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10 册 No. 0263 圆觉经析义疏

No. 263-A 圆觉经析义疏大义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初通叙大义。

  具足大方广。笼罗世出世法。名之为圆。贯通本始妙。照彻凡非凡心。目之曰觉。非名色之可色。讵音声所能声。结集者不得已而声之。强云如是我闻。又不得已而色之。强云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谕兹。则圆觉不离当处。佛果无容外求。其如凡外梦沉长夜。梦重梦而醒期莫由。权小华起翳睛。华再华而净眼靡现。故劳婆伽至尊。于不二境。现诸净土。并致法身清众。依净觉天。起大悲云。主伴重重。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古德目此为六种成就。亦即以此为证信叙焉。或谓本经叙阙发起。私曰不然。试看文殊师利。创问如来本起因地。次请菩萨发清净心。后及末世修行。不堕邪见。佛亦郑重其机。裁分两义。谓总标真宗。别答前问。总标真宗者。总冠下文。信解修证。皆不离此真宗也。先示体。则曰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次彰用。则曰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等。别答前问者。向下一一别答前来文殊之问也。答初问。则曰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次徴释云何无明。谓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如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修圆觉者。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末总结云。是则名为因地法行。随答次后二问。则曰菩萨因此发清净心。末世依修。不堕邪见。据此则普贤等十章。皆依此文殊章而发起也。叙分既竟。正宗当陈。遵照华严疏例。大章分为四分。第一三问三答生信分。第二两问两答开解分。第三四问四答教修分。第四一问一答示果分。生信分中。三问三答者。第一即普贤章也。据普贤有略问。有详质。有结请。略问者。由前佛答文殊。谓本起因地。皆以圆照清净觉相。普贤意以圆觉清净境界。非修行不能契入。但不知云何修行。方能契入也。详质者。承前章。知是空华。即无轮转等义来。空华即幻。故曰设知如幻者。则身心亦幻。若更用身心历事进修。则是以幻还修于幻。则幻幻云何修耶。又既知如幻。更历事修。必令诸幻尽灭。若必尽灭。则无有心。向后凭谁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又既知如幻。本来不用修习。若不修习。则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既无观行。曾不了知如幻境界。又无事修。令妄想心如何解脱。结请中。承上不修有如是之失。正显决定应修。但不知作何方便。渐次修习。乃能永离诸幻。答中先云。种种幻化。生于觉心以为义本。次云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灭尽。觉心不动。正释前疑。末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既觉。亦无渐次。以酬其请。复总结云。依此修行。乃能永离诸幻。亦是答前。云何修行之问也。按普眼有三请四义。由上章佛答普贤离幻法门。教以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普眼意以有正方便思惟修行者。或可悟入。若无此者。未免迷闷。故连申三请。初正请有四义。初问修行渐次。二问云何思惟。三问云何住持。四问作何方便。二反请。若彼众生。无正方便思惟。闻佛说此三昧。心生迷闷。即于圆觉不能悟入。三结请。愿与慈悲。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假说方便。答中。先明二空观。灭除诸幻。以便进修。答正请中前三义。后示法界观。令其悟入。更进深玄。答正请中后一义。果能从此悟入。住持大圆觉场。同佛受用。无庸再请。其奈疑情不了。又劳刚藏出座也。按金刚藏菩萨。因前章本来成佛之语。遂代众致难有三。一云。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此以真难妄。不应复有也。二云。无明众生本有。何故复说本来成佛。此以妄难真。不应说成也。三云。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烦恼。此以本觉难妙觉。还应起惑为众生也。初难显自语相违。以众生本成。是佛自语。复有无明。违自语故。次难显世间相违。以无明本有。世间共计。复说本成。违世间故。三难显总成非量。以异生本觉。非始觉终无成理。如来妙觉既已成。不复再迷。三觉不明。故成非量。至观如来立法立喻。备悉开通。末复斥以虚妄浮心。多诸巧见。如是分别。非为正问。新学闻此。自应于大涅槃。生决定信。至下章弥勒谢前自知。齐此已前。为三问三答生信分竟。第二两问两答开解分中。第一即弥勒章也。由上章佛答金刚藏云。欲入如来大寂灭海。乃至云先断无始轮回根本等。弥勒意以轮回由于爱欲。爱欲起于六识。生灭无常。何能为本。故初问云何当断。轮回根本。其意以断。则须从赖耶边起。又根本既在赖耶。种性应兼出世。故次问于诸轮回。有几种性。若轮回局在分段。而变易即称无轮。无轮自应上修。故三问修佛菩提。几等差别。设有差别。即兼邪正。除邪归正。教化良难。故四问回心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至观如来应问而答。备悉周详。新学闻之。其间不无微解。况夫如来偏怜末世众生。教以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莫值外道。及与二乘等。现前新学。亦应有所感发。所以不结解分者。以正结解分。须待下之清净慧菩萨章也。由上章佛教末世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净慧意以起增上心。必是求佛所证。若尔。则诸来法众。理应先闻。故请为诸来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言重宣者。显前非不宣。今为末世众生。令代传也。但圆满觉性。非可遽得。故又问众生菩萨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至观如来。答初请有三。一约本觉。以显自性平等。二约不觉。及始觉。以明执幻成差。三约妙觉。仍显究竟平等。如是则诸来法众。于法王圆满觉性。亦略以悉其概矣。答次问有四。一谓劳虑永断。得法界性。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是名凡夫随顺觉性。二谓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虽断解碍。犹住见觉。是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三谓有照有觉。俱名障碍。是故菩萨常觉不住。是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四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乃至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同如虚空。是名如来随顺觉性。然末世闻此。虽可随顺修习。但任运成碍。不觉则难入佛乘。若果是顿圆之机。只须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如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闻此而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况复现前法众。亲见如来三业殊胜。面命耳提。于诸法王圆满觉性。未有不黑夜观火。白日看山者矣。齐此已前。为两问两答开解分竟。第三四问四答教修分中。第一即威德自在章也。按前信解二分。虽皆开示圆觉。却未指示观门。良以圆顿行人。根性猛利。言言见谛。句句明宗。若必令依观分门。反成钝置。故世尊于未悟之前。却祇散漫开示。今于既悟之后。大用繁兴。不假理观。略有二失。一自恃根性。妄慧照而误落有为。二不念尊贵。遇患难而易生退屈。大威德知时知机。说喻以请。而云譬如大城者。即喻圆觉妙心。清净法身之所依故。外有四门者。喻诸菩萨。欲证圆觉。随机分门。四法界皆可修故。然四法界。即三观所照之境。以是之故。如来应其所求。而示之以三种观门。至观三种观门。最初皆云悟净圆觉。明知其是悟后事也。又奢摩观中。而云以净觉心。取静为行。明是理法界境。三摩观中。而云以净觉心。起诸幻化。明是事法界境。禅那观中。而云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乃至云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明是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二法界境。末总结云。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一切圆证。即成圆觉。据此则始终。惟一圆觉也。此明三观行相。下明单复修习。辩音章中。菩萨名辩音者。应是往昔因中。修习轮观。成就无碍智慧。发起无碍辩才。今来辅佛扬化。仍以辩音为名。闻前章佛答威德。三观行相。甚为希有。良以观门虽同。根性不一。故闻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至观如来答处。有单修。有统修。有圆修。单修则三观皆能究竟。统修中。则三观所统。复各有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叠复修。则先后两不相违。具足修中除能统。则中后随宜。齐零修中。合能所。则随便俱得。至论圆修。则以圆觉慧。圆合一切。无离觉性。二十四轮。同归三观之中。一力圆修。共成二十五种。末复教以各安标记。随手结取。验知宿根。先后一门而入。然既称轮观。还应就此一门。轮替遍修。如是则无障不销。无行不成。修分中。还余两章。今且约净业章言之。按净业菩萨。因前章云。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故此兴问。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至观如来答处。而分迷识迷智。二种四相。迷识四相者。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依于憎爱。造种种业。由妄业故。妄见流转。谓人间天上也。厌流转者。妄见涅槃。谓声闻缘觉也。由此不能入清净觉。此约凡夫二乘。为识所迷。动念息念。皆归迷闷。迷智四相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转成赖耶。为己主宰。相续求道。皆不成就。以四相未脱故。如彼众生。微有所证。不忘能证之智。是即为智所迷。名为迷智我相。设悟能证为我。虽不认证。而于能悟不忘。是又为智所迷。名为迷智人相。为对彼我故。说名为人。至又能了彼证悟。为我为人。虽二皆不取。乃存有所了。是又为智所迷。名为迷智众生相。谓了此了彼。生生不已故。若更能觉彼能了。及与所了。而独以能觉为真。殊不知此觉。即是一切业智。犹如命根。是最后为智所迷。名为迷智寿者相。于此四相。不复迷执。即入净觉。若更于中。起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障净觉故。然此虽分四相。其实惟一我执。故后文处处发明。不离于我。又有我者。一切烦恼因之而生。是为大患。急须断除。观后偈云。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其意自见。此下即是普觉章也。按普觉请问有五。由上章劝依正修文云。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惟益多闻。但当精勤降伏烦恼。乃至云。求善知识。不堕邪见。普觉意以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初心道眼不明。真似难免误认。故初问。使诸众生。求何等人。盖求佛于众多人中指出求何等人。为善知识。又既求其人。必依其法。故次问依何等法。盖求佛说出。于彼所说法中。当依何等之法。而为轨持。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故三问行何等行。盖求佛说出。于彼所行行中。当以何等之行。而为专习。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故四问去何等病。盖求佛说出。于彼所得真似道中。当去何等似病。而存真药。又既得其道。还须发度生心。故五问云何发心。盖求佛说出。于权实顿渐偏圆中。当云何而发度生之心。至观如来答处。答初问。则曰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不住人天。不著闻缘。答次问。则曰身现尘劳。心恒清净。示有诸过。常赞梵行。答三问。则曰应当供养不惜身命。见彼示逆。不生恶心。答四问。则曰所证妙法。应离四病。一作。二任。三止。四灭。答五问。则曰一切众生。我皆令入究竟圆觉。于圆觉中。无取觉者。末总结云。末世众生。果其如是发心。自不堕诸邪见。齐此已前。为四问四答教修分竟。第四一问一答示果分中。即圆觉菩萨章也。菩萨名圆觉者。谓已证圆满觉性。示居因门。乃过来人也。恐末世众生。于修因证果之际。误正难分。故特为出众启请。而云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谓我等亲于佛前。蒙佛开示。于生信发解起行。已得开悟。至于证果。自应无误。无庸更问矣。第虑夫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按佛答通相方便。此前应有二义。一随分思察。二克期修习。今二俱不问。而独问云何安居者。扶戒律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者。为所依之法体也。至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者。亦为末世未悟。意求如来。于事相中。另开方便。为三观之入手处也。至下如来答处自知。按如来开示。有通相方便。有别相方便。有钝根修证。通相方便有四。一随分思察。二克期修习。三夏首安居。四示无误取。随分思察者。谓主持伽蓝。匡徒领众。有缘事故。不能专修。听其随分思察。如前普眼章中所说。克期修习者。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当立限期。长期百二十日。约上根一期事办。以四个月为限也。中期百日。约中根恐过长力倦。无若合中。促长期于两旬日也。下期八十日。约下根一期不成。还容再修。于中期仍减两旬。如是则下根者种。中根者熟。上根脱故。夏首安居者。谓克定之期限未终。安居之夏首已至。若入众安居。则修习之心约妄立。若固守克期。而安居之毗尼有违。如来悬念。预示以当作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不假徒众。示无误取者。谓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事水事火事天。奉时奉方奉尘。乃至二十五冥谛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损。故示之以终不可取。别相方便亦四。一奢摩方便。二三摩方便。三禅那方便。四遍修即佛。奢摩方便者。按前威德自在章所说。三观。皆约悟后之修。今约末世未悟。修奢摩时。最初从何下手。故云先取至静。谓先观一切众生。染着五欲。造种种业。从此眼不着色。耳不取声。鼻不染香。舌不贪味。乃至意不攀缘。则至静矣。此即以至静为方便。其次又以末世未悟。欲修三摩。最初从何处下手。故云先当忆想。诸佛菩萨。我当师之友之。仿修仿证。此即以仿修仿证为方便。又其次亦以末世未悟。欲修禅那。最初从何处下手。故云先取数门。盖即以数息观为方便。良以奢摩中。先取至静。不得意则堕落无为。滞于声闻缘觉。三摩中仿修仿证。不得意则流注有为。杂于凡夫外道。今则摄修证于数门。有为不落。化至静于计息。无为亦超。威德章禅那成时。超出碍无碍境。此数门乃其渐耳。遍修即佛者。谓三种妙观。皆为成佛正因。末世未悟。不得其门而入。今既蒙各示方便。应即以方便深修。或观观皆能究竟。或三观次第圆成。或前后交互。或单双齐零。或圆慧普照。圆合一切。如前二十五轮。名为遍修。但办恳心。必成巨益。即名如来出现。此名别相方便。钝根修证者。谓虽在末世。遇有根性通利者。如上所说三观。周遍修习。依因致果。不待言矣。设有根性迟钝。屡修屡废。皆由习业所障。应当勤求忏悔。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此又世尊悬念末世。为后后际众生。重结无尽未来缘也。正宗分毕。次当流通。即贤善首章也。据贤善首菩萨请问有五。一问此教名字。二问云何奉持。三问修习功德。四问云何护持。五问流布至地。如来答中。文虽隐显。义实相通。初云是经名大方广圆觉。乃至如来藏自性差别。汝当奉持。此显答初二问也。次云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此隐显答三五问也。(隐流布功德。显修习至地)向下一句。胜大千宝施。半偈超河沙小乘。正显功德。无漏难思。至于顿悟渐修。闻信宣说。即是流布。亦通奉持。末云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其身心。令生退屈。此答第四护持问也。于时即有火首金刚。大梵须弥护国天王。大力鬼王。各领眷属。陈白佛言。我等守护。是持经人。令不退转。由是观之。此经自应永远流通。而无壅滞也。

  圆觉经析义疏大义(终)

No. 263-B 圆觉经析义疏悬示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归命婆伽婆  所宣修证法  文殊师利等
  十二百千僧  三宝大威神  冥资蠡管意
  伫思腾义路  挥笔转文乘  用此摄含灵
  速成圆觉慧  观门如法炼  果海以时登

  将释此经。启以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能被教义。四所被机宜。五体性浅深。六宗趣通别。七传译纪略。八注释倡先。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第一教起因缘。有总有别。总为酬因酬请。显理度生。若原佛本意。则惟为一大事因缘。所谓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等是也。

  别则别就当经。有十所为。一为示因行有本故。良以欲行千里。贵在初步。设或因地不真。自致果招纡曲。为示行本。故说此经。如文殊问本起因地。而佛说一切如来。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等是也。二为示离幻即觉故。良以金屑虽贵。落眼成尘。设或一翳在眼。自致乱华盈空。为示远离。故说此经。如普贤问。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而如来答以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华。从空而有。幻华虽灭。空性不坏等是也。三为示修行渐次故。由上章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然众生无始迷真。久随妄转。不假思惟。云何便能知幻。虽知是幻。旋知旋忘。云何便能住持。是须于无方便中。假说方便。盖即以思惟为方便。亦即以思惟为住持。思惟为方便者。初心思惟。是入手处。故为方便。次心思惟。是正修不忘。后心思惟。是渐次深入。故总名住持。如是则一心入理思惟。即成观行。非彼散心思惟者。所可比耳。如世尊答普眼云。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等。其为示修行渐次者。在文历历可证。四为示穷尽深疑故。由前文殊章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普贤章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普眼章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诸佛世界。犹如空华。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于是金刚藏菩萨。通蹑前三章所说。以成三种深疑。一曰若诸众生。本来成佛。(此蹑普眼章义)何故复有一切无明。(此疑文殊章义)二曰若诸众生。无明本有。(此蹑普贤章。种种幻化皆生觉心。盖无明亦幻化也)何故复说。本来成佛。(此疑普眼章义)三曰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此蹑普眼章。众生本成佛道。普贤章。幻化生于觉心)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此疑文殊章。断无明成佛道。后应复起)然此皆根心之疑。能障正信。而世尊答以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等。其为示穷尽深疑者。亦在文历历可证。五为示离障顺觉故。良以本觉清净。永绝数量。由依二障而现浅深。于是乃有五种性起。如世尊答弥勒问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乃至云。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等。此为离障。故说此经也。又以妙觉圆满。本无差别。由依始觉。妄功用中。于是乃有五种随顺。设不随顺。终成违碍。如世尊答清净慧偈云。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无取亦无证。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入地永寂灭。大觉悉圆满。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乃至云。虽有多方便。皆名随顺智。此为顺觉。故说此经也。二义互成。故合为一义明之。六为示修必依观故。良以末法行人。惟重顿悟。不贵渐修。故顿悟必假禅观。而渐修唯事力行。殊不知舍禅观而力行。终不免误入岐途。故示修仍依禅观。如世尊答威德云。若诸菩萨。悟净圆觉。(意显下之奢摩乃悟后之修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此明断惑必依禅观)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明证真必依禅观)此方便者。名奢摩他。(辅行而修。故以方便名之)下之二观。义可准思。末复结示云。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等。正显进修。必依此故。七为示轮观随修故。良以前章三观。似有次第。谓先修奢摩。次修三摩。后修禅那。殊不知悟后之修。不必一定。盖以能修之机不同。所修之行亦异。但取其与能修相宜。与所修相近。相宜则易用。相近则易成。或单修。或双修。或圆修。或单双。双单随意合修。设或自心不决。仍复各安标记。志心求哀。依结开示。然亦观观互到。修修可凭。设或溺于前章。未免失宜失近。因示轮观。为行所依。如世尊答辩音偈云。无碍清净慧。皆依禅定生。所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顿渐修。有二十五种。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是知未成菩提之前。六度万行。皆依此为目也。八为示穷尽四相故。良以四相有二。一迷识四相。二迷智四相。迷识四相。起于枝末无明。能障小乘涅槃。迷智四相。起于根本无明。能障无上菩提。今经净业障菩萨。求佛开悟法性。令众作将来眼。故世尊示以穷尽四相。如世尊答净业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此示述识相也。又云。云何我相。谓诸众生。心所证者。(其心乃至证于如来清净涅槃皆名我相)云何人相。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悟已超过一切证者悉为人相)云何众生相。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了彼证悟为我。为人。不存证悟。故所不及。谓不及于心也。但于此存有所了。名众生相)云何寿命相。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一切业智。所不自见。犹如命根。名寿者相)此示迷智相也。二相穷尽。乃入如来清净觉海。其意在文可见。九为示四病应离故。良以作止任灭。药病双通。要在有住。及与无住。盖无住。则为进修方便。是名为药。有住则为入道障缘。是名为病。但为药之义。人或易见。为病之义。人所难明。故此经但教离病。设无住。即离也果其无住。则转病为药矣。又作止任灭二对。互为药病。以作则止治。止则作治。任则灭治。灭则任治古德云。住则印破。破则印住。乃善用此意者也。如本经普觉菩萨问云。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而世尊答以末世众生。求善知识。当求一切正知见人。心不住相。盖以心不住相。自应能离四病。亲近是人。将必不堕邪见。而住四种病矣。十为示真修实证故。由前十位菩萨。相沿请问。净土世尊。如问而答。其于信解修习之义。业已极力发挥。应无余蕴。其如说药不济病躯。话饼何益饥肠。故于后二章。进示修必真修。证须实证。修必真修者。要在克期取功。如第十一圆觉章云。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限期。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净居等是也。证须实证者。务以究竟为圆。如第十二贤善首章云。是经惟显如来境界。惟佛如来。能尽宣说。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渐次增进。至于佛地等是也。此依一经大义。别示十缘。微细分之。应有无尽。以此经直通于圆。如华严十十无尽。教起因缘门竟。

  第二藏乘分摄者。谓如来一代圣教。约想相含摄。有三藏。有二藏。约修证权实。有三乘有五乘。约品类详分。有九分。有十二分。应知此经。于诸彼彼法中。各何摄属。故次第明之。

  言三藏者。一修多罗。亦名修妒路。或名素怛缆。盖梵音楚夏不同。此云契经。或翻为线。按五印土。呼线席经。井索圣教。皆名修多罗。若尔应翻圣教。古德见此方圣教称经。故分取席经经字。既顺此方。亦不失彼圣教之义。不取席线。及井索者。此方不贵故。非是圣教故。但经上加契字。乃借义助名。显是契理合机之经故。又经有多义。如杂心五义等。见华严悬谈。又虽有多义。不出贯摄。如佛地论云。能贯能摄。故名为经。谓依佛圣教。贯穿所应说义。摄持所应度生故。正说定学。兼通戒慧。二毗奈耶。亦名毗尼。盖梵音赊切耳。此云调伏。谓调练三业。制伏过非故。调练通于止作。制伏唯明止持。就所诠之行彰名。或翻为灭。谓灭惑业。得灭果故。亦名波罗提木叉。此翻别解脱。谓三业七支。各别防非。现前无违犯故。又拣异道共。及定共戒。故名为别。此从因得名。亦可言果。以解脱即果也。亦翻随顺解脱。谓随顺有为无为。二解脱果故。此从果得名。亦可言因。以随顺即因也。或名尸罗。具云翅怛罗。此云清凉。谓离热恼因。得清凉果故。此双从因果得名。正诠戒学。亦兼定慧。三阿毗达摩。亦名阿毗昙。亦梵音赊切之异。此翻对法。法有二种。一胜义法。所谓涅槃是善。是常。故名胜义。二法相法。通四圣谛。世出世异。及因果异。故名法相。对亦有二。一对向涅槃。二对观四谛。其能对者。皆无漏净慧。及相应心所。以对果对境。分二对名。旧译为无比法。以无漏净慧。最为胜故。此明惟依能对立名。亦名优波提舍。此翻论议。谓问答辩论。议邪正故。亦名磨怛哩迦。此翻本母。以教与义。为本。为母。生解行故。正诠慧学。兼亦摄二。此三云何名藏。以含摄故。今经何所摄属。正属经藏。始终多说定故。若以此摄彼。亦兼余二。以普眼章。远离诸幻。圆觉章。三月安居。皆重戒故。十二大士。相沿致问。净土世尊。如问而答。同论议故。言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即前三藏。诠示声闻理行果故。名声闻藏。全示菩萨理行果故。名菩萨藏。不开辟支者。以辟支多不借教。出无佛世。佛在世时。摄属声闻。以与声闻理果同故。若以教行别者。亦可闻三乘为三藏。但古皆不开。今亦应尔。若明摄属者。此经属菩萨藏摄。以经中虽存声闻之名。不取声闻理行果故。如弥勒章云。若谓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又净业章云。一切众生。认四颠倒为实我体。乃至云。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又圆觉章云。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今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等。如是语类。皆欲拣弃小道。唯取菩萨理行果也。

  言三乘者。一声闻乘。依四谛法。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二辟支乘。依因缘法。殷勤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鹿车。出于火宅。三菩萨乘。依六度法。勤修精进。求一切智。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法华云。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于火宅。然有权有实。若住相之行。因果历别。则名为权。若从性起修。因果该彻。则名为实。若明摄属者。此经属菩萨乘摄。以经中问处答处。多言为菩萨故。又贤善首章云。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增进。至于佛地。如是则唯实一分摄。以是悟后之修。修即无修。如威德章。奢摩三摩等。皆云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故。不属余二。其义可知。若以此摄彼。亦可通收。以此经直通于圆。包含无量乘故。又贤善首章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

  言五乘者。一人天乘。依戒善禅定之法。求下界五欲。及上二界净妙之乐。法华经。喻以最小之车。二声闻乘。三辟支乘。四菩萨乘。此三即上之三乘。五佛乘。依万行因华。严一乘道果。法华经。喻以大白牛车。如云若是长者。乃至不与最小一车。犹不虚妄。何况长者。自知财富无量。欲饶益诸子。等与大车。是盖以最小之车。喻人天。等与大车。喻佛乘也。若明摄属者。此经属佛乘摄。如文殊发起。则曰。愿为此会。诸来法众。说于如来本起清净因地法行。贤善流通。则曰。是经唯显如来境界。是则因为果设。果成因绝。尚不属于菩萨。况夫余乘。若以此摄彼。虽人天不遗。譬夫一云一雨。三草二木。随分受润。试看如来说此经已。一切大众。闻皆欢喜。信受奉行。则人天普摄之义。可以意会。

