彼本因。名所信因果。二从第二会。至第七会中随好品。名差别因果。谓二十六品辨因。后三品明果。亦名生解因果。三普贤行品辨因。出现品明果。名平等因果。非差别显故。亦名出现因果。四第八会初。名五位因。后明八相果。名出世因果。亦名成行因果。五第九会中。初明佛果大用。后显菩萨起用修因。名证入因果。因果二门。俱证入故。各分因异果。亦为十也。

  四前后褶叠科者。一部分二。谓前九会是本会。亦是佛会。佛为主故。从文殊。至福城东已后。并是末会。亦是菩萨会。以诸善知识为会主故。二就前中亦二。初八会。明所成解行。后一。显所证法界。三就前中复二。初七会。明历位修成行。后一。明圆融周普行。四前中复二。初明修生因果。后普贤下二品。明修显因果。五就前复二。初明修生因。后不思议法等三品。明修生果。六就前复二。初明位中因行。后十定下六品。明位后之行。七就前复二。初明地前比行。后第六一会。明十地证行。八就前亦二。初位前十信行。后第三会已去三会。明入位三贤行。九就前亦二。初明所信佛果法。后问明品下三品。明能依能信菩萨行。十就前中复二。初会明佛依报果。后名号下三品。明佛正报果。

  五前后钩锁科。亦分为十。一第一会为依报因果。前明依报果。后毗卢遮那品。辨因。二更取毗卢遮那。及第二会初三品。为正报因果。前因后果。三以名号至菩萨住处。名依起因果。依于本有而修起故。前果后因。四从问明品。至随好品。明差别因果。前因后果。五取不思议下。至普贤行品。为圆融因果。前果后因。以不议等。与前为果。果别于因。与后为果。则一一融摄。然有六义证成。一因果相属科中。多先果后因故。二四十八后。未有证成。普行后有证成者。结属前故。三普贤行品初。无别发起。便即蹑前云。略示如来少分境故。四以义明之。不思议法。显佛德难思。一一圆融故。五前虽有问。不思议品初。重念问故。六第二会初。已有三业。为差别果故。由斯六义故。普贤行品。得属前因。六取普贤行。及出现品。为平等因果。前因后果。七取出现及离世间品。为出现因果。前果后因。成佛涅槃。亦因现故。非说真成。由离世间为因。方能现世。八离世间品。为成行因果。通辨行故。具因果故。九取离世间品。及法界品。为法界因果。前因后果。由离世间。称法界故。故因不依位。果唯证入。十法界一品。自为证入因果。先果后因。其善财已下。亦为无尽因果。先因后果故。历事至普贤一毛。因则无尽。普贤说佛德过虚空。而果无尽。以为流通。故不明之。

  六随品长分科者。长分有十。一通辨教起因缘分。二现相品下。明佛果无涯大用分。三毗卢遮那品。举彼往因证成分。四名号下三品。明大用应机普周分。五问明品下。至十地品末。明诸位差别令修分。六十定品下。至随好品末。明差别因圆果满分。七普贤行品下二品。明普行因成现果分。八离世间品。明因果超绝世间分。九法界品中前分。明大众顿证法界分。十尔时文殊下。明一人历位渐证分。

  七随其本会科者。亦为十分。一初会。名举果令信分。二第二会。明能信成德分。三第三会。初贤十住分。四第四会。中贤十行分。五第五会。上贤十向分。六第六会。圣位十地分。七第七会。因圆果满分。八第八会。普贤大行分。九第九会初。行成证入分。十善财下。善友教证分。

  八本末大位科者。本会为九。末会有五十五。总为六十四分。

  九本末遍收科者。先九会为九分。文殊为六千比丘说法。为第十分。及善财历一百一十善知识。总一百二十分。若开诸龙。及三乘会。及弥勒。后文殊普贤三人。便成一百二十五。以慈氏云。此长者子。经由一百一十善知识已。然后而来至于我所。则弥勒已前。有一百一十故。及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善友。其分数弥多。若合为一。则一百二十六分。

  十主伴无尽科者。一一会。一一品。一一法。皆结通十方。如此间说十方虚空法界。一切世界。乃至一切尘中。皆如是说。此结主经也。又彼一一会等。皆有他方尘数菩萨。而来证法。此结伴也。即主伴相与周遍法界。重叠无尽。是则段数亦无尽无尽也。

  上来十例各显一理。然亦无尽。若依常用。应依三分。谓初品为序。现相下正宗。法界品内尔时文殊师利从善住楼阁出下。明流通。序中就文分二。初此土序。二结通十方无尽世界序。初中复二。初证信序。后尔时如来道场下。发起序。然此二序。广如常解。

  今但略陈。初证信者。若原其所由。则阿难请问。如来令置。如智度论及大悲经说。若核其所以。意有六焉。一为异外道故。外道经首。皆立阿优。以为吉故。此约如是。二为息诤故。智度论云。若不推从佛闻。言自制作。则诤论起故。今废我从闻。闻从佛来。故经传历代。妙轨不辍。此局我闻。三为离增减过故。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亲从佛闻。文义决定。非谓传闻有增减失。四为断众疑故。真谛引律云。结集法时。阿难升座。变身如佛。众起三疑。一疑大师涅槃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转身成佛。说此如是我闻。三疑顿断。既言我闻。即非佛明矣。上二义。通约信闻。五为生信。故智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此局后四。六为顺同三世佛故。此通六种。若准佛地论。科为五事。一总显已闻。二教起时分。三别显教主。四彰教起处。五显所被机。今依智论。开初总显已闻。作信闻二种。为六成就。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然信闻二事。文局初首。义通九会。时主二种。文义俱通。处众二事。文义俱局。随相则尔。约实互融。

  上来略依三分二序。然此经体势少异。故依五分释文。而合后二。名依人证入。就第一举果分中。或科为十。一教起因缘分。即初一品。二大众同请分。三面光集众分。四毫光示法分。五眉间出众分。已上在第二品内。六普贤三昧分。七诸佛同加分。八法主起定分。九大众重请分。已上在第三品内。十正陈法海分。在后三品内。若以义从文。且分为三。一教起因缘分。二现相下。说法仪式分。三世界成就下。正陈所说分。就初分中。亦分为十。初总显已闻。

  如是我闻。

  谓如是一部经义。我昔亲从佛闻故。佛地论云。传佛教者。言如是之事。我昔曾闻。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二依教诲。三依问答。四依许可。具如彼论。余更有释。意不殊前。此上总合信闻。若离释者。先释如是。信成就也。智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如是者。信顺之辞也。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经无丰约。非信不阶。故称如是。有云。圣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称如是。此唯约所诠之理。次真谛三藏云。真不违俗。名之为如。俗顺于真。称之为是。真俗无二。故称如是。此约所诠理事。若云如斯之言。是佛所说。则唯约能诠。有云。如者。当理之言。言理相顺。谓之如也。是者。无非之称。此明说事如事。说理如理。明能诠之教。称于事理也。融云。如是者。感应之端也。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为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经以言教出于感应。故云如是。此兼对机。上来诸释。各是一涂。更有诸释。言异意同。若依生物之信。应如智论及佛地论合释。若取敌对阿优。应如真谛所释。今当广之。外谓阿之言无。优之言有。万法虽众。不出有无。此则断常之计。今云。如即真空。是即妙有。既无有外之真故。空而非断。无真外之俗故。有而非常。即对破邪宗。以彰中道。一代时教。不出于斯。故云如是。若华严宗。以无障碍法界曰如。唯此无非为是。应随教门深浅。以显如是不同。

  二我闻者闻成就也。将欲传之于未闻。若有言而不传。便是徒设。不在能说。贵在能传。故次明我闻。我即阿难。闻谓亲自听闻。云何称我。即诸蕴假者。此用何闻。若依大小乘法相。各有三说。一耳闻非识。二识闻非耳。三缘合方闻。然或具四缘八缘等。虽因耳处。废别从总。故称我闻。法虽无我。言语便故。随顺世间。故称我闻。非邪慢心而有所说。若依无相。我既无我。闻亦无闻。从缘空故。而不坏假名。即不闻闻耳。若约法性。此经旨趣。传法菩萨。以我无我不二之真我。根境非一异之妙耳。闻无碍法界之法门也。然阿难所不闻经。或云。展转传闻。或云。如来重说。或云。得深三昧自然能通。上皆就迹而说。实是大权菩萨。影响弘传。如不思议境界经。斯为良证。但随机教别。故见闻不同。

  △二标主时处。

  一时佛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

  即三成就。言一时者。时成就也。时者。亦随世假立时分。一者。拣异余时。如来说经。时有无量。不能别举。一言略周。故云一时。如涅槃云。一时佛在恒河岸等。即法王启运嘉会之时也。亦可。机教一时。谓上言如是。言虽当理。若不会时。亦为虚唱。今明物机感圣。圣能垂应。凡圣道交。不失良机。故云一时。佛者。主成就也。具云㪍陀。此云觉者。谓自他觉满之者。虽具十号。佛义包含。故偏明之。义见题中。在摩竭下。处成就也。真身无在。而无不在故。次辨之。摩竭提国者。通举说处。此云无毒害。以国法无刑戮故。表能化法。或云遍聦慧聦慧之人。遍其国故。表所化机。阿兰若法者。别举说场也。阿兰若。此云无諠诤。即事静也。法者。所证真理。二障业苦諠杂斯尽也。事理俱寂故加法。言菩提场者。菩提云觉。即能证大智。圆明究竟也。场者。证菩提之处也。然事处。即天地之中。王舍城之西二百里。金刚座上。约法。则万行皆是道场。理智相会之所故。为表所说如所证故。不移其处说之。若圆融时处等。并如前说。

  △三别明时分。

  始成正觉。

  前标一时。未知何时。故今别显是初成佛时。亦彰大师出现时也。此教胜故。众教本故。在于初时。初言尚总几日之初九会之文。同此初否。略为三解。一约不坏前后相说。才成初七。说前五会。第二七日。说十地等第九一会。乃在后时。以祇园身子皆后时故。常恒之说。不妨后时。虽能顿说。有所表故。初五。信解行愿。最在初故。故皆云不离道树。第六会。因地证位。居其次深。故无不起菩提树言。法界极证。最在于后故。亦显二乘绝见闻故。虽异处别时。亦不相离。为寄秽土以显净故。须前后耳。若尔世亲那云初七不说。但思惟行因缘行耶。世亲才见十地。即为论释。或则未穷广文。或则知见有异。未全克定。菩提流支。意大同此。二顺论释。九会皆在二七日后。二七非久。亦名始成。三约实圆融释。皆在初成一念之中。一音顿演。七处九会。无尽之文。海印定中一时印现。以应机出世。机感即应。应即有说。无非时失。故祇园身子。盖见九世相收。重会之言。亦犹灯光涉入。故法界放光。亦见菩萨遍坐道场。成正觉故。此经十地之初。无二七之言。二七之言。顺别机故。故诸经论。显初说时。有多差别。谓普耀密迹二经。第二七日。即说三乘。法华过三七日。方云说小。四分律中六七。兴显行经七七。五分八七。智论五十个七日。有云。与十二游经一年大同。时既不定。说亦不同。皆根器所宜。见闻有异。约佛赴机。无时不说。望器无感。未曾有说。登地常见一味之经。就佛而言。无说不说。若摄方便。皆一乘之印。现差别耳。无涯之说。不应局执。故应总摄以为十重。如前已辨。上显时分。次释成正觉义。约教不同。小乘三十四心断结。五分法身初圆。名成正觉。是实非化。大乘之中。约化八相示成。约报十地行满。四智创圆。名曰始成正觉。据实即古今情亡。心无初相。名之曰始。无念而照。目之为正。见心常住。称之曰觉。始本无二。目之为成。约法身。自觉圣智。无成无不成。若依此经。以十佛法界之身云。遍因陀罗网无尽之时处。念念初初。为物而现。具足主伴。摄三世间。此初。即摄无量劫之初。无际之初。一成一切成。无成无不成。一觉一切觉。无觉无不觉。言穷虑寂。不坏假名。故云始成正觉。如出现品及不思议法品广显。摄前诸说。皆一乘之所现也。四别显处严者。然此下处主及众。即三世间严。三中前二。即如来依正。众即净土。辅翼不空。今初器界严者。即广于前场之严。显成前觉之妙。异于余经之处。于中四事。各十种严。明即染显净。即为四别。第一地严。第二树严。第三宫殿严。第四师子座严。然此诸严。各具三释。一约事可知。二表法。谓地表心地法身。树表菩提。宫殿表无住涅槃。座表法空等。三就因行。谓一以穷心地法身之因。报得增上金刚之地。二以般若为因。三以悲智相导为因。四亦以法空为因。然或一因行成一切严。或一切行成一严。或一行成一严。或一切行成一切严。以通融别。纯杂无碍。今但明一行一严。显所表故。然各摄无尽之德。故四事皆有十句。初总后别。

  △今且就文各分为四。初心地十句分四。初一总显地体。

  其地坚固金刚所成。

  标以坚固。释以金刚。诸教或云木树草座。多云座是金刚。今全地金刚。则权实斯显。彻华藏故。广如彼品。

  △二四地相具德。

  上妙宝轮及众宝华(至)诸色相海无边显现。

  约因释者。一宝轮者。一摄一切。圆行致故。二及众宝华。开觉悦他故。三清净摩尼。圆净明彻故。以上三行。用严心地。故结云以为严饰。上皆形色。四即显色。谓青黄等殊。名诸色相。种种重叠。深广如海互相映发。等彼波澜。或诸色俱生。或更相摄入。含虚莹彻。现势多端。名无边显现。此由隐显自在。定散无碍。随机利行之所致也。

  △三四地上具严。

  摩尼为幢常放光明(至)妙香华缨周匝垂布。

  一宝幢曲有五句。一摩尼为体。二三光音明用。四五网缨辨饰。就因行者。降魔伏外为幢。智光常照。慈音外悦。愿行交罗。戒香芬馥。四摄周垂故。

  摩尼宝王变现自在雨无尽宝。

  二摩尼雨宝。表神通如意。随机变现。雨法宝故。

  及众妙华分布于地。

  三妙华散地。亦多因行遍严心故。

  宝树行列枝叶光茂。

  四宝树行列。德行建立故。

  △四一举因结用。

  佛神力故令此道场一切庄严于中影现。

  佛力者。出所因也。严具多门。别说难尽。故总云一切悉现。或于树中现。或于上诸严具。及地中现。明一一行中。皆道场故。

  △第二觉树严者。即大智因感。有十一句。分四。初一总显高胜。

  其菩提树高显殊特。

  长耸迥露。圆妙独出故。约因。即智超数表为高。本性不昧为显。成物具德。曰殊。更无二真为特。约果。树即菩提。

  △二六体摄众德。

  金刚为身。

  一身是金刚。金刚三昧本智因故。正行成立。为树身也。

  琉璃为干。

  二斡是琉璃。本智发解。内外明彻故。

  众杂妙宝以为枝条。

  三杂宝枝条。解随境差故。

  宝叶扶疏垂荫如云。

  四条假叶以为严。智资定而深照。宝叶虽异。共成一荫。百千定门。同归一寂。自荫荫他也。

  宝华杂色分枝布影。

  五宝华异色。在树分枝。承光则色同。于地布影。表神通等法。依定有差。俱承智光。影现心地。

  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辉发?与华间列。

  六华虽不同。果皆如意。无边行海。同趣菩提。若自利果成。内则含辉。若身心湛寂。外便发?。若触境斯明。若利他果立。未熟则含辉。解生佛相。已熟则发?。还流教光。体如之行所成果。无异因之果故。与华间列。故下经云。菩萨妙法树。生于直心地等。

  △三三妙用自在。

  其树周圆咸放光明(至)其众如云俱时出现。

  展转成益也。初依菩提智。放教智光。次依智光。雨圆明法宝。后教成悲智。即菩萨现前。无心行成。故如云出。

  △四一举因结用。

  又以如神威神力故(至)说种种法无有尽极。

  谓佛力为因。流音演法。以如如力则智演法音。音还如性。故无尽极。广多故无尽。竖长故无穷。无间故称恒也。

  △第三明佛宫殿严。十句分四。初一总明分量。

  如来所处宫殿楼阁广博严丽充遍十方。

  宫可覆育。即是慈悲。殿可朝宗。所谓圆寂。悲智相导。若楼阁相依。广者无边。法无外故。博者不隘。法内空故。严者庄饰。具众相故。丽者华美。法义备故。充十方者。称法性故。

  △二二体相圆备。

  众色摩尼之所集成种种宝华以为庄严。

  一体是摩尼。积德镕融之所成故。二相严多种。神通等法。悲寂用故。

  △三六妙用自在。

  诸庄严具流光如云。

  一众行发光。洒法如云。云更多义。至下当辨。

  从宫殿间萃影成幢。

  二光幢独出。萃者聚也。即承光聚影而成。谓悲寂交际。承智起应。降魔超出故。

  无边菩萨道场众会咸集其所。

  三内容众海。无边菩萨。即道场外者亦在其中。即依中有正。亦果中有因。即明涅槃众圣冥会。

  以能出现诸佛光明不思议音摩尼宝王而为其网。

  四声光宝网。网者为防禽秽。以益殿严。犹大教网。外防恶见。内益悲寂。教皆圆妙。以宝而成。故能出佛智光圆音。妙说言不思议音。略有四义。一音声繁广。二所说难量。三声即无声。四一具一切。

  如来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从中出。

  五出生果用。即正报大用。在此依中。依正混融。参而不杂。明依大涅槃。能建大义。故曰出生。

  一切众生居处屋宅皆于此中现其影像。

  六无染现染。众生是正。居处是依。染违性净。不言出生。妄无自体。还依真现。

  △四一举因显广。

  又以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间悉包法界。

  谓德广难陈。故今总结。由佛力故。一念顿包事理染净一切法界。况多念耶。然上充遍十方。即通局无碍。集菩萨众。出佛神通。即摄入无碍。现生舍宅。即染净无碍。悉包法界。广狭无碍。一念即能。延促无碍。又集菩萨。因果无碍。出佛神通。依正无碍。十种宫殿。此应说之。

  △第四师子座庄严十句。分四。初一总显形胜。

  其师子座高广妙好。

  师子座者。人中师子处之。又说无畏之法故。得法空者。何所畏哉。空乃高而无上。深不可测。广而无外。边不可穷。妙乃即事而真。好谓具德无缺。

  △二六体德圆备。

  摩尼为台。

  一台座摩尼。即处正中。正可依处。摩尼随映有差。法空随缘成异。中道妙理。正是可依。

  莲华为网。

  二周座华网。即外相无染。交映本空。

  清净妙宝以为其轮。

  三净实为轮。轮谓台之处中。周匝轮围。即具德周遍。

  众色杂华而作缨络。

  四华缨周垂。诸觉诸通。垂化周摄。

  堂榭楼阁阶砌户牖凡诸物像备体庄严。

  五宝严瑱饰。堂等略举。凡诸总包。无处不严。故云备体。显于法空。全收万像。无事非理故。

  宝树枝果周回间列。

  六宝树间饰。间上物象也。即菩萨妙法树。随化分枝。随因感果。并依无相。义曰周回。凡圣相资。名为间列。

  △三二妙用广大。

  摩尼光云互相照耀。

  一净宝出光。如云涉入。法空亦尔。一一智中。知一切法。一一法体。显一切智。为互照也。

  十方诸佛化现珠王(至)悉放光明而来莹烛。

  二主伴宝用。互相发辉。谓佛化摩尼。能作佛事。智论云。轮王宝珠。但随人意。能雨宝物。天宝。堪能随天使令。佛宝。十方能作佛事。菩萨宝珠。亦能分作。如文殊师利冠中毗楞伽宝珠。十方诸佛。于中显现。今菩萨髻珠。即是其类。下文云集菩萨髻珠亦尔。用此严座者。凡初成佛。皆一切诸佛。现形灌顶。一切菩萨。亲授敬养。故因果宝珠。俱来莹烛。如来从果起用。故云化现。理圆解满。义曰珠王。菩萨心顶。智照圆净。故曰髻中妙宝。寂照照寂。皆莹净照烛。

  △四一佛加广演。

  复以诸佛威神所持(至)妙音遐畅无处不及。

  佛境如空。故云广大。有感斯至。为无不及。显教皆从法空所流。是故所流。还周法界。非智不显。故云佛力。

  △第五明教主难思。前但云佛。未显是何身佛。又前但云始成正觉。未知成相云何。故今显之。谓具十种深广功德。即是遮那十种无尽法界身云。遍于法界。成正觉也。非权应身。文二。初总辨。

  尔时世尊处于此座于一切法成最正觉。

  即菩提身。具无尽德。为世所尊。座相现时。身即安处。智处诸法无前后故。于一切法。示所觉境。即二谛三谛无尽法也。成最正觉。示能觉智。开悟称觉。离倒为正。至极名最。获得名成。此当相解。若拣别者。凡夫倒惑。佛觉重昏。二乘虽觉。不名为正。但知法有。未知法空。但悟我空。未知我有。有厌生死。空说涅槃。颠倒未除。岂得称正。设许称正。亦未名最。菩萨虽正。有上有修。不得称最。设位极称最。亦未得名成。我佛独能。故云成最正觉。谓如量如理。了了究竟。已出微细所知障故。

  △二别释。即约十德。别显十身。文即分十。一三业普周。即别显菩提身之相也。以成菩提时。得无量清净三轮故。文二。初法。

  智入三世悉皆平等。

  意业。即释上成正觉言。前云于一切法。此云三世。乃横竖影略耳。智入平等。是正觉成也。智。即二智三智四智无障碍智。二智者。即如理如量也。此复有二。一以如量智达俗。名入三世。如理智证真。名悉平等。故佛地论云。以二智觉三谛。是也。二证差别。性即无差别故。三世即平等。瑜伽云。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名等正觉。言三智者。即俗智。真智。中道智也。此亦二义。一真俗互泯。双遮辨中。则三世平等。二相两亡。方为智入。二真俗虽即。而不坏相。即双照明中。此二觉三谛之境。境既双泯而双现。智亦寂照而双流。为无障碍智。觉无障碍境。为正觉也。言四智者。即圆镜等四智也。通缘三世境故。并入三世。言平等者。镜智离分别故。依持平等。平等性智。证平等性故。妙观察智。观察平等。成所作智。普利平等。四智圆融。一句摄尽。下身语等。皆是四智之所发现。四智圆融。无二性故。修生本有。非一异故。不失经宗。然上能觉。即成上菩提。就其所觉。即法身也。理智无二。为真法身。

  其身充满一切世间。

  身业。通三世间。故云一切。此正觉身。以是十身之总。故此其身。通于三身。无不充满。法身普遍。世所同依故。智身证理。如理遍故。色身无碍。亦同理遍。并是圆遍。而非分遍。谓一切世间一一纤尘等处。佛皆圆满。总看亦现。别看亦现。又国土等。即是我身。土等体外。无别我故。我即土等。我之体外。无土等故。余一一身。互望融摄。犹多灯光。各互相遍。

  其音普顺十方国土。

  语业。顺有三义。一顺异类言音。经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故。二顺所宜说法。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故。三则顺遍。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故。

  △二喻。

  譬如虚空具含众像(至)于诸国土平等随入。

  通喻三业。然佛三业。非喻能喻。唯虚空真如。略可显示。更以余喻。便为谤佛。然虚空喻。有同不同。故下经云。解如来身。非如虚空。一切妙法。所圆满等。此显不同。今取分同义。同义多种。如下十忍品。今有二喻。开成四义。一含摄喻。兼无分别义。二普遍喻。兼遍入义。以此四喻。喻意业者。下经云。佛智广大同虚空故。此总喻。量智包含而普遍。理智无分别而证入。又大圆镜智。纯净圆德。现种依持。能现能生身土智影。即含摄义。下经云。菩提智。普现一切众生心念根欲等。而无所现。无所现言。无有分别。平等性智。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亦无分别。无分别言。显无差别。故下经云。于一切义。无所观察等。见以太虚含众像。众像不能含太虚。太虚不分别众像。众像乃差别太虚。以况我法不能容佛智。佛智乃能容我法。有我法者。分别如来是。如来者不分别我法。

  二普遍喻。妙观察智。无不遍知。即普遍义。成所作智。曲成无遗。即随入义。又下经云。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此即智体遍。悉了世间诸妄想。此约智用遍。又云。得一切法界量等心。此约证遍。智性全同于色性故。此约理遍。云何遍入。不坏能所。有证知故。故下经云。世闻诸国土。一切皆随入。智身无有色。非彼所能见。由随于如。即入无所入。故云平等。是以虚空遍入国土。国土不遍入虚空。有国土处。必有虚空。有虚空处。或无国土。虚空之于国土。平等随入。国土之于虚空。自有彼此。虚空可喻佛智。国土可喻三世。三世有处。佛智必在其中。佛知知处。三世或无其体。佛智之于三世。平等随入。三世之于佛智。自有始终。此犹约不二而二说耳。若二而不二。国土虚空。三世佛智。同一性故。皆互相入。举一全收。普遍亦然。三世间圆融。则言思道断。故名佛智为不思议也。次以一喻。喻身业者。一毛尚容法界全分。必含众像。出现身业。第二喻云。譬如虚空宽广非色。而能显现一切诸色。而彼虚空。无有分别。亦无戏论。合云如来身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诸善根业。皆得成就。即含摄义。而如来身无有分别。即第二义。佛身充满于法界。即普遍义。又云。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如来身亦复如是。遍一切法一切国土等。即普遍义。亦非至非不至。即平等随入义。后以四义。喻语业者。如来于一语言中。具一切语言故。舍支天鼓无心出故。如来音声。无不至故。应知如来音声。无断绝。普入法界故。又云。如来音声无邪曲。即平等义。随其信解。令欢喜故。即随入义。以空一喻。遍喻三业。故云正觉得无量清净三轮。明文照然。非是穿凿。

  △二威势身超胜。

  身恒遍坐一切道场(至)如日轮出照明世界。

  谓随诸有情所乐。示现受用身土。影像差别。无不周遍故。言一切道场者。略有十种。一智身。遍坐法性道场。二法身。非坐而坐道场。三法门身。安坐万行道场。四幻化身。安坐水月道场。此四义便故来。若正约威势身。略辨六类道场。一遍一切。同类世界道场。如名号品等说。二一切异类世界。谓树形等。如世界成就品。三一切世界种中。四一切世界海中。并如华藏品说。五一切微尘中。文云。如于此会。见佛坐一切尘中。亦如是等。六刹尘帝网无尽道场。并前十种。故云一切。言菩萨下。正显威势超胜。胜于胜者故。独言菩萨。非不超余。如日下。约喻以显。映山出没。无隐显故。处处全现。无异体故。喻遍坐道场。大明流空。余辉掩耀。赫日之照。难究其涯。喻彼威光超映菩萨。菩萨不能测也。既云照世。则终益生盲。先照高上。独言菩萨。

  △三福德身深广。

  三世所行众福大海悉已清净。

  三世佛德。昔皆遍学。今三际已断。垢习斯亡故。众福皆净。

  △四随意受生身。

  而恒示生诸佛国土。

  一随他意。处处受生。二随自意。能无不生。谓慈悲般若。恒共相应。感而遂通。穷未来际。

  △五相好庄严身。

  无边色相圆满光明遍周法界等无差别。

  色无尽故。名色无边。十莲华藏微尘数相。名相无边。而皆称真。则一一无边。诸相随好。放光常光。皆称法界。故云圆满。广处狭处。皆圆现故。名无差别。

  △六类身演法。

  演一切法如布大云。

  谓雨大法雨。断一切疑。故下经云。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法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然经二句。上法。下喻。文含多意。一云喻于身。雨为说法。法喻影略。又先兴慈云。后沾法雨。一云一雨。所润不同。亦随物机宜。云雨各异。掩尘蔽日。普覆无心等。

  △七化身自在谓于大众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自在故。

  一一毛端悉能容受一切世界而无障碍。

  广容无碍。谓于如来身一一毛头。容一切刹。而无障碍。无碍有二义。一以一小毛。现多大刹。则一多大小无碍。二此毛多刹。与彼毛多刹。参而不杂。则隐显无碍。

  各现无量神通之力教化调伏一切众生。

  普遍无碍。以广容不碍普遍故。还于前毛内刹中。神力调生。若广遍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所作事。居然易了。

  △八法身弥纶。

  身遍十方而无来往。

  以法为身。本来湛遍。故无来往。依法现色。还如法身。在此即是在彼。亦不待往来。

  △九智身穷性相之源。

  智入诸相了法空寂。

  相别曰诸。性皆空寂。性静故寂。相无故空。

  △十力持身。能持自他依正。

  三世诸佛所有神变于光明中靡不咸睹。

  持正报身。神谓妙智。变谓现身。转变变现。俱名为变。皆能持之。尚持于他。况于自事。后段亦然。

  一切佛土不思议劫所有庄严悉令显现。

  持依报土。横尽诸土。竖穷诸劫。所有严事。常持令现。上约十身。若约三身者。则初三段。皆名报身。而恒下化身。身遍十方下法身。就报身中。前一自受用报。后二即他受用报。故云处菩萨众。以诸教中。说三身四身。成说等别。今皆圆融。于一始成。无不顿具。十身为正。三四义兼。又毛内调生。光中持刹。如空普遍等。亦即国土等十身。三世间圆融。岂报化之云别。是知。略以十德。叹于教主。其一一德。无不圆融。当去情思之矣。

  △第六明海众云集。众虽深广难测。略启十门。一集意。二集因。三辨类。四定数。五权实。六地位。七前后。八有无。九闻不闻。十释文。

  今初。来至佛所。何所为耶。有十义故。一为影响。为主伴故。二为作辅翼。得圆满故。如普贤等常随之众。三为守护如来。如执金刚等。诸佛住处。常勤护故。四为庄严。如道场神等。常为严净佛宫殿故。五为供养。如偈赞。即正行供养。华幢等。即财供养故。六为发起。此经诸请难者。即其事故。七为闻法获益。当机领悟。即其类故。八为表法。诸首诸林。表信行等。皆同名故。及座出菩萨等。显奇特故。亦通表万行。俱成佛故。九为顺证。佛菩萨等。证说不虚故。十为翻显。即声闻不闻。显法不共故。为斯多意。所以众海云集。非唯证信而已也。

  第二集因。亦有十因。一曾与毗卢遮那如来。同集善根故。二蒙佛四摄。曾摄受故。三往在生死。闻圆法故。四曾发大心。护一切故。五往发大愿。愿事佛故。六随逐如来。无厌足故。七乐闻正法。心无倦故。八善能散灭我慢心故。九福智已净。身周遍故。十同一法性善根大海之所生故。为此多义。得预斯会。中有集因。亦通集意。及随诸众。各有别因。可以思准。

  第三辨类。即上集意。便成十类。一影响众。二常随众。三守护众。四严会众。五供养众。六发起众。七当机众。八表法众。九证法众。十显法众。准前可知。

  第四定数者。称法界众。焉能数知。即文而言。九会都数。总有一百七十五众。都序之中。有四十一众。谓同生有一。异生三十九。师子座中一。若兼取前菩提树中所流。及宫殿中无边菩萨。总四十三众。此四十三。遍于九会。第一会中。有二众。谓新集十方众。佛眉间众。添成四十五。第二会。有新旧二众。第三四会。各有四众。谓新旧。及证法众。天众。第五会。一百一十一众。谓新旧众。升天品内供养众。有一百七。并天众。证法众。第六会。四众。谓天众。同生。异生。证法众。七八两会。各唯一众。谓普贤等旧众。第九会三众。谓菩萨声闻。及天王等旧众。旧众虽重。随会别故。并皆取之。然此诸众。或总为一。一乘众故。或分为二。以有实众。及化众故。或可为三。人天神故。或分为四。佛菩萨人非人故。或五。非人开天神故。或六。加畜生故。或七。天分欲色。或八。菩萨有此界他界故或九。他方有主伴故。或十。加声闻故。或一百七十五。如前说故。或无量无边。义类多方故。一一或以刹尘数等为量故。又如新集菩萨毛光出众。例上皆尔。故一一众。皆无分齐。此犹约相别。若融摄。一一会中。皆具一百七十五众。以称法界缘起之会。互相在故。上且约一界。若通十方及异类刹尘。帝网无尽无尽。是谓华严海会众数。

  第五权实者。夫能对扬圣教。影响其迹。靡不是权。当机之流。多皆是实。诸教所明秽土之中杂类。菩萨。声闻。皆通权实。地前是实。地上是权。法身无生。生五道故。净土菩萨唯实。实报生故。杂类声闻是权。摄论云。欲令净土不空。化作杂类众故。若依此经。同生异生。皆通权实。海印定现。实德摄故。随缘随位而示现故。第二会初云。莫不皆是一生补处故。对前十类。辨权实者。影响一众。自有二类。一果德众。谓能加证法诸佛。互为主伴。非权非实。若位极菩萨影响。一向是权。故有经云。昔为释迦师。今为佛弟子。二尊不并化。故我为菩萨等。当机唯实。余八通权实。

  第六地位者。有说。一切皆是果位。以是舍那海印现故。或说。一切皆因果海。非可见闻。世尊亦是因者。识所现故。或皆通因果。果不舍因。随类现故。因位愿力。助佛化故。当机之流。正修趣故。或俱非。因果缘起。大众同真性故。将此对前权实。则果位一向权。因位通权实。若对前十类。影响证法通因果。余八唯因。因位高下。难以准定。

  第七前后者。初列菩萨。后列余众者。表从本以起末。下赞即后明菩萨者。表寻末以归本。良以本末无二故。二文互举。又从本流末。必先小后大。故自在天为末。摄末归本。必从深至浅。故先明自在。然皆显法界缘起。逆顺自在故也。又表四十位。一一皆彻因门。并该果海故。互举前后。令物不作优劣之解故。

  第八有无者。亦有十类。一约界。无无色。二约趣。无地狱。此二非器故。若约转生。有地狱天子。若约所益。亦通无色。三界皆益故。三约洲。但列阎浮。余三略无故。或成难故。四约乘。无二乘。不共教故。下为显法。亦不见闻故。智度论云。若小乘经初。唯列声闻。若大乘经初。具列菩萨声闻。若一乘经初。唯列菩萨。故指此为不共教。或大乘经。唯列小者。为引摄故。如金刚经。或唯列大。亦属大乘。主伴不具故。主伴具者。必是一乘。五约部。无四众。未说小教故。六约主。无人王。王未知故。七约三聚。无邪定。彼障隔故。生盲之流。但冥益故。八约内外。无外道。非彼测故。九约诸天。无无想。入邪定故。十约善恶。无恶魔。不为违害。天中摄故。上十。且随相说。圆融应有。即无所不具。

  第九闻不闻者。约权。前后皆互得闻。约实。当会自闻。纵不起前。而趣于后。亦各不相知。若约顿机。许一时顿领。上之九门且从显著。略为此释。中本广本。或隐或显。不可执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六(入第一卷经第四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十释文。第一会中。前总四十众。大分为二。初一同生。余是异生。故地论云。解脱月是同生众故。又云。同生众请。则知兼有地前。明知不约地位。余释云云。不符论意。云何名为同异生耶。然有二义。一谓杂类。作诸异生种种形故。菩萨得法性身。同人作一类菩萨形故。二菩萨为同者。通诸位故。神等为异。法界差别德故。

  其四十众。文皆有三。一标数辨类。二列名结数。三摄德圆周。今初同生众三。初标数辨类。

  有十佛世界微尘数。

  标数也。下辨世界。略有三类。一世界。二种。三海。今云世界。则非种非海。权实共许一三千界一佛化境故。或名佛刹佛土。皆准此也。微尘者。七极微量也。谓抹三千界。并为微尘。一尘为一菩萨。则数已难量矣。况举十数。表无尽耶。

  菩萨摩诃萨所共围绕。

  辨类也。即拣非余众。具云菩提萨埵摩诃萨埵。今从略耳。然有三释。一菩提是所求佛果。萨埵是所化众生。即悲智所缘之境。从境立名。故名菩萨。二菩提是所求之果。萨埵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萨。三萨埵此云勇猛。谓于大菩提。勇猛求故。摩诃云大。大有四义。一愿大。求大菩提故。二行大。二利成就故。三时大。经三无数劫故。四德大。具足一乘诸功德故。前二通地前。后二或唯地上。更有诸大。亦不出此。此等并是舍那佛内眷属。动止常随。故云所共围绕。

  △二列名结数者。夫圣人无名。为物立称。虽得名千差。而多依行德。行德皆具。而随宜别标。文二。初列十同名。

  其名曰普贤菩萨摩诃萨。

  先十同名普者。显具法界总相德故。后十异名者。显具法界别相德故。总别相融。同一法界。今初十名之普。是别之总。普下十异。显即普能别。普义方成。此是古今诸佛。同行普贤之行。随于诸位。差别不同。纵成正觉。亦普行摄。故先明之。

  言普贤者。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此约自体。又曲济无遗曰普。邻极亚圣曰贤。此约诸位普贤。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此约当位普贤。又果无不穷曰普。不舍因门曰贤。此约佛后普贤。位中普贤。悲智双运。佛后普贤。智海已满。而运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穷未来际。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贤。此约融摄。所以先列者。为上首故。法门主故。法界体故。一切菩萨无不乘故。无一如来非此成故。令诸闻者见自身中如来藏性。行普行故。上虽多义离释。今从别称合释。无处不贤。名曰普贤。即体普也。此一为总。余九为别。

  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摩诃萨。

  二德普。谓称性之德。充于法界。以为最胜。委照无遗。如灯之光。

  普光师子幢菩萨摩诃萨。

  三慧普。遍照严刹。决定高出故。

  普宝?妙光菩萨摩诃萨。

  四行普。内行圆净。智?外烛。故称为妙。

  普音功德海幢菩萨摩诃萨。

  五音普。具一切音。演佛净土深广高出之行故。

  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摩诃萨。

  六智普。照佛法界无尽境故。

  普宝髻华幢菩萨摩诃萨。

  七心普。智宝严于心顶。通行等华高出物表故。

  普觉悦意声菩萨摩诃萨。

  八觉普。遍觉性相。声皆悦机。故无不归者。

  普清净无尽福光菩萨摩诃萨。

  九福普。障无不净。称真无尽故。

  普光明相菩萨摩诃萨。

  十相普。无光相之光相。遍益众生故。六相圆融思之。

  △二列十异名。

  海月光大明菩萨摩诃萨。

  十德十山皆依大海。十地十度皆依佛智。海中看月。净而且深。依智严刹。深而且净。如海即大。如月即明。故以名也。

  云音海光无垢藏菩萨摩诃萨。

  讲如雷震。故曰云音。辩才泛滟。犹如海光。又海上有光。天涯无际。佛智起用。一念普周。净惑无穷。名无垢藏。

  功德宝髻智生菩萨摩诃萨。

  修治二严。犹如净宝。秘密高显。故有髻言。

  功德自在王大光菩萨摩诃萨。

  法王出现。作用自在。二严圆满。为功德光。

  善勇猛莲华髻菩萨摩诃萨。

  勇猛化生。不染化相。雨法玄妙。如解髻珠。

  普智云日幢萨摩诃萨。

  慈云智日。互相资映。长劫普应。高出如幢。

  大精进金刚脐菩萨摩诃萨。

  坚利智慧。与精进俱。故得称大。智为行本。若脐为寿因。

  香焰光幢菩萨摩诃萨。

  戒等行发。是为香?。种智高直。故曰光幢。

  大明德深美音菩萨摩诃萨。

  智光遍照。是大明德。称真适物。名深美音。

  大福光智生菩萨摩诃萨。

  大智发光。遍照佛境。令福非福相。所以称大。

  △二结略显广。

  如是等而为上首有十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二。初别叹胜德二。

  初二句就缘叹。

  此诸菩萨往昔皆与(至)共集善根修菩萨行。

  前句往因同行。显主伴有由。毗即遍也。卢遮那光明照义。回就方言。应云光明遍照。然有二义。一身光遍照尽空法界乃至尘道。二智光遍照真俗重重法界。身智能所合为一身。圆明独耀。具德无边。故立斯号。又毗者。种种义。卢遮障义。那者尽义入义。即种种障尽。种种德圆。故普贤观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遍一切处。即身亦遍。非唯光遍。又云。其佛住处名常寂光。即土亦光矣。又云。常波罗蜜所摄成处。我波罗蜜所安立处。即德圆义。又云。净波罗蜜灭有相处。即障尽义。又云。乐波罗蜜不得身心相处。不见有无诸法相处。即证入义。又云。如寂解脱乃至般若波罗蜜。是色常住法。故明皆即应即真为本师矣。此经文证本品当辨。

  言共集善根。即备道资粮。修菩萨行。即作所应作。云何共集。互为主伴故。主伴有三。一回向主伴。二同行主伴。三如相主伴。皆称共集。

  皆从如来善根海生。

  后句从德海生。明长为辅翼。谓佛德无边。积集妙宝。智定盈洽。故称为海。从生有四。一从自佛善根海生。谓已圆十身故。二从本师海生。佛为胜缘。曾已摄受授法。令行得成满故。三与遮那同。于余佛海生。以上云共集故。四从法性佛海生。以上德海诸佛。共同平等一味。但称性修。即是从生。不拣自他。故梵本云。与佛同一善根海生。

  △第二就行德以叹。夫大士必崇德广业。虚心外身。崇德故进齐佛果。广业故行弥法界。虚心故智周万法。而不为外身。故功流来际。而非已故德难名矣。略分为三。初自分因行德三。

  初自利行圆。

  诸波罗蜜悉已圆满。

  诸度行满。谓六度十度八万四千多劫积集。究尽事理。故云圆满。

  慧眼明彻等观三世。

  十眼明彻。分别名慧。照瞩称眼。障翳斯尽。智无不瞩。故云明彻。五眼之中。慧眼观理。理无异味。故云等观。十眼之中。慧眼观事。事无不见。故名等观是则委见其事为明。深达其性为彻。欲以一眼合诸具通事理。但举其慧。

  于诸三昧具足清净。

  深定已满。三昧者此云等持。远离沉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而云诸者。其余诸缘亦一境故。真如三昧为其定体。随境入别。尘数多端。故云诸也。横则无定不穷。竖则深入无际。故云具足。定障永亡。故云清净。

  △二利他行满有三句。即三轮化益。

  辩才如海广大无尽。

  语含四辩。即正教轮。辩谓巧显深理。才谓巧应机宜。万法咸演。则广大无涯。千难殊对。则无竭尽。故如海也。又海遇风缘。则洪浪云涌。智逢机请。则口辩波腾。请者既许无边辩。亦广大无尽。

  具佛功德尊严可敬。

  身业神通轮。谓三业无失。智深叵挠。为具佛功德。故得外仪俨若肃然可敬。

  知众生根如应化伏。

  意业记心轮。根义总明。文含性欲。言如应者。根有生熟。化不失时。器有大小。授法无谬。化谓教化。即应摄受者。而摄受之。伏谓调伏。即应折伏者。而折伏之。由此具行。入正法故。

  △三证理位极亦三句。

  入法界藏智无差别。

  证理法也。谓以大智证入平等真法界藏。依佛性论说有五藏。一如来藏。谓在缠含果法故。二自性清净藏。谓在缠不染。三法身藏。谓果位为功德所依。四出世间上上藏。谓出缠超过二乘菩萨。五法界藏。谓通因果。外持一切染净有为。故名法界。内含一切恒沙性德故。复名藏。此义宽通。故今证入。言智无差别者。所证之藏。平等要无分别。方契此则智自无差。即由上义。能所不殊。又此能证智。与所证藏。冥合一味。无有境智之异。故云无差。此复有二。一同无相。故下经云。无有少法。为智所入。亦无少智。而入于法。二同法界故。则能所各互摄尽故。下云。无有智外如为智所入。智摄如尽故。亦无如外智能证于如。如全摄故。若皆一味。岂令智同于境。而无智耶。古德释云。智相尽。故不有。能令智相尽。故不无。不尔。岂令诸相皆尽。而智独存。是故于境则不碍真而恒俗。于智则不碍寂而恒照。即境智非一。境则不碍俗而恒真。智则不废照而恒寂。即境智非异。境则空。有无二智则寂照双融。故云无差别也。上来所释。约真理寂寥与止寂相顺。俗谛流动与观照相顺。起信等中。且为此释。未尽其源。以令照真。不得名照。照俗之时。不即寂故。今正释者。谓言用则同而异。由境不能照智。有照故言寂。则异而同。境智无异味故。同故无心。于彼此忘心契合故。异故不失于照功。智异木石故。故真智照理。境则唯寂。智则寂而常照。若约照俗。则以后得智。照差别之境。若约融真俗者。境则真俗不二。智则权实双行。亦为一味。而不失止。以虽双行。而即寂故。若约三观及融境智。至下常辨。

  证佛解脱甚深广大。

  证果法解脱者。谓作用自在。如不思议法品说。于一念中。建立三世一切佛事等。总有十种。广如彼说。即用而真故甚深。用无涯畔故广大。上穷彼际。故云证也。

  能随方便入于一地(至)恒与智俱尽未来际。

  得位极。谓普贤身遍于六位。随在一位。以愿海力。持于一切。故旧经云。在于一地普摄一切诸地功德。今此文顺西国。若顺此方。应云能以方便随入一地。以愿海力。摄持一切地也。然有引梵本广明此中句数开合不同。不必应尔。何者夫译梵为唐。诚乃不易。苟文小左右。贵于旨不乖。中若理不可通。则正之以梵本。译人意近。则会之以旧经。言异意同。何必广引。言恒与智俱者。明智穷来际。文含二义。一望前。谓虽在因中一地。而愿力持一切地功德。皆与智俱。尽未来际。不离一地。如一地。余地亦尔。是故因门尽于未来。但是一一诸位菩萨不见作佛时。二望后。以尽未来之大智。入如来之果海也虽有二义。顺前义胜。

  △二胜进果行德二。初得果法。

  了达诸佛希有广大秘密之境。

  入佛密境。此有二意。一佛即密境。以三业业具非余测故。谓非色现色。摩尼不能喻其多。非量现量。应持不能穷其顶。不分而遍。一多不足异其体。全为法身。一毛不可穷其际。此身秘密也。佛言声也。非近非远。目连寻之无际。身子对而不闻。非自非他。若天鼓之无从。犹谷响而缘发。无边法海。卷之在一言。无内圆音。展之该万类。是谓佛口密也。意则无私。成事等觉。尚不能知。密之至也。皆广大无涯。超绝奇特。故云希有。

  二佛之密境。谓即一乘如来知见禅定解脱深入无际帝网之境。时乃说之。故云希有。久默斯要。甚为秘密。又权实隐显。唯佛方知。故云秘密。今洞见其源。故云了达。

  善知一切佛平等法。

  入佛平等。亦有二意。一佛佛平等。谓一切诸佛体性平等。法身无二故。智慧平等。德无增减故。内用平等。悲愿普应故。二佛所证法平等。即第一义。此二无二。称此而了。故名善知。

  已践如来普光明地。

  明得佛位。谓佛有十地。如大乘同性经说。一甚深难知广明地。乃至第十名毗卢遮那藏海智地。此十同是佛地。约德用成别。今普光明当其第一。普即广义光明。即明甚深难知。此文虽略。义在普中。举初摄后。理实皆践。又普光明亦十地之总。总不出于普法智光故。

  入于无量三昧海门。

  证佛三昧。谓海印等定。皆深广如海。并通一实。故得称门。

  △二起果用文有三业。

  于一切处皆随现身世法所行悉同其事。

  一现佛身业。遍世同事。

  总持广大集众法海。

  二同佛意业。总持大法。

  辩才善巧转不退轮。

  三得佛语业。能转法轮。不退有四。一称理不退。无改说故。二应机不退。无虚发故。三利益不退。闻已必定故。四制伏不退。天魔外道不能动故。复有四种不退。谓信位证念。今当第四念不退也。

  △三二行无碍德。谓引摄佛德。不碍修因故。文有五句。

  一切如来功德大海咸入其身。

  一引摄佛德。然有二义。一则行成摄果。二则诸佛同加。

  一切诸佛所在国土皆随愿往。

  二随佛遍生不拣净秽也。

  已曾供养一切诸佛无边际劫欢喜无倦。

  三供佛集福。十方无边。三世无际。此一切佛皆供养故。欢庆有遇。不住福相故。长时无厌。

  一切如来得菩提处常在其中亲近不舍。

  四长为辅翼。义通真应。

  恒以所得普贤愿海令一切众生智身具足。

  五悲愿调生。不以偏小利物。唯以同体普愿摄物。令证菩提。方显智体圆足。

  △二总结多门。

  成就如是无量功德。

  无得而称也。菩萨之德。焉言不可周。宜以类取。故云如是无量。

  △第二异生众中。总三十九众。相从为三。第一杂类。诸神众。第二八部四王众。第三欲色诸天众。今初有十九众。通名神者。灵祇不测故。文皆三假。初金刚神众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

  标数。

  执金刚神。

  辨类也。以执持此杵守护佛故。然一一类皆通有所表。如地表心地。海表德海等。观其叹德。则知通意。今此表般若坚利。导于众行。到彼岸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

  然诸众立名。皆随所得法门。为物立称。那罗延者。此云坚固。由见佛妙色皆不可坏。故受此名。

  日轮速疾幢执金刚神。

  见佛身毛。犹如日轮现种种光。速摧障恼故。名曰幢。

  须弥华光执金刚神。

  见佛身光映蔽一切。犹如须弥显于大海。神通等法。如华开敷故。

  清净云音执金刚神。

  圆音随类。如雷震故。

  诸根美妙执金刚神。

  现为世主。以美妙根。令物悟故。

  可爱乐光明执金刚神。

  智光演法。令爱乐故。

  大树雷音执金刚神。

  宝饰妙相。如华严树。方便警物。如雷震音。

  师子王光明执金刚神。

  福深相妙。炳着光明。如师子王处众无畏。

  密?胜目执金刚神。

  慈眼视物。为吉祥目。神通之?。密现物前。

  莲华光摩尼髻执金刚神。

  雨此严具及光明故。下诸众。皆类此。知至得法处。名当自显。恐厌繁文。下略不释。

  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十句分二。初二句总彰愿行。

  皆于往昔无量劫中恒发大愿愿常亲近供养诸佛。

  由昔愿力。得预法会。常为亲侍。

  随愿所行已得圆满到于彼岸。

  由今行满故能遍侍。

  △二八句别显满相。

  积集无边清净福业。

  福积净业。

  于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达。

  智达定境。事定之境。随事百千。理定之境。即真如实相。不思议定。则以无碍而为其境。今皆智照。故云明达。

  获神通力随如来住。

  通随佛住。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入用难思。

  处于众会威光特达。

  处众超绝。

  随诸众生所应现身而示调伏。

  应物调生。

  一切诸佛化形所在皆随化往。

  随佛化形。

  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

  护佛住处。

  △二身众神三。初标辨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身众神。

  有二义。一身。谓神之自身。众即同生同名。及所随者。凡有其一。必更有二。共有其三。三故名众。能所合目。名身众神。二约所主。谓此类神。专以变化多身为佛事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华髻庄严身众神光(至)有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

  皆于往昔成就大愿供养承事一切诸佛。

  △三足行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足行神。

  亦有二义。一谓依止足行众生。及守护故。如下善见比丘。足行之神。持华承足。故下德中。恋仰如来。二足所行处。即道路神通。表修行履佛所行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宝印手足行神(至)有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

  皆于过去无量劫中亲近如来随逐不舍。

  △四道场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道场神。

  从所依所守得名。下诸神众类。皆同此。言道场者。非唯护佛道场。但有庄严道场之处。即于中护故。下德中。愿供养佛。表护万行道场。及修行者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净庄严幢道场神(至)有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

  皆于过去值无量佛成就愿力广兴供养。

  △五主城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城神。

  表行德防御法城心城故。如摩耶处说。

  △二列名结数。

  所谓宝峰光耀主城神(至)有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

  皆于无量不思议劫严净如来所居宫殿。

  以己德行。严佛宫殿者。一佛殿为所守之最。莹饰为尊佛故。二主伴善根。互融摄故。三莹饰自心佛安处故。

  △六主地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佛世界微尘数主地神。

  表深重愿荷负行德故。亦表心地为依持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普德净华主地神(至)有佛世界微尘数。

  △三摄德圆满。

  皆于往昔发深重愿常亲近诸佛如来同修福业。

  △七主山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山神。

  通表万德高胜。性皆闲寂。别表智德最高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宝峰开华主山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于诸法得清净眼。

  云清净眼者。名中多有光称。

  △八主林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不可思议数主林神。

  表以无漏智。导于众行。森耸建立故。德中云。皆有可爱光明。

  △二列名结数。

  所谓布华如云主林神(至)而为上首不思议数。

  △三摄德圆满。

  皆有无量可爱光明。

  △九主药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药神。

  表行德伏惑。资益法身。若约利他。则三业不空。如药树王故。下德中。性皆离垢。即伏惑去病也。仁慈祐物。即进善补益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吉祥主药神(至)益气明目主药神。

  总名主药。药既不同。神神各别。吉祥者。主香茅之类也。清净光明。谓乳石之流。名称普闻。如药树王雪山忍草等。明见十方。谓眼药等。约法准之。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性皆离垢仁慈祐物。

  △十主稼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稼神。

  稼者。树五谷也。表万行法味。资益自他。他益称心故。德中大喜成就。

  △二列名结数。

  所谓柔软胜味主稼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莫不皆得大喜成就。

  △十一主河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河神。

  即河伯之流也。表法河流注。润益群品。又于生死瀑流。拯彼漂溺。江河淮济。清浊俱河故。生死法流。此皆神主。

  △二列名结数。

  所谓普发迅流主河神(至)而为上首有无量数。

  △三结德圆满。

  皆勤作意利益众生。

  勤益生者。谓遇㳂流。则平波息浪。逢溯泳则微动轻风。水性之属。深止而住居。陆行之流。富生而应采。导百川而去害。灌万顷而开利。为勤作意利益众生。约所表法。随意消息。

  △十二主海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数海神。

  即海若之辈。表具含万德。一一皆深广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出现宝光主海神(至)海潮雷音主海神。

  三名远尘离垢者。瑜伽八十六云。现断烦恼。离故远尘。彼随眠。离系故离垢。今约近事。尘谓尘境。垢即烦恼。六根对境。了彼性空。故曰远尘。众惑不行。诚为离垢。心境相藉离垢。由于远尘。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悉以如来功德大海充满其身。

  △十三主水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水神。

  通上河海等水。及雨露霜雪等也。表法水含润等多义理故。

  △二列结数。

  所谓普兴云幢主水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常勤救护一切众生而为利益。

  拯溺为救。济危为护。谓已溺邪见贪爱水者。救之。将沈者护之。而为利益。即云雨等润。发生万物也。法合可知。

  △十四主火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数主火神。

  即宋无忌之流也。以显知慧火。烧烦恼薪。成熟善品。破无明闇耳。

  △二列名结数。

  所谓普光?藏主火神(至)而为上首不可称数。

  △三结德圆满。

  皆能示现种种光明令诸众生热恼除灭。

  夫火有二能。一能为益。二能为损。今用益止损。表法亦尔。示慧光以去闇。用益也。除惑苦之热恼。止损也。

  △十五主风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风神。

  通表方便无住。无所不摧。别表如下。

  △三列名结数。

  所谓无碍光明主风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散灭我慢之心。

  △十六主空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空神。

  表法性空。别即离染。周遍等亦各如名辨。

  △二列名结数。

  所谓净光普照主空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心皆离垢广大明洁。

  若情尘乱起。翳本性空。智日高升。则情云自卷。空有日。而廓尔无际。智合理。而杳然无涯。故云尔耳。

  △十七主方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方神。

  即东方青帝等类也。表显邪正方隅。使行无迷倒。

  △二列名结数。

  所谓遍住一切主方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能以方便普放光明恒照十方相续不绝。

  身智教光。无不引摄。名普放也。无时不放。所以称恒。如日周天。故云相续不绝。

  △十八主夜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夜神。

  表于无明黑暗。生死长夜。导以慧明。令知正路。

  △二列名结数。

  所谓普德净光主夜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修习以法为乐。

  夜分亡寝。是曰勤修。翻彼长迷故。以法为乐。

  △十九主昼神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主昼神。

  于昼摄化。显行德常明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示现宫殿主昼神(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于妙法能生信解恒共精勤严饰宫殿。

  先修正解。后勤正行。有信无解。增长无明。有解无信。还生邪见。信因解净解籍信深。昼之义也。上来多主器界故。但名神。准梵本。除金刚神。余皆女神。表慈育故。菩萨同于彼类。以摄众生。自下摄领有情。皆受王称。并是丈夫。

  △第二八部四王众。文有八段。前四杂类。后四能统是天王。所统是八部。初阿修罗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阿修罗王。

  亦云阿素落。梵音楚夏耳。婆沙译。为非天佛。地论云。天趣所摄。以多行谄媚。无天实行故。曰非天。依阿毗昙。亦鬼趣摄。谄曲覆故。正法念经。鬼畜二摄。以罗睺阿修罗。是狮子子故。伽陀经。天鬼畜摄。具上说故。由此或开六趣。或合为五。多好斗诤。怀胜负故。或居众相山中。或居海下。如正法念。说然有大力者。广修福故。今之修福。有怀胜负谄媚心者。多生其中。

  △二列名结数。

  所谓罗睺阿修罗王(至)妙好音声阿修罗王。

  罗睺。此云摄恼。以能将手隐摄日月。令天恼故。二毗摩。此云丝也。质多罗。种种也。谓此王。能以一丝。幻作种种事故。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悉已精勤摧伏我慢及诸烦恼。

  实者。因果俱慢故。权应偏摧。非不断余。故云及也。

  △二迦楼罗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不可思议数迦楼罗王。

  昔云金翅。正云妙翅。以翅有种种宝色庄严故。此就状翻。若敌对翻。此云大嗉项。以常着龙于嗉中故。此鸟能食鱼龙七宝。然鸟及龙。各具四生。谓卵胎湿化。后后胜前前。劣不能食胜。谓卵生鸟。不能食胎等。胜能啖劣。化食四生。如增一辨。以化食化。暂得充虚。亦表菩萨摄生。故离世间品云。菩萨迦楼罗如意为坚足。乃至搏撮人天龙。安置涅槃岸。

  △二列名结数。

  所谓大速疾力迦楼罗王(至)普音广目迦楼罗王。

  大速疾力者。增一中说。此鸟食龙。从金刚山顶铁杈树下。入海取龙。水未合间。还至本树。是为速疾。大海处摄持力者。即是摄彼命将尽者食之。而龙受三归。及袈裟一缕在身。则不可取。菩萨亦尔。如前引离世间品说。又出现云。摄取善根熟众生。置佛法中。此为命尽。若心有邪归。断见所覆则不可取。普观海者。即周四天下。求命尽龙。

  如是等而为上首不思议数。

  △三摄德圆满。

  悉已成就大方便力普能救摄一切众生。

  大方便力。即虽了众生空。而能入有。是十力止观也。普能救摄。即鼓生死大爱海水。取善根熟者。如出现品说。

  △三紧那罗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紧那罗王。

  紧那罗者。此云疑神。谓顶有一角。形乃似人。面极端正。见者生疑。为是人耶。为非人耶。因此立称。依杂心论。畜生道摄。亦云歌神。以能歌咏。是天帝执法乐神。即四王眷属。表菩萨示众生形。而非众生。常以法乐。娱众生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善慧光明天紧那罗(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精进观一切法心恒快乐自在游戏。

  要勤观察。则得法乐怡神。自他兼乐。为自在游戏。

  △四摩睺罗伽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摩睺罗迦王。

  摩睺罗伽。此云大腹行。即蟒之类。亦表菩萨。偏行一切。而无行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善慧摩睺罗伽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修习广大方便令诸众生永割痴网。

  此类聋騃故。令方便舍痴。

  △五夜叉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夜叉王。

  初一是北方天王。即毗沙门是也。若从能领。是天众摄。今从所领为名。然四王各领二部。从一立称。夜叉。此云轻捷。飞空速疾故。亦云苦活。此天又领一部。名罗刹。此云可畏。

  △二别名结数。

  所谓毗沙门夜叉王(至)力坏高山夜叉王。

  毗沙门者。此云多闻。以福德之名。闻四方故。此一是天。夜叉之王。余九是夜叉。夜叉即王。虽一是天。又从所领。况九皆夜叉。故非天众。下三例然。如龙中娑竭罗王。岂是天耶。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守护一切众生。

  此类飞空啖人故。菩萨示为其王。翻加守护。亦令爱见罗刹。不害法身慧命。

  △六龙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诸大龙王。

  亦初一是天。即西方天王。此王主二部。谓龙。及富单那。当单那者。此云热病鬼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毗楼博叉龙王(至)无热恼龙王。

  毗楼博叉唐三藏译云丑目。毗楼丑也。博叉目也。日照三藏译云。毗。遍也。多也。楼者。具云噜波。此云色也。博吃叉。此云诸根也。谓眼等诸根。有种种色故。以为名。此不必丑。娑竭罗。此云海也。于大海中。此最尊故。独得其名。德又迦。旧云多舌。以嗜语故。正云能害。害于所害。德叉者。能害也。迦者。所害也。谓若瞋嘘视。人畜皆死也。无热恼者。即阿耨达池之龙也。诸龙有四热恼。今皆离故。四热。至下当释。智度论云。此龙。是七地菩萨。须弥藏经云。是马形龙主。又一切龙。总有五种形类。一象形。善住龙王为主。二蛇形。难陀龙王为主。三马形。阿那婆达多龙王为主。四鱼形。婆楼那龙王为主。五虾蟆形。摩那斯龙王为主。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

  外则云行雨施。散去炎毒。内则慈云广被。法雨普沾。散业惑之热恼。

  △七鸠般茶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鸠槃茶王。

  初一是南方天王。即毗楼勒叉。此云增长主。谓能令自他。善根增长故。此王更领一部。谓薜荔多。薜荔多者。此云厌魅鬼。余如音义。

  △二列名结数。

  所谓增长鸠槃茶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修学无碍法门放大光明。

  此类。障碍深重故。偏明无碍。自学权实无碍。法界智光。以利众生。

  △八乾闼婆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乾闼婆王。

  乾闼婆。此云寻香。谓诸乐儿不事生业。但寻诸家饮食香气即往。设乐求食自活。因此世人。号诸乐人。为乾闼婆。彼能执乐故。以名焉。亦云食香。止十宝山间。食诸香粖。即帝释执乐神也。帝释须乐。此王身有相现。提头赖咤。即东方天王。此云持国。谓护持国王。安众生故。此从所领为名。更领一部。名毗舍阇。此云啖精气。谓啖有情及五谷精气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持国乾闼婆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于大法深生信解欢喜爱重勤修不倦。

  大法。即大缘起法也。信解故欢喜。深心故爱重。既欢既重。故不替修行。

  △第三欲色诸天众。天者。自在义。光明义。清净义。智论云。天有三种。一人天。谓帝王。二生天。谓欲色等。三净天。谓佛菩萨第一义天。今通后二。然诸天寿之长短。身之大小。衣服轻重。宫殿胜劣。俱舍十一。及瑜伽等论。起世等经。皆广辨之。恐繁不叙。文中先有七段。明欲界天。后有五段。明色界天。前中即分为七。初月天子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月天子。

  月者。缺也。有亏缺故。下面颇胝迦宝水精所成能冷能照。表菩萨得清凉慈。照生死夜。如云菩萨清凉月等。

  △二列名结数。

  所谓月天子(至)大威德光明天子。

  初一是总。虽标总称。即受别名。下皆准此。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显发众生心宝。

  水珠见月。则流润发光。净心遇缘。则慈流智发。生了既发正因显然。生由性成。则了非外入。生与不生无二。发乃发其本心故。显发双辨。

  △二日天子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日天子。

  日者实也。常充实故。下面亦颇胝迦宝火精所成。能热能照。表菩萨智照故。又日以阳德。月以阴灵。一能破暗。表根本破惑。一能清凉。表后得益物。又依宝性论。法日有四。一破暗如慧。二照现如智。三轮净如解脱。四上三不相离。如同法界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日天子(至)普光明天子。

  可畏敬幢者。为恶者畏其照明。为善者敬其辨业。以斯超出故。以名幢。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修习利益众生增其善根。

  居者辨业。成就本行等利益也。生长谷稼。开敷觉华等。为增长善根。如出现品。

  △三三十三天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三十三天王。

  佛地论等皆言。妙高山四面。各有八大天王。帝释居中。故有三十三也。下释天名。皆依佛地。

  △二列名结数。

  所谓释迦因陀罗天王(至)自在光明能觉悟天王。

  释迦。能也。因陀罗。主也。具足应云释迦提桓因陀罗提桓天也。即云能天主。抚育劝善。能为天主故。更有异释。如音义说。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发起一切世间广大之业。

  发起广大业者。令修普贤行故。以此天居地天之顶。总御四洲。虽胜事颇多。犹惧修罗之敌。若修善者众。则天侣增威。苟为恶者多。则诸天减少。故多好劝发。况受佛付属。大权应为。至如坚常啼之心。施雪山之偈。成尸毗大行。破卢志巨悭。谈般若于善法堂中。扬大教于如来会下等。皆是发起广大业也。

  △四须夜摩天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须夜摩天王。

  须者。善也妙也夜摩时也。具云善时分天。论云。随时受乐。故名时分。又大集经。此天用莲华开合。以明昼夜。又云。赤莲华开为昼。白莲华开为夜。故云时分也。随此时别。受乐亦殊故。论云随时受乐也。

  △二列名结数。

  所谓善时分天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修习广大善根心恒喜足。

  喜足在于第四。今慕上而修。

  △五兜率天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不可思议数兜率陀天王。

  兜率陀。此云喜足。论云后身菩萨。于彼教化。多修喜足之行故。得少意悦为喜。更不求余为足。

  △二列名结数。

  所谓知足天王(至)而为上首不思议数。

  △三摄德圆满。

  皆勤念持一切诸佛所有名号。

  彼天。是诸佛上生之处故。令修念佛三昧也。召体曰名。响颁人天为号。通号别号。皆悉念也。不计一方。故云一切。以诸如来同一法界。体德均故。念即明记而慧逾增。持而不忘故无间断。以佛为境。何五尘之能惑哉。

  △六化乐天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化乐天王。

  论云。乐自变化。作诸乐具。以自娱乐。又但受自所化乐。不犯他故。名为善化也。变谓转变。转粗为妙。化谓化现。无而忽有。

  △二列名结数。

  所谓善变化天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调伏一切众生令得解脱。

  以出世化。故得解脱。

  △七他化自在天王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数他化自在天王。

  论云。令他化作乐具。以自娱乐。显己自在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得自在天王(至)因陀罗力妙庄严光明天王。

  寂静境门者。境为入理之处。即是门也。根无躁动故称寂静。根即门也。根无取着。方见境空。合为门也。故鸯掘经云。明见来入门。具足无减修。

  如是等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勤修习自在方便广大法门。

  物我自在。即广大法门。

  △第二色界诸天。众有五众。以第四禅有二众故。然四静虑。摄天多少。下经频列。至十藏品。当会释之。多依十八。初二三禅。各摄三天。皆举最上。以胜摄劣故。但列一下文说颂。遍观诸天。第四静虑。自摄九天。上五小乘圣居。非此正被异生位中。广果至极故。今列之。大自在天。三千界主。所以别列。初大梵天王众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不可数大梵天王。

  佛地论云。离欲寂静。故名为梵。具云梵摩。此云清洁寂静。谓创离欲染。故名清洁。得根本定。名为寂静。

  △二列名结数。

  所谓尸弃天王(至)悦意海音天王。

  尸弃。此云持髻。谓此梵王。项有肉髻。似螺形故。亦名螺髻。或云火顶。以火灾至此故。貌如童子。身白银色。衣金色衣。禅悦为食。

  如是等而为上首不可称数。

  △三摄德圆满。

  皆具大慈怜愍众生舒光普照令其快乐。

  本修慈心。得生梵世。等流相续。还慜众生。好请转法故。智光照物。不为污行故。身光发挥。若有遇之。身心悦乐。

  △二光音天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光音天王。

  二禅第三天也。智论亦云。第二禅通名光音。彼天语时。口出净光故。有云。彼无寻伺。言语亦无。用光当语。故名光音。瑜伽。名极光净。谓净光遍照自他处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可爱乐光明天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皆住广大寂静喜乐无碍法门。

  定生喜乐。离寻伺故。得寂静名。然凡得之。舍动求静故。非广大味定之喜。非无碍法。今菩萨。即动而静。不散不味。是为广大无碍法门也。

  △三遍净天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遍净天王。

  此天。离喜身心遍净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清净名称天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悉已安住广大法门于诸世间勤作利益。

  身心遍净。未为广大。物我无二。普益世间。方为广大也四广果天三。初标数辨类。

  复有无量广果天王。

  即第四禅。第三天于异生善果此最广故。所有功德。胜下三故。

  △二列名结数。

  所谓爱乐法光明幢天王(至)而为上首其数无量。

  △三摄德圆满。

  莫不皆以寂静之法而为宫殿安住其中。

  此天。离八灾患。世中最寂。今以实智。住本寂之宫。

  △五大自在天三。初标数辨类。

  无有无数大自在天王。

  梵云摩醯首罗。是也。于三千界最自在故。智论第二云。此天。有八臂三目。乘白牛。执白拂。一念之间。能知大千雨滴。下经同此。智论第一。过五净居。有十住菩萨住所。亦詺净居。号大自在天王。又三乘中。立此为净土。是报身所居。约实但是第十地菩萨。摄报之果多作彼王耳。

  △二列名结数。

  所谓妙?海天王(至)而为上首不可称数。

  △三摄德圆满。

  皆勤观察无相之法所行平等。

  三千界顶。非无相不超。非离相求故。所行平等。然上释名叹德。多从义便。以顺类殊。若约实德。无不互有。皆可虚求。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六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入第二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七称扬赞德。亦是发起序。文中有三。初总结威仪住三。初结众集。

  尔时如来道场众海悉已云集。

  数广德深。故名众海。起于自地集空道场。多数大身。重重无碍。云之象也。又浮云无心。龙吟则起。菩萨无住。佛现爰来。

  △二明异相。

  无边品类周匝遍满形色部从各各差别。

  不唯上列。故云品类无边。旋环不空。故云周匝遍满。大小等形。妍媸等色。部主徒从。各有区分。故云差别。

  △三结意同。

  随所来方亲近世尊一心瞻仰。

  随所来方。参而不杂。皆得见佛。各对目前。其犹百川各全睹月。同无异念。故曰一心。谛瞩钦承。瞻而且仰。不唯直睹丈六。乃彻见法界身云。

  △第二总显德行因缘者。以上列中。随宜别叹。今方总显德行齐均。又与下别。得法门以为总故。前同生众中共集。善根亦是别故。又前共集。明主伴所由。今曾摄受。显眷属所以。影略其文。此文多势。且分为三。初离障见净。二受化根深。三德行圆备。初后是因。中一是缘。以因夺缘。大众自见。以缘夺因。佛力令见。因缘和合。无定亲疏故。因缘间说。又初段德行现深。后二因缘宿着。久摄今见。即缘成因。感应道交。故常居佛会。初离障见净。

  此诸众会已离一切烦恼心垢及其余习。

  烦恼。即烦恼障也。心垢。即所知障也。此障翳心。迷所知故。言一切者。谓分别俱生。若种若现。言余习者。二障气分。粗重粗重。如毕陵上慢迦叶不安。今皆位极菩萨。智现情亡。证理达事。心镜莹净。故云已离。若诸位圆融。一断一切断。亦通初位。

  摧重障山。

  通以喻显。以能摧道。摧二障山。障体。坚厚崇耸如山。又别则智障菩提。惑障圆寂。通则俱障。及一切佛法。故名为重。

  见佛无碍。

  断障果也。然有二义。一就能见以明无碍。由断二碍。智明理显。理显故见法性身。智明故见佛智身。理智冥一。见无碍身。无碍亦即涅槃。二约所见明无碍者。具十无碍。已如上说。

  △二受化根深二。初总。

  如是皆以毗卢遮那如来(至)以四摄事而曾摄受。

  如是者。指前断障之众。劫海者。明摄时旷远。言四摄者。即摄化之方。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布施。是摄缘。与彼资持故。爱语。是摄体。正示损益故。利行是摄处。安住善处故。同事。谓释疑。令彼决定故。

  △二别。

  一一佛所种善根时(至)令其安立一切智道。

  别示摄相。于中向言劫海曾摄。何所摄耶。谓一一佛所。何时摄耶。种善根时。将何法摄。谓种种方便。摄相云何。谓教化成熟。教化约始成。熟就终摄。意云何。令其定立一切智道。道者因也。唯为佛果。修佛因耳。

  △二德行圆备。前摄何益。令得圆故。于中。初辨因圆。文有五句。

  种无量善获众大福。

  已超七地。殊胜善根故。

  悉已入于方便愿海。

  已超八地。大愿满故。

  所行之行具足清净。

  已超十地。行满障净故。

  于出离道已能善出。

  前明德圆。此具出道。一道无量道。已超生死。不住涅槃。故云善出。

  常见于佛分明照了。

  结成见佛。谓德高十地。是以常见。非比量见。故日分明。不取色相名为照了。又尘毛刹海佛遍。重重有德斯睹。名分明照了。

  △二入果海。此一段文。望前是别。总具德中。别入果故。望后是总。四十众中。解脱标故。今且属前。文二。初乘因入果。

  以胜解力入于如来功德大海。

  是比智知。如见鸾翔。知太虚可冲。瞩龙跃。知宏海可泛也。谓以胜解力。印可佛言。知福慧之深远。以信解力。瞻仰佛化。知慈悲之广大。是入如来功德大海。亦是胜解印持果德。

  △二分得果用。

  得于诸佛解脱之门游戏神通。

  言解脱门者。佛果障寂。大用无碍。故称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通智游入。故号门也。众各证契。故名为得。此解脱即门。佛得其总。众海得别。又佛解脱。但名解脱。众所得法。称之为门。以能通入彼果用故。此解脱之门。又众所得法。离障自在。名为解脱。智所入处。亦名为门。以因解脱入果。解脱亦称为门。此解脱即门。然总别圆融。因果交彻。重重无碍。方为真解脱门。故下或叹佛果德。或叹因行。或约天等所得。欲影显故。次游。戏神通。正明入相。游戏者。出入自在。神通者。难测无壅故。约观心者。心境无碍。称为解脱。由入此理故号为门。若以门为门。非能通矣。门即如实。何所通耶正入双亡。为真门矣。如此入者。则本觉湛然名穷果海。真非妄外。则因果圆融。心境无涯。则解脱无际矣。

  △第三别明得法赞佛。四十众中。各先长行得法。即经家序列。后说偈赞。即当时所陈。然众集偈赞并在一时文累书故。编之作次。而各得一者显佛德无尽故。乘别入总。尽众不能及故。故海慧云。如来境界无有边。各随解脱能观见。而普贤得十显等。佛无尽故。文中先异生三。初诸天三。初色界有五。初自在天长行得法。初法身解脱。

  所谓妙?海大自在天王(至)寂静方便力解脱门。

  法界虚空界。即用所遍处。空即事空。法界之言。义兼事理。谓非但遍空。亦遍空内色心等事。及空有称真之理。又但言空则一重遍。今云法界。则重重皆遍。何者谓空界容一一尘处。及彼事物。一一尘中。皆称真故。各有无边刹海。佛身大用。皆悉充满。故下颂云无穷尽也。言寂静者。体也。然有二义。一明前大用。用无用相。不碍常寂。二由此智用。即寂同真。是故随一一用。遍一切处也。言方便者。用也。亦有二义。一明前寂无寂相。不碍大用。二内同真性不碍。外应群机。故云方便。寂用无碍。所以称力。

  △二智身解脱。

  自在名称光天王得普观一切法悉自在解脱门。

  此有三义。一以普眼于一切法。无不能观。二观一切法。不坏事而全理。三于一法中。见一切而无碍。并名自在。

  △三自相解脱。

  清净功德眼天王(至)不来不去无功用行解脱门。

  亦有二义。一知不生等。内证真理。二无功用行。外应群机。然不生等。佛法之体。释有多门。略申一两。一别释以不生灭约境。不来去约行。

  初不生灭。略有五义。一就遍计。由是妄执无法可生灭也。又情有即是理无。故不生也。理无即是情有。故不灭也。不灭不生。是一法也。又求遍计相不可得。故不生。能显无相性。故不灭。不灭即不生。亦一法也。

  二就缘起性。谓法无自体。揽缘而起。生即无生。既本不生故。无可灭也。又缘起无性。故不生。无性缘起。故不灭。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是故不生即不灭。不灭即不生。为一物也。又推缘无起故不生。能显无生性。故不灭。

  三约圆成性。谓非是有为故。无彼生灭相也。又非妄心境。故不生。圣智所证。故不灭。又体非迁变。故不生。随缘令法起。故不灭。不灭即不生。为一物也。

  四通就三性混融。于一法上。就遍计故不生。就圆成故不灭。就依他故。亦不生亦不灭。就三无性故。非不生非不灭。

  五然此四句。合为一聚。圆融无碍。顿思可见。二不来不去者。约行。谓正智。背舍妄执。而无去。向证真理。而不来。又依体起用而不去。应机现前而不来。又往应群机而不去。恒归寂灭而不来。不来即是不去。无二为一味也。由此大智。无念应机。如摩尼天鼓。无思成事。故云无功用行也。

  △二通释者。不生不灭。亦可约行。不来不去。亦可约境。谓妄念斯寂。犹若虚空。何生何灭。又虽起大用。见心无生。用谢。归寂了本无灭。又常称真理。寂照居怀。于此心中。有何生灭。约境释不来去者。犹如空华无可去来。又缘会即来。来无所从。故无来。缘谢而去。去无所至。故无去。又诸法即如。如岂来去。

  △三展转释。又何以不生灭。由无来去故。何以不来去。由无生灭故。又既无来去。则非一异。不生不灭。则无断无常。智契前理。故无功用。不碍生等。故云行也。是则不生之生。生之不生。无功用故。常寂。行故常用。寂用无二。是于功用。得解脱也。斯为正法之要义。味难尽。无厌繁文。

  △四观义解脱。

  可爱乐大慧天王(至)一切法真实相智慧海解脱门。

  现见之言。拣比知故。真实相言。略有三义。一以智观事实。事不虚故。故下经云。观有为法如实相。二以慧观理实。所谓无相。无相不相。名为实相。三以无碍智。知无二实。穷实故深。尽边故广。称智慧海不为相缚。是解脱门。

  △五慈障解脱。

  不动光自在天王(至)大方便定解脱门。

  离诸危怖曰安。适悦身心曰乐。见佛则获二利。故安乐也。烦恼不生。故得定也。佛德难思故。乐定无边。斯为大方便也。

  △六悲障解脱。

  妙庄严眼天王得令观寂静法灭诸痴闇怖解脱门。

  众生。痴故造业。造业故受苦。闇故不见未来。不见未来。即颠堕故。大怖之极。莫越愚痴。令观本寂。则痴相本空。尚不造善。岂当为恶。

  △七业障解脱。

  善思惟光明天王(至)不起一切诸有思惟业解脱门。

  佛现十方。是无边境。了无依性。称为善入。尚不依佛。宁造业思。

  △八无相解脱。

  不爱乐大智天王(至)而不动无所依解脱门。

  虽身应十方。寂然不动。智宣诸法怕尔无依。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故。

  △九名相解脱。

  普音庄严幢天王得入佛寂静境界现光明解脱门。

  佛智契如。名入寂境。寂而能应故。普遍十方。身智发光。又令物入无相。故静。无名故寂。

  △十能益自他解脱。

  名称光善精进天王(至)广大境界为所缘解脱门。

  此天王名。与前列中少倒。前名极精进名称光。上下诸文。多有此例。或义存名异。或广略参差。皆译者不善会耳。法门名住。自等者。此离二取相。能益自他解脱门。自悟处者。即离觉所觉。自觉圣智常现前也。而以无边等者。谓缘无边法界。度无边众生。得广大菩提也。

  △二偈颂赞佛二。初彰说仪。

  尔时妙?海天王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海。是当众上首。仰承佛力。为众申心。十地论云。承佛力者。显无我慢。普观十方。示无偏心。今观己众。通局小异耳。然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睹婆颂。此不问长行与偈。但数字满三十二。即为一偈。二名伽陀。此云讽颂。或名不颂颂。不颂长行故。或名直颂。谓以偈说法故。三名祗夜。此云应颂。四名缊䭾南。此云集施颂。谓以少言。摄集多义。施他诵持故。今此即伽陀颂也。下皆准之。为何意。故经多立颂。略有八义。一少字摄多义故。二诸赞叹者。多以偈颂故。三为钝根重说故。四为后来之徒故。五随意乐故。六易受持故。七增明前说故。八长行未说故。今此正唯前二义。兼五六。

  △二正说中。十偈次第。各一法门结集取此。以为长行。非此颂前也。然此中。长行与偈。有多不同。谓偈字则定。长行多少不同。而长行则约天得法。偈中即是叹佛。此必然也。若二文互望。或因果之殊。或体用有别。或互相影略。或难易更陈。或法喻不同。或能所递举。故传授者。善消息之。二文相映。于义易了。

  二正说。

  佛身普遍诸大会(至)为救世间而出现。

  初二句。即前所遍法界虚空。兼明能遍佛身。则十身皆遍。无穷尽者。一出现无尽。若高山之出云。二非灭尽法。犹虚空之常住。次句寂静也。由无性故。不可取。为一异俱不俱等。后句方便。合二为力。此偈是说者自法。故不结天名。下并准知。

  如来法王出世间(至)此自在名之所证。

  初句。是上自在。佛为法王。于法自在故。次句观也。第三句普也。后句结法。属人为他说故。然其结名义同法门。恐繁不配。他皆仿此。

  佛不思议离分别(至)如是净眼能观见。

  初句。无功用也。不思议是标。离分别是释。次句。即不生等相即生等。无即不义。第三句。即行也。长行约要先知法无生。方得成无功用。偈则要无分别。方能见法无生。内证与外用同时。所以二文前后。

  如来智慧无边际(至)大慧入此深安住。

  初句明广。次句明深。即上智慧海也。第三句自见法实故。能令物不迷事理。

  如来功德不思议(至)不动自在天能见。

  初句。方便定也。次二句。与安乐也。

  众生痴闇常迷覆(至)妙眼能知此方便。

  初句。即前痴闇。谓长迷妄境。镇覆真心也。次句。令观寂静。次句因灭无明。则得炽然三菩提。明是前灭义。

  如来清净妙色身(至)善思惟天所观察。

  初二句。即善入无边境。无边境。即所应处也。无有比善也。次句无性者。感而应故。无依者。思念寂故。由此能令物不造业。

  如来音声无限碍(至)此乐智天之解脱。

  初二句。即普往十方说法。次一句。即不动无依。

  寂静解脱天人主(至)此无碍法严幢见。

  初句。即入寂静境。次二句。即普现光明。

  佛于无边大劫海(至)名称光天悟斯法。

  初十一字。即无边境。为所缘求菩提。即自所悟处。次句。既缘其境。必起通化。前文略耳。

  △二广果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至)说法断疑解脱门。

  普观等者。此应根授法。明于不知根说法。无果障中得解脱也。断疑生信。说法果故。谓观机识病。称根说法。药病无谬故。疑除疾愈。

  净庄严海天王得随忆念令见佛解脱门。

  随忆念言。略有二意。一随念何佛。如名应之。二随念有浅深。令见佛有粗妙。此于现身。得解脱也。

  最胜慧光明天王(至)无所依庄严身解脱门。

  法性平等者。唯一味也。无所依者。离能所也。庄严身者。证真庄严。即非庄严故。虽现世间。还如法性。不依诸有。此于有依。得解脱也。

  自在智慧幢天王(至)安立不思议庄严海解脱门。

  知世间法者。谓众生世间。心法各异。知已随宜。现通说法。故云安立。一念速安。非人天外道所能思议以此庄严如来教海。此于安立教法迟钝障。得解脱也。

  乐寂天王(至)不思议佛刹无障碍解脱门。

  一毛等者。约偈不思议解脱力也。无碍有二义。一唯就所现。则毛中多刹。自互无碍。二双就能所。一毛不大。而多刹不小。一多大小。皆无碍也。又由无大小相故。此于取着障。得解脱。

  普智眼天王得入普门观察法界解脱门。

  一门摄一切门。名为普门。随一一门。各全收法界故。于其中。观察法界深智契达。故名为入。此于随相中。得解脱。

  乐施慧天王(至)出现无边劫常现前解脱门。

  众生无边。根器各异。应形说法。种种不同。既根熟不休故。穷劫长现。此于异苦不化生障。得解脱。

  善种慧光明天王(至)入不思议法解脱门。

  谓观事入理。理超情表。云不思议。此于诸业报。得解脱。

  无垢寂静光天王得示一切众生出要法解脱门。

  法门无边。出者为要根器万品。故出要难思。此于著相。得解脱。

  广大清净光天王(至)应化众生令入佛法解脱门。

  种种方便。但随所应。终成种智。名入佛法。以大悲出现。皆等雨故。此于不欲利生。得解脱。上云出要令离妄苦。今云入法令得真乐也。

  △二偈颂赞佛。

  尔时可爱乐法光明幢天王(至)而说颂言。

  观己众内三类天者。上五净居非所被故。十偈次第。一如长行。

  诸佛境界不思议(至)广大意乐无穷尽。

  前二句。即所疑境界。境界之言。通分齐所观。普令者。观根为说故。生信解者。断疑也。信佛大用。分齐难测故。断佛上疑。生其正解。信佛所观之境。则断法上疑。亦生正解。谓如有疑云。为存因果。非真空耶。为是空故无因果耶。今明秪由真空。能立因果。因果立故。乃是真空也。第四句。释一切之言。佛。以利生为意乐故。既该一切。故广大无尽。

  若有众生堪受法(至)严海天王如是见。

  初句即忆念。次二句令见佛。

  一切法性无所依(至)此义胜智能观察。

  初句。即法性平等无依。次二句。即庄严身。谓如法性为严。故无依处。

  随诸众生心所欲(至)此智幢王解脱海。

  初句。即了一切世间。次二句即一念安立不思议庄严海。

  过去所有诸国土(至)爱乐寂静能宣说。

  初二句。即毛孔现刹。上云不思议佛刹。但以横多。今云过去。乃竖穷前际。皆示现者。如镜现像。次一句。是无障碍。令应度者见。即佛神通。依佛镜智而观。乃法性恒尔。

  一切法门无尽海(至)智眼能明此方便。

  初二句。即普门。次句。即法界。末句。义兼于入。

  十方所有诸国土(至)爱乐慧旋之境界。

  初二句。即为一切众生。种种出现。次句。即无边劫常现前。谓约机隐显。佛无去来。故常现也。

  佛观世法如光影(至)善种思惟能见此。

  初句。即观一切世间也。次二句。即入不思议法也。若约理论。深是深非甚。今不坏事而即理。故曰甚深。全揽理以成事。名为幽奥处。兼上二法。常寂然。释上义也。以诸法即寂故。不可以理事思也。

  佛善了知诸境界(至)此寂静天能悟入。

  初二句。示一切众生。次句显出要法。

  世尊恒以大慈悲(至)清净光天能演说。

  初二句。即观应化众生。次句令入佛法。

  △三明三禅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清净慧名称天王(至)解脱道方便解脱门。

  即寂普现。名为方便。说即是道。由说入佛解脱海故。此于体用有碍。得解脱也。又方便言。亦通入解脱之方便也。

  最胜见天王(至)如光影普示现解脱门。

  随一切等者。谓不能普现得解脱也。光影之言。略有二释。一谓因光发影。影但似质而不似光。依智现形。形随众乐。不随自智。随乐。即应名普示现。二水中之月。亦名光影。谓佛月不来。影现心水。影多似月。少似于水。谓水动则流光荡漾。水浊则似晦魄临池。若止而且。清则圆璧皎皎。此亦随自他意也。此就天王且随天众所乐。偈就佛无不应也。

  寂静德天王得普严净一切佛境界大方便解脱门。

  佛境界有二。一如如法性。是佛证境。二十方国土。是佛化境。严净亦二。离相息妄。则严如境。万行回向。则严化境。此二无碍。大方便也。此于无巧庄严。得解脱也。

  须弥音天王得随诸众生永流转生死海解脱门。

  谓大悲深厚故。随入生死。众生无边故。永流转而示导也。此于无大悲舍众生障。得解脱也。

  净念眼天王得忆念如来调伏众生行解脱门。

  佛调众生。或折或摄。或兼二行。虽悲愿多门。皆令趣无上道。若忆念此。居然受化。不滞于权。此于胜所缘有忘念障。得解脱。

  可爱乐普照天王得普门陀罗尼海所流出解脱门。

  佛以称法性之总持。包摄一切总持。故云普门。复能流演无尽。故得称海。此于闻思有妄失障。得解脱也。

  世间自在主天王得能令众生值佛生信藏解脱门。

  谓佛出难值。引之令值。信心难生。劝之令生。信含众德。所以名藏。下经云。信为宝藏第一财故。此于嫉妒邪见障。得解脱也。

  光?自在天王(至)闻法信喜而出离解脱门。

  上令信佛。此令信法。仰依即信。领解便喜。信可趣入。喜则奉行。因得解脱。名而出离。此于迷覆众生障出离道。得解脱。

  乐思惟法变化天王(至)如虚空无边无尽解脱门。

  谓众生界。法界。调伏界。虚空界。皆无边无尽。菩萨悲智。以方便界。开示法界。行调伏界。等虚空界。于有限碍障。得解脱故。

  变化幢天王得观众生无量烦恼普悲智解脱门。

  由悲故怜愍。由智故观察。观察烦恼。知病行已。化而度之。此于无悲无方便障。得解脱也。

  △二偈颂赞佛。

  尔时清净慧名称天王(至)而说颂言。

  十一颂。初十次第如前长行。依梵本列名中。此长行阙第十一天。彼名星宿音妙庄严天王。下言妙音者。略而未回。

  了知法性无碍者(至)令众同归解脱海。

  初二句。是了达方便依法性而现故。后二句。说即是道。说不思议解脱。令众同归。

  如来处世无所依(至)此胜见王所入门。

  初二句。明光影普现。无依故如影。第三句。成上二义。以无生故。如影无依。略不明随天所乐。

  无量劫海修方便(至)寂静德天之所悟。

  初句标方便无量劫修。兼显大义。次二句。正明方便严佛境界。

  众生愚痴所覆障(至)此须弥音之解脱。

  初二句。即众生永流转。谓无明所盲。覆本净心。造业受身。故恒居生死。次句。即随而示之。

  诸佛所行无上道(至)净眼谛观能悉了。

  总相颂佛调生行。初句高。次句深。后句广。

  如来恒以总持门(至)普照天王此能入。

  初二句。即普门陀罗尼。次句。即所流出。示教者。示其善恶。教使修行。称性无偏故。偏而无尽。

  如来出世甚难值(至)此自在天之所得。

  初二句值佛。次句生信藏。不信即佛难值。正信唯佛能生。既值佛生信。反覆相成。今之一遇。何得不信。

  佛说法性皆无性(至)光?天王能善了。

  初二句。即所闻之法。以无性为法之真性。次句。即令众生信喜出离净。则出不信浊。成无漏故。

  三世如来功德满(至)如是乐法能开演。

  初句。能调伏人。前因此果耳。化众生界。即调伏行。无边无尽。为不思议。思惟悦生。是名为入。

  众生没在烦恼海(至)此化幢王所观境。

  初二句。即众生无量烦恼。谓利钝二使。爱见罗刹。皆甚可怖也。次句。以悲愍之。以智令离。

  如来恒于大光明(至)此妙音天所入门。

  既阙长行。对名略显。初二句。星宿庄严义也。谓佛光流于法界。粲若星罗。次句。即妙音庄严。化众生事。不出三轮。上云妙音。举一立称耳。若长行立名。应云得于光现佛轮摄化解脱门。

  △四二禅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可爱乐光明天王(至)销灭世间苦解脱门。

  二义。一内证真乐。经论共说乐有五种。谓一因。二果。三苦对除。四断受。五无恼害。无恼害乐。更有四种。谓出家远离乐。禅定适悦乐。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今当第四。若通取受字。兼禅定菩提。则含因果。言恒受者。以无所受。受诸受故。若待境界。即非恒也。二而能降下。外建大义。降神现相。除苦因果。此于涅槃体用障。得解脱门。

  清净妙光天王(至)一切众生喜乐藏解脱门。

  谓无缘大悲。与性海相应。拔世忧患故。出生喜乐。无尽名藏。此于恼害心。得解脱。

  自在音天王(至)一切众生福德力解脱门。

  修福德因。感依正果。福之力也。虽多人多劫所感。念劫融之顿现。此于时劫。得解脱也。

  最胜念智天王(至)皆悉如虚空清净解脱门。

  谓以佛力不动。成住坏三。皆如空劫。常清净也。此于迁变。得解脱也。

  可爱乐净妙音天王(至)一切圣人法解脱门。

  谓信乐佛菩萨法。敬奉修行。则于二障。得解脱也。

  善思惟音天王(至)一切地义及方便解脱门。

  地谓地智。义谓清净。即离念超心地也。方便者。教导及入地之由。入住出等也。以无尽辨。演无尽法。故能经劫。

  演庄严音天王(至)大供养方便解脱门。

  通有二义。一现多身与多供。供于多佛。皆称真故。名大方便。即长行意。二一念八相。遍法界故。名大方便。即偈中意。于上自在。名为解脱。

  甚深光音天王得观察无尽神通智慧海解脱门。

  于定慧障。得解脱也。

  广大名称天王(至)出现世间方便力解脱门。

  果满应机。此于现身化生无堪任性。得解脱。

  最胜净光天王(至)发生深信爱乐藏解脱门。

  见佛大愿云。爱乐随学。此于自轻障。得解脱。

  △二偈颂赞佛。

  尔时可爱乐光明天王(至)而说颂言。

  我念如来昔所行(至)以佛威神令悉见。

  前三句。明寂静乐。通举因乐。以显果乐。后句。降现之用。

  佛身无相离众垢(至)此是妙光之解脱。

  初句。即所相应海。次句。即能应大悲。大悲荷物。故名为地。次句即生喜藏。忧除故喜。患除故乐。

  佛法广大无涯际(至)自在音天解脱力。

  初句能现。次二所现。

  佛神通力无与等(至)胜念解脱之方便。

  初二句。即普使成住等。次句如虚空清净。以三灾弥纶而净土不毁故。然三四二偈。似有前却。且顺文释耳。

  如诸刹海微尘数(至)此妙音天法门用。

  初二句。咸敬奉是爱乐。余是圣人。次一句。即上法及信受也。

  佛于无量大劫海(至)善思音天知此义。

  初句。经劫住。次二句。即地义方便。无边。是一切也。

  如来神变无量门(至)此庄严音之解脱。

  通颂八相普周。略无供养。

  威力所持能演说(至)此光音天解脱门。

  初句。是前智慧。次句神通。次句无尽及海。以随根令净。是深广故。

  如来智慧无边际(至)广大名天悟斯道。

  初二句。即德海满足。次句。出现世间。

  佛昔修习菩提行(至)最胜光闻大欢喜。

  三句。通明前昔誓愿力。第四结中。便显深信爱乐藏。以文云大欢喜故。

  △五初禅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尸弃梵王(至)所行清净无染着解脱门。

  大用应机故。普遍说法。用而常寂故。行净无染。得心无行故行净。了境无相故无染。

  慧光梵王得使一切众生入禅住解脱门。

  佛为定境。住定则所见深故。

  善思慧光明梵王得普入一切不思议法解脱门。

  法海难量。名不思议。一言演尽。名为普入。

  普云音梵王得入诸佛一切音声海解脱门。

  圆音随类。名音声海。要无分别。方入佛声。

  观世言音自在梵王(至)教化一切众生方便解脱门。

  化生。即是趣菩提行故。以宿住智明记。

  寂静光明眼梵王(至)业报相各差别解脱门。

  众生报异。随业有差。佛示现受。令生正信。

  普光明梵王(至)品类差别皆现前调伏解脱门。

  于法自在。方能随类调生。

  变化音梵王(至)清净相寂灭行境界解脱门。

  佛身无相等。法性之清净。现而同化。为寂灭之行矣。

  光耀眼梵王(至)无依止常勤出现解脱门。

  不着诸有。故能常现。三业无边。更无可依。

  悦意海音梵王得常思惟观察无尽法解脱门。

  观性无相。犹如虚空。何有可尽。察用随宜。如击水文。随击随生。复何可尽。

  △二偈颂赞佛。

  尔时尸弃大梵王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上首观众。开成四天。合即梵身即众。亦有经云。梵众梵身梵辅梵眷属。身即是众。辅即眷属。

  佛身清净常寂灭(至)譬如空云如是见。

  初句。法身普遍道场。次句。知光说法。次句。行净无染境相。知行既亡。则大用影像亦寂。后句。通以喻。显。云不离空。空不碍云。以况寂用。

  佛身如是定境界(至)此慧光王之所悟。

  初二句。入禅之境。如来法身。即是心性。若能观之。为上定故。次句。示入方便虽多。同入一寂。

  佛刹微尘法门海(至)善思慧光之解脱。

  初句。即不思议法。次二句。明普入义。以一言说尽故。一言说尽之辨。劫海亦不能穷。显法无尽也。约能包。则一言说尽。约能久。则劫海莫穷。然一言但说刹尘。未是无尽。设欲一言尽者。则二三两句相违。一言说尽。劫海更何所演。而得无穷。更有所演。前则不尽。又不可重说。若欲通者。总望则可说尽。隐映重重。则不可尽。如击水文。小击大击遍击。各随文生。尽未来际击。尽未来文生。为难思法也。

  诸佛圆音等世间(至)普音梵天如是悟。

  圆音之义。文略有三义。一广无边。二别诠表。三无分别。如次三句。余如出现品辨。

  三世所有诸如来(至)自在音天之解脱。

  初二句。即教化众生方便行。三世诸佛。皆以利他为向菩提。自清净业故。次句。前就梵王。故云忆念。今据如来。故身现耳。一毛尚现。何况全身。

  一切众生业差别(至)寂静光天能悟入。

  初句业相差别。次句报相差别。次句现同世间。

  无量法门皆自在(至)此是普光之境界。

  前二句。即随类调生。调法自在故。能随类广遍。次句显明前义。无思成事故。

  佛身如空不可尽(至)变化音王悟斯道。

  初二句。明佛体性。即前清净寂灭不可尽。下略显四义如空。次句。佛用应现为行。故皆如化。不失寂灭。

  如来身相无有边(至)光耀天王入此门。

  初二句。所现无有边。次句。勤观无依着。

  法王安处妙法宫(至)此海音王之解脱。

  初二句。常思大用无尽。谓安住大悲宫。能现大事故。次句。常观法体无尽。

  △二欲界诸天七。初他化天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自在天王(至)无量众生自在藏解脱门。

  谓现众生前。自在调伏。使其成熟。化法无尽。故名为藏。

  善目主天王(至)乐令入圣境界乐解脱门。

  观世乐相皆苦。故应舍。观世乐性。即入圣乐。

  妙宝幢冠天王(至)种种欲解令起行解脱门。

  随乐断疑。令起正行。

  勇猛慧天王得普摄为一切众生所说义解脱门。

  一音普摄诸义。遍于时处。为物而说。

  妙音句天王(至)增进自所行解脱门。

  仿佛修慈。

  妙光幢天王(至)摧灭一切憍慢幢解脱门。

  大悲十力。摧彼高慢。而无摧心。故云示现。

  寂静境天王得调伏一切世间瞋害心解脱门。

  以智慧光。照诸世间。令离三毒之闇。则无恶趣之果。瞋痴障重故。与偈互陈。

  妙轮庄严幢天王(至)佛随忆念悉来赴解脱门。

  念佛三昧纯熟故。随念何佛。即能得见。如休舍解脱等。

  华光慧天王得随众生心念普现成正觉解脱门。

  应念现成。

  因陀罗妙光天王(至)大威力自在法解脱门。

  寂用自在。现世调生。总名威力。

  △二偈颂赞佛。

  尔时自在天王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佛身周遍等法界(至)于法自在能开悟。

  初句体遍。次句用周。故能现前。次句教藏能成。后句所成自在。开于法藏。悟深法门。即成熟也。

  世间所有种种乐(至)妙眼天王观见此。

  初二句二乐。次句令入。

  如来出现遍十方(至)勇猛慧天之解脱。

  三四可知。

  世间所有广大慈(至)此妙音天之所得。

  三句共显如来大慈。初二句。举劣显胜。次句以喻正显。谓世慈有相。若须弥之高。大海之广。终可倾尽。佛慈称性。若芥子之空。投刃之地。即不可尽。又如空。有普覆常摄。广容无碍。难坏无尽。略举一无尽耳。

  一切众生慢高山(至)此妙轮幢之解脱。

  文并可知。

  如来自在不可量(至)此解脱门华慧入。

  初二句。明佛体普遍。无成不成。次句随众生心。现成正觉。

  无量无边大劫海(至)此主光天之所悟。

  普现十方。即普入一切世间。余皆威力自在。

  △二化乐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化天王得开示一切业变化他解脱门。

  为物开示诸行如化。化虽体虚。而有作用。为力业。又从缘无性。而报不亡。

  寂静音光明天王得舍离一切攀缘解脱门。

  攀取缘虑。是惑病之本。若心境无得。则舍攀缘。

  变化力光明天王(至)令智慧圆满解脱门。

  闇灭智生。如月盈缺。

  庄严主天王得示现无边悦意声解脱门。

  梵声微妙。故云悦意。应遍十方。故云无边。

  念光天王得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解脱门。

  此义三义。一福德之相。有十莲华藏世界微尘数故无有尽。二谓清净慈门等无限。因所生故。一一因果。皆称真故。一一即无有尽。皆同虚空。三大慈悲行。是福德相。使盲聋视听等。皆慈善根力故。涅槃经中。有闻赞佛为大福德。怒云。生经七日。母便命终。岂谓大福德相。赞者云。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之不瞋。骂之不报。是故我言大福德相。怒者闻而心伏。故慈为无尽福相。然与前义相成。

  最上云音天王(至)过去一切劫成坏次第解脱门。

  三达圆智。了三世劫。此就天王。且言宿住耳。

  胜光天王得开悟一切众智解脱门。

  此门阙偈。上下文中。屡有开悟。即同法华开示悟入。以开摄示。以悟摄入。谓开示约能化。悟入约所化。彼论云。开者无上义。谓除一切智智。更无余事。即双开菩提涅槃。谓以知见之性。为涅槃。知见之相。为菩提。众生本有。障翳不现。佛为开除。则本智显故。示者。同义。三乘同法身故。悟者。不知义。不知唯一实事故。今令知成报身菩提故。入者。令证不退转地故。即是因义。为证初地已上。为菩提涅槃因故。广如彼释。

  妙髻天王得舒光疾满十方虚空界解脱门。

  称性之光。有何难遍。

  喜慧天王得一切所作无能坏精进力解脱门。

  谓契理具修。长劫无倦故。众魔外道。所不能摧。

  华光髻天王得知一切众生业所受报解脱门。

  善恶等殊。苦乐等异。皆知性相。

  普见十方天王(至)众生形类差别解脱门。

  无边品类。一毛顿现。更无来去。尤显难思。

  △二偈颂赞佛。

  尔时善化天王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脱于第七。唯有十偈。

  世间业性不思议(至)一切众生差别业。

  初句总。次句开示。后二句显如化力。差别业者。果不亡故。

  种种观佛无所有(至)此法寂音之所见。

  初句所攀缘。后二无得。然缘境有二。一真。二妄。真佛有缘亦成妄惑。况于妄耶。种种观者。五求不得故。谓佛有耶。常见为惑。谓佛无耶。耶见深厚。四句百非。所不能加。故无所有。非唯一佛。十方亦然。应化示现。非真实故。求实无得。即见真身。真即无缘。佛尚应舍。何况余境。

  佛于劫海修诸行(至)入此解脱庄严主。

  三四可知。

  世间所有众福力(至)此念光天所观见。

  初二句。福德相。次句。无尽相。相好经云。尽人中福。不及一天。乃至云尽世间。不及如来一相等。

  三世所有无量劫(至)最上云音所了知。

  约天之智普知。约佛一毛能现。

  十方虚空可知量(至)妙髻天王已能悟。

  初二句。明毛孔过空。谓灵智证理。非如虚空。真理超事。故亦非比。无限理智。不可分析。随其少分。则融摄重重。故一毛之量。便越虚空。次句别示越相。谓毛孔不大而无涯。即广陋无碍故。杜绝思议之境。前即光外展。今即一毛内广。文绮互耳。一毛本自遍空。十方岂得难满。

  佛于曩世无量劫(至)喜慧能知此法门。

  初句长时修。次句无余修。次句无间修。具此三修故。进力难坏。而言广大波罗蜜者。至第五经释。

  业性因缘不可思(至)此是华光之入处。

  初句。总显业之性相。即缘生果报之不亡。便是无性之非有。故不可有无思也。次句。佛如是说。天如是知。次句。以法性示业性。

  汝应观佛一毛孔(至)此普见王之所了。

  初二句。小一现大多。为一难思。次句。现时不来。不现不去。又难思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入第二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知足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知足天王得一切佛出兴世圆满教轮解脱门。

  得总相法门。诸佛将兴。皆生彼天。下生之时。普应法界。顿阐华严。为圆满相。

  喜乐海髻天王得尽虚空界清净光明身解脱门。

  光明色身。皆遍空界。了不可取。故云清净。

  最胜功德幢天王得消灭世间苦净愿海解脱门。

  以净愿力。灭惑业苦。

  寂静光天王(至)得普净一切众生界解脱门。

  △四五可知。

  宝峰月天王得普化世间常现前无尽藏解脱门。

  普即无偏。常即无间。示其真乐即如来藏。

  勇健力天王得开示一切佛正觉境界解脱门。

  自觉知境。佛已入之。故示物同悟。

  金刚妙光天王(至)菩提心令不可坏解脱门。

  谓以净福。坚菩提心。

  星宿幢天王(至)调伏众生方便解脱门。

  仰观下化。

  妙庄严天王得一念悉知众生心随机应现解脱门。

  即照现迅疾也。

  △二偈颂赞佛。

  弥时知足天王(至)普观一切知足天众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遍法界(至)令入难思清净法。

  前半。即出世义。上句。体智共遍。下句。悲用皆普。后半。即圆满教轮。前句。即实之权为妙门。后句。会权入实为圆满。

  佛身普现于十方(至)此喜髻天之所入。

  二中可知。

  如来往昔修诸行(至)胜德能知此方便。

  初二句。以行净愿。次句。杂染本空。故前令灭。佛法本具。故今令满。妄尽真显。二言相成。

  如来法身不思议(至)寂静光天解脱门。

  初二句。依体普现。若月入百川。寻影之月。月体不分。即体之用。用弥法界。体用交彻。故不思议。次句称根说法。

  众生业惑所缠覆(至)善目照知心喜庆。

  前半。即所净众生。具三杂染故。上句标。下句略示惑相。慢是根本。憍逸随惑。憍谓染自盛事。慢谓恃己陵他。放逸即是纵荡。憍为染法所依。慢能长沦生死。放逸众惑之本。故偏举此三。荡者动也。谓境风鼓击。飘荡驰散。次句。能净法门。谓不取于相。当体寂故。

  一切世间真导师(至)妙光于此能观察。

  上三可知。

  十方刹海微尘数(至)此庄严幢之所见。

  通显。上既亲近。必当敬养闻法。以闻调他。为真供养。列名中。云星宿幢。故令庄严。与长行互出。

  众生心海不思议(至)妙庄严天斯善了。

  前半。所知众生心。上句标深广。下句显相。念虑不住。多于草。故广也。深有三义。一恒转如流。故不住二本体寂然。故不动。三从缘妄起。无别所依。次句。即一念悉知。

  △四时分天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时分天王(至)令永离忧恼解脱门。

  善根若发。忧恼自除。

  妙光天王得普入一切境界解脱门。

  以无限方便。普证法身之境。

  无尽慧功德幢天王得灭除一切患大悲轮解脱门。

  悲摧惑苦。故名为轮。

  善化端严天王得了知三世一切众生心解脱门。

  以三达智。知机授法。

  总持大光明天王(至)忆持一切法无忘失解脱门。

  总持入理。故名为门。以慧为体。故云光明。若取助伴。则兼念定。念即明记。故能忆持。定无忘失。四无碍等一切诸法。皆是所持。

  不思议慧天王(至)不思议方便解脱门。

  可知。

  轮脐天王得转法轮成熟众生方便解脱门。

  转法。示菩提之道。即是成熟众生之方便。

  光焰天王得广大眼普观众生而往调伏解脱门。

  十眼圆见。随宜往调。

  光照天王得超出一切业障不随魔所作解脱门。

  超出业障。使离恶因。不随魔作。舍恶缘也。

  普观察大名称天王(至)令受行心清净解脱门。

  等雨法雨。诱令进善。使彼受行。诲令断恶。得心清净。此就于天。偈通一切。

  △二偈颂赞佛。

  尔时时分天王(至)普观一切时分天众而说颂言。

  佛于无量久远劫(至)永耀众生智慧灯。

  通显。前半。彰己已离。后半。开发能离善根。

  如来法身甚广大(至)此是大光之解脱。

  文并可知。

  业性广大无穷尽(至)如是慧天之所入。

  初句即业性。言广大者。一念造一切故。无穷尽者。未得对治。无能止故。有多门故。次句善入。智了自入。开示令他入。次句。入门多种。

  转不思议妙法轮(至)此是?天之境界。

  文亦可知。

  若有众生一见佛(至)光照天王所行道。

  初句。见佛为缘。次二。见佛二益。一正智生。必内超业障。二佛为真导。岂外逐魔缘。既不随魔。安造魔业。十魔并离。故致诸言。

  一切众会广大海(至)此解脱门名称入。

  十亦可知。

  △五。三十三天众二。初长行十一法。

  复次释迦因陀罗天王(至)皆明见大欢喜解脱门。

  承力故忆念。念过去佛者。曾入此天故。三世有二。一亦念未来。二过去自互相望。亦有三世。生大喜者。境殊胜故。庆自福故。

  普称满音天王(至)广大世无能比解脱门。

  然佛身。无染净大小。亦无胜劣。犹若虚空。云屯即暗。日朗即明。色昏即劣。物隔言小。今妄云尽。而智光照。故清净。性空现故广大。妙色显故无比。皆解脱力。故曰能令。

  慈目宝髻天王得慈云普覆解脱门。

  大慈不拣冤亲。若云无心而普覆。

  宝光幢名称天王(至)现种种形相威德身解脱门。

  人天世主。多恃威德故。佛现超之。令其敬喜。

  发生喜乐髻天王(至)从何福业生解脱门。

  知其因果差别。使物勤修因果。并得名福。

  端正念天王得开示诸佛成熟众生事解脱门。

  示佛调生。令菩萨仿习。

  高胜音天王得知一切世间成坏劫转变相解脱门。

  初成后坏。住时转变。乃至毛孔细刹。皆悉知之。言转变者。福人出世。则琳琅现矣。薄福者出。则荆棘生焉。

  成就念天王得忆念当来菩萨调伏众生行解脱门。

  佛毛现因调行。天忆则能思齐。

  净华光天王得了知一切诸天快乐因解脱门。

  一切诸乐。以佛为因。具胜德故。就乐增胜。说诸天耳。

  知日眼天王(至)受生善根俾无痴惑解脱门。

  受生善根。即念佛力。开示令不迷惑。则去放逸而进修。

  自在光明天王(至)永断种种疑解脱门。

  疑自疑他。疑理疑事。有多种种。如闻空疑断。闻有疑常。闻双是。则疑其两分。闻双非。疑无所据。又闻空疑有。闻有疑空等。互相疑也。今开之使悟。

  △二偈颂赞佛。

  尔时释迦因陀罗天王(至)而说颂言。

  偈中。亦有十一。

  我念三世一切佛(至)以佛威神皆得见。

  云平等者。化仪同故。又但以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如来有去来今。

  佛身广大遍十方(至)此道普称能观见。

  初句广大。次句无比。次句清净。然古德明通有六义。一广。谓总法界为身故。二遍。全遍一尘至十方故。三妙色。即无色。无色之色故。四胜。无有比故。五益。利物无涯故。六用。光破闇故。

  如来方便大慈海(至)宝髻天王斯悟了。

  前半即慈云。上句果大。下句因深。一切佛法依慈悲。慈悲又依方便立。俱称深广。故致海言。次句即普覆也。

  我念法王功德海(至)此解脱处华王入。

  文并可知。

  若念如来少功德(至)智眼于此能深悟。

  初二句。即前善根。少功德者。以少况多。彰因为胜。次句。即人天受生故。离三恶怖。

  寂灭法中大神通(至)此光明王之所得。

  初句。即能开之法。是寂灭智通。次二句。由普应故。疑皆断也。

  △六日天子二。初长行十一法。既为日天。多辨光益。

  复次日天子(至)尽未来劫常为利益解脱门。

  名及法门。皆是总也。谓佛身智光。犹如彼日。无私而照。是曰净光。此光体也。次辨光用。略有四义。一约心。高下齐明。故名普照。二约处。则穷十方界。三约时。尽于未来。四约功用。常无间断。如斯利益。即大智之功。

  光?眼天子(至)令入智慧海解脱门。

  众生本有佛智。如海潜流。今佛以随彼彼类身。设种种方便。务在开悟。令其证入。

  须弥光欢喜幢天子(至)令勤修无边净功德解脱门。

  众生爱染。漂泊无依。佛德无碍。应为其主。随修绝染。名净功德。一行契理。即曰无边。况其具修耶。

  净宝月天子得修一切苦行深心欢喜解脱门。

  以智导悲。为物受苦。故深欢喜。

  勇猛不退转天子(至)益其精爽解脱门。

  体离障惑。用而遂通。故云无碍。若身若智。俱得称光。周而不偏。故云普照。身心明利。是益精爽。爽明也。大集经云。国王护法。增长三种精气。一地精气。谓五谷丰熟。二众生精气。谓形貌端严。无诸疾疫。三善法精气。谓修施戒信等。今文正在第三。益其福智。义兼前二。法力远资故。

  妙华缨光明天子(至)令生欢喜信解海解脱门。

  身智二光。净物身心。信解深广。于何不喜。

  最胜幢光明天子(至)令成办种种妙功德解脱门。

  昼则勤心修善业故。

  宝髻普光明天子(至)种种色相宝解脱门。

  谓无缘大悲。坐于道树。出多奇宝故。色相宝者。应言宝色相。圆明可贵故。以宝为体。宝庄严故。具十莲华藏尘数。故云种种。一一色相。用周法界。名现无边境。如是皆从大悲海流。悲海包纳。不拣贤愚故。

  光明眼天子(至)令见法界藏解脱门。

  慧除痴翳。法眼则净。净见法界。法界即藏。藏如前说。

  持德天子得发生清净相续心令不失坏解脱门。

  于诸佛所。发生清净心。曾一供养。能令其福续至菩提故。如出现品食金刚喻。况相续耶。

  普运行光明天子(至)令成就所作业解脱门。

  使物居业。莫越日光。令人进德。宁过法义。

  △二偈颂赞佛。亦有十一。

  尔时日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智慧光(至)种种调伏多方便。

  前半。净光普照。后半。常为利益。灭恶生善。破愚为智等。为多方便。

  如来色相无有边(至)如是法门欢喜得。

  二三可知。

  为利世间修苦行(至)宝月能知此方便。

  前半。即一切苦行。此有四难。一背己利世难。二行相唯苦难。三处经诸有难。四时劫无量难。于此具行。故云一切。次句。明深心欢喜。亦有四义。一为物苦行。满本愿故。义在初句。二智照苦性。本空寂故。即有光明照空。三遍净无染。非杂毒故。即遍净如空。四自他有果。非无利故。即第三句全。

  佛演妙音无障碍(至)此华缨天所入门。

  光网之义。如贤首品。

  世间所有诸光明(至)此胜幢光之解脱。

  通明。举省显胜。以辨难思。故能成办诸妙功德。言世不及者。世虽多光。益非究竟。佛光虽少。必彻真源。不可尽故。以一况诸。

  一切诸佛法如是(至)此是德天方便力。

  文并可知。

  一法门中无量门(至)普运光天之所了。

  初句。即能照法门。犹一日宫。千光并照。随举一法。有无量门。然有二义。一约相类。如一无常门。有生老病死。聚散合离。得失成坏。三灾四相。外器内身。刹那一期。生灭转变。染净隐显。皆无常门。余亦如是。二就性融。不可尽也。次二句。普运照义。一日周天。则日日无尽。一门历事。则劫劫难穷。方便多门。终归一极。广者无边。大者无生。

  △七月天子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月天子得净光普照法界摄化众生解脱门。

  名法门。亦总称也。光有身智二殊。法界亦事理两别。事即机之身心。及所依刹。身光。照身令觉。照刹令净。智光。照心破痴。照理令显。身智二光相即。则所照四法亦融。以之称普。并除惑障。俱得净名。

  华王髻光明天子(至)令普入无边法解脱门。

  悲心普观。授以多法。令入无边法界。

  众妙净光天子(至)种种攀缘转解脱门。

  众生藏识。皆名心海。前七转识。名攀缘转。转谓转生。亦流转也。缘境非一。立种种名。故经云。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识浪。腾跃而转生。喻云。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期。既知机殊。随应授法。

  安乐世间心天子(至)令踊跃大欢喜解脱门。

  谓示物圣乐。令得初地。此乐本有。染而不染。为不思议。

  树王眼光明天子(至)随时守护令成就解脱门。

  谓以菩提心为家。二利为作业。并以身口为牛。利智为犁。耕于心地。下闻熏种。生信解芽。起正行茎。开诸觉华。获菩提果。自利则以不放逸。随时守护。利他则以能化大愿守护。不令魔惑禽兽侵犯。从因至果。得成就也。

  出现净光天子(至)令现见受苦受乐事解脱门。

  谓慈护现乐。悲救其苦。令见因果。断恶修善。名真救护。

  普游不动光天子得能持清净月普现十方解脱门。

  以佛智风。持大悲月。使明见正觉。离苦清凉。

  星宿王自在天子(至)无相无自性解脱门。

  一切法有二种。一是所迷。谓缘起不实故如幻。缘成故无性。二是能迷。谓遍计无物故如空。妄计故无相。又缘起法有二义。一无相如空。则荡尽无所有。是相空也。二无自性如幻。则业果恒不失。即性空也。此二不二。为一缘起。是故两喻共显一法。既不迷能所。则悟真如。成正智火。

  净觉月天子得普为一切众生起大业用解脱门。

  悲愿为物。现相好形。是大业也。

  大威德光明天子得普断一切疑惑解脱门。

  毛光普演。何疑不断。

  △二偈颂赞佛。

  尔时月天子承佛威力(至)而说颂言。

  佛放光明遍世间(至)华髻如是观于佛。

  初二可知。

  众生心海念念殊(至)此妙光明之解脱。

  初句。即心海攀缘转。若以生灭八识。即彼第八。亦名为转。以恒转故。云念念殊。恒故非断。转故非常。新新而生。念念而灭。念念殊故。体恒不即。彼如来藏。功德常具。义亦不离。如彼瀑流。离水无流。离流无水。又如海波涛。有漂溺故。多畜养故。法合思之。次句明了知。谓此识深细。唯佛智知故。次句示心海性。即是佛智。不令外求。称机故喜。

  众生无有圣安乐(至)安乐思惟如是见。

  初二句。明失圣乐。圣安乐者。即圣智涅槃。本有今无故。沉迷妄苦。次句。明与示其性。有乐非苦外。名不思议。见性得乐。性即是门。

  如来希有大慈悲(至)此目光天所了知。

  但是法说。如来即田主也。悲佃物田。为利入有。是所作业。为利。同于求果。入有。似于耕犁。说法。即是下种。劝善。正当守护令熟。可知。

  世尊开阐法光明(至)净光见此生欢喜。

  前悲救护。语其本心。此明智光。彰其所用。悲智相导。能真救也。

  佛为一切福所依(至)不动能知此方便。

  初句。佛为福依。月为凉本。次句。应言大风持宫。而今云尔。即是转喻。大地如佛。宫室如福。次句。即照现义。亦清凉义。

  智火大明周法界(至)星宿王天悟斯道。

  八中可知。

  佛如虚空无自性(至)净觉天王如是见。

  初句。佛如虚空。大业性也。次句。大业体也。不利众生。非大业故。次句。大业相。依光有影。可以知动静。依镜有像可以辨妍媸。然彼影像无自性。如来相好。当知亦尔。

  佛身毛孔普演音(至)如是解脱光天悟。

  (入第三经)。

  △二八部四王众八段。初四段。皆初一是天。义如前释。初乾闼婆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持国乾闼婆王(至)摄一切众生解脱门。

  即东方天王。谓摄受折伏。逆顺多端。善巧应机。故名自在。

  树光乾闼婆王得普见一切功德庄严解脱门。

  谓令众生。见佛一切功德严。佛一毛而为利益。一一皆尔。故云普见。

  净目乾闼婆王(至)忧苦出生欢喜藏解脱门。

  以慈愍方便。除忧则喜生。忧苦既如海广深。喜乐亦难尽。名藏。然则世之忧喜。生乎利害。利害存乎情伪。苦乐存乎吉凶。吉凶存乎爱恶。爱恶尽则吉凶苦乐皆亡。情伪息则利害忧喜永断。如此方为永断忧苦。喜乐生焉。