  言九分。十二分者。通论圣教。有十二分。一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十一分。及三藏中正文之外。余有前后相承。贯穿契合等义。别为修多罗分)二祇夜。此云重颂。三和伽罗。此云授记。四伽陀。此云孤起颂。五优陀那。此云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本事。九阇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达摩。此云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议。孤山云。长行(契经)重颂并授记。孤起无问而自说。因缘譬喻及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论议俱成十二名。广如大论三十三。九分者。大小暂分。如法华小乘唯九部。(方便品偈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古德释云。小乘谈理狭隘。故无方广。(非是全无。但无至方至广)不言成佛。故无授记。(非全无记。但无授记成佛)请问方说。故无自说。(非是全无。但非直指)按智论说。大乘亦惟九部。古德释云。大乘多直显。故无因缘(非是全无。但不类戒因事制)譬喻(非是全无但不同信必喻诱)论议(非是全无。但不至算沙自困)之三。又古德云。部恐滥部秩。后易为分。若明摄属者。十二分中。此经正属方广。以题称大方广故。兼通八分。大疏云。贯摄之义通故。(即该契经)正宗一一有重颂故。(即该祇夜)记安心人。成就佛智故。(即该授记)因请方说故。(即该因缘)说佛因地法行故。(即该本事)六度非因涅槃非果。(即该未有)二十七喻故。(即该譬喻)普贤有徴。刚藏有难故。(即该论议)唯不摄伽陀自说本生等三也。问契经居多。何非彼摄。答。藏中契经。已全摄故。分中契经。此但少分。藏乘分摄竟。

  第三能被教义者。谓教海冲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变莫穷。以无言之言。诠言绝之理。运无变之变。应变态之机。机差教殊。义分多种。亦有不分。得少失多。今将有分。略为三章。一约宗分教。二约论辩义。三会通浅深。言约宗分教者。西竺东夏。弘阐之流。于一代圣言。或含为一教。或开为二三。再开之而至四五。人兼缁素。凡有一十八家。甲顺乙违。难尽他宗。事精理备。无越贤首。因依贤首祖师。略述五教。

  一小乘教。亦名愚法二乘教。异大乘故。逐机设故。随他语故。说诸法数。一向差别。以其拣邪正。辩圣凡。明因果。分欣厌。然其所说法数。唯七十五。但说人空。不明法空。纵说法空。少不明显。唯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未尽法源。故多诤论。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但明诸法皆空。未尽大乘法理。故名为始。但明一切法相。有成佛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谈法相。少及法性。其所云性。亦是相数。说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

  三终教。亦名实教。谓明缘起无性。一切皆如。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名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多谈法性。少及法相。其所云相。亦会归性。尽大乘说。故无诤论。

  四一乘顿教。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如思益经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经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等。既不同前渐次修行。又不同后圆融具德。故名为顿。总不说法相。惟辩真性。一切所有。惟是妄想。一切法界。惟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俱遣。呵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住等。别为一类离念机故。亦为对治空。有俱。三种著相人故。五圆教。谓统该前四。圆满具足。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故名为圆。所说惟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

  已上略出各义。令知大端。若广辨所诠。及断证分齐。具如华严悬谈。并贤首教仪等书。

  言约论辨义者。佛教本乎一心。心有差别。则教有支异。故如来说教。说此心也。诸祖判教。判此心也。今即以起信论中。一心差别。以明五重教义。准起信论。初惟以一心为本源。(论云。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即圆教分齐。二依一心开二门。一者心真如门。(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即顿教分齐。始教空宗。亦密示此门。以彼不知如来遣相。即为显性。故非彼分。二者心生灭门。(谓依如来藏。有生灭心。所谓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名为阿赖耶识)即终教分齐。分教相宗。亦密示此门。以彼不知佛说赖耶。通如来藏。故非彼分。三依生灭门明二义。一者觉义。(谓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是如来平等法身)即始教空宗分齐。二者不觉义。(谓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四依此义生三细。一依不觉故心动。名业相。二依动。故能见。名转相。三依能见。故境界妄现。名现相。五依此相生六粗。一智相。二相续相。(谓依智起念不断。即法执分别)三执取相。(谓妄生执取。即我执俱生)四计名字相。(谓妄计名字即我执分别)即小教分齐。(以断我执证我空。是小教义故)五起业相。(谓循名造业)六业系苦相。(谓随业受报)即人天分齐(又六道业报。即苦空观等之方便。亦小教分齐)。

  言会通浅深者。此经正属顿教。兼摄小始终三。直通乎圆。如贤善首章云。是经名为顿教大乘。顿机众生。从此开悟。其正属顿教可知。又云亦摄渐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让小流。其兼摄小始终三可知。又云乃至蚊䖟。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其直通乎圆可知。以饮水多少。皆具百川味故。此约贤善首章。通以会通。若别以会通者。教各有文。散在十一章中。繁不具悉。所冀学贤首者。当体心会教。借教通经。则经可通。而教可会矣。能被教义竟。

  第四所被机宜者。夫教因机设。机以教成。上说教义。已知能被宏深。今示机宜。略彰所被广大。复分两门。以尽拣收。一遵古所判。二依经所明。

  言遵古所判者。依古德开为二门。一料拣。二普收。料拣非机。则有五种。一谓乐著名相。以文为解者。二谓系滞行位。高推圣境者。三谓情尚于空。触言宾无者。四谓自恃天真。轻厌进修者。五谓固执先闻。担麻弃金者。如是皆名非机。反是皆机。若普收者。则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得闻之。无不获益。宿机深者悟入。浅者信解。都无宿种者。结缘成种。食金刚喻。可为譬也。

  言依经所明者。亦有料拣普收。二门。料拣者。按净业普觉二章。俱有十种非机。一者有妄业道。妄见流转。此六道凡夫。坚执四相者。二者厌流转者。妄见涅槃。此小教二乘。厌有趣空者。结此二种文云。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故知非机。三者心有所证。显有能证。此住位菩萨。犹有微细我相。以能证即我故。四者悟证有我。不复认证。此行位菩萨。犹有微细人相。以超我即人故。五者了彼证悟。不住我人。此向位菩萨。犹有微细生相。以存有所了。即众生相故。六者心照清净。觉所了者。此地位菩萨。犹有微细寿者。然既心照清净。则了已不存。当下即是。若更起心。觉彼所以能了之者。此觉则是一切业智。(业识上微细分别)所不自见。(业智不能照破自己。如眼不自见)犹如命根。即寿者相故。结此四相文云。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故知非机。此上共六种。详见净业章中。七者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名作病)拣云彼圆觉性。非作得故。(此显非机)八者任彼一切。随诸法性。(此名任病)拣云。彼圆觉性。非任有故(此显非机)九者于自本心。止息诸念。(此名止病)拣云。彼圆觉性。非止合故(此显非机)十者灭诸烦恼。一切永寂。(此名灭病)拣云。彼圆觉性。非寂相故。(此显非机)以上四种。详见普觉章中。若普收者。按清净慧章。从凡至圣。皆称随顺觉性。然既皆称随顺。自应咸是所被。无容拣弃。若果能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则作任俱销。于诸妄心。亦不息灭。则止灭咸停。若更能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则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宫。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如是则四相四病。尽是圆觉性门。六根六尘。全彰法界智境。是机皆被。有性咸收。楞严云。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圆觉妙心。亦复如是。凡诸有生。幸勿错过。所被机宜竟。

  第五体性浅深者。夫圣言无定。大小通关。真教难评。浅深异体。今依本经大旨。通收古德所说。略为三章。一开为十种。(清凉疏华严等)二合为四门。(圭峰注圆觉等)三总以会通。

  言开为十种者。一音声语言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性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此之十种。前浅后深。言尽理圆。详华严悬谈。

  言合为四门者。即上十种。圭峰束而为四。一随相门。二唯识门。三归性门。四无碍门。随相门中复有。二种。一声名句文体。谓大小乘教。或以声为教体。摄假从实故。或以名句文为教体。以体从用故。今通取之。以假实体用。递互相资。而为教体。二通摄所诠体。以声名句文。但属能诠。若无所诠之义。不成教体故。必通摄所诠。文义相随而为教体。唯识门者。以上能诠所诠。皆唯识现故。唯识云。唯遮外境。识表内心。离识之外。更无别法。释论亦云。十地经者。彼圣者金刚藏。识所变影像。为增上缘。闻者识上。影现似彼法门。展转传来。说名为教。是知一切诸法。皆是识心所变影像。故以唯识为体。归性门者。以上识心无体。唯是真如故。然有二义。一约生灭门。真如随缘变起识境。诸法从缘无性。会归唯一真如。如起信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华严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以归性为体。二约真如门。不变名真。不坏名如。惟此可为教体。显有变有坏者。非教体故。如起信论云。一切诸法。惟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惟是一心。故名真如。维摩经文。殊叹维摩诘曰。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名真入不二法门。故惟以归性为体。此二义中。前是终教唯心。后是顿教惟心。合为一归性门也。四无碍门。亦有二义。一理事无碍。二事事无碍。理事无碍。复有二义。一前后交彻。二说听全收。前后交彻者。以上三门中。前二属生灭门。是事法界。后一约所归之性。属真如门。是理法界。起信论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然既依于一心。则真如即是生灭。生灭即是真如。故统收前三。理事无碍。而为教体。说听全收有四句。一佛全摄生。谓佛真心外无别众生。则唯说无听。二生全摄佛。谓众生真心外无有别佛。故惟听无说。三生佛互融。谓佛真心摄众生时。不碍众生心中摄佛。众生心中摄佛时。不碍佛真心摄众生。则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生佛俱泯。谓佛真心摄众生时。生即同佛。故非生。众生真心摄佛时。佛即同生。故非佛。则说听互夺。二教齐泯。如是则存泯自由。理事无碍。故以无碍为体。事事无碍中。亦有二义。一重重互摄。二说听全收。重重互摄者。谓由上三门。理与事无碍故。能令声名句文等。一一事法。皆悉称理无碍。如法华意根清净文云。以是清净意根。乃至闻一偈一句。通达无量无边之义。今识门称性亦然。又云解是义已。能演说一偈一句。至于一月四月。乃至一岁。今声名句文义。称性亦然。说听全收者。亦有四句。一由佛果称性。摄法无遗。众生尚在佛中。况所闻教。故佛果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为所闻。二谓众生称性。摄法无遗。佛尚在众生中。况所说教。故众生一一身分。一一毛端等。皆成所说。三由生佛互在。各不坏相。则随一声教互说互闻。故众生身中佛。为佛身中众生说法。佛身中众生。听众生身中佛说法。四由生全在佛。故同佛非生。佛全在生。故同生非佛。二位齐泯。说听互无。故佛身中众生无听。众生身中佛无说。如是则一闻一切闻。一说一切说。生佛互在二俱存。说听互无两俱泯。究竟存亦不可说。泯亦不可说。以正互泯时即互存。正互存时即互泯。一切圆成。无障无碍。故最后以事事无碍。为教体也。

  言总与会通者。圭峰初门。即摄清凉前五。二分摄六。(以彼唯心。义宽。圭峰唯识门中。虽有本影四句。亦止潜通。终顿。克论唯齐始分二教。故不俱摄。)三分摄六。全摄彼七。(以彼释唯心。齐于一心本源。圭峰第三。止齐终顿。故唯分摄。若彼第七。会生灭之缘。入真如之实。义当顿教。故此全摄)四摄后三可知。若以本经会通者。此经正属顿教。应以归性为体。亦兼小始终三。小教显属随相。冥通唯识。始教显属唯识。冥通归性。至若终教。与顿教同属归性。又此经直通乎圆。亦兼以无碍为体。教体浅深竟。

  第六宗趣通别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然有通有别。通谓。通论一代佛教。诸部异计。各各不同。以义相从更复合之。略为六宗。

  一随相法执宗。谓于一切我法中。起有无执故。即小乘诸师。依阿含缘生等经。造婆沙俱舍。诸部论等。此中复分为六。一我法则有宗。谓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部等。以立我故。诸部论师。共推不受。呼为附佛法外道。二法有我无宗。谓萨婆多。上座。多闻部等。彼说诸法。皆悉实有。但不立我。异外道计。又立正因缘。以破外道邪因。及无因等。三法无去来宗。谓大众部。及鸡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饮光部等。惟说现在有为。及无为法。以过未之法。体用俱无。故所不说。四现通假实宗。谓说假部。就前现在有为法中。说五蕴为实。界处为假。其成实论。末经部师。(对根本经部言)亦是此说。五俗妄真实宗。即说出世部等。谓世俗是假。以虚妄故。出世反上。六诸法但名宗。即一说部等。说一切我法。但有假名无实体故。六中初唯执有。后唯执无。中通有无。故总唯一随相法执宗。

  二唯识法相宗。谓一切法。皆唯识现故。即无著天亲。依方广深密等经。造瑜伽唯识论等。

  三真空无相宗。谓一切诸法。皆空无相故。即提婆清辩。依妙智般若等经。作百门掌珍论等。

  四藏心缘起宗。谓一切诸法。唯是真如随缘。具恒沙德故。即坚慧马鸣依胜鬘涅槃等经。造宝性起信论等。

  五真性寂灭宗。谓想相俱绝。直显性体故。即马鸣龙树。依楞伽。般若等经。造真如三昧。智度论等。

  六法界圆融宗。谓无尽法界。如因陀罗网。主伴重重。圆融无碍故。即龙树天亲。依华严等经。造不思议十地论等。

  此之六宗。除第一宗中第一。有宗无趣。以佛教所不受故。其余皆各为一类之机。启扬悟门。资修行业。以证自类之果为趣。

  若别就当经。以明宗趣者。于中复有通别。通则此经唯依如来本起因地。圆照清净觉相为宗。永断无明。成就妙圆觉性。究竟极果为趣。若就前通中。宗唯第五。趣兼第六。一二三四。亦可旁通。别则唯就本经。次第循环。别分六对。一教义一对。谓欲求圆觉。须依圣教。故先以永离诸幻之教为宗。教不虚传。要在如教思义。故次以深思幻尽之义为趣。二疑信一对。谓幻尽觉圆。闻者多疑。故先以曲辩三疑为宗。深疑既辩。真信斯生。故次以决定信生为趣。三悟修一对。谓信既决定。悟应真实。故先以心悟实相为宗。徒悟无功。要必从性起修。故次以进修三定为趣。四偏圆一对。谓悟有深浅。初修尚应随机。故先以偏修三定为宗。境变纯杂。久修自应无碍。故次以圆修轮观为趣。五因果一对。谓轮观磨砻。正因无碍。故先以灭障成因为宗。因成果契。力在后时。故次以克期取证为趣。六终始一对。谓果成报本。崇阐微言。故终以出名劝持。劝护为宗。持护所期。仍假方便。故始以圆照清净觉相为趣。此则从前起后。次第循环。别为一经宗趣。随顺修习。自然相应。亦可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宗趣通别竟。

  第七传译纪略者。谓自西而东。传来必致命委身。翻梵成华。译人皆乘愿受嘱。况兹真诠。迥异余诰。佛说必现净土。传译定非常伦。末世亲逢。无任庆跃。为兹纪略。昭示来今。谨按开元释教目录云。沙门佛陀多罗。此云觉救。北印土。罽宾人也。于东都白马寺译。不载年月。续古今译经图记。亦同此说。又北都藏海寺。道诠法师疏云。羯湿弥罗。(翻译名译集云。罽宾国名正。音羯湿弥罗。此翻贱种。昔末田底迦。立五百伽蓝于此。买异国贱人。以充役使。后因生息繁盛。贱人自立君长。邻国鄙之。因而名焉)三藏法师。佛陀多罗。于长寿二年。龙集癸巳。持梵本至神都。白马寺翻译。四月八日毕。然释教。目录。译经图记。二俱不载年月。而道诠特书者。想必有所见。传纪略竟。

  第八注释倡先者。依大疏有四家。谓京都报国寺。惟悫法师。先天寺。悟实禅师。荐福寺。坚志法师。并北京道诠法师。大疏云。悫邈经文。简而可览。实述理性。显而有宗。诠多专于他词。志可利于群俗。然既各有所长。均可行世。各接一类之机。普收结缘之众。无何人有政举。人亡政息。弗获神遇。徒仰嘉名。目今盛行海内。独步讲筵者。唯我法界第五祖。贤宗正三世。圭峰大士。所出两疏。两钞。为尤着也。如相国裴序赞云。其叙教也圆。其见法也彻。其释义也。端如析薪。其入观也。明若秉烛。其辞也。极于理而已不虚骋。其文也。扶于教而已不苟饰。不以其所长病人。故无排斥之说。不以其未至盖人。故无胸臆之论。乃至云。后世虽有作者。不能过矣。然向以狮弦既奏。群音绝向。所以此经。自圭峰而后。注者希焉。近因长夏无事。检阅方册藏经。与大疏同函者。圆觉之注释有三。一日直解。憨山大师注也。师深通禅理。而尤精于教乘。尝以圆觉为最胜法门。统摄无边教海。该罗法界圆宗。彻一心之源。历三观之旨。偏正互换。单复圆修。搜穷妄宰。披剥禅病。圭峰师。扶教竖宗。为疏为钞。修学人。厌繁苦略。难解难通。大师于禅余展玩。深有慨焉。自称祖疏义。而径释经文。目曰直解。若为结法缘。而暂一随喜。殊觉畅明。二曰句释。正白罗峰大师注也。师为博山嗣孙。开法于岭南曰新山。亦一时洞宗之丁丁者矣。法语行世者若干。而圆觉经注。乃最后绝笔也。应华王居士序。谓其以大悲愿力游如来大圆觉海。普令开示悟入。打翻圭峰窠臼。阐扬洞上宗风。绎此数语。则大师注释此经之本意。已略见其概矣。三曰要解。勤息寂正师注也。师不知何如人。寂其派。正其名也。勤息者。乃沙门之华言。义取乎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也。既不用五重玄义。又不假十门通经。知师非台贤两宗。其所住寺。既名通律。或者为南山宗耳。至观其首叙经义。随章颇得其次。又玩其正释经文。逐句略辩其神。利便初心。应名略解。或冀其一言之下。心地开通。则略即成要。师意果如是乎。然此已上三师。既立言在先。宜皆为我师。谓善者从之。不善者易之。所以随门续录者。正为此耳。注释倡先竟。

  圆觉经析义疏悬示(终)

  No. 263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一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第九总释名题者。谓名者实之宾。题者经之纲。一经大义。摄在名题。故云总释。谓总释一经大义。于名题中也。于中分四。一略释五名。二详释现题。三附辩古法。四后释卷次。初。

  按经中佛自所说。有五种题名。一曰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此以法义为名。谓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陀罗尼是梵语。此云总持。谓圆觉一法。能总一切。大方广三义。能持无量义。故总以陀罗尼名之)二曰修多罗了义。(此以胜慧为名。修多罗乃诸经通名。权渐之经。名不了义圆顿之经。名为了义。依之修习。能成广大甚深智慧。故是以胜慧为名也)三曰秘密王三昧。(此以胜定为名。三昧乃诸定总名。权小所修不称秘密。以可测故。亦不称王。不自在故。诸佛菩萨所住。乃称秘密与王。依之修习。乃得自在神用。权教小乘。所不能测。故是以胜定为名也)四曰如来决定境界。(此以圆果为名。谓如来是已成之佛果。凡是有心。决定当得。所谓果彻因源是也)五曰如来藏自性差别。(此以圆因为名。如来藏自性。是未成之佛因。贤圣等妙。皆自性之差别。所谓因该果海是也)大疏云。事周理尽。须建五名。(为令行人。依真法义。成胜定慧。修证圆因果也)取要标题。且存两号。(讲演时名繁难称。故标题。唯取要者。且存而号者。一名大方广圆觉。二名修多罗了义。合此二名。共为一题。略去陀罗尼三字。后三名亦皆不取。以三昧因果。皆以法义胜慧百得建立。故惟以二名为要也)略释五名竟。

  △二详释现题二。一释所诠法义。二释能诠名目。初。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上

  大疏云。凡欲解了义经论。先须明释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照法。法即显著。故论中。(起信论中)欲显大乘深隐性相道理。先开此二。如论云。摩诃衍者。略有二种。一者法。二者义。法指一心。义开三大。今此中五字。圆觉二字。正是其法。以圆觉在缠。即是如来藏性故。论云。所言法者。即众生心。为欲众生。发其大乘信根。故目此圆觉在缠。为众生心也。大方广三字。即名为义。以如次即是体相用三大义故。大疏云。大者当体得名。常遍为义。当体者。当圆觉之全体。无边涯。绝分量。强名为大。拣非法相宗中。对小言大之大。以对小言大。则大有分限。非真大故。常遍为义者。常则竖通三世。遍则横该。十方。竖通三世者。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无有一法能先后之。唯此能先后于诸法。故名为大。如涅槃云。所言大者。名之为常。横该十方者。外则能包。内则能遍。无有一法能包遍之。唯此能包遍于诸法。故名为大。如涅槃云。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虚空。方者就法得名。(以方者法也)轨持为义。轨则轨生物解。持则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者。如众生悟入圆觉。虽因善友开示。然其智解。从觉性生。如水土之润。生谷芽等。芽从种生。不从水土。故知悟入圆觉。还依圆觉为方以轨之。任持自性者。以一切众生。皆具本觉。虽流浪六道。而此觉性不曾失灭。设能依此修证。则一切胜因妙果。皆从此出。如文殊章。世尊答文殊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清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是知修证圆觉。还依圆觉为方以持之。广者从用得名。(大用繁兴。即是广也)多博为义。多则此圆觉性。本有过尘沙之妙用。潜兴密应。无有休息。无有穷尽。此则以多名广。如世间凡数之多者。即名为广。博则此无尽用。一一同于觉性。无有边际。无有分限。如普眼章。世尊答普眼云。觉性遍满。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此则以博名广。如世间凡量之博者。亦名为广。圆觉二字。直指其法。言上来所称大方广者。毕竟是甚么法耶。故直指圆觉示之。意显即是圆觉性故。若释其义者。满足周备曰圆。显此外更无一法故。虚明灵照曰觉。显此中不存一念故。又具足大方广义。该尽世出世法。故名为圆。备历本如究竟。照彻凡非凡位。故名为觉。裴相国序云。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故曰圆觉。此之谓也。

  △次释能诠名目。修多罗三字。是诸经通名。了义经三字。是当经别目。总别合称。意显此经。乃诸经中了义经也。修多罗华梵名义。已于藏乘分摄中释。了义者。决择究竟显了之说。非覆相密意含隐之谈。顺宗皇帝问。诸经中何者了义。何者不了义。清凉答云。佛一代教。若约本为一事。八万度门。莫非了义。若圆器受法。无法不圆。得之由人。亦皆了义。此二不足拣别。今约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有了不了。故净名涅槃宝积等经。皆云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言不了义者。谓小乘教。了义经者。谓大乘教。又大乘教。复有了不了。谓有大乘。虽六度悲智兼修。而定说三乘不一。亦非了义。若有会归一极。以玄炉陶于群像。智海总乎万流。无二无三。无不成佛。中道理观。不共二乘。方为了义。又大宝积经。佛告舍利弗。若诸经中。宣说世俗。名不了义。宣说胜义。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作业烦恼。名不了义。宣说烦恼业尽。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厌离生死。趣求涅槃。名不了义。宣说生死涅槃。无二无别。名为了义。若诸经中。宣说种种文句差别。名不了义。宣说甚深难见难觉。名为了义。此等乃祖佛料拣。固应无惑。细研本经语意。知非不了义教。故题中特标为了义经也。(问。修多罗与经字。但华梵文异。今双置题目。岂非繁重。答。梵文总指诸部。华文别目当经。封总彰别。不唯非是繁重。且显当经了义。独胜于诸修多罗耳)详释现题竟。

  △三附辩古法二。一立题法。谓诸经题目。或佛说时。便自立名。如妙法莲华经等。或佛灭后。结集者立。如佛说阿弥陀经等。今经是佛自立。结集裁成。如前略释五名中说。又人法喻三。单复具足。例有七种。一单人。如净名。二单法。如涅槃。三单喻。如宝积。四法喻复。如妙法莲华。五人法复。如胜天王般若。六人喻复。如佛说梵网。七具足三。如大方广佛华严。今经若通论五题。则例同华严。若唯就现题。则立准涅槃。

  △二释题法。谓古释有二。一作对释。二离合释。今作对有三。一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为法义对。二经字是能诠教。属事。大方广等是所诠法。属理。为理事对。亦教理对。三修多罗。乃诸经通名。了义经。为当经别目。为通别对。离合亦三。一大字是体。能具相用。得胜之义。方字是相。广字是用。为体所具。得劣之义。方广上加之字。依主释也。二了义是用。经字是体。经上加即字。体持业用。持业释也。三大方广圆觉。是修多罗藏中之了义说。故称为经。居近邻强。邻近释也。此与上科盖为不废古式。略备参考。余或可通。避繁不悉。附辩古法竟。

  △四后释卷次。卷者。对舒而言。谓舒之以便诵持。卷之以便供奉也。又古经书多以轴为卷。今易制未译其名耳。上者下之对也。此经文有两卷。数配两仪。故以上下分之。此卷居上也。(按诸经。此下多出译人。注疏家皆详细释之。今此经译人。事籍无可考稽。已略见于第七门中)总释名题竟。

  △十别解文义分三。一叙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分者。始于道安。证于亲光。盖以经无丰约。皆具乎此。依此科经。如首身足。各有分齐。不相紊乱。故称弥天高判。今古通遵。乃诸经科判之所由始也)此且通标三分。下乃别依分释。

  初叙分(叙一经之来源。述说法之由致)二。一结集证信叙。二问答发起叙。初。

  (具六。谓信闻时主处众也。关一则大教不兴。故古德判为六种成就。云证信者。以主伴依正。能所分明。证是佛说。令人生信故。亦名通叙。六种成就。诸经通有故。亦名经后叙。以是说经之后。结集建立故。结集建立。有意有因。建立之因者。按龙胜论云。佛将入灭时。阿难悲哀。阿尼楼豆谓言。汝是持佛法人。当咨问后事。难[巳]云何后事。豆言。汝问佛灭度后。我等以谁为师。依何而住。恶性比丘。云何调伏。结集法藏。经初当置何语。阿难承教。一一咨问。佛依问而答。我灭度后。汝等以戒为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默而摈之。一切经初。当置如是我闻等语。由是凡属佛经。皆置此语。无此语者悉属伪造。建立之意有三。一断疑。准智度论。佛灭度后。众请阿难登座。结集法藏。感身相好同佛。众起三疑。一疑世尊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一唱此语。知是结集法藏。三疑顿断。二息诤。以阿难与众。德业颇齐。若不推尊从佛。恐与诤论。一唱此语。显是授受有源。群诤自息。三异邪。以西域外道经初。置阿忧二字。阿翻为无。忧翻为有。意显诸法虽多。不出有无。断常之见。大抵如是。今置此语。明是出世正法。拣异邪经)分三。一标信与闻。二时主及处。三法众同会。初。

  如是我闻。

  如是者。信成就也。为顺此意。解作信顺之词。以信则言如是。不信则言不如是故。华严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故首标之。又如是者。许可之词。佛地论云。结集时。诸菩萨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云云)又如是者。指法之词。有能指所指之别。能指即结集之人。所指即结集之法。结集之人有二。如纂灵记云。摩诃衍藏。是文殊师利与阿难海。在铁围山间结集。所指之法。有事有理。事则能诠虚文。从此以后。直至欢喜奉行。皆如是之事。理则所诠实义。经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又云。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等。皆如是之理。若事若理。总属此法。故不别指。直言如是。若连下释之。是结集者。对众标唱之语。盖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也。我闻者。闻成就。谓成就虽在信顺。临期实赖音闻。不有音闻。教体何立。故楞严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释义则拣别宾主曰我。声来达耳曰闻。合论则是结集者。自谓耳提面命。亲从佛闻。拣非私淑读古者比也。又从凡至圣。说有四我。一凡夫遍计我。二外道宗计我。三诸圣假立我。四法身真实我。今就文殊与阿难海。应属后二。以无遍计及邪计故。闻谓耳根发识。声在可闻处。作心欲闻。即便得闻。今不云耳闻。及识闻等。但云我闻者。废别从总。易明了故。若按空生晏坐。帝释散花。则闻既无闻。我何有我。无我无闻。乃一乘顿教之真我真闻也。标信与闻竟。

  △二时主及处。

  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至)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一时者。时成就也。谓临期虽在音闻。说听全凭佳会。不有佳会。大法难弘。故古德云。世事合会。尚待昌期。大法弘宣。岂违佳运。释义则一者。始终究竟之谓。时者迁流转变之义。合论则说无异座。听无异席。说听事毕。一期究竟。名为一时。又时乃不相应法。或否或泰。俱以时称。今云一者。拣非否也。以否则不能究竟。不得称一故。不云年月日者。以如来说法。通乎上下。(谓天上人间也)灭后结集。达于遐迩。年月日纪。难以对同。故总以一时该之。若依当经所宗。则是心境泯。理智融。凡圣如。本始会。此诸二法皆一之时也。婆伽婆者。主成就。谓说听虽期良时。御众必推教主。不有教主。群机何归。然诸经教主。多用佛字。乃梵语之略。具云佛陀耶。此翻觉者。谓自觉觉他。觉圆满故。是十种通号之一。今云婆伽婆者。名具六德。义该十号。显最胜也。名具六德者。一自在德。谓五住不能染。二死不能系故。二炽盛德。谓身光与智光。降魔制外故。三端严德。谓具相及妙好。端正严丽故。四名闻德。谓名闻遍十方。称扬无尽故。五吉祥德。谓灭罪销灾障。赐福延寿龄故。六尊贵德。谓世间出世间。尊重珍贵故。为具六德。故经存梵语。五不翻中。含多义不翻也。义该十号者。自在摄二。谓证理自在。则摄如来。化他自在。则摄应供。炽盛摄一。谓降魔炽盛。则摄正知。制外炽盛。则摄遍知。端严摄一。谓相好端正。则摄行足。相好严丽。则摄明足。名闻摄二。谓名闻周遍。则摄妙往菩提。称扬无尽。则摄达伪通真。吉祥摄一。谓到处皆吉。摄无上士。转难成祥。摄调御丈夫。尊贵摄三。谓世间尊贵。摄天人师。出世尊贵。则摄于佛。据此则三世间主。共相尊贵。则摄世尊。良以根钝众生。乐减厌繁。若但言佛。则太减。遗九德故。若通言十。则太繁。难忆持故。今言婆伽婆者。均于繁减。亦不遗彼繁减。是不唯显其最胜。且忆持亦易耳。入于神通等。处成就也。谓御众虽推教主。际会必依宏方。为说一乘顿教。故现法界玄境。大光明藏。即一真法界智也。具一切智。遇缘则兴。故名为藏。称法界起。还照法界。故以大光明称之。益以神通者。不可思议曰神。无能障碍曰通。意显此智。唯证乃知。难可思议。有缘则应。无能障碍故。入之一字。对下三昧而言。谓智契法界。则是入此三昧。入此三昧。法界之理现前。唯受此理。不受余受。故益以正受。若以三身言之。智契法界。则是现法性身。依法性土。身土同为一法界故。一切如来。已成佛果人也。已成佛果。现自受用身土。故曰光严。以自受用身土。皆有光明。及庄严故。住持者。依法界住。为法界持。意显一切如来。所有自受用身土。皆依法界性为缘起也。众生者。众处受生。以有无明昏浊。烦恼杂染。不清净故。当其无明未起。烦恼未生。原本自有清净觉地。即法界是。意显凡诸所有众生身土。亦依法界性为缘起也。缘起无性。故曰身心寂灭。谓生佛身心。皆归寂灭。寂无形。灭不生。故然身心为能依。既已寂灭。所依胜劣二土。岂有形生。是唯有法界平等。即是本性实际。包罗万有。弥纶太虚。故云圆满十方。唯是一法界性。本无二体。逢缘变现诸法。故能随顺。今当为诸菩萨。演斯顿教。故且于不二竟。现诸净土。据此则他受用身土。仍依一真法界性为缘起耳。时主及处竟。

  △三法众同会三。一举类标数。二列上首名。三与伴同会。初。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

  初举类。与者相与。意有所为。为演一乘顿教之法。故尔相与大菩萨类。为是一乘顿教机故。菩萨者。略梵语。具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有三义。一约自利。谓菩萨是能觉悟之有情。拣凡夫不自觉故。二约利他。谓菩萨能觉悟一切有情。拣二乘不觉他故。三约两利。谓菩萨上求佛觉。下化有情。显行愿兼资。悲智双运故。首言大者。拣权渐教故。大疏云。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证大道。行大行。趣大果。六事俱大。显是实教及顿教故。摩诃萨。具足应云。摩诃菩提萨埵。摩诃亦翻为大。(问与上大字何别。答。上是拣权渐。此复拣地前)谓此菩萨。又是实教顿教中之大菩萨。拣非地前诸位可比。末四字标数。谓一类相从者。大数约有十万。同德同心。和合集聚。故云俱也。举类标数竟。

  △二列上首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至)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

  首句总指其名。文殊下依次别列。文殊师利者。梵音之讹。正云曼殊室利。此翻妙吉祥。以初生时。有祥光满室之兆故。亦翻妙德。谓智德深妙。华严云。了了见佛性。犹如妙德等。道成先劫号龙种尊王。现证北方。为摩尼宝积。当来成佛。名曰普现。影向大化。示同菩萨。华严表根本智。今经为发起师。一乘顿教。非智莫解。故首标之。梵语邲轮䟦陀。此云普贤。悲华经云。我誓于秽恶世界。行菩萨道。使得严净。我行要当胜诸菩萨。宝藏佛言。以是因缘。今改汝字。名为普贤。据此则普贤之名。应具二义。一者秽恶世界。使得严净。是普化众生。皆令成贤。二者我行要当胜诸菩萨。是普超同伦。独让我贤。古德云。行弥法界。德无不遍曰普。随心益物。乘时设化曰贤。与悲华亦不相违。常见塑画圣像。多以文殊普贤为对。盖以文殊表智。普贤表行。智行相成。如目足更资。今经亦尔。故次列之。普眼者。依本经佛答其问。略具二义。一者普见诸法清净。是大智普眼。二者普见众生同佛。是大悲普眼。金刚者。最坚最利。一切无能坏。能坏于一切。菩萨之智慧亦尔。烦恼不能侵。魔外不能动。能断一切障。能除一切碍故。观经中备起三难。乞世尊销末世之疑。其义可见。智既如此。能含能生无尽功德。故名为藏。弥勒此云慈氏。由过去遇大慈如来。得慈心三昧。又由在母胎时。其母使有慈心。故以慈氏为姓。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谓位居补处。除佛无能胜故。若依本经。则菩萨深究爱根。荡除细惑。人所不及。况复能胜哉。清净慧者。慧用了然。无住无著。一切幻化所不能染故。大疏云。若慧不清净。即落地位。滞因果。乖觉性。菩萨不尔。故以清净慧为名。威德自在者。有威可畏。有德可仰。魔外不能娆。妄惑不能侵。依本经则三观成就。功用猛利。故能尔也。辩音者。具无碍辩。能辩一切差别言音。如本经佛说二十五种轮观。单复圆修。唯菩萨能辩识。亦唯菩萨能宣传故。净诸业障者。断惑证真。身三口四。永不生故。依本经则一切业障。尽依四相而生。菩萨致问。如来为说。能令一切众生。净诸业障。故仍依之名也。普觉者。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菩萨能觉。其觉可谓普矣。依本经则我人生寿。能生业障。因枝寻本。易得觉了。至于作止任灭。但障禅那。任运而兴。觉了成难。菩萨因问而觉。觉斯周普。圆觉者。妄尽真极。如望夜月故。依本经则克期修证。心不放舍。诸障销灭。佛境现前。菩萨乃过来人也。贤善首者。以善为贤。无过弘法。菩萨能之。故为首也。依本经则流通圣教。端赖此人。故为至贤至善之首。等字非等下。乃等上十一位。合十二位。为十万人之上首也。列上首名竟。

  △三与众同会。

  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诸眷属者。除上首外。余诸所有人也。然上首既有十二。若人各一万眷属。合有十二万人。或亦多少不定。则上云十万者。亦唯约大数言之。上首护念曰眷。摄令从道曰属。是则此之众人。时时为上首护念。摄令从道。当此圆觉妙场。故相与而来也。皆入三昧者。有二义。一者佛力所加。二者智同于师。佛力所加者。如来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则是以法界智。契法界性。而此之众人。皆在法界性中。顿觉身心轻安。智契法界。故云皆入三昧。智同于师者。十二上首。皆法身大士。与如来同一法身。佛既入三昧。大士亦入三昧。而此之众人。向为大士护念。摄令从道。已得智同于师。因见师入。自亦从入。故云皆入三昧。然既皆入三昧。自然身心寂灭。平等本际。故云同住如来平等法会。同住者。智契法界故。所称平等法会者。如前所云。圆满十方。(即是平等。以十方同依故)不二随顺。(即是法会。以诸法同出故)是也。又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诸净土。而诸菩萨等。亦应于彼不二境中。现诸净身。(分证受用身)此正所谓机感盈前。不得不说。所谓大众成就者以此。结集证信序竟。

  △二问答发起序(文殊问。世尊答。发起一经之端序)三。一文殊代问。二师资缘合。三酬请开示。初三。一众中具仪。二备陈问词。三至三显殷。初。

  于是文殊师利菩萨(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据上所释。如来既于不二境中。现诸净土。而诸菩萨等。亦应于不二境中。现诸净身。虽曰净身。亦自有清净色相。可别主伴。约此章文殊为主。(非大智不能发起)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从座而起者。将有所问故。将有所问。三业维诚。故云顶礼佛足。谓文殊以自己最尊之顶。礼如来最卑之足。此显身业诚也。右绕者。意表随顺于佛。必至三匝者。意表初中后际。无间断故。此显意业诚也。长跪者。安危不易。虽时长不以为苦。叉手者。指掌相抵。俨然是端秉一心。如此而白。表所问非常。此显口业诚也。众中具仪竟。

  △二备陈问词。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至)求大乘者不堕邪见。

  大疏云。咨来法要。本为众生。故偏称大悲世尊。又悲而云大者。不唯令现前得益。且利及将来也。此中问词有二。愿为此会等。是初约如来问本起法行。此会即平等法会。诸来法众者。通指十二上首。及所统眷属。约上首则与佛同来。约眷属则随上首来。统称法众者。上云皆入三昧。同住平等法会故。说者。谓文殊为众请佛说。如来者。是已成佛果之人。已成佛果。根本起于清净因地。说来乃可凭信。故文殊特为致请。清净因地。即自性清净。为因地心。下文所谓清净觉相是也。法行者。即因地所修无漏妙行。拣非有漏可比。纵有所修。皆非法行。此乃出世轨则。如法如律之行。此且浑言。向下答处。佛自分明显示。及说菩萨等。是次约菩萨。问发心正修。菩萨者。乃未成佛果之人。虽未成佛。誓期必成故。以根器元大。不复乐着小乘等法。信大教。解大理。故能于大乘中发清净心。即菩提心也。不云菩提。而云清净者。以既发此心。修大行。证大果。直取无上菩提。不为一切声闻缘觉等法之所混扰。故云清净。又菩提心有三种。一者直心。谓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法故。三者大悲心。普度一切诸众生故。三心皆名清净者。以正念真如。不念余法。故能清净。乐集善法。对治不善。故能清净。普度众生。不住度相。故能清净。如是则但言清净。而三心具矣。三心既具。诸病无所由生。故能远离。细阅下之十章。章章有病。能障正修。既能远离。则十章之正修成矣。所以本疏判此章为发起序也。能使下。是后约未来。显利益深远。未来者。统言佛灭度后。末世者。远指末法之世。谓正法像法已过时也。去圣时遥。背教日远。不知求大乘者。无庸论矣。纵有发心求大。不知如来因地法行。不学菩萨发清净心。其不至于错乱修习。堕落邪见者。无有是处。文殊悬念及此。致斯二问。求佛开示。令末世求大乘者。知此学此。自能不堕邪见。楞严云。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诸天外道魔王。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今不知不觉。此二亦然。故云尔也。备陈问词竟。

  △三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作是语已。谓陈问已竟也。五体者。四肢及头。投地者。问毕结拜。此一请也。大疏云。若唯一二。未展䖍诚。若过于三。礼烦则乱。故唯三请。终而复始者。一请终。从头又请曰复始。是为二请。二请终。复始亦然。是为三请。其殷勤恳切之意。已自可见。文殊代问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文殊师利(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初赞其所问。尔时者。文殊代问已竟时也。告文殊者。以其殷勤三请。要赞许以安其心故。善哉者。赞美词。双言者。赞其二问俱善。不唯有益现在。且兼利末世也。称文殊为善男子者。以其智慧胜妙。遇理能顺。遇事能断故。汝字仍指文殊等。乃兼于余众。以十万合集。文殊问。即余众问故。乃能为诸等。是牒其所问。二事。以显赞善之不虚故。咨询者。咨扣询问。因地法行。如上所释。然问处虽约如来。而令知意在菩萨。故云为诸菩萨等。乃约义牒也。准前文殊第二问。求说菩萨。于大乘中。发清净心。远离诸病。虽为现在。而意在令末世求大乘者。学此不堕邪见。今亦唯是约意而牒。故但云及为末世等。末世众生。去圣遥远。不知求大者。无庸问矣。设有求大乘者。要必得正住持。即是发菩提心也。菩提心有三种。一者直心。正念真如。不念余法。故名为正。二者深心。乐集善法。安住修习。故名为住。三者大悲心。普度众生。摄持自己。故名为持。三心既得。邪见无所从生。故云不堕。如华严云。忘失菩提心。而修诸善根。魔所摄持。今得则不忘。其不堕邪见也必矣。

  ○汝今下。诫听许说。汝今者。面命文殊。谛听者。诫以谛审而听。勿得以生灭心而听实相法故。当为汝说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可当诫听之句)踊跃闻法之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可当许说之句)然世尊既已赞其所问。仍复诫听许说。是师缘与资合矣。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文殊师利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教者。奉闻诫听许说之教。欢喜者。喜其现未俱利。不空问也。及诸大众者。兼十万人。默然而听者。不涉余缘。澄心谛听。如十地经云。如渴思冷水。如饥思美食。如病思良药。如众蜂依密。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即奉教喜听之义也。然文殊既已奉教欢喜。仍复同众默听。又资缘与师合耳。师资缘合竟。

  △三酬请开示二。一总以略示。二别以详示。初。

  善男子无上法王(至)及波罗密教授菩萨。

  重呼善男子者。显答问有所属。使文殊着耳故。无上法王者。出能证人。即是如来。以如来证无上法。于诸法中得自在故。有大等者。出所证法。陀罗尼翻为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有多字少字。一字无字。多字如楞严等咒。少字如唵齿临等。一字如吽字等。无字即是一心。今取无字。谓一真法界心也。一真法界。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名为大。既能总能持。即能出能生。故名为门。名为圆觉者。照无所遗曰圆。迷不能侵曰觉。此即因地法也。一切者。总该之词。谓总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等。为一切故。流出者。如来依此对机演教。众生依此证果修因。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故。真如者。顿教所诠。即是心真如门。然顿教不立文字。真如亦是强名。故以清净二字拣之。以其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菩提涅槃。终教所诠。即是智断二德。以终教有。真可证。证极则成智德。名曰菩提。又终教有惑可断。断尽则成断德。名曰涅槃。此上皆属果德。及波句。乃属因行。波罗密。或云波罗密多。若克对西音。翻为彼岸到。依此方顺义回文。当云到彼岸。谓修此者。能离生死此岸。渡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故寻常经中。多说六种。亦有说十者。大疏云。辍己惠人名施。防非止恶为戒。堪受诸法。未能忘怀为忍。炼心于法为精。精心务达为进。心虑寂静为禅。推求拣择为慧。方法便宜为方便。希求乐欲为愿。不可屈伏名力。如实决断为智。今且后六。以十中后四。皆从慧度开出。如方便者慧之运用。愿者慧之期望。力者慧之坚强。智者慧之果决。如是则六可摄十。故释且从六。谓施戒忍进禅慧也。若依顿教而修。则但观法性。观法性无悭贪。则是布施。因知一切布施。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染污。则是持戒。因知一切持戒。皆法性也。观法性无瞋恚。则是忍辱因知一切忍辱。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懈怠。则是精进。因知一切精进。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散乱。则是禅定。因知一切禅定。皆法性也。观法性无愚痴。则是智慧。因知一切智慧。皆法性也。如是则观法性。常行六度。修六度常见法性。清净真如。不期得而自得。虽得亦无能得所得。设有能所。则清净坏。真如背矣。若以终教而修。则为治悭贪。随缘修行施波罗密。为治破戒。随缘修行戒波罗密。为治瞋恚。随缘修行忍波罗密。为治懈怠。随缘修行进波罗密。为治散乱。随缘修行禅波罗密。为治愚痴。随缘修行慧波罗密。如是则为治六蔽。修行六度。不堕于空。随缘而修。修即无修。不堕于有。不堕于有。以是即空而有。不堕于空。以是即有而空。即有而空为真空。即空而有为妙有。真空妙有。体合中道。菩提涅槃。(皆依中道建立)不期证而自证。虽证亦不滞有滞空。设有滞执。则菩提迷。而涅槃违矣。教授菩萨者。以此顿终二教。授诸菩萨。(以此正属顿教。亦略兼于终。直通于圆。至下自见)令依因而趣果。此圆觉法之行相也。总以略示竟。

  △二别以详示二。二长行。二偈颂。初二。一为酬初请。二为酬次请。初三。一明真因有力。二明执妄成轮。三明妄尽还觉。初。

  一切如来本起因地(至)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一切如来。成佛根本。起于因地。因地所依。当先明之。故云皆依等。言皆依者。非是一佛二佛。乃一切如来。皆以此为因地心也。圆照即是圆觉。谓一真法界全体。以此照法。法无所遗。故以圆照明之。清净觉相。别指心真如门。言因心虽依圆觉。而研真断惑。得力凭真如门故。不言真如而言觉相者。以真如清净。即是圆觉相故。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故言清净。又清净约真如理言。觉相约真如智言。以有此智。乃能永断无明。以达妄本空故。无明者。即生灭门。以生灭门中。业转现识等。皆依无明而变现故。若非达妄本空。何能永断。永断者。不复再生。不复再生。自能转识成智。故云方成佛道。言方成者。显成之不易。所谓转生灭心。而成不生灭性也。明真因有力竟。

  △二明执妄成轮二。一执所变成轮。二执能变成轮。初。

  云何无明善男子(至)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

  初徴由妄执云何句。承前徴起。上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但不知无明何似。故承前而徴起之。善男子者。呼而告之也。一切众生者。九界之中。唯除菩萨。以下云修圆觉者。乃指菩萨故。从无始来者。遥指晦昧真心以来。晦昧真心。即是根本无明。依于根本重起枝末。如无我中计我。无法中计法。故云种种颠倒。颠倒之言。其义难明。若以喻言之。则犹如迷人。四方易处。迷人者。迷正之人。喻晦昧真心者。晦昧真心。于无我中计我。无法中计法。计我即我执。计法即法执。俱生分别。共有四种。皆是于无中计有。故以四方易处喻之。四方者。指正方。谓东西南北。喻俱生我。分别我。俱生法。分别法。皆本无也。易处者。谓东作西。西作东。南作北。北作南。喻所计二我二法。皆为颠倒也。虽知颠倒。未明因何法起。故以妄认等释之。妄认者。非是而认。四大者。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本无实体。认为自身。即是执我。认四大为实有。即是执法。六尘缘影者。谓于色声香味等。六尘境上。现起能缘影事。即六识也。托尘似有。离尘实无。故以影事称之。然既称影事。本无实体。认为自心。即是执我。认六识为实有。即是执法。不当认而认。故名妄认。下以喻言。当自见矣。

  ○譬彼下。喻明妄执。病目者。有病之目。(如白翳赤眚等)目既有病。则见亦非真。不过似见。空谓晴空。华及二月。皆属似境。是盖以病目。喻根本无明。似见。喻枝末无明。(谓二种我执。及二种法执)晴空喻真如理性。华喻四大为身。似色可见故。二月喻六识为心。似心能照故。如是则华及二月。本属乌有。皆由病目重起似见。于晴明空中。妄有所见。以此为喻。因之四大之身。六识之心。亦本属乌有。皆由根本无明。重起枝末无明。于真如理性中妄有所执。所以释妄认。为不当认而认也。

  ○善男下。结示应徴。空实无华。文稍不足。若据上喻明。应补云。及第二月。喻中可知。法中言真如理性中。本无地水火风身相。亦无六尘缘影心相。所以似有者。喻中言病者妄执。法中即是依根本无明。重起枝末无明。虚妄执有身心。计我计法。皆依此耳。由妄执故句。是重牒上文。由病目起似见。妄执华及二月。是空中实有。则是人已惑虚空之性。以虚空之性。无法可当情故。非唯者。不但也。言是人不但惑虚空之性。且更有甚焉者。故云亦复迷彼实华生处。据上文。华下必带二月。喻身相。及心相。文中空实无华。实华生处。俱不带者。以前喻明中既有。可例知故。法中即是由根本无明。重起枝末无明。妄执四大之身。六识之心。是真如性中实有。则是人已惑真如之性。以真如性中。无法可当情故。非惟者。言是人不但惑于真性。亦复迷于妄元。喻中言实华生处。即喻诸妄根元。谓本末无明。以是身心之生处。故由此者。承上而言。言上来惑虚空性。是喻迷真体。迷华生处。是惑妄元。迷真体则不能修真。惑妄元则不能断妄。生唯馍糊而生。死亦馍糊而死。一念善天上人间。一念恶地狱三途。故云妄有轮转生死。结上故名无明。执所变成轮竟。

  △二执能变成轮。

  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至)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初明无明无体。以上云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病目喻根本无明。似见喻枝末无明。空华二月。喻身心二相。无明为能变。身心为所变。所变虚妄。上已俱明。能变虚妄。恐犹未了。今且先明无体。此无明。即指本末二种。非实有体者。迷时似有。觉则元空故。喻中言梦中人。非指作梦之人。乃梦中所现人也。梦时等。喻非实有体。其义易明。