  华冠乾闼婆王得永断一切众生邪见惑解脱门。

  谓得佛决定智光。则邪惑永断。

  喜步普音乾闼婆王(至)泽一切众生解脱门。

  谓慈云普荫。材与不材皆凉。慧泽广云。三草二木咸发。

  乐摇动美目乾闼婆王(至)令一切获安乐解脱门。

  现身益物也。称性普应。故广大。具相清净故妙好。

  妙音师子幢乾闼婆王(至)一切大名称宝解脱门。

  佛出说法。是大名称。佛法众僧。俱称为宝。令此远闻义云普散。

  普放宝光明乾闼婆王(至)光明清净身解脱门。

  身光普照。尘不能染。见者必欢。智光悦机。惑累不生。又欢喜也。故云大喜。

  金刚树华幢乾闼婆王(至)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法水遍滋菩提实行。行既树立。见者必欢。无复二乘。一切皆菩提树也。

  普现庄严乾闼婆王(至)与众生安乐解脱门。

  一多无碍。名为佛境。天王智达。故云善入。

  △二偈颂赞佛。

  尔时持国乾闼婆王(至)而说颂言。

  诸佛境界无量门(至)此道普音能悟入。

  前五可知。

  佛身清净皆乐见(至)美目于斯善开示。

  初句现身。次句一切获安乐。世间。即一切也。无尽乐。总显也。谓佛现于世。足履影覆。若在人天。现增快乐。若在下苦。七日之中身心安乐。乃至终获涅槃之乐。故云无尽。次句。别示出世因果之乐。先因后果。先世后出世。皆次第义。又总取偈意。佛身清净。是解脱因。生无尽乐。是解脱果。世无尽乐。又解脱因。能现净身。又解脱果。又佛身清净是乐见因。乐见即为清净身果。众生乐见是安乐因。无尽安乐是乐见果。无尽安乐是净身因。能现净业是无尽果。如是展转因果。名次第成。

  众生迷惑常流转(至)师子幢王能演畅。

  初二句。宝所济机。坚谓难坏。密谓无隙间。无空处智不得生。次句正散宝也。

  如来普现妙色身(至)妙音如是观于佛。

  结句应云普放宝光如是见。而云妙音。译者之误。妙音。属前师子幢故。

  大智方便无量门(至)此金刚幢善观察。

  初二句。法水普滋。次句。道树普荣也。又方便多门。是开权也。入菩提行。是显实也。种种方便但为一乘。是普滋也。

  一刹那中百千劫(至)此乐庄严之解脱。

  初二句佛境也。次句安乐也。佛力能现。无所动者。遮妄见也。非促多劫就一刹那。非展刹那受于多劫。本相如故。名无所动。随应度者。佛力令见。

  △二鸠茶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增长鸠槃茶王得灭一切冤害力解脱门。

  即南方天王。谓内惑外仇。皆名冤害。安住忍力。并能伏之。

  龙主鸠槃茶王得修习无边行门海解脱门。

  二利之行。趣果曰门。深广难穷。名无边海。

  庄严幢鸠槃茶王得知一切众生心所乐解脱门。

  知其现欲。如应化伏。

  饶益行鸠槃茶王(至)大光明所作业解脱门。

  钝识者。现之以通。利智者。示之以法。遍世多劫。名普成就。并如虚空。故云清净。俱能照世。即是光明。三轮化生。是所作业。

  可怖畏鸠槃茶王(至)安隐无畏道解脱门。

  世间惑苦。可畏不安。菩提涅槃。安隐无畏。万行为其因道。则畏灭果成矣。

  妙庄严鸠槃茶王得消竭一切众生爱欲海解脱门。

  爱欲漂流。深广如海。智日赫照。则妄竭真明。

  高峰慧鸠槃茶王得普现诸趣光明云解脱门。

  谓于诸趣普现身云。曜通明等之电光也。

  勇健臂鸠槃茶王得普放光明灭如山重障解脱门。

  身智光明。遣除二障。

  无边净华眼鸠槃茶王(至)不退转大悲藏解脱门。

  多劫修悲。究竟灭苦。为不退转。悲多方便。故复名藏。为安众生。所以开示。

  广大面鸠槃茶王得普现诸趣流转身解脱门。

  称性神通。无来去而流转。

  △二偈颂赞佛。

  尔时增长鸠槃茶王(至)而说颂言。

  成就忍力世导师(至)是故其身最严净。

  通明。佛已灭冕。冕之大者。莫越憍慢。有之则卑陋。灭之则端严。

  佛昔普修诸行海(至)可畏能观此法门。

  上四可知。

  欲海漂沦具众苦(至)此妙庄严之所悟。

  初句欲海。欲为苦本。云具众苦。次二句消竭。既欲恶止。当说善行。

  佛身普应无不见(至)如是法门高慧入。

  初句普现身云。次句明等电光。故云种种。次句兼明雷雨。雷有二义。一远震。二发生。谓蛰虫发动。草木发萌。圆音之雷。可以思准。

  清净光明不唐发(至)此广面王心所了。

  △三龙王众。准偈及梵本。皆有十一。长行脱第五。但有十法。初长行得法。

  复次毗楼博叉龙王(至)示现无量众生身解脱门。

  初一即西方天王。法门及第二。如偈当释。

  云音幢龙王(至)说佛无边名号海解脱门。

  与偈文通有六义。一诸趣。是化处。二净音。是化具。三佛名。是化法。四神通。是化本。五众生。是化机。六随乐。是化意。

  ?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

  谓一毛普现无边依正。以毛称性能广容故。广容即是普遍故。能现之佛。还自住于毛孔所现刹中。能所无杂。依正区分。大小宛然。名建立差别。五静法云。准梵本。有?龙王。得一切众生瞋痴盖缠如来慈愍令除灭解脱门。谓大慈居怀。则三毒俱灭。然有本云。?口龙王。得普现无边佛世界建立差别解脱门。今依有本。建立差别者。随机化故。

  云幢龙王得开示一切众生大喜乐福德海解脱门。

  佛大慈悲。是福德海。二资粮满。然后得故。众生慈福。即是百川。佛毛示现。以表同体。既知同体。自然朝宗。因示悟入故。得大喜乐。

  德叉迦龙王(至)灭除一切怖畏解脱门。

  慈音智俱。故云清净。净无贪爱。何畏何忧。

  无边步龙王(至)佛色身及住劫次第解脱门。

  谓于身中。现身土也。

  清净色速疾龙王(至)大爱乐欢喜海解脱门。

  观佛昔行深广故。爱乐欢喜。海言通二。谓欢喜。供养。

  普行大音龙王(至)悦意无碍音解脱门。

  为众演音。故云示现。音有四义。一类多。谓一切。二普遍。谓平等。三称根清雅。故云悦意。四一音随类。故云无碍。无碍即方便也。

  无热恼龙王(至)灭一切世间苦解脱门。

  谓此无热龙。住清凉池。出香美水。流注四海。导引百川。时布慈云。降霔甘泽。是故能灭诸世间苦。

  △二偈颂赞佛。

  尔时毗楼博叉龙王(至)而说颂言。

  偈有十一。

  汝观如来法常尔(至)㧞彼畏涂沦坠者。

  诸龙有四热恼。名炽然苦。今并有治。一金翅所食苦。初句为治。以观佛法。同三归故。二行欲时。复本身苦。三鳞甲细虫苦。并第二句为治。学佛等利故。四热砂着身苦。后二句为治。以不堪虫痒。热砂中?。今大慈哀愍。故能治之。有说。四苦无鳞甲细虫。而有风吹宝衣露身之苦。亦以第二句治之。就龙且说龙趣。末句约佛通㧞畏涂。

  一切众生种种别(至)婆竭如是观于佛。

  此就佛论示现。前约龙云能转。又前一念时促。今一毛处小。二文影略。

  佛以神通无限力(至)无热大龙能悟此。

  余九可知。但第五偈。即前所脱。

  △四夜叉众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毗沙门夜叉王(至)救护恶众生解脱门。

  即北方天王。得以无边等者。谓善者自乐。不待加哀。恶者必苦。心则偏重。巧救多门。故云无边。又此天。能伏恶鬼。令不犯众生。是救护也。

  自在音夜叉王得普观察众生方便救护解脱门。

  智观悲救。救苦护善。不滞空有。故云方便。

  严持器仗夜叉王(至)一切甚羸恶众生解脱门。

  恶业障重。名甚羸恶。又羸无善力。谓一阐提。恶即弊恶。谤方等经者。明示妙理。是谓资益。

  大智慧夜叉王得称扬一切圣功德海解脱门。

  仿佛叹佛。得名闻果。

  ?眼主夜叉王得普观察一切众生大悲智解脱门。

  悲智二照。合为一心。与法身俱。故恒观察。

  金刚眼夜叉王(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解脱门。

  妙音说法。利益多端。唯应度者。声暨能益。

  勇健臂夜叉王得普入一切诸法义解脱门。

  教广理深。一句能演。即是普入。

  勇敌大军夜叉王(至)令住于道无空过者解脱门。

  令物离邪。则能住正。为守护矣。然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云不思议。

  富财夜叉王(至)令恒受快乐解脱门。

  集福德因。受快乐果。由身智光得增长也。

  力坏高山夜叉王(至)出生佛力智光明解脱门。

  念佛修因。生十力果。天未证极。故云随顺。

  △二偈颂赞佛。

  尔时多门大夜叉王(至)而说颂言。

  众生罪恶深可怖(至)此高幢王所了知。

  偈十。文显可知。

  △五摩睺罗伽众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慧摩睺罗伽王(至)令众生集功德解脱门。

  普现威光。名为神通。不动性净示涅槃因。故云方便。依因集德。必得无依涅槃。

  净威音摩睺罗伽王(至)得清凉悦乐解脱门。

  除惑契寂。是清凉因。清凉悦乐。是涅槃果。

  胜悲庄严髻摩睺罗伽王(至)入清净法解脱门。

  善者善之。不善者。佛示善之。善觉示亡。乃入本净。

  妙目主摩睺罗伽王(至)福德自在平等相解脱门。

  福非福相。染不可着。非福现福。名自在相。佛佛无二。是平等相。

  灯幢摩睺罗伽王(至)令离黑闇怖畏道解脱门。

  无智黑因。如灯开示。怖畏苦果。如幢为归。

  最胜光明幢摩睺罗伽王(至)生欢喜解脱门。

  以知佛德同空。齐己一性。故欢喜也。

  师子臆摩睺罗伽王(至)救护主解脱门。

  见理决断。闻深不怖。闻浅不疑。闻非深非浅。意而有勇。八风不倾。为勇猛力。既以自正。必能正他。为救护主。

  众妙庄严音摩睺罗伽王(至)生无边喜乐解脱门。

  往修喜因故。见念皆喜。

  须弥臆摩睺罗伽王(至)到彼岸满足解脱门。

  见理智成。则缘不动。智为行本。诸度悉圆。亦犹海纳百川。更不流矣。

  可爱乐光明摩睺罗伽王(至)开示平等道解脱门。

  开生等理。示佛等应。破情不等。令悟性等。为平等道。

  △二偈颂赞佛。

  尔时善慧威光摩睺罗伽(至)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性清净(至)此妙光明能善入。

  十偈如次。文显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䟽卷第八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六紧那罗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善慧光明天(至)得普生一切喜乐业解脱门。

  世喜乐业。皆因佛生。

  妙华幢紧那罗王(至)令一切受安乐解脱门。

  闻深适神。故法喜无上。终得涅槃无尽安乐。

  种种庄严紧那罗王(至)清净信解藏解脱门。

  佛德深广。信亦包含。

  悦意吼声紧那罗王(至)令闻者离忧怖解脱门。

  音演真法令闻故。妄忧除而意悦。

  宝树光明紧那罗王(至)令觉悟所缘解脱门。

  达境唯心而本空。则安立众生于觉悟。

  普乐见紧那罗王得示现一切妙色身解脱门。

  难遇益生。所以示现。相严常住。名为妙色。

  最胜光庄严紧那罗王(至)所从生业解脱门。

  大知普慈。是二严果。一切智因。是能生业。

  微妙华幢紧那罗王(至)业所生报解脱门。

  业细难穷。自观示物。

  动地力紧那罗王得恒起一切利益众生事解脱门。

  神通益物。无间称恒。

  威猛主紧那罗王(至)巧摄御解脱门。

  知机巧化。谓摄心正智。御心如境。

  △二偈颂赞佛。

  尔时善慧光明天紧那罗王(至)而说颂言。

  世间所有安乐事(至)此威猛主能观察。

  十颂次第文并可知。

  △七迦楼罗王。依贤首静法。皆云。准颂长行脱第五执持王。初长行得法。

  复次大速疾力迦楼罗王(至)普观察众生界解脱门。

  智无著故。见无碍。非普观故。通悉调。

  不可坏宝髻迦楼罗王(至)教化众生解脱门。

  遍坐觉树。名住法界。现通说法。名为教化。

  清净速疾迦楼罗王(至)成就波罗密精进力解脱门。

  进䇿诸度。往修故成。

  不退心庄严迦楼罗王(至)入如来境界解脱门。

  境界如偈文。绝思则入。方为勇猛。五诸本既脱。遇一本有。文云。大海处摄持力迦楼王得能竭众生烦恼海解脱门。多是古本脱。今依有本。然偈约能竭。说佛福智。

  坚法净光迦楼罗王(至)差别智解脱门。

  众生无边故。成就智多。

  如严冠髻迦楼罗王得庄严佛法城解脱门。

  城有三义。一防外敌。二养人众。三开门引摄。今言法城。通教理行果。行契理教。则无不俱严。故各有三义。谓了心城之性空。则众惑不入。见恒沙性德。则万行爰增。道无不通。则自他引摄。便能契果。绝百非以成解脱。养众德以全法身。开般若而无不通矣。方显教城无非养所诠旨。句句通神。有斯多义故。偈云广大叵穷。重重四门。故无数量。究竟能阐。唯我世尊。

  普捷示现迦楼罗王得成就不可坏平等力解脱门。

  法身无相。故不可坏。体即真如。凡圣平等。无分别智安住证会。名成就力。

  普观海迦楼罗王(至)而为现形解脱门。

  现同类形。方便调伏。

  龙音大目精迦楼罗王(至)殁生行智解脱门。

  众生没生。皆由行业。佛生死智。方能普入。

  △二偈颂赞佛。

  尔时大速疾力迦楼罗三(至)而说颂言。

  佛眼广大无边际(至)龙音解脱能如是。

  颂文如次。配释可知。但第五偈。或有前脱。故略释之。初二句甚深广大。次句福智相严。行通因果。因深果远。已不思议。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则行为果。果皆绝言道。佛行。如出现品。

  △八阿修罗王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罗睺阿修罗王得现为大会尊胜主解脱门。

  修罗尊等。胜须弥之高。如来威光。蔽十方大众。生各见真胜主也。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得示现无量劫解脱门。

  彼能以一丝。作种种事。令一刹那。现于多劫调生等事。

  巧幻术阿修罗王(至)一切众生苦令清净解脱门。

  以多法门。入佛境界。则苦灭心净。种种法门。亦如幻也。下文云。苫末罗。即巧幻梵音。

  大眷属阿修罗王得修一切苦行自庄严解脱门。

  多劫多苦。为物非己。如尸毗救鸽。萨埵投崖。已是丈夫最胜严饰。况终克寂智。万德以严。翻显无利勤苦。诚为可丑。既为物而行故。有大眷属。

  婆稚阿修罗王得震动十方无边境界解脱门。

  以大幻通力。动刹悟机。不怖众生。斯为大力。大力婆稚。华梵异耳。

  遍照阿修罗王得种种方便安立一切众生解脱门。

  开种种权门。安众生于一极之乐。权为入大之本。故皆佛智因。权实不迷。斯为遍照。

  坚固行如庄严阿修罗王(至)净诸染着解脱门。

  万善顺理。普不可坏。斯解脱处。何染不亡。功归正觉故。偈云。佛力如是修者坚固妙严。

  广大因慧阿修罗王得大悲力无疑惑主解脱门。

  非用智故。普令无疑。主斯事者。广大因慧。

  现胜德阿修罗王(至)承事供养修诸善根解脱门。

  供事修善。有胜德故。

  善音阿修罗王得普入一切趣决定平等行解脱门。

  普入诸趣。明处无不遍。偈云。三世时无不均。有佛性名为决定。具上三义。平等行焉。不宣实义。非善音也。此上一段。及后夜神。皆结归名。上下例然。恐繁不释。二偈颂赞佛。

  尔时罗睺阿修罗王(至)而说颂言。

  十方所有广大众(至)此妙音王所称赞。

  颂文如次可知。

  △三诸神众。有十九众。今初主昼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示现宫殿主昼神得普入一切世间解脱门。

  智了物心。如空入色。光照身器。如日合空。身偏器中。如像在镜。世间主力。能摄此身。此身之性。等世间故。皆入观机。故名普入。所入之处。即为宫殿。

  发起慧香主昼神(至)令欢喜满足解脱门。

  义圆称机。故满心成益。

  乐胜庄严主昼神(至)可爱乐法光明解脱门。

  身法二光。皆可爱乐。

  华香妙光主昼神(至)清净信解心解脱门。

  法雨润种。已含实者解开。善未芽者信发。

  普集妙药主昼神得积集庄严普光明力解脱门。

  无法不悟。名普明力。旷劫修集。成智庄严。

  乐作喜目主昼神(至)皆令得法乐解脱门。

  方便开示世乐亦苦。令其悟入。见理法乐如欢喜地也。

  观方普现主昼神得十方法界差别身解脱门。

  如来身云。就体则非有无。约机。则别遍于十方。不可谓之无。约佛。则称真法界。不可谓之有。此则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以化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即无差别之差别也。

  大悲威力主昼神得救护一切众生令安乐解脱门。

  处危者。护之令安。有若者。救之令乐。

  善根光照主昼神得普生喜足功德力解脱门。

  众生闇于多欲。沉沦长夜。以法开晓。喜足为先。喜足智俱。是功德力。能令离苦得安乐故。

  妙华缨络主昼神(至)众生见者皆获益解脱门。

  有觉德行故。名称普闻。既福广名高故。不虚其益。

  △二偈颂赞佛。

  尔时示现宫殿主昼神(至)而说颂言。

  佛智如空无有尽(至)如是解脱华缨得。

  偈文可知。

  △二主夜神二。初长行十法。初七夜神。是善财。十地善友。见解深广。弥显众海。法门难思。

  复次普德净光主夜神(至)大勇健解脱门。

  即善财。离垢地善友。彼名全同法门。名寂静禅定乐普游步。普游步言。即大勇健也。寂静禅定乐。即是定体现法乐住。故名为乐。大勇健者。即是定用。健则堪能。勇则无畏。谓见佛净机。游戏神通。故名勇健。亦游步也。勇健广大。故称普德。无惑智俱。可谓净光。

  喜眼观世主夜神(至)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

  即发光地善友。彼名喜目观察众生。解脱名大势力普喜幢。谓此解脱。德无不备。化无不周。名大势力。即今广大。身惑俱净。无不乐见。故云普喜。悲为德相。即幢义也观察普喜。名为喜目。

  护世精气主夜神得普现世间调伏众生解脱门。

  即?慧地善友。彼名普救众生妙德。护世精气。方是救生。由护生故。显德之妙也。法门全同。次第又当谓感必现前。调令清净故。

  寂静海音主夜神得积集广大欢喜心解脱门。

  即难胜地善友。彼名寂静音海。法门名念念出生广大喜庄严。念念出生。即积集义。见佛利生故。生大喜庄严。二义。一见佛修欢喜因。严乐见果故。二积集此喜。神自庄严。由定发音。名寂静音。深广如海。

  普现吉祥主夜神得甚深自在悦意言音解脱门。

  即现前地善友。彼云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偈中云尸利。以梵音含于二义。一云吉祥。二翻为守。故下译跋陀室利。以为贤首。又以首字音同义别。彼为头首。法界品中。乃为守护。皆译者方言少融耳。若以义会。增长威力。即是普现吉祥。正当次第法门。又同彼云甚深自在妙音解脱。妙音故悦意。悦则意净。即寂能演。故名自在。

  普发树华主夜神得光明满足广大欢喜藏解脱门。

  即远行地善友。彼云开敷一切树华。一切开敷。即普发也。法门。彼云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文少倒略耳。旧经云。菩萨无量欢喜知足光明。知足满足。文相近也。谓能知如来巧智。示法大福威光。故日光明佛。以福智满足物心。则含喜名藏。

  平等护育主夜神得开悟众生令成熟善根解脱门。

  即不动地善友。彼名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法门名教化众生令生善根教化开悟。文异义同。令生成熟。始终异耳。谓现通示相。皆为调化。一切善根。皆令生长。平等护育。即救护一切精进大愿故。能为之。今文略耳。

  游戏快乐主夜神得救护众生无边慈解脱门。

  念念久修。恒偏救护。是无边慈也。此与善财欢喜地善友。似同而文多异。又非其次。故但直释。

  诸根常喜主夜神得普现庄严大悲门解脱门。

  于三毒难坏众生。以大悲门。现庄严身故。石室留影。毒龙心华。况现身耶。

  示现净福主夜神(至)一切众生所乐满足解脱门。

  本为众生故。成自德。令他乐满。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德净光主夜神(至)而说颂言。

  汝等应观佛所行(至)离垢端严照十方。

  初句。解脱之力能观。次句。即寂静乐神。以此定观佛此体故。下经云。普见三世佛。而无取着。以知如来无相。性相本空。故云寂静虚空相也。次句即大勇健。准下经。则自他兼净也。次句。定果也。上约佛说。若约天说。则四句皆是定用。以住此解脱。能见佛体用因果故。

  一切世间咸乐见(至)如是护世能观察。

  二三可知。

  佛昔修治欢喜海(至)此是寂音之所了。

  称理遍喜。为广大无边。纵内心不摇。而外现威怒。更深难测。

  如来境界不可量(至)普发华神悟斯道。

  前偈。以寂故能遍。后偈。以众生本来自净故。是寂灭。是以智穷妄末。理无不显。妄彻真源。惑无不尽。喜方满足。

  十方普现大神通(至)此现福神之所入。

  △三主方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遍住一切主方神得普救护力解脱门。

  现身说法。令悟得果。皆救护力。

  普现光明主方神(至)一切众生神通业解脱门。

  神通示相。是能成辨业。众生出苦。是所成辨业。

  光行庄严主方神(至)生喜乐大光明解脱门。

  法光破闇。闇断智生。智与法喜俱生。断以寂灭为乐。

  周行不碍主方神得普现一切处不唐劳解脱门。

  普现说法。闻必惑灭。故不唐劳。

  永断迷惑主方神(至)发生功德解脱门。

  圣人无名。随物立名。贵在生德及灭惑耳。

  遍游净空主方神(至)令众生欢喜解脱门。

  六七可知。

  髻目无乱主方神(至)无差别自在力解脱门。

  业同性空。并不失报。俱无差异。性相无碍。为自在力。说能惑报。令除恶业。说业性空。善业亦亡。

  普观世业主方神(至)一切趣生中种种业解脱门。

  前约说业性相。令物绝业。此约知业差别。宜随机化。

  周遍游览主方神(至)生一切众生欢喜解脱门。

  世人。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今圣人。有志有能故。所作究竟。世人以人随欲。不能兼亡。今有慈有愍。故令物喜。谓十波罗密。无不究竟。四无量心。令物欢喜。

  △二偈颂赞佛。

  尔时遍住一切主方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自在出世门(至)此遍游神之解脱。

  十颂次第。配释可知。

  △四主空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净光普照主空神(至)一切众生心解脱门。

  智慧造理。则十眼广照。日月合空。则万像历然。

  普游深广主空神得普入法界解脱门。

  身智二光。遍入法界。

  生吉祥风主空神得了达无边境界身相解脱门。

  佛身如空。是无边境。无生无染。为吉祥风。

  离障安住主空神得能除一如众生业惑障解脱门。

  广说圣道。则离三障安住二空。

  广步妙髻主空神得普观察思惟广大行海解脱门。

  上求下化。名广大行。为安众生。如妙髻焉。

  无碍光?主空神(至)普救护一切众生厄难解脱门。

  沉生死之厄难。悲智光以济之。

  无碍胜力主空神(至)无所著福德力解脱门。

  不碍福智相导。是谓胜力。

  离垢光明主空神(至)离诸盖清净解脱门。

  惑由智遣。

  深远妙音主空神得普见十方智光明解脱门。

  妙音善说。

  光遍十方主空神得不动本处而普现世间解脱门。

  不坏本处。而称周十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净光普照主空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广大目清净如虚空(至)吉祥风所见。

  三中空。有四义。含于五法。一离能取生。即绝妄想。二离所取相。无相无名。三境无自性。即是如如。四心无所得。是为正智。迷如以成名相。妄想是生。悟名相之本如。执翻成智。如外无智。智体即如。此二犹空。寂照无碍。如斯见佛。是日吉祥。

  如来无量劫广说诸圣道普灭众生障圆光悟此门。

  长行及列。并名安住。今云圆光。圆光表智。安住表定。二事相资。前后互举。并能灭障。于理无违。

  我观佛往昔所集菩提行(至)无碍神能见。

  生死海者。瑜伽七十云。有五种法。相似生死。得大海名。一处无边相似故。二甚深故。三难渡故。四不可饮故。五大宝所依故。释曰。由前四义。众生流转。由第五义。菩萨入之。且约分喻。第九十云。由三相故。不同水海。一自性不同。谓水海唯色一分。二沦没不同。唯人畜故。唯没身故。三超渡不同。未离欲者。亦能渡故。生死海。反上可思。

  清净功德藏能为世福田(至)普现能观察。

  余四可知。

  △五主风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无碍光明主风神(至)及一切世间解脱门。

  以方便风。合智日光。智入深法。而无障碍。身入世间。而无影像。

  普现勇业主风神(至)佛出现咸广大供养解脱门。

  菩萨。以求菩提之大心。持称真之供具。等虚空之。广大。不碍事之繁多。而以全法界之身。一念供无边之佛。如彼风力。无不成也。

  飘击云幢主风神(至)普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长风忽来。浮云散灭。慈风忽起。惑苦病亡。

  净光庄严主风神(至)令摧灭重障山解脱门。

  福智庄严之风。摧坏如山之障。

  力能竭水主风神得能破无边亚魔众解脱门。

  十力降魔。十军皆殄。独名竭水者。欲爱为初故。

  大声遍吼主风神得永灭一切众生怖解脱门。

  毛孔慈音。灭除五怖。若百窍异吹。遍吼悦机。

  树杪垂髻主风神(至)诸法实相辩才海解脱门。

  智入实相故。妙辨如海。如风击树。故能下垂。

  普行无碍主风神得调伏一切众生方便藏解脱门。

  调生方便。为智所入。故名为藏。

  种种宫殿主风神(至)灭极重愚痴闇解脱门。

  禅定宫殿。必定慧双游。故能灭痴闇。约佛则动静无二。见必灭痴。

  大光普照主风神(至)一切众生行无碍力解脱门。

  日月照明。无风不运。智行无碍方便力焉。

  △二偈颂赞佛。

  尔时无碍光明主风神(至)而说颂言。

  一切诸佛法甚深(至)此普照神之所见。

  (入第四经)。

  △六主火神。长行十法。有云准梵本。此脱第四。

  复次普光?藏主火神得悉除一切世间闇解脱门。

  以进力现世。除物无明。以最初故。偏从火义。

  普集光幢主火神(至)诸惑漂流热恼苦解脱门。

  惑有二义。一漂。二恼。善巧回转。则能息之。

  大光遍照主火神得无动福力大悲藏解脱门。

  称性之福相。惑不动与大悲合。自利不动。俱能摄德。无尽名藏。四有云。准梵本。神名胜上蕊光普照。法门名普能除烦恼尘。谓劫海行满故。今能现通灭惑。偈云。众妙宫神。同前列名。众妙。即胜上义耳然诸本多无。或有本。则具云众妙宫殿主火神得大慈悲广荫众生解脱门。恐是传写脱漏耳。

  无尽光髻主火神得光明照耀无边虚空界解脱门。

  光明照耀等者。日光合空。等空无际。智符实相。称实无边。虽旷劫修成。全同本有。穷灵极数。妙尽难思。实为惑本。即是正因。智照心源。即是了因。如空与日。今略申十义。以辨难思。一谓日与空。非即非离。二非住非不住。三而日善作破闇良缘。显空之要。四虽复灭闇显空。空无损益。五理实无损。事以推之。闇蔽永除。性乃无增。空界所含。万像皆现。六而此虚空。性虽清净。若无日光。则有闇起。七非以虚空空故。自能除闇。闇若除者。必假日光。八日。若无空。无光无照。空若无日。闇不自除。九然此闇性。无来无去。日之体相。亦不生灭。十但有日照空。则乾坤洞晓。以智慧日。照心性空。亦有十义。准喻思之。非唯释此一文。乃远通众经。该罗前后。

  种种?眼主火神得种种福庄严寂静光解脱门。

  体寂发照。名寂静光。以此成福。庄严身相。

  十方宫殿如须弥脱主火神(至)悟一切世间解脱门。

  七八可知。

  光照十方主火神得永破一切愚痴执着见解脱门。

  分别法相。永离不了愚痴。悟法实性。便无执着之见。

  雷音电光主火神得成就一切愿力大震吼解脱门。

  以行扶愿故。能现世作师子吼。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光?藏主火神(至)而说颂言。

  汝观如来精进力(至)此震音神之所了。

  颂加第四。余并可知。

  △七主水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兴云幢主水神(至)利益一切众生慈解脱门。

  无缘大慈。是曰平等。

  海潮云音主水神得无边法庄严解脱门。

  无边行法。庄严自他。

  妙色轮髻主水神得观所应化方便普摄解脱门。

  寂然不动。以观机感。而遂通以随摄。若冬则积雪凝白。夏则无处不流。

  善巧漩澓主水神得普演诸佛甚深境界解脱门。

  妙音演佛深旨。令悟妙法漩澓。

  离垢香积主水神得普现清净大光明解脱门。

  身智二光。偏觉开化。大充法界。清净无垢。

  福桥光音主水神得清净法界无相无性解脱门。

  证净法界。性相俱绝。德无不见。则大用不亡。

  知足自在主水神得无尽大悲海解脱门。

  众生不穷故。大悲无尽。满而不溢。有知足义焉。流止从缘。斯为自在。

  净喜善音主水神(至)为大欢喜藏解脱门。

  处处见佛故。大喜无穷。喜从佛生。即佛名藏。若聆泉流之响无不悦也。

  普现威光主水神(至)广大福德力普出现解脱门。

  性相无碍之福。故能普现神通。若空色相映之流。威光荡漾。

  吼声遍海主水神(至)发起如虚空调伏方便解脱门。

  调生行。广如空。无边用靡暂停。如空无尽。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兴云幢主水神(至)而说颂言。

  清净慈门刹尘数(至)是故见者无厌足。

  前半。辨一相因果。次句例余。后句辨益。初言清净者。离过无缘故。门如尘数者。随宜利乐故。以慈为因。得妙相果。以相为因。得无厌果。然如来相。有纯有杂。此就纯门。若以杂门。随一相一毛。皆收如来法界行。尽亦相相皆尔。纯杂无碍。因果相融。圆成非分成。故佛一相一毛。即同法界。无有分量。此神从一慈门。入无尽相。此约十身之相。若三十二相之因。但说一相。一因如智度瑜伽等论。涅槃大集等经。至相海品当引。

  世尊往昔修行时(至)此善漩神所行处。

  上之三偈。文显可知。

  世尊光明无有尽(至)此净香神所观见。

  初言无尽。以显光常。次充法界。以辨光遍。不思议者。以显光深。非色现色。非青黄而现青黄故。其第三句。显光用。

  如来清净等虚空(至)吼声遍海斯能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入第四卷经第三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主海神二初长行十法。颂脱第三。

  复次出现宝光主海神(至)众宝庄严身解脱门。

  为物供佛。是等施福。得众宝相。以庄严身。

  不可坏金刚幢主海神(至)护一切众生善根解脱门。

  巧随根欲。说法护善。使其长成。

  不杂尘垢主海神得能竭一切众生烦恼海解脱门。

  谓演深广法。体烦恼空。梵本偈云。一切世间众道师法云大雨不可测。消竭无穷诸苦海。此离垢尘入法门。苦准此文。乃竭苦海。四若见佛境。则惑亡苦息。准现经文。三是烦恼。四是于苦。若依梵本。前苦后惑。既译人脱漏致使文义参差。故古德云。脱第四颂。结名既同。故知脱第三。

  恒住波浪主海神得令一切众生离恶道解脱门。

  恒住波浪。即是普用。水为宫殿。

  吉祥宝月主海神得普灭大痴闇解脱门。

  以智灭痴。

  妙华龙髻主海神得灭一切诸趣苦与安乐解脱门。

  为行所迁。一切皆苦。菩提因起。则生灭苦亡。便得涅槃寂灭安乐。

  普持光味主海神(至)一切众生诸见愚痴性解脱门。

  将智灭痴。未免于见。了痴见性。痴见自亡。真妄等观。是佛境也。

  宝?华光主海神(至)种性菩提心解脱门。

  一切众生。有佛种性。圆明可贵。具德称宝。佛眼普观。佛智普示。正因今显。如出金藏。大心若起。如种生芽。故云出生。缘了二因。为能悟之妙道。

  金刚妙髻主海神得不动心功德海解脱门。

  了如不取。则心不动摇。湛如渟海。万德攸归。故须弥可倾。魔岂能娆。一念降魔。如本行集。

  海潮雷音主海神得普入法界三昧门解脱门。

  入法界定。如法界遍。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出现宝光主海神(至)而说颂言。

  不可思议大劫海(至)海潮音神所行处。

  △九主河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发迅流主河神得普雨无边法雨解脱门。

  行成雨法。若霈然洪霔。灭惑生德。若悬河迅流。无所滞碍。

  普洁泉涧主河神(至)令永离烦恼解脱门。

  现身息恼。若泉涧洗心。

  离尘净眼主河神(至)普涤一切众诸惑尘垢解脱门。

  真实涤垢。悲智相资。若碧沼澄潭。空色交映。故名离尘净眼。

  十方遍吼主河神得恒出铙益众生音解脱门。

  圆音遍益。若崩浪发响。

  普救护众生主河神(至)恒起无恼害慈解脱门。

  拯救漂溺。

  无热净光主河神得普示一切清凉善根解脱门。

  善根无惑。可谓清凉。若阿耨达池。永无热恼。

  普生欢喜主河神(至)永离悭着解脱门。

  施门无量。令彼无悭。若蕴藻菱莲。普令物喜。

  广德胜幢主河神得作一切欢喜福田解脱门。

  行福契实。故无不欣。若深湖广陂。是为广德。

  光照普世主河神(至)瞋毒者欢喜解脱门。

  方便慧力。杂染皆净慈。彼冤害瞋反成欢。若万顷波澄。光映天下。

  海德光明主河神(至)恒受具足乐解脱门。

  总收万善。令会涅槃。若彼百川。咸会大海。由智广故。名海德光明。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发迅流主河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往昔为众生(至)此海光神之解脱。

  △十主稼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柔软胜味主稼神(至)令成就佛身解脱门。

  功德智慧。二种法味。资成佛身。

  时华净光主稼神(至)受广大喜乐解脱门。

  喜乐。由于苦除。

  色力勇健主稼神(至)圆满法门净诸境界解脱门。

  众生。为所净之境。

  增益精气主稼神(至)大悲无量神通变化力解脱门。

  悲深故通广。

  普生根果主稼神(至)令下种无失坏解脱门。

  下种佛田。必至果无坏。

  妙严环髻主稼神得普发众生净信华解脱门。

  智敷物信。获果称华。

  润泽净华主稼神(至)令增长福德海解脱门。

  慈眼视物故。福聚无量。慈则恬和怡悦。偈云胜道。

  成就妙香主稼神得广开示一切行法解脱门。

  以行成佛故。始成即宣。

  见者爱乐主稼神(至)诸恶普清净解脱门。

  懈于修习。忧恼是生。勤䇿诸根。众恶清净。

  离垢光明主稼神(至)令众会欢喜满足解脱门。

  随根为说。遂求故喜。

  △二偈颂赞佛。

  尔时柔软胜味主稼神(至)而说颂言。

  如来无上功德海(至)此净光神解脱门。

  △十一主药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吉祥主药神(至)而勤摄取解脱门。

  顺情则易摄。逆意则难调。故普观之。

  栴檀林主药神(至)灭一切众生烦恼解脱门。

  二三可知。

  名称普闻主药神(至)增长无边善根海解脱门。

  如学者。以名为实宾。大土。以名为佛事。

  毛孔现光主药神(至)一切病境界解脱门。

  以慈善根力。放月爱等光。身心两病。才念便灭。

  破闇清净主药神(至)令智眼清净解脱门。

  迷理迷报。二愚盲冥。起惑造业。备受众苦。佛以正法金錍。开其智眼。令明见三谛。故云清净。

  普发吼声主药神(至)令见者咸生善根解脱门。

  七八可知。

  明见十方主药神(至)能以方便令生信解解脱门。

  无爱见之大悲。生物德。故名藏。

  普发威光主药神(至)灭一切众生病解脱门。

  世医疗治。虽差还生。永灭生德。无先念佛。因病因光。皆是方便。谓佛有无边相。相有无边好。好放无边光。光摄无边众。言随念者。佛德齐均。随缘随乐。趣称一佛。三昧易成。敬一心浓。余尽然矣。况心凝觉路。闇蹈大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吉祥主药神(至)普观一切主药神众而说颂言。

  如来智慧不思议(至)此发威光解脱门。

  △十二主林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布华如云主林神得广大无边。智海藏解脱门。

  佛德无边。皆依智海。含德流光。所以名藏。

  擢干舒光主林神得广大修治普清净解脱门。

  等众生悲。是为广大。一一离障。名普清净。

  生芽发曜主林神得增长种种净信芽解脱门。

  一切胜因。皆为佛道。各各心净。则种种芽生。

  吉祥净叶主林神得一切清净功德庄严聚解脱门。

  一切功德。庄严一毛。一一皆然。故佛为德聚。良以佛果揽因。皆圆成非分成。是故一因生一切果。一果收一切因。皆圆融无碍耳。

  垂布?藏主林神(至)恒周览法界解脱门。

  智通万法。是曰普门。客尘不生。故曰清净。悟如日照。顿周法界。功如佛镜。说智渐明。明是本明。渐为圆渐。

  如庄严光主林神(至)而兴布法云解脱门。

  知遍趣行。如应布。

  可意雷声主林神(至)演清净音解脱门。

  了音声性。皆同佛音故无不可意。能令世间皆闻佛音。方云清净。

  香光普遍主林神(至)广大行境界解脱门。

  昔行称周法界。是广大境。神通普令物见。仿而行之。如下喜目。即其事也。

  妙光迥曜主林神(至)饶益世间解脱门。

  众生谄佞。自不修德。宁有进贤之心。今福智益他。则物我兼利。偈云譣诐。即谄佞也。

  华果光味主林神(至)庄严功德藏解脱门。

  敬念则佛兴。佛兴则庄严德藏。障重者。不念不见。于佛岂无常哉。故应见者。常见也。

  △二偈颂赞佛。

  尔时布华如云主林神(至)而说颂言。

  佛昔修集菩提行(至)此味光神所观察。

  △第十三主山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宝峰开华主山神得入大寂定光明解脱门。

  寂而常照故。光无不阐。

  华林妙髻主山神(至)成熟不可思议数众生解脱门。

  相光熟机。皆慈善根力。如涅槃广明。

  高幢普照主山神(至)心所乐严净诸根解脱门。

  修因严根。本为顺物故。瞩莲目而欣乐。睹月面而欢心。或见诸根一切皆周法界。喜益深矣。

  离尘宝髻主山神(至)勤精进无厌怠解脱门。

  如空不染。故长劫无怠。

  光照十方主山神得以无边功德光普觉悟解脱门。

  痴故长眠。唯福智之能觉。

  大力光明主山神(至)显示一切如来功德解脱门。

  上三可知。

  普眼现见主山神(至)于梦中增长善根解脱门。

  若睡若寤。皆令闻法进行。斯为佛业。如大璎珞经说。过去有佛。凡欲说法。令大众眠。梦中说法。令增善根。觉得道果。涅槃亦云。其人梦中。见罗刹像等。亦表万法皆梦。大梦之夜。必有大觉之明。

  金刚坚固眼主山神得出现无边大义海解脱门。

  称性法门。无边大义。一音能演是出现也。

  △二偈颂赞佛。

  尔时开华匝地主山神(至)而说颂言。

  往修胜行无有边(至)入此方便金刚目。

  △十四主地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普德净华主地神(至)普观一切众生解脱门。

  念念无间。平等普观。修慈护法。故得金刚之体。金刚即内照之实也。

  坚福庄严主地神得普现一切众生福德力解脱门。

  一毛福力。顿现众福。

  妙华严树主地神(至)出生一切佛刹庄严解脱门。

  证入无生。不碍严刹。

  普散众宝主地神(至)令众生除障垢解脱门。

  一向为他。

  净目观时主地神(至)常游戏快乐解脱门。

  观机出现。名为游戏。

  金色妙眼主地神(至)清净身调伏众生解脱门。

  现净惑身。方调物惑。

  香毛发光主地神(至)一切佛功德海大威力解脱门。

  内具德海。现威力身。如地含海润。发生百谷。百谷苗稼。皆地香毛故。

  寂音悦意主地神得普摄持一切众言音海解脱门。

  长行一言。尽摄无余。偈颂一言。普遍无极。

  妙华旋髻主地神得充满佛刹离垢性解脱门。

  ?云普遍。令物离垢为性。

  金刚普持主地神(至)法轮所摄持普出现解脱门。

  法能摄持心行。如金刚之轮。佛则不动现世。若须弥出海。

  △二偈颂赞佛。

  尔时普德净华主地神(至)而说颂言。

  此下颂中。亦有二句。结法属人。可以意得。

  如来往昔念念中(至)普持得见生欢喜。

  △十五主城神二。初长行十法。有云。脱第九十。颂具足。

  复次宝峰光曜主城神得方便利益众生解脱门。

  光等方便。成熟利益。

  妙严宫殿主城。神得知众生相教化成熟解脱门。

  应病与药。令得服行。

  满净喜宝主城神(至)令一切众生受诸福德解脱门。

  护法法存。则物受福德。教理行果。皆有护也。

  离忧清净主城神得救诸怖畏大悲藏解脱门。

  悲救无尽名藏。

  华灯?眼主城神得普明了大知慧解脱门。

  了佛大智。

  ?幢明现主城神得普方便示现解脱门。

  方便现身。

  盛福威光主城神(至)得开悟一切愚闇众生解脱门。

  迷真俗理。故云愚闇。佛出开示。令其悟入。本迷无始犹若生盲。虽闻譬喻。竟不识乳。唯佛出世。方能晓之。九准梵本。云香幢庄严髻主城神得破一切烦恼臭气出生一切智性香气解脱门。谓正使为臭物。残习为臭气。智性为香体。利物为香气。香气若高山之出云。称智性而无尽。臭气若香风之卷雾。等性空以无边。烦恼则尘习双亡。智慧则自他兼利。有本具云香髻庄严主城神德开发众生清净妙智解脱门。亦□写之脱漏耳。义不异前。偈云现梦中者。梦是神游。亦见闻之气分也。梦中尚调况于觉悟。如迦旃延。为弟子现梦境界等。

  宝峰光目主城神(至)破一切众生障碍山解脱门。

  二障五盖。重叠如山。非智光明。莫之能破。

  △二偈颂赞佛。

  尔时宝峰光曜主城神(至)而说颂言。

  导师如是不思议(至)如是宝峰之所入。

  △十六道场神二。

  初长行十一法。

  复次净庄严幢道场神(至)誓愿力解脱门。

  出现字两用。谓有佛出现。即出现庄严具。而为供养。佛昔如是。神以大愿仿之。

  须弥宝光道场神(至)成就广大菩提行解脱门。

  对物成行。令物仿之。施为行先。故偈遍举。

  雷音幢相道场神(至)于梦中为说法解脱门。

  梦觉皆化。则时处俱遍。

  雨华妙眼道场神(至)众宝庄严具解脱门。

  外宝内眼。重重难舍。为物说行。故云能雨。

  清净?形道场神(至)广化众生令成熟解脱门。

  清净?形神。前列中无。谓色相道场。俱妙庄严。并为熟物。

  华缨垂髻道场神得随根说法令生正念解脱门。

  疑境界者。以唯心为正念。疑法性者。以无得为正念。实则无正无邪。方称曰正。无念不念。是真念矣。诸念不生。正念方生耳。故随根雨法。断疑生智。

  雨宝庄严道场神(至)普雨无边欢喜法解脱门。

  辩才雨法。称根故喜。

  勇猛香眼道场神得广称赞诸佛功德解脱门。

  深广赞佛故。名实双美。

  金刚彩云道场神(至)庄严道场解脱门。

  树王眷属。并如经初。

  莲华光明道场神(至)而充遍十方解脱门。

  即前身遍十方。而无来往。智入诸相。了法空寂也。

  妙光照曜道场神得显示如来种种力解脱门。

  佛有无量力故。因行亦然。皆严具显示。既是道场之神故。得道场事中解脱。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净庄严幢道场神(至)而说颂言。

  颂亦十一。

  我念如来往昔时(至)此妙光神能听受。

  △十七足行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宝印手足行神(至)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初二可知。

  最胜华髻足行神(至)一切如来众会道场解脱门。

  内则念念安于理事。外则处处建立道场。

  摄诸善见足行神(至)悉调伏无边众生解脱门。

  举足下足。海印发挥。诸有威仪。无非佛事。

  妙宝星幢足行神(至)普雨众宝出妙音声解脱门。

  以华以光。雨宝雨法。

  乐吐妙音足行神得出生无边欢喜海解脱门。

  众生无边。是佛化境。见佛闻法。故生欢喜。

  栴檀树光足行神(至)普觉一切道场众会解脱门。

  圆音警物。等栴檀之香风。暂一熏修。觉身心之调顺。

  莲华光明足行神(至)一切众生令生善根海解脱门。

  △二偈颂赞佛。

  尔时宝印手足行神(至)而说颂言。

  佛昔修行无量劫(至)见已心生大欢喜。

  △十八身众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净喜境界身众神得忆佛往昔誓愿海解脱门。

  初列处。名华髻庄严。或是名广。略举其半。或梵音相类。译者之误。未勘梵本法门。

  光照十方身众神(至)令欢喜调伏解脱门。

  初三可知。

  净华严髻身众神得身如虚空周遍住解脱门。

  相即无相故。如空遍住。空非独虚。亦遍于色。住非分住。一尘亦周。如芥子空。即不可尽。身与法性。不可分故。

  无量威仪身众神得示一切众生诸佛境界解脱门。

  威仪施作。无心顿现。斯即佛境。难以言思。

  最胜光严身众神(至)饥乏众生色力满足解脱门。

  佛为良田。出世难遇。一兴微供。果获五常。略言色力。亦有常命安乐辩才。此五皆常。方云满足。受报无尽。故悉离贫穷。

  净光香云身众神得除一切众生烦恼垢解脱门。

  齿光除垢。表所说净故。

  守护摄持身众神得转一切众生愚痴魔业解脱门。

  有染于五尘。无慈于六趣者。愚痴魔业也。体五欲性。虚己兼亡。彼业斯转。而名云守护。摄持者。善守根门。摄散持德。则远魔矣。然魔事惑。不出三毒及慢。魔恼众生。不出三事。谓上妙五欲。及诸苦具。为说邪法。则三毒是生。三毒内着。即为魔业。今守护觉察。魔如之何。即偈中解脱道也。

  普现摄化身众神(至)显示庄严相解脱门。

  此有三意。一身虽周于法界。多示为王。摄御自在故。二八相。处于王宫。俯接物故。三法界。菩提树下。法王宫故。

  不动光明身众神(至)皆令生清净善根解脱门。

  迷于本空。故有妄苦。无漏本有。是净善根。

  △二偈颂赞佛。

  尔时净喜境界身众神(至)而说颂言。

  我忆须弥尘劫前(至)不动光神所观见。

  △十九执金刚神二。初长行得法。

  复次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至)无边色相身解脱门。

  见如来身普现非别。岂唯凡现之处即无边相。亦随一一色相。皆无有边。

  日轮速疾幢执金刚神(至)得无边随类音解脱门。

  上三可知。

  妙臂天主执金刚神(至)开悟众生解脱门。

  初卷中。名诸根美妙。但云妙臂。文义俱阙。又如天主。以现为世主故。

  可爱乐光明执金刚神(至)咸尽无遗解脱门。

  法海深奥。槃节差别。巧说令现。无有遗余。

  大树云音执金刚神(至)摄一切树观解脱门。

  约神。且说宝饰为严。巧摄己众。约佛。方便相好为严。无不摄也。

  师子王光明执金刚神(至)皆具足明了解脱门。

  因深故。大福为能严。果胜故。德相皆明足。

  密?吉祥目执金刚神(至)为现威严身解脱门。

  恶谓十恶。险者恶之因也。能陷自他。及险道故。

  莲华摩尼髻执金刚神(至)庄严具摩尼髻解脱门。

  若以现文。则摩尼髻是所雨。若以义取。此神名摩尼髻。亦得髻是能雨。一切菩萨严具。是所雨。表菩萨智光圆满故。

  △二偈颂赞佛。

  尔时妙色那罗延执金刚神(至)而说颂言。

  汝应观法王法王法如是(至)示佛所行处。

  第六偈。云漩澓者。水之漩流洄澓之处。一甚深故。二回转故。三难渡故。法海漩澓亦然。一唯佛能究故。二真妄相循。难穷初后故。三闻空谓空。则沈于漩澓。闻有谓有等。皆类此知。故云一切差别义也。异生众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入第五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䟽注经

  △自下第二同生众三。初普贤菩萨得一切法门二。初长行二。初总标所入。

  复次普贤菩萨摩诃萨入不思议解脱门方便海。

  指陈法体。言不思议者。谓数过图度。理绝言思故。言方便海者。谓不动真而成事。巧以因门契果。故云方便。

  入如来功德海。

  辨法巧能。谓证入因圆。趣入果海故。然前后但明以别入总。故各得一解脱门。犹如百川一一入海。今明以总入总。如海入海。故得难思解脱门。复称能入为方便海。以普贤是同异二众之上首故。

  △二别显十门。以彰无尽。

  所谓有解脱门(至)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

  严土调生。谓随所化众生。取佛土故。一切佛土者。竖通四土。横该法界。横竖相融。故一尘一刹皆广大严净。故云一切。演最妙法。故令所调究竟出离。

  有解脱门名普诣一切如来所修具足功德境界。

  佛遍尘道。诣彼修德。乃了彼境。

  有解脱门名安立一切菩萨地诸大愿海。

  通辨安立菩萨六种功德。一位。二愿。余四在偈。

  有解脱门名普现法界微尘数无量身。

  身普应机。演所证法。

  有解脱门名演说遍一切国土不可思议数差别名。

  国土不同。所敬各异。故随宜立称。成益不空。如名号品。

  有解脱门(至)悉现无边诸菩萨神通境界。

  尘中现身。说菩萨行境。

  有解脱门名一念中现三世劫成坏事。

  以时随法。融令三世劫。及劫中成坏。一念中现。无所障痴。然事通能所。能成坏事。谓火水风。所成坏事。天地万象。

  有解脱门名示现一切菩萨诸根海各入自境界。

  菩萨根海虽繁广多类。但能入自所知境界。岂能测量佛无边法。则显前来众海。未测佛德。普贤能知此理。

  有解脱门(至)化现种种身遍无边法界。

  明如来身体同虚空。用周法界。

  有解脱门(至)入一切智广大方便。

  摄因成果。故云一切菩萨行入一切智也。妙音宣此。故云显示。此亦别释标中第二句。

  △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至)普观一切众会海已即说颂言。

  佛所庄严广大刹(至)雨不思议最妙法。

  前半严净佛国。后半调伏众生。兼显人法为严之义。佛子有三。一者外子。谓诸凡夫。未能绍继佛家。事故。二者庶子。谓诸二乘。不从如来大法生故。三者真子。谓大菩萨。从大法喜。正所生故。此言清净。意显第三。最妙法者。拣非权小。昔以妙法净所化心。故所感土亦有清净佛子。来生其国。还雨妙法。

  如于此会见佛坐(至)所有国土皆明现。

  前半明总遍别中。后半明体用无碍。亦是总遍总中。

  显示菩萨所修行(至)令诸佛子入法界。

  此四句即前四义。一修十胜行。二起十方便。三所证十如。四正证法界。成萨婆若。地位为总。余五为别。

  出生化佛如尘数(至)广大无边悉开演。

  前半普现身。后半演所证。

  如来名号等世间(至)能悉了知甚为难。

  上四可知。

  佛如虚空无分别(至)悉坐道场成正觉。

  初句智身。次句知身等法界。后二句化用等法身之周遍。略举正觉。实通一切。故上云种种。

  佛以妙音广宣畅(至)尽与如来平等法。

  三句摄因。后句成时。

  △二十普菩萨各得一法门。第一菩萨。前列名中无。以前与普贤。共为十普。今普贤别说。故加为十。以表圆足。然偈文具十。长行中第七菩萨及法门俱脱。又脱第八菩萨法门及第九菩萨名。至文当知。初长行。

  复次净德妙光菩萨(至)庄严道场解脱门。

  严处说法。皆名为严。

  普德最胜灯光照菩萨(至)不思议众生界解脱门。

  尘尘皆成正觉。已为无尽。方是正觉一门。有如是等无量成正觉门。如出现品辨。随所成正觉门。调生亦尔。故云成熟不思议众生界。

  普光师子幢菩萨(至)出生一切佛国土解脱门。

  修行福海。严出刹海。

  普宝?妙光菩萨(至)神通境界无迷惑解脱门。

  以深妙智。观难思境。故多处不迷。多劫不厌。

  普音功德海幢菩萨(至)示现一切佛土庄严解脱门。

  如一逝多林会。顿现一切净土。会会皆尔。念念现殊。

  普智光照如来境菩萨(至)甚深广大法界藏解脱门。

  法界含摄无尽。故名为藏。观佛法界之身。一毛即无分限。七梵本中。名普觉悦意声菩萨。得亲近承事一切佛供养藏解脱门。谓佛昔行因。无佛不供。今成佛果。无众不归。犹如百川驰流趣海。

  普清净无尽福威光菩萨(至)菩萨无边行门解脱门。

  准梵本。应云普清净无尽福威光菩萨。得出生一切神变广大加持解脱门。谓遍刹充尘。劫穷来际。皆佛加持之力。九梵本中。即普宝髻华幢菩萨。得普入一切世间行出生菩萨无边行门解脱。门即今经中威光菩萨法门是。由脱第八法门及第九菩萨之名。遂令第九法门系于第八之下。译者之谬矣。谓若无大悲不入生死。则不能出菩萨行门。如不入海安能得宝。此即化他成己。

  普相最胜光菩萨(至)出现一切诸佛境界解脱门。

  即依体起用。

  △二偈颂。

  尔时净德妙光菩萨摩诃萨(至)即说偈言。

  十方所有诸国土(至)一切苦难皆消灭。

  颂文前已配释。欲表菩萨法门互入。故不结法属人。后段亦然。

  △三十异名菩萨亦各得一法门二。初长行。

  复次海月光大明菩萨(至)一切佛国土方便解脱门。

  得成菩提四种方便。一地位。二度行。三调生。即行位所作。四严刹。通二利因果也。或一地一度满。或地地诸度满。此一为总。下九皆别。然不出上四。多显调生。

  云音海光离垢藏菩萨(至)种种差别处解脱门。

  遍转法轮。

  智生宝髻菩萨(至)现清净大功德解脱门。

  普示灭惑。

  功德自在王净光菩萨(至)种种庄严解脱门。

  普严场会。

  善勇猛莲华髻菩萨(至)显示一切佛法解脱门。

  以法随机。

  普智云日幢菩萨(至)永住无量劫解脱门。

  为物永存。

  大精进金刚脐菩萨(至)一切无边法印力解脱门。

  法印悟物。

  香?光幢菩萨(至)乃至成就智慧聚解脱门。

  顿显始终。

  大明德深美音菩萨(至)一切大愿海解脱门。

  同佛往修。

  大福光智生菩萨(至)遍法界甚深境界解脱门。

  光显如来难思之境。

  △二偈颂。

  尔时海月光大明菩萨(至)即说颂言。

  诸波罗蜜及诸地(至)悉称其根而雨法。

  文并可知。

  真如平等无相身(至)普应十方而演法。

  初句所证性净法身。言无相者。示真如相。身即体义。在缠不染。出障非净。凡圣必同。故云平等。次句出缠法身也。真如出烦恼障。故云离垢。出所知障。故云光明。又尘习双亡。故云离垢。真智圆满。故曰光明。净法身者。拣于在缠。后半体用无碍身。由出缠故。应用无方。约理则体用无碍。约用则止观双运。故得果则寂照为身。即用之体故寂。即体之用故智。体用既无。不在佛身。有何量耶。故能普应十方。此句正显化用。故经云。水银和真金。能涂诸色像。智慧与法身。处处应现往。即斯义也。

  法王诸力皆清净(至)一切国土皆明显。

  △八座内众流十。初明出处。

  尔时如来师子之座(至)如是一切庄严具中。

  座即是总。宝等为别。如是下结广从略。非独轮等。故云一切。所以此能出者。良以座该法界。依正浑融。一一纤尘。无不广容。普遍座所遍刹。恒在座中。故从中出。非是化也。若约法空之因及法空之座。则万行为严。能生菩萨。

  △二显众类。

  一一各出佛刹微尘数菩萨摩诃萨。

  皆是菩萨故。

  △三列众名。

  其名曰海慧自在(至)善勇猛光明幢菩萨摩诃萨。

  出处既多。名亦多种。略举上首十名耳。即如次十方。

  △四结众数。

  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众多佛刹微尘数同时出现。

  严具非一。故有众多刹尘。

  △五兴云供。有标列结。

  此诸菩萨各兴种种供养云(至)有佛世界微尘数。

  △六供众海。

  彼诸菩萨一一皆兴(至)于一切道场众海相续不绝。

  众多菩萨。各兴刹尘供云已。重叠难思。况相续不绝。而诸供具皆称云者。乃有多义。谓色相显然。智揽无性。从法性空。无生法起。能现所现迥无所依。应用而来。故来无所从。用谢而去。故去无所至。而能含慈润。霔法雨益万物。重重无碍。有云像焉。上下诸文。云义皆尔。

  △七敬绕佛。

  现是云已右绕世尊经无量百千匝。

  顺向殷重。瞻望不足。乃至百千。

  △八坐本方。

  随其方面去佛不远(至)各于其上结加趺坐。

  参而不杂也。如师子子。亦名师子。故菩萨座亦名师子。自他自坐者。自心智现。自安处故。诸佛菩萨坐。多加趺者。为物轨故。智论引偈云。若结加趺坐。身安入三昧等。

  △九叹其德能。有十二句。分二。初总。

  是诸菩萨所行清净广大如海。

  △二别别显。一一各是一种清净广大。略束为三。初三明三业清净广大。

  得智慧光照普门法(至)能入一切辨才法海。

  一智证普法。二身随佛行。三语入辩海中。一义求。亦通三业。

  △二三明得法清净广大。

  得不思议解脱法门(至)悉能容受一切法海。

  一获自分解脱。二住胜进果位。三遍具诸持普门地。言即同经初。已践如来普光明地。

  △三五明福智清净广大二。初二正明。

  善住三世平等智地已得深信广大喜乐。

  一智安理事。故云善住。二福无不修。故生信喜。然三世平等。经初已明。今更略示。谓依生及佛。善住平等。且依佛说。佛佛平等。法身智身。无增减故。若依众生。生生平等。烦恼业苦有支皆等。

  若生佛相望者。凡夫现在等佛过去。进修得果等佛现在。成佛究竟等佛常住。此约三世互望。烦恼佛则本有今无。众生则本无今有。菩提则众生本有今无。诸佛则本无今有。约迷悟异。则说本今。涅槃之性。非三世摄。故知三世有法。无有是处。

  若以性净而说。则佛与众生。现今平等。而不妨迷悟之殊。是故三乘亦有差别。亦无差别。众生寂灭即是法身。法身随缘即是众生。故寂灭非无之众生。恒不异真而成立。随缘非有之法身。恒不异事而显现。是故染净三世一切诸法。无不平等。况称性互收。如是解者。名为善住一切智地。如地能生。终归于地。万法依于佛智究竟。还至一切智也。

  △二三重显。

  无边福聚极善清净(至)所有佛兴咸勤供养。

  一净前福障。故令诸福无边清净。二成上智慧。由观法界虚空。三近胜缘。故成前二。

  △十说偈赞佛。十菩萨各别说偈。即为十段。就初叹佛身座二。初五叹佛身具德。

  尔时海慧自在神通王菩萨(至)即说颂言。

  诸佛所悟悉已知(至)寂然而住同瞻仰。

  一赞智慧。二赞功德。三神通。四因深。五果胜。

  △二五叹所坐严丽。

  摩尼宝藏放光明(至)如是座上佛安坐。

  此众既从座现。故多叹座。

  △二叹座及地。文分三别。初四直叹座。

  尔时雷音普震菩萨(至)观一切道场众海即说颂言。

  世尊往集菩提行(至)称赞如来坐于座。

  △次三叹于场地。即转显座严。

  佛功德量如虚空(至)一切众生不能了。

  此一总显因深德广故。严事难思。

  金刚为地无能坏(至)悉以光莹如来座。

  初七句别显。末后一句结莹宝座。

  △后三叹地上之严。

  地神欢喜而踊跃(至)以佛威神故能尔。

  前二地神兴供严。后一佛力展转严。

  △三独赞场地殊异德二。前五德用圆备。

  尔时众宝光明髻菩萨(至)即说颂言。

  世尊往昔修行时(至)宝枝杂布为严好。

  △后五法化流通。

  汝等普观于此地(至)如佛座上所应演。

  九会五周之文。一化随宜之说。已具演于场地之中。

  一一法门咸具说(至)是故其地皆严净。

  △四叹佛所处宫殿二。初一总明。

  尔时大智日勇猛慧菩萨(至)即说颂言。

  世尊凝睟处法堂(至)其身普现十方土。

  次段赞处彰人。故此偈标人显处。凝者严整之貌。睟者视也。谓肃然而视。

  △后九别明二。前四明宫殿体摄众德。即广其前半。

  如来宫殿不思议(至)佛坐其中特明显。

  宫殿虽耀。佛坐增明。即广前炳然。照耀宫殿中也。

  摩尼为柱种种色(至)智海于中湛然坐。

  略辨七严。结以智海。广上凝睟。处法堂也。谓内持宝柱。檐垂金铃。外列门阶。上罗华帐。宝树交映。宝璎周垂。为七严也。闼小门也。洞达也。如云布者。重重无量次第相承也。上云凝睟。则目视不瞬。特由内无识浪。故云智海湛然。

  摩尼为网妙香幢(至)超世正知于此坐。

  罗以宝网。列以香幢。布以?明。覆以严具。结云超世。即广上世尊处法堂也。光如云布者。若彩云向日。上下齐明也。

  △后五明妙用自在。即广其后半。

  十方普现变化云(至)如是皆从佛宫现。

  罗身云以调生。正显前文现十方土。

  摩尼为树发妙华(至)莫不于中现其影。

  宝树现三世之严。

  处处皆有摩尼聚(至)栋宇庄严极殊丽。

  略举多严。

  如来宫殿不思议(至)一一皆有如来坐。

  即上诸严卷摄多严。重重佛坐。

  如来宫殿无有边(至)莫不向佛而来集。

  结叹无尽主伴云会。

  △五通赞场树自在德二。初一总显。

  尔时不思议功德宝智印菩萨(至)即说颂言。

  佛昔修治众福海(至)道场严净无诸垢。

  谓宿因愿力。深广难思。神通现缘。生果严净。

  △后九别显三。初五叹树具德严场。

  如意珠王作树根(至)于道场中普严饰。

  初二身干森耸。次二枝叶荫映。后一华果芬晖。

  △二叹场地莲网。

  汝观善逝道场中(至)铃音铎响云间发。

  谓莲华布地。则下转光轮。宝网罗空。则云间响发。

  △三叹树自在。

  十方一切国土中(至)众会闻音咸得见。

  初一收入。后二出生。

  △六双叹场树备德自在法化宣流二。前九偈各显一门。

  尔时百目莲华髻菩萨(至)即说颂言。

  一切摩尼出妙音(至)莫不调伏令清净。

  △后有一偈。结严周遍。

  如来往昔普修治(至)一一庄严无量种。

  △七叹佛十力功德。一颂一力。下诸经文屡明十力。是佛不共之德。佛佛等有。菩萨缘此发心。梵行品云。复应修习一一力中。有无量义。□应咨问。故不可不知。然大般若五十三。显扬第四。对法第十四广辨。

  今略以七门分别。一立意。二释名。三自性。四作业。五次第。六差别。七释文。然了其名。则知作业。对文料拣。差别易见。故将作业差别。并释别名。并于释文中显。

  今初立意者。智论意云。显佛大人。有真实力。令外道心伏。二乘希向。菩萨仿之。能成办大事。终获其果。故须辨之。

  如来唯一诸法实相智力。此力有十种用。故说为十。谓于十境皆委悉正知故。

  由时品类。相续分别。有无量力。度人因缘。故但说十。足办其事。谓以初力知可度不可度。次业力知有障无障。以定力知味着不味着。以根力知智多少。以欲力知所乐。以性力知深心所趣。以至处力筹量众生解脱门。以宿命力分别先所从来。以生死力分别生处好丑。以漏尽力知众生得涅槃。佛以此十。度生审谛。故但说十。

  第二释名。初总后别。今初总名。力者。能摧冤敌义。不可屈伏义。故说名力。瑜伽云。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毕竟胜伏一切魔冤。大威力故。说名为力。对法云。善除众魔。善记问论。故十名力。十者是数。带数释也。

  别名至文当释。

  三自性者。瑜伽五十七云。佛具知根。慧根为体。对法论云。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所为性。菩萨地总以五根为性。统其文义。应具六种。一最胜体。故决择分中慧根为性。二引生体。对法兼定。三克实体。菩萨地云。五根为性。由慧胜故。且说十方慧为自性。所以但言。处非处等智力。不言信进等力。四相应体。对法兼取相应心法。四蕴为性。五眷属体。五蕴为体。定共道共无漏色等。助为体故。此虽无文。理必应尔。遮犯戒垢。助摧冤故。六依此经融一切法。以为其性。无碍法界理应尔故。

  四作业者。即是辨相。至文当显。

  五次第者。诸文或有前却。各有所由。此文所列次第。与十住全同。净行品则界在解前。梵行品禅定解脱当其第三。宿命居天眼之后。余同此次。瑜伽四十九及智论二十七。亦禅居第三。余同此次。

  且依论明次第者。智论云。初力为总。余九为别。于初力中。分别有九。故初一力通知万法。下九展转开之。谓初令知因缘果报。故起业力。次烦恼故缚。净禅定解脱故解。令去缚就解。次根有利钝。钝者为有造业。利者为不生。故集业由善恶二欲。成上下根。此二种欲由二种性。以有种种性因缘故。行二种道。谓善道恶道。次知其过去。审彼未来。次方便坏其因缘。果报相续。故说漏尽。瑜伽乃有多门次第。广如第五十说。

  上来依论次第。而今禅居第七者。二论梵行为对自业。有离欲不离欲。故禅居第三。此经十住为对遍趣行。有清净不清净。故居第七。若习欲成性。即界居欲后。若由性起欲。则界居欲前。若执常者。先说宿住。若为执断。先辨天眼。余无别理。故经论皆定。

  六差别者。谓此十力展转相望。亦有差别。亦无差别。至文当明。

  七释文。然此经宗异义皆融摄故。一一力中具摄十力。乃至包尽法界。是以宿命乃云智包三世。天眼则见尽法界。非唯见尽。佛眼如空。即是法界。非唯智包。亦能毛孔顿现业力。即观法性。岂唯但是有为。约门有殊。故他宗不坏。

  △文十。初是处非处智力。

  尔时金?圆满光菩萨(至)即说颂言。

  佛昔修习菩提行(至)此是如来初智力。

  谓善因乐果。斯有是处。善因苦果。无有是处。恶因苦果等。例上可知。处者。建立义。依义。起义。能建立果。与果为依。能起果法。故立处名。于此正知。故名智力。

  其作业者。即如实知因之与果。及能降伏无因恶因种种诤论。既遍知已。可度者度。不可度者为作因缘。

  文中上半往因。下半显智力。于诸境界。正解明了。即辨此力。通知一切法也。

  △二过未见在业报智力。

  如昔等观诸法性(至)普遍十方能具演。

  瑜伽名自业智力。今言一切业者。谓于三世中。善等三业。及顺现等。皆名自业。于自所作。受用果业。如实知故。

  与初何别。若正了知所造善等业。感爱等果。此由初力。若了能造善恶等业。感爱等果。是自业力。

  文中上半往因。下半现果。

  △三根胜劣智力。

  往劫修治大方便(至)故佛能成根智力。

  谓信等五根。此软中上。名为胜劣。于此正知。及能于彼。如应如宜。为说正法。即是作业。

  偈中。三句往因。一句今果。

  △四种种解智力。

  如诸众生解不同(至)佛以智力能如是。

  亦名胜解。谓若从他起信。以为其先。或观法以为。其先。成软中上。爱乐名种种胜解。亦名为欲。欲谓信喜好乐。如或贪财利。或好名闻。好定好慧。种种不同。如来正知。令舍不净。增长于净。

  此与前根何异。根约宿成。智有多少。解约现起。好乐不同。论云。若照诸根为先。彼彼法中。种种音乐。是根智力。若正分别意乐差别。是解智力。在文可见。

  △五种种界智力。

  普尽十方诸刹海(至)悉能显现毛孔中。

  界即性也。谓或一二三四五乘性等。或贪瞋痴等分行等。乃至八万四千行。名种种性。

  性即种子。解即现行。故智论云。性名积集相。又九十云。性内欲外。用性作业。必受果报。欲或不尔。瑜伽云。若照胜解所起相以种子。此由解力。若照即彼种子差别。由界智力。若习欲成性。复云何别。欲唯大地一数。性通诸数。即宽狭不同也。智论云。习欲成性。性名深心事。欲名随缘起。

  若性即种子。与根何异。根唯信等优劣。性通善恶不同。以信等望果宽长。能生人天三乘圣道。为道之根。

  三善根但是翻对。不望果义。尚不名根。况性通于恶。岂得同耶。

  偈云悉能显现毛孔中者。谓非唯佛智。如空包纳。众生之性。毛孔内空。亦现众生之界耳。

  △六一切至处道智力。

  一切处行佛尽知(至)悉能开示令现了。

  论名遍趣行智力。遍即一切。趣即至也。行即道也。谓诸众生种种所行。若出离行不出离行。各能至果。如行有漏行。至五道中。行无漏行。至涅槃果。名遍趣行。

  若知如是种类行迹趣入。此由界智。若知即彼行迹一切品类。如是行迹能令杂染。如是行迹能令清净。此由遍趣智力。

  初力处对非处。此中但明至处。又初力指因为得果之处。此约果是酬因之处。故不同也。

  经中初句总标。次云一念即能知迅速下十二字。所知时处。后一句委悉开示。

  △七禅定解脱三昧智力。

  禅定解脱力无边(至)普使涤除烦恼闇。

  净行品中加于染净。通漏无漏。故佛皆善知。及知依此所得诸果。故名智力。

  此与自业智力何别。若了诸有。能修诸定。即彼能入而非所余。名自业力。若了即依如是静虑等定。现三神变。无倒教授所化有情。此由静虑智力。

  偈中上半所知。下半善用。言佛为示现者。示其诸定。现三神变。令有情喜。使涤烦恼。即令去染而得清净。

  △八宿住随念智力。

  佛智无碍包三世(至)所现皆由随念力。

  谓过去境本生本事。住宿世故。名为宿住。于此宿住而起随念。念俱行智。名宿住智力。

  瑜伽云。若知前际随念一切趣因。是遍趣力。若知前际名姓苦乐果等事。名宿住力。

  此与智论云何会释。谓论云。但知宿命所经。不知业因缘相续。但名为通。凡夫亦得。若兼知业因缘相续。则名为明。二乘能得。若知上二无量无边。则名为力。斯则力亦知因矣。

  故应通云。若但知因。是遍趣力。若双知者。即宿在力。瑜伽为对遍趣之因故。但云果耳。

  文中初句标能念。智包三世者。三世全在佛智之中。况于随念。不知三世。从门别故。但云宿住。刹那悉现。即包现之时极促。现毛孔中。即能现之处至微。第三句即所现所念之事。广第四句结归智力非唯能念。亦能现也。

  △九天眼智力。

  佛眼广大如虚空(至)彼眼无量佛能演。

  独此从所依。以立名也。若从境者。瑜伽名生死智力。谓死此生彼。堕善恶趣。大小好丑。皆能正知。

  知前际生死。名为宿住。要知后除。得此力名。今文乃云。佛眼者。苦约五眼。余眼在佛。皆佛眼故。此等经□。今依十眼。佛眼能见如来十力故。故此一力即摄十力。举一为例。余九皆然。

  文中初句体大。次句用广。次句用胜。以无等故。后句结其甚深。故唯佛能演。既言普见法界。非局未来。约宗别故。于未来门。普见法界也。

  △十明漏尽智力。

  一切众生具诸结(至)悉以方便令除灭。

  于自解脱。无惑无疑。亦知众生漏尽涅槃。于此正知。名为智力。

  文中初二句所断。诸结即现行。随眠即种子。习气即余习。二乘不能尽习。亦不能尽他漏。故不名力。后半显佛能灭。

  然上十力。智即是体。力即是用。然智即力。更无别性。此中宿住随念相应智力。是邻近释。自余从境皆依主释。设天眼从所依。亦依主释。若宿住是境。随念相应智力。亦依主释。然此十力望于自事。各于自事中大。如水能净。如火能烧。各有自力。若约总摄。初力为大。若约办得涅槃。漏尽为大。若以无碍解脱而为根本。则平等平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一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二(入第五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叹佛往修十度行满。今得果圆。十一颂分二。初一总明。

  尔时法界普音菩萨摩诃萨(至)即说颂言。

  佛威神力遍十方(至)昔所满足皆令见。

  佛威神力。略有三类。一者俱生力。谓风不动衣等。二者圣威力。谓通明等种种功德。三者法威力。谓波罗蜜圆满法力。令五根中无诸非净。四支百节有无量力。故名坚固不可坏身。法身常身。无边之身。言遍十方者。即无边身。广大示现。谓变化身。无分别者。平等智身。大菩提行者。波罗蜜身。昔所满足者。众行先成。皆令见者。大果今出。

  △二有十颂别显。一颂一度。皆上半往修因。下半今得果。

  十度之义。十行十地。一经始末。亦多辨之。须粗识其相。略启十门。一释名。二出体。三辨相。四建立。五次第。六相摄。七修证。八约教。九观心。十释文。

  今初又二。先通名。后别称。通名波罗蜜多者。唯识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慈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之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即三时无悔。若七随阙。非到彼岸。故此十度各四句分别。其别称。及出体。三辨相。至文当释。

  四建立者。为十地中对治十障。证十真如。故但有十。为对六蔽。渐修佛法。渐熟有情。故但说六。六中前三增上生道。感大财体及眷属故。后三决定胜道。能伏烦恼。成熟有情及佛法故。又前三饶益有情。施财不恼。忍彼恼故。后三对治烦恼。勤修加行。永伏永灭故。又由前三故。不住涅槃。由后三故。不住生死。能为无住涅槃资粮。后唯四者。助六令满。方便助前三。愿助精进。力助静虑。智助般若。如深密说。

  五次第者。谓由前前引发后后。及由后后持净前前。又前前粗后后细。易难修习。次第如是。

  六相摄者。此十一一皆摄一切波罗蜜多。互相顺故。般若论云。檀义摄于六。资生畏法等。智论云。有未庄严波罗蜜即不摄者。有已庄严波罗蜜即相摄者。今此经文必具摄十。若但说六。六摄后四。若闻为十。第六唯摄无分别智。后四皆后得智摄。

  七修证者。五位通修。佛方究竟。十约因位。总有三名。谓初无数劫。施等势力尚微。被烦恼伏。但名波罗蜜多。第二劫去。势力渐增。能伏烦恼。名近波罗蜜多。第三僧祇势力转增。能毕竟伏一切烦恼。名大波罗蜜多。故上下文中。屡言广大波罗蜜也。

  八约教者。诸教可思。此教要复一一融摄。彻果该因。

  九观心者。可以意得。

  十释文分十。初施度。

  昔于众生起大悲(至)能令见者生欢喜。

  辍己人惠。名之为施。即以无贪及所起三业。而为其性。

  此有三种。谓财法无畏。上半因中大悲行施。已该此三。此悲亦是七最胜中前三最胜。下半果中财能资身。无畏益心。法资法身。故得果身。身最殊妙。三皆悦物。故见者必喜。亦由具七最胜。故身殊妙也。

  △二戒度。

  昔在无边大劫海(至)普灭世间诸重苦。

  防非止恶。名之为戒。即受学菩萨戒时三业为性。

  戒有三种。律仪摄善。得净身果。摄众生戒。能除物苦。遍十方者。无作戒身等众生故。

  △三忍度。

  往昔修行忍清净(至)普放光明照十方。

  堪受诸法。未能忘怀。名之为忍。此约生忍。又忍即忍可。忍即是慧。双忍事理。即以无瞋精进审慧及彼所起三业为性。

  忍亦有三。谓耐冤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偈云信解真实。即谛察法也。色相圆满。前二忍果。放净光明。第三忍果。

  △四精进。

  往昔勤修多劫海(至)悉现菩提树王下。

  练心于法。名之为精。精心务达。目之为进。以勤及所起三业为性。

  亦有三种。一被甲。二摄善。三利乐。初句通前二。以被甲精进。瑜伽释云。设千大劫为一日夜。处于地狱。为脱一众生故。次句即第三。下半通三果也。因既离身心相故。果能身遍十方。

  △五禅那。

  佛久修行无量劫(至)烦恼障垢悉除灭。

  梵云禅那。此云静虑。即以等持为性。

  亦有三种。谓安住。引发。办事。既引起神通。办利生事。故见者深喜。现法乐住。诸惑不行。又资慧断惑。故见者惑灭。

  △六般若。

  如来往修诸行海(至)克殄一切愚痴暗。

  般若梵言。此翻为慧。推求谛理。名之慧也。此及后四。皆择法为体。

  亦有三种。一生空无分别。二法空无分别。三俱空无分别。摄论以加行正体后得为三。约六度说。璎珞以照有照无及照中道。而为三者。唯约法空。三观之义。至下当明。

  慧导万行。故云修诸行海。言具足者。具上三也。因如有目。故果获身智二光。能灭诸暗。

  △七方便。

  种种方便化众生(至)无边际劫不休息。

  方便即善巧也。方谓方法。便谓便宜。

  上四但各二种。今初谓回向方便。拔济方便。文云。种种化生。即拔济善巧。所修成就。兼于回向菩提。所化无边。果得十方横遍为物。取果竖穷来际不休。

  △八愿度。

  佛昔修行大劫海(至)尽未来际救众生。

  愿者即希求要誓。有义即以欲胜解。及信为性。亦有二种。谓菩提愿利乐他愿。由初愿故。出现世间。由后愿故。设生不息。

  △九力度。

  佛无量劫广修治(至)普现十方诸国土。

  力者。不可屈伏故。随思随修。任运成就。亦有二种。谓思择修习。今言法力。即思择诸法。而修习故。摄论云。由此二力。令前六度无间现前。经云成自然力。即无师而成。不习而无不利。何能坏哉。

  △十智度。

  佛昔修治普门智(至)舒光普照十方刹。

  决断名智。谓如实觉了。亦有二种。谓受用法乐智。成熟有情智。无性论云。由施等六。成立此智。复由此智。成立六种。名受法乐。由此妙智。能正了知。此施戒等饶益有情。经云普门智。总含二智。别配初句。即成熟有情。次句即受用法乐。此二无二。故成无碍力。舒光普照。

  △九述菩提树摩尼果中。叹佛往修十地行果。十一颂分二。初一总举。

  尔时云音净月菩萨(至)即说颂言。

  神通境界等虚空(至)摩尼果中咸具说。

  谓佛果大用。由昔地行。及结说处。余十次第各述一地。地义当品广明。今皆略述而已。

  清净勤修无量劫(至)普见十方无量佛。

  略述四义。一加行多劫。诸论皆说地前。为一僧祇。已为无量。更有异说。恐厌繁文。二标入地名。三出生广智。谓生如来家。见法实性。得妙观察平等性智故。四普见佛海。同下愿智果中。

  一切法中离垢地(至)供养无边诸佛海。

  一举法标名。二别地行相。三修行时分。四供佛多少。

  积集福德发光地(至)摩尼果中如是说。

  一举法标名。世间中极。云积福德。二修诸禅定。三忍度偏多。四闻持广博。

  ?海慧明无等地(至)如佛所治皆演畅。

  一叹慧标名。世无等故。二了道品境。异凡夫故。三起慈悲。异小乘故。四成净身土。离身见故。

  普藏等门难胜地(至)如佛所净皆能说。

  一标入地。谓积集福智。故云普藏。十平等心。故曰等门。二标地名。三真俗极违。会令相顺。四谛法俗境。无平等观。

  广大修行慧海地(至)树中演畅此法音。

  一叹行。二标名。三正显行相。即了缘起法。四地用。得十空三昧。

  周遍法界虚空身(至)昔所远行今具演。

  一先标果用。二照达群机。三双行巧摄。四寄行标名。

  一切愿行所庄严(至)此无等地咸宣说。

  一别地行相。二明净土果。三略释地名。四叹地结说。

  无量境界神通力(至)劫海所行皆备阐。

  一标地作用。二善达教法。三标示地名。四广行多劫。

  法云广大第十地(至)此声是佛威神力。

  一标起地名。二含藏法雨。三能蔽如空粗重。四深广难测。故云佛境。诸偈多有结说。文并可知。

  △十叹佛体用应机自在二。初说偈仪。

  尔时善勇猛光幢菩萨(至)观察十方即说颂言。

  前文多观众会。此观十方者。观众表无偏心。观方表说周遍。二文影略。

  △二正说十颂。一一颂中各有四义。文三。初一总显。

  无量众生处会中(至)了达一切庄严境。

  初总叹佛令物悟入。福智有四义者。一多众。二心异。三悟智。四了福。庄严即福也。亦通二严。皆佛令尔。故显众德。即为叹佛。

  △二八别明。

  各起净愿修诸行(至)及以一切诸神变。

  见佛体用亦四义。一起愿。二具行。三见体。四见用。

  或有能见佛法身(至)悉入其身无不尽。

  见法身。一胜故无等。二净故无碍。三大故周遍。四深广故包含。

  或有见佛妙色身(至)种种变现十方中。

  见色身。一色妙。谓如金等。二相具。十华藏相等。三光盛。谓常放等。四随机变。谓三尺无边等。

  或见无碍智慧身(至)种种差别皆令见。

  见智身。一无碍。真俗无碍故。二等空。称法性故。三知□。四巧现。

  或有能了佛音声(至)为出言音无障碍。

  了佛音声。一音普遍。二说应器。三言同类。四应无碍。

  或见如来种种光(至)复见诸佛现神通。

  见佛光明。一多种。二遍照。三见佛。四现变。

  或有见佛海云光(至)令生深信入佛智。

  见佛毛光。一显光名。二明出处。三示往因。四令信悟。

  或见佛相福庄严(至)皆佛相中明了见。

  见佛福相。一见福相。二了福因。三示因体。四明见处。

  △三一结叹。

  如来功德不可量(至)以佛力故能宣说。

  结叹德广。一数多。二深广。三用普。四结说。谓推功归佛。谦己无能。

  △第九明天地徴祥。谓地动兴供。显证上来佛成正觉。众海云集。各申庆赞。显佛高深。而下称机情。上叶佛愿。故世主为之兴供。天地为之呈祥。分二。先动地三。初动处。

  尔时华藏庄严世界海。

  自狭之宽。且云华藏。约下结通。实周法界。诸天重重。并华藏之内。故云其地何所不该。又染净融故。虽标摩竭。而地震华藏。

  △二动因。

  以佛神力。

  就主显胜。但明佛力。感应道交。亦由物机。然泛明动因。总有其十。今当转法轮。亦兼成道。余如别章。

  △三动相。

  其地一切六种十八相震动。

  震即是声。动即是形。声兼吼击。形兼起踊。故有六种。此六各三。成十八相。

  所谓动遍动普遍动(至)击遍击普遍击。

  摇飏不安为动。自下渐高为起。忽然腾举为踊。隐隐出声为震。雄声郁遏为吼。砰磕发响为击。十八相者。唯一方动。直尔名动。四方若次第若一时动者。名为遍动。若八方次第或一时动。名普遍动。又四方八方十方。如次名三相动。又一方独动。十方次第动。十方同时动。又为三相。余五例之。然动何所为。依胜思惟梵天经。所为有七。一令诸魔怖故。二为说法时大众心不散乱故。三令放逸者生觉知故。四令众生知法相故。五令众生观说法处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脱故。七令随顺问正义故。此上七缘。正是今经所为。地论有四。非当此文。上约外器。若心地圣贤地法性地。亦有震动等义。可以虚求。

  △二兴供三。初标数。

  此诸世主一一皆现(至)雨于如来道场众海。

  同生之众亦得称主。为物依故。

  △二略列。

  所谓一切香华庄严云(至)其数无量不可思议。

  △三结遍。

  此诸世主一一皆现(至)道场众海靡不周遍。

  △第十结通无尽二。初结华藏内二。初举此界。

  如此世界中一一世主心生欢喜如是供养。

  △二类华藏中一切世界三。初□众海兴供。

  其华藏庄严世界海中(至)悉亦如是而为供养。

  一切世界者。谓华藏中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一一种中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彼等一切诸世界中。悉有世主。而为供养。

  △二类佛坐道场。

  其一切世界中悉有如来坐于道场。

  然有二义。一彼诸世主各供当处之佛。二彼诸世主亦供此佛。此佛亦坐彼界道场。

  △三类结大众得法。有十一句。

  一一世主各各信解(至)各各入如来解脱门。

  谓闻法得益。得益有三。一闻益。各各信解故。谓信其言而解其义。二思益。谓于所对审缘虑故。三修益。修益有七。一修门。谓三昧方便故。二修法。谓资粮助道故。三修果。契理成就故。四修益。随有所得成法喜故。五修转。各各趣入无量乘门。及众生界故。六修同悟。解脱法门合先圣故。七修极。修极有三。一大悲极。入佛神通境。但为益生故。此成思德。二大智极。入佛力境。如来力境。悲智超绝。无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极。入如来解脱门。尽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断德。亦即是前诸解脱门。

  △二结华藏外。

  如于此华藏世界界海(至)一切世界海中悉亦如是。

  谓以华藏例于法界。各有此会。同为一大法界会。方是华严无尽说耳。

  此下入第六经。

  ○如来现相品第二

  △将释此品。四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宗趣。四释文。然下诸品多用此四。若有增减。至文当辨。

  今初来意二。先分来。后品来。今初三分之中。自下正宗。由致既彰。正宗宜显。故次来也。四分之中。已明教起因缘。次辨说法仪式。故次来也。

  二品来者。曲有二义。一前辨众集。今显疑现相。二前明旧众。今辨新集。故次来也。

  二释名者。一分名正宗者。正陈宗旨。拣序流通。若四分中。名举果劝乐生信者。举依正果。劝物信乐。是故亦名所信因果。亦名说佛依果会。以从多说故。

  二品名者。如来是能现之人。相是所现之法。现通能所。能所合说。体用双陈。以立其称。

  然如来现相各有五义。以成其十。如来五者。一就理显。谓法性名如。出障名来。二唯就行。瑜伽云。言无虚妄故名如来。涅槃三十二亦同此说。三理智合说。转法轮论云。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正觉第一义谛。故名如来。此与成实大同。四离相说。般若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五融摄说。谓一如无二如。若理若智。若开若合。无不皆如。故名为如。如外无法。来亦即如。如是来者。是真如来。

  现相五者。一现面门光相。召十方众。二现眉间光相。示说法主。三振动刹网。以警群机。四佛前现华。表说依果。五白毫出众。表教从佛流。

  如是等相。是如来现相品中辨。此故以为名。

  三宗趣亦二。一分宗。三分正宗已如上说。四分之宗。即以佛果无边刹海。具三世间无尽自在。故以为宗。令诸菩萨发生净信。修行涉求。以之为趣。

  二品宗。以光相表示为宗。令上智玄悟为趣。

  四释文。此下二品说法仪式。是当分方便。即分为二。初现相品。为远方便。后三昧品。为近方便。今初一品大分为六。一众海同情。二光召有缘。三所召云奔。四现瑞表说。五称扬佛德。六结通无穷。今初先以五门料拣诸会请问之殊。一问之有无。二所问法异。三能问人别。四仪式不同。五疑之权实。

  初中前二后二。此四有问。中五皆无。

  谓初会标果起因故问。第二会寻因至果故问。但因有升降。寄六会以答之。果无差别。第七当会答也。然诸会更有问者。并当会别义。以总收之。或重明于前非大位问。第八会明因果纯熟。故须有问。诸行修无碍。六位顿成。故当会答。第九会明称性因果。故别有问。谓俱入法界。无差别故。亦当会答。四处都有三百一十句问。谓初及第二各四十问。第八二百。第九三十。中本广本。问则难思。

  二所问异者。初两会问。果广因略。为成信解故。第八会问。因广果略。为成行故。第九会问。全同初会。而因举主佛之因。明因是果因。显唯证故。

  三能问人异者。初及第九。皆同生异生。二众齐问。以所问法众同依故。第二会中。唯同生问。以所入位同生胜故。八唯同生。一人自问。以造修之行。各自成故。

  四请问仪式。复有二义。一约言念。二约通别。初中请有二种。一言二念。答亦有二。一言答。二示相。交络相望。应成九句。在文唯四。初会之中具二问答。谓现相品长行念请。供声言请。初光示法主。现华表义。现众表教。即示相答。三昧品中以言重请。下之三品亦以言答。第二会唯念请。如来示相答。菩萨言说答。佛心自在。不待兴言。佛力殊胜。现相能答。第八会言请言答。此显菩萨不同佛故。第九会念请示相答。显以心传心。唯证相应。离言说故。

  二通别者。初后二会别问通答。二八两会别问别答。又初会亦是别问别答。次文当明。

  第五疑之权实者。问诸王菩萨位皆圆极。何得有疑。有云。为众生疑故。有云。希佛果故。又显因果悬隔故。然上二解。初权后实。并皆有理。可通余教。然此经中。若实若权。无非法界之疑。以疑为有力。与所说证。为缘起故。此事旧尔。海印顿现。疑之与答。念念常疑。念念常断。其犹像模。因模之高。成像之下。因模之下。成像之高。缘起法界。理应尔故。

  △次正释文二。初长行念请二。初举人标念。

  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

  谓尽于众海。皆希佛境。并欲利生。成缘起门。故标同念。

  △二云何下正显问端。有四十句。且分二别。前二十句直尔疑念请。后二十句引例举法请。准义。二文皆应具举。互有影略。不欲繁辞。故下偈中更不引例。合二处文。直尔请说。第二会中亦有此二。而引例中问。同此直请。正欲显于诸佛道同影略之义。

  又四十句中。初二十句问果。后十问因。中间十句明化用普周。通问依正染净因果。前是所求。后是所行。中是所知故。分是举果。故先问果。据斯义类。亦可分三。今以两段皆有结请。故但分二。前中亦二。先明疑念。后明结请。今初前十句问德用圆满。后十句问体相显著。今初十句。文唯有八。偈有神通及自在二问。世界成就品初答中。亦同此有今文阙者。是或脱漏。或是义含。无能摄取之中摄。此二故。故下法界品中。阙无能摄取。及与神通。唯有自在。故此三事合则可一。开则为三。故出没不同。

  △二正释文。

  云何是诸佛地。

  言佛地者。即智德分位。然此经宗通收万德。故广则无量。略有十种。如上所引同性经说。然体不出五。谓清净法界及与四智。以斯五法。摄大觉性。具如佛地经及彼论说。然要唯有二。无所不摄。谓真理妙智。融而无二。是诸佛地。并有生成住持功能。故名为地。此句为总。该摄诸德。下明佛果。皆答斯问。

  云何是诸佛境界。

  此下诸句皆别明佛地之德。

  言境界者。悲智所缘故。亦分齐故。广亦无量。略有十种。如出现及问明不思议品广说。然出现多明体遍。不思议品以辨超胜。故云十种无比境界。问明该其因果体用。小有不同。至文当知。若准瑜伽。如来境界谓五界差别。一有情界。二世界。三法界。四所调伏界。五调伏加行界。或说要唯有四。一所缘真俗。二所住刹海。三所起业用。四所应摄化。并如下说。此与瑜伽大同。总唯有二。谓佛即境。约分齐说。或佛之境。约所观化等。今文多显佛之境也。

  云何是诸佛加持。

  谓佛胜力任持。令有所作。

  广亦无量。略有十种。如不思议法品及法云地说。离世间中。十种佛所摄持。亦其例也。然不出三类。一如加持化身及舍利等。二如加耆域入火不烧等。三如加非情作佛事等。此与神通。宽狭不同。谓六通中。唯神境一。有加持故。今此加持即是神力。

  云何是诸佛所行。

  是佛所作。或说十种。如不思品云。诸佛世尊有十种化。不失时等。亦是所行之行。如出现品。谓无碍行。是如来行等。或大悲摄生。或大智造缘。无思成事。方便善巧。所作究竟。皆名为行。

  然约人望行。标云所行。既是所作。实通能所。故不同彼境界之中。彼智所观所应摄化。但就所故。况所望不同。故不相滥。若准瑜伽七十八中。引深密经。佛答文殊此二别相云。所行谓一切种如来。共有不思议无量功德。庄严净土。如来境界。谓一切种五界差别。五界如前。

  云何是诸佛力。

  即佛大自在。广有无量。略说有十。即处非处等。又有十种。谓广大力等。如不思议品。

  云何是诸佛无所畏。

  无诸畏惧故。离世间品说。有十种无畏。或说四种。如常所明。昔云。前四是异二乘功德。佛力是破魔功德。无畏是伏外道功德。未必全尔。十力无畏亦不共二乘故。然上来多明大智功德。

  云何是诸佛三昧。

  谓佛果等持。数过尘算。如师子颦申等。略说十种。如不思议品说。佛有无量不思议三昧等。

  八准答及颂。名佛神通者。谓依定发起无碍神用。或说有十。如十通品不思议品云。一切诸佛。有无边际无碍解脱。示现无尽大神通力。十通唯局菩萨。或说有六。如常所辨。然名通大小。

  九准答及颂。名佛自在。谓所作任意。无碍成就故。广有无量。或说百种。谓于众生自在等。各有十故。略有十种。谓命自在等。并如离世间品说。不思议品。亦说有十。谓诸佛世尊。于一切法。皆悉自在等。

  云何是诸佛无能摄取。

  颂名无能制伏。答中名无能毁坏。谓佛所作。无有天上人中沙门魔梵及诸二乘大菩萨等神力能制。是故旧经翻为佛胜法也。

  略有十种。如不思议品。诸佛有十种最胜法等。若取无能毁坏。即十种大那罗延幢勇健法是。上之十问。多在不思议品。至下当知。

  △二体相显著。

  云何是诸佛眼(至)云何是诸佛声。

  谓六根三业。于身业中。开常光为身光。放光为光明。故有十句。不思议法品说。诸佛有十种法。普遍无量无边法界。谓无边际眼等。离世间品。一一各以十门辨释。又出现品说。佛三业各具十义。然诸经论说。佛常光一寻。准不思议品。常妙光明。不可说不可说种种色相。以为严好。为光明藏。出生无量圆满光明。普照下方。无有障碍。然放光则有时不放。如诸会面门毫相所放之类。然相海品。其一一相。常放光明。斯即放光。亦通常光。而分别者。常则湛遍。放则见有去来故。

  云何是诸佛智。

  广则无量。略说有十。体不出五。谓清净智及大圆镜等四智。要唯有二。谓根本后得。总摄唯一。诸法实相无障碍智。此之十句。多如相海。及随好品。

  △二明结请。

  唯愿世尊哀愍我等开示演说。

  将欲引例。故且结请。

  △二引例举法请二。初引例二。初十句问化用普周。文唯有九。阙安立海。

  又十方世界海一切诸佛皆为诸菩萨说世界海。

  一世界海者。是所化用处。如华藏品。

  众生海。

  二是所化机。即刹中所持。三准答及颂。名法界安立海。如世界成就品。通明法界所安立海。起具因缘等故。若因缘者。贤首云。所化生法也。亦是前二。于法界中。施设安立。故诸经论。皆说世谛。为安立谛。然安立言。梵云柰耶。而义多含。或云理趣。或云方便。或云法式。或云法门。或云安立。故知即安立法式也。

  佛海。

  四能化主也。如华藏品。广举其名。亦如不思议等品。

  佛波罗蜜海。

  五化所成行。如离世间品。

  佛解脱海。

  六化所得果。如法界品。

  佛变化海。

  七临机神变化。难化众生。即身业化也。如诸会不起而遍。光明觉品长行。身业阿僧祇等。皆是其文。

  佛演说海。

  八称根说法语业化也。如四谛品。

  佛名号海。

  九随机立称。如名号品。

  佛寿量海。

  十随器所感。住世修短。如寿量品。

  △二十句问因德深广。

  及一切菩萨誓愿海。

  一创于生死。立大誓愿。

  一切菩萨发趣海。

  二胜进大心。趣求佛果。

  一切菩萨助道海。

  三积集菩提福智资粮。

  一切菩萨乘海。

  四运诸菩萨。从因至果。

  一切菩萨行海。

  五慈悲喜舍等四菩萨行。

  一切菩萨出离海。

  六谓永背惑业。证契真理。

  一切菩萨神通海(至)一切菩萨智海。

  上四可知。然此十句有通有别。别则初二寄十信。次二十住。次一十行。次一十向。以向出离故。次三登地已上。后一等觉。此约横论一切菩萨。若约通说。各通始终。即竖论一切菩萨也。故此十句。文通行位。然皆普摄法界。深广无边。故云海也。并如下诸会说。

  △二结请。

  愿佛世尊亦为我等如是而说。

  既是引例。故致亦言。

  此四十句。答文在何。问有通局。答亦如之。通即诸会。与此相应。皆是答。此上所引者。居然当之。谓前众海既是九会常随。岂得此问局于初会。岂复众海。问不尽耶。故知初会为总。九会同答此问。而为分意别。故诸分初。皆重举诸问。则显分分之中。皆通因果等故。则从此尽光明觉。答十海问。问明已下答十因问。不思议下答二十句身。至下当知。

  又就四十问。十海为总。九会同答十海。一世界成就品。答世界安立海。二华藏品。答世界海遮那。但引因释成。现相三昧。但是说法由致。并非别答海问。三名号品。答如来名号海。四四谛品。答演说海。五光明觉至十忍品。别答十句因问。通答众生海。修因之人即所化生故。六阿僧祇品。答变化海。长行举数。欲显化用难量故。偈中广明变化。重重微细难说。七寿量住处。皆答寿量海。八不思议等五品。别答二十句果问。总明佛海。就德深广。以显佛故。九第八会。答波罗蜜海。总摄诸位。皆成行故。十第九会。答解脱海。证入法界。起大用故。

  问中为次。与答异者。问约本有修成自行化他而为次第。谓先有世界众生。则有佛出。修因得果。故波罗蜜海是因。解脱是果。余四皆大用。谓临机变化。随宜说法。称物立名。随物修短。答中先人后己。故大用四海居先。自利果因二海居后。又众生一海亦可通在九海。皆为生故。种种随宜。显生多故。

  若约局言。当会答尽。此复有二。一现相答。下文当示。二言说答。此亦有二。一经来未尽。二答二兼。余成就品当引。

  △二供声偈请二。初明因缘。

  尔时诸菩萨威神力故(至)自然出音而说颂言。

  前请在念。佛虽已知。今请彰言。使大众同晓。前既为法兴供。今乃以供宣心。不因抚击。故曰自然。非无因缘。即菩萨威力。同异生众。皆菩萨也。又表身口为供具故。供具皆即法界体故。

  △二正说偈中。十颂分二。初三叹德请二。初二叹佛明具说因。

  无量劫中修行满(至)诸佛安乐咸令证。

  前偈即悲之智已满。为物现身。后偈即智之悲已圆。能断疑除苦。有悲必普。有智必能。故应说也。

  △后一叹众明具说缘。

  菩萨无数等刹尘(至)演说妙法除疑惑。

  前半叹众。显无异念。后半结请。明说则断疑。

  △二七举法请三。初四述前初十句问。

  云何了知诸佛地(至)为利益故当开演。

  问小有不次。但取文便。及余一切广大法者。结例所余。谓二十句外。佛无边德亦愿说之。不思议品广说余门。诸说果处。皆答此也。

  △次一颂述前体相显著十句。

  佛眼云何无有量(至)愿示能知此方便。

  略示可知。

  △后二颂述化用普周十句之问。

  如诸刹海众生海(至)此道场中愿说宣。

  现文唯七。以佛海中含于神变寿量名号。以此三海不离佛故。不问因者。长行明通诸会。故列因疑。今彰初分请当会答。又显此会因略果广。第二会果略因广故。

  △二明光召有缘十。初放光意。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

  以领念故。供声易了。故略不明。念但疑法。何以放光现相答。故答相云。何谓佛三昧力加持放光。令菩萨来远。远能为此。即佛地境界是佛所行。无摄无畏故。此为总意。若别别明者。如文思之。又召来菩萨。亦是言答上之十问。至文当知。

  △二光依处。

  即于面门众齿之间。

  面门即口。言众齿者。表四十问。教道遐舒。口生真子。咀法滋味。益法身故。总处放者。此会总故。

  △三显光体。

  放佛刹微尘数光明。

  随机多演故。

  △四列光名。

  所谓众宝华遍照光明(至)称扬一切佛名号光明。

  略列十名。皆从体用立称。

  △五结光数。

  如是等佛刹微尘数。

  △六彰眷属。

  一一复有佛刹微尘数光明以为眷属。

  △七辨色相。

  其光悉具众妙宝色。

  众宝隐映。表教道含容。

  △八明光应远。

  普照十方各一亿佛刹微尘数世界海。

  △九彼众感通。

  彼世界海诸菩萨众(至)各得见此华藏庄严世界海。

  △十偈声召命。即通举十号。示为所归。十偈在文。且分为五。初六偈自彰因果已圆。劝同观礼。

  以佛神力其光于彼一切菩萨众会之前而说颂言。

  无量劫中修行海(至)今成妙觉遍照尊。

  总明二利因满成正遍知。

  毛孔之中出化云(至)令趣菩提净无碍。

  毛光开觉是明行足。

  佛昔往来诸趣中(至)一念皆令得解脱。

  往来诸趣。是世间解。一念解脱。可谓善逝。

  摩尼妙宝菩提树(至)放大光明普威耀。

  云成正觉。即佛义焉。

  大音震吼遍十方(至)种种方便令开晓。

  大音演寂。即无上士。随心开觉。是调御丈夫。

  往修诸度皆圆满(至)汝等应往同瞻礼。

  诸力皆圆。即天人师也。

  △二有一颂。明众海已集。引例劝归。

  十方佛子等刹尘(至)今在佛前专觐仰。

  既云已雨诸云为供。是应供也。为对引例。故不当次。

  △三一颂圆音随机见必蒙益。

  如来一音无有量(至)彼两足尊宜往见。

  结云两足尊。即世尊也。

  △四一颂义海顿演宜速及时。

  三世诸佛所有愿(至)汝可速诸如来所。

  如三世佛大愿而来故。结云如来。

  △五一颂特命有缘是光本意。

  毗卢遮那大智海(至)汝可往观闻所说。

  △三所召云奔三。初同会道场三。初总明。

  尔时十方世界海一切众会(至)亲近供养。

  △二别显中。十方即为十段。一一方皆有十事。初东方十者。一定方所。

  所谓此华藏庄严世界海东。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清净光莲华庄严。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摩尼璎珞金刚藏。

  此中应有世界种。名略不说耳。

  △四彰佛名。

  佛号法水觉虚空无边王。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至)名观察胜法莲华幢。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诸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菩萨身相云(至)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供云应有十种。而但九者。涂香烧香二文合故。言各现者。主伴一一皆现也。重重无碍。各遍虚空。一一可观。名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本方。

  即于东方各化作种种(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二南方十。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南。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一切宝月光明庄严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无边光圆满庄严。

  △四彰佛名。

  佛号普智光明德须弥王。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普照法海慧。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诸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一切庄严光明藏(至)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南方各化作帝青宝(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三西方十。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西。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可爱乐宝光明。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出生上妙资身具。

  △四彰佛名。

  佛号香?功德宝庄严。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至)名月光香?普庄严。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诸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一切宝香(至)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西方各化作真金叶(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四北方十。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北。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毗琉璃莲华光圆满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优钵罗华庄严。

  △四彰佛名。

  佛号普智幢音王。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至)名师子奋迅光明。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诸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一切香摩尼众妙树云(至)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北方各化作摩尼灯(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五东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东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阎浮檀金颇梨色幢。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众宝庄严。

  △四彰佛名。

  佛号一切法无畏灯。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至)名最胜光明灯无尽功德。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诸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无边色相(至)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本方。

  即于东北方各化作宝莲华(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六东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东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金庄严琉璃光普照。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清净香光明。

  △四彰佛名。

  佛号普喜深信王。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慧灯普明。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诸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一切如意王摩尼帐云(至)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东南方各化作宝莲华藏(至)结加趺坐。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二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三(入第六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七西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西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日光遍照。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师子日光明。

  △四彰佛名。

  佛号普智光明音。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并华光?髻。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诣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众妙庄严宝盖云(至)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西南方各化作(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八西北方十事。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西北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宝光照耀。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众香庄严。

  △四彰佛名。

  佛号无量功德海光明。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至)名无尽光摩尼王。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诣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一切宝圆满光云(至)悉遍虚空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西北方各化作(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九下方十。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下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莲华香妙德藏。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宝师子光明照耀。

  △四彰佛名。

  佛号法界光明。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法界光?慧。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诣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一切摩尼藏光明云(至)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下方各化作宝?灯(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十上方十。初定方所。

  此华藏世界海上方。

  △二明土海。

  次有世界海名摩尼宝照耀庄严。

  △三辨世界。

  彼世界种中有国土名无相妙光明。

  △四彰佛名。

  佛号无碍功德光明王。

  △五主菩萨。

  于彼如来大众海中(至)名无碍力精进慧。

  △六眷属数。

  与世界海微尘数诸菩萨俱。

  △七至佛所。

  来诣佛所。

  △八兴供云。

  各现十种无边色相宝光?云(至)而不散灭。

  △九申礼献供。

  现是云已向佛作礼以为供养。

  △十化座安坐。

  即于上方各化作(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十方化座。体相各异。而皆同名莲华藏师子之座者。师子之义。已见上文。莲华藏言。通有三意。一约菩萨。表含藏开敷故。二约所诠。将说依报故。三约诸会。通显华严故。上下还于本方坐者。佛圆回身。皆见面故。异于余宗。但八方故。

  △三总结。

  如是等十亿佛刹微尘数(至)于其座上结加趺坐。

  △文有其八。一略示前文。云如是等。二总明海数。谓十亿刹尘。以上来所列是华藏邻次之海。口光各照一亿。十方故有十也。上二段。前别中所无。三结主。四结伴。五结来至。六结兴供。七结礼献。八结安坐。既为总结。故阙定方。已至会中。故阙初海等三事。

  △二现自在用。即为叹德。谓尘尘近佛。念念益生。文有其八。一明诸菩萨毛孔现光。

  如是坐已其诸菩萨(至)一切宝种种色光明。

  △二光现菩萨。

  一一光中悉现十世界海(至)皆坐莲华藏师子之座。

  △三菩萨入尘。

  此诸菩萨悉能遍入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

  略有二义。一一切施设。依正等尘。一一称真故。二约观心。众生意识所缘。即是法界。例依名相分别而转。是谓安立。妄故为尘。体皆可依。是名大刹。皆有觉性。是曰如来。此明菩萨证入众生性海。

  △四尘含广刹。

  彼一一尘中皆有十佛世界微尘数诸广大刹。

  △五刹有如来。

  一一刹中皆有三世诸佛世尊。

  随世俗故。说有三世。全称性故。并在尘中。

  △六菩萨往供。

  此诸菩萨悉能遍往亲近供养。

  通财及法。

  △七助佛扬化。

  于念念中以梦自在(至)随众生心悉令开悟。

  △八所化成益。

  念念中一一国土(至)广大愿海生如来家。

  于中贤首对前开悟。以三义释之。初别配释。谓以前十法门。对后所成十益。一门得其一益。二三前却。余并如次。一以梦自在门。梦中警觉造恶众生。令得断恶免苦益故。二以菩萨行门。令入正定。三以现诸天殁生门。令生天受乐。以放逸则殁。克念便生故。上三人天乘。四以动刹。现无常令厌。以叹佛神变令欣。成二乘益。下皆大乘。五以严刹大愿。令修福求向。六以摄生言辞。令发大心。以佛音声。即同体大悲故。七以佛云雨法。令入菩萨不退之位。已上三位在地前三贤。八以照遍满法界土及神变。令得初地已上智眼。见平等法。九以佛普现遍法界解脱力。令得八地已上大力大愿无尽智净国土益。十以普贤建道场。令住佛果大愿海。言生如来家者。入佛果位故生。非是初地已上生佛家也。二圆通者。此上十法。于此十益。一一遍通。谓或一法成十益。或十法成一益。如是互遍无所障碍。

  三各别者。谓前十法门。各自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此以法无益。后十益。但言须弥尘数。不言刹尘之国。则是己身以人为益。既各别释。则梦自在门。亦显一切皆如梦故。延促等无碍。故云自在。余并可知。

  此上菩萨法化。始从放光。终于得益。顺数八段。逆推十二。重叠无尽。一其十须弥尘数众生得益。方在一国。余一切土皆尔。故云一一国各各令等也。二此一切土益。在一念时中。余一切念时皆尔。故云念念中也。三如是念念之益。方是一法门所开悟。一一法门皆尔。四彼多法门。方是一念所用。余念念所用法门亦尔。五彼多念法门。方论一广刹。如一广刹。如是十刹尘数广刹皆尔。六彼多广刹。方论一尘内。如一尘。一切安立中诸尘亦然。七如上诸尘方是一安立海。如一安立海。遍法界诸安立海亦然。八遍法界安立海中业用。方是一化菩萨所化。如一化菩萨。十世界海化菩萨一一皆然。九诸化菩萨方是一光所现。如一光。一一光亦然。十彼十刹尘数光明。方是一毛孔现。如一毛孔。遍身一一毛孔皆然。十一彼遍身毛孔。方是一菩萨。如一菩萨。有如是十亿佛刹微尘数个世界海微尘数菩萨。有如是孔皆尔。十二上来所明十一重作用。方论来此一会。如此一会。于余佛会亦复如是。此后一段偈文具之。

  又上十二重。一一开之为二。便成二十四重。且如一念。望一切念。即是二义。类例相似。合之为一。余十一重。准此思之。如是重叠无尽。各周法界。唯智顿观。非心识境。华严海会。大用皆然。三光声自述。前既光声召命。今亦光声自述。菩萨位极。用穷深广。若非自述。时众难知。

  △十颂分二。初一总明兼陈说处。

  尔时诸菩萨光明中同时发声说此颂言。

  诸光明中出妙音(至)能入菩提之妙道。

  △二别显德用殊胜三。初通显体用自在。

  劫海修行无厌倦(至)佛子善入斯方便。

  悲智相导。度众生而不疲。

  尽诸劫海修方便(至)而恒说彼性寂灭。

  空有双观。入法门而常寂。

  三世诸佛所有愿(至)而为自行清净业。

  物我无滞。故化他而自净。

  △二别叙前现自在。与前影略。

  一切诸佛众会中(至)入彼如来寂灭法。

  身遍十方。智观寂灭。即显不唯来此会也。

  一一光明无有边(至)见诸菩萨所行境。

  身光普入。智眼遍观。

  菩萨能住一毛端(至)是其清净方便地。

  住一毛端。遍动诸刹。况乎于上。处宝莲华。

  一一尘中无量身(至)获无碍意庄严者。

  尘尘多身。门门化异。举一殁生门。可以例诸。

  三世所有一切劫(至)证明法性无碍者。

  念劫无碍。结由证深。念劫既融。故于念念能作法性。无碍者。分与无分。皆无碍故。谓证理不唯无分故。在一切处。而全在此一法。一切法亦然。各有四句身等。不唯分故。常在此而无在思之。

  △后一偈结广有归。

  普贤胜行皆能入(至)诸光明中大音吼。

  普贤胜行。皆入非独。向来所陈。故能光中。演斯自在。

  △四现瑞表说。上所现相但召有缘众。集将陈故。重现斯瑞。瑞文有三。初光示法主。二现华表义。三现众表教法。籍人弘故。先明主义为教本。故在教前。初文分六。初意。

  尔时世尊欲令一切菩萨(至)无边境界神通力故。

  △二体。

  放眉间光。

  眉间者。表离二边故。于体不计有无二边。于义不着常无常等诸法相边。于行不习苦乐二边。于道不住邪正二边。于人不执因果二边。于教不说世出世二边。于谛不见真俗二边。于化不定权实二边。是故为众放眉间光。

  △三名。

  此光名一切菩萨智光明普照耀十方藏。

  上句令得能知智也。下句令照所知境也。藏有三义。一智光含德无尽故。二以十方刹海各于尘内重含诸刹故三。亦通于五藏。以言智光故。照初二藏。令菩萨证照。次二藏令菩萨成证。则得于涅槃成则得于菩提。照第五藏。令化令净。三中后二。如下业中。

  △四相。

  其状犹如宝色灯云。

  谓色如灯云。犹日月洞照。周遍润泽。雨法雨故。如相海品。

  △五展即光业用五。初所照分齐。

  遍照十方一切佛刹。

  △二光现依正。

  其中国土及以众生悉令显现。

  △三动其刹网。

  又普震动诸世界网。

  以诸世界重叠影现。交互相当。犹如网孔。

  △四尘现如来。

  一一尘中现无数佛。

  △五随机雨法。

  随诸众生性欲不同(至)普贤菩萨道场众会。

  略举三法。皆下所显。初法轮云示其所行。二出离云示其所度。三大愿云示说法主。谓将说普法。令知法主大愿普周刹尘内故。

  △六收。

  作是事已右绕于佛从足下入。

  示有终归也。证从佛流。眉间出光。修因顺果。故须右绕。自下升高。故从足入履。佛所行方证入故。

  △二现华表义二。初总标华现。

  尔时佛前有大莲华忽然出现。

  为座所现中方众故。通表所诠佛华严故。别表华藏佛所净故。故于佛前。出此莲华。既通表华严。亦具同时具足等十门。及教义等。而其本意正表义耳。忽然现者。依理起事。难测量故。

  △二显具德严二。初标十种。

  其华具有十种庄严一切莲华所不能及。

  先标十种显德无尽。

  △二别列十句。初体备众德。

  所谓众宝间销以为其茎(至)妙网覆上光色清净。

  莲子住处。有含藏之义。故名为藏。表示法门一含一切华藏之名。由此而立。

  △二妙用自在。

  于一念中示现无边诸佛(至)一切菩萨所修行愿。

  一念况多摩尼宝王。即前藏体。影现佛身。即依正无碍。既发多声。声皆演法。

  △三现众表教三。初现众时。

  此华生已一念之间。

  言一念者。华生无间。表教义相应。

  △二现众处。

  于如来白毫相中。

  表教从所证净。法界所流。为众教源。如白为色本。

  △三正明众现三。初主属齐现。

  有菩萨摩诃萨名一切法胜音(至)俱时而出。

  遍诠诸法。故云一切所诠圆满。是曰胜音。圆教法门必摄眷属故。下文云。世界海微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权实无碍。故曰俱时。

  △二申敬就座。

  右绕如来经无量匝(至)各于其上次第而住。

  主伴虽殊。并修因须果故。右绕如来。文义相随。故依华坐。正助不等。台须有差。上义依理明故。忽然而现。今教由人立故。众从佛流。亦如涅槃从牛出乳。

  △三彰其德业。

  其一切法胜音菩萨。

  主教是宗故偏难。至文有十句。略为二解。一竖配十地。明比普摄十地功德一句一地。

  了深法界生大欢喜。

  初地欢喜。得智证如。

  入佛所行智智无疑滞。

  二地性戒。是佛所行。

  入不可测佛法身海。

  三地多闻。入法身海。

  往一切刹诸如来所。

  四行道品。善友是依。

  身诸毛孔悉现神通。

  五地双行。现通利物。

  念念普观一切法界。

  六观法界。般若现前。

  十方诸佛共与其力。

  七功用已络。所佛与力。

  令普安住一切三昧。

  八无住无动。住三昧心。

  尽未来劫常见诸佛无边法界功德海身。

  九为法师。见无边法。

  乃至一切三昧解脱神通变化。

  十具于大尽三昧等圆。初地尚摄诸地功德。况于后后。不具前前。

  二横就极位释。一理智了真。二量智入行。三证穷法身。四常观受用。五毛现神变。六念观法门。七外感佛加。八内安深定。九竖见来际。十横无不圆。故此十句摄为五对。若横若竖。能诠必具。故为二释。五称扬佛德。既现既至。任力称扬。自申罔极之情。显佛无涯之德。文分为二。初一眉间菩萨赞后十十方菩萨赞。新众才集。佛便现瑞。文不累书。故编成次。以赞德相类结集。并之一处。乘现胜音之次。先举胜音之偈。后十菩萨。即如次十方。昔人不晓斯文。便将后十为胜音眷属。非唯章疏之失。亦乃翻译有违。何者且眉间出众。即主伴皆赞十方来众。寂无一言。主伴礼仪。一何疏索。况准法界品例。来者皆有赞辞。细寻菩萨之名。与前十方。如次相似。但由译人不审致令。名小乖差。至下文中。一一对辨。

  △今初胜音文分二。初说偈仪。

  即于众中承佛威神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二正说偈。然偈中总相赞佛。亦含诸问。思之可知。十颂分三。初直就佛叹。皆叹如来体用无碍。于中。初不动本而周遍。

  佛身充满于法界(至)而恒处此菩提座。

  十身圆融。遍四法界。

  △二不坏小相而广容。

  如来一一毛孔中(至)如是普周于法界。

  上则事如理故。此则事含理故。前一偈半。一毛摄三世间。后半类余。谓遍法界内皆有佛身。无有一毛不含刹海。又一毛表解脱门。诸佛菩萨智所住故。现多刹海者。门门皆见净土因。

  △二约众叹佛者。圣贤辅翼。显主胜故。六偈总明主伴。皆遍二。

  初二总身总相遍。

  一一刹中悉安坐(至)乃至法界咸充遍。

  △二有四偈。总身遍别。

  法界微尘诸刹土(至)法界周流无不遍。

  既微细难思故。唯普智方知。普行方立。

  △三一偈双结主伴。

  一切刹土微尘。数(至)各雨法雨称其心。

  △第二十方菩萨赞德十。初东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言众中者。大众海中。前列名处。名观察。胜法莲华幢幢相高。出王是超胜。此喻相似。光慧即是所喻幢体。

  △二正说偈赞佛真应二身。密答佛地。如来智等。摄佛地故。十颂分二。初三赞真。后七赞应。赞真。必体用双美。赞应唯约用明。欲显门差。实非体外。今初分三。初一赞智身。次一赞法身。后一双结智。含四智法。即法界五法具矣。初赞智身。

  如来甚深智普入于法界能随三世转与世为明导。

  上半正体证真。下半后起随俗。又句各一智。初句大圆镜智。行相深细故。次句平等性智。自他平等即法界故。次句妙观察智。于自共相无碍转故。末句成所作智成就。利他导世事故。

  △二赞法身。

  诸佛同法身无依无差别随诸众生意令见佛色形。

  上半体相皆同。同有二义。一本性法身体同。言无依者。无住本故。无差别者。体无二故。二已证法身。相同。力无畏等。皆无异故。此则无碍慧身。不依一切。离诸分别。是无差别。下半用同。能现能生身土智影。皆无二故。即法身无色。应物现形。

  △三双结。

  具足一切智遍知一切法一切国土中一切无不现。

  上半结智。上句根本。下句后得。下半结法。但举其用。体通上下。以智契如故。金光明说。如如及如如智为法身故。

  △二赞应三。初随乐现应。

  佛身及光明色相不思议众生信乐者随应悉令见。

  不思议者。随缘无边故。光明觉云。亿那由劫。共思量色相威德。转无边等。

  △二身光演法。

  于一佛身上化为无量佛(至)浅智不能测。

  初一化身演法。望前应身。即重化也。次二毛光演法。后一结叹难量法轮。义如别说。

  △三成道起通。

  一切世界中现身成正觉(至)普现神通力。

  上皆圆融。亦有十身。且从一义耳。

  △二南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前云集中。名普照法海。慧会义亦同。光明即照法故。

  △二正说十颂叹佛寂用。应机德答前境界法身显现。即分齐境。无生无体。即所观境。众生国土皆所化现。文三。初四依真起应二。初一偈显真。

  佛身常显现法界悉充满恒演广大音普震十方国。

  佛身常者。第一义常出三世故。智符于理。湛然常照。显者离二障故。现者常在前故。不同众生自体常也。法界悉充满者。诸根相好。一一无边无限。福智所庄严故。次二句音恒用。普恒自受用广大法乐故。

  △二三偈起用。

  如来普现身遍入于世间(至)能入能观察。

  初一普随物乐。次一感应道交。后一法光无际。

  △二体用无碍。

  佛身无有生而能示出生(至)所现皆如影。

  初二句约相。无生现生。次二句约性。无住而住。次一偈约用。无去住而普周。后偈体用双拂。谓无体拂上无生。无生为佛法体故。今体即非体。无住处者。拂约性二句。亦无生可得。拂示生句。下半拂前第二偈约用。用如影故。

  △三真应无尽。

  佛随众生心为兴大法云(至)色相络不尽。

  一法云无尽。二众会无尽。三身相无尽。无尽相言兼真身故。终不尽者。全同体故。

  △三西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前名月光香?普庄严。此中光即月光明。慧即是智慧庄严。

  △二正说十颂。赞佛身含众海。即答加持问由。加能入故。于中前九谮众海。则佛德可知。分二。初一总。

  此会诸菩萨入佛难思地一一皆能见一切佛神力。

  △二八别二。初平遍一切入尘现用。

  智身能遍入一切刹微尘(至)入佛之境界。

  初一智身入刹尘。次一色身普现用。后二释成前义。一普贤行圆。二身心平等。

  △二微细入于毛孔刹作用。

  已证如来智等照于法界(至)一念皆能现。

  △二有一颂结德归佛。

  一切诸佛土一一诸菩萨普入于佛身无边亦无尽。

  非唯一会。一切菩萨皆入佛身。方为赞佛。

  △四明北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遍观十方而说颂曰。

  此同本名。但加慧字。

  △二正说十颂。叹佛依体起用转。大法轮答前佛行。佛以转法化生。为其行故。文三。初二句总。

  毗卢遮那佛能转正法轮。

  △二有八偈半。别赞佛十化。

  法界诸国土如云悉周遍。

  现受生化处处受生。身云偏故。

  十方中所有诸大世界海佛神通愿力处处转法轮。

  赞神通化。虽云转法。意在通用。

  一切诸刹土广大众会中名号各不同。

  赞业果化。一切诸刹名号不同者。示同趣类。业报名字故。上三依身。

  随应演妙法。

  辨扬化随应。则能断彼疑故。

  如来大威力普贤愿所成一切国土中妙音无不至。

  劝赞励化。妙音赞励故。

  佛身等刹尘现一切世间普雨于法雨无生无差别。

  庆慰化普雨法雨。令彼进修无生法故。上三语业。

  无数诸亿劫一切尘刹中往昔所行事妙音咸具演。

  领受意化。领问受取。演昔行故。

  十方尘国土光网悉周遍光中悉有佛普化诸群生。

  决择意化。决择有情心行差别。及拣诸法。性相不同方能普化故。

  佛身无差别充满于法界能令见色身随机善调伏。

  发起意化。发起众善。及三乘大行。为善调故。

  三世一切刹所有众导师种种名号殊为说皆令见。

  造作意化。建立佛法。事义种种皆令见故。依实起用。即是化身。故说化身。无别心色。上之十化。与佛地经次第无违。但令相融不违经旨。

  △三结归斯会。

  过去及现在一切诸如来所转妙法轮此会皆得闻。

  △五东北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前众集中。名最胜光明灯无尽功德藏法海。可当最胜光明。义与慧同。功德藏名。前后无别。无尽二字。前有后无。

  △二正说偈赞。佛摄胜眷属。答佛力问。寄赞菩萨。实由佛力。故结云住于力地中。文二。初一智满得法。即为总相。

  此会诸佛子善修众智慧斯人已能入如是方便门。

  末句有二意。一指前。谓具前三轮之化故能周遍一一国土。二即下九别。为如是方便也。

  △二别相共赞七事。

  一一国土中普演广大音说佛所行处周闻十方刹。

  一赞普演大音。有三种大。一者处大。一一国故。二者义大。说佛行故三者体大。周闻十方故。

  一一心念中普观一切法安住真如地了达诸法海。

  二赞时无空过。念念观法。证真实故。

  一一佛身中亿劫不思仪修习波罗蜜及严净国土。

  三能入胜处。诸佛身中修净国故。

  一一微尘中能证一切法如是无所碍周行十方国。

  四于染无碍尘中。证法而周行故。

  一一佛刹中往诣悉无余见佛神通力入佛所行处。

  五能入佛境。见佛神力。入行处故。行处有二。一智行处。谓十力境。二佛化处。谓器及众生。

  诸佛广大音法界靡不闻(至)一切皆能了。

  六善入音声。初一入大音。次一入妙音。后一入一切音。

  从地而得地住于力地中亿劫勤修行所获法如是。

  七善知诸地。言从地者。即出心也。而得地者。即住入也。力地中者。即佛地也。所获法者。结上方便也。

  △六东南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名全同前。

  △二正说颂赞。诸菩萨悟入深广。由三昧力。见佛三昧。即答三昧问也。文四。初叹见佛真体。

  一切诸如来远离于众相(至)自在之体性。

  一见佛离相。二见佛自在。言离众相者。般若云。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慈氏论云。但离四相。即离一切。谓名义自性及差别也。言自在者。由菩萨定慧双运故。见佛。自在也。

  △二别明悟法。

  见佛真实体则悟甚深法(至)一切诸法海。

  一证深理法。愿力而现。二悟多行法。福智成形三达果法体。无不遍。四了教法。深广难知。

  △三叹身业普应。

  唯一坚密身一切尘中见(至)速令向佛道。

  一深。二广。云坚密者。齐佛体用。坚即金刚之身。密谓三密之一。即一而多。故遍一切。即大而小。故现尘中无功之应故。无相而现。若约法门。此身即如来藏性也。不可破坏故坚。深而难见故密。众生尘心。无不皆具。本自有之。故曰无生。体绝百非。故曰无相。众生六根是谓诸国。

  △四叹得佛加持。

  以佛威神故出现诸菩萨(至)法界悉周遍。

  一此佛力。二余佛力。

  △七西南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前列名处云。普华严髻。少同多异。

  △二正说颂。叹佛摄生自在德。答前自在问。分三。初摄生无遗二。初能摄。

  一切国土中普演微妙音(至)令入此法中。

  谓身语深广。前偈语。后偈身。身中上半体。客尘不染故。下半用。随物见异故。亦是释疑。为物现相。不乖如空。

  △二所摄。

  若有深信喜及为佛摄受(至)入于深法海。

  初偈何人能了内信外摄者。次偈以何眼见。唯胜非劣。次偈了见何法。谓一切法地地三心。后偈何位究竟菩萨地尽。至入佛海。

  △二寂用无碍。

  安住佛国土出兴一切处(至)如是见导师。

  初偈用遍出兴。体无来往。后偈即用恒寂。随解自差。

  △三大用无涯。

  一切毛孔中各各现神通(至)思议莫能及。

  初一一毛皆普现通。后一一身各遍转法。

  △八西北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前名无尽光摩凡王。此云威德慧。即摩尼王。法喻异耳。

  △二正说偈。叹佛出现说法。皆周遍德答无畏问。说法无畏故。分三。初总显身光遍应。

  一一佛刹中处处坐道场(至)色相非一种。

  △二辨其所作二。初光照无遗。

  一一微尘内光明悉充满(至)种种众形相。

  △二有四颂。演法周遍。

  法界诸刹土周行无所碍(至)现无尽法间。

  一遍尘内外法界刹中。二遍佛身中一切刹内。三明所转性相。四即能转圆音。

  △三结用归本。不可得故。

  一切刹土中见佛坐道场佛身如影现生灭不可得。

  九下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前名法界光?慧。此云普明。即前光?。

  △二正说颂。赞佛境胜用。菩萨能入。答神通问。文云各各现故。分二。初佛境胜用。

  如来微妙身色相不思议(至)各各现神通。

  先半偈标其体。谓妙身色相。后二颂半辨其用。

  △二菩萨能入。谓入佛境界。分三。初二具德知见。

  大智诸菩萨深入于法海(至)一切佛神力。

  △二有三颂智见成益。

  若人有信解及以诸大愿(至)普摄于法界。

  △三有二颂。结用速疾。

  佛刹微尘数如是诸国土(至)菩萨力如是。

  △十上方二。初说偈仪。

  尔时众中复有菩萨摩诃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曰。

  此与前名颠倒而已。

  △二正说颂。赞佛圆音现身神变自在。答无能摄取问。谓此愿力普周。无能令不取故。分三。初叹佛圆音雨法德。

  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刹(至)闻已趣菩提。

  然具十义。一唯一妙音。一梵音故。二遍闻一切。称法性故。三此一即多。事理融故。四彼一一音。雨多法雨五彼法各具一切文辞。六各同一切众生之音。七此音各各遍一切处。八所说各显性净之理。九各令一切普得见闻。十各各皆得究竟之益。上之十义。从一妙音。展转开之。具十无尽。方曰圆音。文处可见。

  △二叹佛现身无碍德。

  法界诸国土一一微尘中(至)平等如虚空。

  初偈解脱力故。现处周细。次偈法身力故。现相即虚。后二偈以般若德。发挥前偈。初偈释下半。言影像者。显无方所故。谓光东则影西。光西则影东。质对像生。来无所从。质谢像亡。去无所至。故此影像即空无体。后偈释上半。言如空者。不可取等故。故虽现形。犹如水月。平等如空。

  △三叹佛神变自在德。

  十方所有佛尽入一毛孔(至)不得其边际。

  一则毛孔广容。二则愿能普遍。三则举少况多。又上略配十句。其中具有四十句意。不能繁指。

  △六结通无穷二。初举此。

  如此四天下道场中(至)诸菩萨众而来集会。

  言四天下者。意在阎浮。言总意别。既以结通。菩萨云集。尤显上叹。是彼十方。

  △二类彼。

  应知一切世界海一一四天下诸道场中悉亦如是。

  远方便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三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入第七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普贤三昧品第三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来意者。前众既集光示法主今将说法。是故法主入定受加。为近方便。故次来也。

  二释名者。普贤明说法主。以说普法故。三昧是业用。以非证不宣故。此则人法合举。普贤之三昧。亦此三昧。是普贤所有。又三昧境界。名为普贤。一切如来藏身为普贤故。此则普贤即三昧。拣余定也。若准梵本。名普贤三昧威德神变品。威德神变。皆定之用。摄用从体。但云三昧也。纵佛加光赞。皆因定故。余会入定受加。起定即说。同为一品。今此开者。文多义广。劝修学故。言义广者。建立普贤之行愿故。故此比余粗相而设四同六异。言四同者。入住加出。六异者。一数异。余会入起唯一。此会入起俱多故。二类异。类余法故。三利益异。定起多人益故。四光赞异。如来毛孔光明赞故。五众请异。从定起已待众请故。六证相异。余会经终。方有证相。此品益已。即便地动雨云等故。四五二种十地虽有而不具六。今此具六。故别立品。以此说果。余皆因故。又为诸会本故。总故。七八九会。虽是果定。说通因果。又非总故。

  三宗趣者。入法界定法界佛加。为宗。令法界众成法界德。为趣。望于后品。亦说世界海。为趣。

  四释文。文有六分。初三昧分二。初此界入定三初承力入定。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承佛神力入于三昧。

  一时。说偈竟时二主。显佛普德。唯普贤故。三处依如来者。常对佛故。四所依座。大集云。菩萨得莲华陀罗尼故。说法处皆有莲华。表所入三昧自性无染含果法故。五所依因。谓所入深广。要承力故。六正入三昧心境冥故。

  △二彰定名字。

  此三昧名一切诸佛毗卢遮那如来藏身。

  毗卢遮那。前已广释。复有释言。广大生息。具此三义。名如来藏身。身即体也。依也。此有二种。一者修成。二者本性。本性者。凡圣俱成。修成者。唯诸佛有诸佛有者。慈悲无边。故名为广。智慧无上。故称为大。生相已尽。故云生息。涅槃云。离有常住。故名如来。万德含摄。是谓藏身。即是出缠之法身也。言本性者。谓即藏识。包含种子。建立趣生。故名为广。本觉现量。与佛等故。名之为大。新新生故。名之为生染净苦乐所不能动。故名为息。即上法身在缠。名藏。谓空不空。空为能藏。藏不空故。若以光明遍照。解毗卢遮那。毗卢遮那。即是能观大智。如来藏身。即所观深理。凡虽理有佛智方照。又毗卢遮那。亦通本有。本有。真实识知遍照法界义。故斯□本觉。迷而不知。不得其用。唯佛觉此。能无不为。故云一切诸佛。拣非凡也。亦非因也。显于依正。离如来藏。无别自体。故入此也。贤首释云。诸佛遍于一切。即显诸佛无不周遍法界刹海。及彼尘中所有诸刹。诸刹尘中。复有诸刹。如是重重。不可穷尽。言如来藏身者。明即此遍刹之身。包容所遍法界刹海。无不皆在如来身中。故名藏身。是故融通总有四句。一身遍刹海。二刹在身中。三身遍身内刹。四刹入遍刹身。即内即外。依正混融。无碍无障。是此三昧所作故。以为名。将说此法故。入兹定。三明体相用。此定相用。无量无边。皆悉依于如来藏说。略举其要。句有十三。门乃有十。以后二门。收五句故。摄为六对。后之二门。各一对故。文有四节。义唯有三。至下当明。

  △二别释。

  普入一切佛平等性能于法界示众影像。

  体用对。谓无分别智。证平等性。以为定体。影现法界。为胜用也。谓以因因性。证彼因性。成彼果性。显果果性如是佛性。则具七义。一真。二实。三善。四常。五乐。六我。七者清净。生佛之性。本末不殊。况佛果。果岂不平等。佛平等性。即如来藏。是故但入如来藏身。即是已入佛平等性。此为第一契合佛性门。言胜用者。即示众影像门。谓能现能生身土智影也。

  广大无碍同于虚空法界海漩靡不随入。

  深广对。广者无边。不在内外故。大者无上。究竟实际故。无碍者。无所障故。同于虚空。成上三义。通为广大无碍门。后句即入法漩澓门。漩深也。

  出生一切诸三昧法普能包纳十方法界。

  出纳对。初出生三昧门。谓若自相若共相等。一切三昧。皆从此生。此为诸定本故。后摄受法界门。终归此故。法界体性故。

  三世诸佛智光明海(至)诸安立海悉能示现。

  境智对。初句能成佛智门。谓不体此理。非佛智故。后句示现诸境门。然安立言。总有三种。一者世界安立依报。二者圣教安立妙义。三者观智安立谛相。皆法界藏。显示现前。

  含藏一切佛力解脱(至)普能容受无边法界。

  内外含容对。即依正含容门。谓内含因果智力。外令尘容法界。由尘全依。法界藏现。同真性故。

  成就一切佛功德海(至)流通护持使无断绝。

  成人持法对。即成就摄持门。谓初成果人功德大愿。后持法轮令不断绝。由斯玄理。法眼常全故。上言四节者。初四句。明无幽不入。释上毗卢遮那遍照之义。次四句。无德不生。释上一切诸佛之义。次二句。内外含容。释上藏义。后三句。成德持法。释上身义。言义唯有三者。入平等性。是定体也。广大同空。是定相也。余皆定用。此三圆融。总为无碍。普贤三昧。

  △二类通十方及诸尘道分二。初举此界。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于世尊前入此三昧。

  △二类彼方二。初平遍法界十一句。

  如是尽法界虚空界(至)能到佛身所现一切国土。

  初一总明。谓尽穷法界。后十别指。以彰曲尽一尽虚空界。二于空中。尽十方处。三于十方中。遍三世时。四于三世中。微细物处。谓毛端等。五凡诸小隙无碍之处。六或广大百千由旬等处。七人天日月光明等处。八尽佛眼见处。九尽神力到处。十佛身能现之处。此第十句。有二义。一结上国土之言。通十一段。二成下以是身内之刹为微细故。

  △二重叠无尽。

  及此国土所有微尘(至)毗卢遮那如来藏身三昧。

  略有四重。一尽法界尘。言及此国土者。指前十处之国也。二尘中多刹。三刹中多佛。四一一佛前。有多普贤。于上诸处。皆入此定故。普贤身不分。普遍粗细深广。平满重叠。此处入定类通既然。法界入定类通亦尔。故约主定。佛前唯一普贤。一切一故。若就类通。佛前各有尘数。一一切故。

  △二加分三。初口加四。初诸佛现身。

  尔时一一普贤菩萨(至)一切诸佛而现其前。

  此以口加后无结通故。此总举重重时处。一一普贤前也。

  △二赞其得定。

  彼诸如来同声赞言(至)如来藏身菩萨三昧。

  此虽果定菩萨门。入故云菩萨三昧。

  △三得定所由。

  佛子此是十方一切诸佛(至)一切诸佛行愿力故。

  所由有三。一伴佛同加。佛佛道同故。二主佛本愿。此二为缘。三自修行愿。是入定因。又上三义。前前由于后后。余岂无斯行耶。法门主故。表说普法故。

  △四辨加所为。有十一句。分二。初总。

  所谓能转一切佛法轮故。

  此文二势。一辨加所为。二显上行愿之相。云所为也。所为。谓何为转法轮故。

  △二别。

  开显一切如来智慧海故。

  上一。总摄十智。下九。即是十海。

  普照十方诸安立海悉无余故。

  即安立海。

  令一切众生净治杂染得清净故。

  即众生及业海。

  普摄一切诸大国土无所著故。

  即世界海。

  深入一切诸佛诸境界无障碍故。

  即佛海。

  普示一切佛功德故。

  即名号寿量。及解脱海。变化大用。皆功德故。

  能入一切诸法实相增智慧故。

  即波罗蜜海。到实相岸故。

  观察一切诸法门故。

  即转法轮海。

  了知一切众生根故。

  即根海。

  能持一切诸佛如来教文海故。

  即演说海。与下十智。令知此十。

  △二意加二。初加二。初此土二。初一总。

  尔时十方一切诸佛(至)能入一切智性力智。

  谓与果海之智。而言与者。佛力灌注。令增长故。一切智性。即果海也。智性即力。无倾动故。具十力故。末后智字。即能入也。

  △二九别。

  与入法界无边量智。

  即是世界成就品中十智。由与此智故。后能说彼智观彼十海。而文少不次。此句。即第三法界安立海智。安立无边量故。

  与成就一切佛境界智。

  即第四佛海。佛海。唯佛分齐之境。

  与知一切世界海成坏智。

  即第一。

  与知一切众生界广大智。

  即第二众生业海。业因微细。故云广大。

  与住诸佛甚深解脱无差别诸三昧智。

  含二句。一即第八佛神变海。解脱作用。即是神变。神变依定加三昧言。二含三世智。下文云。一念知三世。由佛不思议解脱力故。由加总句。故合此二。

  与入一切菩萨诸根海智。

  即第五。

  与知一切众生语言海转法轮辞辨智。

  即第九。

  与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身智。

  即第七愿海。以愿力故。入法界中一切世界。

  与得一切佛音声智。

  即第十建立演说。又菩萨根更有多义。修十善道。有三善根。修诸地度。精进为根。摄受正法。信慧为根。摄养众生。慈悲为根。为成佛道。悲智为根。种种差别。皆善知故。

  △二类通。

  如此世界中如来前(至)所有普贤悉亦如是。

  △二释所因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诸佛有力能与。有慈能普。何以十智偏加普贤。

  △二释。

  证彼三昧法如是故。

  释云。普贤得此三昧。法尔应与。

  △三身加二。初此土二。初佛手摩顶。

  是时十方诸佛各舒右手摩普贤菩萨顶。

  明加被摄受。又准梵本。明十方佛身。皆不来此。舒臂不必长。而同时摩顶。各全触顶。互不相碍。皆是如来自在业用。

  △二辨手相用中。十句。以显无尽二。初五德相圆备。

  其手皆以相好庄严妙网光舒香流焰发。

  谓?圆纤直等。故云相好庄严。

  △二五妙用自在。

  复出诸佛种种妙音(至)所有影像皆于中现。

  意明此手亘十方而包三世。收因果而该人法。深广体用。无边自在。非言能说也。

  △二结通。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至)为十方佛之所摩顶。

  △三起定分。所作事竟故。于中二。初此界二。初起定二。初起主定。

  尔时普贤菩萨即从是三昧而起。

  △二眷属定二。初一总明。

  从此三昧起时(至)世界海微尘数三昧海门起。

  谓一起一切起。由此妙定。即是一切三昧海故。余定为门。皆入此故。彼全同此。亦受海名。

  △二九别辨。

  所谓从知三世念念无差别(至)所有微尘三昧门起。

  尘数既多。略列其十一。即能知智三昧。谓无一念暂差。故云念念无差。而不废遍知。为善巧智。二即所知尘境。上能所一对。

  从现三世一切佛刹三昧门起(至)舍宅三昧门起。

  三现广刹。四现居处。即于世界。总别一对。楞伽经云。如来藏识。顿现一切身器。及诸受用。器。即广刹。受用。即是舍宅。

  从知一切众生心海三昧门(至)各别名字三昧门起。

  五知心念差别。六知身相名字。即众生色心一对。

  从知十方法界处所(至)广大佛身云三昧门起。

  七知广处。八知广身。即依正一对。虽说微尘。意彰佛广。虚空无方。有物处则现。唯如来藏。是实有。物依此建立。处所各别。随菩萨行。刹有净秽。随众生业。趣类别故。微尘中佛。复有一义。谓如来藏。是真佛身。其体广大。无能知者。恒在六七微尘之中。一一有情。各有藏识。故云各有无边大身。

  从演说一切法理趣海三昧门起。

  上八。约事别别门显。此约理趣总该诸法。故云一切。大般若经理趣分。说诸法皆空。无生。无灭。无自性。性离一切相。不可愿求。然第一义。湛然常住。当知即是此如来藏。思益经说。处处避空。皆不离空。深密经说。理趣有六。一真义理趣。谓二障净智。所行真实。二证得理趣。谓于真义。得如实知。三教导理趣。谓自证已。开示众生。此三为本。后三解释。四离二边理趣。谓有问言。云何。名为真义理趣。应答彼言非有非无。非常非断。五不思议理趣。谓有问言。云何证得。应答彼言谓不思议。若于诸法。远离戏论。尔时证得真胜义性。故知言说皆非真义。六随众生所乐理趣。谓有问言。云何教导。应答彼言随诸众生意乐各异。顺彼所欲。方便开示。彼真义者。即此藏身。彼不思议。即此三昧。无著菩萨。说四意趣。释一切经亦理趣也。如摄论辨。上来九句。唯第三四。从现得名。余七。皆从所知立称。如此等类。有一切世界海微尘数。合为一定。即知此定是一切定耳。

  △二大众得益二。初标益时。

  普贤菩萨从如是等三昧门起时。

  亦是得益所由。

  △二正明得益减数说九。初五得菩萨法门。

  其诸菩萨一一各得世界海(至)微尘数修行海云。

  句各一义。皆以前定含此诸义故。又此五句。后后成前前。

  △二四得佛果法。即如来三业。

  世界海微尘数普照法界(至)功德藏智光明海云。

  得照藏身之实智。

  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如来(至)无差别方便海云。

  得藏身力用之权智。

  世界海微尘数一切如来(至)各现众刹海云。

  身毛现刹。

  世界海微尘数一一菩萨(至)般涅槃等海云。

  应垂八相义兼口转。亦以藏身。合此义故。普贤出定他人益者。感应道交故。如春萌芽。阳气久满。东风一拂。众蕊齐敷。诸菩萨象。积善已深久。同行愿。才观胜境。万德顿圆。冥显双资。于何不可。

  △二类通。

  如此世界中普贤菩萨(至)一一尘中悉亦如是。

  △四现相作证分。然得益心喜。喜则地动。及有诸瑞。诸会闻竟得益故。现相居后。此会虽即未闻。已先得益。故先现瑞。以此会辨果。显殊胜故。文四。初世界微动。

  尔时十方一切世界海(至)三昧力故悉皆微动。

  兼出瑞因。由因果二力。言微动者。是前相故。

  △二众宝庄严。

  一一世界众宝庄严。

  △三出音说法。

  及出妙音演说诸法。

  △四佛会雨宝。

  复于一切如来众会道场海(至)周闻十方摩尼王云。

  略举十种。以显无尽。前三。事相宝。后七。法化传通宝。并是出世善根所生。

  △五毛光赞德分二。初结前生后。

  普雨如是十种大摩尼王云(至)于光明中而说颂言。

  △二正说偈辞十颂。分三。初总述前定。

  普贤遍住于诸刹(至)无量三昧皆能入。

  △二别显遍相分二初直述前遍。

  普贤恒以种种身(至)彼刹尘中悉亦然。

  △二举因显遍二。初缘力遍。

  所现三昧神通事毗卢遮那之愿力。

  △二因力遍四。初即体而用。故遍。

  普贤身相如虚空(至)示现普身等一切。

  前半体。后半用。身相如空。法性身也。依真而住。法性土也。随机普应。受用化也。问。法性身土。为别不别。别则不名法性。性无二故。不别则无能依所依。答。经论异说。统收法身。略有十种。土随身显。乃有五重。一依佛地论。唯以清净法界。而为法身。亦以法性。而为其土。性虽一味。随身土相。而分二别。智论云。在有情数中。名为佛性。在非情数中。名为法性。假说能所。而实无差。唯识云。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性相异故。谓法性属佛。为法性身。法性属法。为法性土。性随相异。故云尔也。今言如虚空者。唯识论云。此之身土。俱非色摄。虽不可说形量大小。然随事相。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处故。如虚空言。通喻身土。二或唯大智而为法身。所证真如。为法性土。故无性。摄论云。无垢无挂碍智。为法身故。若尔。云何言相如虚空。智体无碍。同虚空故。三亦智亦如。而为法身。梁摄论。及金光明。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法身故。此则身含如智。土则唯如。四境智双泯。而为法身。经云。如来法身。非心非境。土亦随尔。依于此义。诸契经中。皆说如来身土无二。此则依真之言。显无能所。方曰依真成如空义。五此上四句。合为一无碍法身。随说皆得。土。亦如之。六此上总别五句。相融形夺。泯兹五。说迥然无寄。以为法身。土亦如也。此上单就境智以辨。七通摄五分及悲愿等。所行恒沙功德。无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证理故。融摄无碍。即此所证真如体大。为法性土。依于此义。身土迥异。今言身相。即诸功德。言如虚空。即身之性。下经亦云。解如来身。非如虚空。一切功德。无量妙法。所圆满故。八通收报化色相功德。无不皆是此法身收故。摄论中三十二相等。皆法身摄。然有三义。一相即如故。归理法身。二智所现故。属智法身。三当相。并是功德法故。名为法身。其所依土。则通性相。净秽无碍。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众生见烧净土不毁色。即是如相即非相。身土事理。交互依持。通有四句。谓色身依色相土。色身依法性土。法身依法性土。及依色相故。又以单双互望。亦成五句。谓色相身依法性。色相土等。准以思之。此上犹通诸大乘教。九通摄三种世间。皆为一大法身。具十佛故。其三身等。并此中智。正觉摄故。土亦如之。即如空身。而示普身。于何不具。此唯华严。十上分权实。唯有第九。属于此经。若据融摄。及摄同教。总前九义。为一总句。是谓如来无碍身土。普贤亦尔。随义隐显。不可累安。达者寻文。无生局见。上言土有五重者。一唯法性。属前三身。二双泯。属于第四。三具性相。五六七八所依。四融三世间。属于第九。五总前诸义。即第十依。

  △二大愿故遍。

  普贤安住诸大愿(至)分身住彼亦无量。

  兼显遍于正中之依也。重重皆遍。今不见者。机不应故不见。即是虚空身故。亦遍不见处故。

  △三所现超胜。

  所现国土皆严净(至)令其观者悉得见。

  △四果德已满不舍因门。

  一切佛智功德力(至)示己往昔菩提行。

  △三结所由。

  如是自在不思。议(至)佛光云中赞功德。

  自在难思。现无不普。标入一定。实则普游。非佛光云。安能赞述。

  △六大众赞请分二。初说偈仪。

  尔时一切菩萨众(至)承佛神力同声赞言。

  前众问佛。佛示法主。众睹定起。故赞请普贤。前但旧众。此通新旧。故云一切。所问同前。故但略举。

  △十颂分三。初八叹主请彰其能说二。初叹普贤因果深广德。明有说因。

  从诸佛法而出生(至)汝已严净此法身。

  赞已净法身。三句明因。一句明果。因有三义。一因修法生。义通缘了。二由大愿起。即是缘因。三依如来藏。证真平等。此为正因。真如即是不空。虚空即是空藏。平等与藏。通上二义。

  一切佛刹众会中(至)等照十方无不见。

  赞遍住佛刹。第三句遍因。余皆遍相。因中具智庄严。故能等照。具功德严。令无不睹。

  普贤广大功德海(至)悉能诣彼而明现。

  赞近诸佛。

  佛子我曹常见汝(至)一切国土微尘劫。

  赞常定。实境中者。不随想转故。曹者辈也。

  佛子能以普遍身(至)法界微尘无不入。

  赞度生曲尽。微尘者。细处有多众生故。上五各赞一义。

  △二叹能遍尘刹雨法德。明有说果。

  入于法界一切尘(至)演说如来广大法。

  赞常演大法。如空之言下喻广大。前喻无尽无差。

  一切功德光明者(至)说佛所行无等法。

  赞说无等法。无等有二。一能说力胜。具二严故。二所说无等。说佛所行故。

  为度众生于劫海(至)其音广大靡不闻。

  举因结果。显德有由。旷劫因圆。故能云雨说法。

  △二举法请正陈所疑。

  国土云何得成立(至)愿随其义如实说。

  前品所问。虽有多门。统其要归。莫过三种世。间故今三句。各显其一。又前问。总该诸会。此令当会答故。

  △三叹众请。明有堪闻之器。

  此中无量大众海(至)一切诸佛皆随喜。

  亦名自述。此有二义。一恭敬一心。内堪受法。二诸佛随喜。外有胜缘。故应说也。说则上顺佛心。下顺物欲。

  ○世界成就品第四

  △初来意者。前说缘既具。此下正陈所说。总明果相。答法界安立海问。故此品来。

  二释名者。世谓三世。堕去来今故。界谓方分。有彼此故。又世谓隐覆。界亦分齐。谓诸有为可破坏世。即隐覆无为不可坏法。从真性起。同无为法。即隐覆有为可破坏世。各不相杂。是其分齐。故感娑婆者。对华藏而见娑婆。感华藏者。对娑婆而见华藏。言成就者。即能成之缘。谓十缘等。能所合目。若以世界之成就。即依主释。准梵本。云世界海成就。下文辨海。译人略也。意云。佛果依正。闻修方起。众生业报。本自有之。故但标世界耳。

  三宗趣者。标列无边胜德。广释所知世界海。为宗。然其意趣。乃有多种。一令诸菩萨。发大信解悟入。为趣。谓令知佛及菩萨大悲行海。广覆无边。尽众生界。仿而行故。世界无边。悉严净故。众生无边。悉化度故。刹由心异。当净自心及他心故。世界重重。无尽无尽。以大行愿。悉充满故。佛界生界。非一非异。能正了知。成大智故。未能了者。熏成种故。皆意趣也。亦为显此深意。故此品来。故下颂云。离诸谄诳心清净。常乐慈悲性欢喜。志欲广大深信人。彼闻此法生欣悦。若不闻此无边无尽无二之境。滞于权小。普贤行愿何由可成。故普贤自说。为令众生等文。皆是此品之意趣也。

  四释文。三品正陈法海。于中分二。初二品明果。后一品辨因。然有二意。一约兼明。则前二品通答。前三十句果问。后一品答。前十句因问。说因为欲成果。从多而说。分名举果。二将前二品。望前品末三问。通答依正。若望下。广文。正明于依。傍显于正。留其正报。后分广明。于中。初品。通辨诸佛及诸众生所有刹海。后品。别明本师之所严净。又此品。明成刹之缘。后品别辨果相。故此品答安立之问。其中虽明形等。亦是缘故。今初分二。先总标纲要即为本。分二。初承力遍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一切如来神变海。

  上入三昧。内契其源。今云遍观。外审其相。十海之义。已如问释。但小不次耳。但观于十已。含余三十。佛海之中。具身等故。大愿之中。含因等故。

  △二牒问许说四。初牒问略叹二。初结前生后。

  如是观察已普告一切道场众海诸菩萨言。

  二正牒称叹。即从后向前。牒上果问三十句也。初十句。牒上世界海等十问。观乃观海。叹乃叹智者。智之与海。反覆相成。谓前自智观海。微细难知。唯佛智方能究尽。海难思故。佛智难思。佛智难思故。海为深广。若尔。何不说智。而但说海。智离海境。安知其相。又表唯所证知。故但说海。十智望海。与问开合小异。名或小差。

  △二别释。

  佛子诸佛世尊知一切(至)清净智不可思议。

  前问及观。但云世界海。今加成坏。望前与智中。亦有成坏之言。此乃广略之异耳。言清净智者。离所知障。决断分明故。初句贯下。置清净言。余皆略也。然皆以多故。广故。深故。细故。重叠难知。迥超言念。皆云不思议也。

  知一切众生业海智不可思议。

  众生。即报类差别。业。即善恶等殊。从此别义观中。开为二句。而因果虽殊。同是所化众生。故此及问。并与智中。并合为一。

  知一切法界安立海智不可思议。

  即世界都称。或化众生法。谓安立施设方便轨则等也。

  说一切无边佛海智不可思议。

  能化诸佛。数量无边。

  入一切欲解根海智不可思议。

  即所化根欲。差别难知。而问中。合在后之五海。五海皆须知根欲故。

  一念普知一切三世智不可思议。

  即所应之时。前就所观。但云三世。今就佛智故。云一念能知。其问及与智。皆云佛解脱海者。以一念普知三世。是佛不思议解脱故。

  显示一切如来无量愿海智不可思议。

  称性大愿。为现身说法遍化之因故。前问。是名号海。及寿量海。与智之中。名普入法界一切世界海智。皆由愿力故也。

  示现一切佛神变海智不可思议。

  应机作用。神变无方。

  转法轮智不可思议。

  转称性大法轮海。若据问中。摄法轮海。在演说中。若约向观。摄演说海。在法轮中。今此开二演说。

  建立演说海不可思议。

  谓随方施设。言音差别。及法轮随机故。与智中亦开。名佛音声智。

  △二九句。牒上六根三业十问。

  清净佛身不可思议。

  向十。约智明不思议。此下。直就法体。为不思议。又望前问。开合影略。显无尽故。以总收别。但广身光等上一句。应机之身。修短难测。

  无边色相海普照明不可思议。

  现金银等。色类无边。

  相及随好皆清净不可思议。

  十莲华藏刹尘数相好。过于此。

  无边色相光明轮海具足清净不可思议。

  圆光大小。随机无尽。

  种种色相光明云海不可思议。

  随缘放光。色类非一。

  殊胜宝焰海不可思议。

  常光如焰。具众宝色。

  成就言音海不可思议。

  圆音无尽。深广难测。

  示现三种自在海调伏成熟一切众生不可思议。

  三轮摄化。谓神足等。

  勇猛调伏诸众生海无空过者不可思议。

  调令成益得果不空。然其调伏。曲有三种。一者。始终软语。应将摄者而将摄故。二者。始终粗语。应折伏者而折伏故。三者。有时软语有时粗语。应成熟者而成熟故。由具此三。故无空过。

  △三十句。牒上最初德用圆备十问。

  安住佛地不可思议(至)无能毁坏不可思议。

  前问中。略无变化及自在二句。以摄在无能摄取句中。义如前会。亦以前文十海有故。神变属身。自在属智。余并可知。

  △二许说分齐。

  如是等一切法(至)威神力故具足宣说。

  谓具足说故。承佛力者。当会佛也。若言具者。何以下文。唯说安立及世界海耶。经来不尽故。又虽说二世界海。亦已通具三十句问。谓界必有生而依住故。有佛现故。安立异故。行业感故。余可意求。

  △三说所成益。十句摄为五对。

  为令众生入佛智慧海(至)功德海中得安住故。

  证智成福对。

  为令一切世界海(至)如来种性恒不断故。

  严刹绍种对。亦即时处对。

  为令于一切世界海中(至)无量解海而演说故。

  显义演教对。

  为令随一切众生诸根海(至)摧破一切障碍山故。

  生善灭恶对。

  为令随一切众生心行海(至)安住普贤愿海中故。

  净业普愿对。此亦通为一经教起之所因也。此十亦对前十海十智。恐繁不会。

  △四赞胜诫听二。长行辨意。十一句分二。初总标。

  是时普贤菩萨复欲令无量道场众海生欢喜故。

  谓令闻法必生喜故。

  △二别显喜义。亦为五对。

  令于一切法增长爱乐故令生广大真实信解海故。

  乐法生信对。

  令净治普门法界藏身故令安立普贤愿海故。

  证性立愿对。

  令净治入三世平等智眼(至)一切世间藏大慧海故。

  了真入俗对。

  令生陀罗尼力持一切法轮(至)尽佛境界悉开示故。

  持法示佛对。

  令开阐一切如来法门故(至)广大甚深一切智性故。

  开法增智对。

  即说颂言。

  △二正显十颂分二。初八赞二。初佛出现意。

  智慧甚深功德海(至)出兴一切诸国土。

  △二辨定法器三。初拣非器。

  佛境甚深难可思(至)不能通达佛所悟。

  △二辨法器。

  若有净信贤固心(至)普贤行人方得悟。

  △三有一偈。结归佛力。

  众生广大无有边(至)毗卢遮那境界力。

  △二后二劝。

  一切刹土入我身(至)是无所行应谛听。

  然通此十偈。亦是牒问以赞。前长行。总显难思。此下略示难思之相。而三十句间列不次。含义并足。欲配委释。恐厌繁文。

  △二广陈本义。即是说分二。初结集生起。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告诸大众言。

  △二普贤显说。于三十句果问中。广释世界安立海问。余并摄之。文二。初标举章门三。初立数显同。

  诸佛子世界海有十种事(至)已说现说当说。

  先告佛子者。使时情注其耳目也。世界广深。目之为海。谓积刹成种。积种成海。海无别体。世界都名。然事类广多。略举其十。以表无尽。三世同说。彰其要胜。又显说决定无改易也。

  △二徴数列异。

  何者为十所谓世界海起具因缘。

  揽缘成立。

  世界海所依住。

  成已依住。

  世界海形状。

  外状区分。

  世界海体性。

  内体差别。

  世界海庄严。

  宝等庄严。

  世界海清净。

  垢秽不生。

  世界海佛出兴。

  佛出差殊。

  世界海劫住。

  劫住修短。

  世界海劫转变差别。

  随业改变。

  世界海无差别门。

  包容必均。此十亦摄十八圆满。后品当会。

  △三结略显广。

  诸佛子略说世界海(至)已说现说当说。

  言世界海尘者。智犹难测。言岂具陈。非证法云。安受兹说。然上十事。于一一刹。多少不定。具缘一种。或一。或二。或三。或多。或成四句。谓一成一。一成一切等。清净一种。或一。或多。或亦无定。以有纯秽刹故。其次七事。各各唯一。谓依空住者。非依光等故。余准思之。其无差别。一切皆具。以约体性平等。佛力融摄。故说无差。所以染净皆具也。有云。一切世界。相望互同。名无差者。则违下结文。结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尘数。无差别故。若依相望互同。则无有差别之事。若将此十。望刹种者。具缘一种。多少不定。不得云一。以其种中。含有多类刹故。清净一事。不得定言有无。以其种中。必含净秽故。其无差别多少亦均。佛出劫住。随业转变。不得云一。依形体严。不得云多。以其刹种别有体等故。若以此十。独望刹海形体依住庄严等四。许其唯一。余必兼多故。经云一一世界海有种种形故。今言有世界海尘数者。约融摄无尽之说也。有云。约一一刹海中所有诸刹。各各一因等故。有刹海尘数者。孟浪之甚。何者。且如刹海中刹虽多。岂如刹海尽末为尘之多。若欲相同。即一尘一缘。方得相似。何得以一刹一缘。充一刹多尘之数。况积具缘等十。有刹海之尘。其一具缘。自有刹海尘数。是则通有刹海微尘。数个刹海微尘数矣。一刹一缘。一依一体。安得充耶。亦不得言通一切世界海说。以下依住云一一世界海。有世界海尘数所依住故。

  △二依章别释者。十事不同。则为十段。皆有初起具因缘二。初长行三。初标。

  诸佛子略说以十种因缘(至)已成现成当成。

  略举十种。通成三世一切佛刹。

  △二释。然佛土之义。虽有多种。不出其三。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变化土。若开受用。有自。有他。则成四土。统唯二种。谓净及秽。或性及相。融而为一。有异余宗。又此净土。一质不成。净秽亏盈。异质不成。一理齐平。有质不成。搜源则冥。无质不成。缘起万形。故形夺圆融。无有障碍。土既不等。因缘亦殊。今文十中分三。初三通显。

  何者为十所谓如来神力故。

  谓一切净秽等土。皆是如来通慧力成。为物而取。拟将普应。佛应统之。皆称佛土故。莲华藏海。佛所严净。而内含净秽。然就佛言之。无国不净。既即秽而净。故不思议。

  法应如是故。

  梵云达磨多。此云法尔。或曰法性。若是法性。即以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变起外诸器界。若云法尔者。谓有问言。何以诸佛众生。起于刹土。答云。法应如是。不可致诘。若会此二。谓法应如是。藏识变起。

  一切众生行业故。

  业有善恶。国有净秽。故净名以万行为因。又云。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谓法性虽一。随业成异。佛随异类。取土摄生。涅槃微善。观经三心等。其类非一。上三。初因。二缘。三因。

  △二四别明。有因有缘。

  一切菩萨成一切智所得故。

  自受用土因。大圆镜智之所成故。

  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同集善根故。

  变化土因。谓众生菩萨。共构一缘。各随行业。来生其国。凡圣同居。下二他受用土因。

  一切菩萨严净国土愿力故。

  即初地已上。如十大愿中。修净土愿。是也。

  一切菩萨成就不退行愿故。

  即八地已上。功用不退行之所成故。八地中有净土分。

  △三后三融摄转变。通于因缘。

  一切菩萨清净胜解自在故。

  即八地已上。搅大海为酥酪。变大地为黄金。以染为净。以净为染。自在摄生故。十自在中。有刹自在。穷其因者。清净胜解。胜解印持。随心变故。

  一切如来善根所流(至)成道时自在势力故。

  谓成正觉时。其身充满十方世界微尘刹土。念劫圆融。一时成立。由二种因。一善根所流。语因中也。二成道势力。明果用也。此一受用变化相融也。即如经初即摩竭陀地坚固等。

  普贤菩萨自在愿力故。

  无问成与不成。常能融摄。又前妙觉。此是等觉。其法性土。通为诸土之体。穷其因而为有助。谓法尔为其正因。以一切智。及总以诸因而为缘因故。其后三。亦融前土。非有别体。又此十事。展转生起。谓诸佛土。总由佛力。何以由之。法如是故。法尔云何而有异耶。业不同故。众生由业。佛复由何成。一切智之所变故。生佛有异。何以凡圣同居。同构一缘故。何以复有纯菩萨国。菩萨愿行力故。既由行业。何可转变。胜解自在故。云何复得融摄重重。佛及普贤自在力故。

  △三结。

  诸佛子是为略说十种因缘(至)有世界海微尘数。

  结略显广。如前已释。

  △二偈颂。多以果显因。文有九偈。束为八段。初一颂佛神力。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所说无边众刹海(至)智慧神通力如是。

  据此无边刹海。皆遮那严净。则下严华藏。犹是分明。理实而言。愿周法界。

  △二一超颂众生菩萨同集善根。

  菩萨修行诸愿海(至)菩萨国土遍十方。

  △三颂第四成一切智。自受用土因。

  菩萨趣于一切智(至)广大刹土皆成就。

  前半因。后半果。成惟识云。大圆镜智相应净识。由昔所修自利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配经可见。

  △四颂第六严净愿力。及第七不退行愿。

  修诸行海无有边(至)一一土经无量劫。

  修诸行海无有边者。论云。谓平等性智大慈悲力。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熟。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大。或劣。或胜。前后改变。上经虽云愿力。非无有行。为分功用有无。长行成其二句。皆他受用。故偈为一。初句颂第六。次句颂第七。以八地已上。念念入法流。心心趣佛境故。后之半偈。通其二文。

  △五一偈。却颂第三众生行业。

  众生烦恼所扰浊(至)一切刹海斯成立。

  加造业因。烦恼所扰。造于秽刹。欲乐非一。感土有殊。前与菩萨同修。必多善业故。此明于烦恼。

  △六颂菩萨胜解。

  佛子刹海庄严藏(至)十方所住咸如是。

  △七有一颂。超颂普贤愿力。

  菩萨能修普贤行(至)清净广大如虚空。

  以普贤有三。一位前普贤。但发普贤心。即是非今所用。二位中普贤。即等觉位故。此居佛前。三位后普贤。谓得果不舍因行。故长行居后。

  △八有二颂。却颂如来自在。

  等虚空界现神通(至)此是毗卢所严净。

  前偈颂果用。后偈颂善流。略不颂法尔。法尔。即是法法性故略之。又第七偈。□□有依。第八偈。正中有依。第九偈。融于三世。故三共□融摄无碍。然其无碍。通有十种。诸教说土。或谓但是无常。或云心变。理事悬隔。多一不融。故今经宗要辨无碍。一理事无碍。谓全同真性。而刹相宛然。经云华藏世界海。法界无差别。庄严悉清净故。二成坏无碍。谓成即坏。坏即成等。三广狭无碍。不坏相而普周故。经云体相如本无差别。无量国土悉周遍等。四相入无碍。下文云。以一刹种入一切。一切入一亦无余。及此文云。身包一切等。其文非一。亦是一多无碍。五相即无碍。文云。无量世界即一界故。六微细无碍。经云清净珠王布若云。炳然显现诸佛影等。七隐显无碍。谓染净异类隐显等殊。见不同故。八重现无碍。谓于尘中见一切刹。刹内尘中。见刹亦然。重重无尽。如帝网故。九主伴无碍。凡一世界。必有一切。以为眷属。下经云。毗卢遮那昔所行。种种刹海皆清净。种种刹即眷属也。十时处无碍。谓或于一刹。现三世劫。或于一念。现无量刹。如今第九偈文。又下文云。三世所有诸庄严。摩尼果中皆显现。此十无碍。同时具足。自在难知。散在诸文。可以六相融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四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入第七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所依住通染净。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至)有世界海微尘数所依住。

  △二释。

  所谓或依一切庄严住。

  然依异者。由于心乐。有差别故。上一乐饰好故。

  或依虚空住。

  乐无碍故。

  或依一切宝光明住。

  乐即质光故。

  或依一切佛光明住。

  怖众苦故。

  或依一切宝色光明住。

  爱离质光故。光作宝色。非宝发光。

  或依一切佛音声住。

  奉圣教故。

  或依如幻业生大力阿修罗形金手住。

  求神护故。

  或依一切世主身住。

  求天护故。

  或依一切菩萨身住。

  菩萨愿力所任持故。

  或依普贤菩萨愿所生一切差别庄严海住。

  普安众生故。如何广大世界。依有情等小类而住。此有二义。一外由内感。故说依身。此复有二。一宿因力。颂云。业力之所持故。二现在转变力。即世主菩萨神力任持。摄属己故。二由无漏体事。大小无碍。得相依住。

  △三结。

  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尘数所依住。

  △二颂有二十二。文分两别。初总显。

  尔时普贤菩萨(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遍满十方虚空界(至)处处现前皆可见。

  一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故梵本云。一切依佛神通现。长行不列者。若列则余九非佛神通故。偈以此文。该于前十。皆佛神力。

  △二别颂前文。分九。初依庄严住。

  或有种种诸国土(至)炽然普现光明海。

  举能显所。庄严之具。皆宝成故。

  △二依空住。

  或有清净光明刹依止虚空界而住。

  △三依宝住。

  或在摩尼宝海中复有安住光明藏。

  △四有一颂依佛光住。

  如来处此众会海(至)众生见者心欢喜。

  禀佛教光。成世界故。

  △五宝色光明住。

  有以摩尼作严饰(至)覆以妙宝光明网。

  以严及覆。影显依住。

  △六有二颂。佛音声住。

  或有刹土无边际(至)常见无央广大宝。

  谓妙善所惑音声。有威神故。

  △七有一偈。颂七八二住。

  或有住于金刚手(至)常于此处转法轮。

  兼显说法。

  △八有六偈。颂依菩萨身住。

  或依宝树平均住(至)斯由业力之所化。

  若树若水。皆菩萨身。菩萨现故。长行但云菩萨。此中兼依佛身。此中虽有愿力。是上宿善所持。非普贤愿。

  △九余八颂。皆颂普贤愿所生住三。初广大国土周法界故。

  或有国土周法界(至)佛力显示皆令见。

  前偈明净识所生。心外无体。故如影像。后偈难思业起。起不离空。

  △二明微细国土调生自在。

  一一国土微尘内(至)毗卢遮那悉能现。

  然佛力现此。亦普贤愿收。故二段文皆兼佛力。

  △三彰刹体性结归有在。

  一切广大诸刹土(至)广大业力之所持。

  初偈明刹依性有。有即非有。次半成坏更起。犹若寻环。后半结归普愿。兼显广业。

  △三形相亦通染净。初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至)世界海有种种差别形相。

  △二释。

  所谓或圆或方或非圆方(至)或如众生形或如佛形。

  非圆方者。三维八隅。皆非圆方。故云无量差别。山?形者。如山似?。皆取上尖。对上方圆等故。余并可知。

  △三结。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二偈颂有十。分二。初一总赞劝观。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诸国土海种种别(至)汝等咸应共观察。

  △二余七正颂前义。兼举因显果二。初二颂前十段。

  其状或圆或有方(至)斯由业广意无杂。

  摩尼轮者。即水漩之类。净?庄严。颂上山?门闼竞开。义兼宫殿。

  △二七颂前无量差别二。初刹由因异。

  刹海无边差别藏(至)诸流转法恒如是。

  △二有四颂。自在由佛。

  一毛孔内难思刹(至)毗卢遮那法如是。

  一毛孔内难思刹者。更有一理。谓修行者居自报土。各各不同。佛摄众生。所现国土似彼报故。重重而现。不离一毛。

  △四刹体唯约净刹。文二。初长行。

  尔时普贤菩萨(至)或以佛言音为体。

  略辨二十种体。然其刹体。诸教不同。或以八微为体。或以唯心为体。或法性为体。或一切法为体。今皆具之。谓众宝等即是八微。加佛音声。即九微也。一念心现。是唯识顿变。佛变化者。或通果色。或一切法。令三世间互相作故。又融上诸说。为无碍刹体。言日摩尼轮。即日轮也。香通质气。佛言为体者。无碍体事故。又依如来说力起故。

  △二偈颂有十。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或有诸刹海妙宝所合成坚固不可坏安住宝莲华。

  颂初二及第六不可坏金刚也。

  或是净光明出生不可知(至)依止虚空住。

  此一偈颂第三及第四。

  或净光为体复依光明住光云作严饰菩萨共游处。

  颂第五一切庄严光明。

  或有诸刹海从于愿力生犹如影像住取说不可得。

  颂二种体。愿力生者。颂佛力加持。如影像现。颂妙宝相。若兼二事。颂佛变化。

  或以摩尼成普放日藏光珠轮以严地菩萨悉充满。

  颂二种体。上半颂日轮。下半颂微细宝。

  有刹宝?成焰云覆其上众宝光殊妙皆由业所得。

  颂宝焰。殊妙之言。亦兼香也。

  或从妙相生众相庄严地如冠共持戴斯由佛化起。

  颂宝冠。宝冠亦佛化变。非正颂佛化也。

  或从心海生随心所解住如幻无处所一切是分别。

  颂一念普现境界。

  或以佛光明摩尼光为体诸佛于中现各起神通力。

  颂一切宝庄严示现。及颂后三体。摩尼光者。颂菩萨形宝。及宝华蕊。佛光明者。颂佛音声。声光成刹故。

  或普贤菩萨化现诸刹海愿力所庄严一切皆殊妙。

  结归普贤。

  △五刹庄严。唯明净刹。文二。初长行。

  尔时普贤菩萨(至)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其中或宝为严。或人或法。或说法修行。示现融摄。皆为严刹。以人法为宝故。人由说法因等。得庄严果。以果詺因。为庄严也。

  △二偈颂。十颂分二。初一总显刹严。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广大刹海无有边(至)一切十方皆遍满。

  △二有九偈。别颂上文。

  无边色相宝?云(至)皆由诸佛能演说。

  初一偈颂初妙云。次一偈颂第二菩萨功德。及第四菩萨愿海。次一偈却颂说众生业报。

  三世所有诸如来(至)一切处中皆显现。

  上六偈如次。颂后六事。

  △六刹清净二。初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至)有世界海微尘数清净方便海。

  方便者。唯约净也。若约随宜摄物。佛应统之。则净秽皆称佛土。若就行致。唯净非秽。

  然净有二种。一世间净。离欲秽故。以六行为方便。上二界为净土。二出世间净。此复二种。一者出世。所谓二乘以缘谛为方便权教说之。无别净土。约实言者。出三界外。别有净土。二乘所居。智论有文。二出世间上上净。此谓菩萨即以万行而为方便。以实报七珍无量庄严而为其上。今此正明菩萨。兼显二乘。

  然出世上上净中复有二种。一者真极。佛自受用。相累兼亡。而为方便。二者未极。等觉已还。故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未极之中复有二种。一八地已上一向清净。以永绝色累。照体独立。神无方所。故其净土色相难名。二七地已还未出三界。无漏观智有间断故。非一向净。若依瑜伽。入初地去。方为净土。三贤所居。皆秽非净。此分受用变化别故。约此经宗。十信菩萨即有净土。故今此文。始自近友。终成佛力。皆净方便。故通万行。

  然净方便即是净因。长行亦可为等流果。如云久近善友。得生有善友之刹中。故即十事皆净相也。

  然望庄严有同。约门别故。望具因缘。当知亦尔。

  又起具因缘。通于染净。此则唯净。庄严多约其果。清净多约其因。又前多修善。此多治恶。故于世界。此如洗涤。彼如粉绘。

  △二释。

  所谓诸菩萨亲近一切善知识同善根故。

  近友同善根。如善财夜天处广说。

  增长广大功德云遍法界故。

  知导慈云。大弥法界。

  净修广大诸胜解故。

  法门胜解。皆已净治。上三约位。地前也。

  观察一切菩萨境界而安住故。

  即初地证遍行如。故云观察一切境界。生如来家。故云安住。

  修治一切诸波罗蜜悉圆满故。

  见道之后。修道位故。余虽未满。一切皆修。若约圆融。亦得称满。

  观察一切菩萨诸地而入住故。

  初地胜进遍学十地行法。后后但是法行故。上三皆初地。

  出生一切净愿海故。

  初地发愿顺行。至第八地。一切皆成。故名出生一切愿海。而言净者。纯无漏故。

  修习一切出要行故。

  即九地二乘出要。唯止与观。菩萨出要。唯无碍辨。令众出故。

  入于一切庄严海故。

  十地二严皆成满故。

  成就清净方便力故。

  即是普贤佛功德也。十中前三变化净因。后七受用净因。上欲总收诸土故。依次竖配。若约横修。初心即可圆具。

  △三结。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一偈颂。九偈分二。初一总明能所净。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一切刹海诸庄严(至)无量清净业力起。

  前半方便。后半清净。皆上句果。下句因。

  △二八别颂前文。

  久远亲近善知识(至)国土无边悉清净。

  初四如次。颂上四净。初地慈悲为首。故云为生修行。遍满真如。故云广大。第五偈颂修治净。及超颂第七愿净。以愿通初地八地。此据初地。故超颂也。第六偈颂前第八出要。第七偈颂第九。及却颂观菩萨地。地义通前后故。第八偈颂方便力。上来且配长行。其间亦兼余义。

  △七佛出差别二。初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至)有世界海微尘数佛出现差别。

  △二释。

  所谓或现小身或现大身(至)或示调伏无边众生。

  十事五对。于海及种。有此差别。五中初二随彼类故。次一缘广狭故。次一随机宜故。五熟未熟故。

  △三结。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二偈颂。十颂分三。初总标。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诸佛种种方便门(至)此是如来善权力。

  △二有五偈。别释如次。颂前五对。

  诸佛法身不思议(至)开悟群迷无有数。

  △三四总结。

  或于毛孔出化云(至)一切国土皆周遍。

  既随心总遍故。刹海尘数。未足为多。

  △八劫住不同。调刹住经。停时分也。随能感因。有长短故。文二。初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至)有世界海微尘数劫住。

  △二释。

  所谓或有阿僧祇劫住(至)或有不可说劫住。

  略列有十大数。更有多少不同。如标结中及颂所显。并通诸刹。不谓净长。如大地狱。其寿更长。人趣却促。故极恶极善受时即多。更约异门。亦不可定也。十中唯九者。欠不可说不可说也。并如阿僧祇品。

  △三结。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二偈颂。然劫但时分。无别义理。故此偈文转势颂之。分三。初二总标。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世界海中种种劫(至)以佛音声今演说。

  许说颂上标也。

  △二一通颂上列。

  我见十方诸刹海(至)以愿种种各不同。

  兼显修短之因。以愿力故。

  △三有七颂。总结。

  或有纯净或纯染(至)以一方便皆清净。

  偈各一义。一明修短。通于染净。结以心想。二净劫住久。释以因深。三列诸劫名。染净相摄。四佛兴愿异故。入劫不同。五一多互融。齐摄双现。六时法相摄。普入无边。七结由心想。示以方便。一方便者。即了唯心也。一念与劫。并由想心。心想不生。长短安在。非长非短。是谓清净不坏于相。则劫海无边。

  △九住劫转变差别二。初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至)有世界海微尘数劫转变差别。

  此有二种。一者但约感。成住坏劫皆名转变。二唯约住劫之中居人善恶。令染净转变。

  △二释具二。初一即是前义。

  所谓法如是故世界海无量成坏劫转变。

  言法尔者。法尔隋业转也。若尔何异起具因缘。因缘意在于因。转变意彰于果。又因缘通有。唯成不坏。如自受用因是也。

  △二九释后义。

  染污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污劫转变。

  遇恶缘故。净变为染。下文云。泉池皆枯涸等。

  修广大福众生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

  修人天大福。令世界多染少净。故先云染。如下文云粳米自然生等。

  信解菩萨住故世界海成染净劫转变。

  即地前以未断障。故非纯净。以净多故。故先云净。经多云染净。与前何别。或译人之失。或传写之误。

  无量众生发菩提心故世界海纯清净劫转变。

  即证发心居受用土故。但云纯净。

  诸菩萨各各游诸世界故世界海无边庄严劫转变。

  各各游者。即二地至十地诸菩萨。游戏神通。以多庄严而严一刹。或以一严而严多刹。所至染刹。则能庄严也。

  十方一切世界海诸菩萨(至)无量大庄严劫转变。

  大庄严者。即普贤位。严于微尘内刹。如上口光召众等是。

  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庄严灭劫转变。

  庄严灭者。明失善缘而恶现。谓如来示灭。能事随灭。佛灭百年。乳不及水。况今之世。况于减极。稗为上味。铁为上严。

  诸佛出现于世故一切世界海广博严净劫转变。

  如弥勒来也。

  如来神通变化故世界海普清净劫转变。

  以佛神通。于何不净。净名足指案地。法华三变净土。即其类也。

  上之十事。初总余别。不出业故。又初二属凡。次四菩萨。后三属佛。又约佛菩萨。即染令净。约于凡夫。即净成染。

  △三结。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至)一切普清净。

  十颂如次颂前可知。

  △十无差别二。初长行三。初标。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至)有世界海微尘数无差别。

  谓前九辨诸世界。约相不同。随业染净。由于众生有差别故。今云无差。性无二故。故偈云业性起也。

  又约权设。则种种差别。今约实说。则一切无差。如教法中。或说三乘。即是差别。说华严时。一切无差。

  又皆是诸佛之所用故。一一融摄。等无异故。故前九差别。是此无差之差。今此无差。即是前九差之无差也。故法华云。众生见烧。净土不毁。二皆相即。由依此义。说净土中十八圆满。一一称真。皆周遍故。

  △二释。

  所谓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尘数世界无差别。

  海中包数同。则尽海之尘。一尘一刹。已是含摄之义。

  一一世界海中诸佛出现所有威力无差别。

  佛示威力同。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场遍十方法界无差别。

  道场同。同真性故。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来道道场众会无差别。

  众会同常随众故。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至)法轮方便无差别。

  次四光明名号音声法轮方便。文并可知。上七皆约不动一。而普遍无差。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尘无差别。

  尘含刹海。

  一一世界海中一一微尘(至)皆于中现无差别。

  尘容佛刹。此二约不坏相。而广容无差。

  △三结。

  诸佛子世界海无差别(至)微尘数无差别。

  △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一微尘中多刹海(至)以愿力故遍世间。

  十颂如次颂上十义。但第六约身。与前名体异耳。而前但约平漫无差。今显尘内重叠融摄无差之义。若云约共同事者。何以不言染同苦同。岂世界海中都无此耶。

  此下入第八卷经。

  ○华藏世界品第五

  △初来意者。前品通明诸佛刹海。今此别明本师所严依果。答世界海问。故次来也。

  二释名者。准梵本。具云华藏庄严严具世界海之遍清净功德海光明品。译者嫌繁。乃成太略。处中应云莲华藏庄严世界海品。谓莲华令子之处。目之曰藏。今刹种及刹。为大莲华之所含藏。故云华藏。其中一一境界。皆有刹海尘数清净功德。故曰庄严世界。深广故名为海。有云世界依海。故立海名者。恐非文意。以下云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华中故。

  其梵云严具。即是能严。其遍清净功德海光明。即显严之相用。依体有用。故致之言。今文举体摄用。但云华藏。

  约事可尔。何因刹海。相状如期。略举二因。一约众生。如来藏识。即是香海。亦法性海。依无住本。是谓风轮。亦妄想风。于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华。世出世间未来果法。皆悉含摄。故名为藏。若以法性为海。心即是华。含藏亦尔。然此藏识相分之中。半为外器。不执受故。半为内身。执为自性。生觉受故。如来藏识。何缘如此。法如是故。行业引故。

  二约诸佛。谓以大愿风。持大悲海。生无边行华。含藏二利。染净果法。重叠无碍。故所感刹。相状如之。

  是以出现品中。多将世界。以喻佛德。细寻文意。乃由佛德。世界如之。

  三宗趣者。别显本师依报具三世间。融摄无尽为宗。令诸菩萨发生信解。成就行愿为趣。余如前品。但总别异耳。融摄之相。亦见前文。贤首立华藏观。复有十德。大同小异。如彼文说。

  四释文。一品分三。三段如次。释华藏庄严世界之名。今初华藏因果自体二。初长行二。初举果属人。显因深广。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是毗卢遮那如来。

  谓指此刹海。是我本师。修因所净。然因深广。有三胜相。

  往昔于世界海微尘数劫修菩萨行时。

  一长时修。刹海尘劫故。不唯三祇。

  一一劫中亲近世界海微尘数佛。

  二于多劫。一一遇多胜缘。不唯胜观释迦等佛。

  一一佛所净修世界海微尘数大愿之所严净。

  三于多胜缘。一一净多大愿。愿净国等。不唯净一无生忍等。由上三重。故云深广。然瑜伽起信等。约三乘教。一方化宜。一类世界。定说三祇。今约一乘。该通十方。及树形等界。故云刹海尘数。是以宝云经言。我为浅识众生。说三僧祇劫修行。然实经无量阿僧祇劫。修诸胜行。又时无别体。依法上立。法既无尽。时亦无穷。况念劫圆融。文应克执。

  二彰果体相者。植因既深。果必繁奥。然所依刹量。诸教不同。小乘但一娑婆。三乘有大小之化。或色究竟为实。或他方别有净邦。今一乘十佛之境。大小无碍。净秽相融。且依一相。说有边表。实则一重横寻无边。况复重重尘含法界。然准下别显。应有十事。一所依风轮。二风持香海。三海出莲华。四华持刹海。五绕台轮山。六台面宝地。七地有香海。八海间香河。九河间树等。十总结多严。今文之中。唯阙一河。文且分四。第一能持风轮。第二所持香海。第三海出莲华。第四华持刹海。然其刹因有其总别。已见上文。为显别义。且明一因。成于一果。

  △今初风轮之因。即大愿等。亦如前释。于中文三。初总标数。

  诸佛子此华藏庄严(至)有须弥山微尘数风轮所持。

  △二略列名。

  其最下风轮名平等住(至)一切宝色香台云。

  平等住者。一遍持诸位故。二称实性故。余名可知。风并在下。宝在台面。以力遥持。

  △三别举最上。

  诸佛子彼须弥山微尘数风轮(至)名殊胜威光藏。

  举最上者。胜力能持香海。故立其名。

  △二所持香海。

  能持普光摩尼庄严香水海。

  以摩尼发光。普照一切。严海底岸。及宝色香水。故立此名。又藏识名海。其德深广。故流注名水。刹那性故。又佛性名水。远熏名香。闻未证故。涅槃亦云。有人闻香。

  △三所出莲华。

  此香水海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

  蕊放异光。又发胜香。高出降伏。故立此名。又所发万行。一一觉性。故曰光明。皆能普熏。即香义也。

  △四所持刹海。

  华藏庄严世界海住在其中(至)地海众树各有区别。

  四方均平。总显形相。清净坚固。彰其体性。金刚围等。别明所有。即下别显。此为其本。一山。二地。三海。四树。各别区分。即总显多严。但阙一河。以下有别显。故此略明。下亦略颂。

  △二偈颂。然长行偈颂有十例五对。谓有无。广略。离合。先后。为八。九或超间。十或颂已重颂。故释颂文。不可一例。上下准之。此文略有四例。一宿因现缘。经离颂合。二所成果相。经略颂广。三现缘风轮。经广颂略。四山地海树。经有颂无。十颂分二。初二颂上因相。

  是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即说颂言。

  世尊往昔于诸有(至)今此世界无诸垢。

  即辨因招果也。

  △二余偈颂其果相四。初颂风轮。

  放大光明遍住空(至)以昔愿力空中住。

  皆上句所持。下句能持。初半偈以果持果。后偈兼明能成之因。前半离障愿。令清净故。后半无碍愿。依空住故。

  △二颂香海。

  种种坚固庄严海(至)普诣十方光炽然。

  寻此了名。

  △三有三偈半颂莲华。

  光?成轮妙华饰(至)普应群心无不尽。

  初一偈半释种种光明蕊。则显此华。以宝为体。次一偈释香义。就法以明。宝中出佛。佛出世主。如从质发香远熏之义。后一释幢义。演佛是高出义。调生是摧伏义。

  △四有二颂。明刹自在。总颂上所持刹海。

  华藏世界所有尘(至)所有庄严从此出。

  初偈自在。一一称性故。即同时具足相应门也。心尘准思。宝光现佛者。依正互融故。后偈结归普因。故能含摄。

  △二别显安布庄严。文六。初轮山。则是本师清净戒德内摄外防之所成也。长行中三。初总举所依。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住日殊王莲华之上。

  山所依处。即地面四周。日珠王者。所依处地。故旧经云。依莲华日宝王地住。亦有言。大华之上。别有此莲。为山所依。义似不顺。所以地受此名者。前华名种种光明蕊。偈中云光?成轮。又云一切宝中放净光等。明知此华以宝为体。是则如日轮之珠王。以为莲华也。斯即总华之称。

  △二别显体相。

  栴檀摩尼以为其身。

  前取坚利。且云金刚。今明具德。略有十相。上句身为总形。摩尼圆明。栴檀芬郁。皆戒之德也。

  威德宝王以为其峰。

  山峰。谓秀出孤绝。威伏诸恶。

  妙香摩尼而作其轮。

  山轮。古有二义。一山弯曲之处。二山腹朓出。如师子座。半月为轮。准下偈文。轮居山下。为山所依。

  ?藏金刚所共成立。

  成山之缘。上举三事。各别有体。今显金刚内含光?。遍成其体。如世土石杂而成山。金刚遍故。得金轮名。上四自体圆满。下六外相庄严。

  一切香水流注其间(至)摩尼为网周匝垂覆。

  并在山间。文显可知。

  △三结德无尽。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众妙庄严。

  △三应颂有十。分二。初六山体相庄严。颂前别显五。初一总颂围山。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世界大海无有边(至)此由如来神力起。

  初句所围。次二句能围。后句出因。言无边者。有其二义。一但总相显多。故云无边实有边表。二说有围山外者。是无边之边。不碍理而即事故。今云无边者。是边之无边。不坏相而即理故。

  △二有一颂。颂前山轮。

  摩尼宝轮妙香轮(至)清净轮围所安住。

  △三有一颂。颂前山体。

  坚固摩尼以为藏(至)内外映彻皆清净。

  △四成山缘。

  金刚摩尼所集成(至)放净光明普严丽。

  △五有二颂。颂前水等诸严及加衣等。

  香水分流无量色(至)光云四照常圆满。

  △二四颂辨山妙用自在。亦显依正无碍。即颂前结文。

  无量无边大菩萨(至)佛自在力或令遍。

  △二台面宝地。即体心性定之所成也。长行三。初标所在。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至)大轮围山内所有大地。

  △二别显体相庄严。

  一切皆以金刚所成坚固庄严不可沮坏。

  一地体。标以金刚。释以坚固不坏。遍华藏地。尽是金刚。故上菩提场地彻华藏也。

  清净平坦无有高下。

  二地相平净。下八皆庄严。

  摩尼为轮。

  饰以宝轮。

  众宝为藏。

  畜以宝藏。

  一切众生种种形状诸摩尼宝以为间错。

  间以异宝。

  散众宝末布以莲华。

  散宝末。布莲华。此二文显。

  香藏摩尼分置其间。

  分置香藏摩尼之宝。

  诸庄严具充遍如云(至)所有庄严而为校饰。

  充以庄严具。但云诸严。严有多少。三世佛国之严。而为严者。显无尽之严具也。

  摩尼妙宝以为其网(至)如天帝网于中布列。

  覆以宝网。隐映庄严。网有何用。普现佛影。此网何相。如天帝网。而布列也。又此帝网重现无尽。成上普现如来境界。及上一一境界。皆无尽也。

  △三总结。

  诸佛子此世界海地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尘数庄严。

  △二偈颂。十颂分二。前七颂前别显三。初四颂前八句。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其地平坦极清净(至)普覆于地为严饰。

  小不次者。显前无优劣故。或重或广者。显义无方也。恐繁不配。可以意得。

  △二颂严具如云。

  密云兴布满十方(至)于此宝中无不见。

  △三一偈。颂如天帝网。

  其地所有摩尼宝(至)一切国土亦入中。

  谓一宝既收一切。则彼刹诸尘复摄一切。即重重也。

  △三总结。

  妙宝庄严华藏界(至)如是一切诸神变。

  结其所属。初偈结属道场。次属佛力。后结能知之人。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五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入第八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地面香海者。上之大海既是藏识。今明心华之内摄诸种子。一一种子不离藏海。故有多香海。然一一具于性德。故皆有庄严。长行分二。初总举数。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准下刹种及梵本中。皆有十不可说。今阙十字。或是译人之漏。或是传写之失。下标种处亦然。

  △二别显庄严。准后总结。应云一一香海各有若干庄严。今文略无。若桉文取义。一切之言。即一切海。总以妙宝而为其底等。文有二十句。前十明海体状。一底。二岸。三网。四水。五华。六垽。七声。八光。九人卫现通。十结广无尽。

  一切妙宝庄严其底(至)所有庄严悉于中现。

  阶陛庄严具众宝(至)悉是如来自在力。

  初一颂阶陛及栏楯。次一颂树林。三颂华敷。四颂幢相。五颂城殊。六颂墙阁。缭者缠也。七颂结严属佛。一昔因。二现力。

  △四海间香河。即随一一心。同时相应。功德流注也。长行亦三。初举数。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香水河右旋围绕。

  △二辨严具。

  一切皆以金刚为岸。

  岸体诸河并无差别。故云一切皆以。

  净光摩尼以为严饰。

  以珠严岸。

  常现诸佛宝色光云。

  现佛光色。

  及诸众生所有言音。

  出异类音。

  其河所有漩澓之处(至)种种形相皆从中出。

  漩澓出影。

  摩尼为网众宝铃铎。

  网铎垂覆。

  诸世界海所有庄严悉于中现。

  总显多严。

  摩尼宝云以覆其上(至)及一切佛神通之事。

  宝云覆上。现圣依正。

  复出妙音称扬三世佛菩萨名。

  澓出妙音。

  其香水中常出一切宝焰光云相续不绝。

  水涌光云。长劫无尽。

  △三结广数。

  若广说者一一河各有世界海微尘数庄严。

  既绕小海及与小河。尚有刹海尘数之严。弥显标结。非唯约事。皆是一多无碍耳。

  △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清净香流满大河(至)炳然显现诸佛影。

  初半偈颂岸体金刚。次一偈半颂摩尼严岸。三一颂光云言音。次三皆颂漩澓出影。七颂网镡垂覆。及总现诸严。前现事严。此说道行。八颂现佛依正。九颂澓出妙音。十颂水出光云。

  △五河间华林。长行有三。初总标。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悉以妙宝种种庄严。

  △二别显。

  一一各有四天下微尘数(至)众宝树林次第行列。

  别显二事。谓华及树。水陆各一。实有多事。然此一段。文势少异。不列十事。以显无尽。而但举二。展转明多。初一白莲。后一宝树。

  一一树中恒出一切(至)摩尼宝王充遍其地。

  □□宝树。出五蕊用。一出庄严云。二宝王照耀。三华香盈满。四出音演法。五雨宝遍地。五中有总有别。上总下别。别有八事。通三世间。

  所谓莲口轮摩尼宝王(至)普垂布光网云摩尼宝王。

  上六现器。

  现一切诸佛神变摩尼宝王。

  此一现正觉。

  现一切众生业报海摩尼宝王。

  此一现众生世间。如剑叶林等。现恶业报。天意树等。即善业报。男女林中。朝生暮落。皆业报海。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尘数。

  且结树之雨宝。已有刹海尘数。例上出云等四。一一皆然。一树之中。已有多种刹海之严。次例芬陀利华亦同于树。其华与树。各有四天下尘。一一皆尔。如华树等类。复应有刹海尘数之物。故为无尽之严也。

  △三总结。

  其香水河两间之地一一悉具如是庄严。

  △二应颂不次。文分为三。初宝树。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其地平坦极清净(至)悉以十力广开演。

  △二白莲华。

  摩尼妙宝芬陀利(至)悉现光明无尽歇。

  △三有三偈。颂结严所因。

  三世所有诸庄严(至)随其意乐悉清净。

  谓由佛力。体用无碍。现而常如。

  然此三偈有多意趣。初一偈器世间。次一智正觉。后一众生。欲明一一事中。皆现三世间严。影略其文耳。又初明一果能现。次例一切庄严。后明尘尘皆尔。从略至广。从粗至细。又初明佛力。次彰愿力。后随乐力。又初果后因。愿通因果。又初自后他。愿通自他。又初明即性无性。体本不生。次明即相无相。现无来去。后明不坏于相。各见不同。方显华藏之严。皆言亡虑绝。非可情求也。

  △六辨总结庄严。上来诸段虽说庄严。犹未能尽。今总显一一之境。若说不说。皆具刹海尘数功德庄严。是以文云一切境界。长行文二。初标庄严难测。

  尔时普贤菩萨(至)世界海庄严不可思议。

  △二徴释所由。

  何以故诸佛子(至)清净功德之所庄严。

  清净功德文含二义。一谓众多果严。即是清净功德。二谓一一果严。从多清净功德因生。以因望果。应成四句。谓多因一果。一因多果等。故随一事。即曰难思。是以颂云。但由如来昔所行。神通愿力而出生。斯即因也。若语果严。略有五相。一者令多。周给一切。二者令常。永无乏绝。三者令妙。悦可众心。四者称性。无生无相。五者自在。镕融无碍。偈文具之。总斯五义。故曰难思。况因果相即。

  △二偈文有十。大分为二。初果严用胜三。初别明严用。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此刹海中一切处(至)一切刹海咸周遍。

  △二结现缘。

  所有化佛皆如幻(至)一切刹中如是现。

  △三结多类。

  如来自在神通事(至)一切皆于宝中见。

  △二对因果。

  十方所有诸变化(至)神通愿力而出生。

  由行愿神通为因。故获变化如镜像果。

  若有能修普贤行(至)普现其身净众刹。

  以普贤胜智为因。故得一尘净众刹果。

  不可思议亿大劫(至)一刹那中悉能现。

  由长时近友为因。故得刹那顿现之果。

  诸佛国土如虚空(至)本愿力故住其中。

  彰净因之意。使仿而行之。前半智境。严即无严。谓自受用土。周遍无等。法性之土。体性无生。二皆无相。后半悲应。无严之严。严遍法界。无住之住。常住刹中。

  △三所持刹网。释品目世界之言。又前明本刹。今辨末界。故兼染净。文三。初告众许说。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至)有何等世界住我今当说。

  △二双标二章。

  诸佛子此不可说(至)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

  标二章者。谓种及刹。然刹种依刹海。诸刹依刹种。则宽狭可知。名从何得。欲明世界无边方便显多。故立此名。谓积多世界。共在一处。摄诸流类。故名为种。如是种类。复有众多。深广无边。故名为海。如积多鱼。以成一种。鱼龙龟鳖。山泉岛屿。乃有多种。并悉摄在一大海中。而言世界无边者。海外有海。海海无穷也。若尔种无别体。揽界以成。何以下文说有形体。虽依种类以立种名。何妨此种别有其体。如多蜂孔。共成一窠。岂妨此窠别有其体。上举鱼龙。盖分喻耳。即依后义。亦得名为种性。依于此种。能生世界。如依一禾有多谷粒。旧经云性。多取此义。恐滥体性。故改为种。言有不可说者。若准下文。香海及种。皆有十不可说。梵本亦有。今脱十字。多是传写之漏耳。

  △三广释二章二。初通明刹种不同。释刹种章二。初长行二。初列十门。

  诸佛子彼诸世界种于世界海中。

  然此十门刹种之异。并悉不离所依华藏。故云于世界海中。所列十事。与成就品。都望全异。彼通诸海。此明一海之中所有刹种。若别别相望。互有互无。起具因缘。清净佛出。劫住转变。彼有此无。方所分齐。行列趣入。力持等五。彼无此有。依住形体。庄严无别。彼此名同。前后互出。都有十五。皆显十者。俱表无尽。而或异者。彰义多端。复有同者。恐滥全别。何以起具。前有此无。前段总明。成立因果。此中正辨。何等世界。所依住故。余可思准。然与前同。已如前释。不同吾事。今当说之。

  各各依住各各形状各各体性。

  上三同前。

  各各方所。

  若圆满方所。周遍法界。无处不有。不即三界。不离三界。若随宜方所。随十方中。向背名别。

  各各趣入。

  依门趣入。约法门者。谓三解脱。又互相现入。而无来去等。

  各各庄严。

  同前。

  各各分齐。

  约事随宜。广狭异故。约佛分齐。则十方无际。

  各各行列。

  即是道路。约事可知。约法。谓大念慧行。以为游路。

  各各无差别。

  同前。

  各各力加持。

  即食能令住。约法。广大法味喜乐所持。又此互出。显佛净土十八圆满十五摄故。言十八者。显色形色。分量方所。因果及主。辅翼眷属。任持事业。摄益无畏。住处游路。乘门依持。

  云何摄耶。此具因缘。即因圆满。依住即是依持。形状即当形色。体摄二种。一摄显色。七宝光明。为体性故。二摄果满。随类之果。可知。约佛大圆镜智相应净识之所变故。故上偈云。或一念心普示现为体。庄严摄三。谓一摄住处。如来庄严为住处。二摄辅翼。菩萨严故。三摄眷属。有余众故。清净摄三。一摄事业。谓作有情之义利故。二摄摄益。谓现证解脱。灭彼烦恼及灾横故。三摄无畏。谓内无灾横外无怖畏故。此中依住摄二圆满。一摄主。二摄乘。或说一乘等故。方所分齐。二名全同。行列即路。趣入即门。力持谓任持。劫住转变。十八中无。义同于果。及事业摄。亦可成二十圆满。于理无违。谓劫住穷未来故转变。即如来神通变化。世界海普清净转变。即圆满义。其无差别。彼文虽无。即由此故。方显圆满。余皆随宜。故云各各。无差既同。云何各各。所无差事。有多种故。若将此十。对成就品十。亦得相摄。恐厌繁文。又上诸文一一段中。具多圆满。一一融摄。故异余宗。

  △二随门广释。但释其三。谓依住形状体性。余七虽略。义已上说。今初分二。初列。

  诸佛子此世由种(至)依一切佛音声摩尼王海住。

  △二结。

  如是等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

  △二形状二。初列二十种。

  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至)或作诸庄严具形。

  回转形者。褶亵往来之形也。坛墠形者。筑土为坛。除地为墠。佉勒迦者梵音。此云竹篅。

  △后结尘数不同。

  如是等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

  △三体性二。初列。

  诸佛子彼一切世界种(至)清净音声为体。

  亦二十种。前十色相。后十是声。会释如前。

  △二结。

  如是等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

  △二应颂有十。分为六段。初一颂一住。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至)观察十方而说颂言。

  刹种坚固妙庄严(至)或有住于香海等。

  △二有一颂。颂形状及布列安住。

  须弥城树坛墠形(至)各各布列而安住。

  △三颂体性。

  或有体是净光明(至)佛功德音亦如是。

  △四颂三事。

  刹种一一差别门(至)无等无量悉周遍。

  谓初二句颂所入门。次句方所等四句庄严。余二偈中广大刹之本相。即是分齐广狭。此彼相入。亦颂趣入。初偈以多入一。后偈一多互入。皆入而无入。入则坏缘起。不入坏性用。又要由不入。方能入耳。又约体本空。故无来无入。约相不坏。故如本无差。以性融相。故得互入。

  △五颂无差。

  一切国土微尘中(至)一切众生悉调伏。

  谓尘容佛海等无差故。

  △六颂力加持。

  佛身周遍一切刹(至)普化一切诸含识。

  主伴皆是神力任持。普化之言。兼于法味。

  △二别明种刹香海。双释二章者。谓香海依刹海。刹种依香海。诸刹依刹种。长行分三。初总举诸海所依。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至)如天帝网分布而住。

  上来虽复但标刹种及刹二章。而依住中。皆云依海。故列海数。此多香海。并在刹海地面。故云所依。言如帝网者。大都分布。则似车轮。其有别者。谓帝释殿网贯天珠成。以一大珠当心。次以次大珠。贯穿匝绕。如是展转。更递围绕。经百千匝。若上下四面。四角望之。皆行伍相当。今此香海虽在地面。分布相似。又有涉入重重之义。故云如也。

  △二次第别显诸海种刹。文分为三。初辨中间一海。次辨右旋十海。后明十海所管之海。然十海各管不可说佛刹尘数之海。总显则有十不可说佛刹尘数。次第说者。但有一百一十一海。余皆略指。今初中央一海分二。光明香海出华。以持刹种三。初香海名。

  诸佛子此最中央香水海(至)摩尼王幢为底。

  以多华发光故。亦由菩萨行华而为因故。

  △二举华名。

  出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庄严。

  谓以香摩尼。严此华故。又从摩尼底而出生故。约法即万行圆明之所成故。海能有华。故受华名。华依于海。取海底称。

  △三刹种名。

  有世界种而住其上(至)以一切庄严具为体。

  约事。宝光远照故。约法。其世界种。正是所含种子。一一皆有大智光明遍照法界义故。性德互严故。

  △二所持世界三。初总举大数。

  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于中布列。

  △二别辨当中。有二十层广大主刹。准标及结。皆有不可说刹尘之数。今文但列十九佛刹尘数。为二十层。其能绕刹。但有二百一十佛刹尘数。下当会释二十层。即分二十段。第一层有七事。

  其最下方有世界(至)金刚庄严光耀轮为际。

  辨际。谓世界所据之际。如金刚际。

  依众宝摩尼华而住。

  依住。若准此名。大同刹种所依莲华。而旧释云。于前无边香海所出华上。更有此华。持此一界者。以例上诸层。别有依住。故为此释。何妨最下依于总华。思之。

  其状犹如摩尼宝形。

  状形。谓摩尼状有于八楞。似方不方。似圆不圆。故异下八隅。

  一切宝华庄严云弥覆其上。

  上覆。

  佛刹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烧种种安住种种庄严。

  眷属。

  佛号净眼离垢灯。

  本界佛名离二障垢。智眼清净。照世如灯。然佛德无边。各随一义。二层已去或有八事。谓加去此远近故。或有九事。加纯净言故。准此若无此言。即通染净。此上眷属渐加刹数。中间诸事可以准知。

  △第二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师子光胜照。

  △第三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净光智胜幢。

  △第四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无量精进力善出现。

  △第五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至)其形普方而多有隅角。

  言普方者。都望则方。而一面之中。亦有多角。隅即是角。

  梵音摩尼王云以覆其上(至)佛号香光喜力海。

  △第六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光自在幢。

  △第七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至)欢喜海功德名称自在光。

  △第八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至)佛号广大名称智海幢。

  △第九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至)清净月光明相无能摧伏。

  △第十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至)佛号一切法海最胜王。

  △第十一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量功德法。

  △第十二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超释梵。

  △第十三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此世界名娑婆。

  主刹即此娑婆。

  以金刚庄严为际(至)庄严虚空云而覆其上。

  言形如虚空者。静法云。大小乘经。并说虚空体无形质。不可见相。今云有形者。回文者误。梵本云三曼多(周圆)第嚩皤博曩(天宫)伽伽那(虚空)阿楞迦罗(庄严盖覆)僧塞怛那。(形状)回文应以形状置周圆之前。虚空安天宫之上。然后合缀饰云。其形周圆。似空居天宫庄严之具。而覆其上。静法此正。深有理致。今依经通之。亦有理在。谓空虽无形。随俗说故。以俗典指空为天。谓天为圆穹。其形如?。是故书说天。势围平野。亦如法华云。梵王为众生之父。亦随俗说耳。

  十三佛刹微尘数世界(至)毗卢遮那如来世尊。

  △第十四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遍法界胜音。

  △第十五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其状犹如卍字之形。

  形如卍字者。静法云。室利靺瑳。本非是字。乃是德者之相。正翻吉祥海云。众德深广如海。益物如云。古来三藏误译洛刹曩。为恶刹攞。遂以相为字。故为谬耳。然此相以为吉祥万德之所集成。因目为万。意在语略义含。合云万相耳。

  摩尼树香水海云(至)佛号不可摧伏力普照幢。

  △第十六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清净日功德眼。

  △第十七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无碍智光明遍照十方。

  △第十八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量方便最胜幢。

  △第十九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照法界虚空光。

  △第二十层。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福德相光明。

  △三类结所余。此中非唯结数。兼总显上文所依住等。文分为四。初总结都数。

  诸佛子此遍照十方(至)佛刹微尘数广大世界。

  即举本刹种。结有若干。此所结刹定是主刹。以下文指此不可说佛刹。更有两重绕故。其直上中间有十九佛刹。而结有不可说者。以旁论故。不尔。岂一刹种最下。唯一主刹。故知如向所说主刹。横竖共论有不可说。故下结其所在。云及在香水河中。思之。

  △二结形类三。初总列十门。

  各各所依住各各形状(至)各各力加持周匝围绕。

  既言周匝围绕。明知傍去。

  △二广说十门。

  所谓十佛刹微尘数回转形(至)微尘数门闼形世界。

  世界形状。有十八句。望前刹种形中。阙须弥山形。及严具形。余皆全同。但此约刹为异耳。

  △三结归都数。

  如是等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

  △三结眷属。

  此一一世界各有十佛刹(至)广大世界周匝围绕。

  然有两重主伴。此一一者。指上不可说尘数也。若望前文。主刹直上。绕数渐增。今总相说。故云一一各有十刹尘也。又是欲显无尽义故。

  此诸世界一一复有(至)微尘数世界而为眷属。

  如上之言。文含二义。一即总指前能绕所绕之数。绕一世界。不欲繁文。故云如上。二者如上。亦用十佛刹。为能绕也。依此则似译人文繁理隐。何不言一一复有十佛刹尘数耶。若依前义。则译者之妙。

  △四彰所在。

  如是所说一切世界(至)及围绕此海香水河中。

  即最□香海。□言及在香河。明知傍去。

  (入第九经)。

  △二明右旋十海。即绕处□妙华光海。有其十也。各有刹种十海。即为十段。初离垢焰藏海二。初牒中海以定方。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妙华光香水海东。

  即是所绕。从东为首。

  △二明能绕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离垢?藏(至)以菩萨行吼音为体。

  △二明种所持刹。有二十重。下九海例然。今第一海二十重中。各有七事。一相去远近。二刹名。三形状。四所依。五上覆。六眷属。七佛号。或有说体。或说清净。即或八或九。其第一重无去远近。但有最下方言。然文并可知。有难即释。第一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眉间光遍照。

  △第二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德华藏。

  刹名。

  其形周圆依一切宝华蕊(至)佛号一切无边法海慧。

  △第三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功德相光明普照。

  △第四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善眷属出兴遍照。

  △第五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法喜无尽慧。

  △第六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清净普光明。

  △第七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功德华清净眼。

  △第八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慧力无能胜。

  △第九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广大目如空中净月。

  △第十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金色须弥灯。

  △第十一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迥照法界光明智。

  △第十二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宝灯普照幢。

  △第十三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莲华?遍照。

  △第十四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名宝藏庄严状如四洲。

  水中可居曰洲。准俱舍。东洲如半月。南洲如车。西如满月。北则畟方。四洲形异。而云如者。似此界也。

  依宝璎珞须弥住(至)佛号无尽福开敷华。

  △第十五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甘露音。

  △第十六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最胜法无等智。

  △第十七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遍照虚空光明音。

  △第十八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现胜光明。

  △第十九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无边功德称普光明。

  △第二十重。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普照虚空灯。

  此中文无标结大数。准例合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六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七(入第九卷经第四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无尽光明轮海。此下九海文皆有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离垢焰藏香水海南。

  皆不牒中。海为所绕。故云南也。第三海去。但言右旋。不云南者。十海如环。绕于中海。故不正南也。如以十叠绕于一盘。方所可见。又第二已去。或无莲华者。前总释种中云。或有依莲华住。或有依海。故或无也。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明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至)以一切佛功德海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莲华光欢喜面。

  上一世界。文即有七。后一文八。加纯净故。中间唯三。谓相去数量刹名佛号。余八海例然。

  此上过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法界净光明。

  △三金刚宝?光明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无尽光明轮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宝?(至)一切如来名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大变化光明网。

  △四帝青宝庄严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金刚宝?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帝青宝庄严(至)无边佛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于此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解脱精进日。

  △五金刚轮庄严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帝青宝庄严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轮(至)普贤智所生音声为体。

  △二明能依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最胜觉神通王。

  △六莲华因陀罗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金刚轮庄严底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莲华(至)一切佛智光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有世界名真珠华藏。

  真珠藏者。即蚌类也。

  佛号法界宝光明(至)佛号遍照世间最胜音。

  △七积集宝香藏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华因陀罗网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积集宝(至)以一切佛法轮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示现无畏云。

  △八宝庄严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积集宝香藏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宝庄严(至)佛刹神变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普眼大明灯。

  △九金刚宝聚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宝庄严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金刚宝聚(至)方便法音声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清净眼。

  △十天城宝牒海二。初牒前海为所依。

  诸佛子此金刚宝聚香水海右旋。

  △二明能依之海二。初海华刹种。

  次有香水海名天城宝堞(至)平等法轮音为体。

  △二明所持之刹二十重。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普照法界无碍光。

  文并可知。有欲解释刹中佛名。足可留思。

  (入第十经)。

  △三明十海所管之海。一海各管不可说佛刹尘数。现文但各说十。即为百海。亦有刹种。及所持刹十海。即为十段。但记次前十海之名。此文居然易了。十段中一一有二。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旋初海。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至)彼离垢?藏香水海东。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于所管中各有三节。初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变化微妙身(至)世界种名宝?灯。

  唯此一段九中阙一。

  △二总结一海所管之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最近轮围一海。于中文皆有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世界海清净劫音声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皆二十重。于中超间。文皆四节。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最胜三昧精进慧。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障碍法界灯。

  金刚幢者。即中央香海刹种中第十重刹。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过三佛刹微尘数世界与娑婆世界齐等。

  以等此中央娑婆故。

  有世界名放光藏佛号遍法界无障碍慧明。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过七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觉分华。

  更至第二十重者。以最上故。言最上者。刹种最上。若二十重最上。何以得此最上之名。设不欲繁文。何以不加乃至最上耶。然超间者。意存略故。云齐等者。恐失次故。又上下横竖。皆相当故。又此随所管海有不可说。皆望本能管之海。随其方面。一道布列。故下但云。此海之外。不言右旋等。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次海。

  诸佛子彼无尽光明轮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具足妙光(至)名毗琉璃末种种庄严。

  △二总结一结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以一切佛摧伏魔音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炬幢佛号世间功德海。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师子力宝云。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至)佛号一切智海王。

  △四超至第二十。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有世界(至)佛号善变化莲华幢。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三海。

  诸佛子彼金刚?光明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庄严具(至)善化现佛境界光明。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种种言说音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无尽相光明普门音。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福德云天威势。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有世界(至)佛号胜慧海。

  △四超至第二十。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有世界(至)佛号智日莲华云。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四海。

  诸佛子彼帝青宝庄严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阿修罗宫殿(至)名如来身光明。

  △二总结一结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菩萨智地音声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金色佛号香?胜威光。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碍普现。

  △三起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至)佛号法自在坚固慧。

  △四超至第二十。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世界(至)号莲华开敷光明王。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五海。

  诸佛子彼金刚轮庄严底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化现莲华处(至)名普现光明力。

  所管但列九海。而无结文。及最近轮围之海。九行许经。诸梵本中。皆同此阙。准前后例。此必定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七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八(入第十卷经第五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六海。

  诸佛子彼莲华因陀罗网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银莲华(至)世界种名现前垂布。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如来道场众会音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于此最下方有世界(至)号金刚月遍照十方。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大精进善觉慧。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有世界(至)佛号娑罗王幢。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过七佛刹微尘数世界(至)威德绝伦无能制伏。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七海。

  诸佛子彼积集宝香藏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一切宝(至)世界种名诸佛愿所流。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以入一切智门音声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华蕊?佛号精进施。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一切功德最胜心王。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过三佛刹微尘数世界(至)善出现无量功德王。

  △四超至第二十。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有世界(至)号广大善眼净除疑。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八海。

  诸佛子彼宝庄严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水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持须弥(至)遍照世界种名普吼声。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以一切菩萨震吼声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名妙胜藏佛号最胜功德慧。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起胜大光明。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有世界(至)佛号须弥灯。

  △四超至第二十。

  于此世界种最上方有世界(至)号无尽变化妙慧云。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第九海。

  诸佛子彼金刚宝聚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崇饰宝埤堄(至)名普示现国土藏。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以一切佛力所出音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世界(至)佛号变化无量尘数光。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量智。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与娑婆世界齐等(至)佛号师子眼光?云。

  △四超至第二十。

  于此最上方有世界名海音声佛号水天光?门。

  △初标能管之海以定方。即前右绕管十海。

  诸佛子彼天城宝堞香水海外。

  △二列所管之海次第三。初从能管海边邻次列九。

  次有香水海名?轮赫奕光(至)名随佛本愿种种形。

  △二总结一海所管大数。

  如是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香水海。

  △三广说最近轮围一海二。初举海种名体。

  其最近轮围山香水海(至)以三世一切佛音声为体。

  △二所持之刹亦二十重四。初举下层。

  此中最下方有香水海名因陀罗华藏。

  从香字至藏字并长。由前已说香水海故。前诸海中无此例故。纵依海无过。在文不便。前第一海所管中九海阙一。今此长者。多是梵本脱漏。后人注之。误书相似贝叶耳。

  世界名发生欢喜佛刹(至)佛号坚悟智。

  △二超至第十。

  此上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无量欢喜光。

  △三超至第十三。

  此上过三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最清净不空闻。

  △四超至第二十。

  此上过七佛刹微尘数世界(至)佛号遍法界普照明。

  十海次第。但观次前疏文。不俟重举。余并可知。

  △三总略结释五。初总结都数。

  诸佛子如是十不可说佛刹(至)佛刹微尘数世界种。

  谓一海各管一。不可说十海即有十不可说。一海一种。是以数同。

  △二结海种所依。

  皆依现一切菩萨形摩尼王幢庄严莲华住。

  即是前能持刹海。本大莲华。彼名种种光明蕊香幢。今此乃云。现菩萨形等者。是此一华。随义异名。有此用故。与前最中海底名同。以中间海底即此大华之体中受总称故。取大华体名。或是译者之误。

  △三结种异门。

  各各庄严际无有间断(至)一切佛神力所加持。

  此与前释刹种章及世界成就中十相参大同。

  △四结种中之刹。

  此一一世界种中一切世界(至)递相接连成世界网。

  一一世界。犹如网孔递相接连。如以网持横竖交络。皆悉相当。如天珠网。

  △五结归华藏。

  于华藏庄严世界海种种差别周遍建立。

  即建立之处。

  △二重颂总有一百一偈分二。初华藏自体。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宣其义承佛威力而说颂言。

  华藏世界海法界等无别庄严极清净安住于虚空。

  初句标名。次句不坏分量。即同真性。次句具德庄严。末句无碍安住。

  △余有一百偈颂所持刹网二。初九颂能持刹种。

  此世界海中刹种难思议(至)皆由大仙力。

  初一颂参而不杂。次一安布行列。次一刹种体严。次二辨形。次一依住。次二方所趣入。后一佛力加持。

  △二颂种所持刹九十一偈。多颂结文。但一二不同。谓体及形。余皆同也。文十。初有二十八颂。明其刹异由乎因缘。即是结中。各各众生。遍充满下云。种种众生居故。及各各佛力所加持。至文当见。今初二。初半偈标章。

  一切刹种中世界不思议。

  种种多端。故曰难思。

  △二广释难思之相二。初喻显分三。初三颂半由染因刹有成坏。

  或成或有坏或有已坏灭(至)众生刹不同。

  初一偈半明种。则长时刹有成坏。次一偈刹种虽一。居刹有殊。后偈结归业种。

  △二明由净因。

  譬如心王宝随心见众色(至)国土不思议。

  一净心因。二佛愿通因缘。后一净业因。

  △三通结染净因。

  譬如众缋像?师之所作(至)见诸刹亦然。

  一随心染净因。二分别起业因。以正喻依。亦是以因喻缘心。即是因招异熟果。果之粗果妙。盖由业缘。三有一偈。双明心业。行即业故。亦喻众生同处异见。

  △二法说分三。初明染净二。初二净相不同。

  一切诸刹际周布莲华网(至)种种众生居。

  △二四对因以辨。

  或有刹土中险恶不平坥(至)诸佛令清净。

  初一唯染。由烦恼故。次二通染净心。业通善恶故。属于菩萨及众生故。后一唯净。以属佛故。

  △二四明成坏。

  一一刹种中劫烧不思议(至)悉见净无垢。

  初一粗坏细存。坏由业恶。存由二因。一约佛力。二善业者。故法华云。我净土不毁。天人常充满。然灭虽不俱。而起必同处。虽曰同处。而恒相无。故难思也。次偈业存处立。次偈世相不同。性无生灭。后偈结归因缘。内由心变。则染净万差。外假佛缘。于何不净。

  △三明苦乐文分为三。初三总相约刹论苦乐。

  有刹泥土成其体甚坚硬(至)罪恶者充满。

  △二三约一刹中。有三恶趣。

  刹中有地狱众生苦无救(至)受诸极重苦。

  △三有二偈。颂人天乐。

  或有诸刹土七宝所合成(至)随时受快乐。

  △二有二颂。显刹微细。

  一一毛孔中亿刹不思议(至)受苦乐不同。

  即结中各各普趣入。初偈举果。后偈对因以辨。

  △三明世界体性。

  有刹众宝成常放无边光(至)而成期妙刹。

  结文即无。义见前经。亦兼余义。随释可知。

  △四世界各各庄严。

  或见清净刹以一光庄严(至)普见众刹海。

  义如结名。

  △五各各庄严际无间断。

  诸修普贤愿所得清净土(至)如影无真实。

  亦如结名。摄三世严故。无间断结归佛故。一尘普见。

  △六明刹形差别。

  或有众多刹其形如大海(至)护念得安住。

  义见上文。

  △七明刹住时分。

  有刹住一劫或住于十劫(至)乃至不思议。

  义如结名。

  △八有八颂明佛出现。

  或有刹有佛或有刹无佛(至)调伏众生海。

  亦如结名。

  △九光明有无。即各各放宝光明。及各各光明云覆二。初一颂无。

  有刹无光明黑闇多恐惧苦触如刀剑见者自酸毒。

  △二九颂有。

  或有诸天光或有宫殿光(至)法界悉周遍。

  △十明刹中音声善恶。即各各演法海文三。初有二颂。恶道唯恶。

  有刹甚可畏嗥叫大苦声(至)恒出忧苦声。

  △二有三偈。颂人天通善恶。

  或有国土中常出可乐音(至)及乐音遍满。

  △三有六偈。明佛菩萨善而非恶。

  诸佛圆光内化声无有尽(至)一切无不闻。

  正显各各演说法海辨。

  此下入第十一经。

  ○毗卢遮那品第六

  △初来意者。前明此因之果。今辨前果之因。答前因问。故次来也。因是果因。故标果称。又不以人取法。知是谁因。前品初云。毗卢遮那。旷劫修因之所严净。今方显其事。二释名者。略云光明遍照。广如前释。三宗趣者。明因广大。为宗证成。前果为趣。四释文者。一品分三。初总明本事之时。

  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至)微尘数劫复倍是数。

  即二佛刹尘数劫也。

  △二别显本事之处三。初总明刹海。

  有世界海名普门净光明。

  △二别明一刹。

  此世界海中有世界(至)其劫名曰种种庄严。

  略无刹种。刹名胜音者。多佛出世说法音故。次彰刹相。后说劫名可知。

  △三的指一方。如今娑婆中别说一四天下也。于中亦三。初总明感应之处三。初正明香海。

  诸佛子彼胜音世界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明。

  非持种之海。即如今四洲之海耳。

  △二海出华山。

  其海中有大华须弥山(至)十宝栏楯周匝围绕。

  △三山顶之林。

  于其山上有一大林名摩尼华枝轮。

  说此林者。佛于中现也。上标举下显严。

  无量华楼阁无量宝台观(至)种种众生于中止住。

  说城居人者。总举所化也。

  △二别明能感居人三。初标主伴二城。

  诸佛子此林东(至)百万亿那由他城周匝围绕。

  虽有天城。以佛出故。人城为主。

  △二释主城二。初显处严。

  清净妙宝所共成立(至)众鸟和鸣听者欢悦。

  城上守御曰橹。绕城别筑土台曰却敌。优钵罗等。即青黄赤白四色莲华。

  △二彰人胜。

  此大城中所有居人(至)心有所欲应念皆至。

  △三略释伴城二。初显城名居类。

  其城次南有一天城(至)百万亿那由他数。

  通前人城。共圆八部。而无第七紧那罗城及第八摩睺罗伽。乃以梵天自为一类。下云集中。经文具列。已成十数。表无穷尽。

  △二辨围绕庄严。

  此一一城各有万亿(至)一一皆有无量庄严。

  世界不同安立少异。不可例此。

  △二别彰道场严事二。初辨道场严。

  诸佛子此宝华枝轮大林(至)种种妙华周遍十方。

  △二辨莲华香海为佛现故。

  其道场前有一大海(至)恒出妙音周遍十方。

  △三别显时中本事二。初总举劫中多佛。

  诸佛子彼胜音世界(至)微尘数如来出兴于世。

  将欲说别。先举其总。言最初劫者。即种种庄严劫也。既言最初。此后更有大劫。于理无违。

  △二一一别显。正彰本事经来不尽。故无总结。历事四佛即为四别。初逢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六。初总标佛号。

  其第一佛号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

  一切功德山者。福德崇峻。不可仰也。复言须弥者。定慧高妙。难倾动也。言胜云者。慈覆智润。广无边也。

  △二先瑞熟机二。初现瑞熟机二。初标现时。

  诸佛子应知彼佛将出现时一百年。

  △二显瑞相。

  此摩尼华枝轮大林中一切庄严周遍清净。

  上标下列。

  所谓出不思议宝?云(至)转妙法轮种种言辞。

  有其十种。于中说前世所行者。示其种子。将成熟故。说佛名号。令忆念故。说大行愿。使修发故。说转法轮。使常听习生法眼故。

  △三结瑞意。

  现如是等庄严之相显示如来当出于世。

  △二睹瑞机熟。

  其世界中一切诸王(至)悉欲见佛而来道场。

  △三正显佛兴二。初一处道处成二。初总明出现。

  尔时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至)大莲华中忽然出现。

  △二别显胜德。略有十相。

  其身周普等真法界。

  一示身相。法无不在。本自普周。智与理冥。故等彼真界。能令色相随彼融通。法界尘毛。重重全遍。

  一切佛刹皆示出生。

  二悲相。不舍因行。无所不生。

  一切道场悉诣其所。

  三成相。理行时处。为一切道场。身智俱游。名为悉诣。

  无边妙色具足清净。

  四色相。湛然常住。称为妙色。色色无边。故云具足。并无质果。是谓清净。

  一切世间无能映夺。

  五胜相。色容蔽于大众。威德慑于群魔。力无畏圆。何能映夺。

  具众宝相一一分明。

  六贵相。无边宝相。圆明可贵。超过圣帝。故曰分明。

  一切宫殿悉现其像。

  七应相。不往普现。如镜中像。

  一切众生咸得目见。

  八无碍相。有感斯见。无隔山河。

  无边化佛从其身出。

  九化相。化从真流。源无有异。

  种种色光充满法界。

  十吉祥相。身智光照。普称世间。此上胜德。大同经初。二结通广遍。

  如于此清净光明香水海(至)悉亦于彼现身而坐。

  且结同类一界。余皆略也。

  △四毫光警召五。初放光处。

  尔时彼佛即于眉间放大光明。

  显中道故。

  △二主光名。

  其光名发起一切善根音。

  发动宿种。生起新善故。善根有三。一者生福及不动业。以施忍智三而为善根。二厌苦求灭。以信等为根。三求无上慧。以四等不放逸五法为根。通说善根。以依圣教。发心为性。故云音也。

  △三眷属数。

  十佛刹微尘数光明而为眷属。

  无尽法故。

  △四照分齐。

  充满一切十方国土。

  充满十方。通方教故。

  △五明光胜益。文有十句。

  若有众生应可调伏其光照触即自开悟。

  无明重者。自觉智开。

  息诸惑热。

  烦恼深者。息现行惑。

  裂诸盖网。

  勤修难出。裂五盖网。

  摧诸障山。

  三障重者。摧诸障山。

  净诸垢浊。

  未解脱者。净心垢种。

  发大信解。

  未信大者。发起入住。

  生胜善根。

  阙资粮者。生其胜善。

  永离一切诸难恐怖。

  未入地者。除五怖畏。

  灭除一切身心苦恼。

  色累功用。灭身心苦。

  起见佛心趣一切智。

  滞无生者。见佛趣果。此约差别。对治以释。若约横配。生善见理。可以准思。

  △五当机云集二。初通显诸王云集致敬。

  时一切世间主并其眷属(至)悉诣佛所头面礼足。

  △二别显诸王云集仪式。二先广明喜见。即正出本事之缘。文六。初标名辨统。

  诸佛子彼?光明大城中(至)统领百万亿那由他城。

  △二总辨眷属。

  夫人采女三万七千人福吉祥为上首王子五百人。

  有德曰夫人。有色曰采女。别本王子云。二万五千者。别梵本也。案璎珞本业经上卷云。十住铜轮宝璎珞百福子为眷属。生一佛土。受佛学行。教化二天下银轮宝璎珞五百子。金轮一千子初地四天王万子。二地忉利天王二万子。三地已上乃至净居天王。但云眷属亦如是。故知无过二万子者。若三界王即当等觉。又以一切菩萨为眷属。桉喜见所统。但以城言。又见佛兴。至第三佛。方云去世银轮五百。斯为正也。若约教异。理亦可通。

  大威光为上首。

  有大威德。其道光明故。

  大威光太子有十千夫人妙见为上首。

  △三威光得益二。初举因总标。

  尔时大威光太子见佛光明(至)即时证得十种法门。

  △二列益名体。皆从胜用标名。

  何谓为十所谓证得一切诸佛功德轮三昧。

  佛德圆满。摧障称轮。定中能知。故受期称。

  证得一切佛法普门陀罗尼。

  此总持能持诸佛普法。

  证得广大方便藏般若波罗蜜。

  即空涉有名为方便。斯则权实双行。为不共般若。称体用之广大。

  证得调伏一切众生大庄严大慈。

  以二严调伏真实慈也。

  证得普云音大悲。

  法云震音。能㧞苦本。

  证得生无边功德最胜心大喜。

  称理法喜。故德无边。自他俱庆。心为最胜。

  证得如实觉悟一切法大舍。

  知离名法。法亦应舍。如实舍也。

  证得广大方便平等藏大神通。

  善巧起用。平等无思。通从此生。故名为藏。

  证得增长信解力大愿。

  尽众生界。荷负无疲。要令信解。为大愿也。

  证得普入一切智光明辩才门。

  所有辩才。皆入佛智。自他俱照。是曰光明。此上十法。初三功德法。次四熏修法。后三起化法。多言大者。境界无边。称性广大。智契贯达。并受证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八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入第十一卷经第五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四偈赞如来二。初说偈之由。

  尔时大威光太子(至)普观大众而说颂言。

  △二正陈十偈。分为三别。初二偈示佛出现。

  世尊坐道场清净大光明(至)一切所瞻奉。

  既灭闇难遇不可失时。

  △二令观佛德。

  汝观佛光明化佛难思议(至)心生大欢喜。

  有德有慈。真可归也。

  △三引例劝归。

  观诸菩萨众十方来萃止(至)瞻仰于法王。

  无远不归。故宜往见。

  △五父王宣告二。初宣告所因。

  诸佛子彼大威光太子(至)观诸眷属而说颂言。

  以闻赞故。太子道深。亲承佛益。王机犹浅。转假他闻。

  △二正以偈告。十一偈分三。初有三偈。集众劝观。

  汝应速召集一切诸王众(至)共往观如来。

  △二令办供。

  一切诸城郭宜令悉清净(至)皆令在空住。

  郑注礼云。巾犹衣也。谓缯彩衣带。牵系于车。广雅云。驭驾也三赍供供佛。

  一切持向佛心生大欢喜妻子眷属俱往见世所尊。

  △六俱行诣佛。

  尔时喜见善慧王(至)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初导从持供。后至而设敬。

  △二略列诸王。

  复有妙华城善化幢天王(至)顶礼佛足却坐一面。

  加紧那罗摩睺罗伽。通成十部。以表无尽。此城。次与前次同。名或少异。前标此结。数亦无差。

  △六广显法门五。初佛转法轮。

  时彼如来为欲调伏(至)随众生心悉令获益。

  佛解脱用主教。宣示刹尘眷属。随机益殊。

  △二威光获益二。初总。

  是时大威光菩萨闻是法已(至)宿世所集法海光明。

  上说三世佛法。即佛昔所集也。既见佛得益。转受菩萨之名。

  △二别。

  所谓得一切法聚平等三昧智光明。

  智即是体。光明语用所照境殊。故分十一。初一深定智明。一切法聚略有三义。一正定等三聚。二善恶等三聚。三总收一切。不出有为无为二种法聚。二位相收。一味性现。故云平等。定中证此。名彼三昧。

  一切法悉入最初菩提心中住智光明。

  二大心智明。谓后后因果皆入初心。略有三义。一后因初得。故言一切悉入。若修涂至在。初步学者禄在其中。二菩提直心。正念真如。真如门内。摄一切法。三者三德开显。初后圆融。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故。

  十方法界普光明藏清净眼智光明。

  三大智智明。法界者。所照之体大也。普光明者。即相大也。智慧光明。遍照法界义故。蕴恒沙性德故。名为藏。妄惑本空。故云清净。明见称眼。见性肉眼。即同佛眼。

  观察一切佛法大愿海智光明。

  四大愿智明。知诸佛法愿为本故。

  入无边功德海清净行智光明。

  五大行智明。无边果德此行入故。

  趣向不退转大力速疾藏智光明。

  六速疾智明。谓趣入无生。功用不退。无功大力。一行含多。受斯称也。

  法界中无量变化力出离轮智光明。

  七神通智明。三轮干事。出离不能。

  决定入无量功德圆满海智光明。

  八大福智明。照福严故。

  了智一切佛决定解庄严成就海智光明。

  九大解智明。佛胜解力。成庄严海。

  了智法界无边佛现一切众生前神通海智光明。

  十大用智明。普周法界。

  了智一切佛力无所畏法智光明。

  十一佛德智明。降魔制外。后三佛境。故但了知余可证知。云得云入。

  △三以偈赞述二。初因。

  尔时大威光菩萨(至)承佛威力而说颂言。

  △二偈十偈分三。初一标益体用。

  我闻佛妙法而得智光明以是见世尊往昔所行事。

  △二显用所见。初七偈见因。

  一切所生处名号身差别(至)见佛所行道。

  后一见果。

  我观佛刹海清净大光明寂静证菩提法界悉周遍。

  △三有一偈。发愿思齐。

  我当如世尊广净诸刹海以佛威神力修习菩提行。

  即前品初。修治大愿也。

  △四传化众生三。初明自悟。

  诸佛子时大威光菩萨(至)于如来所心得悟了。

  △二转悟他。

  为一切世间显示如来(至)普贤菩萨所有行愿。

  显示十法。与前自得十一智明。有同有异。

  △三利他益。

  令如须弥山微尘数众生(至)成就如来清净国土。

  △五如来赞励。偈有十一。初三赞发心得法大果当成。

  尔时一切功德山(至)为大威光菩萨而说颂言。

  善哉大威光福藏广名称(至)当获如是智。

  △二有四偈。对劣显胜。进者圆德。

  非诸劣行者能知此方便(至)当成无上道。

  △三有二偈。外加内智。决证无疑。

  三世一切佛当共满汝愿(至)能知此方便。

  △四有二偈。举一例。余行者即得。

  大光供养我故获大威力(至)法界普周遍。

  △二遇波罗蜜善眼庄严佛二。初结前生后。

  诸佛子汝等应知(至)寿命五十亿岁。

  谓将说后佛。故总论劫寿。明多小劫者。欲显多佛现故。说人寿佛寿者。由佛寿促而人寿长故。得威光一生历事三佛。

  △二正显佛兴五。初灭后佛兴。

  彼佛灭度后有佛出世(至)枝轮大林而成正觉。

  谓智导万行。皆成彼岸。见性了了。故名善眼。果由因饰是曰庄严。

  △二睹相获益二。初睹相。

  尔时大威光童子见彼如来成等正觉现神通力。

  即获益之由也。

  △二获益二。初列十种。

  即得念佛三昧名无边海藏门。

  念佛三昧者。菩萨之父。故首明之。乃至十地不离念佛。无边海藏门者。蕴积名藏。深广称海。然略有三义。一由此定中见多佛故。下文云。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舍。是人得见佛。其量与心等。由念能见。所以称门。二一一佛德。是无边海藏。由念能知。所以称门。云何无边海。劫海所修。有行愿海。成就色身。有相好海。成就智身。有辩才海。建立念处。有名号海。修诸助道。有功德海。安处众生。有净刹海。如是诸海。一一无边。各各出生。蕴积名藏。三无边胜德。由念佛生。故此一门深广蕴积。何者念法性身。即契如理。念功德身。成无边德。念相好身。证无边相。障无不灭。德无不生。一言蕴诸。总由念佛。从此通悟。所以称门。即此一门。说不可尽。

  即得陀罗尼名大智力法渊。

  总持大智。能达深法。

  即得大慈名普随众生调伏度脱。

  无缘普应。

  即得大悲名遍覆一切境界云。

  等除热恼。

  即得大喜名一切佛功德海威力藏。

  佛深德海。蕴积力用。菩萨缘此。喜遍身心。

  即得大舍名法性虚空平等清净。

  悲则心戚。喜便净动。深契法性。则旷若虚空。悲喜两亡。为平等清净。

  即得般若波罗蜜名自性离垢法界清净身。

  觉法实性。离分别也。有可离者。非真离也。知自性离。不复离也。无离之离即真法界。真法界者本来清净。法界清净即般若清净。般若清净则万法本净。万法净者无净无不净。为真净也。实相般若为万法之体。观照冥此。众德攸依。故云身也。

  即得神通名无碍光普随现。

  通用智俱。故无碍随现。

  即得辩才名善入离垢渊。

  入法之深。离说之垢。

  即得智光名一切佛法清净藏。

  智照佛法。净所知障。含藏众德。

  △二结。

  如是等十千法门皆得通达。

  历事增进。故云十千。通达之言。释前即得。

  △三赞德劝诣二。初说偈三。初叹希庆遇。

  尔时大威光童子承佛威力为诸眷属而说颂言。

  不可思议亿劫中(至)而今得见第二佛。

  △二叹佛胜德三。初三身业。

  佛身普放大光明(至)此佛神通之所现。

  △二三语业。

  一一毛孔现光云(至)调伏一切诸众生。

  △三一意业。

  佛神通力无有边(至)为利众生成正觉。

  △三有二偈。劝众同归。

  汝等应生欢喜心(至)当如法王得自在。

  △二闻偈益。

  诸佛子大威光童子(至)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四眷属同归。

  时大威光王子与其父母(至)善眼庄严王如来所。

  △五闻经悟入三。初佛为说经。

  其佛为说法界体性(至)等修多罗而为眷属。

  主经谓法界体性。大方广也。清净佛也。庄严即华严也。有多眷属者。显此教圆。

  △二当机获益。

  彼诸大众闻此经已。

  亦有十益。既云大众。或一人得一。或二三四。或具十者。威光先证。故略不标。大众之言亦已含矣。故下佛赞之。然此十事。略为二释。一如次配于十地十度。或取地义。或取度义。

  得清净智名入一切净方便。

  达一切法本来清净。名清净智。不取净相。是名方便。即初地入证之智也。

  得于地名离垢光明。

  二地离破戒垢。是所除障。照诸善品。即戒光明。

  得波罗蜜轮名示现一切世间爱乐庄严。

  即忍度。忍为上严。一切爱乐。

  得增广行轮名普入一切刹土无边光明清净见。

  无刹不入。无法不照。无见不净。是为精进。增广众行。约地义释。以诸道品。烧无尽惑。成无边光。

  得趣向行轮名离垢福德云光明幢。

  趣向诸行。能入俗也。禅度增故。性能离垢。涉俗化物。成福德云。不迷实理。为光明幢。

  得随入证轮名一切法海广大光明。

  般若现前。名随入证。照深缘起。名法海光。

  得转深发趣行名大智庄严。

  功用已远。将入无功。为深发趣。权实无碍。为大庄严。

  得灌顶智慧海名无功用修极妙见。

  见法实性。无功而修。为极妙见。由此智慧。复得灌顶。故仁王经云。后之三地。同遣无明。同无功用。故非灌顶地是灌顶智。

  得显了大光明名如来功德海相光影遍照。

  显了药病。是功德海相。辩才遍应。若月影流光。

  得出生愿力清净智名无量愿力信解藏。

  智圆离障。方于佛愿而生信解。故曰出生。二此上十门。随一一事。以立其名。未必全将配于地位。或通配诸位。或复不次。以人无量。随证不同。普贤巧说。文含多义。

  △三如来赞述二。初六赞其已具胜德。当成极果。

  时彼佛为大威光菩萨而说颂言。

  善哉功德智慧海(至)离垢庄严众刹海。

  皆前半已获。后半当证。独第四偈三句是因。

  △二有四偈。明行齐佛因。当如佛证。

  汝已入我菩提行(至)汝当成佛大功德。

  皆三句举佛行。后一句齐佛德。然此中述赞。望前遇光得益。及向大众所得。多有相同。义必述上。可以自意而消息之。

  △三遇最胜功德海佛六。初如来出时。

  诸佛子波罗蜜善眼(至)大威光童子受转轮王位。

  前佛灭后等时也。

  △二正明现世。

  彼摩尼华枝轮大林中(至)名最胜功德海。

  立斯号者。功德海满。无加过也。

  △三威光往供。

  时大威光转轮圣王(至)摩尼庄严大楼阁奉上于佛。

  △四佛为说经。

  时彼如来于其林中(至)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

  见普法故。名为普眼。以慧为性。故曰光明。况一眼即十眼。融无障碍。眼外无法。方真普眼。以诸缘发见。即缘各为根。因没果中。缘皆号眼。故全色为眼。恒见色而无缘。全眼为色。恒称见而非我矣。

  △五威光得益。

  尔时大威光菩萨闻此法已(至)名大福德普光明。

  五度皆福。定为最大。寂无不照。名普光明。此下彰其定用。

  得此三昧故悉能了知(至)过现未来福非福海。

  福非福言。略有二意。一福即是善。非福是罪。二福即是相。非福即性。双了性相。故经云。福德即非福德性。此即深也。了一切者广也。故有海言。遇于初佛。但得十者。自力未胜故。次佛十千者。道转深故。今唯一者。道已满故。