  ○如众下。明无明无因。无因之义难明。重设喻以显。故云如也。如者。设若义。众空华。病目观之似有。喻二种无明。亦迷时似有也。灭于虚空者。目若净时。不见空华。义似灭于虚空。喻迷若觉时。本无无明。义似灭于真如。然空华虽似灭于虚空。不可说言虚空中定有灭处。喻无明虽似灭于真如。不可说言真如中定有灭处。何以二句。乃徴释不可说义。言既有灭处。必原有生处。今谛观虚空。原无生处。又岂有灭处哉。真如亦然。则无明无因明矣。

  ○一切下。结妄见成轮。一切众生者。迷位中人也。言如上所喻。真如无生处。则无明非所生。而一切迷位中人。所以执无明有生灭者。盖是于无生真如中。虚妄见也。本属妄见。误为真实。三细六粗。缘兹而兴。故曰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明执妄成轮竟。

  △三明妄尽还觉。

  善男子如来因地修圆觉者(至)究竟圆满遍十方故。

  初以智除妄。如来因地。即佛为菩萨时也。为菩萨时。发心修于圆觉。即知其为圆顿大根。非劣器耳。知即真如智。谓修圆觉者。从真如门离念顿入也。据上所说身心无明。皆如空华。但以众生不知。妄受轮转。然众生所以不知者。以有念故。今云知是空华。则是从本圆觉心。发起离念真智。顿悟无明。同于空华。焉有轮转。故即无也。根本既断。枝末自然不生。故云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者。非同渐教。研真断惑。作之使无。乃悟妄即真。本性无故。

  ○彼知下。泯智合觉。彼知觉者。谓彼知是空华之觉者。仍指真如智言。此智本来离念。当体即是真如。故云犹如虚空。然既体是真如。犹如虚空。则不可以智知。若更起念。欲知同虚空之真如者。则是于虚空中。更生华相。故云即空华相。则了无实也。虽尔无实。但不可说。说无即成断灭。故云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意显说有说无。二俱成过。故须有无俱遣。一念不生。即是真如。当知真如为圆觉之门。直通于圆。故曰是则名为净觉随顺。净即真如。觉即圆觉也。随顺者。即不违义。言如来因地。修圆觉至此。则能随顺清净觉性。而不违也。亦同颜子不违之义。

  ○何以下。徴释还圆。何以句徴起。徴上有无俱遣。名为净觉随顺者。何以故尔。虚空性故等释成。先释净字。即清净真如。圆觉入门。虚空性故句。指起信论。心真如门中。所言空义。非有无一异等相。以无虚妄心念故。常不动故。即顿教所诠真如。一切法无能动转。此常时孤标也如来藏无起灭。翻终教所诠藏性随缘。随缘有二。一随染缘。从真起妄。现起世间六凡等法。二随净缘。返妄归真。现起出世间四圣等法。虽随缘起灭。而本体凝然。故无起灭。无知见故。既无起灭。惟一真体。则是根尘迥脱。知见依何而立。故云无也。据此则妄念不能侵。诸法不能转。起灭无所从。知见莫能立。故称为净。无可疑矣。如法等文。次释觉字。即圆觉妙心。法界全体。法界者。且指事法界。谓一一事法。各有界分。不相紊乱故。言如法界性者。谓知净觉已。仍复谛观此理。称法界而为其性。所谓理随事遍是也。究竟圆满者。谓既已理随事遍。仍用审谛。究竟进观。久之不见有事。全事全理。故云圆满。所谓事得理融是也。既已事得理融。自能千刹涉入。故云遍十方界。以上云。净觉随顺者。于此可见。为酬初请竟。

  △二为酬次请。

  是则名为因地法行(至)依此修行不堕邪见。

  首句结前。谓结上因地法行。菩萨下正示。谓如来既依之成佛。菩萨即应因之发心。发心求成佛果。自应不慕小道。故云于大乘中。所发之心。即菩提心。而云清净者。谓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末世依修得正住持。故云不堕邪见。长行竟。

  △二偈颂二。一标颂。二正颂。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疏云。泛论偈颂。总有四种一名阿耨窣睹婆。此不论长行与偈。但数满三十二字。即为一颂。二名伽陀。此云讽诵。戒名直颂。谓以偈说法。非颂长行。(注疏家多称孤起颂也)三名祇夜。此云应颂。(应上长行故)四名蕴陀南。此云集施。谓以少言集摄多义。施他诵持故。今于四中。属祇夜颂。以标云。重宣此义故。又天台注法华。于祇夜颂中。复开为二。一超颂。谓长行在后。偈颂在前。超过余文而颂故。二追颂。谓长行在前。偈颂在后。追其已失而颂。故私注法华指掌。复开为四。一广颂。谓长行中略。偈颂中广。二略颂。谓长行中广。偈颂中略。三补颂。谓义顺长行。而长行却无文相。盖是长行未周。偈颂补出。四义颂。谓义似长行。而文却不类。今此经章章有偈。故备录之。以备遇便指授。世尊欲重宣者。有二义。一慈诲谆切故。二众集先后故(先集者。已闻长行。后集者。犹闻偈颂)。

  △正颂分二。一颂酬初请。二颂酬次请。初三。一颂真因有力。二颂执妄成轮。三颂妄尽还觉。初(略颂)。

  文殊汝当知一切诸如来从于本因地皆以智慧觉。

  长行恐其未详。复欲说偈。故教以当知。谓少言而摄多义。不可忽也。一切二句。全同长行。皆以句。义摄长行。三句。智慧二字。即圆照清净觉相。觉之一字。即永断无明成佛。

  △二颂执妄成轮。(略颂)二。一颂执所变成轮。二颂执变成轮。初。

  了达于无明知彼如空华即能免流转。

  了达于无明者。了根本无明。能生枝末无明。达枝末无明。于现前身心。执我执法。妄有轮转。空华下。准长行仍带二月。彼字指现前身心言。设能知彼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如空中华。及第二月。自不于中执我执法。造业受报。故能免于流转。是反显此上。应有因执成轮之语。第以偈略难周。故私于了达无明。约长行之义补释。智者详之。颂执所变成轮竟。

  △二颂执能变成轮。

  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

  长行云。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其意以起念成迷。似有无明。如梦中人。梦时非无。若离念即觉。觅无明了不可得。如梦若醒时。梦中人当下寂灭。以是而观。则灭本无灭。生亦无生。故长行云。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此亦因偈文从略。约长行之义补释。显无异也。颂执妄成轮竟。

  △三颂妄尽还觉。(前长文不分。今依疏义分)二。一颂诸妄尽极。二颂不真何待。初。

  觉者如虚空平等不动转。

  长行云。彼知觉者。今但言觉者。即指真如智言。以彼即是知空华之觉者。彼既悟妄。当体即泯合真如。故如虚空。长行云犹如。偈唯存如。从略也。平等者。言既泯合真如。犹如虚空。则有不能有。无不能无。生不能生。灭不能灭。有无生灭等。皆平等故。不动转者。真真如性。三际莫能迁。诸法无能变。长行所称净觉是也。颂诸妄尽极竟。

  △二颂不真何待。

  觉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至)本性圆满故。

  初二句。略颂长行。长行云。如法界性。究竟圆满。遍十方界。如法界性。偈略不具。其意盖是进观净觉。理随事遍。故曰觉遍。觉既遍已。仍复审谛。究竟进观。久之事得理融。千刹摄入。故得至十方界也。今但云觉遍十方界。以一句摄长行两句义也。即得成佛道者。觉圆满故。

  ○后三句补颂防难。(恐有难云。灭妄成真。理有固然。今上云。又如梦中人。醒时不可得。似乎无妄可灭。此又云。即得成佛道。莫是有道可成耶。故以此后三句防之)其意以众幻元无。并非灭于真如。佛道本成。亦无得于真如。良以本性圆满。因执妄而成亏。妄灭仍圆。义言成佛。何得以有成为难。颂酬初请答竟。

  △二颂酬次请答。

  菩萨于此中能发菩提心末世诸众生修此免邪见。

  此科之初。长行有结前成因一句。偈略之也。菩萨于此中长行云。于大乘中。菩提心。长行云清净心。心既清净。诸病皆离。末世依修。自能免于邪见。此是问答发起序。合前结集证信序。总结序分已竟。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一


卍新续藏第 10 册 No. 0263 圆觉经析义疏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二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二正宗分(出本经之正义。明当教之宗源)四。一三问三答生信分。二两问两答开解分。三四问四答教修分。四一问一答示果分。初三。一普贤章。二普眼章。三金刚藏章。初三。一普贤请问。二师资缘合。三酬请答问。初二。一正请二显殷。初三。一具仪总请。二持难别质。三结问方便。初。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至)清净境界云何修行。

  此章以普贤为主。(以上章文殊表智。此章普贤表行。显智行相成。如目足更资。虽远可到也)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三业䖍诚。具照文殊章释。除现会疑。利末世修。要须同体之悲。故称大悲世界。愿为此会等。请除现会疑也。及无末世等。请利末世修也。修大乘者。拣非小机。闻此圆觉清净境界。显是一乘顿教机故。圆觉即是一心。清净境界。偏指心真如门。文殊章所谓圆照清净觉相是也。云何修行者。且约观行修习为问。意谓佛前所说。知是空华。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此约上根利智。一念顿悟。当下顿了生死。至若中下之流。不假观行修习。必难悟入。故总问云何修行。仍冀顿悟也。具仪总请竟。

  △二持难别质。

  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至)令妄想心云何解脱。

  别质有三义。一谓若彼众生。知一切无明身心。皆如空华。即是知如幻者。谓彼能知一切无明身心。皆如幻无实故。若尔则四大假合之身。六尘缘影之心。亦皆如幻无实。云何以如幻无实之身心。还修治于如幻无实之无明。其犹以水洗水。水益多而终难尽。反资无明。亦何益哉。此一质也。二谓纵若无明幻性。一切尽灭。则亦无有身心。以身心原以无明有故。故上句称无明为幻性。以其能生身心等。一切如幻法故。则无有心。应是则无身心。或翻译腾录时。误身字为有字耳。然既无有身心。纵理由顿悟。谁为历事修行。云何如来。寻常复说历事修行。净治如幻之无明。以成正果。其犹以空合空。空无益而合无功。修行徒劳。安所为乎。此二质也。三谓若诸众生。闻说如幻。即知无实。本来不用修行。谓观行事修。二种修行。皆不用也。果其尔者。则一切众生。常在生死。既常在生死。则起惑造业。造业受报。一念善。天上人间。一念恶。地狱三途。惑业袭袭。报应纶纶。尘沙劫波。莫之遏绝。故云常居幻化。谓不假观行。无能顿悟。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历事修。无明宛尔。令妄想心。云何解脱。心尚不能解脱。何况于身。益应系缚。恁么则举世皆成梦。谁为大觉人。此三质也。三执既陈。二修必要。钩深索隐蔑以加矣。微普贤孰能与于此也。持难别质竟。

  △三结问方便。

  愿为末世一切众生(至)令诸众生永离诸幻。

  前总请通为现未。此结请偏为未来。良以现会有疑是权。末世误修堪悲故。作何方便者。观行事修。皆为方便。二者不知所用。故以作何问之。渐次修习者。先用观行。次依事修。由观行故。一念顿悟。当下了知如幻境界。由事修故。渐次磨砺。令妄想心历位解脱。永离诸幻。端在是矣。普贤乃过来人也。为怜末世众生。故推不知。而备悉具问。正问竟。

  △二显殷(请必至三者。显殷勤故)。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义准文殊章释。后十章皆仿此。普贤请问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普贤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场一问。现未具益。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诸菩萨。权示有疑。末世众。修习多误。皆为所为。非普贤不能为。故以乃能赞之。修习上义稍不足。应加问于如来四字。盖翻译者意到文不到故。闻说如幻。即观诸法如幻。时至顿悟如幻。当下一念不动。即是如幻三昧。修习之时。又有方便渐次。众生依之。得离诸幻。此亦世尊如其所问。而为之赞故。诫以谛听者。令其为物示轨。非普贤不谛听也。许以当说者。令知不负所问。正见其与资合耳。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普贤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教喜听。即是与师合也。师资缘合竟。

  △三酬请答问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答总问。二释别质。三答结请。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种种幻化(至)幻华虽灭空性不坏。

  前释圆觉即是一心。今言妙心者。以其具含真如生灭二门。摄尽世间。出世间法。互相涉入。无障无碍故也。据前普贤问云。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是虽举圆觉。乃偏约真如门问。然真如无可修行。故世尊约生灭门。合根本圆觉而总答之。意谓种种幻化。如身心无明等。皆生如来圆觉妙心。所谓性海缘起是也。犹如空华等。说喻以明。空华喻种种幻化。从空而有。喻性海缘起。若尔直须以观行力。悟得缘起无性。觉体常圆。如彼幻化虽灭。空性不坏。此先以观行修行。答普贤总问意也。答总问竟。

  △二释别质。

  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至)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据前普贤第一质意云。若彼众生。知一切无明身心。皆如空华。则是知如幻者。若尔则身心亦幻。设更历事修。云何以幻还修于幻。故世尊以此释云。众生幻心。还依幻灭。幻心即是无明。以根本无明。枝末无明。皆是妄想心故。还依幻灭者。谓众生无明幻心。还依幻妄之身心。进历事修而得灭故。此释第一质也。据前普贤第二质意云。观行既历。复进事修。自应修心无明。一切尽灭。若其尔者。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如来。寻常复说。理由顿悟。事必渐修耶。故世尊以此释云。诸幻尽灭。觉心不动。然此犹是依幻说觉。亦名为幻。何故亦名为幻。以若说有觉。犹未离幻。以是对待法故。然亦不可说无。以说无觉者。亦复如是。盖以无之于有。亦对待法也。以是义故。幻灭名为不动。由不动故。方能入缠垂手。教化众生。建立水月道场。大作空华佛事。降伏镜里魔军。证取梦中菩提。是名深修如幻之行。此释第二质也。据前普贤第三质意云。若诸众生。闻说如幻。即知无实。本来不用修行。果其尔者。则于生死中。常居幻化。盖以不假观行。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不历事修。令妄想心。云何解脱。故世尊以善男子等释之。于中有法说。有喻明。法说中。言一切菩萨。指现会发清净心者。末世众生。指未来发清净心者。应当远离等三句。总释显决定当修也。盖普贤意。恐末世众生。以为闻说如幻。即知无实。何必修行。故前言本不修行。今世尊以应当远离等为释者。意显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务须修行而远离之。幻化虚妄境界。该法甚富。故置一切之言。如彼无明身心。依正凡圣等皆是也。如此等法。务须修行远离者。盖由远离不易。要在坚固执持远离之心。不肯放舍。或理观顿遣。如梦枷锁。窹则已离。或事修渐遣。如遗怨家。时时防犯。设不修行。如何能也。然此且约以心遣幻。果其幻灭。此心亦无所用。设存此心。犹是净眼中翳。亦如幻者。故应亦复远离。直解云。此遣第一重能离之心也。次言远离为幻者。谓上以知心如幻。重起远离。若心既不有。此重离亦无所用。设若存此重离。如粗翳既离。靠眼之细翳犹存。仍为是幻。故应亦复远离。直解云。此遣第二重离心之离也。此下又言离远离幻者。谓上以远离为幻。复起远离以遣之令化。若远离已化。则上之所谓离远离者。如净目之虚光。亦名为幻。故应亦复远离。直解云。此遣第三重离远离之离也。得无所离者。无可遣故。既无可遣。犹如净目真精。故云即除诸幻。文殊章所称圆照清净觉相。即指此也。又此段后后。遣于前前。统论共有四重。谓第一以幻心遣幻境。故云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所遣幻境)由坚执持远离心故。(能遣幻心)此名正遣。第二以远离遣幻心。故曰心如幻者。(所遣幻心)亦复远离。(能遣远离)此名遣正。第三以远离遣远离。故曰远离为幻。(所遣远离)亦复远离。(能遣远离)此名叠遣第四以极远离遣离。故曰离远离幻。(所遣离远离者)亦复远离。(能遣之极远离)此名遣之又遣。自后则无可遣。永无有幻。故曰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诸幻尽处。即是净觉真如。楞严云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即斯意耳。喻明中云。譬如钻火者。若论钻字。从金似是以铁钻。钻木求火。今下云两木相因。则能钻所钻。俱是用木。按五行木能生火。亦必相因方生。此喻幻化虚妄境界。如无明生身心。身心起无明。循环往复。无有穷已。故以相因喻之。火出木尽。喻幻心遣幻境。所谓正遣是也。灰飞者。木尽成炭。炭熟灰飞。然炭不顿熟。灰必渐飞。喻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所谓遣正叠遣。遣之又遣是也。烟灭者。谓上以灰覆。是炭犹未熟。尚有微烟。今既灰已飞尽。炭已熟尽。烟已灭尽。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所谓遣至无可遣。永无有幻是也。上是喻明。下乃以法结合。以幻修幻者。统该前之四重。谓以后后幻。修前前幻也。诸幻虽尽。不入断灭者。显出净觉真如心故。此释第三质也。释别质竟。

  △三答结请。

  善男子知幻即离不作方便(至)如是乃能永离诸幻。

  若如我所说。则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释其义者。谓既知是幻。但自不着。以不着即离。故云知幻即离。是不须更作方便以离幻也。离幻即觉。亦无渐次者。谓既已知幻即离。则离无所离以离于幻也。既离于幻。圆觉妙心。昭昭不昧。故云离幻即觉。何劳渐次修证为哉。故云亦无渐次。虽然但属理观。未涉事修。所谓理由顿悟。乘悟并销是也。重起事相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所谓事非顿除。因次第尽是也。长行竟。

  △二偈颂二。一标颂。二正颂。初。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自此以下十一章标颂。俱准文殊章可知。

  △二正颂三。一颂答总问。二颂释别质。三颂答结请。初。

  普贤汝当知一切众生(至)虚空本不动。

  圆觉心者。即是净圆觉心。此心均禀同赋。凡圣一如。而今言诸如来者。以众生迷之。而诸佛独能证之。如裴相序云。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凡夫也。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菩萨也。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如来也。余义俱于长行中释。

  △二颂释别质。

  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至)木尽火还灭。

  初三句。合颂释前二质。幻指二种无明。及与身心。无明是生妄之心。长行云。众生幻心是也。身心是所生之妄。然既皆从觉生。即能障觉。设欲显觉。务须以现前身心。进修事行。除灭能生无明。长行云。还以幻灭是也。偈颂文稍不足。今约长行之义补之。此约义略颂释第一质也。幻灭觉圆满者。果其幻灭。仍复绝诸对待。(依幻说觉。依有说无。皆为对待)则觉性圆满。圆满故无空无隙。动至何所。故曰觉心不动。由不动故。所以能入廛垂手。教化众生。此亦约义略颂释第二质也。若彼二句。释见长行。常应远离幻者。长行云。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今偈中幻之一字。即该长行一切幻化虚妄境界。应远离三字。即是长行应当远离。常之一字。即该长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此约义略颂幻心遣幻境也。(是名正遣)诸幻悉皆离一句。义皆遣正。(长行云。心如幻者。亦复远离)叠遣。(长行云。远离为幻。亦复远离)遣之又遣。(长行云。离远离幻。亦复远离)以至无可遣。永无有幻。(长行云。得无所离。即除诸幻)皆约义略颂也。如木中生火。木尽火还灭。(长行云。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本尽。灰飞烟灭)亦略颂耳。结合之义不颂。此幻义略颂。释第三质也。

  △三颂答结请。

  觉则无渐次方便亦如是。

  觉则无渐次。是超颂长行离幻即觉。亦无渐次。方便亦如是。是追颂长行。知幻即离。不作方便。此单颂理由顿悟。不颂事必渐修者。以此经是一乘顿教。示偏重也。普贤章竟。

  △二普眼章三。一普眼代请。二师资缘合。三酬请答问。初三。一众中具仪。二备陈问词。三至三显殷。初。

  于是普眼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普眼为主。(具仪普眼。问乃备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具仪之意。准前可知。

  △二备陈问词。

  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至)末世众生假说方便。

  初正以备陈。急欲求佛怜愍。故称大悲世尊。此会菩萨。指现前新学。末世众生。指未来初心。愿为及为者。以是当被机故。菩萨修行渐次者。谓此等菩萨。应修何等观行。观行难以遽修。最初入手。必有渐次当急。故先请令知。思惟者。用心参究。众生不知。故代问云何思惟。住持者。不被境迁。众生不能。故代问云何住持。众生未悟者。未大开悟。必求大开。故代问作何方便。普令大开大悟。盖必求事事无碍。周遍含融观也。

  ○世尊下。反显问由。恐谓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何劳预为致问。故当机口称世尊而言。若彼众生等。以反显之。彼众生者。仍指现前新学。未来初心。正方便者。即指修行渐次。如楞严三渐前二。不尔。则入手无门。思惟。如楞严违其现业。不尔。则觉路难通。虽闻如幻。靡脱坚执。故曰心生迷闷。此三昧。即是如幻三昧。如前普贤章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乃至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此中末二句。即是三昧成就。若无正方便。正思惟。何以至此。故曰心生迷闷。迷者。迷于有我。我相所乱故。闷者。闷于有法。法相所覆故。我相所乱。法相所覆。由此于圆觉不能悟入。如是则正方便。正思惟之二问。其势有不能已也。

  ○愿兴下。总以结请。大慈与开悟之乐。大悲拔迷闷之苦。故以愿兴为请。假说方便者。不是单请渐次。盖通约正住持等。皆为方便。良以圆觉本有。我法元空。实不假于方便。其如现会根有利钝。末世惑有厚薄。根利惑薄者。闻此三昧。已摇鞭影。根钝惑厚者。心生迷闷。不入圆觉。是故普眼以假说方便为请。盖是求佛于无方便中权巧施设。假立方便名言。令现会。及末世。释其迷闷。悟入圆觉性也。备陈问词竟。

  △三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准前可知。普眼代请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普眼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初赞其所问。重赞善哉者。现未俱益故。三渐中前二。为渐次第三为思惟。住持为保任。此是赞其所问总相。种种方便者。兼总带别而统赞之。如渐次思惟等。各具一切差别相故。

  ○汝今下。诫听许说。正见其与资合耳。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而听。

  释义准前可知。师资缘合竟。

  △三酬请答问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约妄尽还觉以酬请。二约修习成益以答问。初二。一妄尽还净觉。二随顺还圆觉。初二。一酬修行渐次请。二酬思惟住持请。初。

  善男子彼新学菩萨(至)安处徒众晏坐静室。

  初酬修行请新学菩萨。指现前新学。末世众生。指未来初心。此二既是新学初心。便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者。以是如来本起因地法故。直心正念真如。便能远离诸幻。欲求净圆觉心。非此不可。故以应当诫之。

  ○先依下。酬渐次请。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欲求净圆觉心。亦应有先依者。奢摩他。此云止。谓止一切不应行事。并一切不应动念。楞严除其助因。亦此中摄。佛于因地之中。亦先依此。故云如来奢摩他行。禁戒者。条分缕析。难尽多种。若约其最所严禁者。大则十重。小则四重。楞严刳其正性。亦此中摄。持而云坚者。如惜浮囊。丝毫无容犯故。徒众者。从学法侣。令其四事不阙。无所忮求。名曰安处。处犹住也。设不令其安处。于自禅观时。未免有所扰故。晏坐者。晏安而坐。所谓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其心常憺怕。未曾有散乱。然此虽因安处徒众。外无所扰。亦质由于坚持禁戒。内无所动。此且约因戒生定。以为入观之方便门也。静室者。清净房室。望下即是观堂。望上即是坐禅之处。离腥膻。绝阓闹。故云静也。酬修行渐次请竟。

  △二酬思惟住持请二。一正思惟。二正住持。初二。一观身是幻。二观心是幻。初。

  恒作是念我今此身(至)和合为相实同幻化。

  大疏云。恒作是念者。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常如是观也。我今此身者。执受既坚。故先观也。四大和合者。坚湿暖动。假合为身。愚谓。此且总观。发毛等。乃次第别观。发亦毛属。惟头上者称发。其余浑以毛称。爪者。指之甲。齿者。牙之对。观齿即兼牙矣。皮者。肉之表。亦包肉之皮。肉者皮之衬。亦衬皮之肉。筋者肉之力。骨者肉之核。亦支肉之骨。髓者骨中之脂。脑者顶中之髓。垢者身之垢腻。色者身之颜色。此上皆有形有质。故云皆归于地。归属也。此约义相属地。非约死后归地也。唾口液也。从口而垂曰唾。涕亦液属。从鼻出者为涕。脓血肉溃变也。通身流润名血。血之精华。内会者为津。外泄者名液。涎沫皆唾之病也。粘纤联坠者为涎。浮聚口角者为沫。咳嗽喉出者名痰。悲泣目出者名泪。精气者肾精有力。大便不取其滓。与小便同取其利。此上皆有湿有润。故云皆归于水。暖气者。通身暖相和气。归火者。原从火大中来故。动转者。通身动作运转。归风者。原从风大中来故。归地。归水。例此可知。如楞严八还。皆向来处还。今经四归亦向来处归。但彼以各还显有性。而此以各归显无身。故次下。即云四大各离。妄身当在何处。又大疏云。四大皆言归者。此身本合四大成故。如宝积经云。此身生时。与其父母四大种性。一类歌逻身。若唯地大。无水界者。譬如有人。握干麨灰。终不和合。若唯水大。无地界者。譬如油水无有坚实。即便流散。若唯地水。无火界者。譬如夏月。阴处肉团。无日光照。则便烂坏。若唯地水火。无风界者。则不增长。四大各离者。正观之时。各有所归。即名为离。愚谓。离则无身。故世尊假言以徴。妄身当在何处。实显其无处也。处尚不有。体复何云。故曰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者。四大和合。为相者。幻妄称相。相即无相。故曰实同幻化。观身是幻竟。

  △二观心是幻。

  四缘假合妄有六根(至)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承上已知身问幻化。如何复有根尘及识心耶。故云四缘假合。(云云)四缘者。见闻觉知。以四性皆有能缘义故。假合者。假合于身。妄有六根者。见为眼根。闻为耳根。觉为鼻舌身根。(三根皆合中知。总名为觉)知为意根。此先有六根也。六根四大者。因有六根。复对外之四大。然内之四性。既可分为六根。外之四大。亦可分为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此次有六尘也。中即是内。中外合成者。谓内根外尘。合成十二处也。妄有缘气者。缘气即是六识。(以六识虽妄。居然有见闻觉知。之气分故)于中积聚者。于内根外尘之中。积聚不散。此后有六识也。似有缘相者。似有能缘之相。假名为心者。似有则非真。如上所称妄有缘气者以此。然根尘识三。虽同属妄有。而起惑造业。惟六识力强。急欲令其观识虚妄。故重呼善男子以告之。俾留意也。此虚妄心。即指六处识心。托尘似现。故曰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即彼外之六尘。亦是四大假合。若四大分解。则无尘可得。据此则于根尘识中。能缘之根。所缘之尘。各归散灭。(以尘既不缘。根无所偶。皆同散灭故)内外不成。中云何立。故曰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毕竟者。决定义。谚云。到底无有。是也。文殊章。佛释无明义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指我法二执。各有分别俱生。均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今既观身如幻。观心如幻。自是不复妄认。颠倒日损。而正见日益矣。总结正思惟竟。

  △二正住持四。一正说。二喻明。三法合。四结示。初(虽云知幻即觉。唯恐不能住持故先正说。谓正说住持义也)。

  善男子彼之众生(至)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善男子者。呼当机菩萨而告之也。彼之众生。指彼求净圆觉之人。求净圆觉。须先观身如幻。如幻之境能住持。则幻身自灭。幻身灭故。能住持则幻心亦灭。以心依于身。身灭则心无所依故。幻心灭故。能住持则幻尘亦灭。以尘托心现。心灭则尘无所托故。幻尘灭故。能住持则幻灭亦灭。以为灭尘故。立幻灭名。尘既已灭。幻灭无所用故。幻灭灭故。能住持则是法皆真。故曰非幻。非幻则体无终穷。故不灭也。正说竟。

  △二喻明。

  譬如磨镜垢尽明现。

  求净圆觉。譬如磨镜之人。幻身。幻心。幻尘。幻灭。重重盖覆。不是净圆觉心。皆如镜上之垢。身灭。心灭。尘灭。乃至幻灭亦灭。譬如镜垢磨尽。非幻不灭。即是净圆觉心。譬如镜之本明。全体俱现。据此。则喻文虽略而摄义无遗。细玩正说自知。喻明竟。

  △三法合。

  善男子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

  恐其闻延失意。故重呼善男。教以当知也。不了身心如幻。执我执法。盖覆净圆觉心。故曰皆为幻垢。必至身灭心灭。乃至垢相永灭谓尘灭。灭亦灭也。如是则法法皆真。故云十方清净。上云非幻不灭者以此。约义而合。勿过拘执。法合竟。

  △四结示二。一结示因执成垢。二结示垢尽还净。初。

  善男子譬如清净摩尼宝珠(至)由此不能远于幻化。

  初喻说以示。清净摩尼宝珠。龙王髻中所有。清净言其体。内外明彻无垢染故。摩尼言其用。此翻如意。能雨宝故。宝珠言其相。非寻常物。珠中宝故。善友入海。取以济世者此也。映于五色者。映谓影现。谓对彼外之五色。影现于内。喻净圆觉心。对众生外之五阴身心。影现心内。随方各现者。何方有五色。即于何方影现五色。喻众生何类中有五阴身心。即随何类现自己五阴身心。如形影相肖也。诸世间人。不知是影。名为愚痴。喻诸众生。不达是幻。名为凡小。以凡夫愚我。小乘愚法。同愚痴也。影元无实。由世间不知是影。遂见摩尼实有五色。喻幻元非真。由凡小不知是幻。遂执圆觉真有五阴。执我执法。即其相也。

  ○善男下。约法以合。圆觉净性。合清净摩尼宝珠。现于身心。合映于五色。随类各应。合随方各现。诸愚痴者。法喻文同。迷影迷幻。义亦颇肖。故皆以愚痴名之。说净圆觉。实有身心。自相合。见彼摩尼。实有五色。法义宛同喻义。故云亦复如是。

  ○由此句。结显成垢。由此者。承上执为实有而言。谓由此执身心为实有。于中诤人竞我。计是较非。所以不能远于幻化。既不能远。自应常在其中。起惑造业。造业受报。轮转往复。染污净圆觉心。成深垢也。结示因执成垢竟。

  △二结示垢尽还净。

  是故我说身心幻垢(至)即无对垢及说名者。

  是故者。承上不能远离而言。不能远离。由于不知。以是之故。我说身心是幻是垢。说是幻者。令知非是真实。应远离故。说是垢者。令知染污净觉。应对治故。设彼众生。闻佛所说。即能对治垢染。远离幻化。是为对离幻垢。如是众生。非比寻常。佛说是人。名为菩萨。以其能随分断妄。随分证真。随分成位故也。垢尽者。不肯得少为足。必至细垢亦尽。细垢既尽。无烦更为对治。故名为除。如上所谓幻尘灭故。幻灭亦灭是也。即无对垢者。谓既已垢尽对除。即无对垢之人。人且是无。菩萨之名。又向何处安立。故曰及说名者。显菩萨之名亦无。惟有净觉真心。如上所谓幻灭灭故。非幻不灭是也。齐此以前。宛同顺祖所立。真空绝相观义。总结妄尽还净觉竟。

  △二随顺还圆觉二。一理事互融。二摄入无碍。初二。一承前起后。二正明理事。初。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至)无边虚空觉所显发。

  此菩萨。及末世众生。皆指求净圆觉人也。证得诸幻。灭影像故者。以一切诸法。本属幻有。元是净心影像。但以众生不知。即知亦不能住。今以正住持故。一得永得。再不至为影像所摇。故云证得等也。尔时者。即尔证得诸幻之时。影像既灭。净觉毕露。故云便得无方清净。无方者。即是周遍之义。如云。此方净。彼方不净。名为有方。即不周遍。故知无方。即是周遍净也。无边虚空。向因无明幻垢。障蔽真觉。而为顽虚。今证得幻灭障除。觉性显发。则无边虚空。为觉所显。而成无际净性矣。楞严云。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悉皆销殒者此也。所谓无方清净者。可见。承前起后竟。

  △二正明理事二。(一依理成事。二融事同理)依理成事者。事不自事。依理而成。理既清净。则所成事法。一一随理而成清净。如其不明。更助以喻。譬如日光。普照虚空世界。所有一切物类。莫不赖阳光而得成立。忽被尘沙障蔽。云雾晦蒙。而日光不现。其虚空世界。所有一切物类。尽在昏暗之中。不得显发清净。霎时云开雾散。尘灭沙澄。而日光显现清明。普照虚空世界。所有一切物类。悉皆显现清净。喻彼觉性灵明。圆照法界。所有世出世法。莫不因之而得建立。忽然一念妄动。展转生起三细六粗。而灵明觉性。全然晦昧。其法界中。所有世出世法。尽成迷昧。不得显发。复其本净。今菩萨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虚空尚然。何况虚空所有世出世法。尽为觉性所显。而成清净。法喻对比。昭然可了分二。一成世间法。二成出世法。初二。一别明。二总结。初三。一成根处。二成尘处。三成大种。初。

  觉圆明故显心清净(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

  承上无边虚空。尚是觉所显发。则觉心圆满。明净可知。正由圆满明净之故。则无法不显。因无法不显。则显随缘所成赖耶识心。亦成清净性也。由赖耶心清净故。依赖耶所分见尘之性。(即是见性)亦成清净性也。由见性清净故。则见性所依眼根。(即浮胜二根)亦成清净性也。由眼根清净故。则眼所发识。亦成清净性也。(此该眼家二界。谓根与识也。文中虽曰见尘。但约见尘之性。以尘界在后文说故)次由眼所发识清净故。则赖耶所分闻尘之性亦成清净性也。由闻性清净故。则闻性所依耳根。亦成清净性也。由耳根清净故。则耳所发。识亦成清净性也。(此该耳家二界。不摄尘界。准上可知)又由耳所发识清净故。则赖耶所分觉尘之性。(即该三性。以鼻舌身皆称觉故)亦成清净性也。如是乃至者。超略鼻家二界。舌家二界。身家二界。乃至意家知尘之性。及根识二界。皆成清净之性。故云亦复如是。成根处竟。

  △二成尘处。

  善男子根清净故色尘清净(至)香味触法亦复如是。

  闻法既久。恐不留意。故重呼善男子。而儆之也。六性六识。皆依于根。故统言根清净故。谓六根之中。根根兼性与识。皆成清净之性。由此之故。则眼根所对色尘。亦成清净性也。由色尘清净故。则耳根所对声尘。亦成清净性也。香味触法。依次皆成清净之性。故云亦复如是。成尘处竟。

  △三成大种。

  善男子六尘清净故(至)火大风大亦复如是。

  六尘者。对根之别相。一一皆成清净性故。则藏性随缘。所成坚碍之地大。亦成清净性也。由地大清净故。则润湿之水大。亦成清净性也。火大。(有燥热性)风大。(有动摇性)次第皆成清净之性。故云亦复如是。别明竟。

  △二总结。

  善男子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二十五有清净。

  四大清净者。承上由地水火风。各成清净故。则随缘所成十二处等法。皆亦各成清净性也。十二处者。即前内之根处。外之尘处。以根为能缘处。尘为所缘处。内外攸分。一定而不可紊故。十八界者。内之根界。外之尘界。中之识界。各有六种。共为十八界者。有性分二义。性则根为能照性。尘为所照性。识为分别性。分则内外中间。各有分齐。可了明故。二十五有者。三界众生之所依住。古德颂云。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及那含。通称为有者。以其中生死因果。不能无故。此三则该尽世间法。然经论皆称四大为种。以其能成诸法。殊不知所以能成者。不在于相。却在于性。今则方显其是。依彼圆觉净性所现。然能现圆觉。既无方清净。则所现处界有法。一一皆成清净性也。(问准前六根六尘。皆是依于。前前净性。随缘现起后后。今何又依四大净性。随缘。现起十二处十八界等。然此十二处。岂不即是前之根处及尘处乎。此十八界。岂不即是前之尘处根处。及根中所该之识界乎。若言不是云何分别。然科中虽分总别。而总则总其别。别则别其总。岂可以不是为言。若言是者。何故先依根处尘处净性。随缘现起四大。而今又以四大净性。随缘现起处界等。乱现无据。云何会通。答诸法既各具净性。各各随缘遍现。缘异则现异。缘同则现同。若为彼之净性。能随缘现此。而此之净性。不能随缘现彼。是诸法之净性。各各有异也。各异则不一。不一则虽遍不遍。如砖砌墙。必有缝隙。今以互现重现。显净性一体周遍。幸不必问其是前根尘。及与不是等。只管在净性门外打之绕也)成世间法竟。

  △二成出世法(问。世间诸法。从妄缘生。可说令净。出世真实反妄所成。已是净法。何故亦说令净耶。答。圭山大疏云。若凡圣对待。即胜劣全殊。若称法界观。一种皆是幻化。缘起无自体故。如有两镜。一镜现杂秽影像。一镜现胜妙影像。痴孩不了。贵贱悬殊。知者达之。一无差异。故经云。生死涅槃犹如昨梦。然世法令净。上已具悉。出世令净。此当略辩)。

  彼清净故十力四无所畏(至)陀罗尼门一切清净。

  彼之一字。通指世间诸法。据上所说。世间诸法。次第皆依圆觉净性所显。而成清净。由彼世间诸法清净故。则净性随缘所成出世间法。若因若果。一一皆成清净之性。故统言十力等清净。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然此中十力等。属于果法。三十七助道品。属于因法。至陀罗尼。既翻总持。则因果俱该。诸大乘经。多惟标其总名。注疏家。虽出其别目。亦不详释其义。后学茫然。圭祖愍之。故大疏特为详释。后之讲演者。一味循名逐义。算沙自艰。而不知照顾本经。推源佛说要妙。执筏问桥。未免为智者之所诃焉。今本疏既阅祖文。仍复参看教乘法数。略出名义。使讲演者知之。勿拘泥也。第一十力者。大疏云。如来唯一诸法实相智力。此力有十种用。故说为十。法数云。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因果相当名是处。不相当名非处)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三定智力。(知一切诸禅三昧。有爱见慢等为垢。无则为净)四根智力。(知一切众生信进等五根。有上有中有下)五欲智力。(知他欲乐。如迦叶头陀阿难多闻等)六界智力。(界者性义。即是种子。对上欲为现行。谓上知从性起欲。此知习欲成性也)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谓善道处在人天。恶道处在三途。无漏道处在涅槃)八宿命智力。(知过去本生本事等。虽百千世劫。皆明了无碍。声闻虽。亦有此。极远则不知。不得称力)九天眼智力。(知众生死此生彼。善恶业缘。受报好丑等。亦以极远无碍。超出二乘等为力)十漏尽智力。(知自他漏尽。永不受后有之生)大疏云总名为力者。能摧怨敌故。不可屈代故。第二四无所畏者。一具一切智无畏。(于一切法尽知尽见)二诸漏尽无畏。(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三说障道法无畏。(于障道法能知能说)四说苦尽道无畏。(于尽苦道。能知能说)通称畏者。众中说法。无所畏惧故。第三四无碍智者。一法无碍智。(诸法名字。分别无滞。如说地水火风等法)二义无碍智。(诸法义相。了了通违。如说坚湿暖动等义)三词无碍智。(异地方言。皆能随顺。如说晋音秦音等词)四乐说无碍智。(根有利钝。随彼乐说。不因多说有厌等心)通称碍智者。由此四智。众中说法。无滞碍故。第四佛十八不共法者。惟佛能有。故首标佛字。法数云。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意无失。(此三通称无失者。由多劫戒定妙慧。大悲成就。㧞诸罪根及习。故无错误)四无不定心。(佛心如澄停水。如无风灯。即或有动。亦常静故)五无异想心。(观彼众生。本来清净。待时而度。无怨亲敬慢贵贱等。诸异想心故)六无不知舍心。(众生根钝。于三受中。惟觉苦受乐受。于不苦不乐受中。全无所知。名为舍受。是为不知而舍。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生知住知灭。名为舍受。是为知已而舍。故无不知舍也)七欲无减。(知善法恩。常乐积集。故欲无减)八精进无减。(普度众生。遇难益强。故进无减)九念无减。(正念真如。说法度生。故念无减)十慧无减。(力无畏等。圆满成就。故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生死如昨梦。有为解脱无减涅槃如昨梦。无为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解脱能生知。见知见能保解脱。故二俱无减譬如绳二合一。则二俱牢也)十三身业随智慧行。(随智慧现身相。利益。众生)十四口业随智慧行。(随智慧。现语言。利益众生)十五意业随智慧行。(随智慧。示善恶。利益众生。然身口皆以意梁为主。是知身口。二业。现善现恶。但有益于众生。皆为随智慧行也)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本生。本事。如法华大通威音等。能知能说。犹如今日所见是也)十七智慧知现在世无碍。(细事违法。如楞严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尘沙界外。一满之雨。足知头数是也)十八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当生。当报。如法华授记声闻。当来成佛。劫国庄严。正法像法等。能知能说。将来必应是也)通称不共法者。不与凡夫二乘菩萨等共故。第五三十七助道品者。大疏云。助谓资助。助正道故。道即是因。所谓止观。愚谓不必止观。若唯约大乘。即是菩提心也。言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欲求无上菩提。必以此等资助。方能成故。又道即是路。谓戒定慧通于三乘。言三乘修因期果。皆以戒定慧为正修之路。正修之路。难以遽行。故以念处正勤等。而助成之。故大疏云。品即是类。类正因故。此总释也。别释有七谓三四。二五只七。单八。共成三十七也。三四者。第一四念处。第二四正勤。第三四神足也。第一四念处者。凡夫计身是净。妄生爱染。佛教念身不净。(谛观种子。住处。自相。自性。究竟。皆不净故)凡夫计受是乐。妄生贪着。佛教念受是苦。(谛观苦受。乐受。舍受。皆是苦故)凡夫计心是常。妄生持守。佛教念心无常。(谛观过现未来。念念生灭。皆无常故)凡夫计法有我。妄生执取。佛教念法无我。(谛观内法。外法诸世间法。皆无我故)通称念处者。初发心人。常应系念于此。自能厌离世间。进求出世法也。第二四正勤者。大疏云。念处似火。若得勤风。则无所不烧。故次辨之。精进为体。故总名勤。异外道故。特名为正。别分为四。谓已生恶令永断。犹如除毒蛇。(一)未生恶令不生。如预防流水。(二)已生善令增长。如溉甘果栽。(三)未生善令速生。如钻木出火。(四)第三四神足者。大疏云。欲勤心观。法数云。欲念进慧。由前四正勤中。只管灭恶生善。忘其本所发心。故教以欲。谓于菩提心。重起猛利乐欲。(大疏与法数同)乐欲虽猛。恐不能常。故教以勤。谓精进无间。(法数名进。盖进即是勤。但大疏列在第二。法数列在第三)虽精进无间。恐杂异缘。故教一心。谓系心一境。(法数名念。盖念即是心。但大疏列在第三。法数列在第二)虽系心一境。恐被魔扰。故教以观。谓正观破之。(法数云。慧盖慧即观也)由此四法。于所期境。速疾能到。故名神足。亦名如意足。谓如其所意而能到故。二五者。第一五根。第二五力也。五根者。第一信根。谓初发心时。即具信心。尚属不定。今既修念处正勤神足。信心乃定。故名为根。(如树生根。不能摇㧞)第二进根。谓修正勤时。即具精进。尚或有间。今既修神足中勤。进乃无间。故名为根。(根义如上释)第三念根。谓修念处时。即能系念。尚有四境。今既修神足中欲。于菩提心猛利乐欲。念乃循元。故名为根。(此下根义。俱如上说)第四定根。谓修念处时。即有定义。(念有所住)尚属轻微。今既修神足中心。专注一境。故名为根。第五慧根。谓修正勤时。即具慧照。(拣别善恶)今既修神足中慧。正观破魔。故名为根。又由此五者。菩提心可以植立。如栽一树。已生五条根矣。五力者。一信力。即前信根。增长进念定慧准知。譬如树。既生根。即能有抽枝发叶之力。将来开花结果。亦可以预期也。只七单八者。七觉支。八正道也。七觉支者。第一念觉支。(此是下六所依谓心若沉时。念用择进喜以起之。心若浮时。念用轻安定舍以摄之。觉令定慧均等)二择觉支。(观诸法时。善能觉了。不谬取于虚伪法故)三进觉支。(修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无益苦行故)四喜觉支。(心得法喜。善能觉了。不随法喜。而生着故)五轻安觉支。(身口轻安。善能觉了。不取轻安而不进故)六定觉支。(发诸三昧。善能觉了。不生爱见故)舍觉支。(舍所缘境。善能觉了。不生追忆故)亦名七菩提分。菩提翻觉。支即是分。然觉属智德。佛果方圆。今既皆名觉支。足显其尚未圆满。虽未圆满。已有其分。但于此认真行之。转烦恼而成菩提。将不外是矣。八正道者。第一正见。(见理真正故)第二正思惟。(思惟真修故)第三正语。(说正法语。令他生真信故)第四正业(正行具足。除身邪业故)第五正命。(如法乞食。离五邪命故)第六正精进。(净烦恼结故)第七正念。(不忘无为道故)第八正定。(定住无为道故)亦名八正道分。然正道即是断果。亦佛果方圆。今既皆名道分。依分行之。转生死而证涅槃。将不外是矣。陀罗尼。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因能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益以门名。谓一切法从此出生。一切义由此归尽。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也。然古德有二说。一有字。二无字。无字如佛答文殊。开口便云无上法王。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等。其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之名。亦略见其概矣。有字者。即如来所说秘密。无论一字。少字。多字。皆以陀罗尼名。然既称秘密。无容解释。但以三业相应。如法持诵。有求皆遂。足见其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然此法此义唯佛能知。余皆不能。故总以秘密名之。若尔则一便足用。何必八万四千。大疏云。法门广说。无量无边。今齐此结数者。为对尘劳故。其意以众生尘劳烦恼。八万四千。佛或对此而说。故云八万四千。要知行布不碍圆融。故无妨说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圆融不碍行布。故无妨说八万四千。但八万四千之数。唯佛能如实而知。如实而说。大疏虽引古释。未见佛说。不敢依录。候考。总结依理成事竟。

  △二融事同理三。一同理清净。二同理不动。三同理遍圆。初二。一正报同理。二依报同理。初。

  善男子一切实相性清净故(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

  一切者。通该世出世法。实相者。略疏云。缘生诸法。皆是虚妄。会缘入实。即为实相。的指即是真如净性。而为诸法真实之相。无量义经云。无相不相。名为实相。而上来世出世法。染净差别之相。为觉性圆明所显。同成一实相性清净也。由是一切世出世法。同一实相性清净故。托法显己。即应融会得一己之身。与彼诸法。同一实相清净。由一己之身清净故。因己会他。又应融会得多众之身。与己之身。同一实相清净。由多众之身清净故。如是扩而充之。则应融会得自一方众生身。乃至十方众生身。同一圆觉清净。上但言实相清净。今又言圆觉清净者。以圆觉乃实相之本体。实相即真如之自性。由真如不守自性。晦昧真体。现起妄相。愚迷执之为身。由执身故。尚不见自性。岂见本体。今此乃悟妄即真。由真见体。故曰圆觉清净。又上云无边虚空。觉所显发。今提出圆觉清净。显应融会世界虚空等。咸同清净。至下科自见。正报同理竟。

  △二依报同理。

  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至)一切平等清净不动。

  善男子下。文稍不足。准上科应云。十方众生圆觉清净故。由正会依。即应融会得一现住世界。与彼正报同一清净。由一现住世界清净故。缘一通多。又应融会得多世界。与一现住世界。同一清净。由多世界清净故。如是扩而充之。则应融会得自一方虚空。三世所有世界。乃至尽于十方虚空。圆裹三世。所有一切世界。同一实相平等。清净不动。上但云清净。此又云一切平等清净不动者。以一切世界。有染有净。欲对染说净者。亦非真净。今则若染若净。同归一自性清净。故云平等。而又言不动者。约三世论。以清净若有过现未来。亦非真净。今则圆裹三世同归真常清净。故云不动。又上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今提出平等不动。显应知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总结同理清净竟。

  △二同理不动。

  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至)当知觉性平等不动。

  能同者事。所同者理。事中准前有二。一世间法。二出世法。世法虽多。今唯以五大代之。五大之中。空大居先。是故先言虚空。谓承上融会得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则见虚空时。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地水火风。别录避繁。故总言四大。谓承上融会得四大如是平等不动故。(如是平等。例上应有。今但言不动者。以准上可知故)则见四大时。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等者。谓世法中之五大。一一皆如是平等不动。例此则出世法中。十力四无所畏等。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则见此等法时。当知觉性平等不动。此科意是由前以理融事。事同理而平等不动。故每见一事即知觉性平等不动。是事理依然似有二体。至下科则理事浑无二矣。同理不动竟。

  △三同理遍圆。

  善男子觉性遍满清净不动(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

  觉性遍满者。此总承前一切世出世法。俱为觉性圆明所显。而成清净不动。则是觉性遍满法界。无一法不包。无一界不遍。故云圆无际也。由觉性圆无际故。应当了知法界中。所有内之六根。浑同觉性遍满法界也。若不遍满则成有际故。向下诸法皆由圆无际故。六尘四大遍满。准此可知。如是乃至等者。谓世间一切法中。一一皆如是遍满。例此则出世法中。十力四无所畏等。乃至陀罗尼门。一一皆浑同觉性遍满法界。皆由圆无际故。总结理事互融竟。此上义同顺祖理事无碍观。

  △三摄入无碍二。一所证互相摄入。二能证彼此无碍。初。

  善男子由彼妙觉性遍满故(至)其光圆满无坏无杂。

  初法说。谓由彼妙觉性。遍满一切世出世间法故。此承上文出摄入之由也。根性尘性等。且约世间法言之。谓由性遍满故。根随性。尘随性。一一皆无坏无杂。谓根入尘而根不坏。尘摄根而根不杂。如根入尘既尔。设尘入根亦然。故总云无坏无杂。根尘无坏句。牒上为由。不言无杂者。可例知故。如是则地性。水性。火性。风性。力无畏性等。乃至陀罗尼门性。一一皆无坏无杂。