  △六如来记别十一偈分四。初四显其菩提心。

  时彼佛为大威光菩萨而说颂言。

  善哉福德大威光(至)是汝大光能趣入。

  初偈有愿。次偈有悲。四有智光。三兼精进。通䇿三心故。菩提心圆。当成妙智。

  △二四偈上入佛境。

  汝能以此广大愿(至)汝皆学已当成佛。

  △三有一颂。示其果相得同诸佛。

  如汝所见十方中(至)无边愿者所当得。

  △四有二偈。赞其现能利他住普贤行。

  今此道场众会海(至)普贤菩萨一切行。

  △四遇名称普闻莲华眼幢佛四。初佛出人中。

  诸佛子彼摩尼华枝轮大林(至)名称普闻莲华眼幢。

  约相目类。青莲约德。心无所染。相德高显。名称外彰。摧邪众归。故曰幢也。

  △二天王就供二。初菩萨行进报处天宫。

  是时大威光于此命终(至)名离垢福德幢。

  此城即是品初所列之一。

  △二知佛可归持华待供。

  共诸天众俱诣佛所雨宝华云以为供养。

  △三如来说经。

  时彼如来为说广大(至)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

  方便之言。略有三种。一无实权施。曲巧方便也。二理本无言。假言而言。大方便也。三权实无滞。亦大方便。事理皆照。方曰普门。

  △四得益还归。

  时天王众闻此经已(至)从道场出还归本处。

  闻上普门。正受安住。法喜无尽。故名曰藏。由此证达诸实相海。此劫之中。十须弥尘数如来。今但云四。又无结会古今。现证得益等者。经来未尽故也。若结会者。应云尔时威光菩萨者。毗卢遮那佛是。

  此下入第十二卷经。

  ○如来名号品第七

  △将释此品五门分别。

  初来意者。先明分来。前既举果。令生信乐。今明能生因果信解。故次来也。

  二会来者。生解之中。信为其首故。又前举所信之境。今明能信之行。故次来也。三品来者。前品举因缘果成所信之境。今举果辨因。彰能信之行。果中三业身为其总故先来也。又远答前名号海问故。

  二释名亦三。初分名修因契果生解分。谓修五位之圆因。成十身之满果。令诸菩萨解此相故。即生修因契果之解。依主释也。

  二会名约处名普光明殿会。然有三释。一以殿是宝。成光普照故。二佛于其中放普光故。三佛于殿中说普法门。慧光照世。故立其名。依前一义。即依主释。后二有财。约法则名信解行之会。

  三品名。如来现相品已释。召体曰名。表德为号。名别号通。一切诸佛通具十号。名释迦等。则不同故。如来即十中之一品中正说。随机就德。以立别名。既表德之名。则亦名亦号。如来之名号。依主释也。

  三宗趣亦三。初分宗。谓以修生修。显因果为宗。令诸菩萨修行契入为趣。

  二会宗者。若就总望信解行德摄位为宗。通成佛果为趣。信能必到如来地故。近望唯信为宗。成位为趣。若依长科。十分之宗此下三品以为一分。即果用应机。周遍法界。以为其宗。依此起信为趣。故此亦名正报因果。亦是所信。信何法门。信佛身名。等于众生。则知我名如佛名也。信佛法门。随宜而立。知我妄念苦集因果。亦全法门。信佛意业。光明遍照。则知自心无不知觉。先古诸德亦将上三品。举果分收。

  三品宗者。显佛名号。周遍为宗。随机调化。利益为趣。或上二皆宗。生信为趣。

  四问答。问五周因果差别平等。二义不同。何以分名。合之为一。答通生差别平等解故。离于修生。说何修显。问前会举果。本为生信。今何重举名号等三。答凡约境生信。有其二义。一标举境法。明有所在。二摄以就心。令成信行。前会约初义。此会约后义。又前会果广因略。故名举果。此会因广果略。故总摄为因。先依后。正文影略耳。若约钩锁者。身属正报果。故不同第七会说所成果。此中自辨信所依故。问何不入定。以未入位。性不定故。若尔十定。岂散善耶。然说法之仪。通有四句。一定后说。如诸会。二说后定。如无量义经等。三定中说。如第九会。无出言故。四不入说。如此信中及第七会诸文非一第九表证。唯证能说。一得永常。不碍起用故。第七为表常在定故。又入为受加。彼不须加。故不须入。说后入者。说在定故。将起后故。是知动寂唯物。圣无常规故。下文辨十信之用一方入正。定余方同。起出说信。定散自在无碍也。余会摩顶。后说此会。说后摩顶。是知此经体势纵横。不可定准。

  五释文。若随义约品。科十分之中。此下三品。当果用应机普周分。若约随法。就会科十分之中。此一会当第二能信成德会。今就四番问答科。从此终。第七会。即当第二修因契果用解分。若顺诸会。应直分问答。今为顺文。一会分三。第一序分。第二请分。第三说分。今先序分。具如经初。但加普光。以为小异。略分为三。初标主时处。

  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

  △二别显三事三。初别显说时。

  始成正觉。

  △二别显说处。

  于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

  处在菩提场东南。可三里许。熙连河曲。彼河之龙。为佛造此。今举总摄别。前标国名。以本收末。上举场称故。下不动觉树。而遍十方。

  △二别显主德。

  妙悟皆满。

  亦即示成正觉之相也。准第八会初及深密经等。皆说佛有二十一种功德。升兜率品当广明之。今文有初十句。亦略释耳。上句总言妙悟者。晋经名善觉。论经名正觉。以梵音云苏含于妙善及正等故。译者随取悟即觉也。双照真俗。故称妙悟。备下诸句。异于因人。故复称满。

  二行永绝。

  烦恼所知。生死涅槃。皆名二行。俱不现前。名为永绝。

  达无相法。

  清净真如。名无相法。达者了也。

  住于佛住。

  如来常住大悲。任运利乐。又常安止圣天梵住。

  得佛平等。

  所证能证及以化用。皆等诸佛。

  致无障处。

  能治道解脱障故。

  不可转法。

  所说教法外道不能转故。

  所行无碍。

  行诸世间。违顺魔冕。不能碍故。

  立不思议。

  安立教法。超言念故。

  普见三世。

  于三世境。若事若理。了达记别。无错谬故。具此九别。成初总句同异成坏准思可知。

  △三辅翼圆满二。初标数拣定。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悉从他方而共来集。

  菩萨拣非凡小。补处明非下位。他方而来。非旧众也。言一生者。释有二义。一约化相。谓如弥勒。此复有三。一人中一生。二天上一生。三下降一生。正取天上。二约实报一生。谓于四种变易生死中。唯有末后一种。名无有生死。一位所系。此文多约化相言耳。

  △二叹其胜德。

  普善观察。

  德虽无量。略叹一智。善观察者。能观知也。普有二义。一众普同有此德。二普观十境善有三义。一善知相。二善知无相。三善知此二无碍。此下明其所观。皆具上三义。

  诸众生界法界世界涅槃界(至)有为无为过现未来。

  十句。初总即所化。次此生何来。由迷法界。起于世界。我当令彼住涅槃果。净诸业果。故须识心行之病。文义之药。令厌世间。欣出世间。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上辨横观十法。今竖达三世观。涅槃知已现当证观。诸业已现当造。果报已现当受。心行已现当发。余可类知。亦以六相融之。

  △一请分二。初举人标念。

  时诸菩萨作是思惟。

  △二正显问端。句虽五十。问但四十。以第二十句是说意故。此四十问。望第一会。有同有异。后二十句全同前二十句。大同小异。又复前后不同。初十句即前第三十海。前会即总说所观深广。此则别说如来依正。以前会中为总故。此会别显信所依故。故前会皆致海言。此中但云刹等第二十句。前会名菩萨十海。此列住等行位。前通结会。总显圆融行布因故。此约当分。欲显差别因之相故。后二十句虽则全同。前总此别。又前即所信。今辨所成。欲显所信所成体无异故。文句全同。若唯约义。亦可分三。谓初十句问佛德。应机无因。后用辩因所依果。次十句问菩萨行位。即果所成方大。二十句佛果胜德。显因所成果。是则以佛为缘。而起于因熏。以此因而成于果。是此分之大意也。故论云。多闻还习。无不从此法身。流无不还。证此法身。即其义也。今取文义。俱便大分为二。初十句直尔疑问。后四十句引例请问。义不异前。然所依所成。文应互有。但是影略。不欲繁辞。故初会直尔兴问即此中引例。此中引例即彼直问。又前但明一重所信。故合三十句果。今分为二。故间之以因。今初十句二。初总显请意。

  若世尊见愍我等愿随所乐。

  △二别列所疑。

  开示佛刹佛住佛刹庄严(至)佛刹成就佛大菩提。

  十句依正间。问者正报应机。必依刹故。亦表依正无障碍故。五句依者。一刹类。二庄严。三清净。四体性。五成就。上五即前二海广。如四五二品。其佛住等五句即正报大用。一佛身。遍住诸刹。佛心常住大悲。二所具功德。及所证法性。三随机说法。四作用威光。五修行得证。现成菩提。然此五即前会七海一即佛海。二即解脱海。三即演说海。四即变化海。五即名号及寿量海。波罗蜜海。其众生海。但是所化。故略不举。含诸海中。此之十句。下有言说。及现相答。至下当知。

  △二引例请问三。初十句标彼说意。明其有悲。

  如十方一切世界诸佛世尊为成就一切菩萨故。

  初句总谓。令诸菩萨行愿成就故。余九为别。

  令如来种性不断故。

  一上继佛种。

  救护一切众生故。

  二云何继以救众生故。

  令诸众生永离一切烦恼故。

  三云何救令离惑故。

  了知一切诸行故。

  四如何救知彼根行故。

  演说一切诸法故。

  五以何救说法药故。

  净除一切杂染故。

  六成何益一除集谛染。

  永断一切疑网故。

  二决道谛疑。

  㧞除一切希望故。

  三拔苦希望。

  灭坏一切爱着处故。

  四证证灭爱处。又成菩萨行。具悲智也。具此悲智。何所为耶。令佛种不断。佛种不断。有何相耶。谓成三德。救护众生。成就恩德。永断烦恼。成于断德。了知诸行。成于智德。诸行有三。一心行。二所行行。三所了行。谓一切行无常无相。即所了也。云何救护演说诸法。云何永断净诸杂染。永断烦恼。种现双亡。除诸杂染。谓唯现惑云何成智。谓永断疑网。智成何益。断诸希望。惑除何益。灭诸爱着。一切著者。著有着空。着行着果。不着诸法。正智现前。悲救众生。佛种不断。是菩萨修行之要。亦诸佛之本意也。所陈诸问。一一皆有斯益。又释一切菩萨是所成就。云何成就不断佛种。即自成就。救护众生。成就于他。云何救护。谓离二障。永断烦恼。无烦恼障。了知一切。无所知障。以何方便。能断二障。谓说诸法。此烦恼障。其相云何。谓爱与见。除诸杂染。绝爱烦恼。永断疑网。绝见烦恼。此所知障。其相云何。谓于境不了。有所希望。法执未忘。一切生着。今相无不了。何所希望。达法性空。当何所著。二障既寂。二智现前。成菩提涅槃。谓不断佛种。是则菩萨众行成就矣。

  △二有三十句。举彼所说。显其有智二。初十句问因。

  说诸菩萨十住十行(至)十愿十定十通十顶。

  文有九句。昔云欠第九十忍一句。又以十信自不成位。是住方便。摄在住中。故不别问。故仁王经教化品云。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回向。故知信住不分也。有四义故。信不入位。一进退不定故。二杂修十心。无定阶降故。三未随法界。修广大行故。四未得法身。显佛种性故。由斯不开十信。则成此会。及第三会俱答十住问也。十行第四会答。十回向第五会答。十藏第四会中答。以藏有二义。一收摄义。谓收摄诸行。以用回向故。答在回向之前。二出生义。以出世地上证智故。问居回向之后。十地第六会答。十愿初地中答。十定十通第七会答。各有本品。十顶一种。答文不显。古有多释。一云。准梵网经说。十忍后有心地法门。即此十顶。理亦可通。但彼经说处。乃有十。初无菩提场会。但云方坐千光王座。及妙光堂说十世界海。其二三四与此三四五会。处法全同。他化十地次第亦同。而化乐天说十禅定。初禅说十金刚心。二禅说十愿。三禅说十忍。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我本源莲华藏世界卢舍那佛所说心地法门。不云重会普光明及祇洹重阁次第。又别难可会通。又此中间后更有果问故。彼佛心地即后如来地等。非十顶也。有云。僧祇品答。以准璎珞。等觉别有顶位。以因位穷终。今僧祇中说十大数。数中之极。故云十顶。彼问虽十答有多数。对上定通。亦非其类。故不可也。有云。寿量品答彼中十重佛土。皆上为下顶。极至贤首佛刹。名为十顶。又佛名第二詺此十一世界。为上首故。但举此初后十一。即显过百万阿僧祇世界寿量之数。此为标首。首即顶故。然复彼无别问。似有少理。但标此十界。将为问端。对十地等。甚不相例。今谓新旧梵本俱无忍。问答中即有。故知彼忍即此顶也。言十顶者。因位终极。十定十通皆等觉位。十忍居后。又得顶名。问中约位终极。故名为顶。答据法门忍受。以智印定。故云忍也。非位终极。不具十忍。非有十忍。不极因位。二文更显。故十忍品末云。通达此忍门。成就无碍智。超过一切众。转于无上轮等。既言超过。即是顶义。亦犹四善根中。忍顶法门。义相类故。不尔。忍无别问。空答何为。设欲成十。应脱十信。十信虽未成位。亦随法界。修广大行。德用殊胜。别一会答。应有问故。若将十忍已下四品。共答顶问。于理无失。俱是等觉之终极故。

  △二二十句问所成果。全同初会文二。初内德成满。

  及说如来地如来境界(至)如来自在如来无碍。

  如来神力。前会名佛加持。即神力加持故。神通约外用无壅。神力约内有干能。离世间品。各有十事。其相自别。言无碍者。谓如来所作无能障碍。上文名为。无能摄取。义皆同也。

  △二体用显若。

  如来眼如来耳(至)如来知慧如来最胜。

  辨才是语业。智慧是意业。最胜是身业。准前会中。唯欠佛光明之一句。余如前释。其所答文亦如前引出现不思议相海品说。但前总会。故引此文。所引之文正答。今问说者宜重引之。

  △三末后一句。结以正请。

  愿佛世尊亦为我说。

  彼佛既尔。此亦例然。请同彼说。故致亦言。

  △第三说分。于中通下六会。答此所问。准问答长。分科亦为三分。一此初三品答所依果问。二问明已下答所修因问。三从不思议品下答所成果问。其平等因果因乃果。中之因。果乃此果之用。故属果收。此品分二。先如来现相。答由其念请故。又如来证穷故。后文殊言说答。伴助主故。假言显故。今初分二。初佛现神通。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各随其类为现神通。

  知心念者。领念请也。现神通者。示相答也。各随类者。有其三义。一随疑者。所宜异故。谓或示色令见。以声令闻。冥资令晓。皆是现通。以法界身。圆明顿现也。二随疑者。流类别故。三随疑者。所疑异故。谓若疑十信。即见如来足轮。放光周乎法界等。若疑十住。则见如来足指。放光百刹尘外。菩萨集等。如放光一事既尔。余相皆然。故知初会现相。遍于九会。此会现通。通于一分。结集随义。编之作次耳。故下三会皆有不起觉树之言。

  △第二众海云集。即现相答初十句问。光现佛刹答佛刹问。刹有金色。等是刹庄。严既以金成。亦答刹体。彼刹菩萨亦刹庄严菩萨大宝以为严故。亦刹清净。纯净佛刹唯菩萨故。净修梵行。是刹成就净土行故。亦刹清净所修净故。此上已答五句。依问兼答。五句正报土各有佛。及见如来坐莲华藏。是答佛住。现通放光是答威德。名不动智等是答法性。见佛转法轮是答说法。佛成正觉是答菩提。文虽在下。义皆此具。光明觉现即此现故。十方众集即为十段。一一方内。文各有八。一远近。二土名。三佛号。四上首。五眷属。六诣佛。七到已致敬。八化座安坐。去此远近皆十刹尘数者。前会为说所信因果深广故。须远集华藏之外。十方刹海。今为说于生解因果。渐渐增修故。但集娑婆邻次之刹。信行最劣故。复云。十后后渐增至法界品。还集刹海。初不云一。直云十者。表无尽故。要刹尘者。比余胜故。为有所表。故分阶级。非初信等。不是通方。故结及证成。十方齐说。又随迷名外。悟处名来。而实佛土。本无远近。土皆名色者。表信粗现故。亦表显然可生信故。佛号同智者。有信无智。增无明故。信中之智。本觉犯故。主同名首者。梵云室利。一名四实。一首。二胜。三吉祥。四德。是以译者前后不同。今通用之。以信为首。摄诸位故。次第行中。信最胜故。甚难得故。于生死中。创发信心。为吉祥故。信能增长智功德等。一切德故。此十菩萨同表信门故。皆名室利。各随一门。达一切法。故复有差。次文当释。亦有传云。梵云室利。此云吉祥。室利云首。亦是一理。眷属皆十刹尘者。表一一行摄无尽德。皆诣佛者。有归向故。余如前会。又下菩萨名等。皆是表法。菩萨表所行之行。本刹表所证之理。佛名表所得之智。

  今初东方文有八事。

  现神通已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远近)有世界名金色。

  土名谓心性无染。与缘成器。为自体故。

  佛号不动智。

  佛名谓本智如空。离觉所觉。湛然不动。动即是妄。非曰智故。又纵成佛果。不异凡故。即本觉智住心真如。

  彼世界中有菩萨名文殊师利。

  上首谓慧达。佛境处处。文殊由择。契于本智。故分因果。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俱(眷属)来诣佛所(诣佛)到已作礼(致敬)即于东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加趺坐(化座本方)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世界有世界名妙色。

  不染而染。染而不染。俱难了知。故云妙色。

  佛号无碍智。

  无性不碍。随缘随缘。不碍无性。

  彼有菩萨名曰觉首。

  觉心性也。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莲华色。

  了众生空。如莲不着。

  佛号灭闇智彼有菩萨名曰财首。

  法财教化。即灭闇智。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瞻卜华色。

  性相无违。唯一乘旨。是为唯嗅。瞻卜华矣。

  佛号威仪智。

  善知业果。不犯威仪。

  彼有菩萨名曰宝首。

  真俗无违。可珍贵故。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优钵罗华色。

  若有此智。如青莲华。最为第一。

  佛号明相智。

  谓明于法相。又了佛德心明白也。

  彼有菩萨名功德首。

  了达如来应现说法之功德故。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金色。

  明洁可重。故云金色。佛为福田。以佛为境。故同文殊。依金色界。

  佛号究竟智。

  平等福田。为究竟智。

  彼有菩萨名目首。

  福田照导如目将身。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宝色。

  圆明可贵。故名为宝。

  佛号最胜智。

  能䇿万行。为最胜智。

  彼有菩萨名精进首。

  正教甚深。必在精进。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金刚色。

  得文若之坚利为金刚色。

  佛号自在智。

  于法能行。方得自在。

  彼有菩萨名法首。

  法门虽多。必在正行。

  与十佛利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颇梨色。

  智体清净。犹若颇梨。明彻无染。

  佛号梵智。

  能净万行。故云梵智。

  彼有菩萨名智首。

  佛之助道。虽无量门。智为上首。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有世界名平等色。

  观察本性。常平等故。

  佛号观察智彼有菩萨名贤首。

  前佛后佛。一道清净。由自性善。故称曰贤。能知此贤。是观察力。

  与十佛刹微尘数诸菩萨(至)师子之座结加趺坐。

  又十佛相望。不动是体。余皆是用。十菩萨相望。文殊为总。余皆是别。以总导别。故九菩萨不离妙德。以前后流例。略为此释。惟虚己而求之。不信此理。甚深法门于我何预。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九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入第十三经第四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文殊言说答四。初叹众希奇。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至)此诸菩萨甚为希有。

  前众疑问。佛令文殊答者。以文殊示居此土。生有十徴。来自他方。体含万德。降魔制外。通辩难思。化满尘方。用周三际。道成先劫。已称龙种尊王。现证菩提。复曰摩尼宝积。实为三世佛母。岂独释迦之师。影响而来。一切咸见。故其说也。何不待请。敬同佛故。何不待告。承佛神力。佛意许故。众既念请。佛方现相。非夫尊极大士。安得理契潜通。故上以光示普贤。此乃冥加妙德。若尔。普贤云何定后更请。表说所信甚深细故。何不入定。以果从因。同于信会故。余如上说。何故无加。以无定故。又承佛神力。是冥加故。叹众希有者。略有五义。感应悬隔。难一遇故。德行内充。总称叹故。以名表法。甚希有故。创起信行。未曾有故。此一众会。即是等空法界会故。

  △二牒问总叹。

  诸佛子佛国土不可思议(至)三菩提皆不可思议。

  脱于刹体。佛出现者。即前威德也。阿云无也。耨多罗上也。三者正也。藐者等也。又三遍也。菩提觉也。谓道不可加。曰无上也。无邪委知。为正遍也。

  △三徴叹总释。

  何以故。

  徴上难思言也。下释云。

  诸佛子十方世界一切诸佛知诸众生乐欲不同。

  能感之机。差别无边。如来普应。周于法界。广难思也。结文具显。

  随其所应说法调伏。

  又随宜说法。意趣难思。

  如是乃至等法界虚空界。

  又等法界者。举一说法。等余多门。门不可尽。量等法界。法门难思。

  △四广显难思二。初总显多端。

  诸佛子如来于此娑婆世界诸四天下。

  先举娑婆为首。略显十种。差别多端。准下结通。实通法界。十句之中。不出三业。

  种种身。

  一身为总相。现十法界不同。故云种种。

  种种名。

  二名以召实。次下广辨。

  种种色相。

  三金银等色不同。三十二相等异。

  种种修短。

  四形有长短。三尺丈六乃至无边。

  种种寿量。

  五寿命限量。或无量劫。或不满百年。下至朝现暮寂。

  种种处所。

  六处谓化处。染净等殊。

  种种诸根。

  七根谓眼等。随感现异。

  种种生处。

  八生处有刹利等别。

  种种语业。

  九依语之用。随方言音。施设非一。

  种种观察。

  十周旋顾眄。以应群机。又观存亡。安危可否。智照诸境。示有多端。

  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结。意云。今诸众生各称己分。而自知见。得调伏耳。

  △二随门别显。文分为三。初终此品。辨身名差别。答上佛住之问。近广种种身等八句。以色相等。皆属身故。二四谛品。辨言教遍周。答佛所说法问。近广种种语业。三光明觉品。明光轮穷照。答上威德法性菩提三问。近广种种观察。其五句依报。但有现相答。广在前会故。

  今初广上名者。然圣人无名。为物立称。若就德以立。德无边涯。若随机立名。等众生界。虽复多种。皆为随宜。生善灭恶。见理而立。海印顿现。不应生着也。文四。一娑婆之内自有百亿三。初此四洲。文皆三节。

  诸佛子如来于此四天下中。

  标处举四洲者。昔云意取阎浮。言总意别。余三天下佛不出故。然虽不出。除北俱卢。余容有住。下并准之。次列名。

  或名一切义成。

  即悉达也。无事不成就故。

  或名圆满月。

  惑断智圆。恩荫清凉。

  或名师子吼。

  名决定说。

  或名释迦牟尼。

  释迦云能仁。能仁种故。牟尼云寂默。契寂理故。

  或名第七仙。

  七佛之末故。若取贤劫。但当第四。仙即喻也。无欲染故。

  或名毗卢遮那。

  广如前释。

  或名瞿昙氏。

  唯约姓也。此云地主。以从劫初。代代相承。为转轮王故。然上云释迦。乃是族望。此即姓望。故智论第二云。释迦牟尼姓瞿昙故。佛名经亦然。

  或名大沙门。

  此云息恶。无恶不息。故复称大。

  或名最胜。

  圣中极故。德无加故。

  或名导师。

  引导众生。离险难故。于生死海。示众宝故。然名含多义。略释此十。恐文繁博。余但随难解之。

  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总结。

  △二四洲之邻十界。即为十段。初东方。标处列名总结例上。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次有世界名为善护。

  四洲之通称也。他皆仿此。

  如来于彼或名金刚或名断言论。

  证离言故。无能说过故。

  如是等其数十千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二南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南(至)如来于彼或名帝释。

  为天人主。能称物心。

  或名宝称或名离垢(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三西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西(至)如来于彼或名水天。

  水利万物。天光净故。

  或名喜见或名最胜王(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四北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北(至)或名瑿罗䟦那。

  具云瑿湿弗罗䟦那。瑿湿弗自在也。罗䟦那者声也。即圆音自在耳。

  或名最上施或名苦行(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五东北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北(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六东南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东南(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七西南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西南(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八西北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西北(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九下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次下方(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十上方。

  诸佛子此四天下次上方(至)或名如盛火。

  盛火焚薪。不择林木。佛智利物。无拣贤愚。

  或名持戒或名一道(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问余圣教说大轮围内。平布百亿上。即诸天下安地狱。如何此说上下皆有四洲。答此教所说。事随理融。随说法处。即是当中。纵极上际。傍至轮围。亦有十方。互为主伴。以融为眷属。本数非多。十方界融。亦准于此。因此略说。娑婆融通。改非改相。略有其五。一约事常定。如小乘说。二随心见异。若身子梵王。三就佛而言。本非净秽。四随法?转。如上主伴互为。五潜入微尘。如前会说。若约通论。诸余净土更有五义。谓诸刹相入义。相即义。一具一切义。广狭自在义。帝网重叠义。并如前后诸文所说。

  △三总结娑婆。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二娑婆邻近。即百亿之外。文有十方。初东方。标处列名总结。一一仿前。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至)或名无等智。

  列名唯九者。勘晋经。开晓意下。阙一闻慧。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二南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南(至)或名本性或名勤意。

  列名唯二。新旧二经俱阙八名。盖是梵本脱漏。准前后例。决定不应独此便略。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三西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四北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北(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五东北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北方(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六东南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东南方(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七西南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南方(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八西北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西北方(至)名专念法或名网藏。

  名有十一者。独此有余。不成文体。此中专念法应。即是前所脱闻慧。亦是梵本之漏。注脱之者。误安贝叶。

  如是等百亿万种种名号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九下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下方(至)或名帝释弓。

  如来念定之弓。以明利箭。能射业惑阿修罗故。然旧经云法命主。意取帝释。以法教命。为天主故。今云其弓。但一事耳。若作宫室字。以处取人。大同晋本。

  或名无常所或名觉悟本(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十上方。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次上方(至)令诸众生各别知见。

  △三类通一切。谓尽十方。

  诸佛子如娑婆世界(至)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准四谛品。更有举此。例余十方。亦如娑婆。互为主伴。

  △四释差别所由。

  如世尊昔为菩萨时(至)如是知见而为说法。

  由随物故。此有二意。一自既由于差别名言等。而得成就。今还仿古。以差别熟他。二昔菩萨时。随机调物。今时出世。称本立名。如昔教众生。令空妄境。今成正觉。为立超境界名。他皆仿此。而得成熟之言。通自他也。

  ○四圣谛品第八

  △释此一品。五门分别。

  初来意者。此品广前种种语业。即答前佛说法问。亦远答前会佛演说海之一问故。既知佛可归。次知法可仰。上名随物立。今法逐机差。故次来也。

  二释名。言四圣谛者。圣者正也。无漏正法。得在心故。谛有二义。一者谛实。二者审谛。言谛实者。此约境辨。谓如所说相。不舍离故。真实故。决定故。谓世出世二种因果。必无虚妄。不可差失。言审谛者。此就智明。圣智观彼。审不虚故。凡夫虽有苦集。而不审实。不得称谛。无倒圣智。审知境故。故名圣谛。故瑜伽九十五云。由二缘故名为谛。一法性故。二胜解故。愚夫有初无后。圣具二故。遍说圣谛。四谓苦集灭道。总云四圣谛。带数释也。性相云何。逼迫名苦。即有漏色心。增长名集。即业烦恼。寂静名灭。谓即涅槃。出离名道。谓止观等。此约相说。通大小乘。智论云。小乘三是有相。灭是无相。大乘四谛。皆是无相。涅槃云。解苦无苦。名苦圣谛。谓达四缘生故。空则超筌。悟旨成大。又涅槃云。凡夫有苦而无谛。二乘有苦有谛。而无真实。菩萨无苦有谛。而有真实。谓若苦即谛。三涂之苦。岂即谛也。二乘虽审知之。而不达法空。不见真实。又二乘虽知苦相。不知无量相。故大经云。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瑜伽说。苦有一百一十。然此经中。虽彰名异。即表义殊。以名必召实故。是无量四谛义也。约一界一谛。即有十千娑婆。四谛有四百亿十千名义。而文义包博。言含性相。文究此四。非唯但空。便为真实。今了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无苦无集。即无世间。无灭无道。即无出世间。不取不舍。同一实谛。故斯一品。有作无作。有量无量。皆在其中。准第五地中。复以十重观察。至下当明。

  三宗趣者。以无边谛海。随根随义。立名不同。遍空世界。以此为宗。务在益物。调生为趣。又上二皆宗。发生净信为趣。

  四解妨。难问既彰。佛语业答说法。问佛所说法多门。何以唯陈四谛。答以名虽在小。义通大小。事理具足。谓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所知所断无改易故。灭道二谛出世因果。所证所修事决定故。知断证修。能运众生。到彼岸故。世界有异。此独无改。况无量无作。何义不收。是故约此。以显差别。又为破计引机故。谓演彼声闻。四谛局法。令亡所执。引入一乘无边谛海。故约此辨。何以四谛皆带苦言。谓苦灭圣谛等。然谓生苦之集。故云苦集。尽苦之灭。名为苦灭。至苦灭之道。名苦灭道。不得单言苦道。以道非生苦。不同集故。又非灭苦。不同灭故。能证灭苦。故云苦灭道。

  五正释文一品分二。初标告。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告诸菩萨言。

  △二正释四。初娑婆谛名。二邻次十界。三类通一切。四主伴无穷。然此望前品。略于单说四洲。就初二中。一一方内。文各有二。一别别谛名。二结数辨意。然其立名。或有因从果称。果藉因名。约事约理。或总或别。如文当知。初娑婆中列内四谛。即为四别。初苦圣谛。

  诸佛子苦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罪。

  罪者摧也。谓摧坏色心故。

  或名迫逼。

  不可意境。逼迫身心。此二总显。

  或名变异。

  坏苦。

  或名攀缘。

  追求苦。

  或名聚。

  五盛阴苦。

  或名刺。

  从喻立名。如刺未拔。

  或名依根。

  由苦能生一切恶也。

  或名虚诳。

  于下苦中。能生乐想。

  或名㿈疮处。

  此喻二苦。有㿈疮处。性自是苦。此如五阴苦。若加手等触。苦上加苦。是苦苦。

  或名愚夫行。

  行苦也。愚人所行故。如以睫毛置掌不觉。若置眼内。为苦不安。愚夫不觉行苦。如掌内之毛。而复以苦。反欲舍苦。皆愚夫行也。

  △二集圣谛。

  诸佛子苦集圣谛(至)或名系缚或名灭坏。

  初二通显。谓有业惑者。系缚三界。灭坏善根。

  或名爱着义或名妄觉念。

  次二别显烦恼。

  或名趣入或名决定(至)或名随行或名颠倒根。

  余多通业惑。

  △三灭圣谛。

  诸佛子苦灭圣谛此娑婆世界中或名无诤。

  烦恼名诤。

  或名离尘或名寂静(至)或名灭或名体真实。

  真实者。非唯惑灭而已。实乃法身常住。为灭谛之义。故次云住自性也。谓本来灭故。

  或名住自性。

  △四道圣谛。

  诸佛子苦灭道圣谛(至)或名仙人行或名十藏。

  十藏谓信闻等。如十藏品说。

  △二结数辨意。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有如是等四百亿十千名。

  望前名号。一四洲有十千。今一四天下。一谛亦有十千种名。四谛历于百亿。故有四百亿个十千。

  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显差别之意也。

  △二辨邻次十方。东方密训二。初列四。初苦谛。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分析悉无力。

  推之于缘。无实物也。

  或名作所依或名极苦或名躁动或名形状物。

  有形皆苦故。

  △二集谛。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爱着或名病源。

  病源者。谓有攀缘故。

  或名名数。

  △三灭谛。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调伏或名一分。

  惑由妄起故。分数尘沙。理不可分。可称一分。

  或名无罪或名离贪或名决定。

  △四道谛。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猛将或名上行。

  所之在灭。

  或名超出或名有方便(至)或名最胜眼或名观方。

  观方者。谓观四谛也。更有四方。如十定品。

  △二结。

  诸佛子密训世界(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二南方最胜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彼最胜世界中。

  前名丰溢。丰溢是正翻。最胜乃义译耳。

  或名恐怖或名分段(至)或名妄分别或名有势力。

  生老病死。犹四山临人。世虽贤豪。力无与竞。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仇对或名非己物。

  己本性净。妄惑何预。

  或名恶导引或名增黑闇或名坏善利。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饶益或名义中义。

  事善有义。灭理尤胜。

  或名无量或名所应见(至)或名可同住或名无为。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能烧然。

  以智慧火。烧烦恼故。

  成名最上品或名决定(至)或名解脱性或名能度脱。

  △二结。

  诸佛子最胜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三西方离垢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虚妄见或名无有数。

  无有数者。三际无涯故。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鄙贱或名增长。

  从惑生惑业故。

  或名重担或名能生或名粗犷。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最胜根或名称会。

  以事之灭。称会理灭。

  或名无资待或名灭惑(至)或名毕竟或名破印。

  世之阴苦。若蜡印印泥。印坏文成。此阴才灭。彼阴续生。今云破印。永不生也。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至)或名诸有边。

  照实即生死可尽也。故中论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是故即生死。非有边无边。谓三事难得。故非有边。难得者。容有得义。得则生死有边。

  或名受寄全。

  业寄于集。暂受还亡。业寄于道。永不可失。

  或名作究竟或名净分别。

  △二结。

  诸佛子离垢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四北方丰溢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所言苦圣谛者彼丰溢世界中。

  丰溢自南方界名。前品此方名为丰乐。梵云微部地。(田夷反)丰乐得旨。译者不审。二名相参耳。

  或名爱染处或名险害根或名有海分。

  二十五有各一分也。

  或名积集成或名差别根(至)或名数所成。

  数体即集。集所成故。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无尽或名分数。

  分数者。无一理以贯之。则惑业万差矣。

  或名不可爱或名能攫噬。

  攫搏也。噬啮也。集之损害。犹恶禽兽也。

  或名粗鄙物或名爱着或名器或名动。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无所修。

  修已极故。

  或名无所见或名无所作(至)或名已除坏。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无量寿。

  谓证灭永常。今因标果称。

  或名善了知或名究竟道(至)或名无能胜。

  △二结。

  诸佛子丰溢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五东北方摄取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种种戏论或名地狱性。

  未入忍来。常有墯性。

  或名非实义或名贪欲担(至)或名根本空。

  约性以说同。净名五受阴洞达空也。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速疾或名能执取。

  由妄惑故。爱见罗刹。横相执取。

  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无可说或名无可取。

  妄体本空。故无可取。故中论云。虚诳妄取者。是中何所取。佛说如是法。欲以示空义。

  或名流转。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远恶或名出离。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至)摄取世界中或名离言。

  灭道俱名离言者。灭性离言。道令言离故。

  或名无诤或名教导(至)或名胜智或名能了义。

  △二结。

  诸佛子摄取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六东南方饶益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不坚或名如贼。

  五盛阴苦。劫害我故。

  或名老死或名爱所成(至)或名生长或名利刃。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退失或名无力。

  于出生死。无有力能。善法治之。不复相拒。

  或名丧失或名乖违(至)或名取或名意欲。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根本或名舍因。

  无为无因。而体是果。菩提之道。望此亦因。独寂灭涅槃。得称果果。故曰舍因。

  或名无为或名无相续。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一切印。

  无不审决故。印义后说。

  或名三昧藏或名得光明(至)或名不流转根。

  △二结。

  诸佛子饶益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七西南方鲜少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系缚处或名邪行。

  体非正道。是行性故。

  或名随受或名无惭耻(至)或名炬火性或名多忧恼。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彼鲜少世界中或名广地。

  生大苦树故。

  或名能趣或名远慧(至)或名著处或名宅主。

  宅主即无明也。

  或名连缚。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绝行处。

  心路绝故。

  或名不二。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广大路。

  先贤后圣。游之而不厌故。

  或名平等因或名净方便或名最胜见。

  △二结。

  诸佛子鲜少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八西北方欢喜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恶舍宅或名苦恼性。

  阙一者。普译少出生。唐译少失利。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非实法或名无底。

  烦恼深故。非习道学。浮沉不已。

  或名摄取或名离戒(至)或名狭劣见或名垢聚。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破依止。

  身与烦恼。互为依止。展转无穷。唯证灭理。方能永破。

  或名不放逸或名真实(至)或名自在或名无生。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广大性。

  道名广大。无不在故。

  或名分别尽或名神力道(至)或名摄解脱。

  △二结。

  诸佛子欢喜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九下方关?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或名如坏器或名我所成。

  我见有故。

  或名诸趣身或名数流转(至)或名无味或名来去。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受支或名我心。

  即我见爱。

  或名杂毒或名虚称或名乖违或名热恼或名惊骇。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广大或名觉分。

  所觉处故。

  或名离染或名无障碍。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至)或名究竟实或名入义。

  能入灭谛第一义故。

  或名性究竟或名净现(至)或名救济或名胜行。

  △二结。

  诸佛子关?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十上方振音二。初列四。初苦。

  诸佛子此娑婆世界(至)彼振音世界中或名匿疵。

  身为惑病所藏处故。

  或名世间或名所依或名慠慢。

  慢以生苦为业。果取因名。

  或名染着性。

  性令染故。如乐受坏苦。谁谓苦耶。

  或名驶流。

  刹那性故。即行苦也。

  或名不可乐。

  苦苦也。

  或名覆藏。

  藏苦因故。乐藏坏苦故。不苦不乐藏行苦故。

  或名速灭。

  流转苦也。

  或名难调。

  谁不欲舍。莫之能出。不惮疲苦。方能调之。

  △二集。

  诸佛子所言苦集圣谛者(至)或名至后边。

  招果不断。受苦无穷。

  或名共和合或名分别或名门。

  入苦趣故。

  或名飘动或名隐覆。

  △三灭。

  诸佛子所言苦灭圣谛者(至)或名不可取。

  取则不灭。

  或名转还或名离诤或名小。

  小之则无内。不容一物也。

  或名大。

  大之则无外。法界性也。

  或名善净或名无尽或名广博或名无等价。

  △四道。

  诸佛子所言苦灭道圣谛者(至)或名难敌对。

  有惑必破。不为惑破。犹明灭闇。无闇不灭。闇不灭明。何能相敌。

  或名无限义或名能入智(至)或名殊胜义。

  △二结。

  诸佛子振音世界说四圣谛(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三类通一切二。初举娑婆。以类东方。

  诸佛子如此娑婆世界中(至)随众生心悉令调伏。

  △二举东方。以类余九。

  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四主伴无尽二。初举此例彼。

  诸佛子如娑婆世界有如上所说十方世界。

  谓娑婆为主。有密训等。尽空世界。皆为伴也。

  △二以彼例此。

  彼一切世界亦各有如是(至)心之所乐令其调伏。

  则知密训等。尽空世界为主。摄伴亦尔。则无尽无尽耳。此犹约娑婆同类世界而说。以结数中。同百亿故。余树形等异类世界。彼一一类皆遍虚空。及尽法界。是则重重无尽无尽。非此所说也。如是皆为调伏众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二十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一(入第四十三经下卷)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证入诸法用文四。初明证入十句。

  佛子菩萨摩诃萨入如是大威德三昧智轮。

  初句明能证之定。三昧智轮尚顺梵语。若正应云智轮三昧。因定最胜。名大威德。次显所证法。谓证佛果法。初总明。

  则能证得一切佛法。

  无为果为证。有为果曰得。余八句别。

  则能趣入一切佛法。

  趣入释证。

  则能成就。

  成就释得。

  则能圆满。

  圆满通二。

  则能积集。

  积集约因圆。

  则能清净。

  清净谓障尽。

  则能安住。

  定能安住。

  则能了达。

  慧能了达。

  与一切法自性相应。

  定慧两亡。则自性相应。为证入也。

  △二明离证相。

  而此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至)若干趣向若干境界。

  以无念方证故。尚不念无碍慧境。况所证法有若干耶。

  △三徴。

  何以故。

  徴意有三。一何以证而无念耶。二何以一定得多果耶。三何以因定得果法耶。

  △四释二。初略别释。答前三徴。

  菩萨三昧如是体性。

  一体性离念故。

  如是无边。

  二定体虽一。用无边故。

  如是殊胜故。

  三以殊胜故。因得果法。

  △二广以通释。谓文广义通。通明上三句。于中分二。初总标。

  此三昧种种境界。

  境是定之所缘。

  种种威力。

  威力是定之用。

  种种深入。

  深入是定证契。三皆定体。皆言种种。故上云无边。具三又多。故云殊胜。

  △二别显。

  所谓。

  有二十八句。句句皆有上之三义。

  入不可说智门。

  入即前深入义。不可说者。即无边义。智门即境界义。知智在说。说为智门。余句或有阙无边义。盖文略耳。

  入离分别诸庄严。

  入功德智慧不二之庄严。

  入无边殊胜波罗蜜(至)那由他不可说广大智。

  可知。

  入见无边佛胜妙藏。

  入不空如来藏。

  入于境界不休息。

  悲智之境。观度无休。

  入清净信解助道法(至)入知一切诸佛心。

  △三普德无尽四。初正显无尽。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及佛境界庄严前际。

  谓非唯上列诸用。又能念念入多三昧。亦不能尽。

  △二徴。

  何以故。

  徴意云。既念念入多。何以不尽。

  △三释文有十句。

  知一切法究竟无尽故。

  释意云。此三昧缘境。究竟无尽故。上总下别。

  知一切佛刹无边故(至)知一切幻心所缘法无量故。

  △四喻况。于中有其三喻。喻前无尽。各有喻合。前二合中复加徴释。初如意随求喻。

  佛子如如意珠随有所求(至)而珠势力终不匮止。

  喻定心随应出法无尽。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不匮不息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出法不尽不匮息耶。

  菩萨摩诃萨成就普贤(至)犹如影像无增减故。

  释意云。了多幻境。皆同影像。缘至则生。何有尽耶。体无增减。何有匮息耶。

  △二生心各别喻。

  佛子譬如凡夫各别生心(至)相续不绝不可思议。

  喻缘境无尽。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普幻门无量法故。

  △三龙王附降喻二。初喻。

  佛子譬如难陀跋难陀(至)此是诸龙无作境界。

  喻入法无尽。

  △三合三。初正明入法。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合滴如车轴。谓入广大法故。

  住此三昧入普贤菩萨诸三昧门。

  初句总。余句别。

  智门法门见诸佛门(至)不可说广大幻网门。

  幻网者。一切皆幻。互为缘起。相交映故。

  知不可说不可说差别(至)有体性无体性世界门。

  世界性空。是故无体。随缘染净。是故有体。又法性土故有体。事土从缘故无体。又净刹顺理故有体。染刹妄成故无体。

  知不可说不可说众生想门(至)覆住仰住诸佛刹。

  皆云门者。自他游入故。

  △二入法时分。

  于一念中皆如实知。

  合前降雨之时。

  △三入时相用。合前无边无尽无作境界。于中三。初十句明其相状。

  如是入时无有边际无有穷尽。

  合云无边雨无尽。次合无作境。无作即无功用故。

  不疲不厌。

  身不疲。心不厌。

  不断不息。

  不求断。不暂息。

  无退无失。

  谓未入常入故不退。已入永常故不失。

  于诸法中不住非处。

  无法所入所门。故不住非处。

  恒正思惟。

  无心不契故。

  不沈不举。

  正是入相。

  △二明其业用。

  求一切智常无退舍(至)色相身无有断绝。

  随入一一门。皆有斯业。门门即不可尽。

  △三徴释所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有二。一云。菩萨岂无行满成佛。何以业用无际限耶。二云。设横显无尽可尔。何以一一门中用即无尽。

  △二释亦二。一云。菩萨本为众生。生无尽故。用亦无尽。二释后意云。生及世界既如虚空。故随一门。即用无尽。如芥子中空。由此不但一门成多。一念亦能成多事矣。文三。初喻。

  譬如然火随所有缘于尔所时火起不息。

  火随薪缘。薪多火在。喻菩萨生界缘广用无有涯。

  △二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一切众生悉使无余。

  △三转徴释。

  何以故。

  徴意云。菩萨何以起多业用。

  此菩萨摩诃萨为欲度脱(至)满足普贤所有行愿。

  释意云。为普度生满普愿故。

  △四结示劝修二。初结劝勤修。谓此菩萨心穷生界。定用无涯。故应修习。文二。初举所修之法。

  是故诸菩萨。

  此五字该下二段。其所修法有十一句。前之十句。别明无碍轮之业用。于中倒牒前来诸文。

  应于如是种类。

  业用非一故。如合龙喻中。入法众多。是种类义。

  如是境界。

  即定所缘。如前妄念缘境喻。

  如是威德。

  即通显定用。如前宝珠能出生喻。

  如是广大。

  此上三种。皆悉广大。一一无涯。如前不见三昧前际故。

  如是无量。

  数不可极。如前入不可说智门等。即无边故。

  如是不思议。

  并绝心言。如前不作是念有若干菩萨等故。

  如是普照明。

  皆与智俱。如前虽知诸法无作。而能示现一切作业。是权实明照故。

  如是一切诸佛现前住。

  体用齐于佛境。则诸佛现前。如前观十力地。至萨婆若故。

  如是一切如来所护念。

  如来护念。如前诸佛摄受已。入未来诸佛数故。

  如是成就往昔善根。

  非但现用自在。亦成昔善。如前功德解欲。悉清净故。后之一句。举定名体。

  如是其心无碍不动三昧之中。

  △二示劝修之相二。初略示离过进德。

  勤加修习离诸热恼(至)顺三昧境界入难思智地。

  △二别示离过进德二。初离过。

  不依文字不着世间(至)不染着世事不分别境界。

  △二进德。

  于诸法智但应安住(至)知时说法不休息。

  △二总结显示。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至)如是摄受一切众生。

  远则通结前来诸段。近则逆结上来进德之文。欲一一配属。恐厌繁文。

  △三定满成益。文属此定。意兼前九。于中有四。初外感佛加益五。初辨加所依。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如是大智慧三昧时。

  谓在定时故。

  △二显能加佛。

  十方各有不可说不可说(至)微尘数诸佛而现其前。

  △三正显加相。

  与如来念力令不念失(至)皆悉成就无空过者。

  △四加以成用。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满足(至)转一切佛微妙法轮。

  △五徴释所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普行既满。何须尽未来际行调生行耶。

  △二释。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广大行三昧现大自在。

  释意云。无障碍愿法应尔故。已成大愿。真能调故。

  △二内德圆满益四。初牒前住定因圆。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住师子奋迅智心意无碍。

  通牒上文。

  △二别示所满。

  其心恒住十大法藏(至)一切世智无能称述。

  十表无尽。

  △三总结究竟。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已到(至)示现调伏一切众生。

  △四徴释所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菩萨以何能满尔所德耶。

  △二释。

  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法如是故。

  △三上摄佛果益三。初正明。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此三昧(至)令入最上智。

  △二徴。

  何以故。

  徴意云。上是佛德。何能摄耶。

  △二释意云。住此三昧。所以能令所作无余。同如来故。于中有三。初正显无余之业。故皆云一切。

  菩萨摩诃萨如是修行(至)则住一切智平等性。

  △二明作业行相。

  于此法中作如是业不作余业。

  初句总显。依前而作更不作余不足之业。次显其作义。

  住未足心住不散乱心(至)住决定心住不变异心。

  后总结前作。

  如是思惟如是作业如是究竟。

  △三逐难重释。谓广前作如是业。不作余业。文三。初略标举。

  佛子菩萨摩诃萨无异语异作有如语如作。

  如作通身及意。

  △二徴。

  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不作余耶。

  △三广释。释意云。若作异前非菩萨故。文有十喻。即为十段。各自有合。初金刚不坏喻。

  譬如金刚以不可坏而得其名终无有时离于不坏。

  喻行体坚牢。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无有时离诸行法。

  △二真金少色喻。

  譬如真金以有妙色而得其名终无有时离于妙色。

  喻善业外饰。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无有时离诸善业。

  △三日轮光明喻。

  譬如日天子以光明轮得其名终无有时离光明轮。

  喻智慧圆明。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无有时离智慧光。

  △四须弥四峰喻。

  譬如须弥山王以四宝峰(至)终无有时舍离四峰。

  喻善根超出。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无有时舍离善根。

  不合四峰。若合。可以四菩萨行而合之也。

  △五大地能持喻。

  譬如大地以持一切而得其名终无有时舍离能持。

  喻大悲荷负。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无有时舍离大悲。

  △六大海含水喻。

  譬如大海以含众水而得其名终无有时舍离于水。

  喻大愿普育。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不暂舍度众生愿。

  △七军将明战喻。

  譬如军将以能惯习(至)终无有时舍离此能。

  喻习定防冤。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终无有时舍离此行。

  △八轮王护世喻。

  如转轮王驭四天下(至)令无横死恒受快乐。

  喻定清物感。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乃至令其究竟清净。

  △九植种生长喻。

  譬如种子植之于地乃至能令茎叶增长。

  喻行增物善。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能令一切众生善法增长。

  △十时雨生种喻二。初喻。

  譬如大云施夏暑月降霔大雨乃至增长一切种子。

  喻法雨普成。

  △二合二。初正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修菩萨行雨大法雨乃至。

  云乃至者。越初生种。直合终成就。由应时而降故。获斯十四种益。

  能令一切众生究竟清净。

  得智果净二障故。

  究竟涅槃。

  得断果达无相法故。

  究竟安隐。

  得恩果住大悲故。

  究竟彼岸。

  得所依清净究竟彼岸果。上四自利。余皆利他。

  究竟欢喜。

  了有情行。令他欢喜。自离十怖。则自欢喜。

  究竟断疑。

  得断疑。

  为诸众生究竟福田。

  成应供。次下七句由此而成。

  令其施业皆得清净(至)置诸众生一切智处。

  文并可知。

  △二徴释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菩萨依何行力说法。成斯大益。

  △二释。释意云。由成大智。证法界故。尚能严净无量胜行。岂止成众生耶。文二。初标。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法(至)不可思议无量诸行。

  △二释文三。初列所净功德。

  所谓能净诸智求一切智故(至)常见一切佛兴世故。

  △二结其广多。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至)不可说清净功德。

  以别说难尽故。

  △三显能净因。

  于如是等三昧境界(至)同分善根淳净力故。

  同分善根者。一一善根回向法界。成主伴故。

  广大誓愿欲乐力故(至)无尽之福无对力故。

  超诸世间。等法性相应所修之福。故超于世。法性不并真。故无有对。

  △四正同佛果益二。初正显同佛。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至)同去来今一切诸佛。

  先标次徴。

  何者为十。

  后列。

  所谓得诸相好种种庄严(至)诸佛境界同于诸佛。

  等觉之名。由此而立。

  △二问答料拣。先问二。初牒前同佛。

  尔时普眼菩萨白普贤菩萨(至)得如是法同诸如来。

  △二陈己所疑。

  何故不名佛何故不名十力(至)何故不名住实际者。

  上九句疑不名为果。下二句问不舍于因。

  何故修行普贤行愿(至)不能究竟法界舍菩萨道。

  △二答二。初赞问牒疑。

  尔时普贤菩萨告普眼菩萨(至)乃至不能舍菩萨道。

  △二正答所问三。初法说。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是则说名普贤菩萨。

  文有十一段。次第答前十一句问。在文易了。意犹难见。谓何得已入十力而普行无息耶。今总以喻显。如人习诵。虽已得通。而数数温习。不如久精。下香象喻。显相虽相似。而体不同。故缨络云。等觉照寂。妙觉寂照。亦似功用满位。比无功用也。亦显得果不舍于因。尽未来际皆位后普贤故。

  △喻中分三。初举象王依正胜严。

  佛子譬如伊罗钵那象王住金胁山七宝窟中。

  伊罗钵那。此云香叶。常居第一金山之胁。

  其窟周围悉以七宝(至)调良善顺心无所逆。

  △二象王神变自在喻。

  若天帝释将欲游行(至)于一一头化作七牙。

  准贤首品。但有六牙。或是译者类后三七。便言七耳。若作表义。于何不可。

  于一一牙化作七池(至)象之与天更互相似。

  无能分别此象此天者。正意取此。以喻菩萨等佛之义。

  △三不坏本质而能现。

  佛子彼伊罗钵那象王(至)受天快乐与天无异。

  △三法合四。初具众行严。

  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合前依正。

  修习普贤菩萨行愿(至)到诸菩萨行愿彼岸。

  △二明因果无碍二。初明修无碍行所为。

  为欲安处菩提之座成一切智得最正觉。

  合前神变自在。上为果。下为因。

  增长普贤广大行愿(至)度脱一切苦恼众生。

  △二正显无碍行相二。初总明。

  不舍普贤道现成最正觉。

  以法界因果无障碍故。

  △二别显三。初显因门果行。文有四果。

  现不可说不可说成正觉门。

  智果。

  现不可说不可说转法轮门。

  说法果。

  现不可说不可说住深心门。

  般若相应果。

  于不可说不可说广大国土现涅槃变化门。

  断果。

  △二显果从因行。

  于不可说不可说差别世界(至)修普贤行而成正觉。

  明果从因行。及说得时。不同随物现故。

  △二显果门因行。

  复于一切诸佛刹中(至)种种教化调伏之法。

  △三结成不坏因而现果。

  佛子菩萨摩诃萨。

  此下合前不坏本质而能现。

  本身不灭。

  即因不坏。合在窟无变。

  以行愿力于一切处如是变现。

  即能现果。合在天神变。

  △四徴释重合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因果相违。云何因门现果。果复为因。

  △二释意云。调众生法。应如是故。文二。初释果作因意。

  欲以普贤自在神力(至)自在能证一切知故。

  △二释因现果意四。初法说。

  佛子汝应观此菩萨摩诃萨(至)自在受用一切智法。

  谓不舍因而现果。

  △二举前喻显。

  如伊罗钵那象王不舍象身(至)同于诸天无有差别。

  △三重以法合。

  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于佛法中无所分别。

  上明不舍因而现果。下明不坏果而现因。

  虽知诸法普皆平等(至)而修菩萨行相相续不断。

  △四叹胜。

  佛子菩萨摩诃萨安住如是(至)当如是人心得清净。

  △三结。

  佛子此是菩萨(至)无碍轮大三昧殊胜心广大智。

  △三总结十数。

  佛子此是菩萨摩诃萨所住普贤行十大三昧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一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二(入第四十四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十通品第二十八

  △初来意。为答第二会中十通问故。以二品明业用广大。前定此通。义次第故。亦由依定发通。

  二释名者。通即神通。谓妙用难测曰神。自在无拥曰通。妙用无极。寄十显圆。晋经本业俱称十明者。委照无遗故。然通与明。经论皆异。故智度论第三云。直知过去宿命之事为通。若知过去因缘行业为明等。今以此经。通即委照。亦得称明。如文广说。故下经云。非诸菩萨通明境界。晋经意存顺义。今译务不违文。

  三宗趣者。智用自在为宗。为满等觉无方摄化为趣。

  次正释文。长分为四。初标告举数。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通。

  言十者。一他心。二天眼。三知过去劫宿住。四尽未来际劫。五无碍清净天耳。六无体性。无动作。往一切佛刹。七善分别一切言辞。八无数色身。九一切法智。十入一切法灭尽三昧。此十皆言智通者。皆以大智为体性故。若随相说。前八量智。后二理智。据实唯一无碍大智。此十亦是开彼六通。天眼天耳神足漏尽。各分为二故。天眼约见现未。分成二四。天耳约音声言辞。分出五七。亦是约闻圣教及诸类言辞故。神足约业用及色身。分成六八。漏尽约慧定。分成九十。一三不分。故六为十。然小乘六通智用有分。三乘平遍亦非曲尽。今一乘十通智用。重重遍周法界。犹如帝网。念劫圆融故。尚越彼明。况于通用。为显圆旨。开成十通。

  △二徴数列释二。初总徴。

  何者为十。

  △二别释十。初他心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他心智通。

  今初标云他心者。智以他心。为所缘故。若直就所缘。应名心差别通。若所若王。种类多种。皆能知故。并依主受名。然智缘他心。诸说不同。安慧论师云。佛智缘他心。缘得本质。余皆变影。护法论师。则佛亦变影。若缘本质。得心外法。坏唯识故。但极似本质。有异因人。依唯识宗。护法为正。以今经望前。亦未为失。以摄境缘心不坏境故。能所两亡。不碍存故。第一义唯心。非一非异。正缘他时。即是自故。以即佛心之众生心。非即众生心之佛心。为所缘。以即众生心之佛心。非即佛心之众生心。为能缘。如是镕融故。非一非异。若离佛外。别有众生。更须变影。却失真唯识义。

  △二释相二。初知一刹三。初总。

  知一三千大千世界众生心差别。

  △二别有三十类心。阙第三无记。晋经具有。于中分二。初八约相总显。

  所谓善心不善心。

  此二约性。总该诸心。

  广心狭心。

  此二约行。兼济独善故。

  大心小心。

  此二约报。天大人小故。上四唯善。

  顺生死心背生死心。

  此二约向背。而顺通三性。善唯有漏。背唯是善。通漏无漏。

  △二二十一心约人别显。

  声闻心独觉心(至)独觉行心菩萨行。

  此六约乘。前三是果。后三是因。即前皆生心及广狭心。

  天心龙心夜叉心(至)紧那罗心摩睺罗伽心。

  八部约类。即前顺生死及大小心。

  人心非人心地狱心(至)饿鬼心诸难处众生心。

  地狱等五。约趣以明。亦顺生死。是不善心。余二可知。

  △三结。

  如是等无量差别种种众生心悉分别知。

  △二以少类多。

  如一世界如是百世界(至)所有众生心悉分别知。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善知他心智神通。

  △二天眼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碍。

  见自在故。

  清净。

  离障故。

  天眼智通。

  天眼即通。

  △二释三。初总明多界相殊。

  见无量不可说不可说(至)如是品类无量众生。

  其善恶趣等。后后展开。如问明品。

  △二别明多类非一。

  所谓天众龙众夜叉众(至)广大身众生众小众大众。

  随一一类。有前福等。

  △三委照分明。

  如是种种众生众中以无碍眼悉皆明见。

  前但睹其现相。此则照其因缘。十明之目。由此而立。上辨能见分明。下辨所见委悉。

  随所积集业随所受苦乐(至)随所缘随所起。

  言随所者。所知非一故。后结其无谬。

  悉皆见之无有错谬。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无碍天眼智神通。

  △三宿住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宿住随念智通。

  谢往之事。名为宿住。在于过去。明了记忆。名为随念。即宿住之随念。宿住随念之通。

  △二释相二。初知凡事二。初总。

  能知自身及不可说不可说(至)微尘数劫宿住之事。

  △二别。

  所谓某处生如是名如是姓(至)如是等事皆悉了知。

  △二知圣事二。初约界显多。

  又忆过去尔所佛刹(至)如是一切悉能忆念。

  但知其果。

  △二约人显多。

  又忆念不可说不可说(至)种植善根皆悉能知。

  兼知其因。皆以菩萨得九世眼。如见现在故。若不尔者。过去之法。若不落谢。不名过去。若已落谢。无法可知。若但曾经心中有种。影现前故。说忆知者。是则但见自心。不见彼法。又曾不经事。应不忆知。又但见现在。非是过去。何名宿住。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知过去际劫宿住智神通。

  △四知未来际劫智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知尽未来际劫智通。

  亦从境受名。

  △二释相二。初知凡二。初明所依劫。

  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中所有劫。

  但寄多界。以显多劫非有际限名。及后段皆尽未来。此位所知。同于佛故。

  △二显能依事。

  一一劫中所有众生(至)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义如十地文中所辨。然大乘宗未来世法。体用俱无。今云何知。依方便教。但见现在因种。知当果相。非见未来法体。若一乘宗。于九世中。现在体用俱有。今称实而知。然非现在之现在。故称未来。此有若是性有。即同小乘。若是缘有。缘今未会。云何言有。若今时看缘性俱无。以是现在未来定非有故。若逐未来时看。以是未来之现在故。还如今有。

  △三知佛。

  又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至)如是等事悉能了知。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知尽未来际劫智神通。

  △五天耳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无碍清净天耳。

  略无智通。若直云天耳。即当体受名。若取无碍清净之天耳。即依有德业受称。

  △二释相三。初总显德业自在。九句皆约用辨德。前之标名。即是总句。

  圆满。

  能互用故。

  广大。

  遍闻十方及九世故。

  聦彻。

  一时领览。通其源故。

  离障。

  离二障故。

  了达。

  了所知故。

  无碍。

  缘不能碍故。

  具足。

  非如权小闻有分限。不尽重重故。

  成就。

  已证得故。

  于诸一切所有音声欲闻不闻随意自在。

  于一切皆自在故。谓欲闻则细远无逃。欲不闻则近大不挠。故云自在。

  △二别示一方业用二。初举多佛。欲显闻广。

  佛子东方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

  △二显闻忆持二。初闻持教法。

  是诸佛所说所示所开所演(至)于彼一切皆能受持。

  △二显持圆满。即能持之相二。初举所持。

  又于其中若义若文(至)如其所依如其出道。

  上文通显佛所说法。今辨所说差别。

  △二辨能持相。

  于彼一切悉能记持(至)终不忘失一文一句。

  兼明转化。

  △三举一例余。

  如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无碍清净天耳智神通。

  △六无体性智神通三。初标有十四名。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无体性神通。

  初一是总通。即无体性。余皆是别。

  无作神通。

  无功作用。

  平等神通。

  同理平等。

  广大神通。

  能普遍故。

  无量神通。

  量难知。

  无依神通。

  非谓依体起用。

  随念神通。

  但随念即形。

  起神通。

  现有作用。

  不起神通。

  不动本处。

  不退神通。

  作必究竟。

  不断神通。

  用无闻歇。亦不断佛种。

  不坏神通。

  他不能坏。

  增长神通。

  能生善根。

  随诣神通。

  随何所诣。于十三中。初二五八是无体性义。余即神通义。此二无碍。故受斯名。

  △二释相三。初明广大。

  此菩萨闻极远一切世界中(至)即自见身在彼佛所。

  谓闻多刹佛名。即见身在彼多刹故。即前广大义。

  △二明无量不起等义。

  彼诸世界或仰或覆(至)至于究竟无所取着。

  谓又于彼佛。重闻佛名。便往敬事。受道无著故。

  △三明不断义。

  如是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至)广大种性不断绝故。

  谓于多时体用无疑故。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至)往一切佛刹智神通。

  △七善分别言音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善分别一切众生言音智通。

  从所了得名。即依主立称。若从所发得名。即通持业。

  △三释二。初知言辞。

  知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种种言辞。

  上标下列。

  所谓圣言辞非圣言辞(至)各各表示种种差别。

  后结。

  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二发言辞。

  此菩萨随所入世界(至)悉令解了无有疑惑。

  谓随乐差别而发言故。上法下喻。

  如日光出现普照众色令有目者悉得明见。

  后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聦慧之者悉得解了。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善分别一切言辞智神通。

  △八色身庄严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阿僧祇色身庄严智通。

  依所现得名。即有财立称。

  △二释三。初知无色。以色即空故。二明能现色。以空即色故。三双明无色。现色所为。不碍悲故。今初。由了法界无定实色。举体即空。非断空故。空中无色。不碍色故。存亡隐显皆自在故。方能随乐。现种种色。故先明之。二正释文。文有六句。

  知一切法远离色相。

  初一总知色性离相。亦无有法。而为空故。余五别明离何等相。

  无差别相。

  离粗妙长短等。同一无生体故。

  无种种相。

  种种异相虚故。

  无无量相。

  离多相故。又非大小绝分量故。

  无分别相。

  但妄分别。求叵得故。色空二见皆是情取。即与不即。二见绝故。上通形显。

  无有黄赤白相。

  离显相依形有故。

  △二明能现色以空即色故。文二。初结前标后。

  菩萨如是入于法界能现其身作种种色。

  以即空之色。为妙色故。又空色不二。成上真空。不二而二。现斯妙色。色空融即。为真法界。缘起无尽。即一现多。

  △二别显不同。

  所谓无边色无量色(至)具足一切普贤行色。

  有一百三种。或从色相立名。或就德用受称。可以意求。然皆是称法界之色。不同变碍。但随所显。以立色名。

  △三双明无色现色所为。不碍悲故二。初结前。

  佛子菩萨摩诃萨深入如是(至)能现此等种种色身。

  △二显其所为。

  令所化者见令所化者念(至)为所化者施种种能事。

  十句并可智。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至)第八无数色身智神通。

  △九知一切法智神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法智通。

  从所知真俗等法受称。

  △二释相二。初明知法。即内证事理。二明演法。即外益众生。亦是前明即事常理。后明即理恒事。用寂寂用。无障碍故。今初又二。初约离言显实。

  知一切法无有名字。

  初之三句。一向显实。上句名无得物之功故。

  无有种性。

  缘成无性。

  无来无去。

  体绝去来。下有三句。相对显实。然此三对。释有三义。

  非异非不异。

  一唯约显实。则相待而空故。异相互无。故云不异。为遮异言。故云不异。亦无不异之相可得。故云非不异。二约双显。体即不异。相非不异。三约双遮相。即性故非异性。即相故非不异。又相非相故不异。性非性故非不异。故离二边不住中道。下二对例知。

  非种种非不种种非二非不二。

  △二约二空显实。

  无我无比。

  亦初三对一向显实。上对无有我所与。我为比对故。

  不生不灭不动不坏。

  余二可知。次下诸对亦通三释。准前知之。且约显实以释。

  无实无虚。

  虚实皆缘显故。

  一相无相。

  法性不并真故一相。一亦非为一。所以云无相。

  非无非有。

  有无皆法。待对故无。

  非法非非法。

  法与非法。但假施设。并就实求。能治所治。无不双寂。余皆仿此。

  不随于俗非不随俗(至)非如理非不如理。

  △二明演法。即外益众生三。初牒前成智为起用所依。

  此菩萨不取世俗谛(至)不建立文字随顺寂灭性。

  △二正明演法。

  不舍一切愿见义知法兴布法云降霔法雨。

  △三寂用无碍三。初寂不碍用。

  虽知实相不可言说(至)为说诸法悉从缘起。

  △二用不碍寂。

  虽有言说而无所著(至)虽摄众生不舍真实。

  △三寂用无二。

  于不二法而无退转(至)普雨法雨而不失时。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一切法智神通。

  △十一切法灭尽定智通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法灭尽三昧智通。

  一切法灭尽者。谓五聚之法皆当体寂灭故。斯即理灭。不同余宗。但明事灭。唯灭六七。心心所法不灭。第八但事灭。故不能即定。而用证理灭。故定散无碍。由即事而理故不碍灭。即理而事故不碍用。是以文云。虽念念入。而不废其菩萨道等。亦非心定。而身起用亦不独明。定散双绝。但是事理无碍。故七地云。虽行实际。而不作证。能念念入。亦念念起。及净名云。不起灭定。现诸威仪。皆斯义也。事理非一。故一切法灭尽之神通。非异故灭尽即神通。通二释也。

  △。二释二。初明即定体用自在二。初标入定。

  于念念中入一切法灭尽三昧。

  △二明不碍用。

  亦不退菩萨道不舍菩萨事。

  初二句总未作不退。现作不舍。正拣事灭。以显真灭。余句别明。

  不舍大慈大悲心(至)方便为说种种诸法。

  △二入定时分自在三。初长短随心。

  此菩萨住三昧时随其心乐(至)住不可说不可说劫。

  △二威仪不忒。

  菩萨入此一切法灭尽三昧(至)不疲不懈不可尽竭。

  △三不碍起用定散双行。

  虽于有于无悉无所作(至)神通变化无有休息。

  上六句法。下二句喻。

  譬如光影普现一切而于三昧寂然不动。

  光影普现。寂然无心。菩萨亦尔。随器亏盈。体无来去。

  △三结。

  是为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灭尽三昧智神通。

  △三总叹胜能二。初形劣显胜。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如是(至)智慧境界不可思议。

  劣不测故。

  △二以胜显胜。

  唯除诸佛及有得此神通(至)此人功德称扬赞叹。

  谓佛等方测故。

  △四结数辨果。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至)一切三世无碍智神通。

  ○十忍品第二十九

  △初来意者。为答普光十顶问故。义如前释。前二已明定通用广。今此辨其智慧深奥。故次来也。

  二释名者。忍谓忍解印可。即智照观达。寄圆显十。

  三宗趣者。智行深奥为宗。为得佛果无碍无尽为趣。然此忍行。约位即在等觉后心。为断微细无明烦恼。若约圆融。实通五位。寄终极说。体即是智。不同余宗。忍因智果。虽是一智。随义别说。二三四五等。诸教不同。今此圆教。故说十忍。

  四正释文。文有长行偈颂。前中有四。初举数叹胜二。初举数。

  尔时普贤菩萨告诸菩萨言(至)有十种忍。

  △二叹胜。

  若得此忍则得到于一切菩萨无碍忍地。

  即自分因圆。

  一切佛法无碍无尽。

  即胜进果满。

  △二列名显要。初徴数。

  何者为十。

  △二列名。

  所谓。

  前三约法。后七约喻。

  音声忍。

  约教。谓忍于教声。从境为名。音声之忍。

  顺忍。

  约行。顺诸法故。顺即是忍。

  无生法忍。

  若约忍无生理。即无生之忍。若约无生之智及烦恼不生。则无生即忍。通二释也。又此三忍若通相说。前二皆是无生忍之加行。顺向无生。后一方契。若约当位。三忍条然。以不应此位。方有顺无生忍故。顺但顺理。不是顺忍。若尔何异无生顺忍。通顺事理。二法不同。无生偈云。法有亦顺知等。又依五忍位当寂灭。今约三忍明义。故当无生。如地持说。后七约喻。并是依主。谓如幻之忍等故。

  如幻忍如?忍如梦忍(至)如化忍如空忍。

  光统云。前四喻音声。电化喻顺忍。空喻无生。电即今之影喻。又云幻者。起无起相。?者境无境相。梦者知无知相。响者闻无闻相。电者住无住相。今既云影。应云现无现相。化者有无有相。空者为无为相。此则能喻。局于一相。所喻义通多法。在文虽无。于理无失。

  又贤首云。观识如幻。想如?。受如梦。声如响。行如电。色如化。总观一切蕴界处等。毕竟空故。如虚空也。此释顺于后偈文意。故今影喻。亦喻于行。

  若依摄论第五。八喻皆喻依他起性。然并为遣疑。所疑不同。故所喻亦异。一以外人闻依他起相。但是妄分别有非真实义。遂即生疑。疑云。若无实义。何有所行境界。故说如幻。谓幻者幻作。所缘六处岂有实耶。二疑云。若无实。何有心心法转。故说如?飘动非水似水。妄有心转。三疑云。若无实。何有爱非爱受用。故说如梦。梦中实无男女等相。从何而有爱非爱等受用之事。觉时亦尔。四疑云。若无实。何有戏论言说。故说如响实无有声。听者谓有。五疑云。若无实。何有善恶业果。故说如影。谓如镜影像。故亦非实。六疑云。若无实。何以菩萨作利乐事。故说如化。谓变化者虽知不实。而作化事。菩萨亦尔。然彼论无空喻而影。喻是镜像。更有映质光影喻。喻种种识无实。又有水月喻。喻定地境界无实。今经以义类同故。合在影中。至文当知。

  远公见其无空。便以空喻。喻无为法。非不有理。而违下经。经云。众生及诸法皆如空故。若尔云何释空喻耶。谓彼疑情虽遣。犹谓诸法有不实相。故云如空毕竟无物。

  余义广如摄论及别章说。金刚般若九喻亦皆喻有为。若大品智论十喻通喻一切。楞伽亦通。今经长行多同前通。而偈所喻亦有局者。显义无方故。

  △二显要。

  此十种忍三世诸佛已说令说当说。

  要故同说。

  △三依名广释十。初音声忍三。初徴起。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音声忍。

  △二释义十一句。

  谓闻诸佛所说之法。

  初一总举所闻。谓三无性等法。余十句显能闻入法。

  不惊。

  谓闻无相不惊。以解遍计。无所有故。

  不怖。

  闻无生不怖。以解依他。必无生故。

  不畏。

  闻无性不畏。以解真如无性性故。又释于真空法。闻时不惊越。思时不续怖。修时不定畏。又闻有无所有不惊。闻空无所有不怖。闻斯二无所有不畏。并如诸般若论说。

  深信。

  闻慧之始。

  悟解。

  闻慧之终。初信久解故。

  爱乐。

  思慧之初。爱法乐观故。

  趣向。

  为终久思向修故。

  专心忆念。

  修慧之初。起加行故。

  修习。

  为终正明造修至定根本故。

  安住。

  依定发慧。证理相应故。具如瑜伽菩萨地中。

  △三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音声忍。

  △二顺忍三。初徴起。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顺忍。

  △二释中具有四重止观。

  谓于诸法思惟观察。

  一创修止观。谓止思一境。观观事理。

  平等无违随顺了知。

  二渐次止观。谓止安事境。顺其理故。名平等无违。观达事理。名随顺了知。偈云。法有亦顺知。法无亦顺知故。

  令心清净正住修习。

  三纯熟止观。谓止惑不生。名令心清净。观彻前境。为正住修习。

  趣入成就。

  四契合止观。寂冥理境止也。名为趣入。智显于心观也。故云成就。上四皆止观俱行。如是方为真实顺忍。

  △三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顺忍。

  △三无生法忍三。初徴起。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无生法忍。

  △二释义二。初总明。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亦不见有少法灭。

  若具皆应牒无尽等。此二为总。故略标之。释中具有皆此别义。

  △二徴释二。先徴。

  何以故。

  徴意有二。一云。何以得知无生灭耶。二云。既称无生法忍。何以复言不见法灭。

  △三释。

  若无生则无灭。

  释初徴意云。真法本自不生。从缘之法。无性故不生。以无生故。何有于灭。此则以缘集释无生。以无生释无灭。此中略无缘集。偈文具有。云何无生释无灭耶。此有二意。一云。若先是生。后必可灭。本既不生。今则无灭。二云。既即缘无性。称曰无生。则不待灭。竟方无故。次云无灭。此二为总。余可仿之。

  释第二徴意云。夫无生忍。非独无生。必诸法都寂。今从初义。立无生称。故无灭等。成无生义。若从别义。亦可得称无灭忍等。是以信力入印度。经明此忍能净。初欢喜地云。一谓得无生忍。亦令他住。又云。无生忍者。谓证寂灭故。二得无灭忍。亦令他住。又云。无灭忍者。证无生故。斯文可据。

  若无灭则无尽(至)若无住则无去无来。

  又此诸句各有二义。一以前前释于后后。以后后句成于前前。前前有故。后后方有。前前无故。后后亦无二者。诸句一一皆在。无生句中。正无生时。诸义顿足。以是即事之理。非断灭故。即理之智。无能所故。然文旨包含。略为三释。一唯约理。二具理智。三唯约智。今初。云何前前有故得后后有。谓生法既灭。灭则终尽。尽则是垢染法。染则前后别异。别则方处不同。有处则能所非寂。不寂则有所欲。有欲则有营作。作则有所愿求。愿则心住愿事。住则有去有来。今由前前无故。后后斯寂。故以后后。显成无生。此顺长行。

  二双约理智者。初二是总含于理智。次四显理无生。后六显智无生。故偈中云。其心无染着等。理智契合。名无生忍。

  三唯约智者。由了从缘无生。则智无有起。故名无生。无生之忍湛然不迁。故云无灭。无灭故用无断尽。次垢念皆离。常无差异。旁无方所。照而常寂。遇境无染。虽为而无作。虽悲而无愿。处世而无住。等法界而无去来。皆以前释后。以后成前。言亡虑绝。寂照湛然。名无生忍。若唯约知无生理。名无生忍。未足深玄。

  △三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生法忍。

  △四如幻忍三。初徴起。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幻忍。

  △二释义。初略后广。略中有二。初了幻缘相。二成就忍行。今初。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

  文三。初指法同前。次彰幻所由。缘生不实故。后显幻相。

  知一切法皆悉如幻。

  一切法即是所喻。所喻通局。已见上文。此意明通。通为无为。故大品云。设有一法过涅槃者。我亦说言如梦如幻。涅槃虽真。从缘显故。遣着心故。广中合云。了世如幻。则似有为。然有法世。亦通无为。此为有为。所隐覆故。所以名世。故后云菩提涅槃亦皆不见者。了平等故。

  从因缘起。

  就法喻中。各开五法喻。开五者。如结一巾幻作一马。一有所依之巾。二幻师术法。三所现幻马。四马生即是马死。五愚小。谓有法有五者。初巾。喻法性。二术。喻能起因缘。谓业惑等。三喻依他起法。即众生等。四喻依他无性。即圆成故。故下广说。皆云非也。五喻取为人法。今菩萨反此。故云解了。

  今经既云。从因缘起。能起即第二。所起即第三。以第二为因。令悟第三。成于第四。遣第五病。归第一理。然缘亦从缘。故缘果俱幻。中观论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即斯意也。

  然上五义各具有无。一巾。性有相无。为马所隐故。二术。用有体无。以依巾无体故。三马。相有实无。以实无而现故。四生即是无。死即是有。以无碍故。五情有理无。但妄见故。又此五中。各有四句。唯思可知。然皆具德。不同四谤。若以诸门交络。成多四句。亦可思准。

  于一法中解多法于多法中解一法。

  后显幻相。略为二解。一约相类。谓解一无实。则知一切皆然。并从缘故。故云。一中解多等。二约圆融。复有三义。一以理从事。说相即性。如马头之巾不异足之巾。说头即足。故一即多等。无行经云。贪欲即是道者。贪欲性故。诸法即贪欲者。即贪欲实性故。二以理融事。一多相即。如马头无别有。即以巾为头。以巾体圆融故。令头即足。故云。一中解多等。

  三约缘起相由力。则法界同一幻网。令一多相即如幻师术力。令多即一等。贤首品云。或现须臾作百年等。以幻法虚无障碍故。相即既尔。相入亦然。入则一中有多等。

  异体既尔。同体亦然。一门既尔。余门思准。

  △二成就忍行。

  此菩萨知诸法如幻已(至)成就种种神通变化。

  由知法幻成二种行。一忍智现前。云了平等。二幻用无碍。云成通化。云何平等。释有三义。一理事平等。如巾马无二故。色即空等。二理理平等。如头足俱巾。巾无别故。如贤圣同如。三事事平等。如前一多中说。

  △二广三。初喻二。初明性无即体空义。

  譬如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至)非是一切种种众物。

  所非之事。亦可次第对前情非情境。

  △二明其相有即差别义。

  种种非幻幻非种种。

  初二句结前生后。种种非幻者。象等非术故。下句反此。法合可知。

  然由幻故示现种种差别之事。

  正显相有。虽互相非。然由因起果。虚而假现。又喻智了平等。而起化用。

  △二法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观一切世间如幻。

  上总下别。皆言世间者。有其二义。一可破坏故。即喻有为。二隐覆名世。亦通无为。

  所谓业世间烦恼世间(至)时世间趣世间。

  法通五类。趣谓五趣。

  成世间坏世间。

  成坏约器。一期说故。

  运动世间。

  通情非情。念念移故。

  造作世间。

  唯情现营为故。

  △二成忍行二。初成真智行。

  菩萨摩诃萨观一切(至)不见入正位不出平等性。

  由了体空故。故经结云。不出平等性。又前法中。明即寂之照。云了平等。此明即智之止。故云不见。是知无幻之幻。方是幻法。绝见之见。方为见幻。

  △二明动静无二。

  是菩萨虽成就佛国土(至)知因缘性无有动转。

  亦权实不二故。经云。智不得有无。而兴大悲心。由了体空。不坏幻相差别。故如象生即是象死。此二相对应成四句。谓此二。无二故非异。无不二故非一。非一即非异。故非非一非异。即非一故。非非异亦绝双照。故非亦一亦异。若以巾上二义。对象上二义。辨非一异。略有十句。一以巾上成象义。对象上差别义。合为一际。名不异。此是以本随末。就末明不异。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为众生。如来藏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等。二以巾上住自位义。与象上体空义合。为一际。名不异。此是以末归本。就本明不异。经云。一切众生即如。不复更灭等。三以摄末所归之本。与摄本所从之末。此二双融。无碍不异。此是本末平等。为不异。以前二经文不相离故。四以所摄归本之末。亦与所摄随末之本。此二相夺。故名不异。此是本末双泯。明不异。以真妄平等异不可得故。次下四门明非一。谓五以巾住自位义。与象上相差别义。此二本末相违背。故名非一。楞伽经云。如来藏不在阿赖耶中。是故七识有生灭。如来藏者。不生灭此之谓也。六巾上成象义。与象上体空义。此二本末相反相害。故非一。胜鬘经云。七识不流转。不受苦乐。非涅槃因。唯如来藏受苦乐等。七以初相背与次相害此二义别。故名非一。谓相背则各相背舍相去悬远。相害则相与敌对亲相食害。是故近远非一。以前经文不相离故。八以极相害俱泯而不泯。与极相背俱存而不存。不存不泯义。为非一。此是成坏非一。以七识即空而是有故。真如即隐而是显故。九上四非一。与次四非异。而亦非一。以义不杂故。十然亦不异。以理遍通故。法无二故。若以不异门取诸门。极相和会。若以非一门取诸门极相。违害极违而极顺者。是无障碍法也。巾象相对既尔。术等相对交络诸句准之。上下诸文非一异义。皆准此释。

  △三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四如幻忍。

  结文可知。

  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二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三(入第四十四经下卷)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五如?忍三。初徴起。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忍。

  △二释义三。初指法同喻。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同于阳?。

  △二别显喻相二。初喻体空。

  譬如阳?无有方所(至)非种种色亦非无色。

  若开义门。亦具五义。一空地。二阳气。三气与空地合而有?。四?似水即无水。五令渴鹿谓有。初喻如来藏。二喻无明习气。三喻习气熏动心海。起于缘生似有之法。四喻依他无生。五喻凡小执实。若十喻论。法喻各有多义。如彼广说。其有无等义。如幻忍说。

  △二喻其相有。

  但随世间言说显示。

  △三总以法令。

  菩萨如是如实观察了知诸法。

  上明了法。下明成忍行。

  现证一切令得圆满。

  △三结名。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五如?忍。

  △六如梦忍三。初徴。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梦忍。

  △二释三。初标法同喻。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如梦。

  △二正举喻相。

  譬如梦非世间非离世间(至)非染非净而有示现。

  然开此梦义。亦有五法。一所依。谓寤心以喻本识。二所因。谓睡盖以喻无明习气。三所现。谓梦相差别以喻缘所起法。四此梦事非有而有。但心变故非现前法。五令梦者取以为实。初明俱非。喻法非有。后云而示现有。喻法而有。双辨为俱句。五夺为双非。然此四句皆由以是梦故。谓一以是梦故有梦事。现于梦者为有。二既言是梦。其性必虚。于无实处。而见实故。然语有则全摄无而为有。言无则全摄有而为无。以非二相故。非但相有性无而已思之。三以是梦故。必具二义。全有之无。与全无之有。二门峙立不相是故。非是半有半无。四既言是梦必是双非。形夺俱融。二相尽故。然此俱非不违双。是以若不夺无令尽无以为无。若不夺有令尽无以为有。是故存亡不碍。俱泯自在。方为如梦自在法门。是故经云。世间恒如梦。智不得有无此之谓也。

  △三合喻十句。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一切世间悉同于梦。

  上句为总。下九句为别。别中初句近上总句。所以略无如梦二字。于九句中。前八辨梦。后一明觉。就前八中摄为四对。

  无有变异故如梦自性故。

  初二明常无常门。体虚无变。即是常义。自性无恒。是无常义。

  如梦执着故如梦性离故。

  此二辨真妄门。妄由着生。真由性离。

  如梦本性故如梦所现故。

  此二性相门。性本一如。相现多种。

  如梦无差别故如梦想分别故。

  后二明一异门。但是一心。一而无别。随相分别。异异不同。又唯是一梦想现多种。上之四门。各双存互夺。以为四句。思之可见。

  如梦觉时故。

  后一句明觉。即止观门。谓要在觉时。方知是梦。正梦之时。不知是梦。纯昏心故。设知是梦。亦未觉故。觉时了梦。知实无梦。然由于梦。方有觉故。所以须辨梦觉之时。若离于梦。梦觉斯绝。观了上之多门。止不取于梦妄。如此方为了梦法门。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六如梦忍。

  △第七如响忍三。初徴。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响忍。

  △二释三。初忍行所因。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修学成就到于彼岸。

  由闻起观。能成忍故。

  △二成忍之相二。初法二。初指法同喻。略显其相。

  知一切音声悉同于响。

  通知一切音声如响。

  无来无去。

  明其体空。

  如是示现。

  彰其相有。

  △二了知佛声如响。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观如来声。

  非独。但喻世间声故。

  不从内出。

  离机。无声故非内。

  不从外出。

  离佛。无声故非外。

  亦不从于内外而出。

  二法相依。故非内外。若言内外和合有者。便有二声。内外相依。即显无性。上明即有之无。下明即无之有。

  虽了此声非内非外(至)善巧名句成就演说。

  牒非前三而能巧现。

  △二喻显四。初喻。

  譬如谷响从缘所起。

  真举从缘所起。明响无性。无性之相。已见法中。然有五法。一空谷。二有声。此二是缘。三声击空谷。便有响应。此明所起。四有而非真。此彰无性。五愚小。谓有亦有。有无等义。如上准之。然此一喻。通喻三法。一喻上一切声。则谷喻喉颡。声喻风气。二喻上如来声。则谷喻如来。声喻缘惑。三喻一切法。今经略无。晋本具有。大品十喻。亦响喻一切。则谷喻如来藏。声喻无明习气。

  △二合。

  而与法性无有相违令诸众生随类各解。

  但合佛声。以从近故。然初至令诸众生。随类各解。言含法喻。谓约法则如来之声。不违法性而能随类。合于上文能巧示现。约喻则不违本声事法之性。随其呼人类别各解。

  而得修学。

  △三转以喻显。

  如帝释夫人阿修罗女(至)亦不心念令如是出。

  此有二意。一则喻上佛声一音随类。二则喻下菩萨无心方能普演。

  △四重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于无边世界中恒转法轮。

  △三忍成之益二。初随机遍说。

  此菩萨善能观察一切众生(至)令随所宜闻法各异。

  △二权实双行。

  虽知声无起而普现音声(至)悉以智慧而能了达。

  以同于响性相无碍故。是则由闻如响之教。了如响之声。发如响之音。演如响之法也。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七如响忍。

  △八如影忍。文有。

  △四别。初标。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影忍。

  △二释三。初法有十一对分三。初七对双遮显性。以成止行。如影无实故。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非是世间非出世间。

  △二二对双照性相。以成观行。如影虽虚。而能现故。

  非修菩萨行。

  性则非修。

  非舍于大愿。

  相乃不舍。

  非实。

  真即俗故。非实。

  非不实。

  俗即真故。非不实。

  △三二对遮照无碍。成双运自在行。

  虽常行一切佛法而能办一切世间事。

  双照真俗。即权实双行。

  不随世间流亦不住法流。

  双遮真俗。即权实双寂。遮照一时为双运。互夺无碍为自在。以此结上二段。同斯无碍。为忍相之深玄。

  △二喻文具五法。初为所依本质。

  譬如日月男子女人舍宅山林河泉等物。

  若约影喻别喻。菩萨现身则日等。喻悲智愿等。若约影喻通喻。一切法则日等喻因。其河泉二种虽通能现。且为所现。长河飞泉入镜中故。

  △二明能现之处。

  于油于水于身于宝于明镜等清净物中。

  亦有通别。别喻机惑。及应现处。通喻于缘。谓无明等。然此文具摄论三喻。一以油水对上日月。为水月喻。喻于定地所引境界。以水有润。滑澄清性故。镜等影像。阙此润等。喻非定地。二以于身对上日月。为光影喻。身映日等而有影故。弄影多端故。喻于诸识。三以宝镜等对上男子等。为影像喻。喻定地果报。以镜中影像。离于本质。别现镜等之中故。喻于果与因处别。前映质之影。虽因日等。影乃随身。不于日内而现。故喻诸识虽托境生。异自在我。非在于境上。所依能现二段是缘。

  △三明缘之所起。

  而现其影。

  亦有通别二果。可知。

  △四明有之非有。

  影与油等非一非异非离非合。

  摄义多门。于中一异合离。通显影义。初一异约此影彼影。合离约影对于水等。次别显影义。

  于川流中亦不漂度于池井内亦不沉没。

  不通二影。如月映淮流。流水不将月去。光临潭上。万仞不见光沉。喻菩萨同世迁流。不漂生死。证真寂灭。不沉涅槃。后双结有无。

  虽现其中无所染着。

  喻性相交彻。兼于镜像。

  △五愚小取为有。

  然诸众生知于此处有是影现亦知彼处无如是影。

  由以有无定为有无。不知即影。了不可取。故成执着。上明取有无。故为执着。

  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近远。

  举影正义。显上为执。不知此影。无远近故。

  △二合二。初正合前文。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不作二解谓自他别。

  举智境。合前本质。

  而于自国土于他国土。

  合前油等。

  各各差别一时普现。

  合前现影。

  △二转以喻合非有之有。

  如种子中无有根芽茎节枝叶而能生起如是等事。

  上喻下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善巧方便通达无碍。

  有无无碍。名为方便等。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八如影忍。

  △四果三。初约法性身。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至)同于世间坚实之相。

  得称性之身。如影不往而至。不分而遍故。

  △二结成无碍。

  然此差别即非差别别与不别无所障碍。

  以无差是差之无差故。虽不往而遍。令物见殊差。是无差之差。故虽遍而不在彼此。

  △三显此身因。

  此菩萨从于如来种性(至)无边色相清净之身。

  其无边身。近局果中。亦通前法。

  △九如化忍四。初标。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化忍。

  化者无而忽有故。

  △二释三。初法二。初总标。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世间皆悉如化。

  标法同喻。具能所知。既知一切世间。不但局于所化情类。略标世间应具出世。

  △二别显二。初显所知十句。初五染化。

  所谓。

  此五不出惑业苦三。前四是苦。即五蕴相。

  一切众生意业化觉想所起故。

  一识。由想起。

  一切世间诸行化分别所起故。

  二行。因识生分别。是识故。

  一切苦乐颠倒化妄取所起故。

  三受。因想起想。取爱憎相故。

  一切世间不实法化言说所现故。

  四色亦行。生无记报色。如沫不实。名言熏习即是行故。

  一切烦恼分别化想念所起故。

  五即是惑。惑由想行。念即行故。业通二处。初句意业。此句分别。皆是业故。此中意等从缘无性。如化不实。本无今有。如化相现。故仁王经云。法本自无。因缘生诸。净化二义仿此可悉。

  △二五净化。

  复有清净调伏化无分别所现故。

  一方便调生。依真智故。

  于三世不转化无生平等故。

  二湛然真智。由理成故。故上文云。智入三世。了法平等。

  菩萨愿力化广大修行故。

  三愿。由行满。

  如来大悲化方便示现故。

  四慈悲。复依方便立故。

  转法轮方便化智慧无畏辩才所说故。

  五具无畏辩。能转法故。

  △二别显能知。

  菩萨如是了知世间出世间化。

  结前生后。世间结前染。出世结前净。亦结余所不尽。谓乃至一法过于涅槃。亦如化故。或说涅槃不如化者。大品云。为新发意菩萨。恐其惊怖。分别生灭。方如化故。了知之言。即是生后。

  次正显能知。上言了知。知有六义。

  现证知。

  若事若理。非比度故。

  广大知。

  旁无遗故。

  无边知。

  契中道故。

  如事知。

  称俗境故。

  自在知。

  真俗无碍故。

  真实知。

  归一实谛故。

  非虚妄见所能倾动随世所行亦不失坏。

  结上六知。处真道而不倾。行非道而不坏。

  △二喻。

  譬如化。

  应开四义。一能化者。以喻因缘。二化现事。喻所起果。三现用而无实。四愚小。谓真故。十喻传云。犹如化事。虽空无实。能令众生忧苦瞋恚喜乐。痴惑诸法亦尔。云何无实。如彼化人无生老死苦乐。异余人故。有四十句。初句标。次三十七句一向双非。以显无实。

  不从心起不从心法起(至)非生死非涅槃。

  后二句义通二种。

  非有非无有。

  一亦是双非。谓无有亦无故。二双融性相。化不实故非有。现化事故非无。有对成四句。及一异等。准前思之。

  △二合二。初化行四。初起化用。

  菩萨如是善巧方便(至)了知世法分身化往。

  以同化相有故。然但云菩萨如是者。以上诸非。一一通法。故指上如是为善巧方便。

  △二明化智。

  不着世间不取自身(至)不住于法不离于法。

  以了化不实故。

  △三双非显中。

  以本愿故不弃舍一众生(至)虽无所有而满足佛法。

  △四结示化旨。

  了法如化非有非无。

  △二化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安住(至)菩提之道利益众生。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九如化忍。

  △四果二。初得利他业用之果。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至)明照法性平等圆满。

  △二得依自利。立胜名果。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至)不能为障名无碍者。

  △十如空忍四。初标。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空忍。

  标云如空。如空所喻。通一切法。佛地论喻清净法界。以杂差别相故。及中边等论喻圆成实。但是此中一义。然其喻相。小异诸喻。诸喻开义。多分有五。虽然正取所成幻等以喻于法。而亦取缘等以显无性。此中喻相。不间别法。直指于空。具含多义。以喻于法。又此诸喻若约能喻。五多喻中。多取似有。以破实有。化喻以不有之有破于似有。此喻以性相俱绝破于一切。又前六遣有会空。多依空立有少。此一遣有入空少。依空立有多。又上所喻。则通一切。此中能喻则具多义。所喻各随别义。喻一类法。龙树十喻。以四复次。释如空义。一近无远有。谓如虚空非可见法。以远视故。眼光回转。则见缥色。一切诸法亦复如是。空无所有。以凡夫人远无漏慧弃舍实相。则见彼我男女等物而实。此物竟无所有。二约性净不染。三约无初中后。四约体实无物。及佛地论有十复次。上八地中。空有十义。皆是略明。然约别义。有此不同。若约同义。诸喻无别。故睿公云。十喻以喻空。空必待此喻。借言以会意。意尽无会处。若得出长罗。住此无所住。若能映斯照。万象无来去。余有无无碍等义。如前后说。

  △二释二。初忍解之相二。初别明。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

  以空九义。喻九种法。随义虽别。然其总意亦以缘成。无性故空然。九句各初标法同喻。后出所以。

  了一切法界犹如虚空以无相故。

  一标事法界如空。下出所以者。以无相故。谓从约无性。其相自虚。即事当体。是理法界故。此句为总。

  一切世界犹如虚空以无起故。

  二世界共业所起故。

  一切法犹如虚空以无二故。

  三轨仪教法。一味法界之所流故。及余六句。并准初句。

  一切众生行犹如虚空(至)犹如虚空无著无碍故。

  △三总结。

  菩萨如是以如虚空方便了一切法皆无所有。

  △二忍行成益三。初总明得如空三业业具。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如虚空忍智(至)如虚空意意业。

  △二别显德齐虚空。

  譬如虚空一切法依(至)智慧诸力不可破坏。

  上二句一向喻实无依为依。

  譬如虚空一切世间(至)而菩萨心无有边际。

  余九句皆显性相无碍。从缘有故。无性空故。又此二相即故。便成四句。一缘生故空。缘生故有。二无性故空。无性故有。三缘生故有。无性故空。四即反此余一异等。并例此知。无法出空故。皆现其前。空不可见。是故不现诸法之前。余文并显。

  △三徴释得益之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所以得者。

  △二释意云。空观成故。于中有二。初智证齐空。

  菩萨所作如虚空故(至)皆悉平等一体一味。

  一体者。真如平等故。一味者。解脱不殊故。

  一种分量。

  大小皆称性故。

  如虚空清净遍一切处(至)于一切法无有分别。

  △二德用满空。

  严净一切诸佛国土(至)转于法轮未曾失时。

  △三结。

  是名菩萨摩诃萨第十如空忍。

  △四果。

  菩萨摩诃萨成就此忍(至)身智慧力如虚空故。

  得二十种身。前十与十行及离世间大分相似。然通相多从德用。以立其名。可以意得。

  △四总结十忍。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十种忍。

  △二偈颂。一百七颂大分为二。初百颂颂前。但颂广释即为十段。段各十偈。初有十颂。颂音声忍。于中二初。二偈颂所闻佛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言。

  譬如世有人闻有宝藏处(至)甚深寂灭相。

  △二有八偈颂。能入佛法。

  闻此深法时其心得安隐(至)供佛令欢喜。

  于中一偈颂不惊怖畏。一偈深信。一偈悟解。二偈爱乐。一偈修习安住。后二偈颂趣向而专心忆念。

  △二颂顺忍。

  如有大福人获得真金藏(至)亦不分别法。

  初一偈三句颂思惟。次二偈一句颂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次一却颂观察平等无违。余颂正住修习。

  △三颂无生忍。于中三。初三颂标。

  三十三天中所有诸天子(至)无生故无灭。

  以前三忍皆是法说故。偈初各加其喻。

  △二有四偈颂释。

  无灭故无尽无尽故无染(至)方便善说法。

  △后三结难。

  此忍最为上了法无有尽(至)置于善道中。

  △四颂如幻忍二。初六偈颂前略说。于中有二。初四颂指法同喻及显缘相。

  世间种种法一切皆如幻(至)示现有种种。

  △二有二偈颂。成就忍行。

  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至)一切皆如幻。

  △二有四颂。颂广说三。初二颂喻。

  幻作男女形及象马牛羊(至)但随分别现。

  △次一颂合。

  菩萨能如是普见诸世间有无一切法了达悉如幻。

  △三忍行成。

  众生及国土种种业所造入于如幻际于彼无依着。

  △五如?忍。初一蹑前生后。以明观意。

  如是得善巧寂灭无戏论住于无碍地普现大威力。

  △二有五偈指法同喻。

  勇猛诸佛子随顺入妙法(至)远离三颠倒。

  △三颂喻。

  譬如热时?世见谓为水(至)智者不应求。

  △四颂合。

  众生亦复然世趣皆无有(至)是菩萨方便。

  △六颂如梦忍。正颂前合。兼颂标喻。

  菩萨了世法一切皆如梦(至)广度诸群生。

  十颂颂前九句。一颂无变异。次一颂颂自性。上二兼颂标法。三颂执着。翻则解脱。兼颂前喻。四颂性离。五超颂所现。六却颂本性。七八二颂颂无差别。九颂想分别。十颂觉时。

  △七颂如响忍四。初一偈颂忍行所因。

  修行如是行出生广大解巧知诸法性于法心无著。

  文云。修行如是行。似结前喻。既言知诸法性。义同忍行。

  △二二偈颂闻一切声如响。

  一切诸世间种种诸音声(至)其心亦如是。

  △三有二偈。颂知如来声如响。

  瞻仰诸如来及听说法音(至)与法无乖谬。

  △四余颂忍成之益。其喻遍诸偈中。

  善了诸音声于声不分别(至)于世无所著。

  △八颂如影忍颂法说。十对喻合含在。其中十颂分九。初二偈颂非世生没。

  为欲利世间专意求菩提(至)修行意不动。

  谓了寂故。不生。饶益故不没。

  △二有一偈。颂不在内外。

  不住于世间不离于世间于世无所依依处不可得。

  不住故不内。不离故不外。

  △三有一偈。颂非行不行。

  了知世间性于性无染着虽不依世间化世令超度。

  了无染故非行。化世故非不行。

  △四有一偈。颂非同非异。

  世间所有法悉知其自性了法无有二无二亦无著。

  知自性故非同。了无二故非异。

  △五有一偈。颂非往非不往。

  心不离世间亦不住世间非于世间外修行一切智。

  第二句不往而行。余三句非不往。

  △六有一偈半。颂非住非不住。

  譬如水中影非内亦非外(至)以世不可说。

  初半偈兼别颂喻。故云非内外。

  △七有二句。颂非是出间非出出间。

  亦不在内外如影现世间。

  △八颂非修菩萨行。非舍于大愿。

  入此甚深义离垢志明彻不舍本誓心普照智慧灯。

  △九颂虽常行一切法。而能办一切世间事。

  世间无边际智入悉齐等普化诸群生令其舍众着。

  其实不实。及不住世。流法流义。通结上故。略不颂。

  △九有十颂。颂如化忍四。初三偈颂总知一切世间如化。

  观察甚深法利益群生众(至)菩萨行亦然。

  △二染法化。

  一切诸世间及以无量业平等悉如化毕竟住寂灭。

  △三净法化。

  三世所有佛一切亦如化(至)化力为说法。

  言度脱亦如化者。为释疑故。谓观察众生如化。何用化之。故此答云。化若有实。可招来难。度既如化。化之何妨。

  △四有四偈颂合。

  知世皆如化不分别世间(至)智慧亦如是。

  △十如空忍二。初一颂忍解之相。

  第十忍明观众生及诸法体性皆寂灭如空无处所。

  △二忍行成益三。初颂别显德齐虚空。

  获此如空智永离诸取着(至)菩萨之所得。

  △二有三偈。颂徴释得忍之由。

  自住如空法复为众生说(至)悉等虚空性。

  △三有一偈。却颂上总明得如空三业。

  智慧与音声及以菩萨身其性如虚空一切皆寂灭。

  △二颂结叹二。初三偈二利行圆。

  如是十种忍佛子所修行(至)转于无上轮。

  言超过一切众者。正显十顶之义。

  △二有四偈显深难测上智所知。

  所修广大行其量不可得(至)众生莫能测。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三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四(入第四十五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阿僧祇品第三十

  △初来意有二。一通辨者。谓前三品别答前问。此下三品总明等觉。胜德深奥故二别辨者。前既智圆证极。此品校量行德难思。故次来也。又难思佛德。菩萨尽穷故。亦为远答。变化海故。下偈广明变化大用。即其意也。又通显一部之数量故。

  二释名者。阿之言无。僧祇曰。数全带数名。若晋本云。心王菩萨问阿僧祇品。兼能问人。即人法双举。及菩萨所问之算数。梵本同此。然僧祇是十大数之创首。经论多用。故以标名。亦显此数。即离数故。寄无数标名。

  三宗趣者。寄数显德。分齐为宗。令知普贤及知诸佛离数。重重无尽为趣。

  四释经文。此下三品总显深奥。即为三别。此品明胜德无数。次品明尽一切时。后品明遍一切处。然此三品。初一通明佛菩萨德。次品正显佛之胜德。兼明菩萨。后品唯明菩萨之德。所以尔者。亦是等觉亦名佛故。位后普贤是佛菩萨故。今初一品。文分为二。先问二。初牒佛所说。

  尔时心王菩萨。

  所以心王问者表数。不离心数与非数。皆自在故。又显此数。统收前后。辨超胜故。

  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至)不可说不可说。

  所以偏问十者。举后摄初。显无尽故。前后文中多用此故。故后文云。如来演说。但问本数。已摄诸转。

  △二正明咨问。

  世尊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

  △二答四。初赞问成益。

  佛告心王菩萨言善哉善哉(至)而问如来应正等觉。

  令入佛所知数者。以是圆教所明。深广无涯。唯佛方测。不同凡小之所能知。如黄帝算法。但有二十三数。始从一二。终至正载。已说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无数。此有百二十四倍。倍变之故。非余测故。数终极寄不可说。况复偈初更积不可说。历诸尘刹。以显无尽。所以佛自答者。表难思故。又明此品统语因位终德。故佛说之。

  △二诫听许说。

  善男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三敬受尊命。

  时心王菩萨唯然受教。

  △四正答所疑二。初长行明能数之数广多。

  佛言善男子一百洛叉(至)为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问乃举后难知。答则始终具说。初言一百洛叉为一俱胝者。是中等数洛叉是万。俱胝是亿故。光明觉品云过一亿。梵本皆云俱胝故。若依俱舍。以洛叉为亿。则俱胝当兆也。若兼取一十百千万等下等数法。则通有百三十七数。由前易故。略不说之。俱胝已下并是上等数法。倍倍变故。余如光明觉品中说。其中多存梵音。但是数名更无别理。末后云。此又不可说不可说者。若类前具牒。便有四个不可说字。故译家云。此又二字替一不可说不可说。为译之巧。

  △二偈颂。显所数之德无尽。有一百二十偈。大分为二。初六偈明普贤德。广说不可尽二。初四偈半明能数多。

  尔时世尊为心王菩萨而说颂言。

  不可言说不可说(至)一尘十万不可说。

  积数自有十重。以显无尽。是知上至不可说转。尚约顺机。据佛所知。实无尽故。言十重者。一初句积不可说至不可说。然此应积最后不可说不可说转。而但积不可说者。有二义故。一取言易故。下偈多用故。二表言所不及之数故。次三句将上所积充满一切不可说初句。标后二句释。谓何者是一切不可说。释云不可说劫中说不尽者。三半偈将上诸不可说一一是一刹皆碎为尘。四半偈即前一一尘有不可说刹。五有半偈。将前诸尘中刹一念。遍碎为尘。六有半偈。念念碎尘。复尽多劫。七有一句。明前所碎尘。复有多刹。八有一句。即此多刹。复碎为尘。九有半偈。以多算数。经于多劫。数上诸尘。云如是数。十以上诸尘数劫。一尘有十万个不可说劫。如是重重无尽无尽。

  △二一偈半显所数广。

  尔劫称赞一普贤(至)如是乃至遍法界。

  略举三重。一将上诸劫。赞一普贤之德不尽。二况一尘中有多普贤。三况遍法界尘。皆有多矣。是知普贤德无尽故。若不以称性之心思之。心惑狂乱。

  △二有一百一十四偈。明佛德深广普贤穷究。即广显变化之相。文二。初明果德无碍因位善穷。二明果德深广因能趣入。初中分二。初果法无碍二。初三偈依报自在。

  一毛端处所有刹(至)种种奇妙不可说。

  △二明依正融摄。即入自在。于中五。初依中现正。

  于彼一一毛端处(至)咸放光明不可说。

  △二有十一偈半。明正中现依。文二。初现莲华光明。

  于彼一一光明中(至)不可言说不可说。

  △二有二偈半。现净土之用。

  彼如须弥一妙宝(至)皆出光明不可说。

  △三有五偈。依中现正说法调伏。

  光中现佛不可说(至)调伏众生不可说。

  △四有二偈。明现时常住。

  或复于一毛端处(至)复现于化不可说。

  △五有九偈半。明自在调生。

  彼佛法身不可说(至)于中差别不可说。

  △第二明因位善穷。文分为二。初有半偈。结前生后。

  菩萨悉能分别说诸明算者莫能辨。

  △二正显因德。于中有十。初八偈明帝网身土是起行处。

  一毛端处大小刹(至)入已所作不可说。

  又前文明其展遍。此明包容。文影略耳。言毛孔悉能受诸刹等者。称法性之一毛。故受多刹而无外。不坏相之多刹。安遍语者之一毛。内外缘起。非即离故。

  △二三业勤勇行。

  意根明了不可说(至)了达一切不可说。

  △三有四偈半。明应器摄生行。

  一切众生不可说(至)利益一切诸世间。

  △四有五偈半。明游方供佛行。

  普现其身不可说(至)恭敬诸佛不可说。

  △五有十一偈半。明广修十度行。

  修行于施不可说(至)念念恒住不可说。

  △六有二偈半。游刹自在行。

  诸佛刹海不可说(至)杂染世界不可说。

  △七有四偈。明调伏众生行。

  了知众生不可说(至)令众生净不可说。

  △八有七偈半。三业深净行。

  一一毛孔不可说(至)演说赞叹不可说。

  △九有八偈半。愿智自在行。

  彼诸菩萨不可说(至)哀愍世间不可说。

  △十有一偈。结德无尽。

  不可言说一切劫(至)不可说德不可尽。

  △二明果德深广因能趣入。文二。初果三。初六偈总叹佛德。

  不可言说诸如来(至)叹佛功德无能尽。

  △二有三偈。别明依报。

  一微尘中能悉有(至)刹海分布不可说。

  此中所明莲华世界贤首如来即是。次品最后世界贤胜如来胜者为首。其义可知。

  △三有三偈。别明正报。

  一一刹中有如来(至)获深智藏不可说。

  △三明因德趣入。于中二。初有六偈半。明自分行。

  种种数量不可说(至)一一了知不可说。

  △二有三偈半。明胜进行。

  能于一时证菩提(至)菩萨一切皆明见。

  且从相显。略申科判。然上诸德。德德圆融。无尽无尽。惟忘怀体之。

  ○寿量品第三十一

  △初来意者。夫玄鉴虚朗。出乎数域之表。岂有殊形万状修短之寿哉。然应物随机。宁无不形而无不寿。故上品彰其实德。此品以辨随机。虽积少至多显。时无不遍。即前多德之一。故粗广之。亦为远答寿量海故。所以来也。

  二释名者。寿谓报命。量即分限。染净土之报。寿随机见之分限。以显无尽之命无限之量。寿之量故。寿有斯量。通二释也。别行经名无边佛土经。即以处显人。

  三宗趣者。应物修短为宗。显穷来际无限为趣。以就同教。且积劣之胜。若就别教。则修短圆融故。

  次正释文二。初集经者叙。

  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

  而心王说者。以领旨故。佛寿自在故。

  △二正说三。初别举十刹相望巧明。

  佛子此娑婆世界(至)月智佛刹为一日一夜。

  △二举略显广。

  佛子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

  △三举其玄极。

  最后世界一劫(至)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且如以劫为日。未历十重。则劫不可说。况百万僧祇。则最后之刹。已邻刹海平等。故举普贤等充满。其中者。明极位所居。由此名为兼显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四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五(入第四十五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诸菩萨住处品第三十二

  △初来意者。上约化益尽一切时。今明菩萨遍一切处。故次来也。故僧祇中。明法界毛端之处。皆有多多普贤。此则据实而谈。今约机缘所宜。指有方所。使物欣厌翘心有归。若知能住菩萨毛含刹海所住之处。尘纳无边。则未有一方非菩萨住。亦远答前寿量海问。菩萨随机。住寿异故。昔将此品。远答第二会初问意。十句非唯义意不同。抑亦文不相次。

  二释名者。菩萨大悲。随机住处。能住非一。故名曰诸。诸菩萨之住处。故以为名。

  三宗趣者。随机应感。方所为宗。使物归凭。及悟无方。以为其趣。

  次正释文。分二。初集经者叙。

  尔时心王菩萨摩诃萨于众会中告诸菩萨言。

  亦心王说者。随所统王。皆自在故。亦表心随智。住无障碍故。

  △二正说住处。有二十二处。前十依八方山海。以上下二方非凡能至。故不明之。山海包藏。仁智栖止。表大智高深故。能止能照故。后十二处城邑杂居。曲尽物机。表大悲无遗故。则知菩萨无不在矣。今初第六是海中之山。第十海中之窟。余皆是山。文十。初仙人山。

  佛子东方有处名仙人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仙人山者。相传是东海蓬莱山。若尔则亦兼海。

  △二胜峰山。

  南方有处名胜峰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胜峰。即德云所住。晋本名楼阁山。即婆施罗所住。

  △三金刚?山。

  西方有处名金刚?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金刚?。在西海之濵。

  △四香积山。

  北方有处名香积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香积山。昔云应。是雪北香山。

  △五清凉山。

  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清凉山。即代州雁门郡五台山也。于中现有清凉寺。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出。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表我大圣五智已圆。五眼已净。总五部之真秘。洞五阴之真源。故首戴五佛之冠。顶分五方之髻。运五乘之要。清五浊之灾矣。然但云东北方者。其言犹漫。按宝藏陀罗尼经云。我灭度后。于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有山。号为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居住。为诸菩萨众。于中说法。及与无量无数药叉罗刹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供养恭敬。斯言审矣。

  其山灵迹备诸传记。

  余幼寻兹典。每至斯文。皆掩卷长叹。遂不远万里。委命栖托。圣境相诱。十载于兹。其感应昭著。盈于耳目。及夫夏景。胜事尤多。历历龙宫。夜开千月。纤纤细草。朝间百华。或万圣罗空。或五云凝岫。圆光映乎山翠。瑞鸟翥于烟霄。唯闻大圣之名。无复人间之虑。入圣境者。接武革凡心者。架肩相视。互谓非凡。触目皆为佛事。其山势寺宇。难以尽言。自大师晦迹于西天。妙德扬辉于东夏。虽法身长在而鸡山。空掩于荒榛。应现有方。鹫岭得名于兹土。神僧显彰于灵境。宣公上禀于诸天。汉明肇启于崇基。魏帝中孚于至化。北齐数州以倾俸。有唐九帝之回光。五天殉命。以奔风八表。亡躯而竞托。其有居神州。而一生不到。亦奚异舍卫三亿之徒哉。愿皆修敬。

  △六金刚山。

  海中有处名金刚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金刚山。谓东海近东。有山名之为金刚。虽非全体是金。而上下四周。乃至山间流水砂中。皆悉有金远望即谓全体是金。又海东人自古相传。此山往往有圣人出现。然晋本此处当其第九。以与第十庄严窟。俱在海中故。而今居此者。意是八方之内。东北方摄故。若不然者。何以正说八方。忽然语海。又晋本海中有二住处。一名枳怛那。现有菩萨。名昙无竭。有万二千菩萨眷属。言枳怛者。具云昵枳多。此云踊出。金刚语体。踊出语状。昙无竭者。此云法生。亦云法勇。亦云法尚。今言法起。与生勇义同。即常啼之友也。菩萨眷属。十倍今经。或前译之误。

  △七支提山。

  东南方有处名支提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支提山者。此云生净信之所。有舍利者为塔。无舍利曰支提。或山形似塔。或彼有支提。故以为名。昔云既指清凉为东北。则东南影响吴越。然吴越灵山虽众。取其形似者。天台之南。赤城山也。直耸云际。赩若霞起。岩树相映。分成数重。其间有白道猷之遗踪。或即当之矣。然剑川有三学。山中有欢喜王菩萨。屡持灯而出。名虽不同。而天竺望之。即是东南。亦有见其持宝冠者。则密示其名也。希后贤以审之。

  △八光明山。

  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光明山。昔云应。是与补怛洛迦山相连。以晋译观音住山为光明。今文非观音住处。而云光明。故言连也。

  △九香风山。

  西北方有处名香风山(至)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香风山。疑是香山西畔。

  △十庄严窟。

  大海之中复有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对上第六海中。故云复有。晋本云。二名功德庄严窟。

  △后十二处城邑杂居。初毗舍离。

  毗舍离南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毗舍离者。即毗耶离。此云广严城。亦曰广博。即是中印度净名所居之城。言南者。按西域记第七云。此城南十四五里有塔。是七百贤圣重结集处。更南八九十里。有僧伽蓝。其侧有过去四佛座。及经行遗迹之处。应是其所。晋本第二。更有一处。名巴连弗邑。有处名金灯僧伽蓝。昔云具言波吒补怛啰。此云黄华子。即黄华女之子。创居此处。亦中天摩伽陀国。具如西域记第八。今经阙此一处。

  △二摩度罗城。

  摩度罗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云摩度罗者。亦曰摩偷罗。此云孔雀。亦云密盖。并是古世因事为名。亦中印度言满足窟者。彼国有舍利弗等塔及文殊师利塔。于王城西五六里。有山寺。是乌波鞠多所造寺。北有岩中。间有石窟。是鞠多度人安筹之所。具如西域记第四说。安筹虽是后事。多是安圣窟中。

  △三俱珍那。

  俱珍那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俱珍那者。具云俱陈那耶。俱珍姓也。此云大盆那耶法律也。谓池形如大盆。往昔有仙。于侧修法。律后人以此为姓。因为城名。

  △四清净彼岸。

  清净彼岸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清净彼岸城。是南印度。目真此云解脱。即龙之名。邻陀云处。即龙所居处。

  △五摩兰陀国。

  摩兰陀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摩兰陀国。未详所在。晋经无国。但云风地。谓有风孔处。即龙所居。

  △六甘菩遮国。

  甘菩遮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甘菩遮国。正云绀蒲。即是果名。其果赤白圆满。乍似此方林檎。而复三约横文。此国多端正女人。颈似绀蒲。三约文成以女名。国出生慈者。大集经中但名慈窟。

  △七震旦国。

  震旦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震旦国。即此大唐。亦云真丹。或云支那。皆梵音。楚夏此云多思惟。以情虑多端故。前为成八方故。清凉直云东北。今在诸国之类故举国。名那罗延者。此云坚固。昔云即青州界有东牢山。现有古佛圣迹。此应是也。然牢山乃是登州。亦青州分野。其山灵迹亦多。然今之到此山者。在蔚州界。灵迹显著。不减清凉时人称谓普贤所居。往往有睹。彼亦有五台。南台有窟。难究其底。时称那罗延窟。或即是此。

  △八疏勒国。

  疏勒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疏勒国。具云佉路数怛勒。是彼国山名。因山立号或翻为恶性。因国人以立名。然牛头山在今于阗国。此云地乳。佛灭百年方立此国。具如西域记。以集经之时未开。尚属疏勒故耳。晋本但云边国故。或指江表牛头。今译既明。定非此也。

  △九迦叶弥罗。

  迦叶弥罗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迦叶弥罗。晋译为罽宾。此翻为阿谁入即末田地乞地之所。略如音义。广出西域记第三。

  △十增长欢喜城。

  增长欢喜城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增长欢喜城。古释云即南印度。尊者窟者。即上座部所居之所。

  △十一庵浮梨摩。

  庵浮梨摩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庵浮梨摩。此云无垢。即是果名。此国丰而且胜。故以为名。在中印度境。

  △十二乾陀罗国。

  乾陀罗国有一住处(至)诸菩萨众于中止住。

  乾陀罗国。此云持地。多得道果者。护持不为他国侵害故。或云香遍。遍国香草。先发生故。苫婆罗者。是香华树名。与初品苫末罗。梵言轻重耳。遍窟侧近。多生此故。相传云。是佛留影之所。具如西域记及大集月藏。分第十。此品之终。都无结束。或是经来不尽。阎浮既尔。余界异类界等可以仿之。法界身云则无在无不在矣。

  自下入第四十六卷经。

  ○佛不思议法品第三十三

  △初明来意。先通后别。通则此下五品为答第二会初如来地等十句问故。古德但有三品答前。谓前明修生之因。今辨修生之果。因圆果满。故次来也。若答前问。何以重请。由因果隔绝。念法希闻。因德尚深。果必玄妙。故念请耳。别明此品。则前品因终。此品果始。故次来也。

  △二释名者。如来果法回超言虑。故以为名。斯即佛之不思议法也。

  △三宗趣。先总后别。总明说佛果德体用。心言罔及。而为其宗。令诸物情。亡言绝想。速满为趣。别就宗中。三门分别。一通辨佛德。若说百四十不共佛法。通于权小。若五法摄大觉性。犹通于权。若言唯一味实德者。约理顿说。若言具足无尽德者。是此所明。故后文中。初标十问。答具多门。类通十方。一一无尽。二别显义相。诸佛功德不出二种。一者修生。二者本有。初谓信等本无今有。后谓真如具性功德。此二无碍。应成四句。一唯修生。二唯本有。以性相区分故。三本有修生。谓如来藏。待彼了因本隐今显故。四修生。本有无分别智。冥符理故。若权教所明二德。不杂法报四句亦有差殊。依此经宗。虽有四义。而无四事。本有如真金。修生如严具。然由严具。方显金德。严具无体。全揽金成故。唯金不碍严具。唯法身而不碍报化。唯严具亦然。既互全收。故十身无碍。八相该于法界。丈六遍于十方。诸根毛孔各无限量。亦不碍量。量与无量。无有障碍。三显不思议之义。泛明有四。一理妙难测。二事广难知。三行深越世。四果用超情。今文通四。正辨后一。就后一中。复开为四。一何者不思议。略辨十种。一智超世表。二悲越常情。三无思成事。四同染恒净。五所作秘密。六业用广大。七多少即入。八分圆自在。九依正无碍。十理事一味。文并具之。恐繁不引。

  二于何不思议。此有四位。一过世间。二越权小。三超因位。四显法体。三云何不思议亦有四种。谓非闻思修及报智境。四何用不思议亦有四种。谓令信向故。起行求故。随分证故。圆满得故。前三是宗。唯取第四。何用为越。即此宗趣可以释名。

  次正释文。五品分二。初之一品总明佛德。后之四品别显佛德。古德将后二品。为平等因果。此但三品。今依贤首初品。总显佛德体用。次品别显胜德之相。后品别明胜德益用。又初品明德。次品明相。后品明好。今初分四。初请分二。初明请人。

  尔时大会中有诸菩萨作是念。

  △二正显所念。

  诸佛国土云何不思议(至)诸佛解脱云何不思议。

  十法皆云不思议者。即前果用超情离于说相。故此十句义并多含。皆通真应。不得一向就应而辨。然此十问摄前普光。后二十句所成果。问谓身摄六根。智摄佛境佛地及最胜三问。自在摄五。一神力。曰神通。三十力。四无畏。五三昧。此并前开此合。前境界中。开出国土所化所依之境故。前所行中。开出出现本愿种性。种性即是悲智之行。本愿唯就因辨行故。出现是佛普贤行故。出现与行。互有宽狭。下出现品。行是其一。故前之无碍。此开解脱。作用无碍。名解脱故。所以开合者。显义无方故。名多同者。显不异故。音声即辨才。虽无开合名有宽狭。义旨大同。此十义相。第二会中。已曾解释。至下说分文中重明。