  ○如百下喻明。百千灯。喻世出世法。光照一室。喻随性遍满。其光各遍满。喻互相摄入。无坏无杂者。此光入彼光。此光不见坏相。彼光摄此光。彼光不见杂相。喻诸法摄入。此入彼而此不坏。彼摄此而彼无杂也。所证互相摄入竟。

  △二能证彼此无碍。

  善男子觉成就故(至)光体无二无憎爱故。

  证知觉性。遍满一切法。无坏无杂。名为成就。由成就故。当知此等菩萨。不与诸法作系缚。不求于法成解脱。以既知觉性遍满。则是法皆觉。缚脱无二故。又既知觉性遍满。则生死亦觉。涅槃亦觉。故于生死不厌。涅槃不爱。持戒亦觉。毁禁亦觉。故于持戒不敬。毁敬不憎。久习亦觉。初学亦觉。故于久习不重。初学不轻。何以故者。承上徴起之词。言上来所谓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等者。何以故耳。盖以觉性遍满。无法不觉。故云一切觉故。

  ○譬如下。更以喻明。眼光者。眼性之光。喻妙觉明性。以根性光之在眼。喻妙觉明性之在法故。前境者。统该眼家所见。喻一切诸法。以一切诸法。统为妙觉明心所照故。晓了者。不假分别。喻妙觉圆照。不涉思惟。其光圆满。喻一切皆觉。得无憎爱。即喻不与不求。不厌不爱等。所谓彼此无碍者以此。徴释中。光体无二。喻觉性圆满。无憎爱故。喻同一觉也。齐此以前。宛同顺祖所立。周遍含容观义。总结约妄尽还觉以酬请竟。

  △二约修习成益以答问二。一承明修习成益。二应前所问结答。初二。一知众本来成佛益。二了性平等不坏益。初。

  善男子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至)生死涅槃犹如昨梦。

  此科。虽文承上来。而此菩萨。却不指觉成就者。按前正方便中。乃指现会中初学之人。及末世众。乃指末世中乍发心者。修习此心。即依圆觉妙观。直观此心。日久功纯。豁尔心开。顿见此心。朗然虚静。不见有行可修。有果可成。故曰无修。亦无成就。惟一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之性存焉。于中下。且约依报言之。于中者。即于圆照寂灭性中。随缘现起恒河沙诸佛世界。且不是一恒河沙。乃有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又且不是一不可说。乃有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兼且不是一阿僧祇。乃有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大疏云。然此中意。盖直指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世界。不是算其数量。为欲引机。造无边境。故假积多数耳。犹如空华者。喻从缘现起。本无自性故。乱起乱灭者。喻成坏变迁。了无定体故。总显空华无实。世界非有。性一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也。又言不即者。不即世。界从缘无性故。不离者。不离觉性。当体即真故。次约正报言。准前依报。应是于圆照寂灭性中。现起十种法界。因惑业结缚而成六凡。缘无为解脱而成四圣。虽缚脱不同。俱是从缘无性。当体即真。故双无也。始知者。由无缚脱而始知也。既无缚脱。盖是四圣六凡同一圆觉。既同一圆觉。则是众生本来圆觉。与佛无异。故云本来成佛。由是返观。从前众生之轮转生死。并诸佛之取证涅槃。皆是迷位中事。非圆觉境。故云犹如昨梦。觉后元空故。知众本成佛益竟。

  △二了性平等不坏益。

  善男子如昨梦故(至)一切法性平等不坏。

  如昨梦句摄前。由前如昨梦故。始知生死涅槃。迷时见有。觉后元空。既觉后元空。则生死空。故无起。谓不起烦恼成生死故。涅槃空。故无灭。谓不灭生死证涅槃故。不灭生死证涅槃。则涅槃无来。生死无去。不起烦恼成生死。则生死无来。涅槃无去。此摄如昨梦故。以示生死涅槃。无起灭去来相也。其所证者。次摄前生死涅槃。无起灭去来相言。其所证即是涅槃。其中有得失取舍四相。得失二相。约菩萨言。若菩萨进修。则得涅槃失生死。若懈退则失涅槃得生死。取舍二相。约凡小言。小乘知慕灭。则厌舍生死。忻取涅槃。凡夫乐世间。则取着生死。舍离涅槃。此约梦事迷位中言。今从梦觉。悟得生死涅槃元空。无起灭去来之相。由此即悟得所证中之四相亦空也。故云无得。无失。无取。无舍。其能证者。指能证之行有四。一作行。谓作种种行。欲求涅槃。二止行。谓永息诸念。一切寂然。三任行。谓任彼一切。随诸法性。四灭行。谓身心根尘。一切永灭。由所证中。四相既空。则能证之四行。焉能独立。故亦云无也。于此证中者。亦是摄前。又于能所证中。悟得无能无所也。言能证之行不立。即是无能。所证中相全空。即是无所。据此。乃是能所两忘。对待斯绝。惟一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之性。孤然独立。毕竟二句。防难。恐摄前难云。能所二相。因人法而立。今既能所俱无。不知还有可证之法与人耶。向下以理防之。言有人有法。不契寂灭无二之理。必须人法俱无。方契斯理。故云毕竟无证。亦无证者。一切句总结。自悟得生死涅槃本空。乃至能所俱泯。人法双亡。则一切依正凡圣诸法。浑然同一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之性。不见世界有染有净。圣凡有高有下。故云平等。且是常住世间。永劫不朽。复云不坏。承明修习成益竟。

  △二应前所问结答。

  善男子彼诸菩萨如是修行(至)求如是法亦不迷闷。

  节节称善男子。皆为令其着意。况今结答。更宜审听。呼而告之。叮咛益切矣。彼诸菩萨。统指现会初学。及末世乍发心者。如前普眼请云。愿为此会菩萨。及为末世众生。演说菩萨修行渐次。其意盖以此会新学。末世初心。皆为当被之机。故世尊以彼诸菩萨答之。至问菩萨修行渐次。即为能被之教。故世尊以如是修行。如是渐次答之。如是修行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修。如幻三昧。如前云。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是也。如是渐次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立初渐次。如前云。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是也。其次又问云何思惟。云何住持。故世尊以如是思惟。如是住持答之。如是思惟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观身观心。如前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云毕竟无有缘心可见是也。如是住持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住持进修。如前云。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乃至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是也。如是方便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方便恢观。此中复二。一观依理成事。如前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心清净故。见尘清净。乃至云四大清净故。十二处。十八界。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一切清净是也。二观融事同理。如前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乃至云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是也。(各各遍满显有融即义故)如是开悟者。谓如我所说。如是而普令开悟。如前云。由彼妙觉性遍满故。根性尘性。无坏无杂。乃至云觉成就故。当知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等。譬如眼光。晓了前境。光体无二。无憎爱故是也。至虑闻此三昧。心生迷闷。末复以求如是法。亦不迷闷答之。佛意以求如是法者。果能如我前来所说。于此无修。亦无成就。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乃至云毕竟无证。亦无证者。夫如是。则法性平等。自尔无坏无杂。何迷闷之有哉。总结酬请答问中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妄尽还觉以酬请。二颂修习成益以答问。初二。一颂妄尽还净觉。二颂随顺还圆觉。初(偈略不分)。

  普眼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一切悉清净。

  普眼等七句。颂前正思惟中身心如幻义也。前三句。教以总观。身相二句。教以别观。身相说四大者。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成故。心性归六尘者。六处识心。外托六尘现故。四大二句。结显虚妄。四大体各离者。质碍归地。润湿归水。动转归风。暖气归火。四性不相顺故。既不相顺。谁为和合。明知身是虚妄。不显心虚妄者有二义。一谓身且是虚。心复何依。二谓六尘依于四大。四大各离。则六尘不现。识又何所托乎。如是二句。颂前正住持义也。如云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等。即是渐次修行。又云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即是一切清净。颂妄尽还净觉竟。

  △二颂随顺还圆觉(随顺理事周遍二观。复还圆满觉性。酬普眼方便开悟之请。长行中备悉周详。偈颂从略。即下之一句也)。

  不动遍法界。

  承上妄尽已还净觉。若更能随顺修习。悟理融事。知事同理。则事事皆悉不动。事事皆悉遍圆。如长行同理清净文云。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四大不动故。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等文。此中以不动二字颂之。又如同理遍圆文云。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当知六根遍满法界。根遍满故。当知六尘遍满法界。尘遍满故。当知四大遍满法界。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如是等文。此中以遍法界三字颂之。余略不颂。长行已悉故。总结颂妄尽还觉以酬请竟。

  △二颂修习成益以答问二。一颂修习成益。二颂应问结答。初(准畏行有二义。一圆觉照世。二龙所齐超。此亦略具。但超颂追颂不同)。

  无作止任灭亦无能证者(至)毕竟无来去。

  首二句。超颂能所齐超。言现会新学。末世初心。当修习此心时。已无作止任灭。谓作中具止。止中具作。任中具灭。灭中具任。不相背而实相用故。况复成就。岂复更有。故长行云。其能证者。无作。无止。无任。无灭。能证无执。所证自然融通。故长行云。其所证者。无得。无失。无取。无舍。然虽能证无执。所证融通。若能所不忘。岂称尽极。故须无能无所。今但云亦无能证者。无所可例知故。

  ○其次四句。追颂圆觉照世。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故世界如空华。三世悉平等。去来生灭相。毕竟了不可得故。颂修习成益竟。

  △二颂应问结答(约义略颂)。

  初发心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入佛道应如是修习。

  初心菩萨。指现会新学。末世众生。指末世初心。长行云彼诸菩萨。盖总指也。准长行有六个如是。无非修习之法。故此中但言如是修习。如是修习。层次秩然。长行云求如是法。亦不迷闷是也。普眼章竟。

  △三金刚藏章三。一谢益重请。二师资缘合。三据难开通。初四。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承益。三致难重请。四至三显殷。初。

  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刚藏为主。(具金刚智。断障除惑。此章进断微细深疑。非此不能致问)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

  △二谢前承益。

  大悲世尊善为一切(至)幻翳朗然慧目清净。

  承前述益。求佛进开深难。故称大悲世尊。善为者。循循有序。如文殊章。标本起因地。明净觉随顺。普贤章。依如幻三昧。顿悟净觉。普眼章。明随顺修习。由顿至圆。三根普被层次秩然。故以善为称之。诸菩萨众。且指现会。即文殊等。及所统菩萨类也。圆觉即一真法界。清净即心真如门。圆觉能总一切法。真如能持无量义。故通以大陀罗尼称之。依之修习。则是因地法行。由顿至圆。则为渐次方便。此等皆众生不知。故曰蒙昧。如来已善为宣扬。故曰开发。此承前也。在会法众。仍指现前菩萨。承领受也。慈诲者。大慈深诲。令得正信乐。故于诸幻法。妄生执取。名为幻翳。故佛前云。犹如翳目。见空中华。至此则信知身心依正等法。顿息执取。故云幻翳朗然。朗然者。顿然除灭。不见空华相故。能所并销。故云慧目清净。慧目者。依圆觉起真慧观真。犹如净目。清净者。信知真如为净觉境界。故佛前云。圆照清净觉相。此述益也。谢前承益竟。

  △三致难重请二。一连致三难。二重请开示。初。

  世尊若诸众生本来成佛(至)何时复生一切烦恼。

  前章云。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其意以彼修习净圆觉心。得成就者。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惟有佛性独存。恐不善会者。谬解佛意。兴谤招?。故刚藏代致三难。求佛开通。非刚藏实有是难也。三难者。一云众生本来成佛。成佛自应无妄。故难以何故复有无明。此以真难妄。不应复有也。二云无明众生本有。本有则非佛。故难以何缘复说成佛。此以妄难真。不应说成也。三云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是真能生妄。故难以如来证真。何时复生烦恼。此以本觉难妙觉。还应不觉为众生也。如是三难。初难显自语相违。以众生本成。是佛自语。复有无明。违自语故。次难显世间相违。以无明本有。世间共计。复说本成。违世间故。三难显不顺正理。总成非量。以异生本成。明是本觉。实是不觉。十方如来。明是妙觉。永不再迷。故此致难也。连致三难竟。

  △二重请开示。

  惟愿不舍无遮大慈(至)了义法门永断疑悔。

  愿而言惟者。显求之亲切。谓无别所愿。惟求开秘密藏。利现会众。及末世生耳。不舍者。显求之决定。谓秘密难开。虽难开亦不舍故。无遮大慈者。权分横竖。以慈而云大者。竖约现未两利。遮而云无者。横约浅(初心)深(久修)俱成。亦可无遮即称大慈。大慈自然无遮。通该横竖。不必权分。秘密藏者。即指三难中义。若未难不说。难复不说。是欲秘之。名为秘藏。若因难而说。说不显了。是欲密之。名为密藏。并以求开者。为求当下即说。仍复显了说故。二藏既开。正信斯启。不惟通益现会。兼复遐被末来。故云及为末世。一切众生等也。修多罗教者。经藏之通名。以此经是经藏摄故。了义法门者。当经之别目。以此经是显了说故。疑悔能障正信。既已永断。则正信成矣。大疏云。疑者。于诸谛理。犹豫为性。能障信心善品为业。别有三种。一疑自。谓疑己不能入理。二疑师。谓疑师不能善教。三疑法。谓疑所学法。能出离不能出离。今以三疑成难。即疑法也。私曰。悔者以前所作。懊怨为性。障进为业。别有二种。一悔善。谓于前所作。善行生悔。二悔不善。谓于前所作。不善生悔。悔善。则不善增进。悔不善。则善行增进。今既兴疑并断。明是悔不善。以疑属根本烦恼。为不善法。故致难重请竟。

  △四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释义准前。总结谢益重请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金刚藏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初赞其所问。秘密两开。现未俱益。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汝等乃能者。独许刚藏一类。方能扣关击节。余诸声闻缘觉等。皆不能作是问也。如来甚深秘密者。显三难所陈。是如来所证甚深之义。有意秘而不说。即说亦不欲显了。唯密意说。必待刚藏致问者。为是究竟成佛方便。非刚藏不能问故。至如来因问而说。是刚藏等诸菩萨。蒙佛最上教诲。显了之义。广大之乘。非余众所堪闻故。如是则刚藏致问。如来因问而说。能使十方修学。及诸末世众生。有利根者。了斯秘密之义。成就大乘正见。永无退转。故曰得决定信。永断疑悔。诫听许说。正见其与资合也。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金刚藏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教喜听。即是与师合也。总结师资缘合竟。

  △三据难开通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出由呵难。二说喻开通。三斥非正问。初三。一总出其由。二明其可呵。三正呵其惑。初。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终生灭(至)种种取舍皆是轮回。

  一切世界。总指三世间法。始终生灭。别约正觉世间。始谓随缘示生。终谓缘尽仍灭。生灭。谓中间变易。前后有无。别约有情世间。前谓前有生相。后谓后有殁相。有无谓中间住异。聚散起止。别约器界世间。聚谓聚尘成界。散谓散界成尘。起止。谓中间成坏。念念相续等。谓中间则念念相续两端则循环往复。种种取舍者。谓两端则大取大舍。中间则小取小舍。是皆以六对为境。取舍为心。境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心亦复尔。故云皆是轮回。谓生灭六识心也既用此心。必致佛呵。如楞严显呵非心之初。阿难云。如来现今徴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此非汝心。乃至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今此中刚藏备陈三难。何异推穷寻逐。但不执能推者为心。而如来示以种种取舍。皆是轮回。令知备陈三难。所用者犹是生灭心故。是知下被佛呵。非无谓也。总出其由竟。

  △二明其可呵。

  未出轮回而辩圆觉(至)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初法说。未出轮回者。仍用生灭心也。用生灭心。故欲辩明圆觉。(意指刚藏备陈三难)如是则谩说不明。纵明亦非。以彼所明之圆觉性。乃是依于圆觉。从生灭识心。变起虚妄名言。非是真圆觉性。故云即同流转。若依此而欲免轮回。断乎不能。故云无有是处。

  ○譬如下。喻明动目者。数动之目。喻妄心分别。湛水者。不摇之水。喻圆觉自性。言湛水本不摇动。因数动其目。依于湛水。虚妄现起摇动之相。喻彼圆觉自性。本非流转。由彼以生灭心。依于圆觉变起虚妄名言。以辩圆觉。而圆觉性。随彼名言。亦成流转。如彼动目。能摇湛水无异。又如定眼由回转火者。略疏云。眼识迟钝。旋火成轮。其意盖是以眼识迟钝。看火不真。而强瞪定其眼。回旋久观。彼火本不转。由回旋久观。而火亦成转。此是喻明。法中盖是以根性愚钝。见理不真。而强澄定识心。发起虚妄名言。反复辩论圆觉真理。而彼圆觉本非流转。及与名言。由彼妄以名言。反复辩论。而圆觉性。亦随名言。而成流转。云飞如驶。因见月有运相。月实不运。因云驶所显而成运。舟行似箭。因见岸有移相。岸实不移。因舟行所显而成移。法中言未出轮回。依妄心而辩圆觉。依圆觉妄现名言。圆觉本非名言。因名言辩论所显。而圆觉亦成名言。因喻知法。故云亦复如是。明其可呵竟。

  △三正呵其惑。

  善男子诸旋未息(至)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诸旋者。目之动。眼之定。云之驶。舟之行。未息者。正动时。正定时。正驶时。正行时也。彼物先住者。目正动而水先不摇。眼正定而火先不转。云正驶而月先不运。舟正行而岸先不移。尚不可得者。应与感悖故。此约目前事件为能况。以显下之无始心性为所况耳。轮转者。显是无始妄识。出生入死。起惑造业。莫不依之。故云生死垢心。曾未清净者。正在轮转。如彼诸旋未息。圆觉即无始真性。观此不旋复者。离于流转。譬夫彼物先住。此亦应与感悖。彼既不得。此何能尔。故首置何况之言。谓何能况显令其相悖成于应感。断不能也。是知未出轮回而辩圆觉。纵辩亦非真实。以是非真实见故。汝等便生三惑。如前云。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是惑以自语相违。又前云。众生无明本有。何故复说本来成佛。是惑以世间相违。又前云异生本成佛道。后超无明。如来成佛。何时复起烦恼。是惑以总成非量。若果是真实知见。此三种惑。何由而生。出由呵难竟。

  △二说喻开通三。一泛以喻开。二实以喻通。三结示正见。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见空华(至)而为虚空平等本性。

  初泛说幻翳喻。幻翳者。净目生翳。生不长生。故名为幻。此喻六识。依八识虚妄变现。翳既是幻。见亦非真。故名为妄。此喻六识分别。空华者。空本无华。由妄见而兴蝇翼金星等相。名之为华。此喻分别所辩妄境。幻翳若除者。遇药销翳。此喻遇佛闻法。顿了识空。不可说言者。不可向翳销者说言。此翳已灭。何时更起诸翳。此喻世间无知。不可向顿了识空者说言。此识已灭。何时更起诸识。佛必泛说此喻者。其意以烦恼依六识起。我已识空。汝等犹问如来。何时复生烦恼。此何异于问识复生。然己惑之甚矣。何以句徴。谓以何以故。不说空中华耶。释以翳华二法。非相待故。言非相待者。显二皆无体。不是对待安立。但言翳除。华不言而可知。法中识除亦尔。

  ○亦如下。因说空华喻。空华者。即蝇翼金星等。喻众生诸佛生死涅槃等。及一切诸法。灭于空时者。净眼无翳。蝇翼金星等。皆悉不见。喻如来既了识空。则生佛等。一切法皆悉空故。不可说言者。不可向净目无翳。不见空华者言。虚空何时更起空华。喻世间无知。不可向已达法空者说。真空理中。何时更起诸法。佛又因说此喻者。以翳销识灭。似惟显于人空。华除法泯。兼又进于二空。相因而说。固其宜矣。何以句徴。谓以何以故。不可说虚空。时时更起华耶。释以空本无华。非起灭故。空本无华者。净眼不见。喻如来已了识空。不见有法故。非起灭故者。以既不见华。孰为起灭。喻如来于真空理中。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焉。

  ○生死下引说虚空喻。于中有三义。初承以法引。(谓承前先以法说。引生下之空喻)生死者。众生也。涅槃者。诸佛也。同于起灭者。同于空华起灭。此以生死涅槃。例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皆同空华起灭。执则成有。不执成无耳。妙觉者。觉已证极。圆照者。照已无碍。照无碍则识空法空。喻中则离于华翳。显惟有虚空独存。据此。则三难可通。但泛尔未的也。善男子。正说空喻。上既云离于华翳。显惟有空存。此即以虚空为喻。故教以当知。非是暂有者。不是因离华翳而暂有。亦非暂无者。亦不是因有华翳而暂无。此中虚空。喻真如净觉。即是成佛本体。所谓佛性是也。不因离华翳而暂有。显有华翳时即有。法中即是作众生时。我法正炽。即有佛性。无妨说本来成佛。复有无明。此可泛开初难。(初难云。本来成佛何故复有无明)不因有华翳而暂无。显虚空固有。权为华翳所覆。法中即是佛性固有。众生为我法所覆。无妨说无明本有。本来成佛。此可泛开二难。(二难云。无明众生本有。何缘复说成佛)况复下。泛显空性。言空性尚不因华翳而为有无。况复有超过虚空者。则一切齐超。说生佛尚不可得。若更于生佛上兴疑致难。非愚即狂。应不复与之言矣。圆觉者。圆满觉性。起性论中。名为一心。唯佛能证。故称如来圆觉。随顺者。以能随顺真如生灭二门。成立虚空等一切法故。以既能成立虚空。则为虚空本性。又既能成立一切法。则为平等本性。证得此性者。则异生诸佛。无明烦恼。后起复生等。皆为幻化。普眼章云。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是也。此可泛开三难。(三难云。异生成佛道。后起无明。如来已成。何时得生烦恼)泛以喻开竟。

  △二实以喻通(上文虽义具通难。不甚分明。如来不过泛然说喻。令学者善会而自得之。故科为泛以。喻开。此科则的指疑根。据实说喻。令学者断除疑根。根断而诸难自通矣)。

  善男子如销金矿金非销有(至)如来圆觉亦复如是。

  如销金矿者。如以炉火。镕销蕴金之矿。令成精金。此喻诸修学人。用佛法智。断除无明。以显圆觉妙性。金非销有者。精金非因销而有。显矿中原自有金。此喻圆觉妙性。非因研断而得。显无明未断时。本来自有圆觉性故。既已成金。不重为矿者。既已销去矿滓。成就精金。再不复重为矿滓。此喻断无明惑。毕彰圆觉妙性。再不复重起无明。经无穷时。金性不坏者。以任为瓶为环为钗为钏。多历年所。而瓶环钗钏。器器皆金。此喻乘圆觉性。涉世行化。以任为菩萨。为圆觉。为声闻。为凡夫。经劫度生。而菩萨缘觉。声闻。凡夫。居然圆觉妙性。不应说言本非成就者。不应说此金体。在矿时本非成就。此喻论圆觉者。不可说此圆觉性体。在无明时。本非具足。此喻乃据实而说。若据实通前难者。如云金非销有。显矿中原自有金。喻众生本来是佛。不妨说有无明。即通初难。又云既已成金。不重为矿。喻断无明惑。毕彰圆觉妙性。再不复重起无明。即通三难。至末云不应说言。本非成就。喻彼论圆觉者。不应说此圆觉性体。在无明时。本非具足。意显在无明时。本自具足。所以虽说无明本有。复无妨说本来成佛。即通二难。亦可前后两难既通。中间可以例思。无烦更通。若尔则不可说言等。乃是的指疑根。盖由佛答普眼。有众生本来成佛之语。遂致刚藏。展转而成三种疑难。意是不许本成。今云不可说言。本非成就。正教以断除疑根。而诸难自通。由此不用别合。但云如来圆觉。亦复如是。实以喻通竟。

  △三结示正见二。一正以结示。二况显难思。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妙圆觉心(至)无妄轮回及非轮回。

  上约在缠。名如来圆觉。谓是能成如来之因心。此约出缠。名一切如来妙圆觉心。谓是已成如来之果体。惟佛与佛。乃能究尽。故云一切如来。显除佛无能证也。离烦恼碍。称之为妙。显无明已断尽也。体备众德曰圆。永不再迷曰觉。此心即是绝待灵心。故云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以菩提涅槃皆属对待法故。菩提属对待者。有成不成。成则成佛。不成则不成佛。今以无菩提故。成佛尚不可得。况说不成。故曰亦无成佛。及不成佛。如前云对幻说觉。亦名为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则成与不成。皆不许也。涅槃属对待者。有轮不轮。有轮即生死。无轮即涅槃。今以无涅槃故。说不轮尚不可得。况说妄轮。故曰无妄轮回及非轮回。如前云生死涅槃。同于起灭。妙觉圆照。离于华医。是有轮无轮皆不立也。普贤章。佛答普贤有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至此则菩提涅槃。以并远离。所谓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能如是观者。名为正见。正以结示竟。