  △二加分三。初加因。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

  神知机故。

  △二显加相。

  则以神力加持。

  三业加故。上句为总。下三句别。

  智慧摄受光明照耀威势充满。

  谓意语身以光照者。即教光故。

  △三加所为。

  令青莲华藏菩萨。

  为具说德故。文有八句。

  住佛无畏。

  外制无畏。

  入佛法界。

  内证深寂。此意业胜。

  获佛威德。

  威德内充。

  神通自在。

  神用外彻。此身业胜。

  得佛无碍。

  具四无碍。是语业胜。

  广大观察。

  遍观机教为广大。

  知一切佛种性次第。

  知性无差。是为次第。

  住不可说佛法方便。

  授记善巧。是为方便。皆说德也。所以加青莲华藏者。果德离言。藉因显故。因果同时故。性德无染最超胜故一德具含一切德故。

  △三证分十句。

  尔时青莲华藏菩萨(至)则能知见一切佛法。

  上四自利。下三利他。

  以大悲心观察众生(至)受行一切诸菩萨法。

  上皆自分。后三胜进。

  于一念中出生佛智(至)总持辩才皆悉具足。

  △四说分二。初承力总告。

  承佛神力告莲华藏菩萨言。

  告莲华藏者。非同佛心。无以受佛之德故。亦名莲华。不言青者。不碍能说。为最超胜故。

  △二正显佛德。略有二义。一总下五品共答十问。此之一品答佛种性。佛以功德为种性故。次有二品。答于佛身。次一品答本愿。后一品答出现其国土。问初会已广。余或经来未尽。或前后摄之。二者此品具答十问。谓佛德无量。略显三十二门。门皆具十。则有三百二十种德。以显无尽。昔以初十。标宗略答。具答十问。所余唯有别答而超。次答前十问。今谓三十二门如次答前十句问故。而门门中皆含答十。欲显佛德一具一切。亦显所问包含广故。而标门名多。不同前者。为显佛德无边际故。文分为十。初之二门答国土问次二门答本愿问。三二门答种性问。四二门答出现问。五五门答佛身问。六二门答音声问。七三门答智慧问。八八门答自在问。九三门答无碍问。十有三门答解脱问。以身及自在。含前普光。诸问多故。用门亦多。而文多有三。谓标释结。其中义相至文当显。今初二门答国土问者。国土即是所依所住。即分为二。初门明其常住法门。后门明其遍住法界。不唯国土。不在方所。为真土也。

  今初文二。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无量住。

  △二释相。

  所谓。

  文有九句。显于如来应机说法。含答十问。则知十问皆成住处。下皆仿之。

  常住大悲。

  起应之心。答种性问。悲为种性故。

  住种种身作诸佛事。

  演法之身答佛身问。

  住平等意转净法轮。

  转法之意。答本愿问。本愿平等利一切故。

  生四辩才说无量法。

  能转之辩答音声问音出辩故。

  住不思议一切佛法。

  所转之法。答自在问。自在不思议故。

  住清净音遍无量土。

  转音周遍答国土。国土是音所至故。

  住不可说甚深法界。

  所显之理答智慧。智慧能住法界故。

  住现一切最胜神通。

  能化之通。答神通问。

  住能开示无有障碍究竟之法。

  演法之益。答无碍问。文唯九句。脱于出现。或通诸句。出现皆能作前九故。答此品中。十问既尔。答初二会。类例可知。

  △二普遍法界。明其遍住。谓六根三业遍法界土。文分为三。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法普遍无量无边法界。

  无量是事。法界无边是理。此二无碍及事事无碍法界。并为所遍。

  △二列释。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普入诸趣而无染着。

  含答三问。一正答身其普遍诸趣。是有悲性及出现义。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至)住于无碍平等法身。

  次之六句。是身别相。亦是于身兼答普光眼等六问。出妙音声答音声问。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无碍解脱示现无尽大神通力。

  答三问。谓无碍答第九。解脱答第十。神通力答自在。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至)而于其中不生染着。

  别答国土。

  一切诸佛有无边际(至)悉能通达一切佛法。

  答本愿及智慧问。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法界无边际十种佛法。

  △二有二门。答本愿问二。初明乘愿现其八相。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念念出生智。

  然愿以后得智为体。从其愿智。生八相等。非生智也。上标次徴。列结下文仿此。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无量世界从天来下。

  乘愿下生。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悉能示现无量世界菩萨受生。

  受生种族。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悉能示现无量世界出家学道。

  学解脱道。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

  明其出现。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无量世界转妙法轮。

  音声。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教化众生供养诸佛。

  化生严国。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不可言说种种佛身。

  现佛身。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如来自在一切智藏。

  自在相严福严严如来藏故。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无量无数清净众生。

  是无碍故。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于三世中成等正觉。

  即智慧正遍知故。

  是为十。

  △二明愿不失时。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不失时。

  行止在缘。根熟化现。本熟便舍。非愿不周。若机熟失时。便违本愿。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不失时。

  出现。

  一切诸佛成熟有缘不失时。

  成本愿有缘。

  一切诸佛授菩萨记不失时。

  知种性与记。

  一切诸佛随众生心示现神力不失时。

  自在。

  一切诸佛随众生解示现佛身不失时。

  现身。

  一切诸佛住于大舍不失时。

  智住于舍。

  一切诸佛入诸聚落不失时。

  六根无碍。

  一切诸佛摄诸净信不失时。

  净国摄信。

  一切诸佛调恶众生不失时。

  强音调恶。

  一切诸佛现不思议诸佛神通不失时。

  即不思议解脱。

  是为十。

  △三有二门。答种性问二。初门双明报化种性。皆真正故。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比不思议境界。

  体相超言念。故云不思议。下位不及。故云无比。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遍满十方无量世界。

  现身。

  一切诸佛说一义句悉能开示一切佛法。

  音声。

  一切诸佛放一光明悉能遍照一切世界。

  乘愿放光。如其本愿。所得光故。

  一切诸佛于一身中悉能示现一切诸身。

  出现。

  一切诸佛于一处中悉能示现一切世界。

  国土。

  一切诸佛于一智中悉能决了一切诸法无所挂碍。

  智慧。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悉能遍往十方世界。

  自在。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悉现如来无量威德。

  威德种族。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普缘三世佛及众生心无杂乱。

  无杂之碍。

  一切诸佛于一念中与去来今一切诸佛体同无二。

  解脱体同。

  是为十。

  上之五段。皆略指陈。兼答十问。已下恐繁。说者随宜。

  △二唯明法身为种性。

  佛子诸佛世尊能出生十种智。

  从无性中。出其智慧。非答智慧故。

  何者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了生灭智是为十。

  十句。句各分二。皆上句知性即无性之性。为其能生。下句即是出生智用。

  △四有二门。答出现问二。初门明遍现常现。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普入法。

  非有出没。方为真现。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三种自在普化众生。

  三种自在。即三业化也。

  一切诸佛皆悉具足(至)一念普现三世诸佛。

  普现三世诸佛。况自身耶。又一现即一切现。以三世佛无二体故。如文殊般若中辨。

  一切诸佛皆悉具足(至)普立三世劫数是为十。

  △二明出现之相。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难信受广大法。

  谓大用无涯。故云广大。凡小莫测。故难信受。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住十力中是为十。

  △五有五门。答佛身问。即分为五。初总显无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大功德离过清净。

  如来三业随智慧行故。三业等事。不出于身。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离过清净是为十。

  别中多同出现品身之十相。

  △二明过不生。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究竟清净。

  拣异因净。故云究竟。惑障诸垢。永不起故。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所有眷属究竟清净。

  上之五句功德身净。

  一切诸佛所有种族究竟(至)色身相好究竟清净。

  此二色身。

  一切诸佛法身无染究竟清净。

  法身。

  一切诸佛一切智智无有障碍究竟清净。

  智身。

  一切诸佛解脱自在所作已办到于彼岸究竟清净。

  后一意生等身净也。

  是为十。

  △三身之业用。

  佛子诸佛世尊于一切世界(至)能遍观察是为十。

  亦多同出现品身相。

  △四智慧相应。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尽智海法(至)是为十。

  即如来六根三业。皆智慧深广相应故。亦是别广智身问故。

  △五业用无断。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常法(至)无边际故是为十。

  助佛身中意业。恒常用无断故。

  △六有二门。答音声问二。初明以音声辩说。兼答普光辨才问。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演说无量(至)是为十。

  △二明种种说法。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为众生作佛事。

  谓六尘四大。举动施为。皆能显法。成其利益。无非佛事。非独音声。如净名说。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为众生作佛事。

  上二一身二音。

  一切诸佛有所受为众生作佛事(至)为众生作佛事。

  此二皆智受为成檀故不受。令彼仿佛行少欲故。又以无所受。受诸受故。

  一切诸佛以地水火风为众生作佛事(至)是为十。

  △七有三门。答智慧问。初明智慧最胜。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最胜法。

  此之一门。总明权实因果之智。兼答普光最胜之问。智慧最胜故。结云住十力地。兼答佛地之问。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大愿坚固(至)是为十。

  四即三念处行。余可思之。

  △二明智慧离障。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障碍住。

  以其智慧无碍故。一切无碍。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皆能往(至)是为十。

  △三智慧成益。由内具智严故。外具诸严。文三。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最胜无上庄严。

  超下位故。所以最胜上无加过。故云无上。

  △二别中十义。结名自显。初相好身。

  何等为十一切诸佛(至)第一最胜无上身庄严。

  △二圆满音。

  一切诸佛皆悉具足(至)第二最胜无上语庄严。

  △三以功德严意。

  一切诸佛皆具十力(至)第三最胜无上意庄严。

  △四放光。

  一切诸佛皆悉能放(至)第四最胜无上光明庄严。

  △五微笑。

  一切诸佛现微笑时(至)最胜无上现微笑庄严。

  授菩提记。其缘甚众。离世间品亦复重明。

  △六法身。

  一切诸佛皆有法身清净无碍。

  真如出缠。故云清净无碍。即法性法身。本智反照故。

  于一切法究竟通达住于法界无有边际。

  即是智慧法身。智契法界。俱无边际。

  虽在世间不与世杂。

  应化法身。

  了世实性行出世法。

  功德法身。严理智故。了世实性。成上不杂。生下出世。行出世法。则功德备矣。

  言语道断。

  即虚空法身。亦是实相法身。体绝百非。言亡四句。唯证相应故。

  超蕴界处。

  显是无为。翻有漏蕴。成五分法身。若翻界处。则外六尘。亦国土身。则十身圆融。成真法身矣。

  是为诸佛第六最胜无上法身庄严。

  △七常光。

  一切诸佛皆有无量(至)最胜无上常妙光明庄严。

  △八金等妙色。

  一切诸佛皆有无边妙色。

  上句为总。余五是别。

  可爱妙色清净妙色(至)第八最胜无上妙色庄严。

  △九具真应种。

  一切诸佛皆于三世佛种中生。

  三世佛种。即真如无性故。应种可知。

  积众善宝究竟清净(至)第九最胜无上种族庄严。

  △十慈悲。

  一切诸佛以大慈力(至)无诸渴爱身行永息。

  起必智俱。故无渴爱。动与道合。故身行永息。

  心善解脱。

  成上无爱。

  见者无厌。

  成上行息。此皆功德。亦无爱见。成下大悲。

  大悲救护一切世间第一福田无上受者。

  既为第一福田。故受施中。更无过上。

  哀愍利益一切众生(至)大慈大悲功德庄严。

  △三结。

  是为十。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五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六(入第四十六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有八门。答自在问。即分为八。初一总明自在。兼摄加持。文二。初总。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自在法。

  △二别。全同八地之中十种自在。但此深广。文不次耳。初法自在。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是为诸佛第一自在法。

  论经云。无中边法门示现故。

  △二心自在。

  一切诸佛教化众生(至)是为诸佛第二自在法。

  无量阿僧祗劫三昧入智故。由在三昧观机故。化不失时。

  △三胜解自在。

  一切诸佛能令尽虚空界(至)是为诸佛第三自在法。

  大小净秽随解转变故。

  △四财自在。

  一切诸佛以神通力(至)是为诸佛第四自在法。

  一切世界无量庄严。严饰住持故。

  △五命自在。

  一切诸佛见一众生(至)是为诸佛第五自在法。

  不可说劫命住持故。

  △六如意自在。

  一切诸佛悉能遍往(至)是为诸佛第六自在法。

  一切国土中。如意变化故。

  △七智自在。

  一切诸佛为欲调伏(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来力无畏不共法。相好庄严。三菩提示现故。

  而于一切佛法非已现觉(至)亦不住于有学之地。

  生界无边。机熟相应。故念念应成。而真成在昔。故佛于三世。非是新觉。亦非不觉。住在学地。又显虽念念觉。离觉相故。非三世觉。亦离不觉故。不住学地。

  而悉知见通达无碍无量智慧无量自在。

  即十力等。

  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是为诸佛第七自在法。

  △八业自在。

  一切诸佛能以眼处作耳处佛事(至)第八自在法。

  六根互用。广大佛事。是佛业故。然非改转。一根不变。本来具故。

  △九生自在。

  一切诸佛其身毛孔(至)是为诸佛第九自在法。

  一切世界生示现故。

  △十愿自在。

  一切诸佛。

  随心所欲佛国土时。示成三善提故。文有四节。

  于一念顷现一切世界(至)示现诸佛自在神力。

  一一念现多佛。于一类界成佛。

  如于众妙莲华广大庄严(至)种种劫数清净世界。

  二类显余界。

  如于一念如是于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一切念中。

  三类显余念。

  一念一切现。

  四总结深广。一切现者。一念便现法界诸形诸神力故。

  一念无量住。

  常无现故。

  而未曾用少方便力是为诸佛第十自在法。

  而不动如来。少许方便。故云自在。上来十段。唯三与八。取意而释。余八并论经之文。

  △二圆满自在。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量不思议圆满佛法。

  谓前十自在。八地容有。故显如来十种圆满。又无一法不自在故。方云圆满。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皆悉成就一切佛法。

  一切佛法。即证成菩提十力等。

  一切诸佛皆悉成就一切善根。

  善根通福智。

  一切诸佛皆悉成就一切功德。

  功德唯福。

  一切诸佛皆能教化(至)见者获益功不唐捐。

  可知。

  一切诸佛皆具诸佛平等正法。

  即具有法轮教法。

  一切诸佛作佛事已莫不示现入于涅槃是为十。

  △三善巧方便三。初总。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善巧方便。

  即于法自在。皆权实等无碍故。

  △二别十。初言说自在。

  何等为十一切诸佛(至)是为第一善巧方便。

  知实离言。绝动摇之戏论。而起权开示善根。故为自在。

  △二知见自在。

  一切诸佛知一切法(至)是为第二善巧方便。

  证实无能所见。而不碍于法真实知见。无缚无解而至大自在。

  △三示现自在。

  一切诸佛永离诸相(至)是为第三善巧方便。

  无相知相。无性入性。亦能示现依正调生。

  △四三世自在。

  一切诸佛住于法界(至)是为第四善巧方便。

  证冥三际之理。而演三际益生。

  △五性相自在。

  一切诸佛身语意业(至)是为第五善巧方便。

  三业湛然。而包含示现。

  △六调生自在。

  一切诸佛知一切法(至)是为第六善巧方便。

  知非一异。而见一切法。

  △七时分自在。

  一切诸佛于一时中(至)是为第七善巧方便。

  知时融入。故不住不舍。而不坏年劫。演法无休。

  △八辩才自在。

  一切诸佛恒住法界成就诸佛无量无畏。

  恒住法界。则寂无所住。而成就无量无畏十辩演法。

  及不可数辩。

  数多故。

  不可量辩。

  非心测故。

  无尽辩。

  随说一事。穷劫不尽。

  无断辩。

  任放辩才。无有间故。

  无边辩。

  触类成辩故。

  不共辩。

  下位中之所无故。

  无穷辩。

  无能难屈故。

  真实辩。

  皆契事理故。

  方便开示一切句辩。

  无一句义。不能显故。

  一切法辩。

  无有一法。不能演故。

  随其根性及以欲解(至)初中后善皆悉究竟。

  明说之德。具七善故。或开为十。瑜伽八十五云。一初善听闻时。生欢喜故。二中善修行时。无有难苦。远离二边。依中道行故。三后善。谓究竟离垢等故。今文云皆悉究竟。诸经论中更有多说。恐厌繁文。余七经文略无。

  是为第八善巧方便。

  △九胜义自在。

  一切诸佛住净法界(至)远离一切虚妄想着。

  离说而说。故无想着。

  如是究竟到于彼岸是为第九善巧方便。

  △十了寂用。于中先知本寂二。初正显。

  一切诸佛知一切法(至)无所得故非界。

  △二释成。

  然亦不坏一切诸法(至)非因缘非无因缘。

  谓色等性无。非遣之使无。故不坏诸法。即空无业等。

  △二不废起用。

  而能了知正定邪定(至)是为第十善巧方便。

  △三结。

  佛子是为诸佛成就十种善巧方便。

  自下入第四十七卷经。

  △四广大佛事明神通自在。即答前二会神通问。文三。初总。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广大佛事。

  谓八相等中。皆有大用。微细相容故。以此摄物。故名佛事。上标名。下显胜。

  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至)唯除如来威神之力。

  △二别二。初徴。

  何等为十。

  △二释十。初明上生佛事四。初别明能摄。

  所谓一切诸佛于尽虚空(至)无量智慧所行境界。

  △二所摄广多。

  摄取一切人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阿修罗等。

  △三能摄殊胜。

  大慈无碍大究竟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四所摄成益。

  或令生天或令生人(至)是为第一广大佛事。

  △二降神处胎佛事二。初智德内圆。

  佛子一切诸佛从兜率天(至)成就广大妙庄严藏。

  △二神通外用二。初一处一时作佛事。

  受最后身住大宝庄严楼阁(至)诸三昧起而作佛事。

  △二总摄时处作佛事。

  佛子如来尔时在母胎中(至)如是皆以种种方便。

  此中多处。准下瞿波。乃至十重。此略举五。皆后后广前前。

  于一切方。

  即娑婆与能绕十三刹尘数刹。十方无间住故。

  一切网。

  彼上诸刹。复有眷属刹等围绕。交络成网故。

  一切旋。

  绕中间海。十右旋海故。

  一切种。

  尽华藏刹海。诸刹种故。

  一切世界中。

  尽法界故。

  而作佛事是为第二广大佛事。

  △三现生处宫佛事二。初无生现生。是诞生相。

  佛子一切诸佛一切善业(至)为众生故示诞王宫。

  △二无染处染。是处王宫相。于中四。初三学自圆。

  一切诸佛于诸色欲宫殿妓乐皆已舍离无所贪染。

  无染是定。

  常观诸有空无体性一切乐具悉不真实。

  此一是慧。

  持佛净戒究竟圆满。

  此一是戒。

  △二明四心愍物。

  观诸内宫妻妾侍从(至)心得自在而起大舍。

  △三具德摄益。

  具佛功德现生法界(至)令其间悟心得清净。

  △四摄益深广。

  虽处内宫众所咸睹(至)是为第三广大佛事。

  △四出家佛事二。初明出家之意。

  佛子一切诸佛亦处种种(至)修清净行利益众生。

  △二出家相。

  当出家时舍俗威仪(至)长为世间智慧高幢。

  三业二利故。

  是为第四广大佛事。

  △五成道佛事三。初真觉旧圆。

  佛子一切诸佛具一切智于无量法悉已知见。

  △二应身今满。

  菩提树下成最正觉(至)修诸功德悉已圆满。

  △三演法益生。

  其菩提座具足庄严(至)是为第五广大佛事。

  此顿演华严。

  △六转法轮佛事。义通权实。文二。初列。

  佛子一切诸佛转不退法轮令诸菩萨不退转故。

  唯菩萨乘。通四不退。

  转无量法轮令一切世间咸了知故。

  通五乘。世咸了故。

  转开悟一切法轮能大无畏师子吼故。

  开权显实。令悟知见。决定有故。

  转一切法智藏法轮开法藏门除闇障故。

  通三藏。三藏除痴及三障故。

  转无碍法轮等虚空故。

  唯顿法。事理双绝故。

  转无著法轮观一切法非有无故。

  中道法。不着二边故。

  转照世法轮令一切众生净法眼故。

  世谛法。净所知故。

  转开示一切智法轮悉遍一切三世法故。

  唯佛法。智遍知故。

  转一切佛同一法轮一切佛法不相违故。

  唯圆法。无异味故。

  △二结。

  一切诸佛以如是等(至)心行差别而作佛事。

  即无量乘。为第十轮。随机演故。

  不可思议。

  十皆圆融。为不思议。

  是为第六广大佛事。

  △七威仪佛事四。初别举入城益物。

  佛子一切诸佛入于一切(至)众生闻者无不欣乐。

  △二通显威仪益物。

  一切诸佛色身清净(至)皆为众生而作佛事。

  △三言谈示现益物。

  一切诸佛昔于一切(至)问讯起居而作佛事。

  其昔字。晋本所无。即是现益。若言昔者。乃是举因显果。必是普字。

  △四总结深广。

  一切诸佛以如是等(至)是为第七广大佛事。

  △八起行佛事四。初身心安住行。

  佛子一切诸佛或住阿兰若处而作佛事。

  兰若唯语山林。

  或住寂静处而作佛事。

  寂静通城邑。

  或住空闲处而作佛事。

  空闲在无物处。

  或住佛处而作佛事(至)无有休息而作佛事。

  △二起应上求行。

  或以天身求一切智(至)求一切智而作佛事。

  △三说默下化行。

  或时说法或时寂默(至)即非境界而作佛事。

  △四时分进修行。

  或住一日或住一夜(至)是为第八广大佛事。

  △九起用佛事二。初起用所依。

  佛子一切诸佛是生清净善根之藏。

  以是能生功德藏故。

  令诸众生于佛法中(至)具智慧明不由他悟。

  △二正明起用。

  或现涅槃而作佛事(至)是为第九广大佛事。

  △十涅槃佛事。别显用中之一。于中有三。初明涅槃悲恋益。

  佛子一切诸佛入涅槃时(至)悲号恋慕而作佛事。

  △二舍利流布益。

  复为化度一切天人(至)永与世间作所归依。

  △三总结益物。

  佛子诸佛世尊虽般涅槃(至)是为第十广大佛事。

  若将此十。配答十问。一答本愿。二即种性及国土。三是无碍。四十皆解脱。五出现。六音声。七佛身。八智慧。九自在。

  △三结。

  佛子此诸佛事无量广大(至)唯除如来威神所加。

  △五无二自在法。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二行自在法。

  明无畏自在。兼答普光无畏之问故于事明审决定。无疑故无二。不畏他难。名为自在。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诸佛智慧决定无二。

  上四可知。

  一切诸佛悉知三世(至)即一佛语决定无二。

  此三通二义。一以理融相。二事事即入。

  一切诸佛悉知三世(至)性无差别决定无二。

  此二唯理。

  一切诸佛悉知三世一切诸佛(至)是为十。

  有三义。一同性修故。二互回向故。三互主伴故。

  △六明住一切法。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住住一切法。

  明三昧自在。兼答普光三昧问。故如来所住。无非三昧。故遍住一切。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住觉悟(至)是为十。

  △七知一切法尽无有余。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知一切法尽无有余。

  明十力自在。兼答普光十力之问。故十力智慧。照境无遗。

  何等为十所谓知过去一切法尽无有余(至)是为十。

  △八广大力。明神力自在。亦答普光十力之问。文三。初标。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

  十力是别名。大那罗延等是总称。故下列中。但依总名。是则标中十力。一一遍下别中。别中十门。一一具前标中十力。则成百门。古德将标中十力。次第配下十勇健法。谓初为广大力等。则令别中一门不摄前十。不成百门。亦令余门无广大义。初门无最上等。设欲从胜配者。应逆次配之。

  广大力。

  周法界故。

  最上力。

  无加过故。

  无量力。

  无分量故。

  大威德力。

  可敬畏故。

  难获力。

  唯佛得故。

  不退力。

  作无屈故。

  坚固力。

  当体坚故。

  不可坏力。

  缘不坏故。

  一切世间不思议力。

  超召言念故。

  一切众生无能动力。

  不可摇故。

  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二徴释二。初徴。

  何者为十。

  二释分十。初身命不可坏力。今逆次配此。即不可动力。乃至一毛不摇动故。文二。初正明不可动坏。

  所谓一切诸佛身不可坏(至)而从雨之终不为损。

  谓情非情境。俱不能坏。

  △二举况显胜。

  若有众生为佛所持(至)第一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如令耆婆入火取子。入狱问罪等。

  △二毛孔容持力。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二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即是不可思。而诸众生不觉知故。

  △三毛持大山力。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三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即当不可坏。以虽持多大山。身心无劳损故。文中速行广步。多劫行刹。为一山之量。此山已无边矣。况有多山。在于一毛。况复多毛穷劫持住。实谓难思之境矣。

  △四定用自在力。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四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即是坚固定力安住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六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七(入第四十七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五常遍演法力。此即不退言音。无变无断尽故。文二。初明一身转法三。初显所说多。

  佛子一切诸佛能于一身(至)佛刹微尘数文字句义。

  △二明所说常。

  如是演说尽不可说不可说(至)所转法轮无有穷尽。

  △三示所说体。

  所谓智慧演说法轮(至)辩才无畏种种庄严法轮。

  △二明多身转法。

  如一佛身以神通力(至)第五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是则常恒之说。前后无涯。生盲之徒。对而莫睹。随所感见。说有始终。

  △六德相降魔力。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六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即当难获。然十皆难获。世多魔惑。所以偏立难获之名。

  △七圆音遍彻力。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七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即是威德。闻皆调伏故。

  △八心无障碍力。即无量力。离量非量故。文二。初无尘惑障碍。

  佛子一切诸佛心无障碍(至)绝为无为一切言说。

  △二起用无障碍。

  于不可说无边境界(至)尽诸有漏心善解脱。

  心善解脱者。由三种相。一于诸行遍了知故。二于彼相应诸烦恼断。得作证故。三烦恼断已。于一切处。离爱住故。

  慧善解脱住于实际(至)第八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九法身微密力。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九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即是最上。此总收前八后一。更无加故。文列二十五身。或即应之真。即真之应。即性之相。即理之智。十身圆融。同一法界之身。不可配于报化。故云最上微密。

  △十具足行智力。即是广大力。因行如海。果智普周五无边界。大用无涯故。文四。初万行圆净。

  佛子一切诸佛等悟一切(至)身语意行悉皆无杂。

  △二智用周圆。

  住佛所住诸佛种性(至)成不退智入诸佛数。

  △三动寂自在。

  虽已证得不可言说(至)以无碍智悉能知见。

  △四用无涯畔。

  佛子一切诸佛(至)第十大那罗延幢勇健法。

  上之十力。不出三业。可以思准。

  △三结。

  佛子此一切诸佛大那罗延(至)唯除如来神力所加。

  △九有三门。答无碍门。初明所作决定。无能为碍。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决定法。

  此约一类世界。故云决定法。异类界未必定然。又约佛定能为。故云决定耳。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定从兜率(至)是为十。

  △二明令他无碍。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速疾法。

  如如意宝。见速获益。薄福不睹。

  何等为十。

  十句五对。

  所谓一切诸佛若有见者(至)速得圆满殊胜功德。

  离恶趣。圆胜德。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至)速得往生净妙天上。

  成善因。感乐果。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除疑惑。满大心。

  一切诸佛若未入正位(至)清净世出间一切诸根。

  始入位。终清净。

  一切诸佛若有见者(至)速能获得无畏辩才是为十。

  净二碍。具四辩。

  △三念持无碍。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应常忆念清净法。

  举佛无二碍。劝物念持。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过去因缘(至)是为十。

  △十有三门。答解脱问。初门明智障解脱。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一切智住。

  智安事理。故名为住。由离障故。一切能知。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于一念中(至)是为十。

  △二定障解脱。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量不可思议佛三昧。

  由离障故用广。为无量体深不可思故。十种之中。各先明在定。后一念遍用。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恒在正定(至)是为十。

  △三业用解脱。

  佛子诸佛世尊有十种无碍解脱。

  智论云。菩萨有不思议解脱。诸佛有无量解脱。所作无障。脱拘碍故。故各于一尘。顿为微细作用。今约别答十问。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诸佛(至)不可说诸佛出兴于世。

  答出现。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至)不可说诸佛转净法轮。

  答音声。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至)不可说众生受化调伏。

  答本愿。愿化尽故。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国土。

  答国土。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不可说不可说菩萨授记。

  答智慧。能授菩萨之记。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诸佛。

  答佛身。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诸世界种。

  答种性。云世界种入世。化物之种。应非世界海中之种。以前有国土竟故。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神通。

  答自在。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众生。

  答无碍利益。众生无障碍故。

  一切诸佛能于一尘现去来今一切佛事。

  答解脱。无不为故。既随一门。皆答十问。则知包含该摄无尽。是以名为不思议也。然此文末既少结束。似经来未尽。或显佛德无尽故。相海等品。犹答前问故。

  是为十。

  此下入第四十八卷经。

  ○如来十身相海品第三十四

  △初来意者。前品总明果法。此品别显相德。近答前品佛身之问。远答普光眼等六根。非唯眼等遍于法界。而其各各具多相用。难思议故

  二释名者。如来十身标人显德。言相海者。依人显相。如来十身并如前释。福报奇状。炳著名相。相德深广。故称为海。故经文有十莲华藏微尘数相。相体广矣。一一用遍。相用广矣。一一难思。互相融入。体用深矣。若此之相。唯属圆教。所以但标十身故也。观佛三昧海经。辨相有三类。一略中略说。有三十二相。二略说八万四千相。三广说有无量相。如杂华经中为普贤贤首等说杂华。即此经异名。三中初通权小。示同于人。端正不乱故。次唯大乘。菩萨修八万四千波罗蜜故。后唯一乘。谓一乘修无尽行故。又初约化。次约报身。后属十身。十身之相海。依主释也。又初凡圣同见。次唯地上。后唯圆机。然通五位。若语其体。初以形色。次即定慧。后以无尽法界。若语其因。后通纯杂。如初会说。故一一相果。皆周法界。前二相因。如瑜伽智度等论涅槃大集等经。广如别章说。

  三宗趣者。显说无尽相海为宗。令物共修无尽之行显成为趣。

  后正释文。文有三别。初告众许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演说如来所有相海。

  所以普贤说者。相海普周故。令行普行。获普相故。普贤本是会主。前说已穷。此便说故。或前品末经来未尽。更应别答国土等问。

  △二正陈相状。略举九十七相。相相之中。文通有五。一依处。二列名。三体严。四业用。五结数。或略不具。至文当知。或加成益。业用中摄。然名但依体用以立。是故皆以体用释名。或单从体用。或双从二。随文思之。或名与体用义不相似者。即是文略。义则包含。细论一相各依一处。则为九十七段。经自标次。今以类例相从。依十八处。即为十八段。始自于顶。终至于足。斯即顺观如来相海。今初依顶。文三。初约处总标。

  佛子如来顶上有三十二宝庄严。

  通显体严事实。则云皆摩尼等为庄严故。亦显智宝圆净严故。一一相中。皆有事理二严。随宜解释。

  大人相。

  大人之相故。

  △二别列名相。三十二相。文各唯四。以依处一种。已总标故。此处独有三十二相者。理实应多。为显圆融。一即一切。故一顶中。便具权教三十二数。若尔。余何不然。显顶尊胜故。善生经云。一切世间福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一切毛功德不及一好功德。一切好功德不及一相。一切相不及白毫。白毫不及无见顶相。故知胜也。此约相好。相对明之。若约人具。有好为胜。故相伏于人。好胜天故。余处则说好为微细。

  △三正释文。

  其中有大人相名光照一切方普放无量大光明网。

  第一相中四者。一列名。名从用立。

  一切妙宝以为庄严宝发周遍柔软密致。

  二体严。

  一一咸放摩尼宝光(至)悉现佛身色相圆满。

  三业用。

  是为一。

  四结数。下之四节。皆仿此例。

  次有大人相名佛眼光明云。

  云义如初会。

  以摩尼王种种庄严(至)如眉间毫相所放光明。

  体严即释光明义。毫相放光。如现相品说。

  其光普照一切世界。

  业用释佛眼义。佛眼无不照故。余体严业用。并皆准思。

  是为二次有大人相(至)摩尼王宝以为庄严。

  摩尼名意。故不同如意。

  常放菩萨?灯光明(至)出妙音声充满法界。

  辩业用。

  如是皆从诸佛智慧大功德海之所化现。

  因亦业用摄。

  是为十一次有大人相(至)具足庄严弥覆法界。

  辨业用。

  自然演说四菩萨行其音普遍诸法界海。

  四菩萨行者。瑜伽菩萨地云。一切菩萨略有四行。一波罗蜜行。二菩提分法行。三神通行。四成熟有情行。

  是为十四次有大人相(至)以为庄严具足千轮。

  梵本云。具千辐轮。

  内外清净从于往昔(至)诸佛菩萨智慧妙藏。

  示身智二光。俱显智慧。

  是为二十一次有大人相(至)如来净眼以为庄严。

  此通十眼。下显业用。

  光照十方一切世界。

  亦通身智二光。净眼及光。释前普照。

  于中普现去来今佛所有一切庄严之具。

  是上轮义。即法轮故。

  复出妙音演不思议广大法海是为二十六。

  从二十七至三十一。并略无庄严。亦由名中已含有故。

  次有大人相名光照佛海云(至)一切法界庄严云。

  下辨体严。

  最处于中。

  此居顶极。特显别处。故云处中。则知所余皆绕此相。略不明取。

  渐次隆起。

  正显其相。智论第五云。如来顶有骨髻如拳。观佛三昧经云。如合拳。即隆起之相也。

  阎浮檀金因陀罗网以为庄严(至)是为三十二。

  △三总结为严。

  佛子如来顶上有如是三十二种大人相以为严好。

  △二眉间唯有一相。自下诸文并有依处。故文有五。

  佛子如来眉间有大人相。

  依处。

  名遍法界光明云。

  显名。

  摩尼宝华以为庄严(至)犹如日月洞彻清净。

  明其体严。谓此相若收。则右旋如覆琉璃之碗。若展则具十楞。有大光明严。唯一宝光具多色。中表皆空。即是洞彻。

  其光普照十方国土(至)复出妙音宣畅法海。

  明其业用。复出已下。即是法光。故此光名。从用而立。

  是为三十三。

  结数。

  △三眼有一相。

  如来眼有大人相(至)是为三十四。

  △四鼻有一相。

  如来鼻有大人相(至)是为三十五。

  △五舌有四相。初一即舌广长相。

  如来舌有大人相名示现音声影像云。

  上显名。下体严。

  众色妙宝以为庄严宿世善根之所成就。

  宿善成者。此举因严。偏此说因者。令谮演一乘故。

  其舌广长遍覆一切诸世界海。

  即语其体。福德之人。舌长至鼻权佛至于发际。余大乘中。明现神足。方至梵世。或覆三千。今直语体。便覆一切。不假神变。次辨业用。

  如来若照熙怡微笑(至)遍一切刹住无量劫。

  演法之言释上音声。现佛之言。释上影像。

  是为三十六。

  △二舌掌之相。

  如来舌复有大人相(至)犹如眉间所放光明。

  掌谓近根。次辨业用。

  其光普照一切佛刹唯尘所成无有自性。

  光照诸刹。令应度者无俟更假观破抟聚。自晓佛刹。但合尘成。何性之有。

  光中复现无量诸佛(至)是为三十七。

  △三有二相。同在舌端。或居左右。或在上下。观文业用。但有展卷。二义不同。今依此科。初卷佛海于舌端。

  如来舌端有大人相(至)是为三十八。

  △二展诸佛于法界。

  如来舌端复有大人相(至)是为三十九。

  △六上腭有一相。

  如来口上腭有大人相(至)是为四十。

  上腭既有。下亦宜然。或是梵本脱漏故也。

  △七牙有四相。

  如来口右辅下牙有大人相(至)是为四十一。

  谓左右上下四大牙故。故佛涅槃。四牙不碎。辅者颊也。亦有处云。烦车骨也。

  如来口右辅上牙有大人相名宝?弥卢藏云。

  名弥卢者。显妙高故。

  摩尼宝藏以为庄严(至)于虚空中流布法乳。

  四中有法乳等三。同一演法。约资法身。名为法乳。

  法灯。

  照了万境。故称为证。

  法宝。

  令其圆净。故称为宝。即演三德涅槃之法。亦成三德涅槃之益也。

  教化一切诸菩萨众是为四十四。

  △八齿有一相。

  如来齿有大人相(至)是为四十五。

  △九唇有一相。

  如来唇有大人相名影现一切宝光云。

  上显名。下体严。

  放阎浮檀真金色莲华色。

  以唇色赤好。如日初出。红莲叶故。

  一切宝色广大光明。

  次辨业用。

  照于法界悉令清净是为四十六。

  上二各应分出上下。

  △十颈有一相。

  如来颈有大人相(至)绀蒲成就柔软细滑。

  绀蒲者。形如林檎。纹有三约。如前已辨。

  放毗卢遮那清净光明(至)是为四十七。

  △十一肩有五相。

  如来右肩有大人相(至)是为五十二。

  右二左三。或亦脱也。

  △十二胸有十二相。初一当中。

  如来胸臆有大人相形如卐字名吉祥海云。

  卐字正翻。应云吉祥海云。谓以依形而立名故。先标形相。应回[乏-之+(草-屮)]字。安名之下。以属体摄。无违前后。

  摩尼宝华以为庄严(至)是为五十三。

  △二右有五相。

  吉祥相右边有大人相(至)是为五十八。

  △三左有五相。

  吉祥相左边有大人相(至)是为六十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七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八(入第四十八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十三手有十三相。文分为三。初九真语手相二。初五明右。

  如来右手有大人相(至)是为六十八。

  △二后四明左。

  如来左手有大人相(至)及众妙相以为庄严。

  因陀罗网以为严者。即是网鞔之相。互涉入故。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至)是为七十二。

  右五左四者。或左脱一。或表右边恒常用故。而前肩右二左三。相通正等。

  △二有二相。在左右指。

  如来右手指有大人相(至)是为七十四。

  △三有二相在左右掌。

  如来右手掌有大人相(至)是为七十六。

  皆有千轮者。谓轮毂辐辋。三事具足。自然成就。不待人功。

  △十四阴藏一相。

  如来阴藏。

  犹如马王。

  有大人相名普流出佛音声云(至)是为七十七。

  △十五坐处二相。

  如来右臀有大人相(至)是为七十九。

  △十六体有二相。

  如来右䯗有大人相(至)随顺安住以为庄严。

  随顺安住者。䯗多行动。故须多宝随顺而严。

  广大游行放净光明(至)是为八十一。

  △十七腨有三相。

  如来右边伊尼延鹿王腨(至)如来宝腨上毛。

  腨毛通于二腨。若准晋经。直云毛端。则通全身一切毛也。义应如晋。则处成十九。

  有大人相名普现法界影像云(至)是为八十四。

  △十八足有十三相。通分为七。初足下一相。

  如来足下有大人相。

  略无左右。而晋经中。足趺之后。别有足下十辐轮相。此必合有。故后品明足下轮相。名普照王。今经中千轮之言。乃在后段指间收故。或以常明易知。故此不说。指间有异。故举之耳。

  名一切菩萨海安住云。

  名安住者。以足下安平。一切着地。不容针故。

  色如金刚阎浮檀金(至)是为八十五。

  △二足上有二相。

  如来右足上有大人相(至)是为八十七。

  △三足指间二相。

  如来右足指间有大人相(至)是为八十九。

  △四足跟二相。

  如来右足跟有大人相(至)是为九十一。

  △五足趺二相。

  如来右足趺有大人相(至)是为九十三。

  △六足四周二相。

  如来右足四周有大人相(至)金刚宝以为庄严。

  因陀罗尼罗者。此云帝青。

  放宝光明充满虚空(至)是为九十五。

  △七足指端二相。

  如来右足指端有大人相(至)是为九十七。

  上来略例九十七相。次第名数。译者安置。既不说尽。岂不盈百。足下阙一。唇腭不开。设合此二。六根皆辨。耳何阙如。若加两耳及足下一。则圆百数。以显无尽。岂不妙哉。况此中所列。于三十二。尚有未尽。岂普贤力不及百耶。晋经有遗。但九十四亦无次第之数。故知九十七数。不在生情。配属诸法。

  △三结略显广。

  佛子毗卢遮那如来(至)众宝妙相以为庄严。

  别说难周。故须结略。非略能尽。故须显广。一华藏尘相已无边。况十华藏则无尽无尽。非普眼者。安能睹欤。既三十二相权实不同。互有互无。故不会释。

  ○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第三十五

  △初来意者。前品明相。此品办好。相好虽殊。俱用严身。以答前身及眼等六。兼自在问。好依相有。德劣于相。故次明之。劣德之用。用成顿益。翻显大相德难思矣。

  二释名者。如来标人表德。随好等显德依人。随好是体。随逐大相。德姿好故。光明是用。功德者德。谓从好发光。光能益物。显好之德。故以为名。如来之随好等。亦如来有随好等。通二释也。

  三宗趣者。明好胜德为宗。令物修敬为趣。

  次释文二。先略二。初标果好。

  尔时世尊。

  佛自说者。有二意故。一僧祇因终。此品果极故。兹二品皆佛自说。二好用劣相。而用难思。恐物不信。故佛自说。

  告宝手菩萨言。

  告宝手者。亦有二义。一说手随好。彼主此门故。二令当宝重。起信手故。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有随好。

  有随好者。总相举也。即是足下之好。与后名同故。

  名圆满王。

  德用周备。故云圆满。摄益自在。最胜名王。

  此随好中出大光明(至)阿僧祇光明而为眷属。

  光明炽盛者。如日具德。由此复能摄诸眷属。百万等。显数多也。复云七者。净七支故。修七觉故。照七地故。

  △二举因对显者。为显胜故。此有数重。一以相德深广。言不能备。是故置之。但随说好。二好德复多。以三十二相。既有八十随好。十莲华藏之相好弥多矣。且举其一。三一中置胜。但说劣者。故明足下。四足下一好复有多光。但说一光。五果位一光亦不可说。故寄因显。因光成益。三重顿圆。况果一光。如是展转。况于诸相。况复总说如来诸德。果海绝言。亦斯义矣。文二。初光照分齐。

  佛子我为菩萨时(至)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

  即前圆满好中放光。故不别标放光之处。而非前光。好具多故。

  △二光所成益二。初今离苦净宿善益。

  彼世界中地狱众生(至)咸生欢喜踊跃称庆。

  △二转报生天。得闻法益。

  从彼命终生兜率天(至)往昔亲近众善知识。

  示宿因心不放逸。显曾修行。于如来所。种诸善根。通见闻等。亲近知识。必闻普法。成金刚种。

  毗卢遮那大威神力。

  显其现缘。

  于彼命终来生此天。

  结因属果。文从略故。结属生天。理实息苦。及净眼等。皆由于此二种因缘。是知佛光平等而照。不种善因。无斯胜益。何以一光顿成斯益。无尽功德之所显故。纯净法界之所流故。非如权教八十随好。但严于形。生信而已。此中略无墯狱之因。谓虽修乘。戒行宽故。

  △二广辨因相。但广于因。果难说故。文二。初广前段净宿善益。

  佛子菩萨足下千辐轮(至)常放四十种光明。

  摧下恶趣之苦。放于足下千辐轮光。四十光者。表四十位。无不照故。

  中有一光名清净功德。

  置广说略。

  能照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世界。

  分齐过前。

  随诸众生种种业行(至)皆悉命终生兜率天。

  净惑成德。故前光受清净等名。以重况轻。举阿鼻耳。

  △二广闻法益六。初略标劝诲。

  既生天已闻天鼓音(至)入离垢三昧汝当敬礼。

  △二闻已生疑。

  尔时诸天子闻天鼓音(至)何因发此微妙之音。

  △三总示所因。

  是时天鼓告诸天子言(至)诸善根力之所成就。

  △四正明劝教四。初以己喻佛无我无来。

  诸天子如我说我而不着我(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

  文中二段。各有喻合。上喻无我。下喻无来。

  △二以他喻己。显来即无来。

  诸天子譬如汝等昔在地狱(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

  文有三喻。并显可知。然恶业善根是来因缘。因缘无性故。来即无来。非先有法。在十方中。从彼来也。故因缘者。即是智慧。智慧之法。本非因缘。云何念言。有何因缘。

  △三以己况佛难思之境。

  诸天子譬如亿那由他佛刹(至)一随好中放一光明。

  举手随好者。别举显胜上救下趣。故举足光。今约现通。故说手也。

  出现无量自在神力(至)尚不能知况诸众生。

  △四正劝往诣。诫不应留二。初总诫劝。

  诸天子汝当往诣彼菩萨所(至)勿复贪着五欲乐具。

  △二广释二。初释前诫。

  着五欲乐障诸善根。

  上法下喻。

  诸天子譬如劫火烧须弥山悉令除尽无余可得。

  后合。

  贪欲缠心亦复如是终不能生念佛之意。

  △二释前劝有六。初顺释。

  诸天子汝等应当知恩报恩。

  △二反释。

  诸天子其有众生不知报恩多遭横死生于地狱。

  △三示其恩相。

  诸天子汝等昔在地狱之中蒙光照身舍彼生此。

  △四劝往增善。

  汝等今者宜疾回向增长善根。

  △五示法令修。谓说二空。

  诸天子如我天鼓非男非女(至)种种上妙宫殿园林。

  非男女喻。以显人空。

  如我天鼓不生不灭(至)亦复如是不生不灭。

  不生灭喻。以显法空。

  △六劝修成益。

  汝等若能于此悟解应知则入无依印三昧。

  既解悟无生。则能所双绝。傥然靡据。故曰无依。以斯智印。印定万法。不收不摄。住心自安。故称三昧。

  △五依劝诣佛五。初献供不过。

  时诸天子闻是音已(至)欲申瞻觐而不得见。

  △二闻其所在。

  时有天子作如是言(至)乘栴檀楼阁处摩耶夫人胎。

  △三观见下生。

  时诸天子以天眼观(至)梵天欲天承事供养。

  △四发心欲往。

  诸天子众咸作是念(至)十那由他眷属欲下阎浮提。

  △五教见佛仪二。先教识受生。令舍曲见。由前不遇。后睹下生。不离有无。情存彼此。故示体用。显无生现生。文三。初法二。初诫其曲见。

  时天鼓中出声告言(至)非此命终而生彼间。

  △二示其正见。

  但以神通随诸众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见。

  是知佛化所生非殁生也。

  △二喻。

  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见而能出声。

  △三合。

  菩萨摩诃萨入离垢三昧亦复如是非眼所见。

  法身无生。遍而叵见。

  而能处处示现受生。

  应无不生。即处处皆有。有感此中亦见。何须更下阎浮。

  离分别。

  显应生之德。拂其诸见。以无分别智而生。非谓有其选生之处。

  除憍慢。

  虽处王宫。而无憍慢。

  无染着。

  诸天围绕。而无染着。

  △二教发心诲过。令其得见三。先标教诲。次徴问其方。后如法正教。夫欲悔过。须识逆顺二十种心。谓先识十种顺生死心。以为所治。一妄计人我。起于身见。二内具烦恼。外遇恶缘。我心隆盛。三内外既具。灭善心事。不喜他善。四纵恣三业。无恶不为。五事虽不广。恶心遍布。六恶心相续。昼夜不断。七覆讳过失。不欲人知。八虏扈抵突。不畏恶道。九无惭无愧。不惧凡圣。十拨无因果。作一阐提。

  次起十种逆生死心。从后翻破。一明信因果。二自愧克责。三怖畏恶道。四不覆瑕疵。五断相续心。六发菩提心。七修功补过。八随喜他善。九念十方佛。十观罪性空。今此三段文皆具有。而为次不同。向以起心之次第。此以胜劣而言故。今初总标教诲。

  诸天子。

  文有四节。治前六种顺生死失。

  汝等应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菩提心。为忏所依。以是行本。含摄众德。故首明之。翻前第五恶心遍布自危危人。今发悲心。遍覆法界。广利有情。

  净治其意住善威仪。

  令净三业为能忏体。上句是恶止行。下句义通止作。翻前第六恶心相续。及翻第七覆讳过失。

  悔除一切业障烦恼障报障见障。

  今忏四障。即所灭之非。谓惑业苦。业报二障。约因果异。既忏报障。则怖畏恶道。翻前不畏。以诸天子新从彼来。故不广明。于烦恼中。利钝分二。邪见断善最可畏故。别明见障。又障所知亦见障故。余如别说。

  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身(至)悔除所有诸障过恶。

  运心普遍。令无不尽。由昔起过。既遍诸境。今悔昔非。普运三业。等众生界。于一一佛及众生前。发露忏悔。既于人天凡圣之前。皆对忏悔。则是第二自愧克责。翻无惭愧。由意遍运。令身口遍。头即顶礼。兼身为总。五轮着地。此言遍者。为以何遍。故经云善三业遍。此则第四修功补过。翻前纵恣身等三业。

  △二徴问其方。

  时诸天子闻是语已(至)云何悔除一切过恶。

  上经犹略。余义未尽。故次徴之。

  △三如法正教。正教观罪。性空兼显。妄计我人。拨无因果。外遇恶缘。而文分二。初明发声之因。

  尔时天鼓以菩萨三昧善根力故发声告言。

  △二正说教诲五。今初别观业空。

  诸天子菩萨知诸业(至)而共积集止住于心。

  业为报因。三障首故。非先有体从十方来。正显空义。

  但从颠倒生无有住处。

  释空所以。由业障海。从妄想生。故无自性。

  菩萨如是决定明见无有疑惑。

  今此空慧。与心相应。决定无疑。能如是知。即名菩萨。

  △二总观四障。文有喻合。以喻俗有。约真即无。文二。初喻。

  诸天子如我天鼓说业说报。

  举所治。谓业报二障。

  说行说戒说喜说安说诸三昧。

  即是能治。行善止恶。喜他安他。

  △二合。

  诸佛菩萨亦复如是说我说我所。

  即是见障。

  说众生说贪恚痴。

  即烦恼障。

  种种诸业。

  上明随俗说有。下辨胜义实无。

  而实无我无有我所(至)十方推求悉不可得。

  有无二文。三障影略。既无我所。翻破第一。忘计我人。

  △三别破见惑。见惑深险。故广破之。文有三喻。初鼓无生灭随所闻喻。

  诸天子譬如我声不生不灭(至)随有修集则受其报。

  喻业虽无生。随修感报。向观业空。为遣执有。若谓为空。诸佛不化。故今显非是断无。翻破第十拨无因果。

  △二声无去来喻。

  诸天子如我天鼓所出音声(至)若来若去皆不可得。

  喻归中道。上喻下合。

  诸天子若有去来则有断常。

  定有则常。定无则断。俱亦是二。是故双破去来二见。显离断常。

  一切诸佛终不演说有断常法除为方便成熟众生。

  若有可来。即墯于常。去而不来。即墯于断。故虽空不断。虽有不常。

  △三鼓声随心喻。

  诸天子譬如我声(至)随众生心悉令得见。

  喻佛由心见。遣其心外定执。忏主令其真念十方诸佛。翻破外遇恶缘。

  △四对业观报二。初镜像体虚喻。

  诸天子如有颇梨镜(至)诸业果报无来去处。

  喻虽有而无。谓其镜像依镜而现。像非去来。报从业生。何有来去。

  △二幻师惑眼喻。

  诸天子譬如幻师幻惑人眼当知诸业亦复如是。

  喻业招报虽无而有。又业亦如幻。又幻非有无。即中道矣。

  △五总结忏益。

  若如是知是真实忏悔一切罪恶悉得清净。

  △六见闻获益二。初明余众益。

  说此法时百千亿那由他(至)发于无上菩提之意。

  以三昧力。声普闻故。

  △二当机得益二。初一重益亦二。今初得法益。

  尔时诸天子闻说普贤(至)获诸力庄严三昧故。

  皆有故字。义似牒前为因。则见佛为益。前来未有得十地处。为何所牒。是以晋经皆无故字。应言闻说普贤广大回向故。便得十地。获诸力庄严三昧。上句得位。下句成行。分得十力。为庄严故。

  △二见佛益三。初明见因。

  以众生数等清净三业悔除一切诸重障故。

  △二正明见佛。

  即见百千亿那由他佛刹(至)离垢三昧少分之力。

  △三敬心兴供。

  尔时彼诸天子以上众华。

  言以上者。上来持华。诣菩萨所。献供不遇。犹未散故。

  复于身上一一毛孔化作众生数等众妙华云。

  毛孔出华者。已得地位故。华在最初。故略举之。上所持中。有香盖等。故下诸文见香见盖。并皆成益。

  供养毗卢遮那如来持以散佛一切皆于佛身上住。

  △二展转获益二。一闻香益。二见盖益。并是从前献供不过文中所来。前中有三。初法。

  其诸香云普雨无量佛刹(至)身蒙香者其身安乐。

  由脱障故。得解脱乐。

  △二喻。

  譬如比丘入第四禅一切业障皆得消灭。

  喻四禅无八灾患。

  △三合由灭障故。得净善根。是为益相。文二。初显所灭。

  若有闻者彼诸众生(至)等分行者二万一千。

  即是八万四千烦恼。古有二释。一云。烦恼根本有十。然一惑力复各有十。即为一百。应分九品。今但上品重故开三。中下轻故各为一品。则成五品。每品一百。则成五百。复于自他内外境起。谓自五尘名之为内。以他五尘名之为外。一一尘上各有五百。即为五千。别迷四谛。则成二万。并本一千。通前都有二万一千。却配三毒及等分成。则八万四千烦恼。经文自具。二者有云。十恶为本。展转相成。一一各十。故成一百。亦约迷于自他五尘。则为一千。正迷十谛。十谛则是四谛三谛二谛一谛。则成一万。或迷说成谛等十谛。或迷十善。故成一万。然迷十谛。空有不同。分成二万。或迷十善。真俗二谛。亦分二万。并本一千。余如经辨。二皆有理。任情去取。更有异释。如贤劫经等。非今经意。

  △二明其能灭。

  了知如是悉是虚忘。

  谓了惑本虚。居然不生。故晋经云。此诸烦恼皆悉除灭。

  如是知已成就香幢云自在光明清净善根。

  由灭惑故清净。惑亡智显。自在光明。善根成就。香幢即是九地所有舌根。至下当明。

  △二见盖益文二。今初正明得益。

  若有众生见其盖者(至)金网转轮王一恒河沙善根。

  准晋经云种一恒河沙转轮圣王所植善根。所谓白净宝网轮王等。是知则有多个轮王。非一轮王之多善也。梵本亦然。而言清净金网者。准璎珞上卷。金轮位在十回向中。初地已上。皆是琉璃轮。而增宝数。以为其别。是知旧译为宝网者。胜金网也。故彼经云。欢喜地百宝璎珞。七宝相轮。为四天王。乃至一万福子。以为眷属。见百法身。游百佛刹。宝数一一。增至七地。以十三宝。以为相轮。八地但云大宝相轮。九地中云。以白云宝而为相轮。十地中云。百万神通宝光璎珞无畏珠宝。而为相轮。若顺晋经。白净之言。则是九地。则同前文有香幢云自在光明。若然彼白净宝。但是所等。则金网无失。若取十地。为清净金网。正当十地。以无畏珠。为清净义。又摄化分齐。与第十地摄报果同。证为十地。其义明矣。故下此王放光。遇者亦登十地。一恒沙者。谓从九地已还。乃至十住铜轮。以此十地所化分齐。此前诸位。如河沙矣。故晋经云。宝网轮王等。等取前也。

  △二摄化转益二。初得位益三。初法。

  佛子菩萨住此转轮王位(至)尘数世界中教化众生。

  直明菩萨摄化分齐。已如前释。

  △二喻。

  佛子譬如明镜世界(至)未曾一念而有间断。

  喻上法中教化众生。

  若有众生闻其佛名必得往生彼佛国土。

  喻下合中遇斯光明。获十地位。

  △三合。

  菩萨安住清净金网转轮王位亦复如是。

  初句总合。

  若有暂得遇其光明。

  准晋经中。亦复如是下。欠放漫陀罗自在光明之言。今经影在后喻合中。若便直云得遇斯光。前文未有放光之处。为何遇耶。

  必获菩萨第十地位。

  得十地者。此品之中总有三重。皆得十地。名展转益。一诸天子闻鼓说法。证得十地。二此天子毛孔出华。并前香盖。见者证得轮王之位。即是十地三轮王放光。众生遇者。复得十地。此三所证。位皆齐等。同时顿成。约人各有尘数多类。总是菩萨一随好中。一光之力。余光好等弥更难说。

  以先修行善根力故。

  即显前来顿益之因。因闻普法。修普善故。

  △二成德益二。初喻。

  佛子如得初禅虽未命终(至)得诸禅者悉亦如是。

  意云。欲界修得色界中定。以欲界眼见色界境。喻于菩萨顿证十地。未转凡身。见十地境。以法力故。是以三祇而一念可届者。明一摄一切故。尘劫不穷于一位者。明一切摄一故。如是迟速。皆悉自在。是此圆教。非余宗也。

  △二合二。初正明得益。

  菩萨摩诃萨住清净金网(至)皆得菩萨第十地位。

  犹是牒前合中经文。谓以德依地成。所以重牒。不然则成两度放光。各得十地。

  成就无量智慧光明(至)成就如是清净肉眼。

  谓上诸德及与十眼。皆依凡身肉眼而成。故就结之。

  △二显境分齐。即显肉眼境界广大。肉眼尚尔。余眼玄妙不可说也。文三。初假设譬喻。以显境多三。初一重境界广大。

  佛子假使有人以亿那由他(至)悉以集成一佛国土。

  △二问答显广。令信成益。

  宝手于汝意云何(至)当获如来无上智慧。

  △三复积前数。重显广大。

  宝手设复有人以千亿佛刹(至)展转乃至经八十反。

  △二正明能见。

  如是一切广大佛土(至)于一念中悉能明见。

  见前广刹之尘。肉眼能见。已是超胜。况一念耶。

  亦见百亿广大佛刹微尘数佛。

  明见多佛。

  如颇梨清净光明照十佛刹微尘数世界。

  明见佛之相。无心分别。无来去故。

  △三结德有归。

  宝手如是皆是清净金网(至)福德善根之所成就。

  归于轮王。此品之末。经来未尽。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八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九(入第四十九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初来意者。先通后别。通谓二品。明出现因果。故次来也。亦名平等因果。谓会前差别之因。成此普贤之圆因。会前差别之果。成于性起出现之果。又前约修生。此约修显。若尔何以更无别问。复何以前品差别果。终而无瑞。证平等因竟。便有瑞耶。即以此义。显是会前。若更别问。便有隔绝。欲会前故。不以瑞隔。普法希奇。因果各瑞。又前应有瑞。证经来未尽。所以无也。别谓此品。先因后果。义次第故。亦远答前第二会。初所行问。故及不思议品。念请种性。本顾问故。前虽已答。下二深妙。故重明之。亦犹相海及与随好妙中之妙。古德别为一段因果。

  二释名者。初则通显二品义。名依性起修。依性起用。差别相尽。因果体均。故云平等因果。又因是果因。量周法界。果是果果。境界如空。因果二俱尽未来际。利乐含识。故名出现。别则品名。普贤即标人显法。明此行法非次第法。行者显法。非人品中。正明所行之法。非说人体。德周法界为普。至顺调善曰贤。依性造修曰行。然普贤行。诸经文中。多有其名。品中虽广。今但略显。束为十义。以表无尽。一所求普。谓要求证一切如来平等所证。二所化普。一毛端处有多众生。皆化尽故。三所断普。无有一惑而不断故。四所行事行普。无有一行而不行故。五所行理行普。即上事行皆彻理源。性具足故。六无碍行普。上之二法。互交彻故。七融通行普。随一一行。融摄无尽。八所起用普。用无不能。无不周故。九所行处普。上之八门遍帝网刹而修行故。十所行时普。穷三际时。念劫圆融。无竟期故。上之十行参而不杂。涉入重重。是故善财只入普贤一毛孔中。所得法门。过诸善友。不可说倍。又上十行通收为二。若约位后普贤说者。则是得果不舍于因。彻穷来际。为普贤行。以人彰法。则普贤之行。若约位。前位中普贤。则是以德成人。但修普行。即曰普贤。亦普贤即行。但从行名。若独约于位后普贤。则普贤之行。无施下位。广释普贤。如初会辨。

  三宗趣者。亦先通后别。通以二品。明其平等。因果为宗。会前差别。以为其趣。别以此品。明其平等。圆因为宗。成平等果。无二为趣。

  释文中二。此品辨因。后品明果。前中二。先长行。后偈颂。前中文二。先正说二。先明说因二。初标前略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复告诸菩萨大众言。

  普贤说者。以人表法。

  佛子如向所演(至)略说如来少分境界。

  言如向者。一近指向前随好一品。为于障重地狱众生。略说随好少分力用。广说难思。二通指前所说之果。为少分境。果海绝言故。三远通前差别因果。前文虽有圆融之义。以随方便。五位渐次。因果殊分。逐机就病。未尽法源。故名少分。则显向下平等因果。逐法性说。因果圆融。名广大说。

  △二徴释所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前文名略说耶。

  △二释。

  诸佛世尊为诸众生。

  释文二意。一者成止。诸佛世尊所以出世者。以诸众生有无明等十种过恶。未宜广说。是故先明差别因等。二者生后。谓诸众生既过滋多。障累无尽。则一治一切治。一现一切现。众生无尽。因果亦穷未来际故。前之所随。由未尽故。次明十过。

  无智。

  一无明。

  作恶。

  二作恶行。晋经名诸缠。则亦是惑。此二为总。次六皆无明。

  计我我所。

  三可知。

  执著于身。

  四着身见。故六地云。世间受身。皆由着我。

  颠倒疑惑。

  五三倒四倒等。不能决断。

  邪见。

  六乖僻正理。

  分别。

  七遍计分别。

  与诸结缚恒共相应。

  八结缚恒随。

  随生死流。

  九义通业苦。即因果流。

  远如来道。

  十行邪径故。此句结成诸句过失。

  故出兴于世。

  结缚等名。如常所辨。

  △二正陈今义。普贤之行。文二。初明所治广多。既一惑成百万障。则一障一切障义。则惑惑皆然。今从重说。文三。初总标。

  佛子我不见一法为大过失(至)于他菩萨起瞋心者。

  标瞋毒最重。除瞋之外。更遍推求。无有一恶如瞋之重。故晋经云。起一瞋心。一切恶中。无过此恶。决定毗尼经中亦云。菩萨宁起百千贪心。不起一瞋。以能违害菩萨大悲。莫过此故。菩萨善戒亦同此说。于他菩萨。起瞋心者。若于菩萨起其瞋。其过尤重。以令菩萨废大行故。是以大般若中。诸天魔王见诸菩萨互相是非。过常大喜。

  △二徴释二。初徴。

  何以故。

  △二释二。初总显。

  佛子若诸菩萨于余菩萨(至)即成就百万障门故。

  △二徴列名相。

  何等为百万障。

  标虽百万。略列百门。古人寄位。分为五段。

  所谓不见菩提障不闻正法障(至)恶罗刹中障。

  障十信行。

  不乐佛法障(至)不喜见闻佛自在神通障。

  障十住行。

  不得菩萨诸根障(至)不护持菩萨诸行障。

  障十行之行。

  乐诽谤一切智语障(至)不决定发菩萨弘誓障。

  障十向行。此下障十地行。

  不乐与菩萨同住障(至)不闻无碍法故口如哑羊障。

  哑羊者。此是耳根障。以生边地。不闻法处故。口无所说。舌根之障。次下自明。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坏障(至)三世诸佛菩萨种性障。

  昔人结云。菩萨万行。不过此五。起一嗔心。一切顿障。作此释者。非不有理。如贼心求法。岂独障于十地行耶。是知通障一切善法。信尚不起。况后位耶。又所障法界。如帝网重重。能障同所。亦皆无覆。故知百万犹是略明。

  △三结成。

  佛子若菩萨于诸菩萨(至)于余菩萨起瞋心者。

  △二能治深妙二。初正显文中。别有六位。位各十行。初一始修。后五成益。故后五段展转依初。是为初即摄后。一治一切治也。说有前后。得即一持。今初分二。初标举劝修。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至)应勤修十种法。

  △二徴数列结。

  何等为十。

  于中十法摄为五对。辨五种修。初二约人明谦敬修。

  所谓心不弃舍一切众生于诸菩萨生如来想。

  敬上爱下故。次二约法明真正修。

  永不诽谤一切佛法知诸国土无有穷尽。

  顺教知事故。次二约心行明广大修。

  于菩萨行深生信乐不舍平等虚空法界菩提之心。

  爱乐大行。坚大心故。次二约智明增胜修。

  观察菩提入如来力精勤修习无碍辨才。

  内入果智。外起胜辨故。后二约悲愿明长时修。

  教化众生无有疲厌住一切世界心无所著。

  众生无尽。悲化不疲。世界无边。愿住不着。

  是为十。

  △第二十种清净二。初蹑前起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则能具足十种清净。

  依于前来正修行时。成离染故。

  △二徴数列名。

  何等为十。

  次第从前十句而成。

  所谓通达甚深法清净。

  一由不舍诸众生故。达深法净。以诸众生皆有佛性。即妄而真。为深法故。

  亲近善知识清净。

  二由敬上故。能近善。

  护持诸佛法清净。

  三由不谤故。能护法。

  了达虚空界清净。

  四由知无尽故。了如空。

  深入法界清净。

  五由菩萨行不离法界故。能深入。

  观察无边心清净。

  六知菩萨心等虚空故。观察无边。

  与一切菩萨同善根清净。

  七观察菩萨。皆同此观。能入佛力。故名为根。

  不着诸劫清净。

  八精修不懈故。不着劫数。

  观察三世清净。

  九由化无厌故。观三世一切众生化未化等。

  修行一切诸佛法清净。

  十由住世界。是故能修一切佛法。

  是为十。

  △第三十种广大智二。初蹑前起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十法已则具足十种广大智。

  垢染既拂。本智自明。称性相知。故云广大。

  △二徴数列名。

  何等为十所谓知一切众生心行智(至)是为十。

  亦从前十及与次十。而成于此。然有开合。恐烦不配。说者随宜。

  △第四十种普入二。初蹑前起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十智已则得入十种普入。

  事随理融。本来即入。智了法尔。无境不通。故能身心皆得相入。亦从前三。生于此十。可以意得。

  △二徴数列名。

  何等为十所谓一切世界入一毛(至)非根入一切根。

  非根者。境识及理。皆非根也。

  一切想入一想(至)一世入一切三世是为十。

  △第五十种胜妙心二。初蹑前起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如是观察已则住十种胜妙心。

  由前如法。本性圆融。则令事理二但无碍。应机成益。名胜妙心。从前四生。亦可意得。

  △二徴数列名。

  何等为十所谓住一切世界语言(至)是为十。

  △第六十种善巧二。初蹑前起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十种(至)十种佛法善巧智。

  由上理事无碍故。今则权实皆能决断。名善巧智。

  △二徴数列名。

  何等为十。

  有十一句。后二合一。余皆如次。从前十成。

  所谓了达甚深佛法善巧智。

  一即言亡言。名为甚深。

  出生广大佛法善巧智。

  二无依故。故出生广大。

  宣说种种佛法善巧智。

  三如依空生于色。故能说种种。

  证入平等佛法善巧智。

  四住无二边。故证平等。

  明了差别佛法善巧智。

  五由了种智甚深秘密。故了差别。

  悟解无差别佛法善巧智。

  六无差别。二文全同。

  深入庄严佛法善巧智。

  七若无疑惑。则是佛法之所庄严。

  一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八以平等心。成一方便。

  无量方便入佛法善巧智。

  九三世之法。约差别门。所以名为无量方便。

  知无边佛法无差别(至)于一切佛法不退转善巧知。

  十由住佛力。所以得知佛法无边自力不退。

  是为十。

  从前十展转既尔。从前四段。义亦应然。如是展转。不离始修。故随一法。具一切矣。

  △二结劝。

  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法已(至)悉与三世诸佛法等。

  一行能具一切行。故疾得菩提。

  △大文第二证成文二。初现瑞证二。初此界。

  尔时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雨不可说神力说法云。

  △二结通十方。

  如此世界四天下(至)十方一切诸世界中悉亦如是。

  △二诸菩萨证亦二。初此土。

  尔时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最大誓愿授记深法。

  授记深法者。少用功力。疾得菩提。

  佛子我等一切同名普贤。

  同名普贤者。皆有此行故。

  各从普胜世界。

  依此普法。最为胜故。

  普幢自在如来所。

  此行成果。高出无碍故。

  来诣此土悉以佛神力故(至)来此道场为汝作证。

  △二结通。

  如此道场我等十佛刹(至)一切诸世界中悉亦如是。

  △二以偈重显二。先叙述二。初说偈仪。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观察十方洎乎法界。

  △二说偈意。

  欲开示菩萨行(至)令其开悟而说颂言。

  此有十意。偈中并具。

  △二正颂有百二十一颂。大分为二。初二十四颂。显说分齐。余皆正辨普贤行相。此是伽陀。与前长行。绮互共显普贤之行。前是略明十法。展转相生。此则广显诸门。略无展转。又前多显体。此多辨用。前中又二。初一颂诫听许说。

  汝等应欢喜舍离于诸盖一心恭敬听菩萨诸愿行。

  △二正示分齐。文二。初许说过去菩萨之行。

  往昔诸菩萨最胜人师子(至)说名论师子。

  △二许说三世佛菩萨行。于中二。初有三偈。举所说时处二。初二举时。

  于一贤劫中千佛出于世(至)我当分别说。

  △二举处。

  如一佛刹种无量刹亦然未来十力尊诸行我今说。

  △二明所说行。亦二。初诸佛出世之行。

  诸佛次兴世随愿随名号(至)化彼令修习。

  即普贤行。是故名为因果圆融。

  △二有七偈。菩萨三轮愿智之行。即普贤行。

  入于如是智修其最胜行(至)我当说彼行。

  △二九十七颂。正显普贤行。分二。初即悲大智行。有十种行。初有五颂。明善入帝网行。

  于一微尘中悉见诸世界(至)悉能分别知。

  △二有十七颂。深入时处微细行。

  深入微细智分别诸世界(至)唯除佛开示。

  △三有三颂。明了佛心秘密行。

  世界及如来种种诸名号(至)得至于彼岸。

  前一偈半。蹑前起后。后一偈半。正显难了能了之慧。

  △四了三世佛摄化之行。

  过云诸世界广大及微细(至)一切悉能知。

  △五有二偈。明于六根无碍之行。

  出生无碍眼无碍耳鼻身(至)悉知三世法。

  △六有三偈。明如化无方行。

  善学一切化刹化众生化(至)度脱无边众。

  △七有十颂。明器世间自在行。

  诸佛甚深智如日出世间(至)知无二非二。

  此中玄妙。宜审思之。

  △八有六颂。明智正觉世间自在行。

  了知诸世间如?如光影(至)一切无差别。

  △九有五颂。明非身示身行。

  如来法身藏普入世间中(至)不着我我所。

  法身藏者。即前藏身普贤菩萨自体遍言。亦同此也。

  △十非量示量行。

  譬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至)度无量众生。

  △二即智之悲行。亦有十行。初无住摄化行。

  未安者令安安者示道场(至)未曾有退转。

  △二有四偈。明非身现身行。

  世间种种身一切悉了知(至)称扬不可尽。

  △三有一颂。明分布舍利行。

  诸佛能现身处处般涅槃一念中无量舍利各差别。

  △四有二颂。明知佛大心行。

  如是未来世有求于佛果(至)名住普贤行。

  △五有三颂。明法轮深入行。

  如是分别知无量诸行地(至)得无上菩提。

  △六有五颂。明了知根器行。

  无量无边心各各差别业(至)得名为普贤。

  △七有三颂。明了世业惑行。

  众生皆妄起善恶诸趣想(至)一念悉能入。

  △八有五颂。明了达根境无碍行。

  眼耳鼻舌身意根亦如是(至)亦复无退转。

  △九有一颂。知四种说法行。

  佛说众生说及以国土说三世如是说种种悉了知。

  刹说等者。略有三义。一约通力。二约融通。一说一切说故。三约显理。是说菩萨触境皆了知故。则触类成教。如香饭等。

  △十有二颂。三世摄化行。

  过去中未来未来中现在(至)边际不可得。

  平等因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七十九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入第五十卷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

  △初来意者。前品明称果之因。此品辨如因之果。体虽平等。不坏二相。先因后果。义次第故。亦为答前不思议品出现念故。答第二会所行问故。会释如前。

  二释名者。如来是有法之人。即三身十身之通称。出现是依人之法。果用化用之总名。

  如来虽见上文。对出现故。重辨十身。十身皆有出现之义。而今且寄三身以明。然来即出现。为分人法。晓喻分明。故重辨之。若依法身。如来者即诸法如义。如理常现。名为出现。故下文云。普现一切而无所现。又云。体性平等不增不减等。若依报身。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本性功德一时顿显。名为出现。故下文云。如来成正觉时。于一切义。无所疑惑。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等。若依化身。则乘萨婆若乘。来化众生。故曰如来。即应机大用一时出现。故偈文云。以本愿力现佛身。令见如来大神变。又云。随其势力。于菩提树下。以种种身。成正觉等。今以新佛旧成。曾无二体。新成旧佛。法报似分。无不应时。故即真而应。应随性起。故即应而真。三佛圆融。十身无碍。故辨应现。即显真成。是以晋经名性起品。性字虽是义加。未爽通理。以应虽从缘不违性故。无不从此法界流故。以净夺染性即起故。若离于缘性叵说故。下加性起菩萨。表所说故。妄虽即性。不顺性故。

  今以起义多含。直云出现。从性从因。从真从感。皆出现故。

  若言唯辨应身出现。非唯失前性因二义。亦未足显深。何能融前差别之果。

  若以来为现义。如来即出现。持业释也。若分人法三身。皆如来之出现。拣余出故。

  第三宗趣。即以平等出现为宗。融差别果而为其趣。

  四正释文。文为七分。初加分二。初毫光加请主。文三。初光中有十义。束为三。初一出处。次一名体。余八业用。

  初光出处。

  尔时世尊从眉间。

  眉间放者。表证中道。离有无二边故。表无住道。离真应二边故。

  白毫相中。

  白毫者。表所出现。性无垢故。能诠出现。诸教本故。

  △二辨光名体。

  放大光明名如来出现。

  如所说故。后有八段。皆是光业。

  △三眷属光。即是因业。

  无量百千亿那由他阿僧祇光明以为眷属。

  总摄诸法。皆此生故。

  △四舒业。

  其光普照十方尽虚空法界一切世界右绕十匝。

  △五敬业。

  显现如来无量自在。

  △六觉业。

  觉悟无数诸菩萨众震动一切十方世界。

  △七止业。

  除灭一切诸恶道苦。

  △八降伏业。

  映蔽一切诸魔宫殿。

  △九示现业。

  显示一切诸佛如来(至)及以一切道场众会。

  △十卷业。

  作是事已而来右绕菩萨众会。

  △二正明加相。

  入如来性起妙德菩萨顶。

  所以偏加此菩萨者。如名所显故。性有二义。一种性义。因所起故。二法性义。若真若应。皆此生故。亦有释云。性起妙德。即是文殊说此法门。加性起称。作此释者。无违大理。以文殊大智。为能显普贤法界。为所显共成遮那之出现故。亦是解行满故。佛出现也从顶入者。是加持相。妙智之极。方能显故。

  △三加益二。初大众同欣。知法将被。

  时此道场一切大众(至)必当演说甚深大法。

  △二妙德领旨。知佛世尊令求说主二。初长行身心致敬。

  尔时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至)一心向佛而说颂言。

  跽者跪也。

  △二偈颂。赞请十偈分二。初五偈赞二。初一总赞申敬。

  正觉功德大智出(至)是故我今恭敬礼。

  △二有四偈别赞。

  已升无相境界岸(至)与一切佛同其性。

  初三赞果。后一赞因。

  △二偈请五。初一自叙得益。即是领旨。

  导师放此大光明(至)而复还来入我身。

  △二有一偈。领众意请。

  决定法中能善学(至)是故我令请法王。

  △三有一偈。叹众堪闻。

  令此众会皆清净(至)如是贤胜咸来集。

  △四有一偈。叙佛令请。

  利益世间尊导师(至)令我问于无上法。

  △五有一偈。正求法主。

  谁于大仙深境界(至)世间尊导愿显示。

  已领佛意。故不请佛。

  △二口光加说主者。示所请故。文中有三。初光亦十。初出处。

  尔时如来即于口中。

  口中放者。表教道传通故。

  △二光名。

  放大光明名无碍无畏。

  令得无碍辩。不畏大众。及深理故。

  △三因业。

  百千亿阿僧祇光明以为眷属。

  △四舒业。

  普照十方尽虚空等法界一切世界右绕十匝。

  △五敬业。

  显现如来种种自在。

  △六觉业。

  开悟无量诸菩萨众震动一切十方世界。

  △七止业。

  除灭一切诸恶道苦。

  △八降伏业。

  映蔽一切诸魔宫殿。

  △九示现业。

  显示一切诸佛如来(至)及以一切道场众会。

  △十卷业。

  作是事已而来右绕菩萨众会。

  △二正明加相。

  入普贤菩萨摩诃萨口。

  光入口者。教以口传故。如佛说故。加普贤者。是普贤行之果故。所证法界。由理显故。

  △三明得益。

  其光入已普贤菩萨身(至)唯除如来师子之座。

  唯除如来。拣师资故。

  △二本分二。初徴事而问。

  尔时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至)世莫能知是何瑞相。

  △二引例以答。答即是本。

  普贤菩萨摩诃萨言(至)今现此相当说其法。

  △三表瑞证成。

  说是语时一切大地悉皆震动。

  显说希奇。才闻其名。已有徴故。大地动者。大法将显。大惑将倾故。

  出生无量问法光明。

  出问法光者。冥加智慧。助发请故。

  △三请分二。初长行四。初总举法请。

  时性起妙德菩萨(至)出现之法愿为我说。

  △二叹众堪闻。

  佛子此诸无量百千亿(至)无量功德皆已来集。

  △三叹说主具德。别叹十事。

  佛子汝已曾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所承事供养。

  供多佛。必曾闻故。

  成就菩萨最上妙行。

  成妙行。曾已修故。

  于三昧门皆得自在。

  定自在。有所依故。

  入一切佛秘密之处。

  亲证入故。

  知诸佛法。

  知教道故。

  断众疑惑。

  除他疑故。

  为诸如来神力所加。

  上力加故。

  知众生根。

  审相器故。

  随其所乐为说真实解脱之法。

  能随说故。

  随顺佛智演说佛法列于彼岸。

  顺智到岸。得意深故。后总结十德。

  有如是等无量功德。

  既有说德。堪宜说故。

  △四标章别请。

  善哉。

  初句赞善。蹑前三段次别十事。以显无尽。

  佛子愿说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之法。

  此是总相。总集多缘。成出现法。法含持轨。余九是别。

  身相言音心意。

  即三业秘密。

  境界。

  即智之所缘。亦分齐境。

  所行之行。

  依境修行。通因通果。

  成道。

  成菩提道。

  转法。

  既成菩提。心转法轮。

  乃至示现入般涅槃。

  应成菩提。必示涅槃。

  见闻亲近所生善根。

  若存若亡。见闻皆益。备斯九事。一化始终。有云。初一所依之法。余九能依之德。亦有斯理。

  如是等事愿皆为说。

  即结请也。

  △二偈请十偈。分三。初一赞德。标请颂前三段。

  时如来性起妙德菩萨(至)向普贤菩萨而说颂曰。

  善哉无碍大智慧(至)佛子闻已皆欣庆。

  △第二有四偈。举法别请。颂前第四段。

  菩萨云何随顺入(至)有何等利愿宣说。

  △三有五偈。叹德劝请。通颂后三段。于中有四。初总赞以请。

  此诸菩萨皆合掌(至)净众生有愿为说。

  △二有二偈。劝说之方。

  愿以因缘及譬喻(至)示佛菩提亦如彼。

  以法深难领故。请说因喻。

  △三有一偈半。叹众堪闻。

  十方千万诸佛土(至)于微妙义生渴仰。

  △四有半偈。结请所说。

  愿以净心具开演如来出现广大法。

  净心显说。无过具演。文义周圆。

  △四说分。大分为二。初别答十问。十段各有长行及与偈颂。一一具十。今初答出现之法。长行二。初标告叹深。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佛子此处不可思议。

  △二随义别显三。初法说广酬前因缘三。初标。

  所谓如来应正等觉以无量法而得出现。

  总标多因。成出现果。

  △二释二。初徴以总释。

  何以故非以一缘非以一事如来出现而得成就。

  缘约能成之缘。事即所成因体。上反释。下顺释。

  以十无量百千阿僧祇事而得成就。

  向言无量。乃是总相。今此明有十个无量。以显无尽。理实则有百千阿僧祇数无量。此十无量。皆遍十喻。言百千者。古人云。以十无量入中。十喻已成一百。以后结中十句。一一结前百门为千。其中更有别义。方成无量。今以下别列。十门之中。门门皆云。以无量因。则不俟相入。是知百千之言。但是数之总称耳。

  △二徴数别明。

  何等为十所谓过去(至)一切众生菩提心所成故。

  一始发大心。誓期出现。故此心何相。

  过去无量清净殊胜志乐所成故。

  二明上求胜志。

  过去无量救护一切众生大慈大悲所成故。

  三明下化慈悲。

  过去无量相续行愿所成故。

  四行以续愿。此行谓何。

  过去无量修诸福智心无厌足所成故。

  五明不出福智。

  过去无量供养诸佛教化众生所成故。

  六别显福严。

  过去无量智慧方便清净道所成故。

  七别明智严。

  过去无量清净功德藏所成故。

  八净前功德。

  过去无量庄严道智所成故。

  九严前智慧。所谓方便道。教道。证道。无住道。正道。助道。一道。二道等。皆庄严故。

  过去无量通达法义所成故。

  十穷究法源。真实智故。

  △三结。

  佛子如是无量阿僧祇法门圆满成于如来。

  既皆过即积因。多法圆满。令二利果。一时出现。故出现言。通真通应。

  △二喻明深广。双酬因喻。十喻分十。每喻各三。谓喻合结。喻酬譬喻。合酬因缘。故云非以一缘一事而得出现。又前法说。多约往因。此中合文。多约现缘。今初大千兴造喻也。此喻为总。总喻众缘。以成出现。故经云。以无量缘等。下说云雨。皆此所霔。文中分三。初喻四。初总辨多缘。

  佛子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非以一事而得成就。

  上反。下顺。

  以无量缘。

  缘即因缘。如众生业。及风雨等。

  无量事。

  事即事相。如所持水。及宫殿等。

  方乃得成。

  △二别显缘相。

  所谓兴布大云降霔大雨。

  先明云雨上霔。次明风轮下持。

  四种风轮相续为依其四者何(至)能持大水故。

  能持者。若无此轮。雨无停处。

  二名能消能消大水故。

  水若不减。碍起天宫。

  三名建立建立一切诸处所故。

  水虽已减。假此成立。谓减一节水。起一重天。如严冬急流。重重冰结。

  四名庄严庄严分布咸善巧故。

  虽起总处。无别庄严。故须第四。

  △三显彼因起。

  如是皆由众生共业。

  谓上云等。略由二因。一众生外增上业。言共业者。谓多有情应生此界。共业同变。于中有四句。谓共中共等。

  及诸菩萨善根所起。

  二菩萨善根。此有二意。一约同居。谓地前菩萨。二约能化。谓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等。便修彼因。以取彼国。故有众生之类。即菩萨佛国。次显受用果。

  令于其中一切众生。

  谓先成器界。后起众生。依之而住。如俱舍婆沙等辨。

  各随所宜而得受用。

  谓水族众生。得水受用等。又人天罗刹。宫殿无碍。菩萨众生。净秽同居。

  △四性相结成。

  佛子如是等无量因缘乃成三千大千世界。

  结前生后。

  法性如是。

  正结此句为总。此法性言。通于性相。余句别显性空。亦遮其妄计。

  无有生者。

  谓非冥性。微尘等生。

  无有作者。

  亦非自在。梵王等作。

  无有知者。

  亦无神我。而为能知。上三显能作空。

  无有成者。

  显所作空。

  然彼世界而得成就。

  虽能所俱空。不碍相有。故云而得成就。如是无碍。方为法性如是之义。

  △二法合。

  如来出现亦复如是(至)成就如来无漏善根力故。

  前三是因圆。后一二利果满。因圆果满。佛出现故。一品之内。多以依报喻正报者。非唯义类于似。实则外由内变故。令外器全似于内。是以上云。皆由菩萨善根所起。众生共业之所生等。华藏品中。已略开显。

  如来如是成等正觉法性如是无生无作而得成就。

  略不合第三。显彼所因。以次下二喻自别合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二洪霔大千喻。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唯除大千界将欲成时。

  此之云雨。即前喻中兴云降雨。正喻如来出现法门。广大难知。周十方故。上喻。

  △下合。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唯除诸大菩萨心相续力。

  心相续力者。若约信受如来大法。但是圆机。坚种相续。能受深者。若约具受。则八地已上由得无尽陀罗尼力。方能受持。乃至十地方受如来云雨说法。是以文言除大菩萨。由初义故。但拣二乘。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云雨无从喻。

  复次佛子譬如众生(至)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上喻。

  △下合。

  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至)亦无所从来无所至去。

  菩萨善根。如生共业。感彼出现。法云法雨。机感而现。非是先有。一方一所从彼而来。机谢而去。亦非归生旧所。故体无生灭。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四大雨难知喻。喻深果行。非心境故。

  复次佛子譬如大云(至)乃至一滴无不明了。

  上喻。

  △下合。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若欲思量心必狂乱。

  古人释云。教广行大。因深果远。故非预二乘。亦不乖理。

  唯除一切世间主菩萨(至)入众生心无不明了。

  但是大机。即世间主。无能所行。即能知之。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五大雨成败喻。况佛灭惑。成福智德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云(至)名为能灭能灭火灾。

  即坏界之时。

  有大云雨名为能起(至)名为能止能止大水。

  即以水止水。

  有大云雨名为能成(至)分别三千大千世界。

  △二合。

  佛子如来出现亦复如是(至)能起一切众生善根。

  上二灭惑成福。

  有大法雨名为能止(至)能成一切智慧法宝。

  此二灭障成智。即是止观双运。

  有大法雨名为分别分别一切众生心乐。

  后一权智照机。若无第二。则同二乘无三。同外道无四。增无明无五。非种智此即分上总中法雨令差。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六一雨随别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云雨一味水随其所雨无量差别。

  喻佛一味随诸根器。合前差别。上喻。

  △下合。

  如来出现亦复如是(至)随宜说法无量差别。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七胜处。先成喻。文二。初正明。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及余众生诸所住处。

  喻佛胜缘。先济之德。

  △下合。

  佛子如来出现亦复如是(至)有为善根诸行智慧。

  △二牒以释疑。

  佛子譬如大云雨一味水(至)随众生器而有差别。

  前中先成。由于业力。此中法异。由于机殊。不乖第六一味之言。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八事别由因喻。喻佛成辨大事之德。亦是德殊。由于智故。文中分三。初莲华表佛。总中略无。

  复次佛子譬如世界(至)名如来出现功德宝庄严。

  名出现者。表佛现故。而言大者。准五卷大悲经第三云。有千叶故。

  遍覆水上光照十方一切世界。

  光照十方。金色光也。

  时摩醘首罗净居天等(至)有尔所佛出兴于世。

  有尔所佛者。有千枚华。表千佛故。故劫名贤。贤善多故。余多同此。

  △二风轮起处。

  佛子尔时其中有风轮起(至)能成一切诸如意树。

  即有力。遥持广前第三建立风轮。

  △三结因有属。

  佛子大云所雨一味之水(至)风轮差别故世界差别。

  △二合三。初合莲华表佛喻。

  佛子如来出现亦复如是具足一切善根功德。

  合上大水遍满。

  放于无上大智光明名不断如来种不思议智。

  合生莲华。谓不断种性如华。表佛故。

  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合上光照十方。

  与诸菩萨一切如来灌顶之记当成正觉出兴于世。

  合知佛当出。

  △二合风轮起处喻。

  佛子如来出现复有无上(至)殊胜寿命无有穷尽。

  此十智光。次第合前。所成唯果德。能成通因果。又能成即实之权。所成唯差别之德。故下结云。一体等。

  △三合结因有属三。初结因。

  佛子如来大悲一味之水(至)成就如来出现之法。

  即能成之智。合上一味之水。风轮不同。此轮由一节水减。一重轮生。如澄水垽。今推能成。由一味大悲故。

  △二结果。

  佛子一切如来同一体性(至)出生种种智慧光明。

  即所成之大智。从一实智。随权而生。合上风轮。有差别故。世界差别。

  △三结缘。由众生异。合上众生。善根不同。兼释外疑。于中分三。初牒前正理。

  佛子汝等应知如来于一解脱味。

  一解脱味。即能成之水。水具二义。悲及解脱。二文影略。

  出生无量不可思议种种功德。

  种种功德。通能所二智。

  △二举外疑情。

  众生念言此是如来神力所。

  然感应之道。略有三义。一互相成。二互相夺。三缘成性空。而今众生以缘夺因。纯推佛力。失因缘义。

  △三如来为释。

  佛子此非如来神力所造(至)少分智慧无有是疑。

  上以因夺缘。一向言非。下为说正义。

  但以诸佛威德力故令诸众生具佛功德。

  因缘相成。

  而佛如来无有分别。

  复有二义。一成上。因缘虽随众生。心无分别。二成第三义。了性空故。

  无成无坏。

  缘成故无成。无成故无坏。

  无有作者亦无作法。

  所成既空。何有能成。并能作者。及作法耶。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九四轮相依喻。况佛体用。依持之德。亦广建立风之别义。文三。初喻二。初能持之风。

  复次佛子如依虚空(至)何等为四一名安住。

  一时持水。

  二名常住。

  多时不动。

  三名究竟。

  与劫齐量。

  四者坚固。

  体性坚密。俱舍论云。假使有一大诺健那。以金刚轮。夺威悬击。金刚有碎。风轮无损。其量广无数。厚十六洛叉。彼但有一。与此不同。

  △二四轮相依。

  此四风轮能持水轮(至)令三千大千世界而得安住。

  准俱舍论。次上水轮厚八洛叉。洛叉亿也。次上更有一重金轮。厚计三亿二万由旬。然其世界。或说三轮而得成就。谓风水金。或说五轮。下加虚空。上加大地。今欲称法。合成四轮。地中含金。金亦地也。

  △二合二。初合能持四种风轮。

  佛子如来出现亦复如是(至)能持一切众生善根。

  有配四摄。义则少似。既合如来出现。则成太局。今谓通四。

  何等为四所谓普摄众生皆令欢喜大智风轮。

  一未信入者。以四摄法。普皆摄取。示以正理。

  建立正法令诸众生皆生爱乐大智风轮。

  二已信受者。建立教法。

  守护一切众生善根大智风轮。

  三已入法者。令其成行。

  是一切方便通达无漏界大智风轮。

  四已成行者。令其得果。

  是为四。

  △二合四轮相依。

  佛子诸佛世尊大慈救护(至)依大方便善巧。

  一慈悲合地。能厚载故。

  大方便善巧依如来出现。

  二方便合水。曲随器故。

  如来出现依无碍慧光明。

  三出现合风。力能持故。

  无碍慧光明无有所依。

  四无碍合空。如空无碍故。故净名云。其无碍慧。无若干故。文虽但取。展转相依。不妨有以。无若干故。若准偈中慈悲之前。更有一切佛法之言。以况树林。如是则有五重相依。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十大千饶益喻。况佛出现利世之德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虚空众生得虚空饶益。

  一切众生。各随所宜。而得受用。

  △二合。

  如来出现亦复如是种种饶益无量众生。

  次第合前四益。

  所谓见佛生欢喜者得欢喜益。

  见佛生喜。如鱼得水。

  住净戒者得净戒益。

  戒如平地。万善由生。

  住诸禅定及无量者得圣出世大神通益。

  定如宫室。得安息故。

  住法门光明者得因果不坏益(至)得一切法不坏益。

  慧如虚空。不可坏故。上句不坏事。下句不坏理。

  是故说言如来出现饶益一切无量众生。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应正等觉(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总结成益。结上十喻。

  佛子菩萨摩诃萨知如来出现。

  有十一句。次第各别。结上十门。以九十二句。结第九门。故有十一。

  则知无量知成就无量行故。

  多因出现。

  则知广大和周遍十方故。

  广故难受。

  则知无来去知离生住灭故。

  无生故无从。

  则知无行无所行知离心意识故。

  非心识故。思必狂乱。

  则知无身知如虚空故。

  如空故。惑见双亡。

  则知平等知一切众生皆无我故。

  平等无我。故唯一味。

  则知无尽知遍一切刹无有尽故。

  由无尽故。诸乘遍化。

  则知无退知尽后际无断绝故。

  后际无断故。佛种不断。

  则知无坏知如来智无有对故。

  无对者。即无碍慧。

  则知无二知平等观察为无为故。

  为无为平等观者。即摄三轮。归无碍慧。

  则知一切众生皆得饶益本愿回向自在满足故。

  本为众生。故令利益。自在满足。若将一一通前十门。未为得意。

  △二偈颂三十七颂。分三。初叹深许说二。初叹深难量二。初一偈总叹。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十方大雄最无上(至)功德第一超世间。

  颂前标告不思议言。

  △二有十偈别叹。

  十力功德无边量(至)今见如来大神变。

  次第颂前。总结之中。十一句亦第九偈。颂九十二句。结既结喻。今此亦即通颂前喻。喻则性相双明。此则多就性说。古称性起。弥复有由。一无边量。即无量义。二一毛叵量。即广大义。三空际叵得。即无生义。然此第三似颂第五如空之喻。第六似颂第三无生灭喻。取义不同。故皆案次。四不能知者。离心识故。五遍于一切非一者。即如空义。六体性平等。即是平等无我义也。七前遍诸刹。此遍三世。文绮互耳。八无变易。故尽后际。九离言说故。无二无对。十本愿现身。故能成益。

  △二诫听许说二。初诫听劝修。

  若有欲知佛境界(至)令心所向皆无碍。

  半上偈云。净意如空。总以喻显。下半别显。一离于忘取。如彼净空。无云翳故。斯即真止。二触境无滞。如彼净空。无障碍故。斯即真观。此观不作。意以照境。则所照无涯。此止体性离而息忘故。诸取皆寂。若斯则不拂不莹。而自净矣。无净之净。则暗蹈佛境矣。此为心要。后学思行。

  △二许说分齐。

  是故佛子应善听(至)一切善根我今说。

  初有半偈。结前生后。后一偈半。正示分齐。牒举十门。略无行者。三业摄故。阙正觉者。导师中摄。或复略无。

  △二颂前十喻。即为十段。初大千兴造喻。有其四颂。以是总故。文二。初总显多缘。

  譬如世界初安立(至)十力生因莫能测。

  前一喻况。后一法合。下皆仿此。

  △二有二偈。别显缘相。

  譬如劫初云霔雨(至)普导令成无上果。

  △二有十八偈。如次颂前洪霔已下九段经文。

  如有大雨名洪霔(至)悉使灭除诸惑恼。

  每段二颂。前八文显。其第九云。方便依智者。智即颂前出现。然无碍慧是佛实智。中二皆权。于中智即知事方便。随机合上。即是权实无碍对。初即成悲智双游。

  △三结说无尽。

  如来出现法无边(至)无譬喻中说其譬。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一(入第五十卷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别答出现九门。先明身者。后八依故。长行文二。初标告。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云何见如来应正等觉身。

  △二别释其相。文三。初就法总明。次约喻别显。后就法总结。然总中五遍通向下喻中十身。结中十句别结十喻。同前出现。

  今初就法总明。文有四节。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于无量见如来身。

  先总教广见。

  何以故。

  次徴其所由。

  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一法(至)一众生见于如来。

  三反释所以。总举五法。法是所知法界。及调伏法事。是调伏众生行事。晋经名行。身即是正。国土是依。生是所化。

  应遍一切处见于如来。

  四顺以结。酬应翻上五。成五无量界。身为能遍。四为所遍。一遍法界。二遍调伏界。三遍调伏加行界。四遍世界。五遍众生界。唯有五界。非是略也。

  △二约喻别显。明如来出现有十种身。一周遍十方身。二无著无碍身。三普入成益身。四平等随应身。五无生潜益身。六圆回等住身。七无心普应身。八穷尽后际身。九严刹益生身。十严好满愿身。此即八地后十身也。而为次不同。一法身。二智身。三威势。四菩提。五庄严。六意生。七化。八力持。九福德。十愿。四是菩提者。初成先照。是故偈云。日光出现。五庄严者。一一毛孔。随好光明。所庄严故。余文并显。显此十身。举十喻况。一一喻中。文各有三。谓喻合结。今初虚空周遍喻。况周遍十方身。故下结云。以其心无量。遍十方故。文三。初喻。

  佛子譬如虚空遍至一切色非色处非至非不至。

  上直示。下徴释。

  何以故。

  徴云。至不至别。何得俱耶。

  虚空无身故。

  以一无身。释上二义。由无身故。无可得至。亦以无故。无所不至。如色中空。空若有身。身即质聚。便碍于色。如铁入水。水不入铁。今由无身。故能遍入。

  △二合。

  如来身亦如是遍一切处(至)何以故如来身无身故。

  合准喻知。此以事空。以况理空。理空即是法身。故经偈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故。

  为众生故示现其身。

  即释外疑。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一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二空无分别喻。况无著无碍身。故下结云。所行无碍。如虚空故。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虚空(至)无有分别亦无戏论。

  空无分别。不碍显色。智无分别。不碍利生。

  △二合。

  如来身亦复如是(至)一切戏论皆永断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二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三日光饶益喻。喻普入成益身普入法界故。

  △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日出于阎浮提无量众生皆得饶益。

  上总。下别。

  所谓破闇作明变湿令燥(至)行者见道居者办业。

  后释成。

  何以故日轮普放无量光故。

  △二合。

  佛子如来智日亦复如是以无量事普益众生。

  上总。下别。别有十种益。合前八句。

  所谓灭恶生善破愚为智。

  初之二句。合初二句。世出世间二相异故。

  大慈救护大悲度脱。

  三㧞四流之苦。与出世之乐。拯二乘沉定水之苦。与菩提之乐。皆合变湿令燥之义。

  令其增长根力觉分。

  四即道品。通长三乘草木。

  令生深信舍离浊心。

  五信合二义。一成上义。信能增长一切法故。二合成熟。信能必到如来地故。

  令得见闻不坏因果令得天眼见殁生处。

  六七二句合前廓彻虚空。六得见闻四谛因果智。七得三明十力智。如空有日。廓净照彻故。

  令心无碍不坏善根。

  八有二义。令心无碍。成上彻空。不坏善根。成下莲华。如赤莲华。不遇日光。翳死无疑。三乘善根若遇智日。则便不坏。

  令智修明开敷觉华。

  九正合开华。上已开者。合其不坏。今未开者。令得开故。

  令其发心成就本行。

  十合后二句。发菩提心即见大道。成就本行。是办家业。后释成。

  何以故如来广大智慧日身放无量光普照耀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三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四日光等照喻。平等随应身。由住真际故。无私平等。文三。初正喻二。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日出(至)照一切须弥山等诸大山王。

  喻菩萨十大山王。表十地故。

  次照黑山。

  黑山喻缘觉。以无法空之慧光故。不能出生诸功德故。

  次照高原。

  高原喻声闻不生佛法莲华故。

  然后普照一切大地。

  大地一种。通含三聚。取于决定能生之处。喻正定聚得缘方生。喻不定聚砂卤等地。喻邪定聚然亦不舍。故皆等照。

  日不作念我先照此(至)有高下故照有先后。

  △二合。

  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至)照无碍无障无所分别。

  △二释疑。

  佛子譬如日月随时(至)智慧光明种种有异。

  疑云。日月光明是一佛智。万殊岂为同喻。释云。岂不向说。但随山地。有其高下耶。故知但随众生智慧高下。不同佛无私智无若干也。未违前喻。又既约机说异。则照高未能兼下。照下而犹照高。又若舍化。先舍于小。次舍于中。唯菩萨高山。尽日蒙照。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四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五日益生盲喻。喻佛无生潜益身。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日出(至)令身调适离众患故。

  有目者睹。非是独为生盲不见。亦未曾灭。以潜益故。

  △二合二。初略。

  如来智日亦复如是(至)不见诸佛智慧日轮。

  略中五事。皆合于盲。而无信为总。故云无信眼故。此即涅槃阐提三罪。无信断善即一阐提。无解毁见即谤方等。毁戒邪命即犯四重。作五逆罪。

  虽不见佛智慧日轮(至)未来苦因皆消灭故。

  无解等四至恶。犹有佛性。亦为饶益。令离苦集。

  △二广显二。初能益光二。初列十光。

  佛子如来有光明名积集一切功德。

  初三句成就二种庄严。上一福严。下二慧严。

  有光明名普照一切。

  普照事。

  有光明名清净自在照。

  照净理。次三成三慧。

  有光明名出大妙音(至)普解一切语言法令他欢喜。

  此二成闻慧。

  有光明名示现永断一切疑自在境界。

  此一成思修。后四成四智。

  有光明名无住智自在普照。

  大圆镜智。无住普照故。

  有光明名永断一切戏论自在智。

  平等性智。绝戏论故。

  有光明名随所应出妙音声。

  妙观察智。随应演故。

  有光明名出清净自在音庄严国土成熟众生。

  成所作智。严土化生。

  △二结数分齐。

  佛子如来一一毛孔放如是等千种光明。

  以日有千光故。结云千实乃无数。

  五百光明普照下方。

  五倍自分行。

  五百光明普照上方。

  五位胜进行。

  种种刹中种种佛所诸菩萨众。

  △二所益众四。初益菩萨。

  其菩萨等见此光明(至)十地十智皆悉清净。

  有二种益。上益圆机。顿证佛境。下益权机。令熟权趣实。

  彼诸菩萨先所成就诸处诸地。

  处谓五眼等。地谓种性地。

  见彼光明转更清净一切善根皆悉成熟趣一切智。

  △二益二乘。

  住二乘者灭一切垢。

  △三益生盲。

  其余一分生盲众生(至)柔软调伏堪修念智。

  △四光益恶趣六。初拔苦与乐。

  地狱饿鬼畜生诸趣(至)命终皆生天上人间。

  △二因起邪见。

  佛子彼诸众生不觉不知(至)我是梵天我是梵化。

  △三慈音示正。

  是时如来住普自在三昧(至)皆是如来威神之力。

  △四回邪报恩。

  彼诸众生闻是语已(至)此诸众生得净眼故。

  △五佛与授记。

  如来与彼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六结光利益。

  佛子如来智日如是利益(至)令得善根具足成熟。

  此中诸益多同随好。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第六月光奇特喻。喻佛圆回等。住身谓等住三世。无增减故。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月轮(至)无有分别无有戏论。

  △二合。

  佛子如来身月亦复如是(至)声闻独觉学无学众。

  一圆智映二乘。

  随其所宜示现寿命修短不同而如来身无有增减。

  二常身示延促。

  一切世界净心众生菩提器中影无不现。

  三由其机器所见有无。菩提器者。堪受菩提之人。睹意生身。若心海澄清。妄念都寂。则真见佛矣。

  一切众生有瞻对者(至)所作利益皆得究竟。

  四所见无向背。初及后二皆圆回义。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六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七梵王普现喻。喻佛无心普应身不分而遍。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亦不分身无种种身。

  △二合。

  佛子诸佛如来亦复如是(至)亦不作念现若干身。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八医王延寿喻。喻佛穷尽后际身。初喻二。初彰其现德。

  复次佛子譬如医王(至)众生见者病无不愈。

  △二咒力持身。

  彼大医王知命将?(至)凡所疗治悉得除差。

  △二合二。初合现德。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炼治法药已得成就。

  合用药无不尽。

  修学一切方便善巧大明咒力皆到彼岸。

  合咒力为方便。

  善能除灭一切众生诸烦恼病。

  合见者病愈。

  △二合咒力持身。

  及住寿命经无量劫(至)诸烦恼病悉得消灭。

  前咒药持住多劫故。略不重明药咒能持。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八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九摩尼利物喻。喻佛严利益生身。雨宝离贫。即严刹故。各有体用。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令诸众生离苦调适。

  △二合。

  佛子诸如来身亦复如是(至)一切众生作大佛事。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九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十宝王满愿喻。喻佛相严满愿身。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非少福众生所能得见。

  △二合二。初正合。

  如来身如意宝王亦复如是(至)悉令得见所愿皆满。

  △二释疑。

  佛子佛身非是少福众生所能得见。

  初虽合喻。已是释疑。谓有疑云。若念皆见。今何不见。是故经云少福不见。

  唯除如来自在神力所应调伏。

  次疑云。亦有贫下薄福之人。何以得见。故经释云。除可调者。

  若有众生因见佛身(至)乃令得见如来身耳。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身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见。

  △三就法总结。

  以其心无量遍十方故(至)庄严一一佛身故。

  十句次第结前十身。其有难者。前已会释。

  △二偈颂。有二十偈。次第颂前长行十喻。喻各二偈。皆前偈喻。后偈法合。喻各二偈。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譬如虚空遍十方(至)非是善逝心弃舍。

  此下人第五十一经。

  △三出现语业。长行有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音声。

  △二释三。初就法略说。

  佛子菩萨摩诃萨。

  昔人亦以初十。入于中十为百。后十通前。则为千数。此亦可通。今更一解。后结则容通结中十。中十则别喻初十。但小不次耳。今初略说圆音之义。略启四门。一叙昔。二辨违。三会通。四正释。前三非要。广在别章。但正释文。自含众妙。四释文者。文有十音。以显无尽。各上向标名。下句释相。

  应知如来音声遍至普遍无量诸音声故。

  一普遍者。即随类音。然有二义。一约体广。无声不至。故云普遍无量音声。斯则人天等异。万类齐闻。上云众生随类各得解。二者随前一一之音。皆能独遍。如目连不究其边。

  应知如来音声随其心乐皆令欢喜说法明了故。

  二随乐音。谓趣举一一类音。能随乐欲。说种种法。上经云。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又云。佛以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此文通证前之二义。

  应知如来音声随其信解皆令欢喜心得清凉故。

  三随根解音。谓即上说中。随说一法。大小各闻。故云随其信解。故宝积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各各随所解。

  应知如来音声化不失时所应闻者无不闻故。

  四随时音。谓即上大小之法。令闻不闻皆自在。故云不失时。亦兼随闻一法。欣忧不同。宝积云。或有恐畏或欢喜。上四多约即体之用。是圆音义。后六多约即用之体。显一音义。

  应知如来音声无生灭如呼响故。

  五外随缘叩。我无生灭。

  应知如来音声无主修习一切业所起故。

  六内集缘成。何有主宰。

  应知如来音声甚深难可度量故。

  七甚深者。欲言其一。则万类殊应。欲言其异。则一体无生。又欲言其一。随一音中。能具多音。故上文云。一切众生语言法。一言演说尽无余。欲言其异。即上多音唯宜闻一。故下喻云。譬如天鼓发种种音。懈怠诸天唯闻无常学悟之音。故甚深也。

  应知如来音声无邪曲法界所生故。

  八纯称法界。

  应知如来音声无断绝普入法界故。

  九横入无断。

  应知如来音声无变易至于究竟故。

  十竖归一极。此十圆融一味。是如来圆音。是知或谓无声随叩发响。或谓如来唯一直声。无宫商等异。皆大地之一尘耳。

  △二约喻广说三。初结前生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音声。

  收上十声。要不出三。约相则广无量。约体则无主宰。约用则有显示。今并双非。以显中道。

  非量。

  莫穷其边。故非量。

  非无量。

  随机随时。有闻不闻。故非无量。

  非主。

  多缘集故。非有主。

  非无主。

  纯一法界生。故非无主。

  非示。

  当体无生。故无能示。

  非无示。

  巧显义理。故非无示。更以四句明体用无碍。谓一以用从体。由体无不在故。能令上十类皆遍一切。非唯遍声。亦遍一切时处众生如来法界等。虽复于色等皆遍。恒不杂乱。若不等遍。则音非圆。若由等遍。失其音曲。则圆非音。今不坏曲而等遍。不动遍而差韵。方成圆音。

  二以体从用。其一一音皆具含真性。

  三用即体故。上十类声皆不可得。唯第一义永离所执。故法螺常震。妙音常寂。名寂静音。如空谷响。有而即虚。若不即虚。非但失于一音。亦不能令圆融自在。四体即用故。寂而恒宣。若天鼓无心。而应一切。长风随窍。万吹不同。若不遍同。非但失于能圆。亦非真一梵音。随缘自在。名为如来圆音妙音。非是心识思量境界。

  △三徴释所以。

  何以故。

  徴意云。前言无量等。今何双非。

  △三举喻广释。其大意云。性相无碍。体用相即。约法难显。寄喻以明。有十大喻。即为十段。段各有三。今初劫尽唱声喻。喻前第六无主。文中分三。初喻。

  佛子譬如世界将欲坏时(至)法尔而出四种音声。

  言法尔者。俱舍第二云。生无色界。有二种因。一者因力。谓由近习及数习故。二者业力。谓上界后报业果欲至故。若生色界。则有三因。谓加法尔力。但器坏时。法尔有声。

  其四者何一曰汝等当知(至)是为四。

  然四种音。非是一时。初二火劫。将坏欲界及初禅时。三即水灾。坏二禅时。四即风灾。坏三禅时。

  佛子此诸音声无主无作(至)诸善业力之所出生。

  四声各别。故非无主。但从缘生。故非有主。

  △二合。

  佛子如来音声亦复如是(至)而能利益无量众生。

  明佛欲坏生死世间。亦有四声。说五乘法。初一人天。合上火灾。后三三乘。如次合前。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一相(至)应如是知。

  △二响声随缘喻。

  复次佛子譬如呼响(至)而能随逐一切语言。

  喻上第五无生。

  △次合。

  如来音声亦复如是(至)无言无示不可宣说。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二相(至)应如是知。

  △三天鼓开觉喻。喻合各三。初能开觉。

  复次佛子譬如诸天(至)墯诸恶趣后悔无及。

  喻第九无断绝声。遍入法界。化无断故。

  △二开觉益。

  放逸诸天闻此音已(至)诣天王所求法行道。

  △三结用归体。

  佛子彼天鼓音无主无作(至)而能利益无量众生。

  △二合三。初合能开觉。

  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至)出于无量妙法音声。

  上总。下别。别有十一声。义分四节。而有二意。一者初二通五乘。

  所谓无著声不放逸声。

  次六通三乘。

  无常声苦声无我声不净声寂灭声涅槃声。

  次一通于第一第二乘。

  无有量自然智声。

  后二唯大乘。

  不可坏菩萨行声至一切处如来无功用智地声。

  二者初一节配人天。三节配三乘。

  以此音声遍法界中而开悟之。

  △二合开觉益。

  无数众生闻是音已(至)或习菩萨无上大乘。

  △三合结用归体。

  而如来音不住方所无有言说。

  由不住方等故。上能普遍。是以庄严论云。若佛音声是有法。非非法者。不能遍至十方。反此故能。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三相(至)应如是知。

  △四天女妙声喻。

  复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至)出于如是无量音声。

  喻上第三随信解声。多音随乐故。

  △次合。

  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至)皆悉遍至悉令得解。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四相(至)应如是知。

  △五梵声及众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至)大梵天王独与我语。

  喻化不失时。熟者必闻。即以根熟。为所化众。

  △次合。

  如来妙音亦复如是(至)而能成就一切事业。

  △后结。

  是为如来音声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六众水一味喻。

  复次佛子譬如众水(至)水无念虑亦无分别。

  喻无邪曲声。从法界生。一体性故。

  △次合。

  如来言音亦复如是(至)而无念虑亦无分别。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六相(至)应如是知。

  △七降雨滋荣喻。

  复次佛子譬如阿那婆达多(至)而能种种饶益众生。

  喻欢喜声。称根增长故。

  △次合。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而能饶益一切众生。

  离佛无声。不从外来。离机无声。不从内出。

  △后结。

  是为如来音声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八渐降成熟喻。

  复次佛子譬如摩那斯龙王(至)降微细雨普润大地。

  喻无变声。以皆至究竟故。上先照高山。以显顿圆。此先小益。即是渐圆。

  △次合。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将降法雨。

  思欲说一乘法也。

  未便即降。

  恐破法墯恶道故。

  先兴法云。

  是说方便。方便含实。如云含水。

  成熟众生为欲令其(至)一切智智无上法昧。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八相(至)应知是如。

  △九降霔难思喻。

  复次佛子譬如海中有大龙王(至)百千无量差别。

  喻上甚深声。虽多差别。皆于甚深法界之所流故。

  △次合。

  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至)出种种言皆令欢喜。

  △后结。

  佛子是为如来音声第九相(至)应如是知。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一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二(入第五十一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十遍降种种喻。喻普遍声。非唯普遍四洲。亦遍出多雷音。文三。初喻亦三。初总。

  复次佛子譬如娑竭罗龙王(至)饶益众生咸令欢喜。

  △二别有五。初云。

  从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至)如是云网周匝弥布。

  △二电。

  既弥布已出种种色电光(至)一色云出种种色电光。

  △三雷。

  复于彼云中出种种雷声(至)及余无量种种音声。

  △四风。

  既震雷已复起凉风令诸众生心生悦乐。

  △五雨。

  然后乃降种种诸雨(至)各随其处所雨不同。

  此与贤首品。文有影略。

  △三结。

  虽彼龙王其心平等(至)善根异故雨有差别。

  △三合文亦有三。初总。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欲以正法教化众生。

  △二别亦五。初以身合。云有覆阴等故。

  先布身云弥覆法界(至)或为众生现法界身云。

  即菩提等十身之中。有是四身。名异义同。一即愿身。愿生兜率故。四即意生身。随意所生。同世色故。八即菩提身。具佛十力。成菩提故。九即威势。具四无畏。能伏外故。亦可十力降魔为威势。无畏为正觉。有正觉义故。余之六身。名义俱同。

  △二合电光。不出通明无畏。

  佛子如来以如是等无量身(至)满一切愿皆令欢喜。

  △三以三昧合雷声。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不坏解脱力三昧雷声。

  略有三义。一若秋之雷。蛰虫藏匿。若入三昧。诸恶不行。二若春之雷。则发蛰发萠。犹彼三昧。发生功德。三雷是雨之先相。三昧是说之先兆。有十种名。思而释之。

  △四以大智合风。

  佛子如来身云中出如是等(至)生不思议欢喜适悦。

  以后得智。观机警觉。加被令成法器故。

  △五以说法合雨二。初结前标后。

  此相现已一切菩萨(至)令一切众生身心清净。

  △二别有十法。

  所谓为坐菩提场菩萨雨大法雨名法界无差别。

  一将成正觉。念相欲尽。闻斯法雨。便细念都亡。得见心性。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始本无二。契同诸佛平等法身。故云法界无差别。

  为最后身菩萨雨大法雨名菩萨游戏如来秘密教。

  二出胎已后。坐道场前。后更无身。故云最后。法雨名游戏等者。此有三义。一开为二。谓游戏是神通大用。秘教即心智所契。二合为一。令于秘教出没自在。故云游戏。言秘教者。即诠如来三德涅槃故。涅槃经名秘密藏。安住于此。能建大事。神通作用。故名游戏。在法华经。以体从用。名如来知见。深固幽远。名为秘密。虽初心同禀。而穷究在斯。故亦为说。

  为一生所系菩萨雨大法雨名清净普光明。

  三一生所系者。谓如弥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细无明能障所知故。今为说令净彼细惑。成种智普照。上三皆等觉位。

  为灌顶菩萨雨大法雨名如来庄严具所所庄严。

  三灌顶菩萨。即十地受职位。十方诸佛。法水灌顶。墯在佛数。能受如来大法云雨。令具佛功德智慧。广作佛事。为庄严故。

  为得忍菩萨雨大法雨(至)不断菩萨大悲行。

  五得忍菩萨若取忍净。八地已上。将止此忍。劝满福智。不断悲故。若取初得。有说初地即得。为说信等功德。后后圆净。十地地智一一开发。不断二利故。

  为住向行菩萨雨大法雨(至)无休息无疲厌。

  六住向行三。即三贤位。令其入证。真如现前。依此变化。为甚深门。而胜进不息。

  为初发心菩萨雨大法雨(至)大慈悲行救护众生。

  七初发心者。通信初发心及信满发心。既发上求下化之心。令依愿行故。上皆已得本位。故并为说胜进上位之法。此下二门。通有二意。

  为求独觉乘众生雨大法雨(至)得不坏解脱果。

  八一约初求显说。说其自乘。二约已住密说。密授大乘。如缘觉中。约自乘说。则因谢非常。果续非断。逆观非有。顺观非无。为离二边。虽离二边。而不坏自乘之果。约密十二因缘。即是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故曰甚深缘起。是为上上智观。故得不坏佛解脱果故。

  为求声闻众生(至)名以大智慧剑断一切烦恼怨。

  九一约显说。由彼厌患苦集。故说人空智剑断之。二约密说。应以法空断一切惑。故名大剑。

  为积集善根(至)名能令成就种种法门生大欢喜。

  十为二聚众生。故云集善根者。其邪定聚未堪法雨。未定令得。名为成熟。已定令增种种法门。

  △三合上结。文二。初合结数。

  佛子诸佛如来随众生心(至)充满一切无边世界。

  △二合心等以释外疑。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所雨法雨示有差别。

  △三结。

  是为如来音声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以法结通。

  复次佛子应知如来音声(至)入佛法界故。

  通结十喻。皆无分量。

  △三结。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音声(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二偈颂。颂上十喻。喻各二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三千世界将坏时(至)而于一切无分别。

  △四出现意业。文中分三。先身。次语。后意。义次第故。长行中二。初徴起。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二正释三。初约法总辨。

  佛子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

  约体遮诠。

  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

  奇用表诠。然此一文古有多说。一云。识等有二。一染。二净。佛地无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净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强识劣。故于王上。以显染无。约彼智所。以明无量。若必无王。所依何立。故成唯识第二。引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则有王明矣。

  言转识者。智依识转。非转识体。一云。以无积集思量等义。故说心等叵得。就无分别智。以显无量。非无心体。故摄论第八云。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识有。一云。佛果实无心意意识及余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无量故知如来心。故金光明经及梁摄论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佛性论中。五法摄大觉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余法。上之二宗。遍取皆妨。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又此净分。此何不说。彼无垢识而得说耶。经何不言染不可得。若依后义。未免损减。亦不能通知佛心言。既云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不言无心。可知明非无心矣。又心既是无。智何独立。非唯违上二论。亦违涅槃灭无常识获常识义。若二义双取。未免相违。若互泯双非。宁逃戏论。若尔何以指南。今释此义。文中分二。先会前二宗。后消经意。今初文也。若后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曰如智。岂离心外。而智别有。如是则唯如不乖于有。前宗以纯如之体。故有净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与即有之真。二义相成。有无无碍。

  后消经意。言不可得者。以心义深玄。言不及故。寄遮显深。言但以智知如来心者。托以心所。寄表显深。故晋经云。但知如来智无量故。知心无量。

  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绝相。欲言其无。幽灵不竭欲言其染。万累斯亡。欲言其净。不断性恶。欲言其一。包含无外。欲言其异。一味难分。欲谓有情。无殊色性。欲谓无情。无幽不彻。口欲谈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亦犹果分不可说故。是知佛心即有即无。即事即理。即王即数。即一即多。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王中非有数。亦非不有数。数非依于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尔。圆融无碍。则令上诸义。各随一理。不爽玄宗。言寄表显深者。既心不可以智知。且托智以称叹。智是心所。尚以十喻明玄。则所依之心。玄又玄矣。故十喻之末皆结为心之相。然佛尚不说。凡何敢思。有因缘故。辄凭教理。以示玄宗。望无咎其繁而不要也。

  △二寄喻别显。举十大喻。以喻如来十种大智。即为十段。十智体用非一非异。文各有三。谓喻合结。今初虚空无依为依喻。喻佛无依成事之智三。初喻。

  譬如虚空为一切物所依而虚空无所依。

  △二合。

  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而如来智无所依。

  谓诸乘之智。依佛智生。如十地云。此十地智。皆因佛智而有差别。离佛智外。无所依学。而佛果满。更不依他。岂不依心。反依理耶。岂不向言王所无二耶。良以佛智照极。无有智外如为智所依。故智体全如。若有所依。不名如智。亦犹净名云。法随于如。无所随故。文殊般若云。若无境界。则无所依。况佛智外无法可得。以一切法即佛智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一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二法界湛然喻。喻佛体无增减智。即转释前依。依者依此出生故。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至)而法界无增减。

  虽出诸智。亦不减少。菩萨解脱成佛智时。亦不增足。以同体均故。如上海中板喻。水有高下。板无增减。

  △二合。

  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而如来智无增减。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二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大海潜益喻。喻佛体均益生智。即双释前依及出生义。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不作分别我出于水。

  △二合。

  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

  谓与众生心体同故。义曰潜流。穿凿自心。得智慧时。即是见他佛智。是曰依之出生。又由体同。令外佛加持资其念力。亦是流入。

  若诸众生观察境界(至)所得智慧各各不同。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三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四大宝出生喻。喻佛用兴体密智。释上能生。以何义故而能生耶。具四宝故。文三。初喻有三。初总明出处体用。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乃至一宝亦不可得。

  △二徴列宝名。

  何等为四一名积集宝(至)四名具足庄严。

  △三结其深胜。

  佛子此四宝珠一切凡夫(至)置于宫中深密处故。

  △二合三。初合出处体用。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至)诸菩萨智慧之宝。

  △二合徴列宝名。

  何等为四。

  衍英诸公皆云。初证道智断惑障。二助道智断智障。三不住道智舍于报障。上三自利。四利益众生智。即利他行。此释亦无大过。果地具此三道。能令学者入菩萨地故。今更一解。若直就文。文自明显。今以法相收之。即四智菩提。