  △二况显难思。

  善男子但诸声闻所圆境界(至)大寂灭海终不能至。

  初示声闻莫至。恐承前疑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莫不成声闻人。已断见思。已出轮回。想必能辩圆觉。不致流转耶。故如来招呼善男子而示之曰。但诸声闻。所圆境界。与此大相远也。若释其名者。闻佛四谛声教。断见思惑。证生空理。名为声闻。所圆境界者。谓声闻人。所圆满取。证的境界。此且虚标。下乃实成。盖是以生空智。将现前身心语言。皆悉灰断灭尽。使不复生。不复再来三界受生也。此正是生空理所现无余涅槃。此既是涅槃。云何又说终不能至。彼之亲证。所现涅槃。当知此之涅槃。是方便非真。如法华云。化城非实也。既到化城。业过三百由旬。前趣宝所。亦可亲到。其奈顿止化城。生安隐想。不复前进二百由旬。亲至实所也。如彼声闻已证生空。近于佛慧。进求。佛果。亦可亲证。奈彼保守偏真。沉空滞寂。不复进断尘沙无明。至彼佛果。亲证所现无余涅槃。故云终不能至彼之亲证等也。此既终不能至。而妙圆觉心。说彼能辩无是事耳。

  ○何况下。况凡夫难思。有法说。有喻明。法中承上言声闻小圣。已出轮回身心语言。皆悉断灭。说彼能辩。尚无是事。何况凡夫。劣于声闻。有作思惟。劣于生空智分。反欲测度。超过小乘涅槃之如来圆觉境界。断乎不能。故次即以喻形之。萤火者。萤虫之火。似火而非火。喻有作思惟。不过世智辩聪。非是出世正慧。既非是火。取以烧物。则是徒劳。喻凡夫用思惟心。希求人天福报。终属虚妄。须弥居四洲之中。烧此须待劫火。萤火欲烧。终无著理。喻圆觉为四智之总。证兹惟凭佛智。有作思惟。相去远矣。有志圆觉者。应鉴斯喻。

  ○以轮下显致难无益。佛意以我前所说。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而刚藏虽非凡夫。若据彼所难。乃是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不言圆觉。而云大寂灭海者。为避重文。特约境界言之。释义则横遍竖穷曰大。寂无声。不可以言诠。灭无形。不可以相显。体备众德。用该万有。喻之于海。渺无涯涘。境界若此。讵可以轮回心入。故云终不能至。所谓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则圆觉性。亦同流转。刚藏闻此。宜自知所难之无益矣。说喻开通竟。

  △二斥非正问。

  是故我说一切菩萨(至)如是分别非为正问。

  初承示常教断识。是故我说者。承上而言。谓以是用轮回心。入寂灭海。终不能至之故。所以我于诸经之中。常作如是说也。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通指发菩提心。修大乘行者而言。先断者。急先务故。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无始轮回根本。即指六处识心。一切经中皆令断故。如楞严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凡此者。皆令断之意也。

  ○善男子。因说展转虚妄。有作思惟者。六识之用。如眼见色。而眼识即分别为何等色。耳听声。而耳识即分别为何等声。乃至意对法。而意识即分别为何等法。从有心起者。如是有作思惟。皆以有识心故。乃能起作无休。生死轮回。无不由斯。教令先断。不无谓也。皆是句。显体用虚妄。谓能起之心。及所起思惟。皆是于六尘境上。现起虚妄之想。并能缘之气分。然虚妄之想。即是六处识心。说名为体。能缘气分。即是有作思惟。说名为用。非实心体者。真实心体有二。一纯真。即是真如。如天上真月。二带妄。即是八识。如捏目现二。虽捏目现二。放手即真。至六处识心。则托尘似有。离尘实无。故曰非实心体。体既非实。用可知故。故不另言。已如空华者。空本无华。净眼不见故。喻上体用虚妄。辩于佛境者。佛境即是圆觉。以是如来所证境故。刚藏三难。意皆为辩此境。殊不知终不能辩。故喻云。犹如空华。复结空果。犹如空华者。谓识心体用虚妄。已竟犹如空华。复结空果者。谓仍以妄识致难。辩于佛境。岂不类于期空华。结空果乎。前云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则圆觉性亦成轮回。故云展转妄想。若必以此而欲明圆觉。断乎不可。故云无有是处。据楞严。阿难以推穷寻逐者为心。如来呵云。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其大意与此略同。

  ○善男子。结斥所问非正。将欲结斥。呼当机而告之曰。善男子。要知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虚妄浮心。即指六处识心。以是虚而不实。妄而非真。浮泛说名为心。非克体论也。多诸巧见者。种种思惟。善巧辩析。立知立见故。虽立知立见。总属门外之绕。欲证圆觉。终不能至。故曰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末三句。乃正以结斥。佛意以汝今欲辩圆觉。连致三难。如是分别。正类虚妄浮心。多诸巧见。故曰非为正问。长行竟。

  △(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言。

  △(正颂分三)一颂出由呵难。二颂说喻开通。三颂斥非正问。初(约义略颂)。

  金刚藏当知如来寂灭性(至)不能入佛海。

  初颂总出其由。以少文而摄多义。恐其失意错过。故教以当知。令其留神也。如来寂灭性。即指妙圆觉性。寂无声。不可以言诠。灭无形。不可以相显。显唯证乃知故。未曾有终始者。离于去来生灭等相。由此所以种种取舍。皆是轮回。若以二句。颂明其可呵。佛意以既无终始。汝今若以轮回之心。而思惟之。则圆觉性。亦成流转。故云即旋复也。既即旋复。讵免轮回。明其可呵。正为此耳。末二句。颂正呵其惑。长行乃承上况显。故曰何况轮回生死垢心。曾未清净。此中是直言明示。故曰但至轮回际。正见其生死垢心。曾未清净。长行云。观佛圆觉。而不旋复。是依况意显其不能。此中即直言不能入佛海。佛海者。即是如来妙圆觉海。意显果其能入。自不生于三惑。长行云。是故汝等。便生三惑。承意显不能而言。此中直说不能。故略之也。颂出由呵难竟。

  △二颂说喻开通(长行分三。今略泛以喻开)二。一颂实以喻通。二颂结示正见。初。

  譬如销金矿非销故有(至)不复重为矿。

  长行云。如销金矿。此中云譬如销金矿。长行云。金非销有。此中云。金非销故有。此二句全同长行。但句增一字。成五言耳。虽复二句。乃补颂防问。(恐承上问云。金非销故有。显矿中本自有金。何用销为。故此防云)虽复本来金。终以销成就。此喻圆觉妙性。虽本来自有。奈为无明所障。要必断除无明。乃能成就妙圆觉性。一成二句。亦全同长行。余不颂通难之义。俱准长行可知。颂实以喻通竟。

  △二颂结示正见(长行分二。偈惟颂第一)。

  生死与涅槃凡夫及诸佛同为空华相。

  长行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总以妙圆觉性。离于对待故。长行以智断佛生变常。而曰本无及无等。偈颂约生死涅槃。凡夫诸佛。而言同于空华相。其义大同。以同于空华。即显本无及无等耳。不颂况显难思。准长行可知故。颂说喻开通竟。

  △三颂斥非正问(略常教断识一段。余亦约义略颂)。

  思惟犹幻化何况诘虚妄若能了此心然后求圆觉。

  思惟二句。义颂展转虚妄。长行以有作思惟。非实心体。已如空华。此中云思惟犹幻化。幻化即空华义也。长行云。用此思惟。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此中云。何况以此请辩圆觉。岂不至虚至妄。有类夫期空华。结空果哉。若能二句。义颂所问非正。长行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意显断了此心。然后可求圆觉。所问非正。不待言而可知。生信之义。弥勒章初自见。三问三答生信分竟。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二


卍新续藏第 10 册 No. 0263 圆觉经析义疏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三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二两问两答开解分二。一弥勒章。二净慧章。初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成信。初。

  于是弥勒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弥勒为主。(深究爱源。荡除细惑。非补处不能问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俱准前。

  △二谢前成信。

  大悲世尊广为菩萨(至)轮转境界起循环见。

  约法则广为现前。约益则遐被末世。故称大悲世尊。法喻重重。故云广为。菩萨者。现前所为之机。如金刚藏等皆是也。圆觉覆于轮回。非机不说。纵说亦不显了。名秘密藏。前因刚藏致难。如来一一明示。故云开也。令诸大众者。且指现前菩萨。深悟轮回者。深悟种种取舍。皆是轮回。前云虚妄浮心。多诸巧见。如是分别。非为正问等。皆分别邪正意耳。现前四依。以此展转流通。故能施于末世。末世众生。亦约发菩提心。修圆觉者而言。道眼者。辩识修道之眼。即正慧也。此眼不明。长畏误修。今蒙如来分别邪正。辩识所修之道。得正慧眼。故无畏也。涅槃断果。转生死而成。佛证无余。拣非小乘。故名为大。生决定信者。于真空理。深忍乐欲。无退转故。一切有为诸法。皆轮转境界。信既决定。故无复重随。一切有作思惟。皆循环见。境既不随。故无复生起。此弥勒谢前受益。所以前章。判为生信分也。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希悟。二至三显殷。初。

  世尊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至)圆悟如来无上知见。

  初备陈所请。若诸菩萨等。举所为之机。大寂灭海。前章即以圆觉境界释之。前云入。此云游者。谓解行相成。任运而入。犹如游也。据前章云。以轮回心。生轮回见。入于如来大寂灭海。终不能至。是故我说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先断无始轮回根本。弥勒虽闻此语。尚恐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未能领略。故尔代问。其意以轮回根本。据前章似的指六识。但不知六识何尤。故请问云何当断。按下世尊答处。而云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又前章云。有作思惟。从有心起。亦略示此义。但未明明说出。有作思惟中。独爱欲为尤胜。此总陈所请也。别陈中。略具三义。一曰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二曰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曰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至后如来答处自见。

  ○惟愿下。正请希悟。惟愿者。显愿之专。谓余皆不愿。独愿此一件事也。既接现前新学。复济末世众生。断爱欲因。出轮回苦。名曰救世大悲。不舍者。殷殷系念。干干不息也。令诸修行菩萨。即拯接现前新学。及于末世众生。即济度末世初心。不使贪爱自蔽。故能慧目肃清。慧目者。正慧为目。严肃不驰外境。清净无交内染。用斯成观。自能照曜心镜。谓以正慧光为能照曜。以心地镜为所照曜。即心地开通义也。心地开通。映现万法。故置镜言。宗镜云。以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即斯意耳。自兹而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故能圆悟如来无上知见。请后希悟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问之语说竟。故云作是语已。五体投地者。说已再拜。求佛必说。亦常仪也。如是三请者。照前说。照前礼。必至三者。显殷勤故。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弥勒者。是请主故。善哉者。赞其所问之善也。既能拯接时机。又能遐济末世。故重言以赞之。弥勒为首。余皆意随。故世尊以汝等称之。乃能者。惟弥勒等乃能。显降斯已还。皆不能故。诸菩萨等。显所为之机。请问等。明所请之法。大寂灭海。惟佛能证。故称如来深奥。众生久隐情识。佛亦常不开演。故称秘密。一悟则辉天鉴地。等佛知见。故又以微妙称之。现会闻之。欲爱不萌于心。故云洁清慧目。洁清与肃清。其义同也。传之末世。生死不羁于众。故云永断轮回。正慧分明。照曜心镜。故云心悟实相。实相即真空理也。悟此理者。于三界中。不见有少法生灭。故云具无生忍。此皆世尊。据弥勒所请之义。而称赞之。次下即诫听许说。良有以也。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弥勒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闻佛谛听之诫。钦此钦遵。故曰奉教。闻佛当说之许。载欣载承。故曰欢喜。主伴重重。同共摄心领受。故曰及诸大众。默然而听。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二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三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四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初三。一略明。二详示。三结成。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际(至)恩爱贪欲故有轮回。

  从无始际者。约晦昧真心已来说也。晦味真心。转变妄想。恩爱贪欲。由兹繁兴。故以种种言之。如恩有报上之恩。有惠下之恩。报上之恩。如父母君长。惠下之恩。如子孙男女。然有恩即有爱。或爱父母君长。或爱子孙男女。爱父母君长。贪财物而欲行忠孝。爱子孙男女。贪利禄而欲全育养。凡此。皆能牵连生死。招致往复。故曰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此爱欲为轮回之本。其义已略明矣。略明竟。

  △二详示。

  若诸世界一切种性(至)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若。犹如也。乃举法之词。言上虽略明。语义含蓄。恐众不了。今复明明详示。而云如诸世界。此先举依报也。一切种性。乃次举正报。谓一切种类自性。楞严则有十二类生。此则惟明卵胎湿化。又楞严第四云。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卵唯想生者十二类生文云。动颠倒故。和合气成飞沉乱想。注云。想心轻举。名动颠倒。气即雌雄相交。阴阳气分。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合。遂成飞沉乱想。飞则为鸟。沉则为鱼。兼二则为龟蛇等。胎因情有者。十二类生文云。欲颠倒故。和合兹成横竖乱想。注云。情生于爱。名欲颠倒。滋即父精母血。交相滋润。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合。遂成横竖乱想。横则为畜。竖则为人。兼二则为龙仙等。湿以合感者。类生文云。趣颠倒故。和合暖成翻覆乱想。注云。合即趣就名趣颠倒。暖即湿物积集。内发暖相。此亦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合。遂成翻覆乱想。覆想则为含蠢。其性无知故。翻想则为蠕动。其形不宁故。化以离应者。类生文云。假颠倒故。和合触成新故乱想。注云。假新离旧。名假颠倒。触即新境对旧境故。说名为触。新境亦是虚妄。由颠倒故。执为真实。与之和合。遂成新故乱想。故想欲脱。则为转蜕。新想欲就。则为飞行。又楞严第四。明八识投胎时。于有缘父母处。见明色发。明见想成。(明色既见。欲想已成)异见成憎。(男见父则成憎。女见母则成憎)同想成爱。(男见母则成爱。女见父则成爱)流爱为种。(流爱染于父母。则为爱生之种)纳想为胎。(纳妄想于精血。则为养形之胎)是即为和合滋也。其和合气。和合暖。和合触等。例此可知。如是则一切众生。凡有性体。有形命者莫不以淫爱之因为正成。故曰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者。既已详示。惊觉令知也。四生皆在轮回。莫不以淫欲而为正成。故曰爱为根本。详示竟。

  △三结成。

  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

  必结成者。恐有疑故。或疑云。爱不自生。因色而起。色盛则爱。色衰则不爱。爱既不常。何能为轮回之本。故示之以由有诸欲。助发爱性。诸欲者。对前淫欲而言。谓除前淫欲外。或更有可欲之色。可欲之声。可欲之香味触等。皆足以助发爱性。是爱性常相续也。以是之故。能令生死相续。谓其为轮回之本。不亦宜乎。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二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三。一显爱相续。二依轮分性。三结断应先。初。

  欲因爱生命因欲有(至)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承上所谓诸欲。助发爱性。能令生死相续者。以爱性无有断故。如淫欲一事。原因相爱而生。不爱则不成欲故。命不自立。原因淫欲而有。无欲则身尚不有。命将安寄。然众生莫不爱命。爱命即须保身。是为还依欲本。欲本即身。以身为行欲之本故。是知爱欲。为将来受生之因。爱命。为将来成身之果。此爱心所以不断。而生死所以常相续也。显爱相续竟。

  △二依轮分性三。一恶种性。二善种性。三上善性。初。

  由于欲境起诸违顺(至)是故复生地狱饿鬼。

  上显爱性相续。即是于轮回中。此辩有几种性。先明第一。故云由于欲境。欲境谓可行欲事之境。即男以女为境。女以男为境也。起诸违顺者。有可意境。有不可意境。不可意。则背我爱性名违。可意。则随我爱性名顺。其次言境背爱心者。且约违境言之。或赋形失丽。或决志不从。或横生间阻。失丽。则立时生憎。不从。则败兴怀瞋。横间。则不遂衔怨。故曰而生憎嫉。由憎嫉故。或毁其形体。或坏其名闻。或设计而妄生图谋。或依势而责彼父兄。甚至潜伤其命。盗削其家。株连彼之亲族。负累伊之官长。十善永绝。十恶繁兴。故云造种种业。上品恶业。定生地狱。下品恶业。定生饿鬼。中品畜生。虽不言而可知。大疏云。地狱者。梵语捺落迦此云苦器。谓是盛贮受苦人之器故。今云地狱者。地下有狱。拘系罪人。受种种苦。为顺此方刑狱之称。故译云尔。饿鬼者。杂心云。以从他求。又常饥虚。恐怯多畏故。畜生者。人之资具。人所畜养之生故。亦云傍生。受畜与不受畜。皆可名之。以傍行故。生而言复者。对上轮回而言。以上说轮回。犹属不定。今造恶业。于不定中。复有定生恶道者焉。不言顺境造业者。以因顺成违。乃造极重恶业。为三途因。徒顺不足言矣。恶种性竟。

  △二善种性。

  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

  知欲可厌者。或阅经教明言。或闻师友开导。知淫欲为恶道之因。深生厌离。设有厌离淫业之道。便起心爱慕而欲行之。由此舍因欲所造之恶业。乐离欲防淫之善行。转十恶业。成十善道。上品则现生天上。中品则现生人间。下品修罗。亦不言而可知。大疏云。人者。涅槃云。以多思故。(自分多思)杂心云。意寂静故。(对余显寂。能整心虑。趣菩提故)天者。地持云。所受自然。(此约思衣衣至。思食食来名天)俱舍云。光洁自在。(此约身相光洁。神用自在名天)私谓修罗者。名义集云。梵语阿修罗。此云非天。(福报似天位德非天故)又云无端正。(有端正女。无端正男故)又此中天唯六欲。人该四洲。且约欲界言之。文中曰爱。曰乐。仍不离爱性也。善种性竟。

  △三上善性。

  又知诸爱可厌恶故(至)便现有为增上善果。

  天上人间。皆由爱生。人中八苦交煎。天上五衰卒至。故知诸爱。甚可厌恶。由此舍下界爱。希上界定。故云弃爱乐舍。以上二界定。皆以舍为主故。如四禅天从粗向细。渐次舍身。四空天。从粗向细。渐次舍心。还滋爱本者。乐亦是爱。谓爱修舍定。还以滋生爱本。爱本指上界身心。谓修色界定时。渐次舍下下粗心。受上上细身。修空界定时。渐次舍下下粗心。受上上细心。然既有身心。还能生爱。故以爱本称之。便现者。以修舍定为因。即现有为善果。虽修舍定。未达轮空。终属有为。不得解脱。但校之下界果报。渐次增上故云增上善果。依轮分性竟。

  △三结断当先。

  皆轮回故不成圣道(至)假诸贪欲而入生死。

  初正结。假若生到非非想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况其下者。故云皆轮回故。由此所以流转六趣。故云不成圣道。谓常在生死也。是故六趣众生。发心欲脱生死。毕竟免诸轮回。非断欲。断爱。不可。故以先断贪欲等而结示之。盖以断贪欲。则下界无因。断爱渴。则上界绝分故。爱而云渴者。以爱心临境。如渴望水。状其切也。

  ○善男下。通妨。恐弥勒防云。菩萨涉世度生。往往示有父母妻子。其于欲爱何。故呼善男子。而预为通之。言菩萨涉世度生。必是变化示现。不因父母所生。故曰非爱为本。所以示有妻子者。但以大慈大悲。怜愍爱欲众生。令彼舍爱。假诸父母妻子。示有贪欲。而入世间生死。世间易信。生死易化。四摄法中。同事摄故。妙严转邪。即其证耳。开示于诸轮回有几种性竟。

  △三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二。一断迷成悟。二因修显别。初。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于清净心便得开悟。

  佛意以若诸末世一切众生。实有欲爱。非菩萨比。说欲修佛菩提。必要能舍诸欲。及除憎爱。除爱必兼憎者。以是对待之法。果其爱除。凭何说憎。是爱除则并憎亦除。故无妨带言。所以必要舍欲除爱者。略有二意。一者修佛菩提。期在永断轮回。二者修佛菩提。期在勤求圆觉。期在永断轮回。要须舍欲除爱。此义易了。无庸赘释。期在勤求圆觉。亦须舍欲除爱。令心清净。以圆觉境界。能于清净心求。便得开悟。盖以不悟圆觉。终滞有为。不能修菩提也。断迷成悟竟。

  △二因修显别二。一总标。二别明。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至)依二种障而现深浅。

  一切众生。总指修菩提者。差别未分。故总以众生名之。大疏云。但缘不了本觉。目见定是众生。遂欲断障求真。厌凡爱圣。盖即指厌凡爱圣为本所贪爱也。由此本所贪爱。显发挥扬。欲断无明。是又以以断障求真。为本所乐欲也。乐欲不同。或初修未离凡位。或入圣乘分大小。或大小不定。或误入邪宗。故曰显出五性。差别不等。由前弥勒问云。修佛菩提。几等差别。此则答以五性差别。而又言不等者。谓凡圣大小等。不得等齐故。或问。悟圆觉而修佛菩提。应当平等。何故复有五性差别。故世尊以二障深浅释之。意显理由顿悟。事必渐修。由渐修故。依二种障而现深浅。总标竟。

  △二别明二。一别明二障。二别明五性。初。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续诸生死。

  云何句徴。一者下释也。理障者。唯识名所知障。然所知非障。执则成障。致令知见不增。故云碍正知见。谓所知之障。依主释也。事障者。唯识名烦恼障。能障真如。起诸烦恼。致令生死不断。故云续诸生死。诸烦恼即障。持业释也。

  △二别明五性三。一总徴。二分释。三总结。初。

  云何五性。

  △二分释五。一凡夫性。二闻缘性。三菩萨性。四不定性。五阐提性。初。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断灭名未成佛。

  此约初发心人。欲断障而未得。故云若此二障。未得断灭。自具本觉。名未成佛。天台六即中。理即佛也。既不断障。不入五性之数。浅深未分故。

  △二闻缘性(声闻缘觉。二性合说故)。

  若诸众生永舍贪欲(至)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畏生死苦。不能入缠垂手。惟欲永舍贪欲。如小乘初果。则云不入色声香味触法。况复二果三果等。其本欲永舍贪欲可知。先除事障者。贪欲为烦恼之首。烦恼断则生死亦断。故先除之。保守偏空。正是理障。不复进求。故云未断。由此但悟人空。离于分段生死。证入声闻缘觉。法华云。犹处门外。止宿草庵是也。纵闻自所住地。近于佛慧。终不自信。故曰未能显住菩萨境界。法华云。自念贫事。我无此物是也。此科摄五性之二。一声闻。二缘觉。因同属小乘。故合明之。

  △三菩萨性。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满足菩提及大涅槃。

  若诸末世者。虽言末世。遍指有大根人。一切众生者。虽言一切。独取已发大心。已发大心。要求无上菩提。故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泛谓浮木行也。佛意以圆觉如海。显其容纳分流。而修习趣入。即同浮波泛浪。先当发愿等。正如来明示方轨。令末世仿行。愿勤断二障者。大乘根性猛利。愿乐精勤。烦恼障。所知障。同伏同断。不似二乘。根器狭劣。但念空无相无作。先断事障。急于脱离分段。出三界以自避耳。二障已伏者。历三贤位。现。种习。次第分伏。如石压草。石不动而草不起。名为已伏。谓已能治伏也。既能治伏。进成见道。故云悟入菩萨境界。菩萨境界。约初地说。以初地名见道位故。从初地至十地。渐次断灭理事二障。进入等觉。名为已永断灭。谓现种习尽。如金出矿。故云即入如来微妙圆觉。谓进证佛位。以佛位称妙觉故。自是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菩萨之名。此前已尽故。特言满足。显此前未满足故。

  △四不定性。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至)根无大小皆成佛果。

  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者。通指初发心人。欲断障而未能。故浑言众生。以乘性尚未定故。具圆觉而未修故。定许皆证。谓皆可修证也。逢善知识者。初心必经师友。依彼所作者。新学宜仿旧行。因地法行者。知识若是声闻。以四谛为因地法行。知识若是缘觉。以十二因缘为因地法行。知识若是菩萨。以六度四等为因地法行。尔时修习者。依彼所作修习。以知识有顿有渐。随其所教。故修习便有顿渐。或以声闻入顿。或以缘觉入顿。或以菩萨入顿。然既入顿教。皆当作佛。非不定性。又或以声闻入渐。或以缘觉入渐。或以菩萨入渐。然既入渐教。菩萨成佛。声闻缘觉。合为一不定性。回心者成。不回心者不得成故。若更求最胜善友。得遇如来无上菩提正修行路。(因该果海。一证一切证。名无上菩提。果彻因源。一修一切修。名正修行路)根无大小者。圆融无碍故。皆成佛果者。同具圆觉性故。上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者以此。据寻常所说不定性者。但约小乘闻缘。有定性者。有不定性者。定性者。不许成佛。不定性者半成半不成。是故通论五性。有一分半众生成佛。(谓菩萨及不定中半分)三分半众生不成。(谓定性闻缘。无性阐提。及不定中半分)今观此经。似与彼异。良以圆觉妙性。人人本具。皆当成佛。故曰一切众生。皆证圆觉。其如亲近知识。随彼所作。便有顿渐之殊。顿则俱成。渐则有成不成。似即以成佛与不成佛。为不定性。若更遇最胜知识。仍当俱成。据此则成与不成。原无定相。全凭师友为缘。亲之近之。诚不可以不慎也。