  所谓无染着巧方便大智慧宝。

  一大圆镜智。以离诸分别。名无染着。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名巧方便。

  善分别有为无为法大智慧宝。

  二即平等性智。观一切法。若为无为。自他平等。名善分别。

  分别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大智慧宝。

  三即妙观察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无量法者。即摄观无量总持定门等。而言说者。雨大法雨。断一切疑故。

  知时非时未曾误失大智慧宝。

  四即成所作智。知机知时。作所应作故。

  △三合前深胜二。初用胜体深。

  若诸如来大智海中(至)置于如来深密藏故。

  此中用胜。喻在总中。此中体深。同法华经髻中明珠。不妄与人。然约下智不及。故称密藏。不全同喻。故涅槃中。明有密语而无密藏。

  △二体胜用深。

  此四智宝平均正直。

  平均正直。即平等性智。大慈悲等。常共相应。故曰平均。一味相续。名为正直。

  端洁。

  即大圆镜智。端者纯净圆德。现种依持故。洁者性相清净。离诸杂染。

  妙好。

  即妙观察智。

  普能利益诸菩萨众。

  即成所作智。此约别配。今以四智圆融故。四德亦该四宝。况四智乃十中之一。则永异余宗。

  令其悉得智慧光明。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四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五珠消海水喻。喻佛灭惑成德之智。由有前智。无智不生。由有此智。无惑不断。又前则横具四智。此则竖具四智。皆是释前为依之义。文三。初喻二。初总明体用。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其中所有悉被漂没。

  △二别显用相。

  佛子此日藏大宝光明(至)如火炽然悉尽无余。

  此为极教了义之说。而起世婆沙等说。阿鼻地狱在下。火气上吞。销铄海水。盖是少分方便之说。而俗典云。以沃燋石销海水者。或测度而知。或见宝不辨。谓之石耳。又云。注于尾庐壑者。但见其销。以詺之耳。

  △二合二。初合总明体用。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至)无功用大智慧宝。

  △二合别显用相。

  佛子诸菩萨。

  然此四智。古德有配四种三昧。初是大乘光明三昧智。二是集福德王。三是贤护。四是首楞严。此释配定。理则可尔。案次乘理。以第三名智光普照故。若将初为三。以三为初。乃顺文理。今更一解。标其所成。即是四定。约能成智。应别立名。又若将此竖配诸位。尤异昔解。

  修习一切助道法时(至)持心一境住于三昧。

  谓一佛以即事而真智。治于地前。成初四地。令得贤守定。以此三昧。能守世间及出世间贤善法故。前之三地名为世间。四为出世。既了即事而真则即散而定。

  又以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光明(至)起广大神通。

  二以即体之用智。治于四地未能起用。令得五地入俗。成集福德王定。

  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至)住大明功用行。

  三以平等无相智。治五地中虽能随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若大光功用后边成光明定。

  又以与如来平等无边(至)息一切功用令无有余。

  四以平等无功用智。治七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严定。所作究竟。果既具四。因亦通修。且约相显。为此竖配。不可偏局。

  佛子若无如来此四智宝(至)得如来地无有是处。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六虚空合受喻。喻佛依持无碍之智。亦释前依义。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如从水际(至)普容三界而无。

  △二合。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无量智慧而无分别。

  上但云依。犹尚通于外依他力。今明体遍普能容受。是则五乘等智。皆是如来大智中物。肇公亦云。夫圣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即斯义也。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六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七药王生长喻。喻佛穷劫利乐智。文三。初喻四。初总明体用。

  复次佛子如雪山顶(至)尽金刚地水轮际生。

  △二别显用相。

  彼药王树若生根时(至)枝叶华果悉皆如是。

  △三得名所由。

  此药王树根能生茎茎能生根根无有尽名无尽根。

  △四拣其非处。

  佛子彼药王树于一切处(至)地狱深坑及水轮中。

  上拣下收。

  然亦于彼初无厌舍。

  收者亦不厌故。故晋经云。不舍生性。

  △二合。亦有四段。而文不次。初合总显体用有六。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广大悲愿而为其根。

  一以悲愿菩提合根。此为诸佛之本。深难㧞故。文有四弘。

  于一切如来真实智慧(至)善巧方便以为其茎。

  二依实智所生方便为茎。能干事故。菩提体故。

  遍法界智诸波罗蜜以为其枝。

  三依前二智。分为诸度。旁阴为枝。

  禅定解脱诸大三昧以为其叶。

  四戒定息热。别受叶名。

  总持辩才菩提分法以为其华。

  五辩才道品等。亲生菩提。开发为华。

  究竟无变诸佛解脱以为其果。

  六果可知。上六亦可竖配地位。而其下文别显用相。既云一切菩萨。故但从通。

  △二越次合后得名所由。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以究竟无休息故。

  穷未来际。

  不断菩萨行故。

  得果不舍其因。

  菩萨行即如来性(至)是故得名为无尽根。

  由不舍因。故得因果交彻展转相生。

  △三却合前段别显用相。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增长坚固精进深心茎。

  深心乐修善行。即前方便。

  其枝生时令一切菩萨(至)头陀功德少欲知足叶。

  净戒亦能息热。

  其华生时令一切菩萨具诸善根相好庄严华。

  相好如华为严。

  其果生时令一切菩萨(至)乃至一切佛灌顶忍果。

  文多影略者。为分能所成故。

  △四合拣非器。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墯于无为广大深坑。

  先拣非器。无为正位一墯难出。故喻深坑。又无悲水。取灰断故。如彼地狱。

  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

  邪见拨无。贪爱浸烂。皆喻于水。不容善根。又阙土缘。非生处故。

  然亦于彼曾无厌舍。

  后收。上据现恶阙缘。令生厌怖直进一乘。故除二处。而同有佛性。久久当成。故不厌舍。是知现恶明无。则知无恶必有。故涅槃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若能发心。非阐提也。法华亦云。决了声闻法。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

  佛子如来智慧无有增减以根善安住生无休息故。

  结云。根善安住者。常住大悲故。有引向来所拣。证无佛性及定性义。不观次后不舍之言。况第十喻平等共有。减损佛性。恐毁谤一乘。愿诸后学。当诫慎之。莫滞权说。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八劫火烧尽喻。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得不烧不答言不也。

  喻佛知无不尽智。由此佛智更无所依。

  △二合。

  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烧(至)智慧平等悉明达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八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九劫风持坏喻。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风灾(至)十方世界无不坏尽。

  喻佛巧令留惑智。非但能断。亦复能留。

  △二合。

  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至)安住如来究竟之位。

  谓佛有斯巧。授与根未熟未具万行菩萨。令留润生之惑。由此留惑。惑方至尽。得一切智。不同二乘不为菩提心期速出。广明留惑润生。具如别障。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九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十尘含经卷喻。文四。初法。

  复次佛子如来智慧(至)而不具有如来智慧。

  喻于佛性通平等智。所以得知佛智遍者。无一众生不有本觉。与一切佛体无殊故。上言潜流。则似佛智遍他众生。今显众生各各自有。故云遍耳。此有三意。一明无一众生不有佛性。则知无性者非众生数。谓草木等。此释已过五性之见。二者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之果。故云具有如来智慧。非但有性后方当成。亦非理先智后。是知涅槃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后学尚谓谈有藏无。况闻众生等有果智。谁当信者。三彼众生因中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圆教宗。自他因果无二体故。不尔。此说众。生有果。何名说佛智耶。斯则玄又玄矣。非华严宗。无有斯理。

  △次释疑。谓有疑云。涅槃又云。佛性者名为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今有佛智。那作众生。故释疑中。先顺答前义。

  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

  谓倒故不证。岂得言无。如壮士迷于额珠。岂是肤中无宝。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后反以理成。谓若先无。离倒宁有。既离倒现。明本不无。如贫得珠。非今授与。是以涅槃恐不修行。故云若言定有。则为执着。恐不信有。故云若言定无。则为妄语。乍可执着。不可妄语。自然智者。自觉圣智也。无碍智者。始本无二。绝二碍也。

  △二喻二。初明大经潜尘。以喻上文妄缠佛智。

  佛子譬如有大经卷。

  大经卷者。佛智无涯。性德圆满。

  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至)一一书写其量悉等。

  书写一一各称境者。智如理故。

  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

  潜一尘者。略有三义。一妄覆真故。二小含大故。三一具多故。

  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

  一切尘者。无一众生不具佛智故。

  △二明出经益物。喻上离妄佛智现前。

  时有一人智慧明达(至)一切微尘应知悉然。

  △三合二。初合大经潜尘。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普能利益一切众生。

  合上书写多事。

  具足在于众生身中(至)不知不觉不得利益。

  众生身及妄想。俱合上尘。

  △二合出经益物。

  尔时如来以无障碍(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如来合上一人。智眼合上天眼。是知不信众生等有佛智。智眼未开。复何可怪。如来藏经说九种喻。喻如来藏。谓如青莲华在泥水中。未出泥水。人无贵者。又如贫女而怀圣胎。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摩尼珠落在深厕。如真金像弊衣所覆。如庵罗树。华实未成亦如稻米在糠糩中。如金在矿。如像在模。皆是尘中有佛身义。与此大同。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总结劝知。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至)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上十喻。初总明无依为依。二能出生。三能潜遍。四模具四智。五竖具四智。六体广包含。七用无终竟。八智无不尽。九巧能摄持。十处处具足。前九直语佛智。后一乃融自他。此十圆融。略显佛智之相。寄显如来之心。未尽佛心一毫。故应更以无量无碍。是故知也。

  △二偈颂。二十二偈分二。初两句颂约法总显。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

  明托心所。以知心王。

  △二余颂颂上喻。文三。初一颂半颂于初喻。

  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至)佛智无依止。

  △次十六颂。颂次八喻。每喻二偈。

  声闻与独觉及诸佛解脱(至)令住如来地。

  △三有四偈。颂第十喻。

  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至)饶益诸菩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二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三(入第五十二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五明出现境界。正显分齐之境。兼辨所缘之境。依初义者。前约智以显心。今此正明智用分齐。依后义者。前明能知。今辨所缘。由所缘无边故。显分齐难思。分齐难思故。方穷所缘之境。二义相成。函盖相称。文中有三。长行分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境界。

  △二释二。初法二。初广取所缘。显分齐境二。初列所缘无边。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无障无碍智慧。

  先令以无障碍智为能知者。非此不能量佛境故。后正显所缘。文有十句。

  知一地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

  通举所化。

  知一切三世境界。

  化时。

  一切刹境界。

  化处。

  一切法境界。

  化法。

  一切众生境界。

  所化人。次三句皆明所证。

  真如无差别境界。

  真如。语其体常一味。故云无差别。

  法界无障碍境界。

  法界生法所依。故云无碍。

  实际无边际境界。

  实际是穷事至实。故云无边。

  虚空无分量境界。

  化处分齐。

  无境界境界是如来境界。

  后一遍通。若约二谛境。前五为俗。次三为真。九通真俗。事空理空。俱是空故。后一双非。显前九境即同无故。若约三谛。空即是真。三真为中道。若以五界摄之。初三是世界无量。四即调伏及调伏加行界。五即众生。次三即法界。余二双非。

  △二显分齐无量。

  佛子如一切世间境界无量(至)如来境界亦无量。

  先约十境以显分齐。境智相称。故皆无量。

  如无境界境界一切处无有(至)一切处无有。

  后约无境显其非有。乃至真如皆不可得故。是以诸境云兴而常寂也。如无既尔。如真如等无变易等亦然。

  △二近取诸心。以况佛境二。初正明。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无量无边无缚无脱。

  无量无边。语其相用广大。无缚无脱。明其体性甚深寂灭。

  △二徴释。

  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将心况于佛境。

  以如是如是思惟分别如是如是无量显现故。

  释意云。菩萨自心随思即显。故无分量。佛境亦尔。随机显现。若身若智何有量耶。智假思显。性无缚脱。不为相缚。后无脱故。

  △二喻显。文有三。初二喻于无缚无脱。后一喻于无量无边。无量无边通前二段。前中分二。初降雨无从喻。

  佛子如大龙王随心降雨(至)于十方中悉无来处。

  喻无缚无脱。既无来处。有何缚脱。

  △二海水从心喻。

  佛子如大海水皆从龙王(至)往昔大愿之所生起。

  喻于无缚无脱所因。水从龙王心力为因。非定内外。智从往昔愿缘起故。来即无来。

  △二海水宏深喻。喻无量无边。文二。初标章诫听。

  佛子一切智海无量无边(至)略说譬喻汝应谛听。

  △二喻显三。初别显水多。文有四节。初四洲水。

  佛子此阎浮提有二千五百河(至)答言甚多。

  △二龙王雨水。

  佛子复有十光明龙王(至)雨大海中水复倍前。

  △三宫殿出水。

  佛子十光明龙王宫殿中水(至)流入大海复倍过前。

  △四婆竭龙王兼雨兼出。

  佛子婆竭罗龙王连雨大海(至)涌出入海复倍于前。

  皆后倍前。以显深广。

  △二通显水相。

  其所出水绀琉璃色涌出有时是故大海潮不失时。

  涌出故潮上速。为宝消故潮下。此为极说。

  △三通显无量兼水有四。

  佛子如是大海其水无量(至)实为无量不可为喻。

  △三法合二。初合水无量。

  佛子此大海无量(至)而佛境界非譬所及。

  佛智一念尚无穷尽。况尽三际周乎十方。重重重重。安可喻显。

  △二合通显无量。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修一切菩萨行不断故。

  智海合水。

  应知宝聚无量(至)无障碍地诸菩萨所居故。

  余合宝等。非唯智为佛境。菩提分等皆分齐境也。

  △三总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为入无量(至)等觉境界应如是知。

  结令知意。不知佛境。安能利生。

  △二偈颂。五偈分二。初一颂法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心境界无有量(至)佛境如是应观察。

  △二余颂前喻。文亦二。初二合颂前之二喻。

  如龙不离于本处(至)量等法界入毛孔。

  喻无缚脱。

  △二有二偈。颂大海宏深喻。

  如海珍奇无有量(至)悉在其中得饶益。

  俱颂通显无量。余文略无。

  △六答出现之行。前明分齐。境智无边。今彰运用。则悲智无尽。虽智海已满。悲无息故。文分为二。初长行二。初标举。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行。

  △二释相三。初双标二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应知真如行是如来行。

  义有多含。一无碍行者。即理之事。真如行者。即事之理行。前即行相。后即行体。前是即智之悲。后是即悲之智。前即真之欲。后即欲之真。融而无碍。为如来行。

  △二双释二行二。初释真如行。真如之名。言含法喻。文中有三。初牒名以解。

  佛子如真如前际不生后际不动现在不起。

  体绝三际。故同真如。契如成行。行即如也。

  如来行亦如是不生不动不起。

  过未非缘。故不生不动。现在离缘。故非起也。

  △二复举法界无形。明双非契中。

  佛子如法界非量非无量(至)非量非无量无形故。

  是知实相皆如来行。

  △三鸟飞虚空喻。释其非量义。

  佛子譬如鸟飞虚空(至)如来行无边际故。

  非量有二。一行广无量。故云如来行。无边际故。二即事同真。更无分量。故以空喻。既无有量。何有无。量。若谓无量。即是量故。双非永寂。为如来行故。心弥虚行弥旷。络日行而未曾行。故涅槃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槃。

  △二释无碍行二。初约法总明。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出过一切诸障碍道。

  智无所住。悲示所行。即悲智无碍。自无二碍。令他无碍皆无碍行也。

  △二以喻别显二。初金翅辟海喻。

  佛子譬如金翅鸟王(至)命将尽者而搏取之。

  喻即智之悲。

  如来应正等觉金翅鸟王(至)如来无分别无碍行。

  △二日月无思喻。

  佛子譬如日月独无等侣(至)我从何来而至何所。

  喻悲不失智。

  诸佛如来亦复如是(至)我从彼来而向彼去。

  △三双结二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以如是等无量方便无量性相。

  性结真如。相结无碍。

  知见如来应正等觉所行之行。

  △二偈颂五颂。分二。初颂真如。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譬如真如不生灭(至)教化众生无动念。

  △七出现菩提圆行之果。对缘造修。必有示成故。长行文三。初徴起。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至)应正等觉成正觉。

  言正觉者。略显五门。初释名。晋经名菩萨。存其梵语。此翻为觉。正拣二乘。成异菩萨。初会已显。又单语菩提。但是所觉之道。今云成者。即理智契合之名。

  △二明体性。梁摄论云。二智二断。为菩提体。智度论云菩提菩提断。但名为菩提。若依此经。通一切法。如文具之。三辨种类。或说唯一如智。契合无二相故。故净名云。夫如者不二不异。或开为二。大品明有性净菩提及修成故。或分为三。约三乘故。如十地论。或开为四。涅槃经云。下智观者。得声闻菩提。乃至上上智观得佛菩提。又四智菩提。亦是四义。或分为五。如大品经及智度论说。发心等故。或具明十。次品当明。唯十为圆。是此所辨。三除前二。四除前三。五除前四。余皆兼通。同教一乘之所摄故。若业用所现。无所不收。四明业用。文有十门而体用参显。各随别义。以立名目。今统收之。谓缘二谛断二障。证二空起二智。即群机现万像。具十身遍十方。周于毛端微尘等处。通因及果。业用无边。具如文显。五者辨相。即当释文。略辨十门。一总明体相。二印现万机。三体相甚深。四三轮平等。五因果交彻。六体离亏盈。七相无增减。八用该动寂九周于法界。十普遍诸心。十门之中亦司当门。别释文义。今且以初为总。余九为别。别虽九门。而释十义。初释第一。二释第十。谓举初括后。三从第二次第解释。第十一门释于八九二义。至文当知。今初总明体相。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如来成正觉。

  具有十门。皆含体相用三。

  于一切义无所观察。

  一寂照为菩提体。一切义者。真俗境也。观极于无观。故净名云。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如海无心。而能顿鉴。非无所了。故晋经云。解一切义。二经合明义。方圆妙解即是观。观即无观。既观念斯寂。无惑习种。无观是体。照断为用。合之为相。

  于法平等无所疑惑。

  二等同万法。为菩提体。谓智与理冥。同一圆觉。故云于法平等。而不失照。决断分明。云无疑惑。既无所疑。则所知永寂。上二已摄摄论之体。

  无二。

  三一成一切。成不见生。佛有异相故。故云无二。以知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亦是能所不二。故净名云。不二是菩提。离意法故。

  无相。

  四总指前三。体相寂灭。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无行。

  五即心行处灭。湛然不迁。亦是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

  无止。

  六虽觉而常定。不住定故。

  无量。

  七有二义。一横遍十方。广无量故。二体无生灭。绝分量故。

  无际。

  八亦二义。一竖念念成。无际畔故。二一得永常。无后际故。心无初相。冥符于理。无前际故。

  远离二边住于中道。

  九离二边。契于中道。晋经此前有无缚无脱。并皆含在二边之内。谓苦染若净。若缚若脱。有无一异等。斯边皆离。不遍住着。故曰离边。非见有边。边即中故。无边无中。方住中道。

  出过一切文字言说。

  十总显离言。上之九句寄言显深。斯乃未尽菩提之奥。收归性离。令亡言契之。

  △二印现万机。即海印三昧。文三。初法。

  知一切众生心念所行(至)悉知三世一切诸法。

  秪于一念知三世者。名一切智。

  △二喻。

  佛子譬如大海普能印现(至)是故共说以为大海。

  即举海印。以喻菩提。无心顿现。

  △三合。

  诸佛菩提亦复如是(至)是故说名诸佛菩提。

  言无所现者。有其三义。一无心现故如海。二所现空故如像。三无别体故如水。与像不可分。异自体显现。故名为觉。起信论云。诸佛如来离于见相。无所不遍。心真实故。即是诸法之性。自体显照一切妄法。有大智用。斯即无思显照同体之境。为菩提相用。故上文云。于一切义。无所观察。

  △三性相甚深。

  佛子诸佛菩提一切文字(至)但随所应方便开示。

  性离言故。理圆言谝故。

  △四三轮平等。释上总中于法平等。等诸法故。意轮等故。何所疑哉。文二。初别举身等。有十三身。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得一切语言量等身。

  上六等事。

  得真如量等身得法界量等身得虚空界量等身。

  此三等理。

  得无碍界量等身。

  此一等于事理。事事二种无碍。

  得一切愿量等身(至)得寂灭涅槃界量等身。

  后三等因果。略举十三。结云无量。皆言量者。是所等之分量。皆言等者。即能等之三轮。等有二义。一者等彼事理之量。二者等彼事理之体。所以等者。彼诸理事。即我所证。能所冥合。彼尚即我。等之何难。是以圣人空洞无像。物无非我。会万物以成己。

  △二类结显多。

  佛子如所得身言语及心(至)无量无数清净三轮。

  △五因果交彻。释上无二。同一性故。文三。初标。

  佛子如来成正觉时(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槃。

  八相之中。略举其二。故云乃至。此文正同净名之言。若弥勒得菩提者。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一切众生即菩提。弥勒示迷此旨。但谓理诘之言。不知真得菩提。实如所诘。又前章中。以我等彼。故遍同彼量。今明以彼等我。故全现我中。是知一性平等。反覆相成。此中之成。为理为事。若是事成。何以释云。同一性故。若是理成。何以此云成正觉入涅槃耶。此是华严大节圆宗之义。不对诸宗。难以取解。然诸众生若于人天位中观之。具足人法二我。小乘唯是五蕴实法。大乘或说但心所现。或说幻有即空人法俱遣。或说唯如来藏具恒沙性德。故众生即在缠法身。法身众生。义一名异。犹据理说。更有说言。相本自尽。性本自现。不可说言。即佛不即佛等。若依此宗。旧来成竟。亦涅槃竟非约同体。此成即彼成。若尔何以现在众生非即佛耶。若就众生位看者。尚不能见。唯心即空。安见第六圆教中事。譬如有人迷东谓西。正执西故。若诸情顿破。则法界圆现。无不已成。犹彼悟人西处全东。若尔诸佛何以更化众生。不如是知所以须化。如是化者。是究竟化。如是化者。无不化时。故下结云。大悲相续。救度众生。随门不同。种种有异。约成佛门。一切成也。又此众生乃是像上之摸。令其去摸。自见己佛。亦见他成。如第十段。

  △二释。

  皆同一性所谓无性。

  先总释云。同一无性。故得现成。妄性本虚。生元是佛。真性巨得非今始成。故皆成也。次转徴所无。

  无何等性。

  同菩提性。后释所无。有十二句。前之四句通生及佛。次之四句唯约众生。后四约佛。非独要空。真有亦非妄有。真空以性融相。法界圆现。由此无性。说成正觉。又摄十二。总为六对。

  所谓无相性无尽性。

  一能相所相对。谓染相净相。相待有故。念念之尽缘所尽故。烦恼永尽。本自尽故。

  无生性无灭性。

  二生灭对。约凡夫则本自不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故约佛菩提。非始生故。何有灭耶。

  无我性无非我性。

  三我非我对。有缘无主故。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

  无众生性无非众生性。

  四缘非缘对。揽缘生故。缘尚不可得。

  无菩提性无法界性。

  五能所证对。能证菩提。因所证故。所证法界。由智显故。

  无虚空性亦复无有成正觉性。

  六合不合对。虚空非合。因有显故。所以性无。成觉是合。理智契合。即为缘起。故非有也。

  △三结。

  知一切法皆无性故得一切智大悲相续救度众生。

  物物无性。故成种智。证斯同体。而起大悲。一得永常。故云相续。又只由不知佛。证无性故。谓令知故。教化不绝。

  △六明体离亏盈。释上无相。

  佛子譬如虚空一切世界(至)无一无种种故。

  虚空无生。体无增减。菩提无相。成不宁殊。

  △七明相无增减。释上无行。菩提之体。湛然不异。行岂能迁。文三。初举喻问答。

  佛子假使有人能化作恒河沙等心。

  化多心者。喻修多因。

  一一心复化作恒河沙等。

  化成多佛。喻修多因。

  皆无色无形无相。

  以化现无形。喻成不成二义莫异。

  如是尽恒河沙等劫(至)云何问言凡有几何。

  △二赞善以合。

  普贤菩萨言善哉善哉(至)若无有相则无增无减。

  △三结前生后。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至)同于菩提一相无相。

  △八用该动寂。释上无上。不滞定故。文四。初举所依三昧。

  如来成正觉时以一相方便入善觉智三昧。

  觉不滞寂。故名善觉。觉彼一相。故用为方便。

  △二显一身之用。

  入已于一成正觉广大身(至)众生数等身住于身中。

  既以一相为方便。则物皆一相。故一即现多。

  △三类显余身。

  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亦如是。

  谓以如来成正觉时。广布身云。弥于法界。一一皆是广大之身。并如前来一身之现。

  △四总结多门。

  佛子如来有如是等(至)为无量界等众生界。

  上来所现。一定为门。余定亦尔。定门既然。悲智总持等门亦尔。以是故有无量界矣。是谓高而无上。广不可极。

  △九周于法界。释上无量。无量有二。一广多无量。一毛含多。遍法界故。二无分量。皆不生故。文三。初明一毛含多。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究竟无生灭故。

  释以不生故。此与前段有分无分二门异故。又此唯现佛即同类相望。前通多类。即异类相入。又前则住体遍应。此则如理而含。亦如理而遍。

  △二类显多毛。

  如一毛孔遍法界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但容毛处。即是毛孔。

  当知无有少许处空无佛身何以故。

  徴意云。身契无生。可许能含法界虚空。无有能契。何能亦含。

  如来成正觉无处不至故。

  释云。无处不至。则无非佛身矣。是谓大包天地。细入无间。

  △三释外疑情。

  随其所能随其势力(至)以种种身成等正觉。

  疑云。若尔何以须要。就于觉树。释云。随机所能受耳。是知觉树多身顿成。尚曰随宜。有顶鹿园。岂为真极。

  △十明普遍诸心。释前二门。即分为二。初正明普遍。释上无际。念念常成。无际畔故。亦二。初指一心。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

  先标次徴。

  何以故。

  后释。

  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

  意云。不离心者。有二义故。一众生身心。是佛所证。二全即佛。菩萨性故。此即他果在我之因。非约因人自有佛性。此文正显佛菩提故。

  △二例一切心。

  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如来成等正觉。

  △二总结双非。释上第九远离二边住于中道。

  广大周遍无处不有不离不断。

  释有二意。一不离结上无处不有。不断生下无有休息。二不离者生佛非异故。不断者生佛非一。不同众生可断坏故。

  无有休息入不思议方便法门。

  是以不得意者。作众生恩故。是不可设作佛思。又亦不可即。亦不可非即非。当净智眼。无取诸情。

  △三总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如来成正觉。

  令依此知。映前十门。无幽不尽。离此何有真菩提耶。

  △二偈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正觉了知一切法(至)是故正觉名无量。

  文有六颂。颂前十门。初二次第颂初二门。次三如次颂六七八。后一通颂四五九十。以此四门。同是普现无量义故。其第三门但显离言。故略不颂。

  △八明出现。转大法轮。得大菩提。理必转授。文二。长行中三初标徴。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转法轮。

  △二释相二。初显体用三。初法。文有九句。减数十也。皆先标后释。文二。今初五句显体性寂寥。

  佛子菩萨摩诃萨。

  一能转心。二所转体。三所得果。四能诠教。五所显理。夫转法轮不过此五。今皆即事契真。

  应如是知如来以心自在力(至)知一切法恒无起故。

  一能转心。由知法无起故。正转法时。不起念言。我转授人。名心自在。如是方为能转也。

  以三种转断所应断而转法轮知一切法离边见故。

  二所转体。即示劝证。名为三转。此三名轮者。摧障恼故。言离边见者。若有惑可摧。未离于常。无惑可摧。宁免于断。今永离断常等边。方为真能断所应断。知与证修亦然。

  离欲际非际而转法轮入一切法虚空际故。

  三所得果。由断惑故。得离欲际。由证性空。本无可离。斯际亦遣。

  无有言说而转法轮一切法不可说故。

  四能诠教。理假言诠。今了本寂灭不可说。故终日言而未曾言也。

  究竟寂灭而转法轮知一切法涅槃性故。

  五所显理。谓即寂灭。今了性净。涅槃法本不然。今则无灭。方得名为究竟之灭。是知其轮本来常清净也。

  △二四句明相用深广。

  一切文字一切言语(至)如来音声无处不至故。

  触言皆轮。即是广也。

  知声如响而转法轮了于诸法真实性故。

  即用而寂。即是深也。下之二句。亦深亦广。

  于一音中出一切音而转法轮毕竟无主故。

  一即多而无主。

  无遗无尽而转法轮内外无著故。

  即横竖而恒虚。谓横则无遗。无所不转故。竖则无穷。尽未来际故。而不着内外。则深广无涯矣。

  △二喻二。初文字无尽。喻第九无尽。

  佛子譬如一切文字语言(至)无有休息无有穷尽。

  △二编入无住喻。喻六七八用而常寂。文三。初法。

  佛子如来法轮悉入一切语言文字而无所住。

  △二喻。

  譬如书字普入一切事(至)出世间处而无所住。

  △二合有二。初合普入一切。

  如来音声亦复如是(至)一切报中而无所住。

  以上法中但云入于一切语言。今明入余法。则解类皆法轮也。岂同三乘。但用佛声为轮等耶。

  △二正合前文入一切语。

  一切众生种种语言(至)言音实相即法轮故。

  前五易故。略不明之。

  △三结劝。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如来转法轮应如是知。

  △二显法轮所因三。初辨法轮起之所因。

  复次佛子菩萨摩诃萨(至)若干音声而转法轮。

  因机差故。若离物机。佛无说故。

  △二明因所起。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有三昧名究竟无碍无良。

  说法所依之定。得究竟者。唯佛有故。名无畏者。无碍辨才。无所怯畏。

  入此三昧已于成正觉(至)令一切众生皆生欢喜。

  轮既为力不同。教须适宜差别。

  △三结其得文。

  能如是知转法轮者(至)不知是知则非随顺。

  △三总结。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至)普入无量众生界故。

  △二偈颂。有五颂。分之为二。初二偈颂法轮体用。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来法轮无所转(至)能令众生悉欢喜。

  △二有三偈。颂法轮所因。

  佛有三昧名究竟(至)如是自在甚奇特。

  △九出现涅槃。转化既周。安住秘藏。为物示灭。故次明之。然大涅槃。盖众圣归宗冥会之所。寂寥无为。而广大悉备。形色绝朕。而识智难思。今以无名强名。亦为五别。一者释名。梵语涅槃。正名为灭。取其义类。乃有多方。总以义翻。称为圆寂。以义充法。界。德备尘沙。曰圆。体穷真性。妙绝相累。为寂。而言大者。横无不包。竖无初际。此约三德涅槃以解。若约义开。略明三义。一者体大。自性清净故。二者相大。方便修净。累亡德备故。三者用大。化用无尽故。般者入义。性入真入示现入故。若圆融无碍。即大涅槃。二出体。性涅槃既妙绝常数。恬怕希夷。虽回出百非。而靡所不在。今以义求。不出三法。即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以为其体。所以三者。翻三杂染故。成智恩断故。成法门法性应化身故。能证大智冥所证理累永寂故。然此三种不离一如。德用分异即寂之照为般若。即照之寂为解脱。寂照之体为法身。如明净圆珠。明即般若。净即解脱。圆体法身。约用不同。体不相离。故此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如天之目。如世之伊。名秘密藏。为大涅槃。

  三显种类。虽理无不统义类尘沙。今自狭之宽。略分一两。或唯说一。即大涅槃。或说有二。自有三门。一余无余。二性净方便净。三真与应。或分为三。此有二种。一约三乘。二即自性真应。或分为四。一自性清净涅槃。二有余依。三无余依。四无住处。有余无余义通大小。今唯说大。于三种内。不明二乘。余皆具论。融而无碍。为大涅槃。如文具之。非独应灭。四彰业用。囊括终古。导达群方。靡不度生。靡不成就。故涅槃云。能建大事。则出现诸门。皆斯用也。然诸门广义。备于别章。略在文具。五释文。先长行。分二。初徴起。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般涅槃。

  △二正释有十。一体性真常。二德用圆备。三出没常湛。四亏盈不迁。五示灭妙存。六随缘起尽。七存没互现。八大用无涯。九体离二边。十结归无住。然斯十段随义虽殊。皆含体用。互相交彻。显大涅槃。今初分三。初举法劝知。

  佛子菩萨摩诃萨欲知如来(至)当须了知根本自性。

  今初。本自性者。即下所列真如等十。为真应涅槃之根本。故体即自性清净。涅槃以出二碍。名方便净。为真涅槃。大悲应物。亦此流故。故名为本。以是本故。但了真如。即了涅槃。

  △二指理同事。

  如真如涅槃如来涅槃亦如是(至)如来涅槃亦如是。

  皆云如者。如即同义。能同涅槃。通真及应。所同如等。即自性涅槃。故上句皆有涅槃之称。真应无本。应非不生。何出现之为妙。故以本该末以体显用。令皆圆寂。为大涅槃。所以列十名者。欲明究竟妙道。穷理尽性。无不同故。德无尽故。后之五句加际字者。穷真于无真。为真如际等故。

  △三释显同相。

  何以故。

  向言亦如是者。云何如耶。

  涅槃无生无出故若法无生无出则无有灭。

  释云。如真如等。不生灭故。何以不生。以但了因所显非生因所生故。既无有生。亦非出障。始既无生。则永常不灭。是知玄道存于妙悟。在于即真。即真则生灭齐观。齐观则彼此莫二。所以真如与我同根。法性与我一体。真既不灭。应灭宁真。是知涅槃名灭者。斯乃在于无灭者矣。

  △二德用圆备。谓如来身色相圆备。常现大机众生前故。文二。初标举。

  佛子如来不为菩萨(至)亦不为彼示现其事。

  约人显实。云不为菩萨。明说永灭。是为二乘。迹尽双树。并为凡小。据此亦名拣异灰断。

  △二徴释二。初正徴释。

  何以故。

  释有二义。

  为欲令见一切如来常住其前。

  一令称实见受用身。即同法身。常住其前。涅槃经云涅槃不空者。谓有善色。常乐我净故。因灭无常。获此常故。

  于一念中见过去未来(至)色相圆满皆如现在。

  二令见三际。应用之身亦即是常。是故经云。皆如现在。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常身。法身下开栴檀座。佛塔见三世佛。无涅槃者。楞伽经亦云。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

  亦不起二不二想。

  远离能觉所觉故。谓既知幽灵不竭。妙色湛然。三际大均。何生灭之动静。故不起二也。亦复不取此一常。故无不二也。

  △二重徴释。

  何以故。

  徴意云。菩萨何以能不起相。

  菩萨摩诃萨永离一切诸想着故。

  释云。菩萨由了法空。本无相着故。既无心于动静。终不谓佛。常与非常。

  △三出没常湛。

  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至)随众生心示现涅槃。

  谓涅槃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不为故。能建大事。不碍出没。以无为故。住净法界。体常湛然。不碍出没。显迹为生。即是有余。息迹为灭。即是无余。故有余无余其为应物之假号耳。体性常湛。故存不为有。亡不为无。是知寂然不动。未尝无为。应迹无方。未尝有为。岂可随于见闻以滞殊应之迹。

  △四亏盈不迁二。初喻。

  佛子譬如日出普照世间(至)但由器坏非日有咎。

  △二合。

  佛子如来智日亦复如是(至)若心浊器破则不得见。

  然法身无像。故无器而不形。圣智无心。故无感而不应。像非我有。自彼器之亏盈。心非我生。岂普现之前后。故梁摄论第十颂云。众生罪不见。如月于破器。遍满诸世间。由法光如日。是以经言。非日咎也。持戒器破定水。无依菩提。器破智水。宁止无信清珠。心水浑浊。何由见佛也。然此文中。虽明现身即是三德涅槃之中。所流大用亦涅槃摄。若尔宁殊出现之身。出现则以法身为门。而论真应。非无般若解脱二德。智慧日身无不照故。永离戏论。即解脱故。医王之喻即示灭故。此有般若。宁异菩提。若分相说菩提。但是能证之智。唯是修生涅槃。乃是所证之理。唯约修显。故涅槃经说。菩提必从生因。所生涅槃必从了因所显。若摄相说。菩提乃是即理之智。涅槃乃是即智之理。即智之理。不碍摩诃般若。即理之智。不碍寂灭菩提。智性本有。亦是性净。涅槃修显。亦是方便净也。随一为门。则皆收尽。即大涅槃真菩提也。今以涅槃收之。非唯菩提。及身前后诸门。皆从三德所流。能建大事。

  △五示灭妙存。

  佛子若有众生应以涅槃(至)无生无殁无有灭度。

  为物示灭。即体无灭。

  △六随缘起尽三。初喻。

  佛子譬如火大于一切世间(至)火皆灭耶答言不也。

  △二合。

  佛子如来应生等觉(至)诸佛如来悉皆灭度。

  以机喻薪。涅槃喻火。众生善根未全成熟。随可熟者。示成正觉。而成熟之。如为火事。若有众生所应度者。皆已度竟。则现涅槃。寂无所为。如火息灭。故法华云。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然现灭现生。皆是涅槃广大业用。故摄论第十。詺涅槃如火。既起灭在缘。则益不可盈。损不可亏云云。自彼非佛然也。

  △三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如来应正等觉大般涅槃。

  △七存亡互现。

  复次佛子譬如幻师(至)皆隐灭耶答言不也。

  前喻唯约见灭见成。此喻但约常见不见。

  △次合。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便谓一切悉皆灭度。

  由顺机故。此灭彼存。非如来身不能长久。

  △后结。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如来应正等觉大般涅槃。

  △八大用无涯。

  复次佛子如来应正等觉示涅槃时入不动三。

  不动三昧者。究竟寂灭也。由寂无动故。无所不动耳。

  入此三昧已于一一身(至)化度一切众生未曾失时。

  谓正示涅槃。而便分身处无边座。穷于来际。涅槃经说。受纯陀供处。大同于此。而佛数少机不同故。

  △九体离二边。

  佛子如来身者无有方处非实非虚。

  身若是实有不可灭。身若是虚。何能起灭。若有方所。此现彼无。由非实故。起灭无恒。由非虚故。能无不现。无方所故。感处即形。

  但以诸佛本誓愿力众生堪度则便出现。

  本愿力故。化周法界。随堪度故见则不同。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如来应正等觉大般涅槃。

  △十倍归无住。

  佛子如来住于无量无碍(至)无生无灭及以实际。

  上来九门。初门之中。多显其体。余八皆以体用。双明。今此分二。上通结前来九门之体。下通结中间八门之用。

  为诸众生随时示现。

  正显于用。

  本愿持故。

  显用所因。

  无有休息。

  皆穷来际。此下明用分齐。

  不舍一切众生一切刹一切法。

  谁独非涅槃而欲舍之耶。是则初住实际。故不住生死。后不舍众生。故不住涅槃。由双住故。能俱不住。前即大智。后即大悲。大悲般若常所辅翼。所以名为无住涅槃。自性涅槃众生等。有二乘无学。容前前三。唯佛世尊独言具四。故就无住。总以结之。即安住涅槃。建大事也。

  △二偈颂。有六分五。初颂第四。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如日舒光照法界(至)众生无信见涅槃。

  △二颂第六。

  如火世间作火事(至)化事讫处示终尽。

  △三颂第七。

  幻师现身一切刹(至)于余国土常见佛。

  △四颂第八。

  佛有三昧名不动(至)寿命庄严皆具足。

  △五颂第十。

  如无生性佛出兴(至)一切义成无与等。

  初句无生之生。次句无灭之灭。次句结归涅槃无名。后句结其大用无尽。此二无碍是无住义。余不颂。贵含在其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三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四(入第五十二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十明出现见闻亲近所生善根。前九出现一期始终。今此意明于上见闻功深益远。奖物进修。文三。初徴起。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至)见闻亲近所种善根。

  △二正显二。初见闻信向益二。初法二。初总。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知(至)所种善根皆悉不虚。

  见等如后喻含之中所明。

  △二别。

  出生无尽觉慧故(至)到无功用智地故。

  别明信益。示不虚相。有十一句。不出智断恩等三德。

  △二喻文有三喻。喻其三德。初少服金刚喻。

  佛子譬如丈夫食少金刚(至)不与肉身杂秽而同止故。

  喻于智德。智慧破惑。如金刚故。

  于如来所种少善根(至)诸行烦恼而共住故。

  以有智者。必无烦恼。故不共住。

  △二小火烧多喻。

  佛子假使干草积同须弥(至)何以故火能烧故。

  喻于断德。

  于如来所种少善根(至)此少善根性究竟故。

  性究竟者。了惑本寂故。

  △三药王遍益喻二。初喻。

  佛子譬如雪山有药王树(至)亦能为作除病利益。

  喻佛恩德。种种方便。利众生故。

  △二合二。初明为六根境界之益。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则得念佛三昧清净。

  合上药王编益六根。皆通在世及与灭后。灭后亦有得见佛故。况忆念等。宝性论中。亦明如来与菩萨为六根境界大同于此。

  △二明供养遗迹益。

  若有众生供养如来(至)诸烦恼患得贤圣乐。

  合上众生。取彼地土。所经土地。犹通现灭。其塔庙者。唯约灭后。亦同法华。乃至举一手等。皆已成佛道。

  △二见闻不信益。

  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至)乃至究竟入于涅槃。

  此明益深。如来秘密藏经中。明骂药服之。犹能得方。骂沈烧已。还具香气。骂佛犹胜。敬诸外道。若尔岂无骂药之罪。骂罪非无。今语远益。故法华中。䟦陀婆罗骂常不轻。千劫处于阿毗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还遇常不轻菩萨。复蒙教化。涅槃中喻。以毒涂鼓。欲闻不闻无不死者。菩萨之名。起自闻谤之口。谤尚远益。况深信耶。况解行耶。况证悟耶。弘持之者。勉思此文。

  △第三约示。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至)诸不善法具足善法。

  △二总以结酬。

  佛子如来以一切譬喻(至)为说譬喻非是究竟。

  拣喻异法。上来性起请说因喻。普贤依请明十出现。皆借象取喻。意显佛旨深玄。深玄之旨。尚不可以智知。岂言象之能及。故令外亡言象。内绝思惟。则庶几于出现之旨。

  △五显名受持分。先长行。若准晋经。此文之前。有诸菩萨。发二种问。谓何名此经。云何奉持。今但有答。即分为二。先显名。后正明受持。令知总名。寻名求旨。识受持法。依之修持。今初显名。

  佛子此法门。

  十名分为五对。

  名为如来秘密之处名一切世间所不能知。

  内深外绝对。谓内证三德秘密藏故。外则凡小不能测故。

  名人如来印名开大智门。

  证寂开智对。

  名示现如来种性名成就一切菩萨。

  现果成因对。谓性净万德。即是佛种。今此十门出现之法。即示现义。

  名一切世间所不能坏名一向随顺如来境界。

  越世顺佛对。世尚不知。安能破坏。此十通是佛分齐境。

  名能净一切诸众生界(至)根本实性不思议究竟法。

  净机演实对。知生佛同源。则能净故。随缘不变之性。乃为诸佛之本故。而性相无碍。因果圆融。为不思议。过此更无为究竟法。前九别义。后一总该。

  △二明受持。初辨定法器二。初法二。初标器非器。

  佛子此法门如来不为余众生说。

  非器不为。所谓权小乘可思议乘。历次修故。名余众生。

  唯为趣向大乘菩萨说唯为乘不思议乘菩萨说。

  是器即为。所谓圆机不拣凡圣。趣向大乘拣于小乘。不思议乘拣于权乘。一运一切运。十信满心。即摄诸位。圆融无碍。名不思议乘。

  △二明受非受。

  此法门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诸菩萨摩诃萨。

  释于上来为与不为。有圆信手。能受众行。故上为。之。权小于斯不尽能受。是故不为。法集经云。是经虽行阎浮提中。于能信深法者。常住如是。正信众生。心手中行。亦有人以信解行证。皆有手义。以后后破前前。亦是一理。

  △二喻。

  佛子譬如转轮圣王(至)于七日中悉皆散灭。

  △二合。

  佛子此经珍宝亦复如是。

  以此经文合七宝者。若无此法。非真佛故。

  不入一切余众生手唯除如来法王真子生如来家。

  生如来家。合上喻中第一夫人所生太子。

  种如来相诸善根者。

  初心顿行。佛大行故。

  佛子若无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门不久散灭。

  言散灭者。有二义故。一不能信受。则教不行。二不能修行。则行不行。般若论云。法欲灭时。修行灭故。

  何以故一切二乘不闻此经(至)唯诸菩萨乃能如是。

  释散灭所由。可知。

  △二举益观修三。初略标释。

  是故菩萨摩诃萨闻此法门(至)三藐三菩提故。

  △二广释所由二。初反显。

  佛子设有菩萨于无量百千(至)以不能生如来家故。

  若有菩萨。不依此教。纵经多劫。修诸胜行。尚非真实。况能疾得无上菩提。设有之言。似当假设。若望慈氏。赞善财言。余诸菩萨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乃能满足菩萨愿行。今此善财一生能净佛刹等。斯则举权以显于实。非假设也。若实有此不信人者。为在何位。文无定判。义当三贤。入地证圣。必信圆故。若约教道。纵经三祇。亦未入玄所。以凡夫顿能信者。宿因闻熏。为种别故。今更不信。当来岂闻。

  △二顺释二。初明闻信生家益。

  若得闻此如来无量不可思议无障无碍智慧法门。

  辨定所闻。即不思议乘故。

  闻已信解随顺悟入。

  总翻上文。不信等故。

  当知此人生如来家。

  上八字为总。余句为别。别中有九。

  随顺一切如来境界。

  以如来境为家。无性论云。生如来家者。谓佛法界。于此证会。故名为生。

  具足一切诸菩萨法。

  以菩萨行法为家。具家法故。

  安住一切种智境界。

  以俗境为家。世亲释云。由此能令诸佛种性不断绝故。

  远离一切诸世间法。

  远离非家。

  出生一切如来所行。

  以佛行为家。十住毗婆沙第一卷云。今此菩萨行如来道相续不断故。广如彼释。

  通达一切菩萨法性。

  菩萨法性为家。亦是佛种性故。亦同如来。一如境故。

  于佛自在心无疑惑。

  净当佛家。

  住无师法。

  住本佛家。

  深入如来无碍境界。

  总明因果事理无碍家。前六自分家。后三胜进家。前来初见心性。故名为生家。四地已去寄出世故。生道品家。八地由得无功用故。生于无生法忍之家。今此通三。兼显凡夫悟解之心。亦名生家。因果无碍故。

  △二信闻成行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闻此法已。

  十句分为五对无碍。

  则能以平等智知无量法则能以正直心离诸分。

  即观不碍于止。

  则能以胜欲乐现见诸佛(至)入平等虚空界。

  见佛不碍入法。

  则能以自在念行无边法界(至)具一切功德。

  智行法界。不碍起福。

  则能以自然智离一切世间垢(至)入一切十方网。

  智不染世。不碍悲入。

  则能以大观察知三世诸佛(至)入如是法不入而入。

  体绝三世。不碍用而回向。不入而入。释上入义。

  不于一法而有攀缘恒以一法观一切法。

  复释不入而入。智体即如。如外无法。而可攀缘。故无可入。心行处灭。寂然无入。不失照用故。恒以一如而观诸法。故名而入。此二无碍方为真入。又一即是如。便于一中。已见一切。

  △二总结成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功德(至)得无师自然智。

  无师自然。即是佛智。

  △二偈颂。即属第十见闻之益。不颂此段显名受持。显名受持后文自颂。此颂应在拣法异喻经文之前。以前长行。钩锁显名。亦是见闻所得益故。若回此偈于现瑞后。与后偈文。连环相续。文理甚顺。四偈分二。初一颂法说。

  尔时普贤菩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见闻供养诸如来(至)要灭烦恼离众苦。

  △二有三偈。如次颂前三喻。

  譬人吞服少金刚(至)得胜功德到佛智。

  △六现瑞证成。文二。初现瑞。

  尔时佛神力故法如是故(至)充满无边法界。

  先明此界动刹雨华及香云等数。皆广多者。法难思故。后类通十方。

  如此四天下如来神力(至)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二证成先果人。证后因人。证所以要具二种人者。法玄妙故。亦是因果交彻法故。亦是因圆果满法故。前来诸会唯菩萨者。唯因行故。发心品中。唯果证者。果之本故。初心成佛。难信受故。随义各别。所以互无。唯斯具二。今初分四。初现身。

  是时十方各过八十不可说(至)同名普贤皆现其前。

  △二赞说。

  而作是言善哉佛子(至)演说如来出现不思议法。

  △二引说证成。

  佛子我等十方八十不可说(至)一切诸佛亦如是说。

  此中兼明结通所说。一说一切说故。

  △四举益证成四。初得因位圆满之益。

  佛子今此会中十万佛刹(至)得一切菩萨神通三昧。

  即十通及十定。

  我等皆与授记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

  一生当得大菩提故。

  △二得发心益。

  佛刹微尘数众生(至)佛刹微尘数劫皆得成佛。

  与远记者。由机本愿。不期速成故。又前明一生。即多之一。此辨多劫即一之多。一多圆融。何定劫数。妄生多劫。智日不迁。苟执短长。未期成佛。

  同号佛殊胜境界。

  谓缘诸佛出现境故。

  △三护持久远益。

  我等为令未来诸菩萨闻此法故皆共护持。

  △四结益广遍。

  如此四天下所度众生(至)所度众生皆亦如是。

  △二因人证亦四。初明集因。

  尔时十方诸佛威神力故(至)显现一切智自在故。

  前果人证承于前来现瑞之因。故略不叙。今此要显因果别。故广出集因。

  △二明现身。

  十方各过十不可说(至)充满十方一切法界。

  虽来自十方。而周遍法界。来即无来。

  △三辨其德用。

  示现菩萨广大庄严(至)领受无量诸佛法。

  十句文显。

  △四发言诚证。

  以佛神力各作是言(至)我等一切皆名普贤。

  皆同普者。普法同故。

  各从普光明世界。

  常寂光土。无不遍故。

  普幢自在如来所而来于此。

  本智高出。无所不摧。事理无碍世界与佛名字异者。要显不失主伴故也。

  彼一切处亦说是法(至)诸四天下亦复如是。

  兼亦结通所说。

  △七以偈总摄。文二。初叙意二。初说偈仪。

  尔时普贤菩萨承佛神力观察一切菩萨大众。

  △二辨说偈意。

  欲重明。

  欲重显前十门出现。文有十句。句各一门。而约利生。为次不等。

  如来出现广大威德。

  一成正觉。

  如来正法不可沮坏。

  二即法轮。

  无量善根皆悉不空。

  三是第十是见闻生善。上之三句正显益故。

  诸佛出世必具一切最胜之法。

  四即第一出现之法。是前总门。

  善能观察诸众生心。

  五即是心。约智显故。

  随应说法未曾失时。

  六即圆音。

  生诸菩萨无量法光。

  七即境界。境界无量。出光亦多。

  一切诸佛自在庄严。

  八即涅槃。动寂自在。大般涅槃为佛庄严。

  一切如来一身无异。

  九即身业。约本说故。

  从本大行之所生起。

  十即是行。果中说因故。

  而说颂言。

  △第二正颂。四颂分二。初有一颂。颂说分中。总以结酬。

  一切如来诸所作(至)非喻为喻而显示。

  此一总包十段意故。

  △二有三颂。显名受持。初句显名。余皆劝持。且分为三。初偈叹深难闻。

  如是微密甚深法(至)乃得闻此秘奥义。

  △二有一偈。闻由多善。

  若闻此法生欣庆(至)人天赞叹常供养。

  △三有一偈举胜劝持。

  此为超世第一财(至)汝等当持莫放逸。

  然此一品。文旨宏奥。能顿能圆。究众生之本源。罄诸佛之渊海。根本法轮之内。更处其心生在金轮种中。复为嫡子。妙中之妙。玄中之玄。并居凡类之心。以少功而速证。安得自欺不受。长沦生死之中。今幸遭逢。左须自庆。

  此下入第五十三经。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初明分来前明修因契果生解分。则于法起解。今明托法进修成行分。则依解起行。义次第故。

  二会来者。前会明其因圆果满生解之终。此会正行处世无染。通于终始。故次来也。

  三品来者。前品出现辨果殊胜。今明依彼起行圆融。故次来也。虽一分一会。一品是同。所对既无。来意亦别。初分名者伏托法行修成正行故以为名。二会名者。约法而论。不异分名。约处名为三会。普光明殿之会。第七重会。会终归始。故虽曰四天。莫非同为生解之会。今复重会对通。彼分始终。依解以成胜行。故会普光而前分中。生解差别。故寄历处。以显浅深。今分起行。圆融一会。并收因果。亦表成行。不离普光明智故也。此中不隔余处。何有重会之义。若约次第。前时后时即是重义。若约圆顿。就义名重。所以不动前二而升四天。二七相望。亦何所隔。明知约义亦犹灯光涉入无碍。亦似灯炷重发。重明约人。名为普慧普贤问答之会。

  三品名者。初明异名。下文十义。至彼当辨。有别行本。名度世经。度即离义。又有别行。名普贤菩萨答难二千经。此就能离人法受称。二辨本称。总由超绝世间杂染。故受其名。一约事相。有二世间。谓器及有情。此约依正分之。二约粗细。亦有二义。一有为世间。二无为世间。此约分段变易分之。谓以变易非三有摄。故名无为。故胜鬘云。有为生死无为生死。然粗细虽殊。体无出二。三约染净。乃有三义。于初二中。加智正觉。亦同世间。不同世故。如地持辨。二明离者有二义。一者性离世间。性空即是出世。二明事离行。成无染故。称为离力。林颂云。三世五蕴法。说名为世间。彼灭非世间。如是但假名。灭通二义。于事离有中。似离真离。分离全离。次下当辨。二约行者。略为四句。一随世间。二离世间。三俱四泯。言随世者。凡夫沉溺三世。五蕴非离。非随二乘无悲。不能随世。虽离非真菩萨。能随方为真离。故以随释离。二离世者。有大智故。了世性离处。然不染亦异凡小。三俱者。有大悲故。常行世间。有大智故。不染世法。既以世与性离无二为其境。以悲智无二为其行。境行融通。有其三句。一悲无不智。则世无不离。是以常在世间。而未曾不出二智。无不悲故。离无不世。是以恒超世表。而无不游世。三双融故。动净。无二唯是一念。所谓无念念等故。世与出世。无有障碍。四俱泯者。谓唯一境。既世与性离。形夺两亡。故令悲智俱融。二念双绝。又由境行相。由形夺齐离。则绝待离言。融前四句。皆无障碍。方得名为真离世间。

  三约位者。凡夫染而非离。二乘分离非真。谓果离分段。因唯事离。非今所明。菩萨具上真实之行。可得名离。然非究竟。唯佛为离。是故经云。佛常在世间。而不染世法。然今文备六位之行。即是行离行所依。位即是位离故。若事若理。若因若果。皆名离也。

  二释名者。约法事离。无他受称。离非世间。即相违释若约性离。通持业释。约行四句。前之三句俱通持业相违二释。谓具事理。二种离故。泯句并非六释所摄。亦可持业。泯即离故。

  第三宗趣。顿彰六位。理事二离。而为其宗。令体性离。顿成真离。究竟为趣。

  四释文长科十分。初序分有三。初明器世间圆满。

  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至)坐莲华藏师子之座。

  义如前释。此段文含三种成就。

  △二智正觉世间圆满。

  妙悟皆满。

  明佛二十一种殊胜功德。广引诸论。已见前来升兜率品。今但略明上句为总。具下二十一种功德。故云妙悟。皆满下别。前四自利。余皆利他。前中有四。一智德。二断德。三恩德。四作用平等德。

  二行永绝。

  一即于所知一向无障。转功德佛地经名。不二现行。不字约义。应言无字。即永绝义。谓佛智德。离所知障。非如声闻。极远时处。有不知故。有知不知。即是二行。今无不知。故云永绝。

  达无相法。

  二即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胜清净。能入功德。彼经名趣。无相法趣。谓趣入即此达义。然无相法体即真如。无彼有无二相。故名无相。诸法中最净无客尘。令自他入胜。于二乘名。最胜清净。

  住于佛住。

  三即无功用佛事不休息功德。世亲释云。谓住佛所住。无所住处。此即释经。于此住中。常作佛事。无有休息。此即解论。

  得佛平等。

  四即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诸佛有三事无差。一所依智同。二益生意乐同。三报化作业同。故云平等。

  到无障处。

  五即修一切障对治功德。世亲释云。谓一切时常修觉慧。对治一切障故。此明觉慧以为能治一切障者。即二障也。此为所治。

  不可转法。

  六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谓教证二道。他不能动。

  所行无碍。

  六即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谓利衰等八法。不能拘故。

  立不思议。

  八即安立正法功德。谓安住十二分教。余不能思故。

  普见三世。

  九即授记功德。谓记别过未。皆如现在故。

  身恒充遍一切国土。

  十即一切世间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谓二种身遍二种国故。

  智恒明达一切诸法。

  十一即断疑功德。谓自于一切境。善决定故。能决他疑。

  了一切行。

  十二即令入种种行功德。二本释论。易故不解。意云。遍了一切有情性行。随根令入。

  尽一切疑。

  十三即当来发生妙智功德。谓声闻人言。其全无少分善根。如来知其久远微善。后当生故。

  无能测身。

  十四即如其胜解示现功德。谓随有情种胜解。现金色等。虽现此身。而无分别。如摩尼等。故无能测。

  一切菩萨等所求智。

  十五即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谓由无量菩萨所依。为欲调伏诸有情故。发起加行。佛增上力。闻法为先。获得妙智。异类菩萨摄受付嘱。展转传来。前后相续。无间而转。由此证得一切菩萨等所求智。意云。佛智为一切菩萨等所求故。

  到佛无二究竟彼岸。

  十六即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平等即无二义。无二法身。为波罗蜜多所依。

  具足如来平等解脱。

  十七即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此中解脱即是胜解。随诸物情。胜解所宜。如来胜解能现金银等土。佛佛皆然。故云平等。

  证无中边佛平等地。

  十八即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世亲释云。谓佛法身不可分限尔所方处。受用变化。亦不可说尔所世界。

  尽于法界。

  十九即穷生死际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

  等虚空界。

  二十即无尽功德。谓佛实智如空无尽故。今经阙最后穷未来际。总别合有二十一句。义如前说。然佛地摄论约受用身。此约十身。所以知者。处摩竭提国。是变化土。而文既叹受用功德。明知报化二身二土本相融故。不须要约地前地上。则知五位通得见故。

  △三众生世间圆满。文二。初举叹德。二列名叹德。前则多人具德。后则胜人具德。前中二。初举数拣定。

  与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至)种种国土而共来集。

  △二显具胜德三。初总标。

  悉具菩萨方便智慧。

  二别显。文有一十九句。大意不出方便智慧。分二。初十叹自分德。

  所谓善能观察一切众生(至)善入无量诸方便法。

  前八皆有智慧方便。依体起用。上五皆以善能为首。

  知诸众生空无所有而不坏业果。

  智空不坏业界。

  善知众生心使诸根境界方便种种差别。

  知根器别明识。

  悉能受持三世佛法自得解了复为他说。

  持法化之。

  于世出世无量诸法(至)悉善观察知无有二。

  后二明有方便慧。皆即事归实。二九句叹胜进德。

  于一念中悉能获得三世诸佛所有智慧。

  上一总明速成果智。下八皆是果智之用。

  于念念中悉能示现(至)清净行愿悉已具足。

  △三总结。

  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如来于无边劫说不可尽。

  △二列名叹德二。初列名结数。

  其名曰普慧菩萨(至)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

  △二正明叹德。

  皆悉成就普贤行愿。

  文有十句。上一总。余九别。

  深心大愿皆已圆满。

  契理愿圆。普眼满故。

  一切诸佛出兴世处悉能往诣请转法轮。

  摄法上首。为普化故。

  善能受持诸佛法眼。

  受持正法。有普慧故。

  不断一切诸佛种性。

  不断佛种。普见有性故。

  善知一切诸佛兴世授记次第名号国土。

  知佛化仪。光普彻故。

  成等正觉转于法轮无佛世界现身成佛。

  示现成佛观彼无故。

  能令一切杂染众生皆悉清净。

  净染机照其源故。

  能灭一切菩萨障。

  摧他障有智幢故。

  入于无碍清净法界。

  证法界觉法性故。上之九句若约别明。初句为愿。余八为行。通说则皆普贤行愿。宿誓今满。如十大愿。普贤行现缘所作。故总句云。成就行愿。又此十句。十人通具。初句文云。皆悉成故。亦句各显一人之德。当释名故故。总句为普贤故。余九如次。前已配释。此段即是众成就也。

  △二三昧分。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入广大三昧。

  普贤入者。是会主故。说普行故。

  名佛华庄严。

  万行披敷。严法身故。即以法界行门心海。为三昧体。持无限故。说法成行。发起为用。依此体故。

  △三发起分。

  入此三昧时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种十八相动。

  先明地动警群机故。

  出大音声靡不皆闻。

  后显出声。令闻法故。前皆有加而无发起。此有发起而无加者。前表解从他缘。故有他加。此表行由己立。故自发起。又表行依解起。无别法故。所以不加摄解成行。亦须入定。圣旨多端。不可一准。

  △四起分。

  然后从其三昧而起。

  三义如前解释。

  △五请分分三。初标问意。

  尔时普慧菩萨知众已集问普贤菩萨言。

  当机众集。说法时至。此为问意。何以前来诸会经文。先问后定。今乃翻此。此有二意。一说仪无定。前表重法感。而后应此明悲深。观机欲说。众既已集。故先入定。令知说主。二约所表所来意。明从相入实。以成正解。此中意明。依体起用。以成正行。故不同也。普慧问者。称法界慧。能发行故。一人问者。行独已成。非如解故。

  △二正显问端。有二百问。其别行度世经。别作六番问答。番番之中。先问次答。动地现瑞。显益证成。古来诸德皆依彼文。用科此经。以为六段。初二十句。问十信行。

  佛子愿为演说何等为菩萨(至)何等为演说佛。

  △二有二十句。问十住行。

  何等为发普贤心(至)何等为变化。

  △三有三十句。问十行之行。

  何等为力持(至)何等为入无上菩提如海智。

  △四有二十九句。问十回向行。

  何等为如宝住(至)何等为业何等为身。

  △五有五十句。问十地行。

  何等为业何等为身(至)何等为所行处。

  △六有五十一句。问因圆果满行。

  何等为观察(至)何故如来应正等觉示般涅槃。

  第四段中。句虽三十。以无碍用一句经文是总。标虚句故彼但有二十九句。此段有五十一句。此经前后。总经三遍。开说六位。此当第二约行说也。以普贤行该六位故。故度世经最初请云。唯愿解说诸菩萨行。从始至终。令无疑故。彼经虽然不配信等。既云从始至终。末后复明成佛之事。则知决是六位之行。此经所以不将问答相间者。意取位中殊胜之行。不取位故。如不圆融。若克定约位。何殊差别因果。此经上下及本业经等。判于六位。皆以十信未得入位十住为首。谓三贤十圣。等妙觉故。今此何以不开等觉。而取信耶。此有深意。彼及此前。意在于位。取位成说。今此文意。正明于行。十信之行正居行始。等觉之位有其三义。或摄属前十地胜进。或摄属后。即名佛故。或别开位。无垢地故。今为说行。是故摄属因圆之中。经文虽有五十一句。唯后四句属妙觉位。余皆等觉。若尔此中依言依菩提心等。岂非发心住耶。此难尤非。第二段初发普贤心。岂非发心住耶。十信之初。岂无发心耶。故贤首云。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等。正是发心所依。不究斯旨。空张援据。

  △三结请为说。

  善哉佛子如是等法愿为演说。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五(入第五十三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六说分。文二。初总告。

  尔时普贤菩萨告普慧等诸菩萨言。

  △二正答前来二百句问。问一答十。以显无尽。成其二千。普贤胜行故。英公叹云。云兴二百问。瓶泻二千酬。释此二千。略首五门。一约因果。二分行位。三显普别。四明统收。五辨行相。前问例此。今初有四。一约大位。于六位中。前五为因。后一为果。或后四门为果。余皆是因。二约细辨。一一行门皆彻佛果。故诸文末皆结得佛。是则二千。普通因果。三或总属因。普贤行位示成佛故。四或皆属果。下文多云。虽得成佛不断菩萨行故。

  二分行位者。亦有四义。一束行成位。成六分故。二总属位。以行并是位中行故。三总属行。普贤行体不依位故。四一行遍通于六位。位位遍修故。如此无碍。方为普贤行。然文正显后之二段。以揽行成位。位虚行实故。故问答并举。不分六番。意在此也。

  三普别者。谓一行相必遍一切。然恒不杂。以不杂故。六义殊分。以必遍故。普义该摄。犹如锦文。众色成文。常普常别。缕缕交彻。此如绣成。行法亦尔。即普是别。即别成普。皆无障碍。若尔此则普别具足。何以独名普贤行耶。非谓守普而不能别。亦非作别而失于善。实谓能别而不坏普。故名普贤行也。又普必有别。但语一别。未必有普。譬如一缕非锦故也。以其非是锦中缕故。

  四统收摄者。复有四重。一以位收位。六位各各收一切位故。一位即具二千行门。为万二千。故上经云。一地之中。具足一切诸地功德。二以门收门。即二百门一一各收一切行门。即成二百个二百。为四万行。三以行收行。一行具收一切行故。则有二千个二千行。成四兆行。四以略摄广。此二千行。下颂结云。如大地一尘。以此一尘之略说。不离十方之广地。是故摄广亦无不尽。此乃等无极之法界。越无际之虚空。故下颂云。虚空可度量。菩萨德无尽。斯之谓矣。

  五辨行相。即随文释。释寄相别。即分六段。今初二百句。答前信行二十句问。文分三别。初九门明自分行满。次八门胜进行圆。后三门明二行究竟。今初一门以为一类。即为九段。然二百门多分五别。一总标。二徴数。三列释。四结数。五显修胜益。或阙后二。或阙第五。至文当知。今此依中。文具有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依。

  首明依者。起行所依故。谓以依托菩提心等。成万行故。贤首品云。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等。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

  十句各先标名。后释义。

  以菩提心为依恒不忘失故。

  依菩提心者。十皆名依。已为众行之首。而菩提心复是十中之初。以是万行之本故。贯二千行门之首。释云。不忘失者。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则是魔业。故依斯不忘。能成万行。此句为总。

  以善知识为依和合如一故。

  上虽内有胜心。若外不依善友。行亦无成。是故大圣谓善财言。求善知识。是无上菩提最初因缘。释云。如一者若不心行符契。岂为我友。

  以善根为依修集增长故。

  若不增修善根。遇友何益。

  以波罗蜜为依具足修行故。

  随所修善。须到彼岸。

  以一切法为依究竟出离故。

  非独十度。触境皆通。上四自利。

  以大愿为依增长菩提故以诸行为依普皆成就故。

  六愿七行。并通自他。上皆依法。后三依人。

  以一切菩萨为依同一智慧故。

  胜侣智同。

  以供养诸佛为依信心清净故。

  净心供养。以成福德。

  以一切如来为依如慈父教诲不断故。

  长禀慈训。以成智严。九十唯佛。究竟能为所依处故。又前五自分。后五胜进。六广菩提心。七广三四五。后三广第二。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胜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为如来无上大智所依处。

  由依上十成佛大智。为一切所依。斯为胜益。岂可不修而得。亦名勤修。

  △二奇特想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奇特想。

  前依因缘。以成诸行。今依胜想。以摄善根。翻妄想源。次所依故。并出常想。受奇特名。即上文中。常欲利乐诸众生等。利益想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于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

  以他善同己善者。随喜于他。情无彼此故。互为主伴。相资益故。同体性故。即我所行故。自他相即故。

  于一切善根生菩提种子想。

  一毫微善。皆是佛因。故法华中。举手低头。皆已成佛。

  于一切众生生菩提器想。

  下至阐提。皆有佛性故。

  于一切愿生自愿想。

  义如初句。

  于一切法生出离想。

  思益云。知离名为法故。

  于一切行生自行想。

  亦如初句。

  于一切法生佛法想。

  诸性相法。皆佛所证。故文殊云。我不见一法非佛法者。皆不可得故。诸轨仪法。皆佛所流。涅槃经云。外道之法。亦是如来正法之余。

  于一切语言法生语言道想。

  因言契理。而理非言。故名言道。

  于一切佛生慈父想。

  佛以觉他。令悉圆满。故为慈父。

  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

  如来即诸法如义。故无有二。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胜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善巧想。

  无想之想。名善巧想。

  △三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

  以依前来胜想之解。造修大行。想唯在心。行通三业。空想不行。亦无成办。即上文中修学处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为五对。

  所谓一切众生行(至)一切求法行咸悉修学故。

  下化上求对。若准晋本。此脱第三善学一切戒。

  一切善根行悉使增长故。

  止恶进善对。

  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乱故一切智慧行无不了知故。

  妙止深观对。

  一切修习行无不能修故一切佛刹行皆悉庄严故。

  修因严刹对。

  一切善友行恭敬供养故一切如来行尊重承事故。

  敬友事师对。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胜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行。

  △四善知识四。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善知识。

  行起必依善友。故次明之。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令住菩提心善知识(至)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识。

  未知之善。能令知故。未识之恶。能令识故。凡所顺益。皆我善友。故十皆益也。上十信云。即得亲近善知识是。

  △四结数。

  是为十。

  △五勤精进三。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勤精进。

  行友既具。必须䇿勤。于此十事。离身心相。而进修不杂。故上文云。勤修佛功德。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教化一切众生勤精进(至)皆悉欢喜勤精进。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精进波罗蜜。

  △六心得安隐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得安隐。

  进成二利。故获心安。由自利故。得智心安。由利他故。得悲心安。即上文云。增上最胜心。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自住菩提心亦当令他住菩提心心得安隐。

  上一行本。次二离过。

  自究竟离忿诤亦当令他离忿诤心得安隐。

  无诤三昧。离一切诤。

  自离凡愚法亦令他离凡愚法心得安隐。

  越凡小。凡谓凡夫。愚即愚法小乘。次二进善。

  自勤修善根亦令他勤修(至)住波罗蜜道心得安隐。

  次三证入。

  自生在佛家亦当令他生于佛家心得安隐。

  入位。

  自深入无自性真实法(至)无自性真实法心得安隐。

  入法。

  自不诽谤一切佛法(至)不诽谤一切佛法心得安隐。

  入益。谓谤有二义。一粗。言此非佛法等。其过弥大。二细。谓说不契实。其过则微。若无细谤。证实方能。后二因圆果满。

  自满一切智菩提愿(至)无尽智藏心得安隐。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安隐。

  究竟安隐。谓菩提涅槃。

  △七成就众生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众生。

  上则通明二利心安。今则别明利物成就。故上文云。则能慈愍度众生故。然有二义。一以此十通用成就一切众生。二各成就一类众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以布施成就众生。

  成就悭贪贫穷众生。

  以色身成就众生。

  成恃形色憍慢众生。

  以说法成就众生。

  疑法。

  以同行成就众生。

  佷戾之者。

  以无染着成就众生。

  贪爱众生。

  以开示菩萨行成就众生。

  乐二乘者。

  以炽然示现一切世界成就众生。

  不乐严刹。

  以示现佛法大威德成就众生。

  不欣佛果。

  以种种神通变现成就众生。

  邪归依者。

  以种种微密善巧方便成就众生。

  邪智狡猾。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成就众生界。

  △八戒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

  欲成就众生。须自止恶。而行众善。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不舍菩提心戒(至)诸根律仪戒。

  若忘菩提心。乃至诸根犯境。皆悉名为破菩萨戒。故文云坚固大悲心。则不破也。此十三聚。应细思之。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波罗蜜。

  △九受记法四。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受记法(至)自知受记。

  既离过成德。自验己行。必招当果。由此故能自知受记。故上文云。若得无生深法忍。则为诸佛所授记。即此中义。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以殊胜意发菩提心自知受记。

  见理深悲。即发心殊胜。得果无疑。若因他厌苦。则非殊胜。未定得记。

  永不原舍诸菩萨行自知受记。

  无厌修。

  住一切劫行菩萨行自知受记。

  长时修。

  修一切佛法自知受记。

  无余修。

  于一切佛教一向深信自知受记。

  契理修。

  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至)菩提本愿自知受记。

  余五可知。于此十中。随有其一。即自知得记。此辨得记之行。非显受记相殊。如瑜伽等。又此约十信横具。余约竖位不同。

  △四结数。

  是为十。

  △二有八门。明胜进行。既自分行成故。进入诸所入处等。即为八段。今初入菩萨。先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入诸菩萨。

  入有二义。一证得义。二观达义。入因则能通证通达。入果唯达未能证故。此下五门皆是智入。四五二入亦通身入。今此入者。即是入因。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入本愿入行入聚(至)入神力自在入示现受生。

  所以入者。即彼所修是我所修。互相资益。为自行故。故度世经名不相求短。即上神通深密用等。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入三世一切菩萨。

  △二入诸如来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入诸如来。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入无边成正觉(至)入无边示现涅槃。

  即是入果。所以入者。必当证入。故上文云。则以佛德自庄严。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入三世一切如来。

  △三入众生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众生行。

  前二入能化。此中明入所化心行。故上文云。悉能调伏诸众生等。问中有心字。行有多种。如文可知。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入一切众生过去行(至)教化调伏时非时行。

  时非时。谓熟未熟。不知时者。非大法师。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入一切诸众生行。

  △四入世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世界。

  对佛是依报。对生是化处。故上文云。普随诸趣而现身。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入染世界入净世界(至)入无佛世界。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入十方一切世界。

  普入者。不离此十故。一时顿入。非前后故。

  △五入劫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劫。

  即是化时。此下三门。皆是成上一念悉知无有余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入过去劫入未来劫(至)入不可数劫。

  上五直入。下之五句。约相即入。

  入可数劫即不可数劫(至)入一切劫即一念。

  此相即入。有二种意。一彼劫相即智入彼故。二由彼劫相摄相入故。但入能摄。即入彼所摄等。余如前来发心品辨。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入一切劫。

  上五门皆是智入。四五二入。亦通身入。

  △六说三世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说三世。

  前劫此世长短有异。通皆时分。并是十世隔法异成。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

  前九是别。后一为总。别中三世。每世各三。故成九世。

  过去世说过去世(至)过去世说现在世。

  过去乃是已起法故。过去过去不名无尽。

  未来世说过去世未来世说现在世未来世说无尽。

  未来乃是续起法故。未来未来名为无尽。

  现在世说过去世现在世说未来世现在世说平等。

  现在现在。即事可见。例于过未之现在故。故云平等。过未二世两个现在。非可见故。但对前后。立现在名。

  现在世说三世即一念。

  然此三世何以成九。古释云。义说为九。实唯有五。意云。如以五日相望。前三为过去三世。从后取三。为未来三世。处中取三。为现在三世。若依此释。进无九世之体。退过三世之数。云何一念得具九耶。今意不然。合将九日。大分三世。互为缘起。既不依此。但以三世缘起相由。即九世成矣。谓过去因现未。则过去之中又有现未。现未各因。二世亦然。是以三世各具三也。故中观云。若法所因出。是法不异因。中论破执。则一中有三为过。此明离过之用。则一中有三为德。以病成药。岂不良哉。总句中云即一念者。前之九世相望以立。今此意明摄末归本。不离一念。即此一念。现在是过去家未来。亦是未来过去世也。自具三世。三世相由。九十具矣。故以一融九。虽九而常一。以九别一。虽一而常九。九一无碍。没果绝言。假十圆融。为入门矣。况积念成世。念外无世耶。又无念等故。又法性同故。此有四义。后之三义。通于余宗。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说三世。

  △七知三世。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知三世。

  前之二段。明法上之时。此辨时中之法。即化生之法。随彼机宜。安立而化故。即是上文所知之法。故晋经中。名三世间。度世经名入于三处。皆是意取其中事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知诸安立知诸语言(至)知诸制令知其假名。

  上之七句。知安立谛。

  知其无尽。

  此一通二。成上安立事无有尽。生下非安立性无可尽。

  知其寂灭知一切空。

  后之二句。知非安立。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菩萨以此普知一切三世诸法。

  △八无疲厌心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疲厌。

  所化无边。求法化之。而无厌怠。由上即知烦恼无所起故。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供养一切诸佛无疲厌心(至)听闻正法无疲厌心。

  前四上求。次四下化。

  宣说正法无疲厌心(至)行菩萨行无疲厌心。

  后二通二。

  游行一切世界无疲厌心(至)一切佛法无疲厌心。

  谓游刹近佛化生。是故思惟二利行法。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疲厌无上大智。

  △三有三门。即是明前二行究竟。初差别智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差别智。

  明所持差别智究竟。上文云。则以智慧辨才力。随众生心。而化诱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知众生差别智(至)知一切语言道差别智。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差别智。

  二陀罗尼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陀罗尼。

  即能持究竟。上文云。修行诸度胜解脱等。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闻持陀罗尼持一切法不忘失故。

  上一闻持。次四义持。

  修行陀罗尼如实巧观(至)听闻正法心不乱故。

  次四广闻持之用。

  圆音陀罗尼解了不思议(至)所说之法悉能闻故。

  后一收上义持。

  一切佛法陀罗尼安住如来力无畏故。

  又初四。如次持教行理果。次二重显持行。即定慧故。次一持理不思议故。次二重显教。后一重显果。

  △四结数。

  是为十。

  △五修益。

  若诸菩萨欲得此法当勤修学。

  △三说十种佛四。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说十种佛。

  上能持所持。皆是佛法。今知法主究竟。故上文云。则得灌顶而升位。十信满心便得佛故。

  △二徴数。

  何等为十。

  然此十佛。与下十种见佛。名义全同。与前十身。名有同异。义亦不殊。

  △三列释。

  所谓成正觉佛。

  示成正觉故。即前菩提身。

  愿佛。

  愿生兜率。与前全同。

  业报佛。

  万行因感故。即前相好庄严身。

  住持佛。

  自身舍利住持故。即力持身。

  涅槃佛。

  化必示灭故。即前化身。

  法界佛。

  真无漏界故。即前法身。

  心佛。

  依唯心故。即威势身。虽光明亦能摄伏。心最胜。如慈心降魔等。

  三昧佛。

  常在定故。即福德身。定为福之最故。

  本性佛。

  了本性故。即前智身。大圆镜智平等性智皆本有故。故下云明了见。

  随乐佛。

  随所欲乐。无不现故。即意生身。故晋经云如意佛。然佛就内觉。身多就相。故立名不同。余广如别章。略如八地。

  △四结数。

  是为十。

  △二有二十门。答前二十句问。明十住行。古德同分为四。初六门别明发心住义。次六门明余九住中所成内德之行。次三门明诸住中外化之行。后有五门。明无碍殊胜行。非不有理。今取顺十住经文二十门。如次明十住行。但与前行。互有广略影显。解中之行。广无尽故。若依圆融。行行遍通。若不坏相。不妨次第。初之四门。明初住行。二三各有二门。四五各一。后五二门。今初四门明发心住。初一总明。后三别显。今初文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普贤心。

  前十住中。自分之内。缘佛十力发心。但广发心之境。今广发心之相。影略明故。普贤心者。即菩提心。菩提心就果以明。普贤心约相用说。横周法界。竖穷未来。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发大慈心救护众生故(至)悉舍所有故。

  前三悲护众生心。次六起愿心。

  发念一切智为首心乐求一切佛法故。

  求果智。即前缘佛十力。

  发功德庄严心学一切菩萨行故。

  求因行。

  发如金刚心一切处受生不忘失故。

  竖穷。

  发如海心一切白净法悉流入故。

  广遍。四皆上求愿。

  发如大山王心(至)施一切众生无怖畏故。

  此二忍施。皆下化愿。

  发般若波罗蜜究竟心巧观一切法无所有故。

  后一智心。即三心菩提也。又前七护小乘。初三护狭心。后四护小心。余三护烦恼心。故异凡小。是菩提心。又初三众生无边誓愿度。度生无吝故。一切施也。次一佛道无上誓愿成。次三法门无尽誓愿学。后三烦恼无边誓愿断。即四弘誓愿。观理发心。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心疾得成就普贤善巧智。

  △二普贤行法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普贤行法。

  别明菩提心。此门即大愿心。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愿住未来一切劫(至)成无上菩提普贤行法。

  亦即是前胜进之行。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等。文旨相同。恐繁不会。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若诸菩萨勤修此法疾得满足普贤行愿。

  △三别明悲心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

  上一为总。谓外无善友可依。内无自德可怙故。余九是别。

  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至)欲缚所缚而起大悲。

  上五欲求众生。但纵目前贪欲之情。

  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

  此一有求众生。故没生死海。

  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至)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后三邪梵行求众生。无明邪见之所病故。但欲邪法故。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菩萨恒以此心观察众生。

  △四发心因缘四。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

  别明智心。观境推理。发心别故。此与前自分行中发心因缘。亦互影略。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

  前五以萨埵为缘。上一为总。下四是别。

  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

  令灭妄苦。

  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

  得真灭。

  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心。

  断痴集。

  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

  证真道。即推无作四谛之理。发菩提心。后五以菩提为缘。

  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至)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

  此二福智因。

  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至)力无所畏故发菩提心。

  此三希福智果。然上二段。文含二意。一成上发心住中行。二成下治地住中行。谓十种大悲。即广彼自分中十心之一菩提因缘。前五即彼自分中初之五心。一利益。二大悲。三安乐。四怜愍。五安住。后之五句。彼此互阙。

  △四结数。

  是为十。

  △二有二门。正明治地住中行。初近善知识四。初总标。

  佛子若菩萨发无上菩提心(至)应起十种心。

  此门即胜进中近善知识。文中标内。兼是显意。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起给侍心欢喜心无违心随顺心无异求心。

  无异求者。不求名闻利养及过失故。

  一向心。

  前六事友。后四同修。

  同善根心同愿心如来心同圆满行心。

  △四结数。

  是为十。

  △二近友之果四。初总标。

  佛子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心则得十种清净。

  即胜进近友之果。故标中云。起如是心。则得此十。即是前文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梵云波利戍提。翻有二义。一遍清净。即此十种。二极清净。即下第六十四段。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深心清净(至)了达一切诸语言故。

  前六三业净。上三体净。

  辩才清净善说无边(至)具足菩萨自在力故。

  此三用净。

  眷属清净成就过去(至)除灭一切诸业障故。

  此二主伴果报净。

  大愿清净与诸菩萨(至)以普贤乘而出离故。

  后二愿行净。

  △四结数。

  是为十。

  △三有二门。明修行住中之行。初自分波罗蜜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波罗蜜。

  此门即自分行。彼开一慧为十观察。今总显修。十度。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施波罗蜜悉舍一切诸所有故。

  十度皆以总相而释。一一多含。故云一切皆舍等。

  戒波罗蜜净佛戒故(至)智波罗蜜入佛力故。

  智即方便。进趣佛力权智。立以智名。

  愿波罗蜜满足普贤(至)示现一切自在用故。

  神通即力度。晋经名神力。

  法波罗蜜普入一切诸佛法故。

  法即是智。此从所知。立以法名。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波罗蜜。

  △二胜进智随觉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随觉。

  由前行成。无倒了达随事随理。善觉知故。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一切世界无量差别智(至)而得出离智随觉。

  即前胜进十法。观察众生界等。亦有影略。恐繁不会。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解了一切佛法成等正觉。

  △四一门明生贵住中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证知。

  即彼自分行。由前了达。故能证知。由证故于圣教中生。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知一切法一相(至)知一切法在一念。

  上三总知一切法。

  知一切众生心行无碍(至)知一切众生善不善行。

  此五广前知众生。

  知一切菩萨愿行自在住持变化。

  即前业行中业摄。

  知一切如来具足十力成等正觉。

  即知涅槃对生死故。其胜进行。但了佛法。无别行相。故略不明。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法善巧方便。

  △五有一门。即具足方便住中之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

  若准梵本。此名积集。即是方便具足之义。下第九十五。正是十力。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入一切法自性力(至)于一切法甚明解力。

  上六解法力。余四上求力。

  于一切善知识(至)令一切智心不退善巧力。

  前十住中。但云所修诸行。皆为众生。不知修何。今显所修之行。又入即了达。兼其胜进解众生等。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具如来无上诸力。

  △六有二门。明正心住。此门即自分行平等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平等。

  由了平等。故闻赞毁。心定不动。然平等之言。通有三义。一者事等。谓十类各各相望。说如众生等有佛性。乃至诸佛同一法身一心一智等。二者理等。谓此十类等一真故。三者心等。由了前二。即之于心。故于十境。不生高下。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于一切众生平等。

  谓无冤亲故。

  一切法平等。

  于善恶不生分别故。

  一切刹平等。

  见染见净。无高下故。

  一切深心平等。

  同一真道。而出离故。

  一切善根平等。

  无一善根。不为佛故。

  一切菩萨平等。

  于诸同行。如自己故。

  一切愿平等。

  一一大愿。彻来际故。

  一切波罗蜜平等。

  不谓般若胜檀等故。

  一切行平等。

  随一一行。彻事理故。

  一切佛平等。

  不谓此佛。此最胜故。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明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法。

  △二佛法实义句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法实义句。

  即彼胜进中行。与前虽少前却。而义多同。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一切法但有名。

  上一约遍计。都无实故。

  一切法犹如幻(至)一切法业清净。

  次四约依他。彼五约圆成。

  一切法但文字所作。

  无名相中。假名说故。

  一切法实际一切法无相(至)一切法法界。

  余四各一义。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善入一切智智无上真实义。

  △七有二门。明不退住中行。初一自分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说十种法。

  由能宣说深广法故。所以闻说。心不退转。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说甚深法说广大法(至)说出生如来力法。

  说业性等。成如来力。

  说三世相应法说令菩萨不退法。

  随宜演说。令菩萨不退。涅槃二十八中。广明退不退相。

  说赞叹佛功德法(至)一切如来境界相应法。

  余八可知。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巧说法。

  △二胜进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持。

  谓受持奉行。非但宣之于口。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持所集一切福德(至)持一切诸佛神通游戏力。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住持力。

  △八有二门。明童真住中行。今初此门。即自分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辨才。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于一切法无分别辨才(至)一切法无所著辨才。

  由身口等三业无失故。有无著辨才。

  于一切法了达空辨才(至)一切众生心令欢喜辨才。

  由知众生心乐欲故。辨令他喜。余八可知。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巧妙辨才。

  △二后门胜进行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自在(至)现成正觉自在。

  即彼胜进。现变化自在身等。皆自在义。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自在。

  △九有二门。明法王子住中行。初自分无著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著。

  由无著故。故能善知。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于一切世界无著(至)于一切佛无著。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得无上清净智慧。

  △二后门胜进平等心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平等心。

  由平等故。胜进习学法王处法。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积集一切功德平等心(至)如来智慧平等心。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平等心。

  △十有二门。明灌顶住中之行。初明学智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出生智慧。

  义当胜进。此门明其成就十智。学佛十智。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知一切众生解(至)佛种不断出生智慧。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诸法无不了达。

  △二辨变化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变化。

  即自分中十种变化故能动刹等。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一切众生变化(至)一切加持变化。

  然此变化。即实如化。非要化作。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具足一切无上变化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五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六(入第五十三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有三十门。答前十行三十句问。古德分三。初六门明大志旷远行。次九门明定慧业用行。后十五门明德备成满行。然约圆融。此意非无。今不坏次。亦次第显十行中行。第一行有三门。次二三行各一。第四行二门。第五行六门。次四行各二门。第十行中自有九门。至文当知。

  所以用门多少者。檀度在初。故具三。戒忍通世间。故唯一。定慧尊胜。故有多门。智中既多。故般若中略。余次胜故。但用二门。又此十行虽约十度。而义多含。是故文中。或就十度明义。或就行名以释。今初三门。欢喜行中之行。即分为三。初明力持五。初总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持。

  此含总别。总者以是十行之首。依此十事。加持建立。能起诸行。故度世经名十建立。别即局在欢喜行中。凡所布施。皆为修习诸佛本所修行等故。是建立行意。

  △二徴数。

  何等为十。

  △三列释。

  所谓佛力持法力持众生力持。

  上三三宝。即境界持。众生即僧宝。菩萨之僧。即众生世间故。余七行持。

  业力持。

  悲所作业故。

  行力持。

  正起行故。

  愿力持。

  愿持行故。

  境界力持。

  有悲智境。行方成故。

  时力持。

  时即起行之时。

  善力持智力持。

  上二福智。然第十地大尽分中。有十一持。于第四位。加烦恼持故。论判行持中。初二逆行。彼约应化不断。所以加之。今但约为行本。故无烦恼。彼有供养持及劫持。无境界持及善力持。此以第八时中摄劫。彼以行摄此善力。依境起供。故并无异。余名并同。具如彼释。

  既数名不同。案名以释。此无僧宝。有教化众生。亦未爽通理。

  上辨陀罗尼。即总持文义。次云受持。即领纳受行。今云力持。即是加持任持。故不相滥。

  △四结数。

  是为十。

  △五显修益。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法得无上自在力持。

  此下入第五十四经。

  △二大欣慰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欣慰。

  正辨欢喜行义。彼但见乞者来。倍复欢喜。今则知由施故见佛供佛等。心大欢喜。初行多同欢喜地。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五。初事佛供佛对。

  所谓诸菩萨发如是心(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二闻法近友对。

  复作是念我于诸佛所(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三二利行成对。

  复作是念我于往昔(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四严土化生对。

  又作是念十方所有(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五难见能见难成能成对。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至)如是思惟心大欣慰。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欣慰。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成正觉智慧大欣慰。

  △三深入佛法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入佛法。

  上经意明预欣当成。此中辨其现能证了。即前法施之行。故彼文云。我当尽学诸佛所学。证一切智。知一切法。为众生说。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

  前六有入字。后四以知字为初。证入了知。二文影显。于中初四入器世间。

  入过去世一切世界(至)入现在世世界数。

  数谓多少。

  世界行。

  行谓刹因。

  世界说。

  说谓彼彼果中说法。

  世界清净。

  清净谓刹体。此是通体。上三别明。下一总显。

  入一切世界种种生。

  种种性即染净等殊。斯即别体。

  入一切众生种种业报入一切菩萨种种行。

  上二入众生世间。后四入智正觉世间。

  知过去一切佛次第(至)国土众会说法调伏。

  上三入三世佛。下一入法。

  知世间法声闻法独觉法菩萨法如来法。

  知差别五乘。

  虽知诸法皆无分别而说种种法。

  明权实双行。以性不坏相故。虽无分别。而说种种。此中分别。即是差别。故晋经云。虽诸法无一无异。而说一异。

  悉入法界无所入故。

  释成上义。谓悉入法界。故无差别。无所入故。而说种种。何者。若别有一入处。则入时失本相。不得说种种。以当法自虚。名入法界。无别可入。则不坏种种矣。上则辨知。此下明说。

  如其法说无所取着。

  夫说法者。当如法说。法既权实双融。说亦即说无著。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菩提大智慧甚深性。

  △二有一门。明饶益位中行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依止菩萨依此行菩萨行。

  上明证入。今托良缘。遍依此十。方能饶益。非但依戒。况戒有摄善。何所不具。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依止供养一切(至)依止一切佛菩提行菩萨行。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菩萨依此行菩萨行。

  △三有一门。即无违逆位中行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畏心。

  由依菩萨止善。则能于十难作能作。难忍能忍。为发无畏心。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灭一切障碍业发无畏心。

  障碍难灭。

  于佛灭后护持正法发无畏心。

  遗法难护。

  降伏一切魔发无畏心。

  恶魔难降。

  不惜身命发无畏心。

  身命难舍。

  摧破一切外道邪论发无畏心。

  外道难摧。

  令一切众生欢喜发无畏心。

  物心难称。

  令一切众会皆悉欢喜发无畏心。

  大众难喜。

  调伏一切天龙夜叉(至)摩睺罗伽发无畏心。

  八部难调。

  离二乘地入甚深法发无畏心。

  下乘难离。

  于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心无疲厌发无畏心。

  上行难修。于此十难。皆无所畏。岂畏众生相恼害耶。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无所畏心。

  △四有二门。明无屈挠位中之行。初被甲行无疑惑心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于一切佛法心无疑惑。

  此门由前于难无惧。故于十所作。决志无疑。即被甲精进中行。后门摄善。利乐精进。遍在二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十。初十度摄生。

  所谓菩萨摩诃萨发如是心(至)是为第一发无疑心。

  初则正明。次显无疑。三反显失。四结次第。下九准例。

  △二事供佛。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二发无疑心。

  △三光明严刹。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三发无疑心。

  △四长时调熟。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四发无疑心。

  △五具一切智。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五发无疑心。

  △六作世明灯。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六发无疑心。

  △七说法开悟。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七发无疑心。

  △八灭障成佛。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八发无疑心。

  △九离妄自觉。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九发无疑心。

  △十决成菩提。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十发无疑心。

  于此十事。发誓要期。故名被甲。

  △四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佛法心无所疑。

  △二摄善行不可思议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可思议。

  即所摄之善。由决志无疑。故所为难测。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初三单约善根。愿智称性。名不思议。

  所谓一切善根不可思议(至)一切法如幻不可思议。

  △二余七权实双运。故不思议。于中分二。初四约行。后三约智。智约内明。行就外相。今初。

  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善根不失无所分别不可思议。

  涉有而一道清净。

  虽深入一切法亦不取灭度(至)不可思议。

  悟空而万行沸腾。

  修菩萨道而示现降神(至)救护众生不可思议。

  修因而八相果成。

  虽能示现如来十力(至)教化众生不可思议。

  现果而大用不舍。皆难思也。

  △二后三约智。文三。初约二谛相即。

  知一切法。

  八中十句。勒为五对。一境。二心。三通一切。四约修起。五即名言。亦即五法。一相。二妄想。三如如。四正智。五名。

  然各有二意。一直就法体。无相是真。相即是俗。常互相即。下四例然。二约迷悟五对。大同小异。

  无相是相。

  迷如无相。以成于相。

  相是无相。

  悟相无相。即是如如。

  无分别是分别。

  迷于正智无分别。即成妄想分别。

  分别是无分别。

  悟妄分别。即正智无分别。

  非有是有。

  了如非有。真有如如。

  有是非有。

  若执有如。则非如有。

  无作是作。

  智若无作。是作正智。

  作是无作。

  若有所作。非作正智。

  非说是说。

  知名非说。是真说名。

  说是非说。

  谓名有说。非是说名。

  不可思议。

  △二约三事。融而不融。

  知心与菩提等知菩提与心等心及菩提与众生等。

  九中初融三事。即心佛众生皆无差别。如觉林偈。

  亦不生心颠倒想颠倒见颠倒。

  显离融相。名为不融。

  不可思议。

  △三权实。即而不即三句。初明尽而不尽。

  于念念中入灭尽定(至)亦不尽有漏善根。

  此约时断。以明体用。

  △二无而不无。

  虽知一切法无漏而知漏尽亦知漏灭。

  此将法性对断。以明体用。二句虽殊。俱是权实双行。

  △三即而不即二。初正明。

  虽知佛法即世间法(至)不于世间法中分别佛法。

  △二释成上义。

  一切诸法悉入法界无所入故。

  悉入法界。故说相即。无所入故。不应世中分别佛法等。谓以当法自虚。故名相即。非世间中有法可得。下重释云。

  知一切法皆无二。

  不得二中互求。

  无变易故。

  亦非世法。作彼佛法。思之。

  是为第十不可思议。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不可思议。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诸佛无上不思议法。

  △五有六门。明无痴乱中行。于中有三。初二门即无痴之行。次二门明无乱之行。后二门双明二门引生功德。虽痴乱有通。今从别说。又此三段即是三禅。初即饶益有情禅。二即正法乐住禅。三即引生功德禅。今初分二。初门不愚巧密之言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密语。

  前既明内行。今辨外言彼行。文云。以正念故。善解世间一切言说。能持出世诸法言说等。皆言密语者。泛明有五。一说深密法故。如出现品名如来密藏等。二一言说一切法故。上云如来于一语言中等。亦如仙陀四实九义瞿声等。三近而不闻。如身子在座。远而无隔。如目连寻声等。四言近意远。如说三乘为究竟等。言远意近。如说寒时得火。名涅槃等。亦名隐实说权。五以异言说异法。如觉不坚为坚固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佛经中巧密语。

  初一具五。以是总故。一切教故。

  于一切受生处巧密语(至)现成等正觉巧密语。

  此二含二意。谓示而谓实故。即第四意。此二皆是深密之法。即第一意。

  于一切众生业报巧密语(至)同一成就巧密语。

  余通前二。或并兼五。可以意得。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善巧微密语。

  △二不愚善巧之智。文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巧分别智。

  外言既密。内智又巧。故于利生。无有痴闇。故彼文云。菩萨于善知识所。听闻正法。所谓甚深法等。文义多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入一切刹巧分别智(至)入一切佛法巧分别智。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善巧分别诸法智。

  △二正法乐住禅。即无乱行。二门皆是定体。初门明入三昧显处等不同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三昧。

  彼文云。善入一切诸禅定门。此中明十。皆通一切。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

  通辨缘斯十境入定不同。别则十门缘境各异。

  于一切世界入三昧(至)住一切劫入三。

  上五一重之事。下五涉入圆融。

  从三昧起现不思议身(至)无有休息入三昧。

  九十皆即一而多。故彼行云。一念中得无数三昧。但从多分。对前后说。判为定体。非无其用。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诸佛无上善巧三昧法。

  △二明遍入。则解类皆遍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遍入。

  亦犹小乘说十遍处。即令三昧渐更增广。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众生遍入(至)一切如来种种供养遍入。

  前明一切。如众生身。谓童子身等。虽能一切身入。而不必一时。今此随入一类。皆遍一切。如海初来一切皆水等。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遍入法。

  △三有二门。明引生功德禅。初门明作用无碍。故称解脱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解脱门。

  即不思议解脱。梵云毗木叉。此云胜解脱。谓殊胜作用。亦由依禅。成八解脱。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身周遍一切世界(至)游戏神通解脱门。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解脱门。

  △二于境无壅。故曰神通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通。

  如依四禅。引六通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忆念宿命方便智通(至)无有障碍方便智通。

  此十若以六摄。前四可知。次五神境。

  随众生心现不思议(至)不可说变化身方便智通。

  后一漏尽。成菩提故。

  随不思议众生心(至)三藐三菩提方便智通。

  约位不同。与十通小异。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种种示现令其修学。

  △六有二门。明善现位中行。初门正明行体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明。

  正显行体。即是般若。故曰智明。然皆权实无碍之智。故称善巧。非如十度。唯约根本。但约增微。分成五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二。前七单约一智。分三。初三约所化。

  所谓知一切众生业报(至)皆如金刚善巧智明。

  先事。次理。后即事归理。

  △次三约能化。

  能以无量微妙音声(至)或不受生善巧智明。

  亦初约事。次句约理。后即事归理。

  △三离能所想。会归般若。

  舍离一切想受境界善巧智明。

  念想观除。不受境界。为入理善巧故。

  △二后有三句。辨双行三。初明无说之说无成之成善巧智明。

  知一切法非相非无相(至)于无量劫分别演说。

  谓双非照寂。离于言道。而能差别。照事有说。非相遣相。非无遣无。一性遣多。无性遣有。即性相俱寂。

  住于法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巧智明。

  无成之成。法界之体。实无所成。照斯法界。即说成佛。

  △二明无生起生智明。文三。初正明无缘之缘。兼显无化之化。于中二。初明无缘。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至)了达受生不可得故。

  谓众生真心。称理不可得故。若无于缘。即无所化。

  △二明真心随缘。不坏缘起。则亦有所化。于中二。初知所化。文有三节。初有八句。别知缘相。

  而知因。

  谓无明等。

  知缘。

  缘谓业行。

  知事。

  即识名色等。

  知境界。

  即触受尘境。

  知行。

  即现在受取有。

  知生。

  即生支。

  知灭。

  即老死。

  知言说。

  总是随俗缘生。不离三世故。

  △二有十二句六对。通知染净迷悟。

  知迷惑知离迷惑(至)知生死知涅槃。

  迷理则倒惑杂染。悟皆反此。

  知可得知不可得知执着知无执着。

  随俗则俱可得。第一义中二俱叵得。得非得约理。着非着约智。

  △三明知心行。

  知住知动。

  住谓本性。动谓客尘。

  知去知还。

  随客尘则去而莫归。见本性则还源反本。

  知起知不起。

  有还有去。皆是起心。还住两亡。寂然不起。

  知失坏知出离。

  起则诸善失坏。不起则出离盖缠。

  知成熟。

  触境寂知。是为成熟。上通物我。后知根机。唯约自说。

  知诸根知调伏。

  根谓六根。不为境牵。即是调伏。

  △二结双行。

  随其所应种种教化未曾忘失菩萨所行。

  谓智随曲化。不失无行。

  △二徴释。

  何以故菩萨但为利益众生(至)不违一切世间所作。

  所以尔者。为物发心故。

  △三结名。

  是多缘起善巧智明。

  △三平等教化智明三。初明实不碍权。

  菩萨摩诃萨于佛无著(至)其心广大等法界故。

  △二明权不碍实。

  知种种说法知众生数(至)不可倾动当成正觉。

  △三结名。

  于生死海平等济渡一切众生善巧智明。

  △四结数。

  是为十。

  △五劝修。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善巧智明。

  △二明离智障解脱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解脱。

  脱二障故。梵云毗木底。此云解脱。与前不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烦恼解脱邪见解脱。

  此二烦恼障。

  诸取解脱。

  业障。取增为业故。

  蕴处界解脱。

  报障。上四脱凡三障。下六脱智障。

  超二乘解脱。

  此一拣劣。

  无生法忍解脱(至)悉能了知一切三世解脱。

  余皆显胜。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教化成熟一切众生。

  △七有二门。明无著位中行。初门明游处纵情。后门明栖止适悦。皆通二利。权实方便而无所著。今初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园林。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生死是菩萨园林(至)尽虚空一切世界故。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离忧恼大安乐行。

  △二栖止适悦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宫殿。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菩提心是菩萨宫殿(至)作一切法王自在事故。

  四梵住者。即四无量亦色因故。故度世云。修四梵行慈悲喜舍。余九可知。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于一世间神力自在。

  △八有二门。明难得位中行。初门内心愿乐。愿即行体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乐。

  既处宫殿。则情欣胜乐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乐正念心不散乱故(至)摧灭一切异道法。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如来无上法乐。

  △三外德庄严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庄严。

  具以众德庄严愿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力庄严不可坏故(至)求一切智无退转故。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一切无上法庄严。

  △九有二门。明善法位中行。初门明外缘不动。后门明内心不舍。又此明心坚。后明深入。皆是力义。今初分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不动心。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所有悉皆能舍(至)亦无退转不动心。

  十中二及第九。是思择力。余皆修习力。第八句。中有十。一信。

  成就有根信。

  生佛果故。

  无浊信。

  不杂不信浊故。

  清净信。

  净无烦恼故。

  极清净信。

  无细念故。

  离垢信。

  离所知垢故。

  明彻信。

  彻事源故。

  恭敬供养一切佛信。

  向果位故。

  不退转信。

  自分坚故。

  不可尽信。

  德无尽故。

  无能坏信。

  缘下动故。

  大欢喜踊跃信。

  证真如故。

  不动心成就出生一切智(至)信受不谤不动心。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一切智不动心。

  △二内心不舍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舍深大心。

  由不动故。能穷理事。理深事广。故云深大。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舍成满一切佛(至)集一切诸佛法深大心。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不舍一切佛法。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六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七(入第五十九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十有九门。明真实位中行。初观察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慧观察。

  亦由不舍深大。故能观察。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善巧分别说一切法(至)无有障碍智慧观察。

  前问但言观察者。说智慧言。十句准思。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观察。

  △二说法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说法。

  由能内观。故能外说。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说一切法皆从缘起说一切法皆悉如幻。

  上二说俗。下八说真。

  说一切法无有乖诤。

  无二可诤。

  说一切法无有边际。

  体德兼广。

  说一切法无所依止。

  相深远。

  说一切法犹如金刚。

  体坚利。

  说一切法皆悉如如。

  如如不动。

  说一切法皆悉寂静。

  体绝百非。

  说一切法皆悉出离。

  在缠不染。

  说一切法皆住一义本性成就。

  体相一味。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能善巧说一切法。

  △三离障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清净。

  此离障智。晋名无垢。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深心清净断疑清净(至)一切善根清净。

  虽同清净。所净不同。十中与七净。有开合不同。在文易了。七净如五地初辨。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一切如来无上清净法。

  △四审决智印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印。

  以清净智。决定印可一切法故。故晋本中。名为智印。后所结益。亦是智印。亦犹三法印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初于安受苦境忍智不动。

  所谓菩萨摩诃萨知苦苦坏苦行苦(至)是为第一印。

  △二他不饶益忍行决定。

  菩萨摩诃萨见有众生愚痴狂乱(至)是为第二印。

  △三谛察法忍。

  菩萨摩诃萨闻说与一切智相应(至)是为第三印。

  于深佛法。信忍决定。

  △四决定成佛。度脱众生。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我发深心(至)是为第四印。

  △五决定知佛智无边。

  菩萨摩诃萨知如来智无有边际(至)是为第五印。

  △六决欲佛果不退。

  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至)是为第六印。

  △七决不顾身命。以亲人法。

  菩萨摩诃萨行菩萨行不顾身命(至)是为第七印。

  △八决度已入大乘法者。

  菩萨摩诃萨若见善男子善女人(至)是为第八印。

  △九决平等度。

  菩萨摩诃萨令一切众生得平等心(至)是为第九印。

  △十决同佛体因圆果满。

  菩萨摩诃萨与三世诸佛同一善根(至)是为第十印。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印。

  △五劝。

  菩萨以此速成阿耨(至)具足如来一切法无上智印。

  △五照彻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光照。

  由印定故。照彻无碍。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知定当成阿耨(至)满足一切诸波罗蜜智光照。

  △四结。

  是为十。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智光照。

  △六无等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至)声闻独觉悉无与等。

  由前照彻故。不偏住着。双住事理。名无与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菩萨摩诃萨虽观实际(至)是为第十无等住。

  皆权实双行。或即寂之用。即用之寂等。并显可知。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无等住。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一切佛法无等住。

  此下入第五十五经。

  △七无劣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

  上既望下无等。今亦望上无劣。于十胜事。皆决作故。名无下劣。所以晋经亦无怯弱。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十句五对。初降魔制外对。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至)是为第二无下劣心。

  △二喜他自满对。

  又作是念我当于一切众生(至)是为第四无下劣心。

  △三积福成智对。

  又作是念我当积集一切福(至)是为第六无下劣心。

  △四下化上成对。

  又作是念我当以无上教化(至)是为第八无下劣心。

  上四单辨。

  △五悲智究竟对。即是双行。初即智之悲。而悲智双行。

  又作是念我修菩萨行时(至)是为第九无下劣心。

  虽悲而不求果报。

  △二即悲之智。而权实双行四。初列所知。

  又作是念三世所有一切诸佛(至)一切寂灭涅槃界。

  △二辨能知。

  如是一切种种诸法(至)悉见悉证悉修悉断。

  谓知苦觉忘。见理证灭。修道断集。

  △三拂彼知相。

  然于其中无分别离分别(至)无功德无境界。

  能知无分别。故无功德。所知无种种。故无境界。

  △四会归中道。广辨双行二。初总辨中道。

  非有非无非一非二。

  △二境智对明。

  以不二智知一切二(至)以无尽智知一切尽。

  皆以实智知权。显双行无碍。于中异约竖论。变异差别。约横辨不同。

  △三即体起用。以辨双行。

  以究竟法界智于一切世界(至)是为第十无下劣心。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下劣心。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心则得一切最上无下劣佛法。

  △八高出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至)十种如山增上心。

  由无下劣故。万行迥出。难仰其高。于胜决作故。直趣菩提。不可倾动。

  △二徴。

  何等为十。

  △二释十。初勤修能证智。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作意(至)是为第一如山增上心。

  △二常观所证理。

  恒观一切法本性空。无所得是为第二如山增上心。

  △三内修无漏。

  愿于无量劫行菩萨行(至)是为第三如山增上心。

  △四外近善人。

  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诸善知识无异希求。

  为名利。为异求。

  无盗法心。

  从他闻言已解。为盗法。观佛三昧经说。此人墯地狱如箭射。后学诫之。

  唯生尊重未曾有意(至)是为第四如山增上心。

  △五大忍度主。

  若有众生骂辱毁谤(至)更令增长无有休息。

  弘誓更增者。若薪炽于火。

  何以故菩萨于一切法(至)是为第五如山增上心。

  △六决超魔境。

  菩萨摩诃萨成就增上大功德(至)住佛境故。

  由成胜德而不着。唯法乐以自资。则魔境皆为佛境。

  是为第六如山增上心。

  △七勤勇修行。

  菩萨摩诃萨为求阿耨多罗(至)行菩萨行无有休息。

  摄论云。愚修虽少时。怠心疑已久。佛于无量劫。勤勇谓须臾。

  是为第七如山增上心。

  △八不舍恶人。

  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至)是为第八如山增上心。

  △九孤标等佛。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至)是为第九如山增上心。

  △十权实双行四。初正辨双行。

  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观(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

  △二徴释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有二。一云。修须称理。理既无得。愿何不舍。既不舍愿。何用观无。进退有妨。

  △二释。

  菩萨求一切法皆无所得(至)三藐三菩提。

  释亦二意。一云。若有所得。不得菩提。以无得故。出生菩提。虽不舍愿。须观无得。二云。无得之法。非在得外。要求一切法。方尽无得之源。故欲证无得。须不舍菩提之愿。

  △三结成双行。

  是故于法虽无所得(至)其心于此不惊不怖。

  △四显其离过。

  不作是念若一切法(至)求于无上菩提之道。

  谓不怖空而不求故。

  是为第十如山增上心。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至)十种如山增上心。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大智山王增上心。

  △九深广智五。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至)三藐三菩提如海智。

  非但求升耸峻。抑亦智体包含。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二。初四即四无量界。

  所谓入一切无量众生界(至)是为第四如海智。

  △后六并佛界无量开出。初入三世佛善根。

  菩萨摩诃萨于过去未来现在(至)是为第五如海智。

  △二入过去佛界。

  菩萨摩诃萨于念念中(至)是为第六如海智。

  △三入未来佛界。

  菩萨摩诃萨入未来世(至)是为第七如海智。

  △四入现在佛界。

  菩萨摩诃萨入现在世(至)是为第八如海智。

  △五供多佛。

  菩萨摩诃萨于不可说(至)是为第九如海智。

  △六求多法。

  菩萨摩诃萨于一切佛所(至)是为第十如海智。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至)三菩提如海智。

  由此因海得入果海。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大智慧海。

  △大文第四。有二十九门。答二十九句回向位中行。若并无碍总句。有三十门。古德分三。初十一门。明回向位中行体坚固。次一十二门。明行用自在。后七门明行德圆备。今亦随次配十回向。于中初有四门。明初回向。二三回向各有二门。四五六七各唯一门。第八回向即十无碍。九有三门。十有四门。至文当知。今初四门。明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位中之行。即分为四。初明回向善根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阿耨多罗(至)有十种如宝住。

  所住善根可贵圆满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初供事多佛。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往诣(至)是为第一如宝住。

  △二闻法受持。

  于不思议诸如来所(至)是为第二如宝住。

  △三自在受生。

  于此刹殁余处现生(至)是为第三如宝住。

  △四说本末法。

  知从一法出一切法而能各各分别演说。

  先从本起末。如无量义。从一法生。其一法者。所谓无相。

  以一切法种种义究竟皆是一义故。

  后摄末归本。释成上义。

  是为第四如宝住。

  △五知断自在。

  知厌离烦恼知止息烦恼。

  资粮道厌息。

  知防护烦恼。

  加行道防护。

  知除断烦恼。

  无间道断。除而不取。

  修菩萨行不证实际究竟到于实际彼岸。

  解脱道证入。为异二乘。留惑不断。方能究竟断证故。

  方便善巧善学所学(至)皆得成满身不疲倦。

  云何不证。方便巧学无边佛法。满昔弘愿故。如箭射空筈拄故。

  是为第五如宝住。

  △六悲智双行。

  知一切众生心所分别(至)是为第六如宝住。

  七知性相无碍。

  知一切法皆同一性(至)是为第七如宝住。

  △八无得之得。

  菩萨摩诃萨求佛不可得(至)是为第八如宝住。

  △九观空满愿。

  菩萨摩诃萨知善巧说法(至)是为第九如宝住。

  △十受行无厌。

  菩萨摩诃萨于不思议(至)不惊不怖不迷不惑。

  上正显。下释成。

  知如来智不思议故(至)是为第十如宝住。

  △四结劝。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至)则得诸佛无上大智慧宝。

  △二大愿救护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发十种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虽回向皆愿。此在初故。谓于当作事及现作行。皆无齐限。要心坚固。穷其际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二释十。初法门无尽誓愿知。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是为第一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二众生无边誓愿度。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第二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三严刹。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第三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四回向。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第四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五供佛。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第五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上三愿成佛果。上五皆约当成。并横论无畔。次二约其现作。皆竖深无际。

  △六见闻无著。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是为第六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七安忍不乱。

  佛子菩萨摩诃萨或被众生(至)或挑其目或级其头。

  斩首为级。

  如是一切皆能忍受(至)第七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上二誓断烦恼。后三亦当成。

  △八遍于时处。修行二利。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是为第八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九以心要成无际大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是为第九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十即寂起用三。初悟寂。

  佛子菩萨摩诃萨知佛不可得(至)涅槃住实际住。

  △二起用。

  而亦不舍一切大愿(至)不舍庄严世界。

  △三释成。于中文有三重徴释。初一番。

  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至)于诸众生心不舍离。

  意云。所以即寂而用者。由以本愿智不舍悲故。

  △二次番。

  何以故一切诸法皆无所有(至)于诸法性分明照了。

  所以智不舍悲者。智亦为物故。

  △三后番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要此双行。

  △二释有二义。初诸佛皆尔。

  一切诸佛安住寂灭(至)我今云何而舍大悲。

  △二我先愿胜。

  又我先发广大誓愿(至)第十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四结劝。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至)金刚性无上大神通智。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七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八(入第五十五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回向所为。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发起。

  回向发起。令现前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初六自分二。初三福业大。

  佛子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至)是为第三大发起。

  △二三化业大。

  又作是念我当教化调伏(至)而以庄严一切世界。

  严上亦为摄生故。

  是为第五大发起(至)是为第六大发起。

  △二四胜进二。初二胜进摄福。

  又作是念彼诸如来无量无边(至)是为第八大发起。

  △后二胜进起化二。初证体。

  菩萨摩诃萨又作是念(至)是为第九大发起。

  △二起用。

  菩萨摩诃萨复作是念(至)是为第十大发起。

  △四结。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发起。

  △五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具足如来无上大智。

  △五所作成满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究竟大事。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恭敬供养一切如来(至)诸佛正法究竟大事。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大智慧究竟事。

  △二有二门。明不坏回向中行。初正明不坏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坏信。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佛不坏信(至)调伏一切众生不坏信。

  十句义中前说。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慧不坏信。

  △二回向行成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授记。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内有甚深解得授记。

  解会佛心。

  能顺起菩萨诸善根得授记。

  具解脱分善。

  修广大行得授记。

  大行已修。上三多约三贤。

  现前得授记不现前得授记。

  此二约对面不对面。法华云。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等。

  因自心证菩提得授记。

  初地证如。

  成就忍得受记。

  八地成忍。

  教化调伏众生得授记。

  九地具调化方。

  究竟一切劫数得授记。

  十地三大劫满。

  一切菩萨行自在得授记。

  等觉已入重玄。故云自在。如记慈氏等。若约行布。此回向位。但有前五。因便故来。若约圆融。并通斯十。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诸佛所而得授记。

  △三有二门。等一切佛回向中行二。初等佛善根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至)一切善根悉皆回向。

  此门正明等佛。佛为真善知识。同即等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以我善根同善知识(至)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心。

  心即悲智为心。

  如是成就莫别成就(至)以我善根同善知识平等。

  平等契理。

  如是成就莫别成就(至)如是成就莫别成就。

  余各一义。皆云同者。同一体故。不见二相。故标中云。由此能以一切善根悉皆回向。

  △四结。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善根回向。

  △二回向行成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得智慧。

  彼文云。住此三昧。入深清净智慧境界等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施自在得智慧(至)种种庄严言音得智慧。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诸佛无上现证智。

  △四至一切处回向中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无量无边广大心。

  无量无边故无不至。境既无量无边。心如境而广大。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诸佛所发无量(至)发无量无边广大心。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心(至)无边广大智慧海。

  △五即无尽功德藏回向中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伏藏。

  于一切法。蕴斯十义。故名为藏。即法而观。惑者不见。故名为伏。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知一切法是起功德行藏(至)发生欢喜净信藏。

  一切各十。是名无尽功德矣。

  △四结观。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悉能调伏一切众生。

  △六即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中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律仪。

  彼约行首。故广就施。以明善根。今约行本。略辨律仪。善根皆顺平等之理。实通一切。故第八云。一切善根皆令究竟。究竟即是顺坚固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切佛法(至)于一切波罗蜜皆令满足律仪。

  通明十句。摄善饶益无所不具。通一切善。居然可知。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大智律仪。

  △七即平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中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

  具十自在。能随顺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命自在于不可说劫(至)十方无畏成正觉故。

  十自在义。如八地辨。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智慧神力菩提自在。

  此下入第五十六经。

  △八即真如相回向中行。如于真如。无障碍故。故彼位果云住于此位。得一切刹平等。平等即是无碍之因。亦无碍之义。又云。得佛无量圆满之身。一身充满一切世界等。即正显无碍之义。文四。初总标十章三。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碍。

  前明自在。即作用任运。今明无碍。显作用无拘。

  △二徴。

  何等为十。

  △三列。

  所谓众生无碍用(至)神力无碍用力无碍用。

  又无碍有二。一智。二事。十中有通有局。然法智无碍。多唯约智。如身刹等。多唯约事。如众生等。通于事智。然事无碍必通于智。智无碍境未必通事。二皆即体之用。是故并云无碍用也。然十皆通二利。且约化说。初一所化。二是化处。余皆能化。谓化法化身等。可以意得。

  △二总徴十章。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众生等无碍用。

  △三依章别释。即为十段。文皆有四。谓标徴释结。今初所化众生无碍用。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众生无碍用。

  △二徴。

  何者为十。

  △三释。

  所谓知一切众生无众生无碍用。

  了性空故。

  知一切众生但想所持无碍用。

  唯心现故。上二实智。

  为一切众生说法未曾失时无碍用。

  知时说法。即是权智。上三约智辨无碍。余七约事无碍。

  普化现一切众生界无碍用。

  能现众生。

  置一切众生于一毛孔中而不迫隘无碍用。

  近收一毛。

  为一切众生示现他方一切世界令其悉见无碍用。

  远示他刹。

  为一切众生示现释梵护世(至)成等正觉无碍用。

  余四皆示上首之身。

  △四结。

  是为十。

  △二刹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国土无碍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切刹作一刹(至)以此普示一切众生无碍用。

  知刹无尽。即通智通事也。故晋经云。于一切刹。深入无尽方便。度世经云。一切佛界所入无尽。皆通事也。余九唯事无碍。深即微细刹。余并可知。

  △四结。

  是为十。

  △三法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法无碍用。

  谓皆约智。于性相无碍之法。皆能知说。悉自在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知一切法入一法(至)不违众生心解无碍用。

  一多即入。而不坏本。

  从般若波罗蜜出生一切法(至)悉令开悟无碍用。

  实智出权。

  知一切法离文字而令众生皆得悟入无碍用。

  无文示文。

  知一切法入一相而能演说无量法相无碍用。

  一说多相。

  知一切法离言说能为他说无边法门无碍用。

  无说之说。

  于一切法善转普门字轮无碍用。

  一言圆备轮字之义。弥伽处释。

  以一切法入一法门(至)说不穷尽无碍用。

  门门互收。

  以一切法悉入佛法令诸众生皆得悟解无碍用。

  以真收俗。

  知一切法无有边际无碍用。

  横知无边。

  知一切法无障碍际(至)为众生说不可穷尽无碍用。

  竖穷其际。

  △四结。

  是为十。

  △四身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无碍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以一切众生身(至)示现一切众生身无碍用。

  △四结。

  是为十。

  △五愿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愿无碍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以一切菩萨愿(至)充洽一切诸众生界无碍用。

  △四结。

  是为十。

  △六境界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境界无碍用。

  谓于此十胜劣相违境中。于胜现劣。回转无碍。是为菩萨分齐之境。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在法界境界而不舍众生(至)寂静威仪无碍用。

  △四结。

  是为十。

  △七智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无碍用。

  前来诸段。虽亦有智。各从本类摄之。今则一向辨其智用。然智无若干。因法显别。以法从智。前法无碍。以智从法。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无尽辩才无碍用一切总持无有忘失无碍用。

  此二能化智。

  能决定知决定说一切众生(至)随应授药无碍用。

  此三知所化智。

  一念能入如来十力无碍用。

  此一上入佛智。前六皆权智。

  以无碍智知三世一切劫(至)无有断绝无碍用。

  此二权实无碍智。

  于一众生想知一切众生(至)解一切众生语无碍用。

  此二事事无碍智。

  △四结。

  是为十。

  △八神通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通无碍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于一身示现一切世界身无碍用。

  无数色身通。

  于一佛众会听受一切佛众会中所说法无碍用。

  天耳。

  于一众生心念中(至)开悟一切众生心无碍用。

  他心。

  以一音现一切世界差别言音(至)各得解了无碍用。

  分别言辞。

  一念中现尽前际一切劫(至)悉得知见无碍用。

  宿住通。故度世经。名见前世。

  令一切世界具足庄严无碍用。

  往一切佛刹通庄严。乃是其中别义。

  普入一切三世无碍用。

  未来劫通。前已明过去。故通举三世。

  放大法光明现一切诸佛菩提众生行愿无碍用。

  即一切法智通。故度世云。一切诸佛菩萨所建立行。演法光明。而照耀之。即是法光照佛法也。

  善守护一切天龙(至)如来十力菩萨善根无碍用。

  即天眼。度世云。知见一切等故。谓见有所作。而守护之。十准晋本云。佛子略说菩萨平等观一切诸法通自在。此即一切法灭尽三昧。通平等寂灭故。故度世云。菩萨平等。寂诸音响。则以平等。制御众生。今文脱此。文中略举。故不由尽。大旨不异十通品辨。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得此无碍用则能普入一切佛法。

  △九神力无碍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神力无碍用。

  神通多约外用无壅。神力多约内有干能。故其中十力多约一毛含摄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以不可说世界(至)令诸众生悉得悟解无碍用。

  此即身力。后是智力。若以通摄力。十种神力但是一神足通耳。既分通力两殊。故十通中。少说神境。

  △四结。

  是为十。

  △十力无碍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无碍用。

  悲智之力皆无碍故。亦有事用无碍。从多说之。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众生力无碍用(至)不舍一切众生故。

  △四结。

  是为十。

  △四总结成益。

  佛子如是名为菩萨(至)无碍用门善巧示现故。

  欲成不成。已得无碍。得果不舍因。尤显无碍。

  △九有三门。明无缚无著解脱回向中行。彼有百门广显。以无缚着解脱。成就普贤自在智用。今略辨其三。即分三段。此门任志游戏。次门明境界难量。后门明智用干能。皆由无缚无著故。今初文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游戏。

  任志行成。游赏自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摄为五对。

  所谓以众生身作刹身(至)不坏于刹身是菩萨游戏。

  依正染净相作。而皆不坏本相。正显游戏之义。如世纵情游戏。无损动故。他皆仿此。

  于佛身示现声闻独觉身(至)是菩萨游戏。

  大小乘互现。

  于菩萨行身示现成正觉身(至)是菩萨游戏。

  因果互现。

  于涅槃界示现生死身(至)入于涅槃是菩萨游戏。

  生死涅槃互现。

  入于三昧而示现行住(至)不可穷尽是菩萨游戏。

  定散自在。谓初即定中起用而常定。后即用中入定而常用。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游戏。

  △二境界难量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境界。

  通二种境。一即游戏所行之境。故晋经名为胜行。二即分齐之境。谓出没无碍。唯菩萨能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示现无边法界门(至)悉方便开悟是菩萨境界。

  上三通所行境。下七皆分齐境。

  于如来身出菩萨身(至)成等正觉是菩萨境界。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慧境界。

  △三智用干能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深心力不杂一切世情故。

  一向深求故。释以不杂。

  增上深心力不舍一切佛法故。

  深求佛法。佛法即是增上。

  方便力诸有所作究竟故。

  所作究竟者。由有善巧。上三自利。

  智力了知一切心行故愿力一切所求令满故。

  此二利他。

  行力尽未来际不断故(至)而不舍大乘故。

  此二通二利。前七自分力。

  神变力于一一毛孔中(至)一切众生诸根性欲故。

  此三胜进力。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一切智十力。

  △十有四门。明法界无量回向中行。分之为三。初门明所回善根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畏。

  即是法施。善根无畏。即说法之德。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十。初闻持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悉能闻持(至)是为菩萨第一无畏。

  △二辩才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如来灌顶(至)菩萨第二无畏。

  上二不畏不能答难。

  △三二空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空(至)菩萨第三无畏。

  了达二空。不畏妄念。四威仪无缺。所以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佛力所护(至)是为菩萨第四无畏。

  △五三业无过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身语意业(至)是为菩萨第五无畏。

  上二不畏外讥。

  △六外护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金刚力士(至)是为菩萨第六无畏。

  不畏众魔外道。

  △七正念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已得成就(至)是为菩萨第七无畏。

  不畏遗忘。

  △八方便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智慧方便(至)是为菩萨第八无畏。

  不畏生死。如善治船。不惧海难。

  △九一切智心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恒不忘失(至)是为菩萨第九无畏。

  不畏二乘。

  △十具行无畏。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至)是为菩萨第十无畏。

  不畏不能化生。

  △四结劝。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至)而亦不舍菩萨无畏。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八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九(入第五十六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正明法界行体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不共法。

  以称法界起行故。不共凡小。又悟不由他。亦非他共。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初自利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不由他教(至)修六度不共法。

  △二化他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普能摄受(至)勤摄众生不共法。

  △三上求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善巧回向(至)求佛智慧不共法。

  △四善巧行。于中五。初巧离二乘。

  佛子菩萨摩诃萨到善巧(至)不着己乐唯勤化度。

  △二巧修三昧。

  善能入出禅定解脱于诸三昧悉得自在。

  △三巧顺世间。

  往来生死如游园观(至)一切众生恒来瞻仰。

  △四巧住诸乘。

  虽现声闻辟支佛威仪而不失大乘心。

  △五巧穷因果。

  虽念念中示成正觉(至)方便善巧究竟彼岸不共法。

  △五双行不共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善知权实(至)智慧自在到于究竟。

  上标下释。

  所谓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至)何况一切童蒙众生。

  后结。

  是为第五不由他教权实双行不共法。

  △六三业随智慧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身口意业(至)随智慧行不共法。

  △七大悲代他苦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大悲(至)常起大悲不共法。

  △八大慈摄物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常为众生(至)皆悉乐见不共法。

  △九坚净自他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于萨婆若(至)一切智心明净妙宝。

  上法下喻。

  佛子如有宝珠名净庄严(至)能令浊水悉皆澄净。

  后合。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不失一切智心宝不共法。

  涅槃春池。可于中说。

  △十位满常修行。

  佛子菩萨摩诃萨成就自觉(至)不舍尊重佛不共法。

  △四结劝。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至)如来无上广大不共法。

  △三有二门。明所成之德。初明业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业。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切世界业悉能严净(至)令一切愿悉成满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业。

  △二显得其体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

  然若身若业。皆同法界无量。略举十耳。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来身于一切世间(至)于一切世间求不得故。

  此中十身。与第九行十身。大同小异。谓此不来不去。即彼不生不灭。

  不实身一切世间如实得故(至)以如实理示世间故。

  不实不虚。即彼不实不妄。

  不尽身尽未来际无断绝故(至)一切众魔不能坏故。

  不尽坚固。即彼不迁不坏。不迁则横无迁变。不尽则竖说无穷。

  不动身众魔外道不能动故。

  不动即彼一相。故文殊般若云。不动法界。法界即一相。由得一相。魔不能动。

  具相身示现清净百福相故(至)法相究竟悉无相故。

  此具相无相。即彼无相身。开之成二。

  普至身与三世佛同一身故。

  即彼初二。谓入一切世界非趣身。及入一切世界诸趣身。此合彼开。所以开合不同者。约位别故。此位既胜。合初体用。同于佛故。能于无相。以示相故。或更有深致。非此所知。余如十行辨。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无尽之身。

  △五有五十门。答五十问。明十地位中行相。古德分四。初十二门。明十地中三业殊胜行。寄在初地。次九门明造修离障行。寄二三地。次九门明造修纯熟行。寄在四地已上位。后二十门。报相圆满行。寄八地九地已上位。此释犹稍近文。亦未尽现。今亦依次分配十地。初地十门。次八渐略。文势尔故。谓二地六门。三四各五门。五二六一。七八各三。九地二门。十地十三门。至文当知。今初十门。明欢喜地中行。若粗相分。总为三段。初二约身。次四辨语。后四明意。总显彼地三业殊胜。若顺彼文。且分为二。初九明初住地中行。后一明安住地中行。前中分四。初六门明依何身。次心一门。辨以何因。三发心门。明为何义。四周遍门。显有何相。今初分二。前二约身。后四就语辨身。语属身故。皆是深种善根之所摄故。今初分二。初约身业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业。

  约色身业用明身。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身充满一切世界(至)众生于中成道身业。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悉能觉悟一切众生。

  △二约法自体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复有十种身。

  此门约法门自体明身。故但云身。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诸波罗蜜身(至)随乐随时成正觉故。

  十中度摄福智等。即前深种善根。集助道等。互有影略。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大智慧身。

  △二就语辨身业四门。皆是所种善根。是知彼文虽无。义已含有。若全异彼。岂为彼行。若全同彼。何须重说。故彼经文节节皆云。若广说有不可穷尽。小异何疑。即分为四。初语体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语。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柔软语使一切众生(至)随其欲乐令解了故。

  若约遮释十中。初一离恶口。二离两舌。次二离妄语。一粗二细。余六离绮语。若约表释十种。各显一德。

  △四结。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微妙语。

  △二显语净因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修语业。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乐听闻如来音声(至)菩萨功德净修语业。

  此二摄法。

  不说一切众生不乐闻语(至)语四过失净修语业。

  此二离过。

  欢喜踊跃赞叹如来(至)如实功德净修语业。

  此二摄善。

  以深净心施众生法(至)赞叹如来净修语业。

  此二法施。

  于诸佛所听闻正法(至)而受妙法净修语业。

  后二求法行。由此十事。能令语净。

  △四结。

  是为十。

  △三净语之果四。初标。

  若菩萨摩诃萨以此十事净修语业则得十种守护。

  发其言善。幽冥应之。况其人乎。然地经中。善知识善护。意通由诸善。不独由语。故度世经亦不蹑前。此中标章。两向用之。若在前段。便当显益。下二准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天王为首一切天众(至)一切法师皆悉守护。

  △四结。

  是为十。

  △四能成所作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得此守护已则能成办十种大事。

  按经即内善外护。故能成所作。然则地经善集白法善净深心等。余句中义亦不独蹑于语。然皆蹑者。以语例余。于理无爽。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切众生皆令欢喜(至)一切涅槃普令明见。

  十句文意并通二利。

  △四结。

  是为十。

  △二明以何因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

  以大悲为首。荷负一切等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如大地心能持能长一切众生诸善根故。

  荷负心。由如大地。荷负四重任故。

  如大海心一切诸佛无量无边大智法水悉流入故。

  深广心包。含无外故。

  如须弥山王心(至)于出世间最上善根处故。

  胜心。

  如摩尼宝王心乐欲清净无杂染故。

  净心。

  如金刚心决定深入一切法故。

  利心。

  如金刚围山心诸魔外道不能动故。

  坚心。

  如莲华心一切世法不能染故。

  无染心。

  如优昙钵华心一切劫中难值遇故。

  希有心。

  如净日心破暗障故智慧心如虚空心不可量故。

  无边心。此十并语心体也。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大清净心。

  △三明为何义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心。

  为上求下化。故发起胜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发我当度脱一切众生心(至)悉得悟解心。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大发起能事心。

  △四显有何相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周遍心。

  以过凡夫地入真。如法中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周遍一切虚空心发意广大故。

  总明悲广智大。旷若虚空。

  周遍一切法界心深入无边故。

  智契深极。

  周遍一切三世心一念悉知故(至)一念普现成佛故。

  余八可知。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佛法周遍庄严。

  △二即安住地中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根。

  由前初住之行。令此胜用增上。皆光显故。名之为根。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欢喜根见一切佛信不坏故。

  上一信成就。次六修行成就。

  希望根所闻佛法皆悟解故。

  乐欲根即近友。乐法多闻。能正观故。

  不退根一切作事皆究竟故。

  不退者。即不著名利。于三昧中。亦无爱着。及贪求故。

  安住根不断一切菩萨行故。

  安住者万行念念现在前故。

  微细根入般若波罗蜜(至)究竟一切众生事故。

  此二悲智不断上皆教道。

  如金刚根证知一切诸法性故。

  即证道之修。后三即回向成就。

  金刚光?根普照一切佛境界故。

  总求一切地智故。即金刚智。照彻法性故。

  无差别根一切如来同一身故。

  别求法身。

  无碍际根深入如来十种力故。

  求功德身。谓十力等。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大智圆满根。

  △二有六门。明第二地中行。初二明发起净。初门自分。直明深心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深心。

  晋经及论皆名直心者。然深心有二义。一于法殷重名深。即乐修善行。二契理名深。深入理故。若语直心。但有后之一义。正念真如法故。今文具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染一切世间法深心。

  由契理。

  不杂一切二乘道深心。

  由修行。

  了达一切佛菩提深心(至)具足一切微细智深心。

  此七广上契理。

  修一切诸佛法深心。

  此一显前修行。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至)无上清净深心。

  △二胜进加以增上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增上深心。

  即胜进上求增殷重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退转增上深心积集一切善根故。

  乐修善行。

  离疑惑增上深心解一切如来密语故。

  标契理。次三成上离疑。

  正持增上深心大愿大行所流故。

  出所因。

  最胜增上深心深入一切佛法故。

  彰所入。

  为主增上深心一切佛法自在故。

  成德自在。后五成上积集善根。

  广大增上深心普入种种法门(至)成熟一切众生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清净增上深心。

  △二有四门。自体净中行。彼约别地之行。但明于戒。而有三聚。今文分二。初摄善律仪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勤修。

  通修十度。即摄善法戒律仪亦在其中。以地相望。是修位之首。故特名勤修。晋经名方便。方便修起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布施勤修悉舍一切(至)转至一切众生心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慧勤修。

  △二有三门。饶益有情戒中行。初解诸善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

  此门总显智。于诸善决起胜解。地经约戒。但解十善。晋经名乐。修由有决解。故乐修习。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最上决定解(至)随意随时成佛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决定解。

  △二解世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诸世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知一切世界入一世界(至)各别了知心生欢喜。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佛刹广大决定解。

  △三解众生四。标初。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解知众生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知一切众生界(至)寂静威仪开悟众生。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威力决定解。

  此下入五十七经。

  △三有五门。明三地中行。分二。前二门明能起厌行二。初熏习成气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习气。

  由此地中厌伏烦恼故。于诸行积习。熏成气分。方能究竟。断伏烦恼。故名习气。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菩提心习气。

  行本。

  善根习气。

  成行。

  教化众生习气。

  下化。

  见佛习气。

  上见。

  于清净世界受生习气。

  受生。

  行习气。

  大行。

  愿习气。

  十愿。

  波罗蜜习气。

  十度。

  思惟平等法习气。

  理智。

  种种境界差别习气。

  量智。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大智习气非习气智。

  △二增盛摄取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取以此不断诸菩萨行。

  晋经中名炽然由前积习爱乐。得增长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取一切众生界(至)悉以明智而现了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取(至)如来无上无所取法。

  △三有三门。明所起厌行。初正显修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修。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修诸波罗蜜修学修慧(至)修示现修勤行匪懈。

  前八修因。后二修果。

  修成等正觉修转正法轮。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无上修修一切法。

  △二修成胜缘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佛法。

  依托此十。能成就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离善知识成就佛法(至)十力境界成就佛法。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大智慧。

  △三明修行离过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退失佛法应当远离。

  别举十过。总令远离。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轻慢善知识退失佛法(至)恨诸菩萨退失佛法。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远离此法则入菩萨离生道。

  △四有五门。明四地中行。分三。初门明清净对治修行增长因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离生道。

  前三地寄同世间。有见等惑。犹如生食在腹四地寄同出世。对治清净。能离彼生。谓离有行。得无生故。显行纯熟。离生涩故。广如婆沙。今是彼清净对治之因。故名为道。地经有十法明门。初是观察众生。今但广斯一句。余略不具。结云。不杂二乘者。以于下句双行而修。故不同二乘见道离生矣。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出生般若(至)而不舍菩萨一切愿行是为十。

  △四结劝。

  佛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至)则得菩萨决定法。

  △二明其清净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决定法。

  上明能离。今显所得。出世决定法故。故彼文云。得彼内法。生如来家。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决定于如来种族中(至)决定得预如来众会。

  前五自分。后五胜进。

  决定能显如来种性(至)与一切如来所住无有二。

  △四结。

  是为十。

  △三有三门。明对治修行增长。分二。先二门明修行增长。初门正明增长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出生佛法道。

  从缘出生。即增长义。亦犹出息。增长其多。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随顺善友是出生佛法道(至)知佛自在故。

  上二顺人信法。

  发大誓愿是出生佛法道(至)知业不失故。

  此二愿智不虚。

  一切劫修行无厌足是出生佛法道(至)成熟众生故。

  此二时处广长。

  不断菩萨行是出生佛法道(至)遍一切虚空界故。

  此二无间普遍。

  殊胜行是出生佛法道(至)以一切善法资持故。

  后二胜行摄生。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大丈夫名号。

  △二显立殊胜之名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大丈夫名号。

  由德行内增故。嘉名外立。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名为菩提萨埵(至)名为胜萨埵觉悟胜法故。

  上四从境立名。

  名为最胜萨埵(至)名为上萨埵起上精进故。

  此二约当体受名。上皆自利。

  名为无上萨埵(至)名为力萨埵广知十力故。

  此二利他。

  名为无等萨埵世间无比故。

  通显胜具二利故。上皆自分因名。

  名为不思议萨埵一念成佛故。

  后一胜进果称。上皆随德立假名。故瑜伽四十六。明菩萨随德假名。有十六种。初名菩提萨埵。十六名为法师。显扬第八。庄严论十二。皆同此说。又商主天子经。五义立名。恐繁不会。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得此名号则成就菩萨道。

  △二修行对治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道。

  地经寄位。广明三十七品。今约实位。故增数显十。皆为对治。并是正道。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一道是菩萨道(至)出生智慧及方便故。

  上二并后一。名义皆不共。

  三道是菩萨道行空无相无愿不着三界故。

  三道则名义俱共。次六名共小乘。义唯实教。

  四行是菩萨道(至)善能分别智慧境界故。

  定根知三昧入出。

  六通是菩萨道(至)知诸众生死此生彼故。

  天眼通见。死此生彼。

  天耳悉闻诸佛说法(至)普及一切无间断故。

  于六念上。加念众生。为大悲故。亦是广七觉中。一念觉故。余例此知。

  随顺菩提八圣道是菩萨道。

  八正思惟。顺一切智。

  所谓行正见道(至)入九次第定是菩萨道。

  九次第定。皆寂用双行。

  所谓离欲恚害而以一切语业说法无碍。

  初禅离欲恚害。而逆化众生。亦用欲等言说。故云一切语业。

  灭除觉观而以一切知觉观教化众生。

  二禅虽无觉观。不坏净觉。以为说因。

  舍离喜爱而见一切佛心大欢喜。

  三禅离喜。而生法喜。

  离世间乐而随顺出世菩萨道乐。

  四禅离乐。而受解脱道乐。

  从此不动入无色定而亦不舍欲色受生。

  明四无色定。但总相显胜。

  虽住灭一切想受定而亦不息菩萨行故。

  即灭尽定。此定虽尽。灭诸不恒行心心所法。及灭恒行染污一分。而以厌患想。受为先故。名灭想受。定由非粗想。犹有细想。是舍受故。今实教明。即受等性灭。故不息菩萨行。是以七地云能念念入亦念念起等。余如三地及七地中辨。

  学佛十力是菩萨道(至)而不舍离诸菩萨行。

  六遍一切下。是一切至处道智。八是天眼。九是宿命。今三世悉知。况乎宿命。余如初会中辨。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巧方便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九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十(入第五十七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五有二门。明五地中行。初门明胜慢对治行。后门明后二分中行。今初分二。初总标四门。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无量道(至)无量庄严道。

  以此四门同显道义。义皆无量。类例相从。故总标之。约义须分故。后二属后。

  △二别明初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道。

  谓十平等心。及随如道行。皆是菩萨正道所游路故。以触境皆如。道无不在。况虚空等十。一一无量。道岂有涯。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

  十中初四各一无量。后四即佛界无量。

  虚空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

  虚空无量。亦横亦竖。

  法界无边故菩萨道亦无量。

  法界非横非竖。虚空法界约无分量。余八广多无量。兼无分量。

  众生界无尽故(至)劫数不可尽故菩萨道亦无量。

  劫数即竖论无量。余七横论无量。

  一切众生语言法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

  语言亦属众生。亦是调伏界无量。

  如来身无量故菩萨道亦无量(至)菩萨道亦无量。

  △四结。

  是为十。

  △二无量助道法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助道。

  即不住道行胜。及彼果胜中行。以智契如是谓正道。万行资缘皆为助道。此二合行名不住道。今以圆融之修无不契如。并为正道。皆互相资。并为助道。故举虚空等十。不异前章。然正道不随事转。同称无量。助道随事。故随所等事。名无边无尽等。

  △二释。

  所谓如虚空界无量(至)积集助道亦如是无有量。

  △三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量智慧。

  △第六有一门。明六地中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量修道。

  般若现前。为真修故。无去来等。即十平等等故。前四即胜慢对治中行。摄十平等。后六即彼果胜中行。不住道行。胜十种观。缘彼已广故。此略不明。四中前三约法。后一约喻。法中彼从别义。开成前八。今总明之。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来不去修身语意业无动作故。

  不起心。

  不增不减修如本性故。

  称本性。

  非有非无修无自性故。

  遣修相亦可配三性三无性。如理思之。

  如幻如梦如影如响(至)修离一切执着故。

  举七喻。通显无著后六果胜中行。

  空无相无愿无作修明见三界而集福德不休息故。

  虽证三空。而集福德。

  不可说无言说离言说修远离施设安立法故。

  不着教法。不可说者。理圆言遍。言不能诠故。无言说者。性无言故。离言说者。忘言方会故。

  不坏法界修智慧现知一切法故。

  不坏事法界。

  不坏真如实际修普入真如实际虚空际故。

  不坏真理。

  广大智慧修诸有所作力无尽故。

  总明权实之智。故力无尽。上皆自分修。

  住如来十力四无所畏(至)现见一切法无疑惑故。

  即胜进修。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至)则得如来一切智无上善巧修。

  △七有三门。明七地中行。初门权实双行。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庄严道。

  即彼地中乐无作行。对治十种方便智。及双行果。发起胜行中。以权实交饰。故曰庄严。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三。初五自行无染。

  佛子菩萨摩诃萨不离欲界(至)是为第五庄严道。

  △二随有摄化四。初无染而化。

  已到一切世间彼岸(至)是为第六庄严道。

  △二处正入邪。

  安住正道正智正见(至)是为第七庄严道。

  △三持犯权实。

  常善护持如来净戒(至)是为第八庄严道。

  △四人法权实。

  不由他教得无碍辩(至)是为第九庄严道。

  △三总显因果权实三。初因圆示缺。

  善根具足诸行究竟(至)于一切国土示现受生。

  示现受生。是因未满故。

  △二同界境界而不舍因。因有十句。

  与三世诸佛同一境界而不废菩萨行。

  行通二利。

  不舍菩萨法。

  法即教法。

  不懈菩萨业。

  业谓利他。

  不离菩萨道。

  道谓正智。

  不施菩萨仪。

  仪谓制听。

  不断菩萨取。

  取即愿求。

  不息菩萨巧方便。

  巧谓权变。上皆所作。

  不绝菩萨所作事。

  事总语因体。

  不厌菩萨生成用。

  用即因成大用。

  不止菩萨住持力。

  力即长用不绝。

  △三徴释。

  何以故菩萨欲疾证阿耨多罗(至)是为第十庄严道。

  △四劝。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亦不舍菩萨道。

  △二明念念进趣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足。

  即彼障对治中。修行无量种。及双行分中菩提分差别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持戒足殊胜大愿(至)一切菩提分法不退转故。

  上二约行。一戒。二进。

  神通足随众生欲(至)不离一佛刹往一切佛刹故。

  此二约通。一总。二别。

  深心足愿求一切殊胜法故(至)一切所作咸究竟故。

  此二约心。一愿。二誓。

  随顺足不违一切尊者教故(至)佛所说法不疲懈故。

  此二约法。一顺。二持。

  法雨足为众演法无怯弱故(至)一切诸恶悉远离故。

  后二约德。一演。二伏。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悉能遍至一切世界。

  △三明取授自在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手。

  即双行分中能作大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深信手于佛所说一向忍可究竟受持故。

  上一约取。谓念念修习一切佛法。向佛智故。余九约授。于中前五明四摄。

  布施手有来求者随其所欲(至)舒展右掌相迎引故。

  上布施。下爱语。

  供养诸佛手集众福德(至)悉断一切众生疑故。

  此二句皆利行摄。

  令超三界手授与众生㧞出欲泥故。

  即同事共一手作。而㧞出故。后四即四家。

  置于彼岸手暴流中救溺众生故。

  苦情净故。

  不吝正法手所有妙法悉以开示故。

  示诸谛故。

  善用众论手以智慧药灭身心病故。

  般若力故。

  恒持智宝手开法光明破烦恼闇故。

  舍烦恼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普覆十方一切世界。

  △八有三门。明第八地中行。以内证无生故。皆约内事。明内德圆满。即分为三。初腹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腹。

  明含容清净德。即彼集地分中。无住道清净等。故及净忍分中。得无生故。亦是得胜行分中。离一切贪等故。世人之腹。多含秽恶。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离谄曲腹心清净故(至)清净心腹离诸恶故。

  上六明恶无不离。

  观察饮食腹念如实法(至)出离道腹善成熟深心故。

  此三明善无不积若能如是凡即佛腹。

  远离一切边见垢腹令一切众生得入佛腹故。

  后一亦恶无不离。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悉能容受一切众生。

  △二藏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藏。

  前总举其腹。今别明五藏。由得胜行。诸佛劝起一。念出生。含摄成熟。无量德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不断佛种是菩萨藏(至)令其得入不退法轮故。

  上三出生三宝。

  觉悟正定众生是菩萨藏(至)令未来因悉得成就故。

  此三成熟。三聚邪定亦有佛性。为未来因故。起悲为缘。涅槃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由佛性力。未来善根还得生长。即其义也。

  满佛十力不可坏因(至)于一念中悉明见故。

  后四摄授佛果最后。即一切智也。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不可坏大智慧藏。

  △三心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

  即五藏之一。最为胜故。五藏主故。即此地能成诸善无功用心。前初地中明心。梵云质多。即虑知心。对身口故。今此梵云缬唎陀耶。此云肉团心。对余藏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精勤心一切所作(至)积集相好福德行故。

  上二摄善。一勤。二䇿。

  大勇健心摧破一切(至)除灭一切诸烦恼故。

  此二破恶。一破缘。二破因。

  不退转心乃至菩提(至)知心不动无所著故。

  此二成行。一坚。二净。前六自利。

  知众生心随其解欲(至)不以别乘而救护故。

  此二摄生一智。今悟二慈。拯救大梵住。即四无量。

  空无相无愿无作心(至)乃至不能动一毛故。

  后二成德。一深。二固。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至)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光明藏心。

  △九有二门。明九地行。法师入有备外严故。初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被甲。

  明大地十心如被甲胄防外护内将趣入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被大慈甲救护一切(至)于一切法离疑惑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悉能摧伏一切魔军。

  △二住地心。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器仗。

  器仗似外。以住地心。穷十稠林。无不破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布施是菩萨器仗(至)远离一切邪命故。

  上五顺仗破障。

  善巧方便是菩萨器仗(至)不断菩萨行教化众生故。

  此三句违仗破障。如令贼破贼故。

  说如实法是菩萨器仗能破一切执着故。

  此一非顺非违仗。如以良谋不用兵仗。无不破故。

  一切智是菩萨器仗不舍菩萨行门故。

  后一功成立德器仗。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长夜所集烦恼结使。

  △十有十三门。明十地行。十地德圆。故寄六根四仪业用明之。且分为三。初一总标德首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首。

  居受职位首。出众圣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涅槃首无能见顶故(至)三千界中最为胜故。

  上三果首。

  第一善根首三界众生(至)于一切处常尊胜故。

  此三标之以因。释之以果。

  般若波罗蜜首长养一切(至)能令三宝种不断绝故。

  后四直明行首。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慧首。

  △二六根胜德。初明十眼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眼。

  明十眼者。即大尽分中。如实知见一切法故。

  △二释。

  所谓肉眼见一切色故。

  前五名同诸教。而体用不同诸宗。肉眼见障内色故。智论三十七说。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等。天眼方见远等。仍有分齐。今肉眼见一切色。已过二眼。故四十四自指云。不思议经应见远。此中不说。

  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故。

  然天眼是假和合。不见实相。今明见心。即似同于彼。然心通性相。则亦不同。

  慧眼见一切众生诸根境界故。

  此中慧眼似彼法眼。此中法眼似彼慧眼。所以互者。以彼慧眼不能见众生尽灭一异。不能度生。今显实过权。反此明能。

  法眼见一切法如实相故。

  彼中法眼虽知于法。不能遍知众生方便道。今反此故。明知一切意欲异权故耳。

  佛眼见如来十力故。

  彼佛眼无细不知。今举胜况劣。又十力无不该故。

  智眼智见诸法故。

  智眼见事。即法眼开出。

  光明眼见佛光明故。

  光明眼通身智光。义兼法慧。

  出生死眼见涅槃故。

  然涅槃不可见。绝见方见。见圆寂故。

  无碍眼所见无障故。

  总见诸眼境界。皆无障故。此即一眼具多。为不坏相。须列十眼。

  一切智眼见普门法界故。

  即是普眼。非但见法界重重。亦乃法界即眼。故为普门。故知十眼全以无碍法界。而为其体。若辨次第。以肉眼见生受苦。次以天眼了知其心。次别知根境。次引入如实。次令得佛力。次寻光而见。次同归寂灭。后等同法界。余如别章。

  △三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大智慧眼。

  △二耳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耳。

  然眼等六根。由得解脱神通无上故。令见闻嗅触等。皆自在故。总就行辨。此门亦即释名分中。闻持如来大法雨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闻赞叹声断除贪爱闻毁呰声断除瞋恚。

  上二离顺离违。

  闻说二乘不着不求闻菩萨道欢喜踊跃。

  此二弃小欣大。

  闻地狱等谓苦难处(至)知彼皆是无常之法。

  此二愍苦厌乐。

  闻有赞叹诸佛功德(至)发心修行愿到彼岸。

  此二满果圆因。

  闻十方世界一切音声(至)而恒不舍化众生事。

  后二了俗同真。悲智俱运。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至)无上大智慧耳。

  △三鼻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鼻。

  嗅行香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闻诸臭物不以为臭(至)非香非臭安住于舍。

  上四闻香体。俱舍有四。总名为香。一好香谓沉檀香。二恶香谓葱薤等。三等香。四不等香。谓于前二增益依身。名为等香。损减依身。名不等香。故亦不离好恶。今此中俱闻。闻其上二。更无别体。非香非臭。对前成三。谓如柴炭等。

  若闻众生衣服卧具(至)皆知彼过去所行之行。

  此三闻香表用。瑜伽中上二界既无。鼻舌二识亦无。香味二尘语其无粗。此闻有顶香者。明其闻细。菩萨力故。又有顶言。余处多明是色究竟。准晋经中。闻非想香。则有顶言。亦是三有之顶。既有通果之色。亦有通果之香。

  若闻诸声闻布施持戒(至)亦不废舍诸菩萨行。

  后三闻出世人法。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至)无量无边清净鼻。

  △四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舌。

  演法味故。下三为成六根。非显三业。三业前已有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开示演说无尽众生行舌(至)开阐大乘助道舌。

  前五约辨显德。后五约用。

  遍覆十方虚空舌(至)灭一切生死烦恼令至涅槃舌。

  降四魔。魔即天魔。生即蕴魔。死及烦恼。文中皆具。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至)覆遍一切诸佛国土无上舌。

  △五身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身。

  随行成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人身为教化一切诸人(至)示现一切众生身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成就此法则得如来无上之身。

  △六意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意。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上首意发起一切善根故。

  上一总明。余九别显。

  安住意深信坚固不动(至)深入佛三昧无我我所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无上意。

  △三有四门。明四仪动止行。初行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

  动游行法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闻法行爱乐于法故(至)令速转还故。

  转还者。转有漏定。还无漏故。

  趣向法义行速得智慧故(至)不断生死相续故。

  不断生死者。若断生死。非真涅槃故。

  成满一切佛法行不舍菩萨法行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有来无去行。

  △二住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住。

  止息散动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菩提心住曾不忘失故(至)学成佛威仪故。

  前七自分住。后三胜进住。

  出生神通住圆满大智故(至)力无畏一切佛法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智无上住。

  △三坐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坐。

  多时安处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转轮王坐兴十善道故(至)于自他心得自在故。

  前四世坐以摄物。后六法坐以成德。

  师子坐能说法故(至)金刚坐降伏众魔及外道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正觉坐。

  △四卧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卧。

  放舍身心。合法体故。十事各同卧之一义。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寂静卧身心憺怕故。

  加行调身心。

  禅定卧如理修行故。

  习修。

  三昧卧心身柔软故。

  得定前三。显定后七。定益亦兼余善。

  梵天卧不恼自他故。

  独己卧。

  善业卧于后不悔故。

  离尸伏故。

  正信卧不可倾动故。

  离依倚。

  正道卧善友开觉故。

  思明相故。互警觉故。

  妙愿卧善巧回向故。

  右胁卧。

  一切事毕卧所作成办故舍诸功用卧一切惯习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悉能开悟一切众生。

  △五所住处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住处。

  知有栖止之处所故。前明能住。此辨所住。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以大慈为所住处(至)得授记莂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无上无碍所住处。

  △六所行处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所行处。

  前辨能行。此辨所行。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以正念为所行处满足念处故。

  初四自行上一依四念。阿难四问。佛令依住。今辨依行。余可思准。

  以诸趣为所行处正觉法趣故(至)而不断菩萨行故。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至)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所行处。

  △六有五十一门。答上因圆果满。若克实而论。成如来力。下四门方明果满。前皆因圆。以八相前五犹属因故。为明八相皆示现故。通入果中即分为二。初三十二门。明因圆究竟。即等觉位。后一十九门。明现果圆满行。即妙觉位。前中分三。初一十四门。明因行体性二。初四门起行方便三。初二门意业观察二。初观察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观察。

  解方便故。达通塞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知诸业观察微细悉见故(至)了达无根故。

  上三观所化。次四观能化法。

  知诸法观察不坏法界故。

  理法。

  见佛法观察勤修佛眼故。

  果法。

  得智慧观察如理说法故。

  教法。

  无生忍观察决了佛法故。

  行法后三观位。

  不退地观察灭一切烦恼超出三界二乘地故。

  超劣。

  灌顶地观察于一切佛法自在不动故。

  得位。

  善觉智三昧观察于一切十方施作佛事故。

  同果用。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大观察智。

  △二普观察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普观察。

  审虑周遍故。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普观一切诸来求者(至)令除疑惑破有见故。

  前六以六度治六蔽众生。后四双明二利之行。

  普观一切平等善友顺其教命住佛法故。

  顺人。

  普观一切所闻之法疾得证见最上义故。

  证法。

  普观一切无边众生常不舍离大悲力故。

  下化。

  普观一切诸佛之法速得成就一切智故。

  上成。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至)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普观察。

  △二身业自在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奋迅。

  谓实德内充。威德外溢。如师子王奋迅威势。更有异释。如法界品辨。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牛王奋迅映蔽一切(至)摧伏众魔及外道故。

  前五寄喻。

  勇健奋迅能于生死(至)咸令受益心欢喜故。

  此四约法。上皆自分。后一胜进。

  如来奋迅一切智智(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四结。

  是为十若诸菩萨(至)于一切法无上自在奋迅。

  △三语业宣畅四。初标。

  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师子吼。

  既勇健无畏。则能决定宣唱。

  △二徴。

  何等为十。

  △三释。

  所谓唱言我当必定成正等觉(至)是大悲大师子吼。

  次句令物度苦脱集。安道证灭。

  我当令佛法僧种无有断绝(至)如说而作大师子吼。

  △四结劝。

  是为十若诸菩萨安住此法(至)如来无上大师子吼。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九十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入第六十五卷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十慈行童女寄灌顶住六。初依教趣求。文二。初修入前教。

  尔时善财童子于善知识所(至)生广大清净解。

  上二句重友解生。

  常念大乘专求佛智愿见诸佛。

  此二句念乘思佛。次下智证实际。

  观法境界无障碍智常现在前。

  能观智现。

  决定了知诸法实际(至)一切如来无际之际。

  所证穷极。

  于一切佛心无分别(至)知一切色悉皆如影。

  离障自在。

  △二趣求后友。

  渐次南行至师子奋迅城周遍推求慈行童女。

  上至处。下闻名。

  闻此童女是师子幢王女五百童女以为侍从。

  五百为侍者。以一期位满。总摄五位十十法门。互相涉入之法。而相应故。

  住毗卢遮那藏殿(至)天衣座上而说妙法。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二。初明远见。

  善财闻已诣王宫门(至)既无限碍我亦应入。

  表方得门而未证故。

  △二亲依正。

  善财入已见毗卢遮那藏殿(至)以梵音声而演说法。

  △二敬。

  善财见已顶礼其足绕无数匝合掌前住。

  △三问。

  作如是言圣者我已先发(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正示法界二。初令观亲证。

  时慈行童女告善财言(至)过去世中善根之力。

  并依中见正。小大念劫。皆无碍等。十住位终。故约报显。

  △二以言显发二。初显法名因二。初善财默请。

  尔时善财童子忆念所见(至)合掌瞻仰慈行童女。

  △二童女言答。

  尔时童女告善财言(至)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

  先示其名。名般若普庄严者。有其二义。一由般若照一切法。依中有正。一中有多。故所得依。无所不现。般若中云。了色是般。若一切法趣色。即其义矣。二由能证般若。已具诸度庄严。是故所证所成。亦严无尽。故下显因云。彼诸如来。各以异门。令我入此。即其义也。总摄三十六恒沙之别。归于普门。则一严一切严。故名普严。

  我于三十六恒河沙佛所求得此法。

  言三十六恒沙者。住位既满。则六度之中。一一具六。故为三十六。皆恒沙性德。本觉中来。故云佛所求得。

  彼诸如来各以异门(至)一佛所演余不重说。

  △二显法胜用二。初问。

  善财白言圣者此般若波罗蜜普庄严门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总二。初明修习契证相应。

  童女答言善男子(至)思惟观察忆持分别时。

  △二总明所得业用。

  得普门陀罗尼。

  陀罗尼以智为体。由得般若普庄严故。故能总持万法。一持一切持。故云普门。

  百万阿僧祇陀罗尼门皆悉现前。

  以圆融十住。亦同十地所得无量百千阿僧祇陀罗尼门。又彼总此别。但举总持。余三昧等。略而不说。

  △二别显有百一十八门。略分十位。初八总知依正理事持。

  所谓佛刹陀罗尼门(至)常住际陀罗尼门。

  △二有九门明愿行持。

  福德陀罗尼门(至)圆满行陀罗尼门。

  △三有九门。明业持。

  业陀罗尼门(至)持善行陀罗尼门。

  △四有六门。明正受体用持。

  三昧陀罗尼门(至)神通陀罗尼门。

  △五有五门。明染净诸心持。

  心海陀罗尼门(至)调心清净陀罗尼门。

  △六有十门。知所化持。

  知众生所从生陀罗尼门(至)知众生想陀罗尼门。

  △七有十七门。知能化持。

  普见十方陀罗尼门(至)世间法陀罗尼门。

  △八有十七门。明知刹海自在持。

  世界成陀罗尼门(至)世界转陀罗尼门。

  晋经云。回转世界。

  知依想住陀罗尼门(至)粗入细陀罗尼门。

  △九有二十五门。知佛海自在持。

  见诸佛陀罗尼门(至)入微妙法陀罗尼门。

  △十有十二门。明菩提因果持。

  菩提心陀罗尼门(至)自心清净陀罗尼门。

  自心清净。即性净菩提。总摄诸门。不出于此。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般若(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三眼。

  施为行首。彼友复能开导自他。如人之目。导余根故。名之为眼。财施无著。成于慧眼。无畏之施。成于慈眼。法施则能开于法眼。故复云三。

  彼有比丘名曰善见。

  因上三眼。见无不善。又施行内成胜报。外现比丘。见者皆善故。出住之行故。以出家表之。又此行本。令物得出离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变慕瞻仰辞退而行。

  △三善见已下。有十善友。寄十行位。位各一人。初善见比丘寄欢喜行。文亦具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念前友教。有十三句。

  尔时善财童子思惟菩萨所住行甚深。

  初总余别。别分为三。初二约菩萨论深。

  思惟菩萨所证法甚深。

  一所证法界。即事而真故。

  思惟菩萨所入处甚深。

  二入菩萨地智。唯证相应故。次有七句。约众生辨深。

  思惟众生微细智甚深。

  一报类难知故。

  思惟世间依想住甚深。

  二妄想为因。即无性故。

  思惟众生所作行甚深。

  三染分行业。唯佛知故。

  思惟众生心流注甚深。

  四感异熟识。若种若现。恒转如流。不可知故。

  思惟众生如光影甚深。

  五所变影像。若内若外。缘无性故。

  思惟众生名号甚深。

  六名无得物之功。而不失所名之物故。

  思惟众生言说甚深。

  七文字言说。皆解脱故。后之三句。合辨前文。

  思惟庄严法界甚深。

  一染净二分。皆严法界。而无严故。

  思惟种植业行甚深。

  二上二分业不相知故。

  思惟业庄饰世间甚深。

  三各自庄饰染净世间。果报无失。即同真故。总上二分。皆是般若波罗蜜多普庄严故。所以思之。

  △二趣求后友。

  渐次游行至三眼国(至)周遍求觅善见比丘。

  于市肆等。处处求者。显随缘造修。无不在故。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三。初见身胜相。

  见在林中经行往返。

  见在林者。行之初故。

  壮年美貌端正可喜(至)胸标卐字七处平满。

  同佛相者。如说修行。顺佛果故。七处谓两手两足两肩及项。

  其臂纤长其指网缦(至)其身殊妙如净居天。

  准晋经云。即师子上身相。

  上下端直如尼拘陀树。

  准晋经云。其身圆满。如尼俱陀树。此则但是一相。

  诸相随好悉皆圆满如雪山王种种严饰。

  上但列十四。故总结云。

  目视不瞬圆光一寻。

  复是二相。都列十六耳。余至瞿波善友处释。

  △二明其心相。即止观双运。

  智慧广博犹如大海。

  明观。

  于诸境界心无所动。

  明止。

  若沉若举若智非智。

  重释止观二义。止过则沉。智过则举。不沉不举。则正受现前。不智不愚。则双契中道。

  动转戏论一切皆息。

  起念止观。皆成动转。双非再遣。未离戏论。虽止观双运。而无心寂照。则一切皆息。

  得佛所行平等境界(至)不迟不速审谛经行。

  随所履道。即是法门。

  △三明诸侍从。

  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至)住在虚空放大光明。

  不无表法。恐烦不说。

  △二敬。

  时善财童子诣比丘所顶礼其足曲躬合掌。

  △三问。

  白言圣者我已先发(至)云何修菩萨道。

  △三正示法界二。初示依缘得法三。初总序。

  善见答言善男子我年既少。

  初入行位。故云年少。

  出家又近。

  创离十住之家。名为出家又近。

  我此生中。

  略有二义。一念劫圆融故。如毗目处说。二显解行生。非见闻生故。

  于三十八恒河沙佛所净修梵行。

  供三十八恒沙者。过前位故。

  △二明所修时分。

  或有佛所一日一夜(至)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大劫。

  △三所作成益。

  听闻妙法受行其教(至)满足六种波罗蜜海。

  自修愿智行。

  亦见彼佛成道说法(至)住持遗教乃至灭尽。

  见其果用。

  亦知彼佛本所兴愿(至)清净一切佛波罗蜜。

  知佛修因。

  △二显法业用。

  又善男子我经行时(至)三世分位智光明愿力故。

  有十二句。各先辨业用。后出所由。然皆不出愿智行三。如文思之。总云一念者。以得无依无念智故。无法不现。

  △二谦己推胜二。初谦己结前。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随顺灯解脱门。

  名随顺灯者。用无念之真智。顺法顺机。无不照故。

  △二推胜知多。

  如诸菩萨摩诃萨如金刚灯于如来家真正受生。

  初句为总亦是别显家族胜。上但云灯。照未必常。故今推之。明金刚智灯。亲证真如。为真正生。则常照矣。不同解行生也。

  具足成就不死命根。

  二报命胜。由所证常故。即金刚义。

  常然智灯无有尽灭。

  三内智胜。如于所证。无尽灭故。即是灯义。

  其身坚固不可沮坏。

  四报体胜。法性成身。相不迁故。亦金刚义。

  现于如幻色相之身(至)必令种植广大善根。

  五明业用胜。即对上随顺义。以是即体之用故。皆不可坏。余并可知。

  如是之人难可得见(至)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至)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为欲究竟(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二自在主。寄饶益行。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受善见比丘(至)前后围绕向名闻国。

  国曰名闻者。能持净戒。现世界故。

  周遍求觅自在主童子。

  三业无非。六根离过。故得自在。则戒为主矣。戒净无染。故云童子。

  时有天龙乾闼婆等(至)今此童子在河渚上。

  河渚上者。若持净戒。生死爱河不漂溺故。又无量福河。常流注故。

  △二见敬咨问。

  尔时善财即诣其所(至)所共围绕众聚沙为戏。

  恒沙功德由戒积集。

  善财见已顶礼其足(至)云何修菩萨道愿为解说。

  △二正示法界二。初举法门名体。

  自在主言善男子我昔曾于文殊师利童子所修学。

  文殊所学者。有智能护戒故。

  书。

  能诠止作分明故。

  数。

  表四重十重。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故。

  算。

  一一之因。感几何果故。

  印。

  持犯善恶。感果决定故。

  等法。

  等余医方。成五明故。上明所学。下辨所悟。

  即得悟入一切工巧神通智法门。

  工巧神通。皆知所为故。亦表修戒。发定慧故。

  △二明业用三。初总明。

  善男子我因此法门故(至)书数算印界处等法。

  △二杂辨诸明。

  亦能疗治风痫消瘦(至)增长决定究竟清净。

  △三广辨知算二。初辨能算之数。

  善男子我亦能知菩萨算法(至)一不可说不可说转。

  △二算彼所算。

  善男子我以此菩萨算法(至)一切谛名皆悉了知。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切工巧(至)发其殊胜智慧光明。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海住。

  近海而住故。安住于忍。如海包含故。

  有优婆夷名为具足。

  一器之中。无不具故。忍器遍容一切德故。忍辱柔和。故寄女人。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闻是语已(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三具足优婆夷。寄无违逆行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念前友教。

  尔时善财童子观察思惟(至)能伏异道修罗军众。

  △二趣求后友。

  如是思惟渐次游行(至)在此城中所住宅内。

  △二见敬咨问三。如见四。初见外依报。

  善财闻已即诣其门(至)四面皆有宝庄严门。

  △二见友正报。

  善财入已见优婆夷处于宝座盛年好色端正可喜。

  端严可喜。忍之报故。

  素服垂发身无璎珞。

  素服等者。忍华饰故。

  其身色相威德光明除佛菩萨余无能及。

  △三见内依报。

  于其宅内敷十亿座(至)但于其前置一小器。

  △四明其眷属。

  复有一万童女围绕。

  万行皆顺忍故。

  威仪色相如天采女(至)见其身者悉离贪染。

  △二敬。

  尔时善财既见具足优婆夷(至)恭敬围绕合掌而立。

  △三问。

  白言圣者我已先发(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正示法界二。初举法门名礼。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无尽福德藏解脱。

  器中出物。兴福无尽。故称法界。福之所招故。

  △二辨其业用三。初正显业用三。初益众生三。初总明。

  能于如是一小器中随诸众生种种欲乐。

  以是称性之具。即一小器。融同法界。无尽缘起。故用无不应。应无不益。而其法界体无增减。又表忍必自卑故小。法忍同如。一味为一。内空外假。故名为器。忍能包含无外。故随出无尽。

  △二别明出味。

  出生种种美味饮食(至)无有穷尽亦不减少。

  △三举一例余。

  如饮食如是种种上味(至)随意所乐悉令充足。

  △二益二乘。

  又善男子假使东方(至)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二乘虽然不立忍名。亦能忍尽无生之理。方成果故。

  △三益菩萨。

  又善男子东方一世界(至)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约事如受于乳糜。约法谓餐上品寂灭之忍。得菩提故。净名香积。与此大同。

  △二令见同益。

  善男子汝见我此十千童女(至)乃至人中充足人食。

  △三令其目验。

  善男子且待须臾(至)随其所须给施饮食悉使充足。

  △四谦己推胜。

  告善财言善男子(至)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曰大兴。

  起大精进故。

  彼有居士名曰明智。

  进足必假智目导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瞻仰无厌辞退而去。

  △第四明智居士。寄无屈挠行。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前修治。

  尔时善财童子(至)行彼福德道修彼福德种。

  △二趣求后友。

  渐次而行至大兴城(至)增长如来十力光明。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

  尔时善财见彼居士在其城内市四衢道。

  见在四衢者。表处喧不挠无不通故。

  七宝台上处无数宝(至)侍立瞻对承其教命。

  △二敬。

  尔时善财顶礼其足绕无量匝合掌而立。

  △三问。

  白言圣者我为利益(至)能为一切众生作依止处。

  △三称赞授法三。初叹发胜能。

  长者告言善哉善哉(至)禀善知识心无有误失。

  △二示己所化。

  善男子汝见我此众会人不(至)三菩提心生如来家。

  发心眷属。生如来家者。同四住中生也。

  增长白法安住无量(至)悉能救护一切众生。

  △三正示法界二。初举名。

  善男子我得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门。

  财法无尽。蕴在虚空。随意给施。故随意出生福德藏。亦表见空无不备故。

  △二显业用二。初略举。

  凡有所须悉满其愿(至)乃至为说真实妙法。

  △二举事现验二。初见众集。

  善男子且待须臾(至)各随所欲而有求请。

  △二广施财法二。初施财。

  尔时居士知众普集(至)一切众会普皆满足。

  △二施法。

  然后复为说种种法。

  于食一施。令成八行。

  所谓为得美食而充足者(至)集福德行离贫穷行。

  初二行约施辨。余六约食。食有五果。

  知诸法行。

  一知诸法即是慧命。

  成就法喜禅悦食行。

  二得喜悦者。即常安乐。

  修习具足诸相好行。

  三具相好。即是常色。

  增长成就难屈伏行。

  四即常力。

  善能了达无上食行。

  五即常辩。

  成就无尽大威德力降魔怨。

  六亦常力。与上常力为一果。

  为得好饮而充足者(至)诸佛如来上味之相。

  上味之相者。四牙皆有甘露泉故。

  为得车乘而充足者(至)既闻法已还归本处。

  △四谦己推胜。

  尔时居士为善财童子(至)彼诸功德自在神力。

  △五指示后有。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师子宫。

  禅定无乱。如彼深宫处之。则所说决定。作用无畏。故以为名。

  彼有长者名法宝髻。

  绾摄众乱。居心顶故。定含明智。加以宝名。以喻显法。名法宝髻。

  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欢喜踊跃(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二(入第六十六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五法宝髻长者。寄无痴乱行。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于明智居士(至)周遍推求宝髻长者。

  △二见敬咨问。

  见此长者在于市中。

  表处闹忘怀。乱中常定故。

  遽即往诣顶礼其足(至)我乘此道趣一切智。

  △三授己法界四。初执手相引。即授法方便。

  尔时长者执善财手将诣所居示其舍宅。

  显加行智。归正证故。

  △二示其所住。即正授法界。

  作如是言善男子且观我家。

  △三正证法界二。初总。

  尔时善财见其舍宅(至)其宅广博十层八门。

  如八角塔形。层门二事。各有三义。层别中解。门三义者。一通约所修之道。以八正为门。八正通入诸位中故。二约所依之道。即以八识为门。于眼根中。入正定故。根若能入。境则可知。三约教显理。即四句入法。教理各四。故有八门。谓若失意。有空俱泯。便成四谤。得意通入。并称为门。寻教得解。即教四门。于理得解。即理四门。

  △二别。

  善财入已次第观察。

  十层具三义者。一表十地。

  见最下层施诸饮食。

  一施食。显初地行檀。

  见第二层施诸宝衣。

  二地持戒。以惭愧为衣服。

  见第三层布施一切宝庄严具。

  三地忍行。以为严具。

  见第四层施诸采女并及一切上妙珍宝。

  四地道品。为内眷属。精进可珍。

  见第五层乃至五地(至)诸三昧行智慧光明。

  五地文显。

  六地般若现在前故。文中有三。先总。

  见第六层有诸菩萨(至)分别显示般若波罗蜜门。

  次别显十五门。

  所谓寂静藏般若波罗蜜门。

  照体即寂。而无不包。

  善分别诸众生智般若波罗蜜门。

  即寂之照。无机不鉴。

  不可动转般若波罗蜜门。

  外缘不转。

  离欲光明般若波罗蜜门。

  内照无求。

  不可降伏藏般若波罗蜜门。

  惑境不摧。

  照众生轮般若波罗蜜门。

  遍摧诸惑。

  海藏般若波罗蜜门。

  包含胜德而甚深。

  普眼舍得般若波罗蜜门。

  普见法界而无碍。

  入无尽藏般若波罗蜜门。

  一即无尽。

  一切方便海般若波罗蜜门。

  巧化无边。

  入一切世间海般若波罗蜜门。

  内证世间。

  无碍辩才般若波罗蜜门。

  外演胜辩。

  随顺众生般若波罗蜜门。

  曲随物欲。

  无碍光明般若波罗蜜门。

  事理交罗。

  常观宿缘而布法云般若波罗蜜门。

  观缘授法。

  后总结上文。

  说如是等百万阿僧祇(至)悉能闻持诸佛正法。

  七地有殊胜行。知种种教法。故云得如响忍。

  见第八层无量菩萨(至)而为上首演说于法。

  含于二位。一八地得无功用神通。能于二种世间自在。二即九地法师一音能演。

  见第九层一生所系诸菩萨众于中集会。

  亦二位。一即十地。二即等觉。此位俱可为一生故。

  见第十层一切如来(至)如是一切悉使明见。

  即如来地。

  二表十行。谓以十行即十度故。前七文显。八大愿所成神通等故。九一生所系力最上故。十唯至如来智方满故。此即当位自摄诸位。向摄十地。即摄后诸位。故以十层双表二义。还如海幢。当位摄尽。十位才竟。说成佛故。前寄第六位摄此寄第五位摄。前约正报摄。此约依报摄者。皆显位胜前故。

  三不表位。但此菩萨以行就机。现居胜报。渐次增胜。十显无尽。初四以物施。后后渐难。次二集法施。前浅后深。次二得法。初狭后广。后二现胜德。先因后果。总上三义。因果行位等法。以为长者之宅。

  △四问答因缘。即后得智二。初问。

  尔时善财见是事已(至)种何善根获如是报。

  △二答。

  长者告言善男子(至)谓永离一切贫穷困苦。

  回向三处者。一离贫穷。招前四层之报。

  常见诸佛及善知识恒闻正法故获斯报。

  二三两果。即后六重。一丸之微因。愿力故报胜。又表万行混融。发起向佛。则随一行无不具矣。何果不阶。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门。

  世宝三宝。皆悉蕴积十重之中。故云宝藏。常用无尽。是故名为无量福德。上谦己。下推胜。

  如诸菩萨摩诃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

  当法显胜。故功德宝藏皆不思议。上总。下别。

  入无分别如来身海(至)住一切劫无有疲厌。

  由无分别。而具诸法。故不思议。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藤根。

  夫藤者。根深入地。上发华苗表善现行。般若证深。能生后得。后得随物而转。故取类于藤。

  其土有城名曰普门。

  实相般若无所不通。

  中有长者名为普眼。

  观照般若无不见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六普眼长者。寄善现行。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于宝髻长者(至)深入诸佛无量知见。

  无量有二。一多故即权智境。二无分量故。即实慧境。境无量故。智亦无量。知见亦二。一别。谓知即是智。见即是慧。即照二境之智慧。二通。谓知见二字。俱是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即无障碍智。若尔何假重言。为拣比知。所以言见。拣肉眠见。所以云知。此如世亲般若论释。悉知悉见。入谓证达。

  安住菩萨无量胜行(至)遍䇿诸根离众放逸。

  △二见敬咨问。先见依正。

  然后乃得见普门城百千聚落周匝围绕。

  眷属般若也。

  雉堞崇峻。

  般若防非。高而无上也。五板为堵。五堵为雉。堞即女墙。

  衢路宽平。

  般若之道。诸佛常行。非权迳故。荡然无涯。

  见彼长者往诣其所于前顶礼(至)云何修菩萨道。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

  长者告言善哉善哉(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己法界二。初能疗病。即下化众生二。初除身病二。初治无不能。

  善男子我知一切众生诸病(至)我悉能以方便救疗。

  △二来者皆治。兼与身乐。

  善男子十方众生诸有病者(至)悉令充足无所乏短。

  △二治心病二。初明除惑。义通大小。

  然后各为如应说法(至)为其显示殊胜法门。

  △二令其成益。此唯大乘。有十六句。

  为欲令其发菩提心(至)一切劫住修诸行网。

  上五句通显大心行愿。次十别明十度之因。感十身之果。

  为欲令其具佛相好称扬赞叹檀波罗蜜。

  施满他心。故相好悦物。

  为欲令其得佛净身(至)称扬赞叹尸波罗蜜。

  戒遍止恶。故净身遍至。

  为欲令其得佛清净不思议身称扬赞叹忍波罗蜜。

  忍兼忍理。故不思议。

  为欲令其获于如来(至)称扬赞叹精进波罗蜜。

  进策万行。故无能胜。

  为欲令其得于清净无与等身称扬赞叹禅波罗蜜。

  禅唯一心。故无与等。

  为欲令其显现如来(至)称扬赞叹般若波罗蜜。

  般若照理。故显法身。

  为欲令其现佛世尊(至)称扬赞叹方便波罗蜜。

  方便显用。色身可睹。

  为欲令其为诸众生住一切劫称扬赞叹愿波罗蜜。

  愿穷来际。住劫无穷。

  为欲令其现清净身(至)称扬赞叹力波罗蜜。

  力不可摇。悉过一切。

  为欲令其现清净身(至)称扬赞叹智波罗蜜。

  智穷事法。随物成身。

  为欲令其获于究竟(至)如是施已各令还去。

  后一句明总离诸恶故。究竟净妙。

  △二明能合香。即上供诸佛三。初知香体。

  善男子我又善知和合一切(至)无等香辛头波罗香。

  辛头者。即信度河也。波罗是岸。即彼岸之香。

  无胜香觉悟香阿卢那䟦底香。

  阿卢那拔底。此云赤色极。

  坚黑栴檀香乌洛迦栴檀香。

  乌洛迦。西域蛇名。其蛇有毒。绕此檀树故。

  沉水香不动诸根香如是等香悉知调理和合之法。

  和合者。戒定慧等。融无碍故。

  △二兴供起愿。

  又善男子我持此香以为供养(至)供养一切如来愿。

  △三能成大供。

  又善男子然此香时(至)处处充满以为庄严。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令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欢喜法门。

  谓身心病除。成二世乐。故皆欢喜。以香普供得佛十身。则何佛不见。

  如诸菩萨摩诃萨如大药王(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多罗幢。

  多罗此云明净。幢者建立。表无著行。依般若净明。立胜行故。

  彼中有王名无厌足。

  如幻方便。化无所著。故无疲厌心。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礼普眼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七无厌足王。寄无著行二。初依教趣求二。先念教成益。

  尔时善财童子忆念思惟(至)不舍十力心。

  △一趣求后友。

  渐次游行经历国土(至)宣布法化调御众生。

  既入其国。必闻其政。

  可治者治可摄者摄(至)依众人语寻即往诣。

  △二见敬咨问二。初见四。初见胜依正。

  遥见彼王坐那罗延(至)前后围绕共理王事。

  △二睹其逆化。

  其前复有十万猛卒(至)譬如众合大地狱中。

  △三不了生疑。

  善财见已作如是念(至)发大悲心救护众生。

  △四空天晓喻二。初令忆念前教真实。使不生疑。

  作是念时空中有天(至)至无险难安隐之处。

  △二辨后行洪玄。令其信入。

  善男子菩萨善巧方便智(至)调伏众生智不可思议。

  然善财虽常忆教。而生疑者。逆行难知故。贪益此世。不疑婆须。瞋痴现损。是故胜热及与此王。并生疑怪。言深玄者。通达非道。故梁摄论戒学中明。菩萨逆行杀众生等。生无量福乃至证得无上菩提。要大菩萨方堪此事。此有二种。一者实行。二者变化。言实行者。了知前人必定造作无间之业。无分方便。令离此恶。唯可断命。使其不作又知前人若舍命已。必生善道。又菩萨自念。我行杀已。必墯地狱。为彼受苦。彼人虽然现受轻苦。必得乐果。瑜伽菩萨地戒品之中。亦同此说。言变化者。即当此文。下王自说。

  △二敬问。

  时善财童子闻此语已(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二。初授法方便。

  时阿那罗王理王事已(至)将入宫中命之同坐。

  执手同坐。示无间之仪。表摄彼加行令趣真故。

  △二正示法界令证相应四。初举果令入。

  告言善男子汝应观我(至)先起后卧软意承旨。

  △二以实显权。

  时阿那罗王告善财言(至)如是富赡如是自在。

  △二示其所得二。初名。

  善男子我得菩萨如幻解脱。

  了生如幻。故以幻化幻。

  △二明法门业用。

  善男子我此国土所有众生(至)三藐三菩提意。

  △三明法门胜益。

  善男子我以如是巧方便故(至)究竟住于一切智地。

  △四直显实德。

  善男子我身语意未曾恼害(至)能生一切诸善法故。

  慈念之深。然诸位至七。皆方便故。休舍观自在。开敷树华。多约慈悲。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如幻解脱(至)知诸有趣悉皆如幻。

  由了如幻。方证此忍故。又后位中。当此忍故。

  菩萨诸行悉皆如化(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妙光。

  前位悲增。今此已得无住妙慧。运众生故。

  王名大光。

  慈定之智。无不该故。广大愿中。皆彻照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王足绕无数匝辞退而去。

  △第八大光王。寄难得行。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念前友教。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至)如幻变化如是思惟。

  △二趣求后友二。初推求得知。

  渐次游行或至人间(至)是大光王之所住处。

  △二自庆当益。

  时善财童子欢喜踊跃(至)不思议境界广大清净。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亦三。初见依报二。初所见殊胜。

  作是念已入妙光城(至)彼大光王常处其中。

  云十由旬者。欲明圆满。既有十亿衢道。道各无量众生。岂世间十小由旬之所能受。故此中事物。皆应圆融表法。如理思之。

  △二能见无染。

  尔时善财童子于此一切(至)一心愿乐见善知识。

  △二见王正报。

  渐次游行见大光王去于所住楼阁不远四衢道中。

  以四无量。用四摄法。摄众生故。

  坐如意摩尼宝莲华藏(至)二十八种大人之相。

  二十八相者。因未满故。

  八十随好而以严身(至)种种智宝充满其中。

  △三主伴摄生三。初列所施。

  于王座前有金银琉璃(至)悉置一切资生之具。

  通情非。情六十四能。如第五地。

  △二能施人。即是助伴。

  一一道傍皆有二十亿菩萨以此诸物给施众生。

  △三明其施意。

  为欲普摄众生故(至)为令众生净诸业道故。

  △二敬。

  时善财童子五体投地(至)经无量匝合掌而住。

  △三问。

  白言圣者我已先发(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三。初总示法门。

  时王告言善男子(至)我满足菩萨大慈幢行。

  谓大慈首。出离染圆满故。

  △二明得法因缘。

  善男子我于无量百千万亿(至)思惟观察修习庄严。

  问难是闻慧。以三种慧。庄严此慈。

  △三明其业用五。初以法摄化。

  善男子我以此法为王(至)能以正法教化世间。

  △二以无畏摄。

  善男子我国土中一切众生皆于我所无有恐怖。

  △三以财宝摄。

  善男子若有众生贫穷困乏(至)随意而取勿生疑难。

  △四随机遍摄。

  善男子此妙光城所住众生(至)众宝严净余皆见秽。

  △五以三昧摄二。初以言告。

  善男子此国土中一切众生(至)且待须臾自当现见。

  △二正以定示。

  时大光王即入此定(至)毒恶众生悉亦如是。

  显定业用。情与非情咸成胜益者。谓同体大慈。物我无二故。如世间王。德合乾坤。则麟凤来仪。宝璧呈瑞。况于出世大慈之力。不令草木屈膝归耶。

  △四谦己推胜。

  时大光王从三昧起(至)大慈为首随顺世间三昧门。

  慈本为物。名顺世间。高出众行。故名为首。即是幢义。上谦己知一。下推胜知多。

  如诸菩萨摩诃萨(至)能赞叹彼大慈悲云。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王都。

  王子位故。

  名曰安住。

  智契实法。不为缘坏。名为安住。

  有优婆夷名曰不动。

  自发心来。于一切法。无不得定。烦恼二乘。不能动故。亦令众生心不动故。以智修慈。故示以女。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王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二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三(入第六十六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九不动优婆夷。寄善法行。文亦有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教五。初思修前法。

  尔时善财童子出妙光城(至)思惟彼不思议所作业。

  △二因修得益。

  生欢喜心生净信心(至)生无浊心生清净心。

  无浊约无他。清净约自体。

  生坚固心生广大心生无尽心。

  △三推功归友。

  如是思惟悲泣流泪。

  至此偏悲者。修悲将满故。

  念善知识实为希有(至)增长一切菩萨根芽。

  △四广叹友能。

  又作是念善知识者(至)能普增长一切白法。

  △五胜缘印劝二。初印。

  善财童子如是悲哀(至)觉悟菩萨如来使天。

  天字两用。故晋本云。如来使天随菩萨天。随菩萨天。是己业行所感之神。如来使天。是佛慈力摄生之神。但是修行位已著者。皆有二天。常随其人。

  于虚空中而告之言(至)则得具足一切义利。

  △二劝诣后友。

  善男子汝可往诣(至)不动优婆夷大善知识。

  △二趣求后友。

  时善财童子从彼三昧(至)即诣不动优婆夷舍。

  △二见敬咨问。见中分二。初见依获益。

  入其宅内见彼堂宇(至)人与非人之所能有。

  △二见正超伦。

  善财童子前诣其所(至)唯除具足大智慧者。

  △二敬问。

  尔时善财童子曲躬合掌(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

  时不动优婆夷(至)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正授法界二。初示法门名体。

  善男子我得菩萨难摧伏智慧藏解脱门。

  文势不同前例。而举五法者。亦同九地。当法师位。须广知故。五中初二所持内德。上一智慧无羁。偏名解脱。有智则烦恼不可坏。破诸取着无能胜。故云难摧伏。此智包容。故名为藏。

  我得菩萨坚固受持行门。

  二受持坚固。偏得行名。谓遇恶众生。而能堪忍。遍生诸趣。而心不迷。故云坚固。

  我得菩萨一切法平等地总持门。

  三即能持深入法门。得法性地。则无不持矣。

  我得菩萨照明一切法辩才门。

  四即外化。由正思佛法。明照差别故。故得辩才。能转法轮。称众生欲。

  我得菩萨求一切法无疲厌三昧门。

  五即上求。一心求法。故云三昧。近佛无厌。受法无足故。

  △二徴业用之境界。文四。初徴问。

  善财童子言圣者(至)无疲厌三昧门境界云何。

  △二显难。

  童女言善男子此处难知。

  △二重请。

  善财白言唯愿圣者(至)离诸分别究竟平等。

  △四广答二。初明得法因缘。以彰深远。释上难知六。初举往见佛。为发心缘。

  优婆夷言善男子(至)身体柔软心生欢喜。

  △二内兴观念。为发心因。

  便从楼下至于地上(至)诸相随好无有厌足。

  上观下念。

  窃自念言此佛世尊(至)神通自在辩才无碍。

  念福智等。即前五法之因。神通自在。是行坚固。

  △三佛劝发心。能成前五。有十种心。

  善男子尔时如来知我心念(至)无能胜心破诸取着。

  上二成智慧。

  应发无退怯心入深法门。

  次一成总持。

  应发能堪耐心救恶众生(至)普于一切诸趣受生。

  次二成神通。

  应发无厌足心求见诸佛(至)悉受一切如来法雨。

  次二成三昧。

  应发正思惟心普生一切(至)随众生欲施其法宝。

  后三成辩才故。上来十句释五法门。

  △四发心坚固。

  善男子我于彼佛所(至)及以二乘悉不能坏。

  △五经久无违。

  善男子我发是心已来(至)不生胜劣想不生爱憎想。

  △六彰发心胜益。

  善男子我从是来常见诸佛(至)开悟法界一切众生。

  即是前来五因之果。

  △二显其业用四。初许现。

  善男子我得菩萨求一切法(至)自在神变汝欲见不。

  即举前来五法中二。

  △二申请。

  善财言唯我心愿见。

  △三正现。

  尔时不动优婆夷(至)入如是等一万三昧门。

  入一万三昧者。于一求法。无厌三昧。即入一万。明知余解脱等亦摄多门。

  入此三昧门时十方各有(至)转妙法轮开悟群生。

  △四出定印述。

  时不动优婆夷从三昧起(至)善财言唯我皆已见。

  △四谦己推胜。

  优婆夷言善男子(至)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无量都萨罗。

  都萨罗者。此云喜生出。谓此城中出生无量欢喜之事故。以智度圆满。则能无所不生。

  其中有一出家外道名曰遍行。

  巧智随机。无不行故。名真实行。示外道者。能行非道故。非道不染。故曰出家。

  汝往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已下六十七经。

  △第十遍行外道。寄真实行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至)处处寻觅遍行外道。

  △二见敬咨问。

  城东有山名曰善得善财童子于中夜时。

  中夜见者。智入生死。故善财将入。此智位故。上云日没入城。

  见此山顶草树岩巘(至)平坦之处徐步经行。

  山顶见者。表位极故。

  色相圆满威光照耀。

  以智慧光。破于生死及二边闇故。

  大梵天王所不能及(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发心。

  遍行答言善哉善哉。

  △二正授法界二。初彰名体。

  善男子。

  有四法者。智遍知故。四义虽列。而得相成。

  我已安住至一切处菩萨行已。

  一化境普周。遍行之名。亦从此立。

  成就普观世间三昧门已。

  二入定观机。

  成就无依无作神通力已。

  三由无作神通故。能遍至前处。

  成就普门般若波罗蜜。

  四由普门般若故。能在定普观。若约别者。无作无依用而无住。普门般若无法不穷。

  △二显四业用。初明至一切处用。

  善男子我普于世间(至)人非人等一切诸趣。

  △二普观世间用。

  或住诸见或信二乘(至)无能映蔽大威德体。

  观其所宜。随宜说故。

  △三明无作无依用。

  又善男子此都萨罗城中(至)我是何人从何而至。

  不知从何而至。是无作依。

  唯令闻者如实修行(至)悉亦如是而为利益。

  △四普门般若用。

  善男子阎浮提内九十六众(至)而为说法令得利益。

  九十六种皆能穷故。上来随胜别配诸门。实则义通。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处(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为广大。

  创入回向故。回向众生故。广回向菩提故。大回向实际义通广大。

  有鬻香长者。

  鬻者卖也。香质虽小。发气弥布。善根虽微。回向普周。又若卖若买。二俱得香。自他善根。俱可回向。

  名优钵罗华。

  青莲华者。莲华处泥不染。犹护众生。而离相青莲。为水中之最。救护为入生死之尊。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四有十善友。寄十回向。今初青莲华。长者寄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因善知识教(至)一切诸佛菩萨功德。

  先依教兴愿。以是回向大愿之首故。后趣求后位。

  渐次游行至广大国。

  △二见敬咨问。

  诣长者所顶礼其足(至)而能出生一切智智。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

  长者告言善哉善哉(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二。初总标所得。

  善男子我善别知一切诸香。

  差别行也。知世诸香。以表法香。谓以戒定慧慈悲等香。熏修生善灭恶习气故。

  亦知调合一切香法。

  融通行也。以金刚杵碎之。实相般若波罗蜜调和令纯杂无碍。悲智圆融。成回向故。

  △二别显业用二。初总相显知。文四。此四各有事理思之。初知香体异。

  所谓一切香一切烧香(至)一切香王所出之处。

  △二约类辨异。

  又善了知天香龙香(至)人非人等所有诸香。

  △三知力用异。

  又善别知治诸病香(至)一切菩萨地位香。

  前二约世。此约出世。

  △四委穷本末。

  如是等香形相生起(至)如是一切我皆了达。

  △二指事别显。有十种香。

  善男子人间有香名曰象藏。

  具前本末十事。一但语香名。必有形相。

  因龙斗生。

  二龙斗为生起。

  若烧一丸即起大香云。

  三兴云为出现。

  弥覆王都于七日中雨细香雨。

  四雨雨为成就。

  若着身者身则金色若着衣服宫殿楼阁亦皆金色。

  五金色为清净。

  若因风吹入宫殿中(至)欢喜充满身心快乐。

  六喜乐为安隐。

  无有诸病不相侵害离诸忧苦。

  七无病等为方便。

  不惊不怖不乱不恚慈心相向。

  八慈心等为境界。

  志意清净。

  九意净为威德。其业用一种。义通前七。

  我知是已而为说法(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十是根本。本为菩提心故。若就菩提心显十义者。以菩提心香。似如来藏因。善恶相攻而生。若一发心。必兴慈云。注大法雨。心所及者令归真净。得法喜乐。离惑业苦。展转兴慈。志愿纯净。

  善男子摩罗耶山出栴檀香(至)设入火坑火不能烧。

  余之九香。皆应名具。法喻之十。略故无也。或二或三。摩罗耶者国名。国多此香故。此即忍香。瞋火不烧。

  善男子海中有香名无能胜(至)一切敌军皆自退散。

  三即进香。魔军退散。

  善男子阿那婆远多池边(至)彼天王所而共听法。

  此五如次。是五分法身香。

  善男子兜率天中有香(至)供养一切诸佛菩萨。

  九即称法界香。先陀婆一名四实。此宜用盐。香似此故。

  善男子善变化天有香(至)普雨一切诸庄严具。

  十忘能所。所以名夺意。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调和香法(至)辨其离染身语意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曰楼阁。

  由此回向。令菩提心。转更增长。悲智相依。而胜出故。

  中有船师名婆施罗。

  此云自在。谓于佛法海。已善通达。于生死海。能善运度。于一切法。深信不坏。故名自在。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而退去。

  △二船师婆施罗。寄不坏回向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教观道。

  尔时善财童子向楼阁城观察道路。

  于回向道。初得不坏故。

  所谓观道高卑。

  佛道为高。余皆是卑。

  观道夷险。

  生死涅槃为夷险。

  观道净秽。

  障无障为净秽。

  观道曲直。

  二乘为曲。菩萨为直等。

  △二趣求后位。而兴胜念。

  渐次游行作是思惟(至)至一切智城道因。

  上正明。谓菩萨道因人得故。即于菩萨法师得不坏。信后徴释。

  何以故于善知识处(至)如是思惟渐次游行。

  △二见敬咨问。

  既至彼城见其船师在城门外海岸上住。

  若佛法海。以生死为此岸。不舍生死故。若约生死海以大悲修因。而为此岸。住大慈悲。令离因故。

  百千商人及余无量(至)圣者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问。

  船师告言善哉善哉(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赞其发心。后能问法。文有九句。

  今复能问生大智因(至)住诸寂静三昧旋因。

  前五能问果因。三昧旋者。旋谓深故澓。沉而不流。二乘沉寂。动八万劫。故能远离。是菩萨道。

  乘大愿车遍一切处(至)一切智海清净道因。

  后四能问因因。故云道因。

  △二授己法界二。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在此城海岸路中净修菩萨大悲幢行。

  谓大悲超出。为物所归故。

  △二辨其业用二。初明于陆化生。令知有海。

  善男子我观阎浮提内(至)如是利益一切众生。

  △二善知海相。于海化生。文二。初明善知。后彰化益。今初。此宝洲等。生死法海。义皆有之。且约生死海释。文中略举。知五种事。即分为五。初知宝。

  善男子我知海中。

  宝即是智。故不入生死大海。则不能生一切智宝。于中文有一十二句。

  一切宝洲。

  生死海中。湛寂不动。谓之宝洲。

  一切宝处。

  空不空如来藏为宝处。

  一切宝类。

  恒沙功德皆宝类。

  一切宝种。

  佛性为宝种。上皆约本有。次四约修成。

  我知净一切宝。

  以净戒头陀等为能净。

  钻一切宝。

  以缘起智为能钻。

  出一切宝。

  以发一切智心为出因。

  作一切宝。

  听闻为能作。后四为宝用。

  我知一切宝器。

  三乘等器。智慧有殊。

  一切宝用。

  照理断惑。所用各别。

  一切宝境界。

  所缘境界。万品阶差。

  一切宝光明。

  破愚显明。各各不等。

  △二即生死中。瞋贪痴之三毒。

  我知一切龙宫处一切夜叉宫处一切部多宫处。

  部多此云自生。亦如夜叉。但不从父母生。故喻多痴。

  皆善回避免其诸难。

  △三知心识相。

  亦善别知漩澓浅深波涛远近水色好恶种种不同。

  色无色等。依识心定。劫数浅深。七识波浪。染习远近。随善恶缘。心水色异。

  △四即能知时。

  亦善别知日月星宿运行度数昼夜晨晡晷漏延促。

  谓机之生熟。如是时中。宜修定慧等。

  △五即知万行不同。

  亦知其船铁木坚脆。

  有方便为坚。无方便为脆。

  机关涩滑。

  曾修为滑。不曾则涩。

  水之大小。

  谓生死有边与无边。

  风之逆顺。

  八风之中。四顺四逆。又谓修行有住与无住故。

  如是一切安危之相无不明了可行则行可止则止。

  若开前段。第三第五各有三事。则具十种。

  △二彰化成益。

  善男子我以成就如是智慧(至)普顺一切众生心海。

  既列十海。则知前海。准此应思。前四自利。后六利他。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悲幢行(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可乐。

  由等佛回向。不见美恶。皆得清净。欢喜悦乐故。

  中有长者名无上胜。

  以得胜通。无过上故。等于诸佛。更无胜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心无厌足辞退而去。

  △第三无上胜长者。寄等一切佛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起大慈(至)渐次经历到彼城内。

  △二见敬咨问二。初见。

  见无上胜在其城东。

  启明佛日故。

  大庄严幢无忧林中。

  同佛回向。无憎爱故。

  无量商人百千居士之所围绕。

  佛为商主。菩萨为商人。法财外益。功归己故。

  理断人间种种事务(至)住菩萨正念增菩萨乐欲。

  △二设敬。

  尔时善财童子观彼长者(至)顶礼其足良久乃起。

  △二咨问。

  白言圣者我是善财我是善财。

  自称名者谓声名久闻。表重法之器。冀有闻故。

  我专寻求菩萨之行(至)能得一切如来智慧。

  △二称赞授法二。初赞。

  时彼长者告善财言(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法二。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成就至一切处(至)无依无作神通之力。

  由无作无依。故能遍至。遍至是用广。无依是体胜。无依者不依他故。无作者离加行故。

  △二徴释业用二。初徴。

  善男子云何为至一切处菩萨行门。

  △二释明。至一切处广说法故。文二。初举三千。

  善男子我于此三千(至)我亦为其说超胜法。

  △二类显十方。

  如于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我为众生说如是法。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处(至)无依无作神通之力。

  加清净法门者。遍至本为说法故。即前所说。

  如诸菩萨摩诃萨具足一切(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输那。

  此云勇猛。勇猛之力。能使善根无不至故。又以十度明义。义当进故。

  其国有城名迦陵迦林。

  以义翻为相斗战时。谓因斗胜而立城故。表此回向。愿以信解大威力故。广大智慧无障碍故。令修善根无所不至。义同战时。

  有比丘尼。

  纯净之慈。令善遍故。

  名师子颦申。

  舒展自在。无不至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三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四(入第六十七经下卷)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四师子颦申比丘尼。寄至一切处回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之所舍施日光园中。

  准律尼之头陀。多在王园。藉外护故。表因实际胜光。令其善根遍法界之园苑故。并皆即智。故有光明。

  说法利益无量众生。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二。初见依报六。初无漏林树。

  时善财童子即诣彼园(至)普熏十方无所障碍。

  无漏法行而建立故。文中有八。各有所表。思之。

  △二八解泉流。

  园中复有泉流陂池(至)弥布其底八功德水。

  谓轻冷濡美。净而不臭。调适无患。

  具足盈满优钵罗华(至)芬陀利华遍覆其上。

  △三敷法空座。而随法严异。

  无量宝树周遍行列(至)宝铎徐摇出妙音声。

  上标。下列。

  或有树下敷莲华藏(至)摩尼王藏师子之座。

  后结。

  其一一座各有十万(至)一一皆具无量庄严。

  △四杂明诸严。

  此大园中众宝遍满(至)光明普照如梵王宫。

  万行非一故。

  △五出其所因。

  尔时善财童子见此大园(至)福德善业之所成就。

  △六明果用自在。

  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至)不可思议威神力故。

  △二见正报四。初总明遍坐胜德显彰。

  尔时善财见师子颦申(至)见者不空如婆楼那天。

  婆楼那者。此云水也。以其能满人之愿故。然水天之义。义味不空。则未详所以。

  能长一切众善根芽(至)所说法门亦各差别。

  △二别明所遍演法。各异有三十处。分三。初十六为八部人非人等。

  或见处座净居天众(至)为说法门名无尽解脱。

  先有七处为天。一为净居天。说无尽者。治彼那含。求尽身智故。

  或见处座诸梵天众(至)名普门差别清净言音轮。

  二梵王普应。但于己众。广及三千。为说普门。则无不应。梵音清妙。但是世间为说。法界胜流。方为净妙。

  或见处座他化自在天(至)为说法门名菩萨清净心。

  三他化天。令得出世净心起世自在故。

  或见处座善变化天(至)为说法门名一切法善庄严。

  四化乐。乐具庄严。不及善故。

  或见处座兜率陀天(至)为说法门名心藏施。

  五施归。如来藏心。则真喜足故。

  或见处座须夜摩天(至)为说法门名无边庄严。

  六遍严法界。方尽时分之乐。

  或见处座三十三天(至)为说法门名厌离门。

  七释天。耽欲甚故。

  或见处座百光明龙王(至)名佛神通境界光明庄严。

  八龙。能通变耀电降雨庄严故。

  或见处座诸夜叉众(至)为说法门名救护众生藏。

  九夜叉。性好飞空害物故。

  或见处座乾闼婆众(至)为说法门名无尽喜。

  十乾闼婆众。能奏乐喜乐。故上三亦四王众。意存八部。故阙南西。

  或见处座阿修罗众(至)名速疾庄严法界智门。

  十一修罗。善幻为庄严故。

  或见处座迦楼罗众(至)为说法门名怖动诸有海。

  十二迦楼罗。动海怖龙故。

  或见处座紧那罗众(至)为说法门名佛行光明。

  十三紧那罗。是歌神以佛行光明。破其着故。又头有一角。亦云疑神。令同佛觉。离疑光明故。

  或见处座摩睺罗伽众(至)为说法门名生佛欢喜心。

  十四摩睺罗伽。多瞋毒故。上来八部。除却第八并第十及夜叉众。摩睺罗伽约对治说。余皆约随便宜。随其世能转入出世故。紧那罗众。通此二义。

  或见处座无量百千(至)为说法门名殊胜行。

  第十五一座为人。人多行不善行。设行仁义亦非胜故。故令起出世胜行。

  或见处座诸罗刹众(至)为说法门名发生悲愍心。

  十六一座为罗刹。则是非人。亦治多残害故。

  △二有二座为二乘。

  或见处座信乐声闻乘(至)为说法门名胜智光明。

  声闻智劣故。

  或见处座信乐缘觉乘(至)名佛功德广大光明。

  缘觉修福。止百劫故。缘起智光。未能忘缘故。

  △三有十二座为菩萨。文三。初为地前。

  或见处座信乐大乘众生(至)名普门三昧智光明门。

  说定慧之光。

  △二为地上。

  或见处座初发心诸菩萨(至)名一切佛愿聚。

  初发心者。证发心也。发十大愿故。

  或见处座第二地诸菩萨(至)为说法门名妙华藏。

  华谓十种平等净心。故晋经云。净心华藏。华藏者以真俗双修。于难得胜。为因含藏故。

  或见处座第六地诸菩萨(至)为说法门名无碍轮。

  △三一义常等觉。

  或见处座执金刚神(至)名金刚智那罗延庄严。

  说金刚喻定。坏散尘习故。既为等觉而说明。此位非小。言回向者。约寄位耳。他皆仿此。

  △二总结多类闻法发心。

  善财童子见如是等(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四总显所因。释成自在。有二。初由能化具般若。

  何以故此比丘尼(至)无数百万般若波罗蜜门。

  △二由彼所化根已熟。

  此日光园中所有菩萨(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二设敬三。初睹胜发心。

  时善财童子见师子颦申(至)我当右绕无量百千匝。

  △二放光摄受。

  时比丘尼放大光明普照其园众会庄严。

  △三正申敬仪。

  善财童子即自见身(至)善财童子合掌而住。

  △三问法。

  白言圣者我已先发(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三。初标名体。

  比丘尼言善男子我得解脱名成就一切智。

  同佛智故。

  △二徴释其体。

  善财言圣者何故名为成就(至)普照三世一切诸法。

  一念普照故。

  △三辨其业用二。初问。

  善财白言圣者此智光明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明通用二。初辨用所依。

  比丘尼言善男子(至)得出生一切法三昧王。

  谓由一切智能入王三昧故。王三昧者。智论第八云。一切三昧皆入中故。体即如如。如体本寂。真智契此。故名三昧。以一切智。有其二义。一遍知三世一切事故。二对于种智。名根本智。知一切事。皆一实故。以即权之实智。契即事之实理。故一切三昧皆入其中。

  以此三昧故得意生身。

  又由王三昧体无不遍。故意生身随类能成。

  △二辨能依业用。

  往十方一切世界(至)我即为说般若波罗蜜。

  △二明其智用。

  善男子我见一切众生(至)知法如幻故。

  又前即差别智用。今即无分别智用。故触境无取。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成就(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险难。

  逆行非道。下位不能行故。

  此国有城名宝庄严。

  逆随世行。能生无尽功行藏故。

  中有女人名婆须蜜多。

  此云世友。亦云天友。随世人天方便化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已下入六十八经。

  △五婆须蜜女。寄无尽功德藏回向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教成益。

  尔时善财童子大智光明(至)思惟观察见诸法性。

  谓由闻一切智光故。思修趣入。得二种益。一得见实法性益由前实智故。

  得了知一切言音陀罗尼门(至)一切菩萨业圆满愿。

  二得权智之益。由前穷三世差别智故。

  △二趣求为位四。初专心寻觅。

  渐次游行至险难国(至)处处寻觅婆须蜜多女。

  △二浅识致。

  城中有人不知此女(至)有何等意而求此女。

  逆行难知故。不自疑者。贪顺于悲。障行劣故。不同前二。又于前二。已调伏故。此中不疑。

  △三深智赞教二。初赞。

  其中有人先知此女(至)于女色中所有净想。

  △二教示所在。

  善男子婆须蜜女于此城内市廛之北自宅中住。

  市者喧杂北主。于灭自宅。即毕竟空寂。谓在欲行禅处。喧常寂故。在市廛之北等。

  △四依教往诣。

  时善财童子闻是语已欢喜踊跃往诣其门。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二。初见依报。

  见其住宅广博严丽(至)十大园林以为庄严。

  毕竟空中。无德不具。故广显具严。

  △二见正报。

  尔时善财见此女人(至)遇斯光者身得清净。

  具有主伴德用。

  △二敬问。

  尔时善财前诣其所(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三。初标名体。

  彼即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离贪欲际。

  凡夫染欲。二乘之人见欲可离。菩萨不断贪欲。而得解脱智。了性空欲即道故。如是染而不染。方为究竟离欲之际。

  △二正显业用二。初身同类现。

  随其欲乐而为现身(至)随其乐欲皆令得见。

  △二以法益生。

  若有众生欲意所缠(至)一切智地现前无碍解脱。

  十种三昧。皆随受欲便宜。得斯甚深三昧。

  △三得法因缘二。初问。

  善财白言圣者种何善根(至)而得成就如是自在。

  △二答。

  答言善男子我念过去(至)以一宝钱而为供养。

  一宝钱施者。有二义。一宝而能舍。故得离贪。二一钱虽微。以菩提心故。成斯自在。

  是时文殊师利童子(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善度。

  无一善根不度。到于究竟处故。

  中有居士名鞞瑟胝罗彼常供养栴檀座佛塔。

  鞞瑟胝罗。此云缠裹。以义当包。摄塔中。包摄一切佛故。或云摄入。摄诸善根。入平等故。常供佛塔者。诸善根中。斯为最故。未详何缘。偏供此答。有云。以此答中空有栴檀之座。为欲普供无尽佛故。亦是一理。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六鞞瑟胝罗。寄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善度城。

  阙无念法。

  △二见敬咨问。

  诣居士宅顶礼其足(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正授法界四。初标名。

  居士告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不般涅槃际。

  般者入也。穷诸如来不入涅槃之实际故。故出现品云。如实际涅槃。如来涅槃亦如是。

  △二显体。

  善男子我不生心言(至)毕竟无有般涅槃者。

  谓心契实际。知佛常住。

  △三释其外疑。

  唯除为欲调伏众生而示现耳。

  并如出现品辨。楞伽亦云。无有佛涅槃。无有涅槃佛。

  △四显其业用二。初辨用所依。

  善男子我开栴檀座(至)得三昧名佛种无尽。

  佛种从缘起。佛缘理生。见理湛然。见佛无灭。以佛化身。即是常身法身故。

  善男子我念念中入此三昧(至)一切无量殊胜之事。

  亦是证前不涅槃义。举现见故。

  △二问答境界。

  善财白言此三昧者(至)诸菩萨众悉亦如是。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长者虽知三世不灭。未能一念而知及能所平等。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山(至)修菩萨道即说颂曰。

  以大悲菩萨众尊重故。偏加于颂。

  海上有山多圣贤(至)彼当示汝大方便。

  言海上有山者。大悲随顺。入生死海。而住涅槃山故。即南印度之南。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七观自在菩萨。寄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善友。名观自在者。三业归向。必六通赴缘。摄利难思。名观自在。由此能。遍随顺众生。在补怛落迦山者。此云小白华树。山多此树。香气远闻。闻见必欣。是随顺义。又观自在者。或云观世音。梵云婆卢枳底。此云观也。湿伐罗此云自在。若云摄伐多。此云音也。然梵本中自有二种不同。故译者随异。而法华经观音品云。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即观世音也。若具三业摄化。即观自在。故彼中初语业称名。除七灾。二身业礼拜。满二愿。三意业存念。净三毒。而今多念观音者。以语业用多故。又人多称故。今取义圆。故云自在。然观则能观。通一切观。世是所观。通一切世。若云音者。亦通所观。即所救一切机也。若云自在。乃属菩萨能化之用。文中但有五段。阙第六礼辞。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思惟(至)处处求觅此大菩萨。

  △二见敬咨问。先见有三。初见胜依正。

  见其西面。

  西方主杀。显悲救故。又令归向本所事故。

  岩谷之中泉流萦映(至)令其摄受一切众生。

  △二彰见之益。

  善财见已欢喜踊跃合掌谛观目不暂瞬。

  以得胜念。熏自心故。

  作如是念善知识者则是如来。

  引至究竟。同于佛故。

  善知识者一切法云(至)便即往诣大菩萨所。

  △三友垂赞摄。

  尔时观自在菩萨(至)安住如来智慧光明。

  大悲深厚。随顺受故。

  △二敬问。

  尔时善财童子顶礼观自在(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

  菩萨告言善哉善哉(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三。初标名。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

  △二总显体相。

  善男子我以此菩萨(至)一切众生相续不断。

  亦是释名。平等教化即是大悲。以同体悲。故云平等。相续不断。即是行门。又门即普门。普门示现。曲济无遗故。

  △三广显业用二。初约普门。以显业用二。初总明。

  善男子我住此大悲行门常在一切诸如来所。

  以上同如来妙觉真心故。

  普现一切众生之前。

  下与众生同体大悲故。普现即普门示现。然大圣久成正觉。号正法明。示为菩萨。义言等佛耳。

  △二别明普现之义。

  或以布施摄取众生(至)与其共居而成熟之。

  有十一句。方法华经三十二应。乍观似少。义取乃多。彼三十二应。但是此中或现色身及说法耳。

  △二约大悲行。以显业用。为救诸怖畏故。于中三。初离世怖。有十八种。

  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至)离热恼怖离迷惑怖。

  上三约烦恼。即是因怖。余皆约果。

  离系缚怖离杀害怖(至)离大众怖离恶趣怖。

  缚杀贫三。不活开出。此下皆五怖中事。

  离黑闇怖离迁移怖(至)离逼迫心怖离忧悲怖。

  上约所离。

  △二即能离因。

  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至)皆得免离一切怖畏。

  念即是意。三业皆益故。

  △三进大心。

  善男子我以此方便(至)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转。

  令进大心。方能究竟离二死怖。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大悲行门。

  久成正觉。尚不失谦。

  如诸菩萨摩诃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二指示后友二。初后友人会。

  尔时东方有一菩萨。

  从东来者。后位如相。智明方证故。

  名曰正趣。

  正法遍趣。化众生故。以智正趣。真如相故。

  从空中来。

  智体无依。方契如故。

  至娑婆世界轮围山顶。

  意表如依。妄惑显故。

  以足按地其娑婆世界六种震动。

  以定慧足。除杂慧故。

  一切皆以众宝庄严(至)然后来诣观自在所。

  同前会者。意显不离。随顺众生。得如相故。又以智会悲。成无住故。

  △二前友指示。

  时观自在菩萨告善财言(至)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以在此会。故阙礼辞。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四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五(入第六十八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八正趣菩萨。寄真如相回向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敬承其教遽即往诣彼菩萨所。

  △二见敬咨问。

  顶礼其足合掌而立(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二。初标名体。

  正趣菩萨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普门速疾行。

  十方无际。故名普门。一念超多。故云速疾。

  △二显其业用四。初申问。

  善财言圣者于何佛所(至)去此几何发来久如。

  虽有三问。意在速疾。

  △二显深。

  告言善男子此事难知(至)能闻能持能解能说。

  △三承力请说。

  善财言圣者我承佛神力(至)能信能受愿为我说。

  △四正答前问五。初答得法处。

  正趣菩萨言善男子(至)于彼佛所得此法门。

  谓从自本智如来藏界。普生万善本觉而来。故行能速。遍知一切法。不离心性。万行顿成。

  △二答时久近。

  从彼发来已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

  △三答处近远。

  一一念中举不可说(至)不可说世界微尘数佛刹。

  以多时发多步。则知远矣。即是速疾。

  △四显其成益。

  一一佛刹我皆遍入(至)教化调伏无有休息。

  △五类显十方。

  如从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至)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堕罗钵底。

  此云有门。谓有此无缚无著等微妙法门。为法师故。

  其中有神名曰大天。

  现大身故。无缚无著。智净自在。故名为天。称理普应。故名为大。妙用难测。故名为神。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九大天神。寄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入菩萨(至)现广大身为众说法。

  △二见敬咨问。

  尔时善财至大天所(至)善能教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界二。初授法方便。

  尔时大天长舒四手(至)持诸金华以散善财。

  约事则发心难遇。净目而观。散华而供故。约表谓展四无碍解手。取所证胜流相应法门。先当自净。以洗身心。后因利他。故云华散。亦表四摄远展。摄取四众故。

  而告之言善男子(至)于一切时常现在前。

  现相赞友难遇。令欣入故。

  △二正授所得二。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解脱名为云网。

  谓以六度大悲。如云覆润。如网罗摄故。

  △二问答业用。四摄摄生故。文中亦二。初问。

  善财言圣者云网解脱境界云何。

  △二答二。初现宝令施。教以檀摄。

  尔时大天于善财前(至)檀波罗蜜能舍难舍。

  △二类通教余。及利行摄。

  善男子如我为汝示现此物(至)障碍险道到无障处。

  如是等言。亦兼爱语同事。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菩提场中。

  所入法界。即得菩提之处故。菩提是本。前南有所表。从本之南。今摄末归本之法界。故不云南矣。又地上证如。亦同本故。今回向终。故摄归此。

  有主地神其名安住。

  地为万法所依。即所入法界无量。安住即入义。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礼大天足绕无数匝辞退而去。

  △十安住地神。寄入法界无量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菩提场内安住神所。

  △二见敬请法五。初友见称赞。

  百万地神同在其中(至)摧伏一切邪论异道。

  既云友见。则已含见友。

  △二严处摄生。以显胜德。

  时安住等百万地神(至)百千伏藏自然涌现。

  △三许示昔善。引其问端。

  时安住地神告善财言(至)我为汝现汝欲见不。

  △四设敬陈请。

  尔时善财礼地神足(至)白言圣者唯然欲见。

  △五正示昔因。

  时安住地神以足按地(至)汝应随意自在受用。

  △三示己法界四。初标名体用。

  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不可坏智慧藏。

  谓一念之智。冥乎法界。则不可坏。此中则无所不生。故名为藏。由贤位既满。总会三贤。为入地之因。故显善财之福常随。地神之智不坏。是则昔因不失。能入证矣。

  常以此法成就众生。

  略明其用。

  △二别显业用。

  善男子我忆自从然灯佛来(至)皆能领受皆能忆持。

  由智不坏。故常忆等。

  △三显得法时处。

  善男子乃往古世过须弥山(至)于彼佛所得此法门。

  △四总结纯熟。

  善男子我于此法门(至)所有一切功德善根。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迦毗罗城。

  此云黄色。往昔黄头仙人依此处故。黄是中色。表契中道故。又此是佛生之城。表初地生佛家故。

  有主夜神名婆珊婆演底。

  婆珊此云春也。婆演底此云主。当以于春时主当苗稼故。谓显初入地。能生长万行。护众生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礼地神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五有十善友。寄十地位。即分十段。第一婆珊婆演底夜神。寄欢喜地。地上多见夜神者。证智玄妙。离相破闇故。下九天神。准梵本皆是女神。瞿波亦女者。地上证于同体慈悲。女之状故。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依前修证。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思惟(至)知其无边测其甚深。

  △二趣求后友。

  渐次游行至于彼城从东门入。

  从东门入者。开明之初。显入证之始故。

  伫立未久便见日没。

  见日没者。是夜神故。表分别见日皆已亡故。上辨至时处。下生渴仰心。

  心念随顺诸菩萨教(至)普能明照十方刹海。

  △二见敬咨问二。初见友依正。

  作是念时见彼夜神于虚空中。

  于空见者。城表教道。空表证道。宗说兼通。如日处空故。

  处宝楼阁香莲华藏(至)以为严饰身服朱衣。

  服朱衣者。证智明显故。

  首戴梵冠一切星宿炳然在体。

  法门星像。不离一身如体。

  于其身上一一毛孔皆现化度无量无数恶道众生。

  化生作用。不离一毛之性。

  令其免离险难之像(至)如是种种成熟众生。

  △二设敬咨问。

  善财童子见闻此已(至)我行于中至十力地。

  △三称赞授法二。初称赞。

  时彼夜神告善财言(至)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授己法界三。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得菩萨破一切众生痴暗。

  即所破二愚。

  法光明解脱。

  即是能破。二无我智。又破众生。暗为悲法。光明是智。悲智具故。

  △二明业用二。初长行二。初兴救物之心。

  善男子我于恶慧众生(至)常与如是心共相应。

  △二正明对缘救摄十门。初一总明为海难有四种。

  善男子我于夜闇人静(至)并皆昏蔽不见色时。

  一救时。

  见诸众生若入于海若行于陆山林旷野诸险难处。

  二救处。

  戒遭盗贼或乏资粮(至)慞惶忧怖不能自出。

  三所救。

  我时即以种种方便而救济之。

  四能救。

  △二有九门别显。初救海难众生。

  为海难者示作船师(至)令免怖畏悉得安隐。

  先救世苦。令得世乐。

  复作是念以此善根回施众生愿令舍离一切诸苦。

  后以回向大愿。令其究竟。离苦得乐。此下八段离苦得乐。准上有二。

  △二救陆地众生。

  为在陆地一切众生(至)悉令除灭诸烦恼暗。

  △三救求不得及行山险众生。

  一切众生有惜寿命(至)到无畏处毕竟安乐。

  △四救乐国土众生。

  善男子若有众生乐着国土(至)住一切佛萨婆若境。

  △五救着聚落众生。

  善男子若有众生乐着聚落(至)究竟安住一切智城。

  △六救闇夜众生。

  善男子若有众生行暗夜中(至)以智慧光普皆照了。

  △七救惑业众生。

  是诸众生无有智眼(至)平等之处令其安住。

  △八救八苦众生。

  善男子一切众生或病所缠(至)住于究竟无变易处。

  △九救恶见众生。

  善男子一切众生入见稠林(至)常勤教化一切众生。

  △二偈颂。二十一颂。分四。初一颂法门名体。

  尔时婆珊婆演底主夜神(至)为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我此解脱门生净法光明能破愚痴闇待时而演说。

  △二有四颂。举因劝修。即四无量。

  我昔无边劫勤行广大慈(至)汝应入此。

  △三有十颂。显果令入。即六处殊胜。

  我目甚清净普见十方刹(至)而亦不分别。

  △四有六颂。明业用广大。

  我以大神通震动无量刹(至)成道演妙法。

  △三得法久近二。初兴二问。

  尔时善财童子白夜神言(至)乃能如是饶益众生。

  △二还两答。答中有二。初答发心时节六。初总显本事因缘。

  其神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至)名法慧月夜入眠寐。

  △二明佛兴世。

  时彼城东有一大林(至)遍照出生妙宝世界。

  △三善友劝发。

  莲华光城内有主夜神(至)普贤菩萨所有行愿。

  △四正发大心。

  令王夫人发阿耨多罗(至)及诸菩萨声闻僧众。

  △五结会古今。

  善男子时王夫人法慧月者岂异人乎我身是也。

  △六发心成益。

  我于彼佛所发菩提心(至)而未满足菩萨诸根。

  △二答得法久近二。初总显得法因缘。

  过此劫已复过万劫(至)引至佛所广兴供养。

  △二正明得法三。初得方便三昧。

  我才见佛即得三昧(至)于彼佛所听闻妙法。

  谓上见诸佛。下化众生。

  △二得此解脱。

  以闻法故即得此破一切众生暗法光明解脱。

  △三广显业用。

  得此解脱已即见其身(至)如是乃至充满法界。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至)入其境界示其自在。

  △五诣示后友。

  善男子此阎浮提摩竭提国菩提场内。

  得无误犯。由契理故。理即菩提场。

  有主夜神名普德净光。

  普德者。最胜法界。无德不具故。净光者。正智证入。离误犯之垢故。即前净月。故次云。

  我本从其发阿耨多罗(至)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二。先以偈赞。表恋德之深。十偈分四。初四赞身心超胜。

  尔时善财童子向婆珊婆演底神而说颂曰。

  见汝清净身相好超世间(至)清净无分别。

  △二有三颂。明大用无涯。

  一一毛孔内悉放无数光(至)种种令清净。

  △三有二颂。明益物不虚。

  若有诸众生闻名及见身(至)以灭烦恼故。

  △后有一偈。明结德无尽。

  千刹微尘劫叹汝一毛德劫数犹可穷功德终不尽。

  △二作礼辞退。

  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五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六(入第六十九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二普德净光夜神。寄离垢地善友。义如前说。文则具六。且分为四。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了知彼(至)夜神初发菩提心。

  先念前法。有十一句。初一念发心。余十念得法。

  所生菩萨藏所发菩萨愿(至)至普德净光夜神所。

  △二见敬咨问。

  顶礼其足绕无数匝(至)云何成就菩萨地。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

  夜神答言善哉善哉(至)修行出生及以成就。

  △二授亦二。先长行三。初正授法门二。初总答所问。

  善男子菩萨成就十法能圆满菩萨行。

  先标次徴。

  何者为十。

  次释。

  一者得清净三昧常见一切佛。

  初总余别。

  二者得清净眼常观一切佛(至)无量诸佛法光明海。

  是智法光明。

  五者知一切如来一一毛孔(至)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放光利益。

  六者见一切如来一一毛孔出一切宝色光明?海。

  常光发?。

  七者于念念中出现(至)调伏众生不思议自在力。

  后结。

  善男子菩萨成就此十种法则能圆满菩萨诸行。

  △二别示己法二。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寂静禅定乐普游步。

  谓契理无著为寂静。止观双运为禅定。正法乐住为乐。大用无涯为普游步。

  △二广显业用四。初明攀缘如实禅。

  普见三世一切诸佛(至)悉皆明睹而无取着。

  同如来清净禅。即寂静业用。以见佛无著故寂静。上标。次徴。

  何以故。

  后释。释云。所以无著者。穷了如来之体性故。文有十非。大同中论八不。

  知诸如来非去世趣永灭故(至)非灭无有生相故。

  谓不去不来不生不灭为四。

  非实住如幻法。故非妄利益众生故。

  非实非妄。即是不常。

  非迁超过生死故非坏性常不变故。

  非迁非坏。即是不断。

  一相言语悉离故。

  一相即非异。

  无相性相本空故。

  无相亦非一。

  △二现法乐住禅。即定业用二。初牒前起后。

  善男子我如是了知(至)分明了达成就增长。

  △二正显四禅。初初禅。

  思惟观察。

  即是寻伺。当对治支。

  坚固庄严。

  犹是寻伺之相。

  不起一切妄想分别。

  即离所障。然世禅但离欲恶不善。今一乘深妙故。离一切妄想。

  大悲救护一切众生。

  即利益支。谓离自忧。念众生忧。故生喜乐。

  一心不动修习初禅。

  即所依支。谓彼二依止。

  △二二禅。

  息一切意业。

  即灭觉观。

  摄一切众生。

  是一心。

  智力勇猛。

  是内净无觉无观。

  喜心悦豫。

  是定生喜乐。

  修第二禅。

  即彼二依止。下三四禅准此。

  △三三禅。

  思惟一切众生自性。

  即舍念二支。谓舍离前摄生之喜。于此舍中。不失念故。

  厌离生死。

  即慧乐二支。谓正知生死。不可喜故。厌离即得真寂之乐。

  修第三禅。

  △四四禅。

  悉能息灭一切众生众苦热恼。

  通其三支。谓苦忧喜乐。皆是众生热恼。于下苦中。横生乐故。四受俱亡。故云悉能息灭。即舍念清净。既无苦乐。即是中受。

  修第四禅。

  △三引生功德禅。

  增长圆满一切智愿(至)游戏一切神通。

  游戏神通。即普游步义。

  成就一切变化以清净智普入法界。

  上来皆约一乘。异于三地寄法。乃至云普入法界。

  △四饶益有情禅。种种方便。无不饶益。亦普游步义。文三。初令修四念处等观。

  善男子我修此解脱时(至)出离于家入于非家。

  上二阶普游步业用。

  △二明作道因缘。

  若有众生住于空闲(至)亦叹亲近善知识行。

  △三令修四正断。

  复次善男子我修解脱时(至)乃至令成一切智智。

  道场成正觉(至)得见如来普现一切刹。

  颂前十法。文小不次。初四如次。颂前四法。五超颂第七。六颂第六。七却颂第五。八颂第十。九颂第八。十颂第九。

  △二有二颂。颂谦己推胜。

  诸佛出世间量等众生数(至)非我所能知。

  △三有一颂。颂指示后友。

  此近有夜神名喜目观察汝应往诣彼问修菩萨行。

  △四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三喜目观察众生夜神。寄发光地。文具六段。初依教趣求二。初依前友教。念友成益。

  尔时善财童子敬善知识(至)转于法轮忆持不忘。

  △二趣求后友。得友加持四。初欲趣后友。

  作是念已发意欲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

  △二得友加持。

  时喜目神加善财童子(至)能不离本处遍至十方。

  谓加令知近友之益。

  △三加所成益。

  时善财童子遽发是念(至)而能遍往十方国土。

  谓依前能加。而起念故。如次以此十句。对前十句。

  △四正明趣后。

  尔时善财童子(至)即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

  △二见敬咨问。

  见彼夜神在于如来(至)坐莲华藏师子之座。

  但略明见。已含敬请。

  △三示己法界。谓悬为示相。义当问答三。初标名体。

  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

  无不摄伏。为大势力。遍称群机。故云普喜。摧伏高显。所以名幢。

  △二正明业用三。初显无涯之用。谓毛孔身云。无有尽故。文二。初出演说修行身三。初总标。

  于其身上一一毛孔(至)皆令欢喜而得利益。

  亦是释名。

  △二别显十度。初施。

  所谓出无量化身云(至)内外悉施难舍能舍。

  △二戒。

  出等众生数无量化身云(至)令诸众生悉得成熟。

  △三忍。

  又出等众生数种种身云(至)如是方便成熟众生。

  △四进。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至)如是方便成熟众生。

  △五定。

  又出种种无量身云(至)爱重于法修习增长。

  △六慧。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至)皆令欢喜成一切智。

  △七方便。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至)皆令究竟得一切智。

  △八愿。

  又出一切世界微尘数身云(至)如是所作恒无休息。

  △九力。

  又出等一切众生心数身云(至)令诸众生至一切智。

  △十智。

  又出等一切众生心数(至)解求一切智无有退转。

  上之十度。其间深旨。如理思之。

  △三类通余法。

  如说菩萨诸波罗蜜(至)种种行法而为利益。

  种种行法。谓神通度生菩提分等。

  △二出演说本行身四。初出能说之身。

  复于一一诸毛孔中(至)周遍十方充满法界。

  △二明演法之声。

  于彼一切众生之前(至)摩尼宝王声。

  △三显所说之法二。初说本行十度行法。

  以如是等种种音声(至)于己身心恶作恶说。

  恶作属身。恶说属口。

  忍一切业皆不失坏(至)起一切智行成一切佛法。

  次禅度有六句。

  行禅波罗蜜其禅波罗蜜。

  名体。

  所有资具。

  资缘。

  所有修习。

  造修。

  所有成就。

  获得。

  所有清净。

  治障。

  所有起三昧神通所有三昧海门皆悉显示。

  起用。下之五度。句虽多少。例此可知。

  行般若波罗蜜(至)所有清净大智慧日。

  日约破闇。

  大智慧云。

  云约演法。

  大智慧藏。

  藏显包含。

  大智慧门皆悉显示(至)所有修行所有体性。

  体性通事理。

  所有理趣。

  理趣谓意趣。

  所有清净所有相应事(至)皆悉显示成熟众生。

  △二类通所余行法。

  又说此神从初发心(至)分别显示成熟众生。

  具四菩萨行思之。

  △三彰说之益。

  如是说时于念念中(至)令无量众生住如来地。

  △二睹用获益。即入法界。文三。初显证因缘。

  尔时善财童子见闻如上(至)承佛威力及解脱力。

  △二正明证入。

  则得菩萨不可思议大势力普喜幢自在力解脱。

  △三徴释所由。

  何以故与喜目夜神(至)堪修普贤菩萨行故。

  △三庆益称赞。十偈分四。初现说之因。

  尔时善财童子得此解脱已(至)以偈赞曰。

  无量无数劫学佛甚深法随其所应化显现妙色身。

  △二有一偈。现说之意。

  了知诸众生沉迷婴妄想种种身皆现随应悉调伏。

  △三现说体相。皆即寂之用。

  法身恒寂静清净无二相(至)普摄诸群生。

  △四有二偈。总结现说无碍。

  了知诸有海种种业庄严(至)示现世间相。

  △三明出所因二。初兴二问。

  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至)得此解脱其已久如。

  △二具二答二。初以偈答。总九十一颂。分之为二。初答发心久近十。初寂静音劫。正是发心之时。文六。初总标。

  尔时喜目观察众生主夜神以颂答曰。

  我念过去世过于刹尘劫刹号摩尼光劫名寂静音。

  △二有八偈。显其本生。

  百万那由他俱?四天下(至)照及千由旬。

  △三有十偈。明发心本事。

  日光既已没音乐咸寂然(至)放大光明海。

  △四有一偈。正显发心。

  见已心欢喜便生此念言我愿得如佛广大神通力。

  △五有六偈。明发后之德。

  我时寻觉悟大王并眷属(至)其心无忘失。

  △六有五偈。转值余佛。

  从此后供养十亿那由佛(至)入于解脱海。

  未得慧眼者。未得十解。正慧明故。

  △二有四偈半。明天胜劫。

  从此次第有一切宝光刹(至)无而计为有。

  无而计为有者。未解即心自性故。

  △三有五偈半明梵光明劫。

  从此复有劫名曰梵光明(至)而入诸佛海。

  未能明了法者。未了十行真实行法故。

  △四有五偈半。明功德月劫。

  次后复有劫名为功德月(至)入于诸法海。

  未得善巧回向深智。趣佛智海故。

  △五有六偈。明寂静慧劫。

  此后复有劫名为寂静慧(至)于彼修诸行。

  未得地上二空真如清净法故。

  △六有六偈。明善出现劫。

  次第复有劫名为善出现(至)离诸障碍道。

  未净修道之障故。

  △七有六偈。明集坚固王劫。

  次第复有劫名集坚固王(至)未能成就忍。

  未得六地缘生深顺之忍。

  △八有五偈。明妙胜主劫。

  次第复有劫名为妙胜主(至)供养无不尽。

  修最胜道者。六地般若为胜道故。

  △九有五偈。明千功德劫。

  次第复有劫名曰千功德(至)深入诸法海。

  未得八地净无生忍故。

  △十有四偈半。明无著庄严劫。

  次第复有劫名无著庄严(至)我悉曾供养。

  但言供养者。下明得法故。又前次第皆言未得后后。则已得前前思之。亦可初劫已得初地。未得第二乃至第九。未得第十地。第十劫中。方得圆满。故其劫名。亦顺地义。如文思之。

  △二答得法时节。即前无著。劫得此法也。于中有二。初有四偈。得无功用之三地。

  次有佛出现名为功德幢(至)成就如来力。

  谓八地无依无愿。九地灭定总持。十地成如来力。

  △二结成普贤行位三。初牒举大心之始。

  见众生颠倒执常乐我净(至)起于大愿云。

  △二有二偈半。明成德之终。

  从是修功德趣入方便道(至)一切无碍行。

  △三有一偈。总结圆满。

  佛子我尔时得入普贤道了知十法界一切差别门。

  因果圆融。初后该彻。故入普贤道。

  △二会古今。

  善男子于汝意云何(至)如是利益一切众生。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得此大势力(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众会中。

  同在证位故。

  有一夜神名普救众生妙德。

  起精进行。为普救众生。智?吉祥。称为妙德矣。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入菩萨行净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六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入第七十卷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第四普救众生妙德夜神。寄?慧地。文但有五。二三合故。初依教趣求二。初修入前法。

  尔时善财童子(至)心无暂舍诸根不散。

  △二趣求后友。

  一心愿得见善知识(至)普救众生妙德夜神所。

  △二闻见法界。即合二三。谓约善财。则是见敬。若约夜神所现。即是解脱业用。便为默授法界。若约二文开辨。则先明见敬咨问。后答因缘。方为正授法界。今依合科。总分为四。初现光加持。

  时彼夜神为善财童子(至)入善财顶充满其身。

  调伏众生解脱。即光所依。是己法门。名体可知。

  △二蒙光获益。谓得三昧见大用故。文二。初得定。

  善财尔时即得究竟清净轮三昧。

  谓三业六根。皆悉离障。故云究竟清净。净智圆满。摧障为轮。故所见无碍。

  △二明见大用二。初见用所依处。

  得此三昧已悉见二神(至)如是一切所有微尘。

  △二明所见事三。初所化处二。初总明处类。

  一一尘中各见佛刹(至)各各差别靡不悉见。

  △二别明尘中之刹。

  又见一切世界差别(至)或有世界清净。

  上之二句。乃是总明。

  或有世界趣杂秽或有世界趣清净。

  转变向染净故。

  或有世界杂秽清净。

  染多。

  或有世界清净杂秽。

  反上。

  或有世界一向清净。

  对上二义故。

  或有世界其形平正或有覆住或有侧住。

  △二能化益二。初总明。

  如是等一切世界(至)普现其前随宜化度。

  △二别显二。初化五道。

  令地狱众生免诸苦毒(至)如是等怖悉令舍离。

  △二化九类。

  又见一切众生卵生胎生(至)普现其前常勤救护。

  △三明化意。

  为成就菩萨大愿力故(至)令得一切智清净光明故。

  为成诸法。通能所化。

  △三三业敬赞三。初身心敬重。

  时善财童子见此夜神(至)头面作体一心瞻仰。

  △二显友自在。

  时彼夜神即舍菩萨(至)而不舍其自在神力。

  △三口以偈赞。二十偈半。分二。初偈总。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合掌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我善财得见如是大神力其心生欢喜说偈而赞叹。

  △二余偈别二。初有九偈半。光用无涯。

  我见尊妙身众相以庄严(至)王等一切怖。

  △二述前蒙光获益三。初推功归本。

  我承喜目教今得诣尊所。

  △二有二偈半。明述得三昧。

  见尊眉间相放大清净光(至)普见十方佛。

  △三有七偈。明述见大用。

  我于所经处悉见诸微尘(至)普皆往供养。

  △四问答因缘二。初问有三。

  尔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至)甚深希有其名何等。

  一问名。前来标名。集经者言。故此方问。

  得此解脱其已久如。

  二问得法久近。欲显久修德远故。

  修何等行而得清净。

  三问修因净治。救入路故。

  △二答文二。初叹深难说。

  夜神言善男子是处难知(至)一切二乘所不能□。

  先标。次徴。

  何以故。

  后释。

  此是住普贤菩萨行者(至)三世方便海者境界故。

  深相云何。若约得时。时久远故。非久近故。若约修因。因行广故。若通上二。契理甚深故。若约名说。名如体用故。名者实宾。难穷实故。

  △二承力为说二。先长行二。初标许。

  我承佛力今为汝说。

  △二正说二。初通答三问三。初答得法久近十。初总举劫刹佛兴。

  善男子乃往古世(至)微尘数如来于中出现。

  已略酬其久近。

  △二通显刹相。

  其佛世界以一切香王(至)诸大菩萨之所止住。

  △三别显生处。

  此界东际轮围山侧(至)其中众生具行十善。

  △四明本生父母。

  有转轮王于中出现(至)常放光明照千由旬。

  △五明本生身。

  其有一女名普智?(至)众生见者情无厌足。

  △六众生起恶。为佛现因。

  尔时众生寿命无量(至)一切乐事悉皆损减。

  △七佛兴益物三。初明得道之场。

  时彼城北有菩提树(至)一切如来庄严境界云。

  △二总显佛数。

  须弥山微尘数佛于中出现。

  △三别明初佛。文七。初总明成道。

  其第一佛名普智宝焰(至)演说正法成熟众生。

  △二成道前相。

  其彼如来未成佛时(至)知七日后佛当出现。

  谓放光调机。有十一重。一一重中。各有光名。业用成益。以益对名。可以思准。若约表法。则前十为次第十度光。后一为圆融十度光。以此照心。则自智出现。

  △三动刹集众。

  满七日已一切世界(至)应见佛者咸诣道场。

  △四现相显德。

  尔时彼世界中一切轮围(至)出现世间不思议相。

  △五明成道依正。

  善男子此普照三世(至)皆有菩萨结加趺坐。

  △六始成正觉。

  善男子彼普智宝?(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成一切成故。

  △七转正法轮三。初总标转法。

  随众生心悉现其前为转法轮。

  △二显其成益。

  于一一世界令无量众生(至)无量众生得生天中。

  先益凡夫。次益二乘。

  令无众生住于声闻辟支佛地。

  后益菩萨。

  令无量众法成就出离(至)清净境界菩提之行。

  上成行。下成位。

  令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住位。

  令无量众生住菩萨。

  行位。

  令无量众生安住清净波罗蜜道。

  回向位。以大愿海。治前度故。

  令无量众生住菩萨初地(至)安住普贤清净行愿。

  后二句是等觉位。

  △三结无间断。

  善男子彼普智宝焰(至)念念调伏无量众生。

  △八明善友引导六。初知机起恶。

  时普贤菩萨知宝华灯王(至)而生憍慢陵蔑他人。

  △二现身超胜。

  化现妙身端正殊特(至)亦如聚墨对阎浮金。

  △三物机惊怪。

  时诸众生或作是言(至)种种思惟无能解了。

  △四告语佛兴。

  尔时普贤菩萨在彼轮王(至)法云音幢菩提树下。

  △五女发大心。

  时圣王女莲华妙眼(至)常得不离此善知识。

  亦是入法因。

  △六父王诣佛四。初身处虚空。

  善男子时转轮王(至)欲令众生俱往见佛。

  △二以偈赞引。十偈分三。初总劝。

  以偈赞曰如来出世间普救诸众生(至)往诣导师所。

  △二释劝。

  无量无数劫乃有佛兴世(至)一切无空过。

  △三结劝。

  今当共汝等往观调御尊(至)恭敬而供养。

  胜故应往。

  △三广兴云供。

  尔时转轮圣王说偈赞佛(至)于虚空中周遍严饰。

  △四至彼修敬。

  到已顶礼普智宝?(至)普照十方宝莲华座。

  △九德女修因三。初严具奉佛。

  时转轮王女普智?(至)诸庄严具持以散佛。

  表修万行。向佛果故。

  △二见佛现变。

  时庄严具于虚空中(至)种种如来契经云。

  表因小果大故。

  △三睹变获益。

  既见是已其心清净生大欢喜。

  △十闻经得益三。初佛为说经。

  普智宝?妙德幢王(至)微尘数修多罗而为眷属。

  从总相为名。

  △二正明闻益三。初得三昧益。

  时彼女人闻此经已(至)彼三昧心亦复如是。

  上总。下别。

  所谓现见一切佛三昧(至)普诣一切清净佛刹三昧。

  △二得大心益。

  得如是等十千三昧(至)遍缘一切方海心。

  即悲智等心。

  △三成大愿益。

  一心思惟普贤大愿(至)成就普贤所有大愿。

  上之三益。即调伏众生。解脱三事。皆调伏之法故。

  △三显发昔因。

  时彼如来复为其女(至)一心趣向一切智位。

  △二明发心之始。

  义男子复于此前。

  即得法劫之前也。显前得法。非无因也。

  过十大劫有世界(至)成熟于我令生欢喜。

  △三结会古今三。初结会得法时身。

  善男子于意云何(至)时妙德眼童女者即我身是。

  △二结发心之始。

  我于彼时身为童女至我于彼时初始发心。

  △三正结得法。

  次复引导令我得见(至)听闻说法依教修行。

  此方酬其名。即前三益。

  △二别答修行净治。前有闻法修行。是得法之前。此是得法之后。于中二。初别举大光劫三。初总明。

  善男子过彼毗卢遮那(至)我皆承事恭敬供养。

  △二别显。

  其最初佛名大悲幢(至)我皆听闻受持不忘。

  其中经名。说者当演。

  △三显其最后。

  善男子如是次第(至)名法界方便不退藏。

  △二总显诸劫三。初总标。

  善男子此世界中(至)我皆承事恭敬供养。

  △二得法修行。

  彼诸如来所说正法(至)入一切普贤行。

  △三见佛成行。

  善男子我依一切智光明故(至)以得一切智光明故。

  △二偈颂三。初举法诫听。

  尔时普救众生夜神(至)为善财童子而说颂曰。

  善财听我说甚深难见法(至)汝今应谛听。

  即颂前标许。

  △二颂前正说。通颂得法久近及修行清净二。初颂最初一劫。

  我念过去世过刹微尘劫(至)第十贤德佛。

  上之三十六偈。广前长行。有一百一十佛。表十地等觉。各各以初佛为主。余九为伴。

  △二颂前总显诸劫。

  须弥尘数劫此中所有佛(至)入此解脱门。

  亦表智满行圆。无非佛故。

  △三有一偈。举因劝修。

  我于无量劫修行得此道汝若能修行不久亦当得。

  △三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四指示后友。

  善男子去此不远。

  亦以证同。又禅依进发。故云不远。

  主夜神名寂静音海。

  禅故寂静。入俗演法。化物深广。故云音海。然此神即普救之母。表真精进。却从定生。起心动念。是妄非进故。

  坐摩尼光幢庄严莲华座(至)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五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七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八(入第七十一卷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尔时善财童子于普救众生(至)往寂静音海夜神所。

  △第五寂静音海夜神。寄难胜地。文中具六。第一依教趣求。

  顶礼其足绕无数匝(至)云何修菩萨道。

  答行何境界。以无边无尽甚深广大能所不二。为所行境。

  问中欲显能所别故。先问所成。后问能成。答中欲显能所相成。故隔句相属。又由能起所。故先辨能。又观察中。虽有所观。意在能观。所行境中。虽是所行。而义兼能所。故四问全别。晋经中云□何境界名何境界。境界云何。此则兼通分齐之境。非但所观。今初能能起方便中。有二十心。前中起上求大智心。

  夜神言善男子(至)我发起住大智光明海德心。

  △二有十心。下化大悲心。

  我发起令一切众生(至)令一切众生皆受喜乐心。

  △二答为何事业三。初标。

  发是心已复为说法令其渐至一切智地。

  △二别释。于中具有三十七门。分之为三。初十五门随其便宜。以十度化。治其十蔽。初五门双明舍戒。

  所谓若见众生乐着所住(至)令其得入如来境界。

  以舍一切着。则戒净故。

  △二有十心。明余八度。

  若见众生多瞋恚者(至)令得菩萨智波罗蜜。

  般若及愿各有二门。

  △二有十二门。得佛功德。

  若见众生色相不具(至)令得智慧见一切法。

  化无功德众生。令得佛因果。见第一义。

  △三有十门。但以对治门。破其惑障。

  若见众生贫行多者(至)我为其说菩萨直心。

  △三总结化意。

  善男子我以此等无量法施(至)其心怡畅安隐适悦。

  见物成益。故大欢喜。此即释名中初意。

  △三答观察问二。初观菩萨境界。

  复次善男子我常观察(至)坐种种庄严座。

  △二观佛胜用三。初结前生后。

  善男子我观察此道场(至)无量无边生大欢喜。

  知佛神力下。义当生后。

  △二正显。有其十门。

  善男子我观毗卢遮那(至)如是出现如是说法。

  △三总结近远。近结前之十门。亦远结前观菩萨境。以所观境皆称性故。文二。初标喜成益。

  我见是已于念念中(至)昔所未闻而今始闻。

  △二徴释益由。

  何以故以能了知法界相故(至)庄严解脱光明海。

  以能观之大智。称法界之体相。是故菩萨所生信等。等一切智。

  △四答所行境界问三。初十门法说。通二种境。

  又善男子此解脱无边普入一切法界门故。

  即所观境。

  此解脱无尽等发一切智性心故。

  即分齐境。下八准思。

  此解脱无际入无际畔(至)以能了知如幻法故。

  △二有二十二门喻说。

  此解脱者犹如影像(至)一切诸佛法轮声故。

  以解脱深广相难可知故。

  △三有一句。总结劝修。

  善男子我今为汝说此譬喻汝应思惟随顺悟入。

  △二明得解脱因二。初问。

  尔时善财童子(至)云何修行得此解脱。

  △二答。

  夜神言善男子菩萨修行十大法藏得此解脱。

  先标。次徴释。

  何等为十一修布施(至)一切诸法无有障碍。

  后结。

  善男子若诸菩萨(至)积集坚固安住圆满。

  即十度为因。

  △三明发心久近。欲显道根深故二。初问。

  善财童子言圣者(至)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二答。初长行三。初于余刹海中发心修行二。初于第一刹尘劫修五。初总显刹海。

  夜神言善男子此华藏(至)而覆其上净秽相杂。

  △二别彰时处。

  此世界中乃往古世(至)名一切宝藏妙月光明。

  △三显于初佛发心得定。

  有佛名不退转法界音(至)具足福德灯光明幢。

  亦表五地入俗福智高胜故。

  守护道场我见彼佛(至)名普照如来功德海。

  此即正酬发心之问。自此已去。皆显修行得法。是知先问亦含问其得法久近。

  △四略举次前九佛。

  此道场中次有如来(至)名普照三世众生诸根行。

  △五结略显广。

  善男子清净光金庄严(至)亦闻其佛所说诸法。

  此举一劫之中刹尘数佛皆悉供养。

  △二于第二刹尘劫修行。

  从此命?还即于此世界中生。

  界不异前。故云还即。

  经佛刹微尘数劫修菩萨行。

  劫时有异。言历刹尘。

  然后命?生此华藏庄严世界海。

  前虽数数命?今语前劫之末。是知前普光明幢劫。即是大劫。其中已含有刹尘数小劫。此中但明尘数小劫。略无大劫之名。二文影略。故下结云。于二佛刹微尘数劫中。修菩萨行是则前段一如来兴。义当一劫。若以普光明劫。为刹尘之一。此命?下。结成刹尘之劫。则阙二字。故晋经言。于彼世界。经二佛刹微尘数劫。方顺下文二劫之言。一劫已有刹尘之佛。则佛弥多矣。

  △二修行得法二。初举此前三佛。

  娑婆世界值迦罗鸠孙䭾(至)名演一切众生言音海。

  △二显遇本师得今解脱。则前所得。望此皆因。文二。初标名体。

  次值毗卢遮那如来(至)出生广大喜庄严解脱。

  △二明其业用。此中业用非独事业。良以前之四问皆业用故。故此通包。于中亦二。初标所入海数。

  此解脱已能入十不可说(至)微尘数法界安立海。

  △二明海中所见展转染细。略为四重。初刹海中尘。

  见彼一切法界安立海一切佛刹所有微尘。

  △二尘中之刹。

  一一尘中有十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佛国土。

  △三刹中之佛。

  一一佛土皆有毗卢遮那(至)又亦闻其所说妙法。

  △四佛毛变化二。初通力演法。

  又亦见彼一切诸佛(至)随众生心转正法轮。

  △二夜神悟入二。初总显能所悟。

  我得速疾陀罗尼力(至)如是悟解一切法门。

  △二明重重微细二。初总显十重。十重一一显无尽法门。

  一一法门中悟解一切修多罗云。

  一法门。如般若一门中。有多契经。

  一一修多罗云中悟解一切法海。

  二随一契经。诠多深广之法。谓含诸度等。

  一一法海中悟解一切法品。

  三随一深法。有多品类。

  一一法品中悟解一切法云。

  四随一类中。有多事法。其一一法。含旨如云。

  一一法云中悟解一切法流。

  五随一根本法云。流出众多支派。上五约所悟。下五约能悟。

  一一法流中出生一切大喜海(至)得一切智光海。

  △二别显智光之用二。初句总该横竖。

  一智光海普照三世遍入十方。

  是第十一重。但广最后一重功用无边。则类前重重不可尽也。

  △二别显横竖之中所知。文五。初知如来因地之行。

  知无量如来往昔诸行海知无量如来所有本事海。

  上二句总。后之十句别明十度。

  知无量如来难舍能施海(至)无量如来智波罗蜜海。

  △二知佛因地之位。

  知无量如来往昔起菩萨地(至)如来往昔观菩萨地。

  △三知因地作用。

  知无量如来昔为菩萨时(至)调伏成熟一切众生。

  上三知因。

  △四总知果用。

  知无量如来放大光明(至)知无量如来广大力海。

  △五总知。

  彼诸如来从初发心乃至法灭我于念念悉得知见。

  △三结酬其问三。初结前。

  善男子汝问我言汝发心来(至)至释迦牟尼佛。

  △二类显。

  及此劫中未来所有一切诸佛我皆如是亲近供养。

  先类未来。后及余界。

  如于世界贤劫之中(至)悉亦如是亲近供养。

  △三结观修学。

  善男子彼清净光金庄严(至)修此菩萨大勇猛门。

  △二偈颂。十偈分三。初诫听劝修。

  尔时寂静音海主夜神(至)为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善财听我说清净解脱门闻已生欢喜勤修令究竟。

  △二正明昔行。文二。初智行上供。

  我昔于劫海生大信乐心(至)入此解脱门。

  △二有四偈。悲心下救。

  老病贫穷人诸根不具足(至)我当悉除灭。

  △三有一偈。结行分齐。

  愿尽未来劫普为诸群生灭除生死苦得佛究竟乐。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菩提场如来会中。

  般若为得佛之所。故特言菩提场。

  有主夜神名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

  般若若现。则善守心城及一切智城。万行由生。为增威力。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三。初以心观。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观察寂静音海主夜神身。

  △二以偈赞四。初因友得见。

  而说颂言我因善友教来诣天神所(至)身量无有边。

  △二有二偈。寄对显胜。

  非是着色相计有于诸法(至)色相无边故。

  △三有六偈。当相显胜。

  远离于五蕴亦不住于处(至)十方遍说法。

  △四有一偈。总结圆融。

  无边诸刹海佛海众生海悉在一尘中此尊解脱力。

  △三身礼辞。

  时善财童子说此偈已(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第六守护一切城夜神。寄现前地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寂静(至)守护一切城夜神所。

  △二见敬咨问。

  见彼夜神坐一切宝(至)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三称赞授法二。初赞发心之相。

  时彼夜神告善财言(至)问诸菩萨所修行门。

  △二正授法界三。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得菩萨甚深自在妙音解脱。

  即事契经故曰甚深。权实无碍。蕴摄妙辨。称为自在。依此演法。普应群机。是谓妙音。

  △二显其业用三。初总明□。初十句彰法施之德。

  为大法师无所挂碍(至)为令众生安住佛教故。

  △二显法施之意。

  佛子我以此等法施众生(至)心恒不舍一切智地。

  △二别显业用三。初释甚深三。初总标。

  善男子我以如是净法光明(至)时作十种观察法界。

  △二徴列。

  何者为十。

  列法界中。十种别义。今约十种胜行显之。以行必称理。理由行显故。

  所谓我知法界无量。

  一无分量。

  获得广大智光明故我知法界无边。

  二无边际。

  见一切佛所知见故我知法界无限。

  三无齐限。

  普入一切诸佛国土(至)我知法界无畔。

  四无涯畔。

  普于一切法界海中(至)我知法界无断。

  五无断绝。

  入于如来不断智故(至)充满法界不可坏。

  余五可知。

  △三结前观益。

  善男子我作此十种(至)深入如来难思境界。

  △二释自在义。

  又善男子我如是正念思惟(至)恒为众生演说妙法。

  谓总持权实。各就所持。立名可知。

  △三释妙音义二。初别明。有二十三句。

  善男子我或为众生(至)或为众生说修慧法。

  初三约三慧。后二十句勒为十对。约广略辨。

  或为众生说一有法或为众生说一切有法。

  略而言者。一者通理通事。理一有者。二十五有。理无二故。事一有者。同一有为故。余可思准。

  或为说一如来名海法(至)或为说一切乘出离法。

  △二总结。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不可说法门为众生说。

  △三结益二。初别结甚深益。

  善男子我入如来无差别(至)尽未来劫住普贤行。

  由入无差别故。住劫而不疲。

  △二通结妙音自在。

  善男子我成就此甚深(至)增长一切诸解脱门。

  由总持故。增长解脱。

  念念充满一切法界。

  由妙音故。充满法界。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八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九(入第七十一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辨法根深二。初问。

  时善财童子白夜神言(至)圣者证得其已久如。

  △二答二。先辨初劫修行二。初总举刹劫。

  夜神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至)不可说不可说城。

  言世界转者。谓世界为尘。一尘一刹。复末为尘故。亦犹无量无量。为一无量转等。若取回转形世界尘者。何以偏取此形。

  △二别彰遇佛四。初总举佛数兴处。

  善男子彼世界中(至)微尘数如来于中出现。

  △二别于初佛得法六。初标佛现。

  其最初佛名法海雷音光明王。

  △二父王出家。

  彼佛出时有转轮王(至)其王出家护持正法。

  △三恶世过兴。

  法欲灭时有千部异众(至)及以一切世间之论。

  △四灭过弘阐。

  时王比丘而语之言(至)六万五千岁中而得兴盛。

  △五王女见闻发心得法。

  时有比丘尼名法轮化光。

  法轮化光者。圆满般若。照一切法。从无而有故。

  是此王女百千比丘尼(至)光明王如来一切神力。

  即正答得法久近也。

  △六结会古今。

  善男子于汝意云何(至)一切法门海般若波罗蜜。

  兼显成益。

  △三略举次前百佛。

  次有佛兴名离垢法光明(至)名普智光明灯。

  △四结略显广。

  善男子如是等须弥山(至)教化成熟无量众生。

  △二类显多劫成益。

  从是已来于佛刹微尘数劫(至)住一切智无上法城。

  △四谦己推胜二。初谦己知一。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常真实语恒清净语。

  略显四种业用。若约妙音释。则不绮不离间。不妄不恶口。如次配之。若约甚深释者。不与理合。皆名戏论。理外发言。即是二语。既与理乖。则非真非净。反此可知。

  △二推胜知多。

  如诸菩萨摩诃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三。指后位。

  善男子此佛会中有主夜神名开敷一切树华。

  约事在香树阁内故。约位七地。是有功用行。有能开发无相住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至)一切众生住一切智。

  △二偈颂中。颂前法者。临去殷勤。嘱令修学故。有十一偈于中分二。初颂前体用。

  尔时守护一切城主夜神(至)为善财童子而说颂言。

  菩萨解脱深难见(至)开通三世解脱道。

  △二显法根深二。先颂初劫三。初通颂初后。

  过于刹转微尘劫(至)我皆供养听受法。

  △二有四颂。别颂于初佛得法。

  我见法海雷音佛(至)动地舒光悟含识。

  △□□□□颂中间百佛及后结文。

  见第二佛而亲近(至)如是须弥尘数等。

  △二颂类显。

  于诸刹转微尘劫(至)令此解脱得清净。

  △三善财得益。虽通由前文。亦近由此。于中有二。初长行叙益。

  尔时善财童子(至)获菩萨大辨才心大欢喜。

  △二偈颂庆赞。十偈分四。初赞福智超绝。

  观察守护一亦见十夜神以偈赞曰。

  已行广大妙慧海(至)威德光明住此众。

  △二有四颂。叹悲智甚深。

  了达法性如虚空(至)说离世间众怖行。

  念念攀缘一切境。不碍分别事故。心心永断诸分别。常契理故。又上句约观。下句约止。即止观双运。了达无性。成无分别。而起大悲。成上攀缘。攀缘即分别耳。不唯属妄。

  △二有四偈。总显德圆离障摄益。

  已住如来诸愿道(至)引导使入菩提路。

  △四有一颂。成行入位。

  已生如来誓愿家(至)随众生乐现众色。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说此颂已(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二经。

  △第七开敷一切树华夜神。寄远行地。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至)往诣开敷一切树华夜神所。

  △二见敬咨问。

  见其身在众宝香树(至)唯愿垂慈为我宣说。

  △三授己法界四。初显法行二。初明安乐众生行。

  夜神言善男子(至)达其处所宿夜安乐。

  亦是法门所作业用。对先问行。故总示其行。未举法门之名。

  △二利益众生行二。初总。

  善男子若有众生(至)种种善根使其修习。

  令物断恶修善故。

  △二别。

  为悭吝者赞叹布施(至)令住菩萨智波罗蜜。

  十度以治蔽障。

  △二立法名字。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出生广大喜光明解脱门。

  此有二意。一者望前称己益物悲智之心。故生大喜。二者望后照佛摄生大悲智。故生大喜。

  △三明业用二。初问。

  善财言大圣此解脱门境界云何。

  以是业用分齐。故云境界。

  △二答三。初总标。

  夜神言善男子入此解脱(至)普摄众生巧方便智。

  谓知佛摄生之智为业用分齐。

  △二略显普摄之相。

  云何普摄善男子(至)□净业力之所摄故。

  谓一切物乐皆由佛得。故知佛摄。

  △三广显巧方便智二。初徴。

  云何知然。

  △二释。释意云。我见如来从因至果。大悲巧摄。故知乐由佛生。于中二。初总明。

  善男子我入此出生(至)菩萨行海悉皆明见。

  △二别显分二。初发善巧普摄之心。亦二。初见发心之境。沈于苦集。

  善男子世尊往昔(至)不得值遇诸佛菩萨。

  △二正发救心。令得灭道二。初并起慈悲。

  见如是已起大悲心(至)于一切因缘无迷惑心。

  △二双运悲智。

  起观察真□□性心(至)究竟皆得十力智果心。

  △二起善巧普摄之行二。初别明利益众生行三。初本摄生行体。

  起如是心已得菩萨力(至)不悔不吝无间无断。

  △二明摄生本意。

  以是方便普摄众生(至)增一切智福德大海。

  △二辨摄生周遍。即广大义。

  菩萨如是念念成熟(至)随众生心普使知见。

  △二杂明种种行二。初明观机。彰苦集无涯。

  善男子毗卢遮那如来(至)具受种种无量诸苦。

  △二显修行无量三。初总明化益。

  起大悲心具修一切(至)勤修福智助道之法。

  △二别明化法。

  为说种种诸因果门(至)趣一切智助道之法。

  △三总结化意。

  令诸众生心生欢喜(至)令其安住菩萨智慧。

  △四辨法根深二。初问。

  善财童子言圣者(至)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二答二。初叹深许说二。初长行二。先叹深难知四。初标难知。

  夜神言善男子。

  非唯久远难知。抑亦当时发心。已得深法。满佛境故。况无久近相。

  此处难信。

  非常见闻。

  难知。

  非闻慧境。

  难解难入。

  非思修故。上皆心缘处灭。

  难说。

  言语道。

  △二显不知人。

  一切世间及以二乘皆不能知。

  △三拣去能知。

  唯除诸佛神力所护(至)于此能持能入能了。

  即是善财童子之类。

  △四徴释所以。

  何以故此是如来智慧境界(至)尚不能知□余众生。

  以是佛境故。权教菩萨尚不能知。况前劣耶。

  △二承力许说。

  然我今者以佛威力(至)随汝所问为汝宣说。

  △二偈颂分二。初颂叹深难说。有四。初标深难说。

  尔时开敷一切树华夜神(至)而说颂言。

  佛子汝所问甚深佛境界难思刹尘劫说之不可尽。

  △二有三偈。颂不知人。

  非是贪恚痴憍慢惑所覆(至)能知佛所觉。

  以是佛境故。惑者不知。

  △三超颂前释。

  佛境界寂静性净离分别非着请有者能知此法性。

  △四有十四偈。总颂拣去能知。

  生于诸佛家为佛所守护(至)是彼之境界。

  其心寂静住三昧(至)此无碍眼之解脱。

  次第颂前佛力所护等。恐繁不配。说者随宜。

  △二颂承力为说。

  汝于无量大劫海(至)今汝深心转清净。

  △二承力正酬。文二。初长行二。初正说四。初总显发心时处佛兴。

  善男子乃往古世(至)说种种法门度无量众生。

  △二别举本生时处。

  善男子彼普光明真金(至)阎浮提人寿万岁时。

  △三明发心胜缘四。初大王治化。

  其中有王名一切法音(至)阎浮提内无有怨敌。

  即铁轮王。故云阎浮。

  △二五浊为因。感三灾果。

  时彼世界劫欲尽时(至)一切人众寿命矩促。

  命浊。

  资财乏少形色鄙陋多苦少乐。

  众生浊。

  不修十善专作恶业(至)离他眷属妒他荣好。

  烦恼浊。

  任情起见非法贪求(至)驰走四方靡所依怙。

  见浊劫浊则通。

  △三悲境现前。

  咸来共绕王都大城(至)获财利想升天宫想。

  △四正明起行二初深起大悲。

  尔时大王闻此语已(至)令其得入一切智门。

  △二广行大施八。初施令弥布。

  作是语已击鼓宣令(至)内外所有悉皆能舍。

  △二施会大敷。

  其坚固妙宝庄岩云灯城(至)劝诸众生修行善业。

  △三施主超伦。

  时彼大王处师子座(至)以致治国无违命者。

  △四施田云集。

  尔时阎浮提无量无数(至)住菩萨愿行广大施。

  △五施心殷重。

  时王见彼诸来乞者(至)心生欢喜亦复如是。

  △六施愿深广。

  善男子其王尔时因善知识(至)行一切智无障碍道。

  △七施慧□微。

  已能深入一切智流(至)生坚固想师想佛想。

  △八施时均普。

  不拣方处不择族类(至)皆悉如是普施众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九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十(入第七十二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四正显发心本事文类。初发心身德。

  时此会中有长者女名宝光明。

  有中殊胜行。空中方便慧。皆宝光义矣。

  与六十童女俱端正殊妙(至)常见诸佛求一切智。

  △二正发大心。

  时宝光明女去王不远(至)随所生处皆随往生。

  同王心故。

  △三王发摄言。

  尔时大王知此童女(至)令诸众生普得满足。

  △四女赞王德。初标心净。

  时宝光明女信心清净生大欢喜。

  △二发口言。五十二偈。分之为二。初总显王德四。初明王未兴时损。

  即以偈颂而赞王言。

  往昔此城邑大王未出时(至)望之如旷野。

  △二有二偈。明王兴世之益。

  大王升宝位广济诸群生(至)茕独悉安隐。

  △三有十偈。翻损成德。即翻十恶。

  往昔诸众生各各相残害(至)悉从因缘起。

  △四有七偈。明依正难思。

  大王演妙音闻者皆欣乐(至)回向佛菩提。

  △二显王本生四。初明先王世末。

  王父净光明王母莲华光(至)草树皆枯槁。

  △二八偈明王兴先相。

  王生七日前先现灵瑞相(至)如渴饮美水。

  △三有七偈。正显诞生。

  时彼光明王眷属无量众(至)汝子应欣庆。

  △四有八偈。生后之益。

  宝藏皆涌出宝树生妙衣(至)一切悉安乐。

  △三展身敬。

  尔时宝光明童女(至)曲躬恭敬却住一面。

  △五大王述赞。

  时彼大王告童女言(至)亦当成就如是功德。

  △六施行摄持。

  王赞女已以无价宝衣(至)如净夜天星宿庄严。

  △二结会古今。

  善男子尔时一切法音(至)处于种种妙法宫殿。

  △一偈颂。但是总相。显己能知。文二。初九明能知。

  尔时开敷一切树华主夜神(至)而说颂言。

  我有广大眼普见于十方(至)众生度多少。

  △后有一偈。结劝。

  我于无量劫修习此法门我今为汝说佛子汝应学。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道场中(至)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

  无功用道。住大愿风。普救护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至)云何修行一切佛法。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三经。

  △八大愿精进力夜神。寄不动地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至)救护一切众生夜神所。

  略无念法。亦表无功离念故。

  △二见敬咨问。然亦含二意。若约显说。则自此尽偈。皆第二段。至夜神答言下。方属第三授己法界。若约密授。则此现胜用。已为授己法界。善财发同善友心。便已得益。义虽通二。为欲顺文。且依前判。就文分三。初见胜用二。初总见所依。

  见彼夜神在大众中(至)摩尼宝网弥覆其上。

  △二别显身相。有二十四身。

  现日月星宿影像身(至)现常游虚空利益身。

  上十即应机摄化身。

  现一切佛所顶礼身(至)现法灯普灭世暗身。

  此六是应法成行身。

  现了法如幻净智身(至)现本清净法性身。

  并是离障契理。身多随内德。显身差别。见身了心。

  △二设敬证入四。初设敬陈礼。

  时善财童子见如是等(至)良久乃起合掌瞻仰。

  △二发增胜心。

  于善知识生十种心(至)得一切佛法故是为十。

  △三深证悬同有三。谓标释结。今初标。

  发是心已得彼夜神与诸菩萨佛刹微尘数同行。

  由前起同己等十心。故得同善友等行。通论同有四义。一人法无二。与一切法界同。二因果无二。与一切诸佛同。三自他无二。与一切菩萨同。四染净无二。与一切众生同。今云得彼夜神与诸菩萨同菩萨行。则正是第三义。兼余三。由见初故。则不殊余二。方为究竟之同。良以八地证无生理。自他相作。皆无碍故。偏此明同。故下列中。有无生忍。

  △二列释。

  所谓同念心常忆念(至)成就如来十力智故。

  八十四同。各有标名释义。文相自显。

  △三总结。

  时善财童子观察大愿(至)佛刹微尘数同菩萨行。

  △四以偈庆赞三。初有八偈。颂前发增胜心。

  既获此已心转清净(至)一心合掌以偈赞曰。

  我发坚固意志求无上觉(至)圆满白净法。

  次第颂前十句。初之六偈。各颂一句。第七偈中。上之三句。颂第七句。下句颂第八。第八偈中上半颂。第九下半颂第十。

  △二有一偈。颂前深证悬同。

  我以此等故功德悉具足普为诸众生说一切智道。

  △三有一偈。荷恩深重。

  圣者为我师与我无上法无量无数劫不能报其恩。

  △三咨问法要。

  尔时善财说此偈已(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前来已睹解脱之用。是故不问云何修行。但直徴名。文有三问。

  △三授己法界。前即默授。今方言授。于中有二。初答名问。后答发心久近。所以不答成菩提者。有二意故。一显悲增。如休舍说。二显久成。示居因位。故下所救。千佛尚已久成。况能救耶。前中二。初标名。

  夜神告言善男子此解脱门名教化众生令生善根。

  谓现身广化。令生诸善。究竟得佛。故名为根。

  △二显其业用。谓契理之用。故用而无涯。动寂无二。于中有三。初明内契理事。

  我以成就此解脱故(至)性皆不实无有差别。

  △二大用无涯。

  而恒示现无量色身所谓种种色身。

  约其类别。

  非一色身。

  非一。约一类而多。下可思准。

  无边色身清净色身(至)现普贤菩萨像色身。

  略显九十八种色身。并初后标结。即成百身。起信等论明八地。当色自在地故。此广辨色身。

  △三总结深广四。初结所作之业。

  念念中现如是等色相身(至)舍不善业住于善行。

  △二结能现因。

  善男子当知此由大愿力故(至)大慈力故作如是事。

  △三双结寂用无碍。

  善男子我入此解脱(至)而能示现无量色身。

  △四结成深广。

  一一身现无量色相海(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二答发心久近二。初叹深许说三。初牒问许说。

  善男子如汝所问(至)承佛神力当为汝说。

  △二叹法甚深二。初法说。

  善男子菩萨智轮(至)如是诸劫分别显示。

  上标。下释。先正释。

  何以故菩萨智论本性清净。

  本性约理。

  离一切分别网。

  离分别约智。

  超一切障碍山。

  超障约所。断后释妨。

  随所应化而普照故。

  既无长短今说长短者。为利生故。欲长则长。显法根深。欲短则短。显法超胜。

  △二喻显有五。初皎日随时喻。

  善男子譬如日轮无有昼夜但出时名昼没时名夜。

  谓日体恒明。映山出没喻。智无三世心障见殊。

  菩萨智轮亦复如是(至)言其止住前劫后劫。

  △二日轮现影喻。

  善男子譬如日轮(至)而彼净日不来至此。

  谓白日无来。随处隐显喻。智轮常寂。机见短长。

  菩萨智轮亦复如是(至)现众生前教化调伏。

  △三虚舟运物喻。

  佛子譬如船师常以大船(至)而度众生无有休息。

  喻于菩萨无住摄生。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未曾分别劫数长短。

  △四太虚无碍喻。

  佛子如太虚空一切世界(至)尽未来劫持一切刹。

  喻于菩萨无功益物。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而无忧喜疲厌之心。

  △五幻化无真喻。

  善男子如幻化人(至)忧喜生死十种之事。

  喻即用而寂。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至)无取无舍无安无怖。

  然上诸夜神叹深。皆仿斯法喻。

  △三结承力为说。

  佛子菩萨智慧虽复如是(至)满足大愿成就诸力。

  △二正答所问。先长行。文三。初善光劫中行因得法二。初明最初佛所修证三。初古佛出兴。

  佛子乃往古世过世界海(至)已成熟者演说正法。

  △二先王治化。

  是时国王名曰胜光(至)调伏彼故造立囹圄。

  囹圄者。周之狱名。

  枷锁禁闭无量众生于中受苦。

  △三夜神修因三。初在家本事十。初悲救罪人。正答发心之始。

  王有太子名为善伏(至)或以烟熏或被榜笞。

  榜笞捶击也。

  或遭膑割。

  膑谓刖足之流。

  裸形乱发饥渴羸瘦(至)愿垂宽宥施以无畏。

  △二臣议非理。

  时王即集五百大臣(至)有哀救者罪亦至死。

  △三请代囚命。

  时彼太子悲心转切(至)应舍身命而㧞济之。

  △四臣执令诛。

  时诸大臣共诣王所(至)不责治者王之宝祚。

  祚即位也。易云。圣人之大宝曰位。

  亦不久立王闻此言赫然大怒令诛太子及诸罪人。

  △五王后哀祈。

  王后闻之愁忧号哭(至)唯愿大王赦太子命。

  △六王夺子志。

  王即回顾语太子言莫救罪人若救罪人必当杀汝。

  △七太子确救。

  尔时太子为欲专求(至)身当受戮王言随意。

  △八母请修因。

  尔时王后白言大王(至)然后治罪王即听许。

  △九正设施场。

  时都城北有一大园(至)随有所求靡不周给。

  △十如来亲救六。初就戮时临。

  经半月已于最后日(至)及诸外道悉来集会。

  △二如来降德。

  时法轮音虚空灯王(至)一心瞻仰来入彼会。

  △三敬神礼请。

  尔时太子及诸大众(至)摄受于我处于此座。

  △四就座谈经。

  以佛神力净居诸天(至)令诸众生随类各解。

  普照因轮者。谓令知善恶各自有因。罪人恶因所招。太子善因当满故。

  △五广益当机。

  时彼会中有八十那由他(至)免离恶趣生于天上。

  △六太子得法。

  善伏太子即于此时(至)令生善根解脱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三(入第七十五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七女敬顺从。有十四偈。分三。初三忘苦眷德。

  尔时童女白太子言敬奉来教即说颂言。

  无量劫海中地狱火焚身(至)甘心受此苦。

  △二希同胜行。即正是发菩提之心。

  无量生死海以我身肉施(至)愿能眷纳我。

  △三有五偈。劝诣如来。

  我曾梦见此妙法菩提场(至)供养彼如来。

  △八太子摄受。

  尔时太子闻胜日身如来名生大欢喜。

  由敬佛故。心生欢喜。

  愿见彼佛以五百摩尼宝(至)瞻仰太子目不暂舍。

  △九母陈庆遂故重赞女。十偈分四。初一标其遂志。

  其母善现于太子前而说颂言。

  此女极端正功德庄严身昔愿奉太子今意已满足。

  △二有二偈。德行悬同。

  持戒有智慧具足诸功德(至)远离一切过。

  △三有四偈。身语超伦。

  此女身柔软犹如来缯纩(至)悉离诸恶业。

  △四有三偈。内心蕴德。

  心净无瑕垢远离诸谄曲(至)恭敬一切佛。

  △十正共修行。亦分十段。初诣佛供养。

  尔时太子与妙德女(至)五百摩尼以为间错。

  △二闻经得法。

  时佛为说普眼灯门(至)胜日身如来者我身是也。

  △二见中间多佛。

  彼佛灭后其世界中(至)我皆亲近承事供养。

  此但略例四十八佛。以为流例。广明如结中。

  △三正得法之时。

  其最后佛名广大解。

  即六十亿那由他之后。

  于彼佛所得净智眼(至)菩萨三昧海境界解脱。

  △四多劫修莹二。初于一刹尘劫修行二。初多劫修行。未穷菩萨之境。

  佛子我得此解脱已(至)心行智慧三昧境界。

  △二明菩萨难遇见者不空。

  佛子若有众生得见菩萨(至)三菩提得不退转。

  △二于百刹尘劫修行二。初多劫修证。未知菩萨解脱。

  佛子我见彼佛得此解脱已(至)所得普贤解脱门。

  △二释不知所由二。初总显深广。

  何以故菩萨普贤解脱门(至)与如来境界等。

  所以不知者。以称事理之无边。等诸佛之境界故。斯则等觉菩萨解脱。十地不知。故名普贤解脱。

  △二别显深广难知之相。谓一毛法不可穷。况多毛多身广大之用。以是无尽无边之法门故。于中有五。初一毛中。见器世间。

  佛子我于佛刹微尘数劫(至)种种方便种种清净。

  △二见智正觉世间。

  又于菩萨一一毛孔(至)说种种修多罗恒不断绝。

  △三见众生世间。

  又于菩萨一一毛孔(至)种种作业种种诸根。

  △四见菩萨修行。

  又于菩萨一一毛孔(至)无边摄取众生方便。

  △五总结不穷深广。

  佛子我于佛刹微尘数劫(至)悉见三世法界中事。

  △四谦己推胜。

  佛子我唯得此观察菩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二。初指后位。

  善男子此世界中有佛母(至)众生善根常无休息。

  如后当释。

  △二颂前法。临行再述故。三十一偈分三。初一总显菩萨益生。

  尔时释迦瞿波女(至)承佛神力即说颂言。

  若有见菩萨修行种种行起善不善心菩萨皆摄取。

  超颂前见者不空。生下女人染心之益。

  △二有十五偈。明远劫前。

  乃往久远世过百刹尘劫(至)妙相庄严身。

  长行所无。长行语真净发心。但论德女。今则收其杂善。故叙远缘。以粗况妙。

  △三有十五偈。正颂长行德女因缘。

  此后所经劫二百有五十(至)诸劫所行道。

  △六恋德礼辞。

  尔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辞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六经。

  △大文第二。有十一人。明会缘入实相。谓会前诸位差别之缘。令归一实法界生于佛果。如摩耶生佛。故次明之。然人虽十一。约法唯九。约会为十。初一为总。余九为别。故摩耶得智幻法门。末后德生亦得幻住。始终相会。该于中间。总别圆融。归实无二故。摩耶既会缘入实。何得更须十人。岂不向言总别相会。非别无以成总故。又显余是所会之缘。所以语十。表其无尽。无尽之缘。皆成摩耶之实德故。又此一相。义当等觉。等觉方能亲生佛故。等觉却入重玄门中。故有十人。多明入俗。初天主光。且须正念无失。次可为世师。遍穷众艺字智之门。无依无尽。无著清净。清净则净智发光。发光则智相无尽。无尽则成愿不违。方能还归幻住。故虽十一。不失入实之言。始末皆幻。方知诸缘体虚即实。今初总中文六。初依教趣求二。初将诣观成三。初标将诣观成。

  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欲诣(至)即时获得观佛境界智。

  摩耶昔云天后。天后能生佛。故权教中说。生佛七日。命终生天。晋经指在迦毗罗城。则显常不灭矣。又上文云。此世界者。亦表即佛境界。是故证得观佛境智。然说摩耶。或云是实非化。或云是化非实。或云亦化亦实。或云非化非实。皆带方便。约此宗说。即法界实德。人法圆融。

  △二别明观念二。初总。

  作如是念是善知识(至)以如幻愿而持佛身。

  总念胜德已。能闇合愿智幻门。

  △二别。

  随意生身无生灭身(至)唯是普贤净目所见。

  别念一十七身。唯普眼见。冥契下文天后所现。

  △三思欲亲承。

  如是之人我今云何(至)思其语言受其教海。

  △二胜缘引导三。初主城神显教修心三。初以华散。

  作是念已有主城神(至)众色宝华以散善财。

  △二正以言教。有三十门。分三。初明十度行。

  作如是言善男子(至)听受一切佛所说法。

  有十二门。初施后智。各有二句。中八各一。城神既尔。令护心城。是知无有一事一尘非法门矣。心名城者。盖其中有正觉法王。万德所聚故。

  △二有十一句。即初地净治地法。

  应扶助心城谓深信一切佛功德海。

  十种胜行。文小不次。而数全足。上一信。

  应广大心城谓大慈普及一切世间。

  二慈。

  应善覆心城谓集众善法以覆其上。

  三坚固。

  应宽广心城谓大悲哀愍一切众生。

  四悲。

  应开心城门谓悉舍所有随应给施。

  五舍。

  应密护心城(至)逐诸恶法不令其住。

  六七皆惭愧。谓不容恶故。

  应决定心城谓集一切智助道之法恒无退转。

  八无疲厌。

  应安立心城谓正念三世一切如来所有境界。

  九如说行。

  应莹彻心城(至)所有法门种种缘起。

  十知诸经论。

  应部分心城(至)皆令得见萨婆若道。

  十一即成就世智故。能普晓众生。

  △三有七句。福智圆满。

  应住持心城谓发一切(至)周遍法界大福德聚。

  上二是福。下五是智。

  应令心城明了(至)谓正念一切诸佛如来。

  此三权智。

  应知心城自性(至)谓以一切智了诸法。

  此二实智。

  △三结赞微释。及成胜益。

  佛子菩萨摩诃萨(至)乃至究竟必当成佛。

  △二身众神密加授法二。初赞友令欣。

  尔时有身众神名莲华法德(至)种种称叹摩耶夫人。

  △二放光加被。

  从其耳珰放无量色相(至)乃至遍入身诸毛孔。

  △三善财获益。所谓十眼。

  善财即得净光明眼(至)见佛平等不思议身故。

  不思议身者。十身无碍故。佛平等者。佛佛同故。故异于前。但明法身。余可准思。

  得无碍光眼(至)睹一切刹诸佛出兴故。

  △三法堂罗刹。教求友之方三。初教二。初教十法增其智。

  时有守护菩萨法堂罗刹鬼(至)则得亲近诸善知识。

  △二先标次释。

  何等为十。

  有十一心。

  所谓其心清净离诸谄诳。

  一直心。

  大悲平等普摄众生。

  二悲心。

  知诸众生无有真实。

  三智。

  趣一切智心不退转。

  四进。

  以信解力普入一切诸佛道场。

  五信。

  得净慧眼了诸法性。

  六深。

  大慈平等普覆众生。

  七慈。

  以智光明廓诸妄境以甘露雨涤生死热。

  九益。

  以广大眼彻鉴诸法心常随顺诸善知识。

  十一常。后是为下结。

  是为十。

  △二息其乱三。初标。

  复次佛子菩萨成就(至)则常现见诸善知识。

  △二徴释。

  何等为十所谓法空清净(至)不舍离不缺减三昧。

  于境不舍离等者。凡夫染境。二乘舍境。权教纵观。空有互陈。并为缺减。若圆修者。触目对境。穷尽法源。不取不舍。故央掘经云。摩诃衍者。所谓彼眼根。于诸如来常了了分明见。具足无减修等。又云。所谓眼入处。于诸如来常明见来入门。具足无减修等。

  普见一切佛出兴三昧(至)善知识所无过失三昧。

  △三结。

  佛子菩萨成就(至)处处值遇诸善知识。

  △三诘遇友者。既定慧双游。无境不契。并为道品。则真友悬通能如是行。为护正法堂也。

  △二问。

  说是语时善财童子(至)城邑聚落求善知识。

  △三答。文有四法。

  罗刹答言善男子汝应普礼十方求善知识。

  一以友无不在故。

  正念思惟一切境界求善知识。

  二以法为体故。

  勇猛自在遍游十方求善知识。

  三身同友遍故。

  观身观心如梦如影求善知识。

  四智与境合故。如梦如影。又前三离境界相。四则离心缘相。求善友者。幸思此言。

  △二见敬咨问三。初见三。初睹依二。初受行其教。蹑前起后。

  尔时善财受行其教。

  近蹑罗刹之言。远通前三胜友。以前二神并未答故。即由前来三位调练故。得睹斯胜报。

  △二正明所见三。初明莲华。

  即时睹见大宝莲华从地涌出。

  所证法界。自性无染。故曰莲华。无明既开。不离心内。如从地涌。亦表性净万行之因。从法性地而出现故。此即十定中普贤之华也。

  金刚为茎妙宝为藏(至)无数宝网弥覆其上。

  △二明上楼观。

  于其台上有一楼观。

  谓能证权实二智。依于所证。而重现故。

  名普纳十方法界藏。

  智包无外。云普纳十方。

  奇妙严饰金刚为地千柱行列。

  总摄五位。自分胜进。故云千柱行列。

  一切皆以摩尼宝成(至)阶陛栏楯周匝庄严。

  其一一事皆有所表。恐厌繁文。

  △三明楼观中宝座。

  其楼观中有如意宝莲华之座。

  即智体自空故。楼中有座。

  种种众宝以为严饰。

  空具性德故。广显庄严。

  妙宝栏楯宝衣间列(至)不可思议微妙功德。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三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四(入七十六卷第六纸)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见友正报二。初结前标后。

  尔时善财见如是座(至)于一切众生前现净色身。

  前但明主座。今双结主伴。

  △二别显身云二。初身相二。初万类难思身二。初显别相。

  所谓超三界色身(至)同于如来无分别故。

  文有四十种身。或唯约事。如普遍色身。或唯约理。如十二十三无灭身。以本无生起。灭亦不为灭故。或事理交彻。如三十二及三十五无生不生色身。以事显理故。于中无生则约自愿所成。无别有生。不生则随他而现。生即不生。余可思准。

  △二明通体。

  如是身者非色所有(至)已得成就寂灭身故。

  谓离有取蕴故。

  △二一类超胜身。

  尔时善财童子(至)乃至超过人女身。

  唯约女故。

  △二身业二。初总标。

  现如是等无量色身饶益众生集一切智助道之法。

  △二别显二。初明十度行。

  行于平等檀波罗蜜大悲普覆一切世间。

  一檀。

  出生如来无量功德。

  二出生戒。戒能生长故。

  修习增长一切智心。

  三进。

  观察思惟诸法实性获深忍海。

  四忍。

  具众定门住于平等(至)心常正定未尝动乱。

  五定。

  恒转清净不退法轮(至)恒以智慧观法实相。

  六般若。

  见诸如来心无厌足(至)入佛无量清净法身。

  七方便。

  成就大愿净诸佛刹究竟调伏一切众生。

  八愿。

  心恒遍入诸佛境界(至)速疾增长一切智力。

  九力。

  得佛智光普照一切(至)心恒纳受一切法。

  十智。唯精进在于忍前。余皆如次。

  △二明二严行。

  修习一切如来功德(至)愿为一切菩萨之母。

  为佛母者。是其本行故。

  △二设敬。

  尔时善财童子见摩耶夫人(至)摩耶之前恭敬礼拜。

  自道已深。故现身等彼。上二并是住体遍应。

  即时证得无量无数(至)并其眷属合掌而立。

  △三咨问。

  白言大圣文殊师利(至)无空过者渐来至此。

  所以叙文殊等者。若约等觉。则因位极故。若约会缘。从初发心。一一善友皆是所会之缘。同入此故。

  愿为我说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而得成就。

  △三授己法界三。初名体。

  答言佛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愿智幻解脱门。

  大有二义。一愿大。愿为一切诸佛母故。二智大。智亦二义。一权智即能起大愿。能成幻事。二实智。即是般若生佛真身。幻亦二义。一愿智。体虚当相名幻。故上文云。幻智即是菩萨。菩萨即是幻智。故能无不为。二者即智。所作生佛之义。谓于己身不坏小而广容。若于佛身无生起而现起。又愿收普贤。智收文殊。皆入大幻。同为般若。亦名佛母。

  △二业用二。初总。

  是故常为诸菩萨母。

  △二别。于中有四。初为现在遮那母二。初标。为刹海遮那母。

  佛子如我于此阎浮提中(至)示现诞生自在神变。

  △二别显生佛之相四。初毛光为先相五。初光入身。

  又善男子我于净饭王宫(至)乃至一切诸毛孔中。

  △二光现变。

  又彼光中普现一切(至)宫殿眷属五欲自娱。

  △三现八相。

  又见出家往诣道场(至)为诸大众转正法轮。

  △四现因果。

  又见如来往昔修行(至)如是等事靡不皆见。

  △五令身难思。

  又善男子彼妙光明(至)受生庄严诸宫殿故。

  谓身不大。而容十方无尽法界。

  △二正明自在入胎五。初眷属翼从。

  尔时菩萨从兜率天(至)乘其宫殿俱来供养。

  △二菩萨现通。

  菩萨尔时以神通力(至)离诸懈怠无所执着。

  △三光明息苦。

  又以神力放大光明(至)所有业行永出恶道。

  △四现变入。

  又为救护一切众生(至)与眷属俱来入我身。

  △五入已游步。

  彼诸菩萨于我腹中(至)微尘数世界而为一步。

  △三腹包众海。

  又念念中十方不可说(至)众会道场清净严饰。

  △四举此类于百亿世界。

  善男子如此四天下(至)然我此身本来无二。

  称一性故。

  非一处住。

  体周遍故。

  非多处住。

  不如事故。又上句不坏多故。下句不坏一故。又上句理如事故。下句事如理。又一与多相即入故。此并释中智幻之义。

  何以故以修菩萨大愿智幻庄严解脱门故。

  △二为过去诸佛母。

  善男子如今世尊(至)示现受生我皆为母。

  △三为贤劫千佛母义通三世。

  善男子如此世界(至)当成佛者悉为其母。

  △四结通横竖无穷。

  如于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我自见身悉为其母。

  △三辩法根源二。初问。

  尔时善财童子白摩耶(至)得此解脱经今几时。

  △二答六。初轮王久远。

  答言善男子乃往古世(至)神通道眼所知劫数。

  非后身菩萨所知者。显唯佛知。非但久远。亦显时无时相佛智契故。

  尔时有劫名净光世界(至)有转轮王名大威德。

  △二有佛魔来。

  彼王城北有一道场(至)无量众俱至菩萨所。

  △三圣帝助降。

  彼大威德转轮圣王(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表智王助体本觉现故。此时已得菩萨神通。明今始成非实始也。

  △四场神兴愿。

  时道场神见是事已欢喜无量便于彼王而生子想。

  智假慈兴故。神于王生如一子想。

  顶礼佛足作是愿言(至)复曾供养十那由他佛。

  △五结会古今。

  善男子于汝意云何(至)今世尊毗卢遮那是。

  △六为母普周。

  我从于彼发愿已来(至)常为我子我常为母。

  前来为佛生时之母。即是愿母。此明为佛成道时母。即是智母。

  善男子过去现在十方世界(至)皆于脐中放大光明。

  脐中放光者。生长同气之所表。佛佛智从无二理生故。

  来照我身及我所住宫殿屋宅彼最后生我悉为母。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世界(至)其王有女名天主光。

  谓悲智胜用光净自在破闇义故。父名正念者。此由定发故。故法门名无碍清净念。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敬受其教(至)恋慕瞻仰却行而退。

  △二有十友。别明会缘。然位德已极。托迹凡流。深悲接生。不标神异。但以利人。又显求者道深。或但示法门之名。则悬领旨趣。人虽具十。文但分九。后二合故。今初天主。光即幻智。念力善友。文六。初之一句。即依教趣求。

  遂往天宫。

  △二见敬咨问。

  见彼天女礼足围绕(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二示己法门二。初标名。

  天女答言善男子(至)名无碍念清净庄严。

  谓以一念无碍智。普观三世。无不明现。而无去来今。为无碍念。不杂异念。为清净念。念佛功德。有益悲智。故曰庄严。

  △二业用三。初念最初一劫。

  善男子我以此解脱力(至)常现在前念持不忘。

  △二念中间多劫。

  又忆过去劫名善地(至)恒河沙数诸佛如来。

  △三总结多劫。

  善男子如是忆念(至)持而顺行曾无懈废。

  非唯忆念。亦于彼多劫。多佛闻持此门。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无碍(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迦毗罗城。

  居迦毗罗黄色城者。中道轨物故。

  有童子师名曰遍友。

  谓为童蒙师。遍与众生。为善友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以闻法故(至)绕无数匝辞退而去。

  下诸善友。六段之文。多有不具。皆可思准。

  △二童子师遍友幻智师范善知识。文但有三。初依教趣求。

  从天宫下渐向彼城。

  △二见敬咨问。

  至遍友所礼足围绕(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指示后友。

  遍友答言善男子(至)汝可问之当为汝说。

  不得法门者。略有四义。一与众艺法门同故。二法有所付显流通故。三一切法门体无二故。四表无所得方为得故。

  △三善知众艺幻智字母善知识。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即至其所。

  △二见敬咨问。

  头顶礼敬于一面立(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门二。初标名体。

  时彼童子告善财言(至)得菩萨解脱名善知众艺。

  谓以无碍智。穷世间之伎艺故。

  △二显其业用。

  我恒唱持此之字母。

  字母为众艺之胜。书说之本故。此遍明之。有标列结。列有四十二门。皆言般若波罗蜜门者。从字入于无相智故。字义为门故。毗卢遮那经中。皆言不可得。智无所得。即般若故。又文殊五字经云。受持此陀罗尼。即入一切法平等。速得成就摩诃般若。才诵一遍。如持一切八万四千修多罗藏。然初五字若准阿目佉三藏。即全是文殊真言。若准今多字本。而第二字不同。今依彼经释。

  唱阿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至)入无差别境界。

  一阿者。是无生义。以无生之理。统该万法。故经云。无差别境。而菩萨得此无生。则能达诸法空。断一切障。故云威力。

  唱多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边差别门。

  二多者。彼经第二当啰字。是清净无染。离尘垢义。今云多者。毗卢遮那经释多云。如如解脱。金刚顶云。如如不可得故。谓如即无边差别故。如不可得。顺哆字义。应是译人之误。以啰哆二字字形相近声相滥故。若顺无尘垢。释以无边之门。方净尘垢。

  唱波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照法界。

  三波者。五字经云。亦无第一义谛。诸法平等。谓真俗双亡。是真法界。诸法皆等。即是普照。

  唱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轮断差别。

  四者者。诸法无有诸行。谓诸行既空故。遍摧差别。

  唱那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得无依无上。

  五那者。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皆不可得。谓性相双亡。故无所依。能所诠亡。是谓无上。文云以那字无性相故者。字无有诸行。者字无有诸行故。跛字无第一义。跛字无第一义故。啰字无尘垢义。以啰字无尘垢义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那字无有性相。汝知是要当观心。是本来清净。无染无著。离我我所分别之相。遮那经中字义。与此无殊。下多依彼经及阿目佉所译。而其梵音轻重有殊。释义无别。

  唱逻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离依止无垢。

  六逻字。悟一切法离世间故。爱有因缘。永不现故。离世间故无依。爱不现故无垢。

  唱柂(轻呼)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不退转方便。

  七柂字。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方为不退转方便。

  唱婆(蒲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金刚场。

  八婆字。悟一切法离缚解故。方入金刚场。

  唱荼(徒解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曰普轮。

  九荼字。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凉故。是普摧义。

  唱沙(史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为海藏。

  十沙字。悟一切法无量碍故。如海含像。

  唱缚(房可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生安住。

  十一缚字。悟一切法言语道断故。能遍安住。

  唱哆(都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圆满光。

  十二哆字。悟一切法真如不动故。不动则圆满发光。

  唱也(以可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差别积聚。

  十三也字。悟如实不生故。则诸乘差别积聚皆不可得。

  唱瑟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光明息烦恼。

  十四瑟吒字。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普光明即能制伏。住持烦恼。即所制伏息。即伏义。

  唱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差别云。

  十五迦字。悟作者不可得。则作业如云。皆无差别。

  唱婆(苏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降霔大雨。

  十六婆字。即时平等性。

  唱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大流湍激众峰齐峙。

  十七么字。即我所执性。我慢高举。若众峰齐峙。我慢则生死长流。湍驰奔激。

  唱伽(上声轻呼)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安立。

  十八伽字。即一切法行取性。

  唱他(他可反)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真如平等藏。

  十九他字。即是处所性。

  唱社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入世间海清净。

  二十社字。即能所生起。

  唱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念一切佛庄严。

  二十一锁。字即安隐性。

  唱柂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拣择一切法聚。

  二十二柂字。即能持界性。

  唱奢(尸荷切)字时入般若(至)随顺一切佛教轮光明。

  二十三奢字。即寂静性。

  唱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因地智慧藏。

  二十四佉字。即如虚空性。

  唱叉(楚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息诸业海藏。

  二十五叉字。即尽性。

  唱婆(苏纥切)多(上声呼)字时(至)蠲诸惑障门净光明。

  二十六娑多字。即任持处非处。令不动性惑障为非处。开净光明为其处。

  唱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作世间智慧门。

  二十七壤字。即能所知性。

  唱曷攞多(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生死境界智慧轮。

  二十八曷攞多字。即执着义。性执着为生死境义。即智慧轮。

  唱婆(蒲饿切)字时入般若(至)一切智宫殿圆满庄严。

  二十九婆字。即可破坏性。圆满之言。不空译为道场。然此婆字。宜蒲饿切。诸本多云蒲我切。则与第八不殊。

  唱车(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修行方便藏各别圆满。

  三十车字。即欲乐覆性。

  唱娑(苏纥切)么字时入般若(至)名随十方现见诸佛。

  三十一婆么字。即可忆念性。

  唱诃婆(二字皆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令出生无碍力。

  三十二诃婆字。即可呼召性无缘。召令有缘故。

  唱縒(七可切)字时入般若(至)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

  三十三縒字。即勇健性。

  唱伽(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持一切法云坚固海藏。

  三十四伽字。即厚平等性。

  唱吒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愿普见十方诸佛。

  三十五吒字。即积集性。

  唱拏(奶可切)字时入般若(至)观察字轮有无尽诸亿字。

  三十六拏字。即离诸諠诤。无往无来行住坐卧。谓以常观字轮故。

  唱娑(苏纥切)颇字时入般若(至)名化众生究竟处。

  三十七娑颇字。即遍满果报。

  唱娑(同前音)迦字时入般若(至)无碍辩光明轮遍照。

  三十八娑迦字。即积聚蕴性。

  唱也(夷舸切)娑(苏舸切)字时(至)宣说一切佛法境界。

  三十九也娑字。即衰老性相。

  唱室者字时入般若(至)于一切众生界法雷遍吼。

  四十室者字。即聚集足迹。谓聚集即一切众生。法雷即是足迹。

  唱侘(耻加切)字时入般若(至)以无我法开晓众生。

  四十一侘字。即相驱迫性。谓无我晓之。即为驱迫。

  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法轮差别藏。

  四十二陀字。即究竟处。所谓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轮。然新译乃是茶字。去声引之。上来从娑字来。皆上有悟一切法。下有不可得言。今并略之。若具皆如瑟吒字耳。其中难者。已如上释。余以经疏相对。文并可知。更有对会及修观仪。所得功德并别章具也。

  △三总结示。

  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时(至)般若波罗蜜门。

  结云四十二门者。谓表四十二位故。故智论中诸位圆融。明初阿字。具后诸字。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众艺(至)无沉没无不现证。

  推胜即就其所知众艺。寄胜推之。不舍世俗。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会同般若之门。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摩竭提国(至)彼中有城名婆呾那。

  此云增益。以无尽三昧能出生故。

  有优婆夷号曰贤胜。

  贤犹直善。无依道场。直善之最。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头面敬礼(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四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五(入第七十六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四贤胜优婆夷幻智无依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向聚落城至贤胜所。

  △二见敬咨问。

  礼拜围绕合掌恭敬(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二授己法门二。初得解脱。

  贤胜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无依处道场。

  直就经文。内外无依。即是道场。贤首云。梵名那阿赖耶曼茶罗。那者此云无也不也。阿赖耶此云依处也依止也。曼茶罗云道场也圆场也。谓无阿赖耶染分依处。而有净分圆场。出生胜德。不可穷尽。即转依究竟。显德无尽故也。

  既自开解复为大说。

  即二利之用。

  △后得三昧。

  又得无尽三昧。

  是名次月即为释名。

  非彼三昧法有尽无尽。

  上拣滥。下显是。

  以能出生一切智(至)速疾神通无尽故。

  谓体则双超尽。及无尽但从用出生。说无尽耳。然则二门相成。无依道场即空。如来藏无尽三昧即是不空。要心无依。契于本空。方见不空。具性功德。故云出生智性眼等。息妄显出。故曰出生。出非本无。犹称性智。

  △四谦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而我云何尽能知说。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南方有城名为沃田。

  是南天竺。近水沃润故。显无念定水能滋长故。

  彼有长者名坚固解脱。

  无著清净。惑不能坏。即解脱故。

  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尔时善财礼贤胜足绕无数匝恋慕瞻仰辞退南行。

  △五坚固长者。幻智无著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到于彼城诣长者所。

  △三见敬咨问。

  礼足围绕合掌恭敬(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门二。初显名。

  长者答言善男子(至)名无著念清净庄严。

  无著约境。离所知故。无念约心。心体离念。故无烦恼。二障永尽。是曰清净。净则能严法身。

  △二彰用。

  我自得是解脱已来(至)勤求正法无有休息。

  既二障不生。则无爱见。故无所求。无所求故。故能求法无厌无休。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即此城中(至)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礼坚固足绕无数匝辞退而行。

  △六妙月长者。幻智智光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向妙会所。

  △二见敬咨问。

  礼足围绕合掌恭敬(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门。

  妙月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净智光明。

  真智廓妄。名为净智。后智照法。名为智光。能净能光。若秋空满月。故名妙月。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出生彼有长者名无胜军。

  谓见佛得法无尽。故无能胜。众德所聚。从喻如军。亦能普胜诸魔军故。皆从体出故。城名出生。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是时善财礼妙月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七无胜军长者。幻智无尽相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渐向彼城至长者所。

  △二见敬咨问。

  礼足围绕合掌恭敬(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门二。初示名。

  长者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无尽相。

  法门之名。即所成德相无穷尽故。

  △二以用释名。

  我以证此菩萨解脱见无量佛得无尽藏。

  得无尽藏者。谓闻诸妙法。又诸心境无非佛法故。若佛若法皆无有尽。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后善友。

  善男子于此城南(至)有婆罗门名最寂静。

  虚诳言息。故云寂静。寂静即为净行言行君子之枢机。苟能诚实。斯则可法。故城名为法。

  往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礼无胜军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八最寂静婆罗门。幻幻智诚愿语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渐次南行诣彼聚落。

  △二见敬咨问。

  见最寂静礼足围绕(至)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三授己法门二。初标名。

  婆罗门答言善男子我得菩萨解脱名诚愿语。

  有二义。一始终无妄故。如从初发心立弘誓言。必如言行。不乖先语故。二者随行不虚故。如忍辱仙人言我不瞋令身还复。

  △二以用释名。即如次释前二义。初始终无妄。

  过去现在未来菩萨(至)无已退无现退无当退。

  △二随行不虚。

  善男子我以住于诚愿语故随意所作莫不诚满。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而我云何能知能说。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妙意华门。

  妙意华门。即苏满那华。其城门侧有之故。亦在南天。当受其训。得求友之妙意胜因之华故。

  彼有童子名曰德生。

  表于净智。智则万德由生。

  复有童女名为有德。

  表于净悲。悲为众德之本。以悲智相导故。二人同会。会缘之终。此二满故。将见慈氏绍佛位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于法尊重(至)绕无数匝恋仰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七经。

  △九德生有德幻智归幻门善友。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渐子渐次南行至妙意华门城。

  △二见敬咨问。

  见德生童子有德童女(至)唯愿慈哀为我宣说。

  △三示己法门二。初标名。

  时童子童女告善财言(至)得菩萨解脱名为幻住。

  谓能所境智。染净之法。皆从缘起。无定性故。如幻而住。

  △二业用二。初别明。

  得此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幻住因缘所生故。

  有十种幻。皆上句标幻。下句以缘生释成。一一为总。缘生世界。并通染净刹海。亦名世界故。余九为别。初五约染分依他。如幻缘生。

  一切众生皆幻住业烦恼所起故。

  一约有情苦果。从业惑集生。

  一切世间皆幻住无明有爱等展转缘生故。

  二约十二因缘。顺观即世间故。次第相由。故云展转。

  一切法皆幻住我见等种种幻缘所生故。

  三就五类法中。但除无为。故云一切。以无为无有起。非幻缘生故。异熟识等。从无始恶习内执为我。四惑相应。故云我见等。及外取妄境。故云种种幻缘。故惑心等悉皆如幻。四五二句。别明不相应行。

  一切三世皆幻住我见等颠倒智所生故。

  四即是时。谓依行相续不断分位。建立为时。所依行空。时何所立。妄计有体。是颠倒智。

  一切众生生灭(至)虚妄分别所生故。

  五即无常生老等。谓依生已坏灭分位。建立无常。等皆妄分别有。

  一切国土皆幻住想倒心倒见倒无明所现故。

  六一切国土。义通染净众生。染土多从三倒所生。以不了唯心妄取境界故。上云一切国土但想所持。既有妄想。故心见皆倒。言无明所现者。亦通净刹。谓登地已上无明未尽。所现国土种种不同。既云无明。则拣非佛土。

  一切声闻辟支佛皆幻住(至)愿智幻所成故。

  后之三种。但约净分依他而明。从缘如幻。可以意得。

  △二结叹玄奥。

  善男子幻境自性不可思议。

  幻法非有。体不实故。非无。相非无故。非一。性相异故。非异。无二体故。空有相即。一异两亡。既离二边。亦亡中道。由斯交彻故。能一中现多。多皆即一。重重无碍。为不思议。故推胜云善入无边诸事幻网。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等二人(至)我等云何能知能说。

  △五指示后友二。初以力冥加。

  时童子童女说自解脱已(至)令善财身柔软光泽。

  △二以言显示三。初指处。

  而告之言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国名海岸。

  南海北岸。一生菩萨。临智海故。

  有园名大庄严。

  因圆万行。而严果故。又生死园苑。以万行树林。严自果故。

  其中有一广大楼阁名毗卢遮那庄严藏。

  约事则其中广博。同虚空故。有多光明。能遍照故。阿僧祇等宝所严故。蕴多楼阁。包多事故。约法则二智相依。缘起相由。故云楼阁。智即法界。是为广大。名毗卢等。顺成上义。二智光明遍照事理故。智能包容万德。即庄严藏。华严万行不离此故。上约其果。下出其因。

  从菩萨善根果报生。

  约其宿因。是彼善根之果报故。

  从菩萨念力愿力自在力(至)从菩萨福德智慧生。

  约其现缘。

  善男子住不思议(至)现如是境界集如是庄严。

  现依所为。

  △二示人。

  弥勒菩萨摩诃萨安处其中。

  弥勒梵音具云迷帝隶。此云慈氏。是其姓也。然有三缘。一由本愿。过去曾值大慈如来。因立大愿。愿得斯号故。二由此得慈心三昧故。三由母怀时。有慈心故。如满慈子名阿逸多。此云无胜。以生具相好胜德无过故。今以姓而呼。但云慈氏。慈依智住。故曰处中。上正示。下显住之因。

  为欲摄受本所生处(至)了一切生皆无相故。

  悲智双游。皆为利物。故云为欲等。

  △三教问二。初正教。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至)云何事菩萨善知识。

  兴十问者。表无尽故。

  △二释广问所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要须广问。

  △二释。有二意。初所求德广。能具说故。文二。初通显弥勒德圆位满。

  善男子彼菩萨摩诃萨(至)甘露法水而灌其顶。

  △二别显。是其真实善友。

  善男子彼善知识(至)菩萨行愿所成功德。

  设若德满。非已有缘。亦难求故。

  △二明其能求大心。法应尔故。即广诫劝。文二。先诫劝求法二。初标不应。诫其去劣。

  善男子汝不应修一善(至)净佛国土事善知识。

  △二释所应作。令其广修二。初徴。

  何以故。

  △二释二。初别明应修。乃有九十八门。分为十段。初上求菩提行。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应学无量巧回向。

  △二下救众生行。

  应化无众生界(至)应调伏无量众生。

  △三自断惑障行。

  应断无量烦恼(至)应竭无量受生海。

  △四劝物出离行。

  应令无量众生(至)应置无量众生于圣道中。

  △五净自根欲行。

  应消灭无量贪欲行(至)应摧破无量愚痴行。

  令除三种不善根故。则成三种善根等故。

  应超无量魔网(至)应示现菩萨无量随顺世间。

  △六力用自在行。

  应生无量净信力(至)应圆满无量如来力。

  △七摄法治惑行。

  应分别无量法门(至)应照无量品类根。

  上六摄法。下三治惑。

  应知无量烦恼病(至)应疗无量众生疾。

  △八供佛摄生行。

  应严办无量甘露供(至)应以四摄摄无量众生。

  △九悲愿深广行。

  应修无量总持门(至)应知无量言辞法。

  △十证入圆满行。

  应入无量差别心(至)出生不可说菩萨愿。

  △二结略显广。

  善男子举要言之(至)应普事一切善知识。

  谓以别陈终难具故。

  △二诫劝事友三。初诫二。初正诫离过。

  善男子汝求善知识(至)深信尊敬心不应变改。

  言见随烦恼行勿嫌怪者。善友有二。一实二权。权能行于非道。内外生熟。善巧难知。故不应嫌。实中复二。一行二解。今但求解。不应观行故。如智度论五十说。亦如有目跛人。犹能示道。

  △二举益释成二。初明善友能示行。文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但起广心。足成大道。何以要令事友求诫而离过耶。

  △二释。

  善男子菩萨因善知识(至)作一切菩萨利益事。

  释云。法假人弘。不因善友。何能闻诸殊胜妙行。于中具有三十五句。句各一行。

  △二明其善友能为外护。前即能生。此能养育。于中有二。初正明能为摄护。

  善男子菩萨由善知识(至)增长一切菩提分法。

  △二举因释成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善恶在己。善友何能令我不堕恶趣等耶。

  △二释。

  善男子善知识者(至)能令安住一切佛法门。

  释意云。由友教令离恶因故。因亡果丧。岂非友力以此四十句。释上正明十五句。有通有别通则以后诸恶之因。通对前果。别则各各配属前文。如由除诸难。不退大乘。由断诸恶。不犯净戒。由破无明不随恶友。下诸句中。或有二三对上一句。可以意得。恐繁不配。

  △二教劝。谓教其事友之方。文有四段。皆约喻显。即分为四。初教念友胜德二。初叹胜。

  善男子善知识者如慈母(至)令到智慧宝洲故。

  △二结劝。

  善男子常当如是正念思惟诸善知识。

  △二教起事友心行。有二十一句。

  复次善男子(至)应发如王子心遵行教命故。

  △二身友对辨。

  复次善男子汝应于自身(至)系王缯想坐王殿想。

  文有十句。句各四事。

  △四结劝成益二。初正劝。

  善男子汝应发如是心作如是意近善知识。

  △二举益释成二。初正释事友之益。

  何以故以如是心近善知识令其志愿永得清净。

  △二重赞善友。为能益故。须宜承事。

  复次善男子善知识者(至)譬如父母养育儿子。

  △三双结上来诫劝二门。谓别说难穷。故须结广。从其省略。文二。初寄数明多。

  善男子以要言之(至)百千亿阿僧祇大愿。

  △二总收结多。

  善男子我复略说(至)善知识能发起。

  既通一切。何但百千。明知前云十不可说。意显无尽耳。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闻善知识(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五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六(入第七十七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自下大文第三。慈氏一人明摄德成因相。前既会缘入实。定堪成佛故。今辨其一生补处成因之义。文唯五段。以补处位极。故阙谦推。初依教趣求二。初标念前趣后。

  尔时善财童子(至)正念思惟诸菩萨行向海岸国。

  △二别生胜念。悔往修来。文四。初观昔非。以行对治。

  自忆往世不修礼敬(至)如是思惟生大欢喜。

  △二观其现苦。䇿进当善。

  复观此身是生老病死(至)菩萨愿智身而作因缘。

  诸修行者。愿审此仿之。

  △三明观念之益。益其胜观。

  作是念时长不思议(至)三世平等无有休息。

  △四结益所属。

  如是一切皆以信受善知识教之所致耳。

  △二见敬咨问二。初见敬二。先见依二。初入定申敬三。初结前标后。

  善财童子以如是尊重(至)大楼阁前五体投地。

  可知。

  暂时敛念。

  标定。

  思惟观察。

  定加行。

  以深信解大愿力故。

  是定之因。

  入遍一切处智慧身平等门。

  辨定名相。

  △二别显定用。即双运定慧。于中二。初明即智定之妙用二。初罗身云于法界。

  普现其身在于一切如来前(至)尽未来际无有休息。

  △二契法性之真源。

  等虚空无边量故(至)无有性随缘转故。

  △二称法界之深观。于中有三。初了法从缘。次智契无性。后会归中道。此三无碍。即三观一心。今初了法从缘。

  又决定知一切诸法皆从业起。

  报酬善恶。故云业起。

  一切诸果皆从因起。

  果自种生。云从因起。

  一切诸业皆从习起一切佛兴皆从信起。

  自修成佛。信为道源。

  一切化现诸供养事(至)一切化佛从敬心起。

  感他化身。敬心便现。

  一切佛法从善根起(至)从一切智境界而起。

  △二智契无性。

  离于断见知回向故(至)离颠倒见知如实理故。

  离颠倒见者。通三四倒。倒谓常计无常。是名颠倒。见于实理。则无斯倒。若以无常为常。亦非见如实理。以坏相故。

  离自在见知不由他故。

  谓自在天能生万物。知由自业。故不由他。

  离自他见知从缘起故。

  单执自他。则乖缘起。

  离边执见知法界无边故。

  坚执生死等。有始末故。

  离往来见知如影像故离有无见知不生灭故。

  从无之有。名之为生。自有之无。称之为灭。体无生灭。何得有无。

  离一切法见知空无生故。

  约理遣法。

  知不自在故。

  约缘遣法。

  知愿力出生故。

  约因遣法。

  离一切相见入无相际故。

  △三会归中道。

  知一切法如种生芽故。

  然随一句。皆离上诸过。今且通说。如种生芽者。从水土等缘生故非无。此如初段观缘生。则无性故非有。如第二段非有非无。即是中道。如是离断常等。可以思准。种芽横喻万法。

  如印生文故。

  即竖喻诸法。涅槃云。此阴亦灭。彼阴续生。如蜡印印泥。印坏文成等。已下诸句。通于横竖。

  知质如像故知声如响故(至)了世心现故。

  了世心现。亦唯心观。以心为缘。现而无性。即中道观。

  了果因起故了报业集故(至)善巧方便所流出故。

  △三总结成益。

  善财童子入如是智(至)流注身心清凉悦泽。

  △二善财出定。三业敬赞。文三。初以身敬绕。

  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暂舍合掌围绕经无量匝。

  △二以心敬念十。初约境显胜。

  作是念言此大楼阁是解空无相无我者之所住处。

  然此诸句一一皆举能住者德。叹所住楼阁。初句具显故。此大楼阁之言。贯通诸句。

  是于一切法无分别者(至)一切道者之所住处。

  △二约德显妙。

  是入一切甚深般若(至)一切如来所者之所住处。

  △三约用显自在。

  是以一劫入一切劫(至)一切国土者之所住处。

  △四约行显胜。

  是于一切众生前(至)演说难遭遇法者之所住处。

  △五约观显深。

  是能住难知法甚深法(至)无戏论法者之所住处。

  △六约对治显胜。

  是住大慈大悲者(至)亦不与痴惑俱者之所住处。

  △七约止观明自在。

  是虽住四禅而不随禅生(至)菩提行愿者之所住处。

  △八约利他行显胜。

  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至)利益他事者之所住处。

  △九约护小乘行明自在。

  是虽行九次第定(至)虽说一切乘而不舍大乘。

  △十结德所住。

  此大楼阁是住如是等一切诸功德者之所住处。

  于前九中。除初二及五。余皆约权实事理双行。

  △二以言敬赞。五十五偈。分二。前三十四偈七言举德叹处。后二十一偈五言指处明德。前中又二。初二总叹。

  尔时善财童子而说颂言(至)此无等者之住处。

  一约行位。一约名德。

  △二余偈别约德行四。初约自利行胜。

  施戒忍进禅智慧(至)此无依者之住处。

  △二有十偈。叹利他行胜。

  普见恶道群生类(至)此坚固意之住处。

  △三有八偈。叹功德胜。

  十方诸佛所说法(至)此修行者之住处。

  △四有七偈。叹方便胜。

  成就神通方便智(至)此悲愍者之住处。

  △二指处明德。虽复语依。意在叹正。于中有六。初下化。

  佛子住于此普现众生前(至)充满十方刹。

  △二上观。

  佛子住于此遍游诸世界(至)其心无厌倦。

  △三有五偈。明三昧自在。

  佛子住于此念念入三昧(至)一切诸趣中。

  △四有七偈。智慧深广。

  佛子住于此饮诸佛法海(至)无起无所有。

  △五有一偈。显其平等。

  观察众生等法等如来等刹等诸愿等三世悉平等。

  △六有四偈。结德申敬。求哀请加。

  佛子住于此教化诸群生(至)愿垂顾念我。

  △二见正报。文二。初见二。初翘心愿睹。

  尔时善财童子(至)愿见弥勒菩萨亲近供养。

  △二正睹慈尊。

  乃见弥勒菩萨摩诃萨从别处来。

  言别处来者。摄化就机故。还来归本故。亦显慈氏应念而至。不着处故。

  无量天龙夜叉(至)而共来向庄严藏大楼观所。

  二明设敬仪五。初身心礼敬。

  善财见已欢喜踊跃五体投地。

  △二赞德记别。文二。初长行。

  时弥勒菩萨观察善财指示大众叹其功德。

  指示者。令众同睹。仿而行故。

  △二偈正赞。有一百一十三颂。分三。初指众总叹。

  而说颂曰汝等观善财(至)而来至我所。

  △二别叹胜德三。初二十二偈直对善财叹。于中亦三。初有九偈。赞德善来。

  善来圆满慈善来清净悲(至)修行不疲厌。

  △二有二偈。明来因缘。

  文殊德云等一切诸佛子(至)今来至我所。

  以外由善友。内具德行。

  △三明来所为。

  为求诸如来清净之境界(至)而来至我所。

  △二对众令观赞五。初四偈总赞。

  汝等观此人亲近善知识(至)受诸胜果报。

  △二有四偈。赞其即智之悲。

  善财见众生生老病死苦(至)示其安隐处。

  △三有七偈。叹其即悲之智。

  忍铠解脱乘智慧为利剑(至)灭除三毒暗。

  尔焰者。此云所知。入大乘论云。尔焰地者。是第十地。此约尽断十种所知障故。

  △四有六偈。总叹诸德。

  觉心迦罗逻悲胞慈为肉(至)专求善知识。

  迦罗逻即揭萝蓝。梵音轻重。

  △后五偈赞妙果当成。

  当灭诸恶道当示人天路(至)其心大欢喜。

  △三重对善财赞五。初赞其当果德二。初总。

  汝行极调柔汝心甚清净(至)成就大菩提。

  △二别。

  当满诸行海当知诸法海(至)心生大欢喜。

  △二有七偈。双叹当现德。

  汝于诸法门已得及当得(至)应生大欣庆。

  △三有八偈。赞其遇友德。

  诸根不懈倦志愿恒决定(至)善哉住寿命。

  △四有五偈。叹速成位行德。

  已生菩萨家已具菩萨德(至)亦当如是学。

  △五有十七偈。总明诸德。结叹令欣。

  一切功德行皆从愿欲生(至)到佛功德岸。

  △三有一偈。略示后友。

  汝当往大智文殊师利所彼当令汝得普贤深妙行。

  △三重申敬仪三。初辨敬因。闻赞德故。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称赞善财大功德藏。

  △二身心悲敬。

  善财闻已欢喜踊跃(至)恭敬瞻仰绕无量匝。

  △三华供展诚。

  以文殊师利心念力故。

  表由信智。

  众华璎珞。

  华因德立璎珞行成。

  种种妙宝不觉忽然自盈其手。

  信智满故。

  善财欢喜即以奉散弥勒菩萨摩诃萨上。

  摄成因故。办当果故。

  △四再赞再说。

  时弥勒菩萨摩善财顶为说颂言。

  善哉善哉真佛子(至)独如文殊及与我。

  △五庆遇念恩。

  时善财童子以颂答曰我念善知识(至)愿速还瞻觐。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六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七(入第七十八经)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二咨问。文二。初自陈发心。

  尔时善财童子(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正问法要三。初标所问。

  而我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

  △二叹慈氏有能答之德。即以此德而为问端。

  大圣一切如来授尊者记(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总。下别。

  若一生当得无上菩提(至)已能速践一切智位。

  别有五十句。皆因圆果满德。

  △三结问请说。兼显问意。

  大圣菩萨云何学菩萨行(至)如是等事愿皆为说。

  △三称叹授法二。先称叹二。初为大众叹善财。即是难人二。初指人示众。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问菩萨行诸功德不。

  △二正赞其德四。初求友精勤二。初总显精勤。

  诸仁者此长者子勇猛精进(至)处处寻求承事请法。

  △二别示精勤之相。

  诸仁者此长者子(至)未曾暂起一念疲懈。

  谓一时之勤。犹未可叹。以其善财自始暨末。一念无懈。故为可称。言一百一十善知识者。古有多释。一云理应具有。但文脱漏。贤首释云。前后诸友。总五十四位。分出德生有德为二。则五十五人各有自分胜进。故有一百一十。若依此解。违此已言。既云经由百一十已方至弥勒。弥勒等三非在一百一十之数。其义明矣。有云百一十。言减数十耳。约实唯有一百八人。谓此前除去遍友。但五十一。各具主伴。成百二人。遍友童子指示众艺。虽非主友。而是伴友。为一百三。更加无厌足王处空天瞿波处无忧德神摩耶处莲华法德身众神及妙华光明神守护法堂善眼罗刹。合前总有一百八人。以空天等相问答故。得在友数。非前主友称名指示。故非主友。但名伴友。若尔则违下余城之言。下自释云。前至童子童女。已经一百一十。今更往后文殊所。故云余也。谓若以此为百八者。加于慈氏。尚为百九。并后文殊。方成一十。何有余耶。若通会者。三释皆得一种。取前更加不动处觉悟菩萨天如来使天。足成一百一十之数。余义亦成。以彼二圣亦教善财故。得为伴友。其余己之言。但是译者之意。晋经中无余己之言。通取前后。于义无妨。然下复云百一十城。又云过百一十由旬。皆言百一十者。有所表故。谓除佛位。取其证入十地等觉。为百一十。一中具十。是故成其一百一十。亦显位位十十相融。设有三贤。亦唯具十。若合等觉。属在十地胜进中摄。则开十信。以为其一。进退行布及与圆融。皆顺百一十之言。何必须要克定前后。

  △二所乘广大三。初总难希奇。

  诸仁者此长者子(至)修诸广大助道之法。

  △二别明难遇二。初标举。

  如是之人难可得闻难可得见难得亲近同居共行。

  △二徴释二。初徴。

  何以故。

  △二释。释意云。非济深广故。即开前总中救护众生。于中又二。初总护一切。

  此长者子发心救护(至)断痴惑出生死。

  △二约类别明。

  诸仁者此长者子为被四流漂汩者造大法船。

  汩者流急之貌。

  为被见泥没溺者(至)住界城者示诸脱门。

  言界城者。即十八界。一一根境识中。别别解脱故。

  在险难者导安隐处(至)界蛇所缠解以圣道。

  界蛇即地等四界。

  著于六处空聚落者以智慧光引之令出。

  六处空聚。痴闇无人。不以智光引之。必为尘贼所劫。

  住邪济者令入正济(至)令其趣入一切智城。

  △三总结所作。

  诸仁者此长者子(至)常乐顺行未曾违逆。

  △三具德无缺。

  诸仁者若有众生(至)应知展转倍更难得。

  有十三句。有一在已。已为希有。况有二三乃至全具。是故经云。展转难得。又复后后难于前前。故云展转。

  △四速证超权。

  诸仁者余诸菩萨(至)乃能亲近诸佛菩提。

  此依权修。

  此长者子于一生内则能净佛刹则能化众生。

  以依实教修行故也。谓以即于凡身。一生亦解行生故。千年之乌。不及朝生之凤。普贤行位。互融摄故。依实修者。悉皆能尔。胡不勉旃。文有十句。上二句总明具诸位行。

  则能以智慧深入法界。

  三入十住。

  则能成就诸波罗蜜则能增广一切诸行。

  四五入十行。

  则能圆满一切大愿。

  六入回向。又上四句。亦皆十地行。又上四义。义含通别。

  则能超出一切魔业(至)则能具足普贤诸行。

  此之四句。通诸地位。

  △二为善财赞菩提心。即是叹法。文二。初结前生后。

  尔时弥勒菩萨(至)令无量百千众生发菩提心已。

  △二正叹四。初标叹发心。

  告善财言善哉善哉(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正明赞叹发心之器。成其利益。

  善男子汝获善利(至)已为善友共所摄受。

  △三广举菩提心德释成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所以叹善哉获善利者何耶。

  △二释。意云。大菩提心具众德故。文有二百二十一句。皆通三种发心。顿具诸位功德。且分为二。初一百一十八句。明菩提心。遍该诸地。后一百三句。明菩提心。顿具诸位功德。又前多明信成就及解行发心。后段多明证位发心。是故经文多云得也。又前段明菩提心殊胜功德。高齐佛果。后段喻菩提心自在功德。广多无量。今初段中分二。初别明。文通横竖。横则一一发心。皆具诸句之德。竖则别配诸位发心。以从菩萨种性。至于究竟。不出三种发心。故光统配十二住。分十二段。初种性住。

  善男子菩提心者(至)能持一切诸世间故。

  今初三句。即种性住。故云如种如田亦如大地。皆是种子发生之义。

  △二明胜解行住中之益。

  菩提心者犹如净水(至)能放种种法光明故。

  △三极喜增上住。

  菩提心者犹如净目(至)一切愿中得自在故。

  皆初地中义故。

  △四戒增上住。

  菩提心者犹如大海(至)不染一切世间法故。

  △五增上心住。

  菩提心者如调慧象(至)能熏法界悉周遍故。

  △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菩提心者如善见药王(至)菩提心者如毗笈摩药。

  毗笈摩者此云普去。

  能拔一切诸惑箭故(至)能清一切烦恼浊故。

  △七诸谛相应增上住。

  菩提心者如如意珠(至)能护一切理心故。

  △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住。

  菩提心者犹如利刀(至)能㧞一切身见刺故。

  △九无相有功用住。

  菩提心者犹如卧具(至)能雨一切妙法雨故。

  △十无相无功用住。

  菩提心者犹如命根(至)出生一切觉分宝故。

  △十一无碍解住。

  菩提心者如好种性(至)不取声闻解脱果故。

  言寿行者。梵本云。则为磁石不吸声闻解脱果故。

  △十二最上菩萨住。

  菩提心者如净琉璃(至)能伏烦恼阿修罗故。

  梵本云。因陀罗网。网取烦恼阿修罗故。

  菩提心者如婆楼那风。

  此云迅猛风也。

  能动一切所应化故(至)一切世间应供养故。

  其中文义。皆与彼位相应。恐繁不属。故始于种子。终于惑习。明竖义彰矣。然断习等推功归本。由初发心。则横具诸德。于理明矣。

  △二总结。

  善男子菩提心者(至)普能摄取一切智道。

  即知功成。由于始篑。故初心具于诸德况复初后圆融。

  △二有一百三句。明菩提心自在功德。于中各有喻合之文。说听之人所见深远。故所引喻多非凡境。亦显不共菩提心故。虽通横竖。且约竖配。文分五段。初有七句。摄十住德。次有十句。摄十行德。三有九喻。摄十回向。四六十句。摄十地德。五十七句。摄等觉位。以金刚智。终成无上大菩提故。其间梵语。广如音义。翻对解释。今初摄十住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诸觉观烟不能熏害。

  觉心自性。离恶觉等。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一切智树初无所损。

  △二摄十行德。

  善男子譬如帝释着摩尼冠(至)烦恼龙蛇不能为害。

  △三摄十回向德。

  善男子譬如帝释着摩尼冠(至)犹如法界性清净故。

  △四有六十喻。摄十地德。即分为十。初四摄初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宝(至)一切功德悉于中现。

  △二有三喻。摄二地德。

  善男子如有宝珠(至)心王大宝余无及者。

  谓持戒头陀等净功德故。

  △三有四喻。摄三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令其具足智慧清凉。

  入诸禅定。离惑热等故。

  △四有四喻。摄四地德。

  善男子如须弥山(至)悉得同其一切智色。

  同一切智焰。得无漏故。

  善男子譬如波利质多罗树(至)百千劫熏所不能及。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七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八(入第七十八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五有四喻。摄五地德。

  善男子如海岛中(至)非业惑等能变其心。

  入尘利人。不染俗故。

  善男子譬如小火(至)而其心灯无减无尽。

  △六有六喻。摄六地德。

  善男子譬如一灯(至)种种暗障悉能除尽。

  般若现前。顿被闇故。

  善男子譬如灯炷(至)终不住于二乘解脱。

  △七有五句。摄七地德。

  善男子譬如迦陵频伽鸟(至)凡夫二乘悉不能及。

  善入方便。得自在故。

  △八有十四喻。摄八地德。

  善男子如人学射(至)一切见欲无明钩锁。

  无功发心。能灭相惑等故。

  善男子如有磁石(至)摧伏一切诸魔外道。

  △九有十喻。摄九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心无疲厌亦无染着。

  延寿益生等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无智不信谓为不净。

  △十有六喻。摄十地德。

  善男子譬如有药(至)诸烦恼病悉得除灭。

  谓除惑习。成一切佛法故。

  善男子譬如有人(至)扶疏荫映普覆世间。

  △五有十七喻。摄等觉位功德。

  善男子譬如金刚(至)一切余心所不能持。

  △四结释所属。

  善男子菩提心者(至)已得如是大功德故。

  谓上来多德。释获善利之言故。

  △二正授法界四。初授法体四。初摄入方便二。初牒问劝证。

  善男子如汝所问(至)学已成就无量功德。

  此下入第七十九经。

  △二求证方便。

  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至)开楼阁门令我得入。

  △二加令证入。

  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至)其门即开命善财入。

  先约缘加。令其就法亡言会旨。则佛法门开。故云前诣等。即开理智之门。示令悟入也。

  善财心喜入已还闭。

  后约因。自证悟佛知见。则入法界。从迷之悟。加行趣入。有门理之殊。证已契合。能所两亡。即妄而真。更无入处。故云还闭。

  △三见所证境二。初别明所见。二总显见相。前中有六。一见依报。二见正报。三见伴菩萨。四见诸佛。五见阁中主阁。六总见严具作用。此之六段。皆悲智之中所有。前中分二。初见。后益。前中有三。初直见一重庄严。

  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

  同虚空者。称法性故。上标。下列。

  阿僧祇宝以为其地(至)阿僧祇摩尼宝放大光明。

  后结。

  如是等无量阿僧祇诸庄严具以为庄严。

  △二依中有依。

  又见其中有无量百千(至)不相障碍亦无杂乱。

  一中见多。即微细门。亦主伴门。

  △三一多自在。

  善财童子于一处中见一切处一切诸处悉如是见。

  一处见多。即自在门。

  △二明得益。

  尔时善财童子见毗卢遮那(至)普见一切普申敬礼。

  △二见正报二。初总标。

  才始稽首以弥勒菩萨(至)不可思议自在境界。

  △二别显五。初见发心时。

  所谓或见弥勒菩萨(至)亲近供养悉皆明见。

  △二见其修行得法时。

  或见弥勒最初证得(至)受于无上菩提之记。

  △三随类摄生时。

  或见弥勒为转轮王(至)种种方便调伏众生。

  △四见处会说法二。初所处会殊。

  或复见为护世天王(至)诸菩萨众而演说法。

  △二显所说之法。

  或见赞说初地乃至(至)赞说一切佛灌顶门。

  △五总见行用。

  或见弥勒于百千年(至)以方便力现诸神变。

  △三见伴菩萨身云演说。

  或见诸菩萨入变化三昧(至)如是等一切诸功德门。

  即前与无量眷属。

  △四见诸佛摄化之德。

  或复于中见诸如来(至)种种不同悉皆明见。

  △五见阁中主阁。别明慈氏一生当作。于中有二。初见。

  又复于彼庄严藏内(至)住持教法皆悉不同。

  △二得益。

  尔时善财自见其身(至)忆持不忘通达无碍。

  △六见闻严具作用神变。于中十段。初闻网等演法三。初近闻。

  复闻一切诸楼阁内(至)悉闻其音敷畅辨了。

  △二远用。

  又闻某处有某菩萨(至)教化如是无量众生。

  △三得益。

  善财童子闻如是等(至)及诸解脱诸三昧门。

  △二见宝镜作用。

  又见一切诸宝镜中(至)三时忏悔回向发愿。

  △三见宝柱放光。

  又见一切诸宝柱中(至)或作一切诸光明色。

  △四见宝像威仪。

  又见彼阎浮檀金童女(至)曲躬瞻仰目不暂舍。

  △五璎珞等出生。

  又见彼真珠璎珞(至)一切皆以众宝庄严。

  △六莲华重现。

  又复见彼优钵罗华(至)三十二相庄严其身。

  △七宝地现像。

  又复见彼净琉璃地(至)及诸楼阁庄严色像。

  △八树现半身。

  又于宝树枝叶华果(至)兜沙罗色光明。

  兜沙罗。此云霜冰。

  帝青色光明(至)瞻波迦华色光明。

  瞻波迦。此云黄色。

  △九半月现。

  又见诸楼阁半月像中(至)种种光明普照十方。

  △十譬现本事。文二。初见慈氏修行随类摄生。

  又见诸楼阁周回四壁(至)修行诸度一切色像。

  △二睹所事友观喻善财。

  又见弥勒曾所承事(至)不思议事莫生疲厌。

  △二总显见相二。初法。

  尔时善财童子。

  先谓何力能见。

  得不忘失忆念力故。

  次以何眼见。

  得见十方清净眼故。

  次将何智见。

  得善观察无碍智故得诸菩萨自在智故。

  次依何位见。

  得诸菩萨已入智地广大解故。

  次于何处见。

  于一切楼阁一一物中(至)自在境界诸庄严事。

  后结前来所不说境。

  △二喻。

  譬如有人于睡梦中(至)能见如是自在境。

  喻显见相。所以有十喻者。所喻别故。然有二意。一喻能见因缘别故。二喻所见境相别故。且初意者。上一总喻能见所见。皆如梦事。大小无碍等。下九皆别。二喻自因力。随自业故。亦表善财凡命将终故。三四二句并喻缘力。龙鬼所持故。然鬼持自他不同。龙持自他同体。五喻友依报力。六是定力。七喻性空力。八喻法界自在力。九喻智定无二之力。大智海印之三昧故。十幻智自在力。

  △次约所喻境相别者。亦初总。余别。

  譬如有人将欲命终(至)得见一切庄严境界。

  临命现业喻。喻所见冥应。

  譬如有人为鬼所持(至)若有问者靡不能答。

  非人所持喻。喻所见能说。

  譬如有人为龙所持(至)于少时间谓无量劫。

  龙宫淹久喻。喻念劫圆融。

  譬如梵宫名庄严藏(至)种种差别不相杂乱。

  梵宫广现喻。喻一多无碍。

  譬如比丘入遍处定(至)一切境界悉皆明了。

  遍处定境喻。喻所见明了。

  譬如有人于虚空中(至)悉分别知无有障碍。

  干城依空喻。喻事理无碍。

  譬如夜叉宫殿与人宫殿(至)各随其业所见不同。

  同处异见喻。喻隐显自在。

  譬如大海于中悉见三千世界一切色像。

  海现三千喻。喻顿见近远。

  譬如幻师以幻力故(至)一切庄严自在境界。

  幻现众多喻。喻所见纯杂无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八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九(入第七十九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四事讫起定四。初警觉令起。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至)告善财言善男子起。

  亦弹指者。前来得旨。所谓忘言。此中得旨。令不滞寂。

  △二略示体相。

  法性如是。

  上句标示。下释所见之相。

  此是菩萨知诸法智(至)如幻如梦如影如像。

  从法智缘生。缘生故无自性。故云如是自性如幻梦等。

  悉不成就。

  结成上义。从缘无性故。事不成就。无性从缘故。理不成就。由不守自性。故能随缘。成上之法。虽成不离法性。故即事同之。法性如是。亦是性德自具。

  △三得旨而起。

  尔时善财闻弹指声从三昧起。

  △二问答所见二。初问。

  弥勒告言善男子汝住菩萨(至)知菩萨德了如来愿。

  问约亲证。推之在因。云住不思议。

  △二答。

  善财白言唯然圣者是善知识加被忆念威神之力。

  答约谦敬。推之在缘。云善友力。师资互推。反常情也。

  △二显法名二。初问。

  圣者此解脱门其名何等。

  △二答。

  弥勒告言善男子此解脱门名入三世一切境界。

  即此所入所见之境。

  不忘念智。

  即能入能现之智。良以三世一如故。念劫圆融。随一世中。现三际之境。智入三世。了法空寂。与如冥契。故一念中。无所不见。

  庄严藏。

  有其二义。一以法性严故。一庄严中。包含出生无尽严具。如一阁中。见多阁等。二以无碍智。契圆融境。严如来藏。则本具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故此门中。具不可说解脱。上明主门。下眷属门。

  善男子此解脱门中(至)一生菩萨之所能得。

  △三穷严因之本源。于中乃有二番问答。初番穷其所归二。初问。

  善财问言此庄严事何处去耶。

  由上睹希奇摄力之后。忽然而失。故问其去处。

  △二答。

  弥勒答言于来处去。

  以从本流末故来。摄末归本故去。去不异来。故引之于来。一时并答。

  △后番彰其本起二。初问。

  曰从何处来。

  虽蒙引归来处。既不究终归。宁知本起。故复寻之。

  △二答二。初法。

  曰从菩萨智慧神力中来。

  谓智力缘作故来。

  依菩萨智慧神力而住。

  智力缘加故住。上相。下性。

  无有去处亦无住处。

  既从缘来。则无来去。故此严事。非在阁中而住。亦非别处特来。

  非集非常。

  从缘而来故非集。缘谢则灭故非常。若先定有处所。则堕常过。先有今无。则为断灭。则堕断过。

  远离一切。

  既离断常。何有生灭一异等相。故云得离一切。

  △二喻二。初龙王降雨喻。

  善男子如龙王降雨(至)如是境界不可思议。

  偏喻无来之来。

  善男子彼庄严事亦复如是不住于内。

  菩萨力故。

  亦不住外。

  自善力故。以内外因缘互夺。则内外两亡。

  而非不见但由菩萨威神之力汝善根力见如是事。

  △二幻师现幻喻。

  善男子譬如幻师(至)以幻力故分明可见。

  双喻来去。则无来去。

  彼庄严事亦复如是(至)大愿力故如是显现。

  △四核正报之性相二。初问从来二。初问。

  善财童子言大圣从何处来。

  上见慈氏从余处来。遽即设敬问法。未遑咨问所从。故此因前严事之来。便问来处。

  △三答具有三来处。初法身。

  弥勒言善男子诸菩萨(至)不断不常如是而来。

  约体实法身。即无来之来。来即无来。文有十对。

  △二报身。

  善男子菩萨从大悲处来(至)犹如影像而化现故。

  约相实报。从万行中来。亦犹净名从万行道场来矣。

  △三化身。

  然善男子汝问于我(至)摩罗提国而来于此。

  约用化现。随机熟处而来。此三即是法报化身。亦体相用。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后唯约事。中具理事。摩罗提者。具云摩罗耶提数。摩罗耶者。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数云中。谓其山在此国中故。或国中近此山故。

  善男子彼有聚落名为房舍有长者子名瞿波罗。

  瞿者地也。波罗云守护。即守护土地及心地故。

  为化其人令入佛法(至)故住于彼而从彼来。

  △二问答生处二。初问。

  善财童子言圣者何者是菩萨生处。

  由前经云。从生处来。故今穷之。

  △二答二。初通明诸菩萨生处三。初正答生处。

  答言善男子菩萨有十种生处何者为十。

  十中皆上句为能生之行。下句为所生之家。

  善男子菩提心是菩萨生处生菩萨家故。

  谓若发菩提心。则是菩萨名为生家。

  深心是菩萨生处生善知识家故。

  若有深心。则见善友。

  诸地是菩萨生处生波罗蜜家故。

  若得诸地。则满诸度。

  大愿是菩萨生处(至)是菩萨生处生佛家故。

  教化众生。即是觉他。

  智慧方便是菩萨生处生无生法忍家故。

  有智慧故。了法无生。有方便故。不取无生之相。不滞二乘之寂。故生无生忍家。余可思准。上句亦通所生思之。

  修行一切法(至)生过现未来一切如来家故。

  △二明生缘眷属。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方便善巧为父。

  般若为母。方便为父。略有三义。一实智虚凝。与阴俱静。权智流动。与阳齐波故。二亲生法身。实由般若。若无方便。多共二乘。成菩萨种。乃由方便故。三内解外济。如父母故。

  檀波罗蜜为乳母。

  檀以福资。

  尸波罗蜜为养母。

  尸以防护。余可思耳。

  忍波罗蜜为庄严具(至)成就菩提为能净家族。

  △三校量显胜二。初总辨生家胜。

  善男子菩萨如是(至)沙门婆罗门恭敬赞叹。

  △二别彰智胜。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至)于一切趣通达无碍。

  △二别显慈氏生处。文二。先彰实报等周法界。

  善男子我身普生一切法界。

  文有十句。上句总。次八别。

  等一切众生差别色相(至)一等切菩萨愿。

  △后一结。

  而现其身充满法界。

  △二显为顺机当现生殊二。初现生。

  善男子我为化度(至)拘吒聚落婆罗门家。

  拘吒此云楼阁。此聚落中。多楼阁故。或慈氏阁。在此中故。

  善男子我住于此大楼阁中(至)种种方便教化调伏。

  △二当生二。初正显当生所为。

  善男子我为随顺(至)于此命终生兜率天。

  如莲华者。有其三义。一释迦下种彼华开故。二昔因含果。如华未开。因亡果现。故如莲开。三闻熏含实。如莲未开。见实亡言。故云开悟。智论云。菩萨善根不遇如来智慧日光。翳死无疑。通证前义。

  △三结会三圣。

  善男子我愿满足(至)汝及文殊俱得见我。

  俱见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财表行。文殊信智。成正觉时。俱证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财当佛。慈氏现佛。三世圆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见。

  △四指示后友三。初劝往教问。

  善男子汝当往诣文殊师利善知识所。

  因位将极。令反照心源故。

  而问之言菩萨云何(至)彼当为汝分别演说。

  △二释劝所由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文殊已见。何为劝往。

  △二释。释意云。彼德深广。宿缘重故。于中有二。初明其行广。

  文殊师利所有大愿(至)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

  出生菩萨功德者。主信法门。长养一切善根故。

  善男子文殊师利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母。

  为佛母者。主般若门。住甚深智。见法实故。

  常为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师。

  为菩萨师者。具善巧智。通达解脱。究竟普贤行故。

  教化成就一切众生(至)究竟普贤所行诸行。

  △二显其缘深。已多成益。

  善男子文殊师利(至)与汝往昔同生同行。

  △三结劝重释三。初结劝。

  是故善男子汝应往诣文殊之所莫生疲厌。

  具上二义。应往勿疲。

  文殊师利当为汝说一切功德。

  △二徴释二。初徴。

  何以故。

  徴意云。何以的知。具前二义。

  △二释。

  汝先所见诸善知识(至)皆是文殊威神之力。

  释意云。以所成益。皆是彼力。故知行广缘深。若当见者。获益尤增。

  △三结德究竟。

  文殊师利于一切处咸得究竟。

  前见为信之首。后见为智之终。故云一切究竟。

  △五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此下入第八十卷。

  △第四明智照无二相。显前因法生果。体无分别。绝境智等诸二相故。又善财障尽惑除。未始动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更无二也。即信智无二。文但有三。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至)经由一百一十余城已。

  百一十义。已见上文。然此游城复有二义。一但从弥勒。至于文殊。自经百一十城。非连取前。二者加前百一十友。故云余城。即通取前友。普收诸法。归一照故。若尔前友此城。岂得同耶。亦有二义。一者友必依城。则一城一友。二者或于一城。值于多友。或求一友。历于多城。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顺表法故。

  到普门国。

  晋本中云。至普门国。显法差别。归无二相。即普门故。

  苏摩那城。

  苏摩那此云悦意。即华名也。谓智照一性。悦本心故。即德生城。

  住其门所。

  显解心已极。将入般若无二之门故。

  思惟文殊师利随顺观察周旋求觅希欲奉觐。

  △二见闻证入。此下即是所漏脱。文义如前说。然以极照无二心境两亡故。略无敬问。信解双绝。故不见现身。而反照未移信心。故申右手。又不见乃为真见。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文三。初摩顶摄受。

  是时文殊师利遥申右手。

  始信该于极果。故曰遥申。随顺行成。故曰右手。

  过一百一十由旬。

  彻过前位故。然过城约超封域。由旬明超数量。又前越诸位断德。后越诸位智地。

  按善财顶。

  按顶表于摄受。亦以普法置心顶故。信至极故。

  △二诲示法门。即举失显得。谓若离信根等。不了法性等。反显善财有信根等。能了法性等。于中有二。初列所阙行法。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文有九句。前七阙因。

  若离信根。

  一阙行本故。

  心劣忧悔。

  二求小故心劣。处生死而忧悔。

  功行不具。

  三横不具。

  退失精勤。

  四竖不进。

  于一善根心生住着。

  五滞一善。

  于少功德便已为足。

  六不广求。

  不能善巧发起行愿。

  七不起无住行愿。后二阙缘。

  不为善知识之所摄护不为如来之所忆念。

  △二不能成益。有十五句。

  不能了知如是法性(至)如是所行如是境界。

  前五约所知事理。

  若周遍知若种种知(至)若证知若获得皆悉不能。

  后十约能知分齐。例前诸文思之。又前九中。初一信根。是所阙因。余皆不能成就利益。若约法功归于信。若约人论前友之法。皆由文殊。

  △三结益归本。文有十句。

  是时文殊师利宣说此法(至)成就阿僧祇法门。

  前九结益甚深。初一总。余八别。

  具足无量大智光明。

  即般若方便。

  令得菩萨无边际陀罗尼(至)无边际神通无边际智。

  即智波罗蜜。

  令入普贤行道场。

  举足下足皆与普贤行相应故。

  及置善财自所住处。

  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无住住故。又普贤道场。即法界理。自所住处。即文殊智。此亦义同。示于后友普贤之境。

  文殊师利还摄不现。

  后之一句。摄用归本。所作竟故。信穷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现。

  △三转遇胜缘。修行敬事。

  于是善财思惟观察(至)受行其教无有违逆。

  然此诸友及后普贤皆无指授者。表证法界。离此彼相故。此三千友乃有多义。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益。二者顺后。为入理方便。又通论诸友。更分三分。初文殊一人。为信心之始。次至后文殊。为智满之终故。此总见三千等友。后之普贤。理智无二。又前诸友一一各逢。即是纯门。此中诸友一时顿见。即显杂门。后普贤一人具前诸友。即纯杂无碍。又此诸友所得法门。受行各别。文所不具。结广从略。故总云三千耳。

  △大文第五。显因广大相。以前照理无二。显其甚深。方堪成佛。广大之因。以随一一因皆称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摄相归体。普贤法界即秘密重重。若以二圣相对。则文殊为能证。若以二圣对善财。则文殊亦为所证。未得般若。今证得故。文中分三。初依教趣求。有二十六句。

  增长趣求一切智慧。

  上一标求佛果。后一总观圆因。中间诸句义通前后。皆是趣佛之因。并是解脱境。故摄为十对。

  广大悲海益大慈云(至)安住菩萨寂静法门。

  上四四等。普周寂静即舍故。

  普缘一切广大境界学一切佛广大功德。

  此二福智。无外缘境。是智慧故。

  入一切佛决定知见增一切智助道之法。

  此二入正增助。

  善修一切菩萨深心知三世佛出兴次第。

  此二修因知果。

  入一切法海转一切法轮生一切世间。

  此三入法现生。

  入于一切菩萨愿海住一切劫修菩萨行。

  此二证愿修行。

  照明一切如来境界长养一切菩萨诸根。

  此二照上增下。

  获一切智清净光明普照十方除诸暗障。

  此二得实照权。

  智周法界于一切佛刹(至)普现其身靡不周遍。

  此二智周身遍。

  摧一切障入无碍法住于法界平等之地。

  此三摧障入理。其入无碍法。向上成无二碍。向下即成无碍法界。其住平等地。即前文殊自所住处。

  观察普贤解脱境界。

  后总句即前普贤行道场。以是显因广大相故。文殊通指善财普观。不同前文一友指于一友。良以普观方是普贤故。

  △二闻睹前相二。初闻有十三句。

  即闻普贤菩萨摩诃萨名字。

  上一闻人名。即闻二字贯下诸句。此中闻者。非从一人多人闻之。即称法界而闻耳。后十二句闻于行位。

  行愿助道正道。

  上三可知。

  诸地。

  普贤位中自行依地。及圆融所摄地也。上句为总。下八句别。

  地方便。

  加行。

  地入。

  入心。

  地胜进。

  出心。

  地住。

  住心。

  地修习。

  修施戒等。

  地境界。

  即第一遍行真如等。为所证境。亦是所得分齐之境。

  地威力。

  即神通作用摧邪摄生等。

  地同住。

  即同依佛智而住。

  △二明睹二。初仰德修观。

  渴仰欲见普贤菩萨。

  闻前人法。故生渴仰。

  即于此金刚藏菩提场(至)一切宝莲华藏座上。

  正明修观菩提场者。是所观处。金刚藏者约表。即于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体中金刚智内。起一切因陀罗网普贤心观。约事即前其地金刚。而蕴德具严。故名为藏。然此经体势。应具十会以顺无尽。又始起觉场。义应归本故。今且依文。对前本末二会。即是摄末归本之义。是以善财不假别指。便于初会始成之处如来座前。而起观求。

  起等虚空界广大心(至)趣如来十力究竟心。

  正显观心。有十一句。皆称普贤境而起于心。故后得见。

  △二睹见希奇二。初结前生后。

  善财童子起如是心时(至)普贤菩萨同善根力故。

  兼显见因。

  △二正睹希奇二。初见瑞相。

  见十种瑞相何等为十。

  十句五对。各前句明所依净土。后句明其住处众生。

  所谓见一切佛刹清净(至)心常念佛是为十。

  △二睹光明。

  又见十种光明相(至)广大誓愿周遍法界是为十。

  前瑞则直见一重净刹。此明重见。又前粗此细。前体相此业用。然皆是普贤依报之刹。

  △三见闻证入三。初结前生后。

  时善财童子见此十种(至)我今必见普贤菩萨。

  由睹前相生必见心。

  增益善根见一切佛(至)生决定解得一切智。

  △二起观增修。

  于时善财普摄诸根一心求见普贤菩萨。

  摄散住定。

  起大精进心无退转。

  䇿勤无退。

  即以普眼观察十方(至)皆作得见普贤之想。

  观其体遍。以法界为身故。

  以智慧眼观普贤道(至)大悲坚固犹如金刚。

  悲智横广。

  愿尽未来常得随逐(至)入如来境住普贤地。

  得果圆因。此乃总摄诸观。行人欲见。当仿此修。离此观心。见亦非胜。

  △三正明见闻证入二。初正见闻证入二。初得益因圆四。初见身得益二。初见胜身四。初总见胜德身相。

  时善财童子即见普贤菩萨在如来前众会之中。

  由前于菩提场师子座前起胜想故。

  坐宝莲华师子之座(至)一切菩萨无能观察。

  △二别见毛孔出生。

  见普贤身一一毛孔(至)令诸菩萨生大观喜。

  毛孔出生。广遍法界。实则重重无尽。略显二十重。亦对前善财渴仰所起十一心故。其初等虚空广大等五心。遍此诸句。余之六心。别生诸句。且除初句。

  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至)众会道场雨摩尼宝。

  此之五句。由前观道场明了心故。出云等皆严道场。

  见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刹(至)护持一切如来法轮。

  此三句由前入佛法海心。

  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无依止者为作依止。

  此一句及最初一句。由前化众生界心。

  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令纯染众生皆得清净。

  此四由前净一切国土心。亦兼化众生心。

  见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增长大法成一切智。

  后六句由前住一切劫及趣如来十力究竟心。并如文思之。是知各由自心所见分齐。

  △三重观体内包含二。初结前生后。

  尔时善财童子(至)身心遍喜踊跃无量。

  △二正显包含亦二。初见三千。

  重观普贤一一身分(至)如是等事悉皆明见。

  △二类通十方三际。

  如见此世界十方所有(至)各各差别不相杂乱。

  △四结通周遍。

  如于此毗卢遮那如来(至)一切如来游戏神通。

  文有四重举类。遮那末句总结尘中普贤。是知前则身中包含法界。广无边故。显其普义。今则全此含法界身。潜入尘中。调柔无碍。明其贤义。内外周遍。限量斯尽。故名普贤。

  △二得深益。

  善财童子见普贤菩萨(至)皆现在前智波罗蜜。

  既得智度。已彰地满。况十表无尽耶。

  △二摩顶得益三。初摩顶。

  善财童子既得是已普贤菩萨即申右手摩触其顶。

  △二得益。

  既摩顶已善财即得(至)微尘数三昧而为眷属。

  前向外观。故得智度。此摩顶亲证。故得三昧。

  一一三昧悉见昔所未见(至)微尘数一切智净光明。

  △三结通。

  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佛(至)所得法门亦皆同等。

  良以善财等普贤故。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九


卍新续藏第 07 册 No. 0234 华严经疏注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二十(入第八十卷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三明因深广。因深则果厚故。文分为三。初问答审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至)唯是如来之所能知。

  △二显因深远三。初别明求菩提行二。初顺显所行。

  普贤告言善男子(至)修行佛法护持正教。

  △二离过成德。

  善男子我于尔所劫海中(至)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二通明悲智行。

  善男子我庄严佛土(至)劫海可尽此无有尽。

  △二别明求法行二。初反显无不能舍。

  善男子我法海中(至)一切所有而求得者。

  一文尚无所不舍。况全部耶。以一文即一切之一。如海一滴故。

  △二显求所为结说无尽。

  善男子我所求法(至)佛刹微尘数劫海说不可尽。

  △三结因成果二。初结因。文有十句。

  是故善男子我以如是助道(至)大志乐力修功德力。

  上四缘因。

  如实思惟一切法力智慧眼力。

  此二了因。

  佛威神力大慈悲力净神通力善知识力故。

  后四通于缘了。以有成果之功故。皆云力也。

  △二成果。

  得此究竟三世平等清净法身。

  由了因故。得法身果。

  复得清净无上色身。

  由缘因故。得色身果。

  超诸世间随诸众生(至)令其见者靡不欣乐。

  △四观用无涯三。初举益劝观三。初标。

  善男子汝且观我如是色身。

  △二释二。初明难见闻。

  我此色身无边劫海(至)千亿那由他劫难见难闻。

  △二见闻皆益三。初不退菩提益。

  善男子若有众生(至)见闻我者皆亦如是。

  △二善根成熟益。

  或有众生一日一夜(至)或生欢喜皆得成熟。

  △三总结多门。皆不退成熟。

  善男子我以如是等(至)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上多门皆不退。下种种皆成熟。

  善男子若有众生(至)必得生我清净身中。

  净刹可生。身云何生。此有二义。一约法性身刹。与刹为体。名清净刹。与身为体。名清净身。从能依有殊。欲显所依体一。故言生身。二约相用。净刹是所依之刹。净身则身内之刹。欲显身土互融。故言生净身耳。

  △三总结。

  善男子汝应观我此清净身。

  △三观见奇特三。初见毛内含三世间。

  尔时善财童子观普贤(至)如是等事各各不同。

  △二见普贤身。遍诸刹中。出生大用。

  又见普贤于一一世界海中(至)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自见己身等普贤化。

  时善财童子又见自身(至)诸世界中教化众生。

  △三校量显胜三。初校量善根。

  又善财童子亲近佛刹(至)算数譬喻亦不能及。

  △二校量所入刹海。

  是善财童子从初发心(至)一切毛孔悉亦如是。

  △三双结上二超胜之相二。初别明横竖深广。

  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毛孔刹中。

  于中有三世间。

  行一步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

  显横广。

  如是而行尽未来劫。

  明竖穷。

  犹不能知。

  显其深远。

  一毛孔中刹海次第刹海藏。

  藏约包含。

  刹海差别刹海普入。

  普入约广遍。

  刹海成刹海坏刹海庄严所有边际。

  上器世间。下智正觉世间。

  亦不能知佛海次第(至)集菩萨众海散所有边际。

  后众生世间。

  亦不能知入众生界(至)如是等海所有边际。

  △二总结平等周遍。

  善财童子于普贤菩萨(至)不于此刹没于彼刹现。

  不于此没彼现者。以没现相。如法性故。以彼此相相即故也。

  念念周遍无边刹海(至)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二位满齐佛。

  当是之时善财童子(至)得普贤菩萨诸行愿海。

  上句明自得。余皆等上。

  与普贤等。

  等因圆。

  与诸佛等。

  等果满。此下别显等相。

  一身充满一切世界(至)解脱自在悉皆同等。

  此即义当觉。因位既满。更无所修。故但说等。不辨更求。此则一生顿成。行布亦足。非唯但约理观初后圆融。

  △二闻佛胜德难思。前长行但显因圆。此偈颂方陈果用。非颂前文。然有二意。一对普贤。普贤意云。上来见我难思之德。尚是因位。今示汝果。尤更甚深。二对善财。善财等佛。但是因圆。以果海离言故。不说成佛。今寄现佛之德。以显善财得果之相。故长行偈文因果绮互。文中有三。初有四颂。标举佛德。诫听许说。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即说颂言。

  汝等应除诸惑垢(至)未曾分别起想念。

  △二长行举众渴仰欲闻。

  尔时诸菩萨闻此说已(至)作是念已深生渴仰。

  △三广陈德相。令众求满二。初长行重诫。许说分齐。

  尔时普贤菩萨(至)今我欲说佛功德海一滴之相。

  △二偈颂。广显佛德难思。九十五偈。分之为二。初九十三偈别叹佛德。于中前八十偈法说。后十三偈喻明。然通赞毗卢遮那十身圆满二十一种殊胜功德。实即应分二十一段。且为十九。后三合故。初有二偈。即于所知。一向无障碍转功德。

  即说颂言佛智广大同虚空(至)念念示现无边事。

  谓佛无障碍智。于一切事。品类差别。无著无碍故。

  △二有一偈。明于有无。无二相。真如最清净。能入功德。

  随众生心种种行(至)而佛本来无动念。

  谓了真如无二。故无动念。

  △三有三偈。即无功用佛事。不息休功德。

  或有处处见佛坐(至)心不净故不闻者。

  谓住佛无住处。作佛事不休息。故云或见等。

  △四有十五偈。即于法身中所依意乐。作事无差别功德。谓由诸佛所依智同益众生意乐同报化作用同故。前经云得佛平等。亦同摄论四种意趣中平等意趣。故此广列诸佛皆互相遍。此释已妙。今更以文理证。此诸佛皆遮那之身。谓此文言。此三千界。阿閦在中。阿閦如来本在东方。今云在此。明不异此。又无量寿佛月觉如来。皆遍十方。岂容隔此。又皆言或见。则知一佛随见不同。若言别赞余佛。直言阿閦在此。何成赞德。况华藏刹海。皆遮那化境。无量寿等。未出刹种之中。岂非是此佛耶。法华央堀并说。十方分身。故知法藏别缘十六王子。皆方便说。以理推之。皆是如来海印所现。何缘不说自所现佛。而说他耶。故知贤首佛等皆本师矣。

  然此段文亦兼显第十七随其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文中有三。初八偈主伴严土摄生同。

  或见清净大菩萨(至)说法除灭众生翳。

  △二有四颂。明微细含容转法同。

  一一毛端不可说(至)毗卢遮那转法轮。

  △三有三偈。总摄多门。结前生后。

  或见世界不清净(至)我说少分汝当听。

  △五有三偈。即修一切障对治功德。

  或见释迦成佛道(至)随众生心皆示现。

  谓一切时常修觉慧。治六蔽等故。既云已经多劫。则不定始成。

  △六有三偈。即降伏一切外道功德。

  或见究竟波罗蜜(至)犹如幻师现众像。

  初二即教证二道。后一现所摧同类之身。

  △七即生在世间。不为世法所碍功德。于中有四。初八相现世无碍。

  或现兜率始降神(至)或见正修诸妙行。

  △次三处天宫殿无碍。

  或见如来清净月(至)莫不于中现其像。

  △次六随世巧化无碍。

  于彼然灯世尊所(至)如是展转陪过此。

  △四有二偈。结叹无碍之智。能遍随机。

  佛智通达净无碍(至)随众生心皆示现。

  △八安立正法功德。于中亦四。初明立三乘法轮。

  如来住于无上道(至)不使众生有惊怖。

  末句之中。兼显业用。

  △二明立六度道品对治法。

  如来普演广大音(至)无量方便诸法门。

  △三明一音随类闻法不同乃至无量。

  龙神八部人非人(至)悉是如来方便力。

  △四有四偈。明平等语业而应一切。

  涅槃寂静未曾异(至)普照世界除烦恼。

  △九有三偈。明其授记功德。

  具足清净功德智(至)随所应化示佛道。

  记别过未如现在。故云悉明见。

  △十有四偈。明示现受用变化身功德。

  究竟虚空十方界(至)现斯苦行摧异道。

  △十一有二偈。明断一切疑功德。

  或持彼戒为世师(至)方便皆令住佛道。

  谓于一切境。善决定故。能断他疑。

  △十二令入种种行功德。

  或现上服以严身(至)然后舍去无知者。

  谓遍了一切有情性行。随根令八故。

  △十三有一偈。即当来生妙智功德。

  如来无碍智所见(至)种种教化令成就。

  谓佛知久远故。

  △十四有五偈。随其胜解。示现功德。

  譬如幻师善幻术(至)靡不于中现其影。

  谓随解现身故。

  △十五有三偈。即无量所依调伏有情加行功德。

  譬如净日放千光(至)普使除灭三毒火。

  意云。佛智为无量。菩萨谓伏众生加行之所依故。

  △十六有二偈。明平等法身波罗蜜多成满功德。

  如来清净妙法身(至)当于佛体如是观。

  然同摄论法身。具五种相。初句白法为相。以是极果圆满自在故。次二句不思议相。次一是无二相。次一无依相。次句常住相。次句二喻者。空?喻。无依梦喻。非有无二相。余不可喻。或略不喻。

  △十七有一偈。明随胜解示现差别佛土功德。

  三界有无一切法(至)无有依空而住者。

  既随解而现。故不可喻。此偈亦总拂前喻。如山林等必不依空。有等必然不能喻佛。

  △十八一偈。明三种佛身方处无分限功德。

  大海摩尼无量色(至)随应而现无所住。

  △十九有一偈。摄三种功德。

  虚空真如及实际(至)可以显示于如来。

  同法性等。即穷生死际。常现利乐一切有情功德。等虚空。即无尽功德。等实际。即究竟功德。以不如实际之际。穷未来际故。

  △二有二偈。结德无尽。劝信勿疑。亦是别显无尽功德。虽是总结。即当别文。初一结德。

  刹尘心念可数知(至)无能尽说佛功德。

  △后一劝信。

  若有闻斯功德海(至)慎勿于此怀疑念。

  古德亦有将此二偈。为一部流通。已如前说。

  △四谦赞回向。

  法性深广难思议(至)普令含识证菩提。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