  △五阐提性。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至)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若诸众生。仍指初发心人。发心为求菩提。必求善友引导。不意虽求善友。而善友不遇。偏是遇邪见者。邪见谓知见不正。如时散外道。方论师。口力论师。乃至安茶论师。计九物能生世间。奉时奉方等。起诸邪悟。故云未得正悟。据此则声闻缘觉等。虽大小有异。仍为正悟。以是佛道种性。堪成佛故。此非彼比。故曰是则名为外道种性。外道者。心游道外。种性者。定成不移。由此障佛种性。不得成佛。故教中称为无性阐提。以其无佛种性。为断善根人故。邪师过谬者。如此方邪教等。以利惑人。受其惑。则丧心失志。故曰非众生咎。初心人当善避之。分释竟。

  △三总结。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最初发心。本为求佛菩提。禀背缘违。竟致五性攸分。毫厘之乖。天地之谬。真似不可不辩。邪正不可不审。弥勒致问。良有以也。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竟。

  △四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二一应问开示。二为机劝修。初。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至)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准前弥勒问云。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教化方便。世尊为应此问。呼善男子而告之曰。菩萨行满。回入尘劳。唯以大悲为主。违大悲。不能入尘劳故。略起三种方便。微方便。不能化众生故。三种方便者。一入世开发。入诸世间者。入情世间。度诸凡夫。及与外道。入正觉世间。度诸菩萨。及与二乘。入器世间。则普度一切。含情抱识。开发未悟者。令得正悟。及与真悟。不被邪悟似悟之所惑故。二示形同事。示形者。示现种种形相。如观音三十二应等。现正信男女。与出家二众。依戒定慧。修诸正行。名顺境界。现外道邪魔。与比丘六群。依贪瞋痴。作诸非法。名逆境界。与其同事者。逆则同逆。顺则同顺。密摄其心。易信从故。三化必究竟。化令成佛者。教化众生令成佛果。所谓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也。依者不背之义。无始者。遥指多劫。初发菩提心时。不得初相。故云无始。发菩提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等。唯依最上乘发心。故以清净称之。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得阿耨菩提故。又以愿力称之。此是无始所发清净愿力。设化不究竟。则斯愿背矣。今云化令成佛。故云皆依谓所发之愿。皆不背故。应问开示竟。

  △二为机劝修。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至)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现在菩萨。行满回入尘劳。当在末世。今劝末世众生。发心应当遵依。故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此标所为之机。于大圆觉。起增上心者。教以遵依菩萨发菩提心故。良由菩萨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信知自具大圆觉性。依此起增进念。上求佛果。即是菩提心也。起增上心。全凭愿力摄持。故又劝以当学菩萨。发起菩萨清净大愿。清净大愿。云何而发。故云应作是言。是言即所愿之语也。愿住佛圆觉者。是不为自求福报。唯依最上乘发。意明其愿之大故。愿求善知识者。假彼正知正见。开示无上菩提。正修行路。设遇外道。多误入阐提。遇二乘。多滞溺小果。故皆以莫值为愿。依愿修行者。且以自利为急。渐断诸障者。先伏后断。若二障已伏。则能悟入菩萨境界。由三贤而入初地。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则障尽愿满。由十地而至等觉位也。升进曰登。等觉进证佛果。不隔余位。故云便登解脱清净法殿。即指常寂光土二死不能系缚。故曰解脱。五住不能染污。故曰清净。性身所依。正大光明。故以法殿称之。亲临曰证。法身现起受用。不隔余身。如亲临故。大圆觉妙庄严域。即是自受用土。依大圆觉性。现微妙庄严。为自受用身之所受用。故名为域。域者疆域。犹境界也。应求开示中。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二正颂。长行有四。偈颂少第二。余亦从略。分三)一颂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二颂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三颂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初。

  弥勒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皆得成佛道。

  初五句。正颂轮回根本。二死永亡。名大解脱。贪欲为轮回根本。由不断故。堕落生死。所以不得解脱。久在轮回。此其所以当断者。已可见矣。后四句。翻颂轮回种性。前文云。轮回中有恶性。善性。上善性。三种差别者。皆因不断贪瞋憎爱等。轮回根本也。设若于此发勇猛心。立决定志。修戒定慧。永断憎爱。及与贪瞋。即可以不因此而受差别种性之报。当下即出离轮回。而成无上菩提。故云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此是翻前文而颂也。顺上文义。合明此科。颂开示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竟。

  △二颂开示修佛菩提几等差别(偈中单颂菩萨。不颂前后差别。科依长行故)。

  二障永销灭求师得正悟随顺菩萨愿依止大涅槃。

  长行云。欲泛如来大圆觉海。先当发愿。勤断二障。乃至云。若事理障。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妙圆觉海。满足菩提。及大涅槃。此约义略颂也。

  △三颂开示回入尘劳几种方便(长行有二。偈略不分。二义随讲指授)。

  十方诸菩萨皆以大悲愿(至)便归大圆觉。

  初颂应问开示。十方菩萨。指因缘果满。回入尘劳者言。准长行回入尘劳。唯以大悲为主。现起三种方便。一入世开发。二示形同事。三化必究竟。末云。皆依无始清净愿力。是三种方便。皆以愿力摄持。故此中唯言愿入生死。乃约义略颂也。

  ○现在下。颂为机劝修。现在修行。末世众生。皆指新学初心。新学初心。应遵十方菩萨。发愿度生。勤断事理二障。不堕爱见之悲。障尽愿满。归大圆觉。长行云。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是也。弥勒章竟。

  △二净慧章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清净慧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中以清净慧为主。(圆觉妙性。随顺成差。非具清净智慧者。既不能问。复不能领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成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身心泰然得大饶益。

  大悲世尊。准上可知。广说者。重重分析。循循善诱之义。六道何以轮回。五性所由浅深。皆属不思议事。本所不见者。从前未见广说。本所不闻者。从前未闻详示。今则既见广说。又闻详示。故云我等今者。蒙佛善诱。善诱者。诱引有序。如说恩爱贪欲。渐致六道轮回。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皆善诱意也。又闻菩萨回入尘劳。唯依大悲为主。现起三种方便。末世依之。便得证觉。不禁圆解内发。轻安外形。故曰身心泰然。得大饶益。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增益。二至三显殷。初。

  愿为诸来一切法众(至)随顺开悟渐次能入。

  诸来法众。指现前法会大众。非一方来。故云诸来。各及眷属。主伴重重。故云一切。或为请法。或为听法。故皆以法众称之。或求增益。或希重宣。显前章如来已说。会众已各受益。此又为末世众生请也。良以如来在世。三业殊胜。诸来法众。五根通利。所以法雷既震。聩耳全声。至于末世。恐未能尔。故再问从生至佛。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一切众生者。初从凡位起问。天台四教颂云。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谓别教十信。圆教五品。初伏见思。烦恼犹在。外凡位也)贤首五教颂云。细种犹待圆顿终。十信十住十行伏。(谓二障粗种。已伏已断。至二障细种。犹待圆教十信。顿教十住。终教十行。方能尽伏。而断犹未能。故仍以众生目之)及诸菩萨者。约断种则圆当十住。顿当十行。终当十向。约断习一分。则圆教初行。顿教初向。终教初地。约断习十一分。则圆教初向。顿教初地。终教等觉。约断习二十分尽。则圆教十向。顿教十地。(不言终教者。以断习十一分。则终教已至等觉。后无菩萨位故)约断习二十一分。则圆教初地。与顿教等觉。(此后顿教。亦无菩萨之名)若断习三十一分。则是圆教等觉。(此后圆教。亦无菩萨之名)如来世尊者。后约极圣结问。约终教则断习十二分。为终教妙觉。约顿教则断习二十二分。为顿教妙觉。约圆教则断习三十二分尽。为圆教妙觉。称为如来者。终教则依言真如。出障名来。顿教则离言真如。出障名来。圆教则依离无碍真如。出障名来。称为世尊者。于当教三世间中。独为尊故。又此中伏断。唯约圆顿终三教说者。以此经正属顿教。兼摄终教。义多直通乎圆。余虽不摄。义但少分。故不详明伏断。所证者。伏断所证之理。(即指觉性)所得者。随理所得之位。(即指众生。菩萨。如来)云何差别者。云何而有深浅差别。此问能被之教。末世众生。五根暗钝。不见如来三业殊胜诚属可愍。正是所为。故云令也。闻此圣教者。时至机熟。转从四依边闻。随顺开悟。渐次能入者。谓随顺圣教开悟所证之理。庶几渐次伏断。随顺觉性。而入所证及所得矣。请后增益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释义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清净慧者。是请主故。既问所证之理。令其随顺开悟。复问所得之位。令其渐次能入。故重言善哉以赞美之。问虽净慧为主。意实体合众怀。故云汝等。显众亦欲问也。微此不能。故以乃能赞之。断障所证之理。随理所得之位。各有渐次。不假净慧之问。末世众生。何由悟入。因即诫听许说。是师缘与资合矣。

  △二资与师合。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怜愍末世众生。希教情急。既闻诫听许说。喜奉默承。又资缘与师合矣。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开示圆满觉性。二开示随顺成别。初三。一本来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平等。初。

  善男子圆觉自性非性性有(至)性自平等无平等者。

  准前净慧请云。愿为诸来一切法众。重宣法王圆满觉性。为应兹求。呼善男子而告之曰。圆觉自性。非性性有等。谓圆觉自性。本非差别之性。今性有差别者。皆由圆觉不守自性。而随缘现起差别诸性也。诸性即是众生菩萨。既是随缘现起。差别性即圆觉性。谁为能取所取。谁为能证所证。故曰无取无证。虽曰无取无证。而现有众生为能取。现有菩萨为能证。故遮云。于实相清净理中。实无菩萨。及诸众生。次徴起。何以故实无。释云。菩萨众生皆是幻化故。既同幻化。当体寂灭。谁为能取。谁为能证。故云无取证者。盖以幻化灭故。菩萨众生。同归圆觉。若更说有取证之人。则是以圆觉而取证圆觉。岂有此理。如其不明。更助以喻。即譬如眼根。不自见眼。夫如是则圆觉自性。本来平等。又谁能使之平等。故云无平等者。本来平等竟。

  △二迷倒成差。

  众生迷倒未能除灭(至)妄功用中便显差别。

  上科众生。指已发心。知伏惑者。此之众生。兼未发心。不知伏惑者言。即天台所谓内外凡也。全未发心曰迷。虽已发心。不知惑空。加功欲伏曰倒。纵使已伏。不过如石压草。均为未能除灭。上云菩萨众生。皆是幻化。此云一切幻化者。不惟菩萨众生。兼一切因果而总言之。犹偏取于因。以惑灭而一切皆灭故。于灭未灭者。灭则渐次断灭。未灭则渐次治伏。不达本空。均为妄加功用。于此妄功用中。便显有菩萨众生之分。故云差别。迷倒成差竟。

  △三究竟平等。

  若得如来寂灭随顺实无寂灭及寂灭者。

  若得二障永尽。一性圆明。即是如来寂灭。寂灭者。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谓法王圆满觉性是也。自是智与理冥。更无智外理。为智所证。亦无理外智。能证于理。随顺圆觉。绝诸对待。上云自性平等。无平等者。此云实无寂灭。及寂灭者。乱虽有异。而义无殊也。开示圆满觉性竟。

  △二开示随顺成别二。一次第随顺。二顿圆随顺。初四。一凡夫随顺觉性。二地前随顺觉性。三入地随顺觉性。四如来随顺觉性。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至)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初由妄成迷。一切众生者。先从博地凡夫说起。从无始来者。自从无始晦昧真心。展转而有虚妄身心已来也。由妄想我等。谓由于妄心。起诸妄想。内执五蕴身中有我。外执五蕴身外。有可爱于我者。所谓执我我所是也。曾不自知者。谓一向曾不自己觉知。念念生灭者。谓我及我所。俱属念念生灭。虚妄不实。由不知故。背情则故起憎嫉。顺情则故起爱染。憎嫉者。见欲则销。爱染者。逢欲益甚。故云耽着。耽著者。深心贪染意也。五欲者。美色丽声。名香厚味。及细滑之触。皆可欲之境故。

  ○若遇下。遇教得悟。善根内熏。不期而逢曰遇。善友者。具正知正见。能劝善于人。如华严之五十三人。法华之净藏净眼等皆是也。怜其久迷自性。因贪欲而造业。故教令开悟净圆觉性。果其开悟。自能发起无分别智明。照见我及我所。念念起灭。即知现前众生。皆是于圆觉性中。自劳自虑。而圆觉无与也。

  ○若复下。缘悟成碍。若复有人者。谓若于开悟众生中。复有能伏惑之人。显非尽能伏也。劳虑永断者。知圆觉无与于劳虑。誓期必证。发心永断也。虽发心永断。而初用制伏。故云得法界净。谓于事法界中。不更劳虑。住清净解故。(上虽开悟。若更生劳虑。则净解不能住故)即彼净解为自障碍者。谓若执彼净解为是。不更求断。即彼为自障碍。谓障碍圆觉。不能任运证入。故曰于圆觉而不自在。天台四教颂云。别信并圆五品位。见思初伏在凡居。虽在凡居。尚不逆于圆觉。故曰是名凡夫随顺觉性。若依本宗。则是双伏二障。圆教位当十信。顿教位当十住。终教位当十行。由未能断障。故此经仍以众生称之。凡夫随顺觉性竟。

  △二地前随顺觉性(圆教初住起。顿教初行起终教初向起)。

  善男子一切菩萨见解为碍(至)未入地者随顺觉性。

  一切菩萨者。前除凡位。后除入地。谓圆初住。顿初行。终初向等。见解为碍者。谓见彼净解。为自障碍。而欲断之。谓从初住起。一位一位断也。虽断解碍。犹住见觉者。谓能见净解为碍者。即是随分觉性。今虽断于解碍。而犹住着见净解为碍之觉性。执以为是。不复进求。故云犹住见觉。然既住此觉。不复进求。则此觉亦碍。故云觉碍。而又云为碍者。以其为圆觉之碍故。而不自在者。不能任运趣入圆觉性也。此名菩萨者。对后显胜。上求之心。趣凡位故。名未入地者。对后显劣。下化之功。不及圣位故。然既已超凡。虽不及圣。尚不至逆于圆觉。故云随顺觉性。地前随顺觉性竟。

  △三入地随顺觉性。

  善男子有照有觉俱名障碍(至)已入地者随顺觉性。

  初承前正明。如前云见解为碍。即是有照。以非照莫见故。又前云犹住见觉。即是有觉。以非觉莫住故。俱名障碍者。谓所照之碍。固是障碍。能照之觉。亦名障碍。以住着。则障碍圆觉性故。是故菩萨常觉不住者。谓以是有照有觉。俱名障碍之故。所以入地菩萨。历位常觉。不成障碍。以不生住着心故。正以不生住着。则所照之碍。与能照之觉者。同时寂灭。皆不离圆觉性故。此义难明。要以喻显。故曰譬如有人。有人。谓期死之人。自断其首者。谓期死之人。起心断首而死。以刀自断其首。首未断时。则首为所断。人为能断。至首已断故。则所断之头非己。能断之人亦亡。故云无能断者。此喻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义亦可了。若更以法合者。则是入地菩萨。以灭碍之心。自灭诸碍。碍未灭时。则碍为所灭。觉为能灭。至碍已断灭。则所灭之碍既空。能灭之觉亦尽。皆不离圆觉性故。上所云照与照者。同时寂灭。即斯意耳。

  ○修多下。虑后防问。虑后有人问云。地前与地中。虽位分浅深。均属依教修习。何故地前历位成执。地中常觉不住。莫是世尊施教。地前则听其自便。地中乃私与解销。若尔则背无缘慈。岂世尊施教之所应耶。故世尊以此防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等。修多罗教。通指佛说一切经也。如标月指者。楞严云。如人以手指月示人。以手指月。则手指即标月之指。彼经盖是以指喻教。以月喻心。意显如来说教。原为示心。标月之指。即喻示心之教。若复见月者。如彼经次云。是人因指。当应看月。喻学者借教。应当观心。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者。如彼经其次又云。若复观指以为月体。岂惟亡月。亦亡其指。意显不应执指。喻学者看教。即谓明心。岂惟不知心。亦复不知教。意显不应执教。今此经能喻虽同楞严。所喻与彼稍异。盖如来于地前地中。立位显觉。皆为修多罗教。即同能标之指。然立位显觉。原为破障成慧。即同所标之月。故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果其破障成慧。立位显觉。亦不应住。故云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然所标二字稍晦。若言所有能标之指。则通畅矣。岂惟如来一佛所说。不应住着。诸佛皆然。故云十方如来。乃至亦复如是。是知地前地中。智分劣胜。智劣则历位成执。幸能自照。智胜则常觉不住。非佛有私。勿得故作是问。恐招谤佛之愆。防问已竟。仍归正结。故云此名菩萨。乃至随顺觉性。入地随顺觉性竟。

  △四如来随顺觉性。

  善男子一切障碍即究竟觉(至)此名如来随顺觉性。

  初先明所证之境。地前灭碍立觉。觉即成碍。入地常觉不住。若实有不住。亦名为碍。谓能障如来大圆满觉。无碍性故。今明至如来位。则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一切障碍者。地前碍之与觉。地中常觉不住。虽粗细有异。通名为碍。故以一切目之。即究竟觉者。谓同归如来大圆满觉。无碍性故。又此之二句。名为总标。以地前灭碍立觉。地中常觉不住。虽通名为碍。亦不过言其大略。所摄诸碍。其中尚多。此下一一为之融会。如忆念断碍。忆念立觉。能断能立。则为得念。断不能断。立不能立。则为失念。得则为得所缚。失则为失所系。俱不解脱。今知对失立得。得非真得。因得显失。失非真失。二俱不成。同归圆觉。以二皆圆觉起故。不言圆觉。而云解脱者。以圆觉即是离系缚法故。又如依教修习。精进即是成法。懈怠即是破法。对破立成。成非真成。因成显破。破非真破。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涅槃者。以圆觉即是不生不灭法故。又如能照诸碍。即是智慧。不能照碍。即是愚痴。对愚立智。智非真智。因智显愚。愚非真愚。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般若者。以圆觉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又如观同行者。呼为菩萨。所成就法。即是正道。观异学者。呼为外道。所成就法。即是邪道。对邪立正。正非真正。因正显邪。邪非真邪。二俱成非。同归圆觉。而云菩提者。以圆觉即是阿耨菩提法故。又如地中。位位所断妄惑。名为无明。位位所证实理。名为真如。然无明依真而起。妄固非妄。真如对妄而现。真亦非真。二俱不立。同归圆觉。故云无异境界。以圆觉即是诸法无差别性故。又如菩萨。示现顺行。即便修戒定慧。示现逆行。即便作淫怒痴。然既属示现。同依圆觉。故云俱是梵行。以圆觉即是一切佛菩萨清净因故。又如菩萨。说法所度。名为众生。集行所严。名为国土。然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幻化不实。实即圆觉。故云同一法性。以圆觉即是依正二报。诸法真实性故。又如菩萨。教化造恶众生。即入地狱。教化修善众生。即入天堂。天堂不以为乐。地狱不以为苦。惟依圆满觉性。清净自如。故云皆为净土。以圆觉即是常寂光净土故又如菩萨。教化不定二乘。及与菩萨。名为有性。谓有成佛性故。教化定性二乘。及与阐提。名为无性。谓其无佛性故。然一切众生。莫不有心。凡有圆觉心者。远近定当作佛。故云皆成佛道。以圆觉即是一切如来本起因地法故。然此已上九对。前四似约地前。后五似约登地。未到佛地。皆名烦恼。以是有对待法。谓有对即有诤。因诤故成恼。今约佛地融会。同归圆觉。故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以圆觉即是大解脱法。绝诸对待。一切烦恼。毕竟不再生故。

  ○法界下。次明能证之智。言佛地所以能融诸对待。而归于圆觉性者。以其有法界智故。法界即一真法界。佛地证之。依此而起智慧。犹如大海无量无边。故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者。诸相即凡夫相。地前相。入地相也。照了者。照其起自圆觉。了其相无有实。相无有实。仍还圆觉。故云犹如虚空。楞严云。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依今经则圆觉妙性。亦复如是。

  ○此名下。后结随顺圆觉。此名如来者。显能随顺者。非前人故。随顺觉性者。谓如来从初发心。由凡夫至地前。入地。渐次随顺。究极而证于圆满觉性。为妙觉地也。渐次随顺竟。

  △二顿圆随顺二。一明随顺相。二赞随顺人。初。

  善男子但诸菩萨(至)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如上渐次随顺。失照顾则任运成碍。修之诚为不易。若果有顿圆之机。则不必也。故重呼善男子而告之曰。但诸现前菩萨。及末世众生。有顿根。或圆根者。只须居一切时。不起妄念。居一切时者。谓于昼夜循环。往复应酬。及一切见色闻声等时也。不起妄念者。一念不生。即如如佛。名顿随顺。但妄念属用。妄心属体。欲得妄念不生。须并妄心亦灭。若尔。(则是妄上重加于妄)故曰于诸妄心。亦不息灭。或曰既不息灭。设有妄境现前。如何抵敌。故曰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谓只管住于妄想境中。但不加了别。及与知识。则已耳。又不加了知。则妄境即是真境。设更于中辩别。计以为真。别妄真同二妄矣。故云于无了知。不辩真实。谓于无了知境。亦不分析辩别。计为真实。然上云住妄想境。是事法界。不加了知。则事不碍于理也。此云于无了知。是理法界。不辩真实。则理不碍于事也。理事无碍。名圆随顺。谓从此随顺修习。可到事事无碍。圆满佛境界故。彼诸众生。独约末世言之。以现前菩萨根性猛利。又亲见如来三业殊胜。闻是顿圆随顺法门。信解受持。不足为难。故不言也。信。谓信是佛说正教。解。谓解其顿圆真理。受。谓受以自修。持。谓持以教人。末世众生。不惟不能如此。而且多生惊畏。故独言之。谓末世众生。闻此法门。设能信解受持。不生惊畏者。是则名为随顺觉性。文中言惊畏者。惊其非是佛说。(即是不信)义涉荒唐。(即是不解)畏其不应自修。(即是不受)及与教人。(即是不持)随顺觉性者。由顿而至圆。由浅圆而至究竟圆满。无少违戾故。明随顺相竟。

  △二赞随顺人。

  善男子汝等当知如是众生(至)名为成就一切种智。

  顿圆随顺觉性。非末世所堪能。恐生疑谤。故教以当知。谓当知其所以能随顺者。有由来矣。已曾供养等。极显其供佛之多。所谓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也。及大菩萨者。供其主。及其伴故。植众德本者。供佛必闻法。福慧双圆。已植万德之本。以佛果万德。惟以福慧为种。而得种植故。佛说者。显其不虚。然因既该于果海。果即彻于因源。故曰名为成就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即是佛智。能生佛地一切智慧。故以种智为名。是知众生虽在末世。但能顿圆随顺觉性。必至成佛无疑。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开示圆满觉性。二颂开示随顺成别。初(准长行分三。一本来平等。二迷倒成差。三究竟平等。今不颂后一。惟颂前二且略。属略颂摄)。

  清净慧当知圆满菩提性(至)渐次有差别。

  前四句。颂本来平等。长行云圆觉自性。偈颂云圆满菩提性。谓圆觉自性。依之修习。可以圆满菩提。谓圆满菩提之性。即圆觉自性也。无取亦无证者。性自有故。长行云。非性性有是也。菩萨为能证人。众生为能取人。所取所证既无。能取能证何有。故并以无称。同幻化故。后二句。颂迷倒成差。义颂而略。长行云。于灭未灭。妄功用中。便显差别。偈颂云。觉与未觉时。渐次有差别。盖长行以一切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灭得一分幻化。显得一分觉性。故曰于灭未灭。妄功用中。约所灭之幻为言。偈颂云。觉与未觉时。约所显之觉为言。盖幻灭即是觉时。幻未灭即未觉时。长行云。便显差别。偈颂曰。渐次有差别。皆约两楹而言。长行有究竟平等一段。仍结居圆满觉性。偈颂无究竟平等。而渐次有差别句。直是标下。但科依长行定故。无庸改立。颂开示圆满觉性竟。

  △二颂开示随顺成别二。一颂次第随顺。二颂顿圆随顺。初。

  众生为解碍菩萨未离觉(至)名为遍随顺。

  首句颂凡夫随顺觉性。众生伏惑。得法界境。名为凡位。为解碍者。长行云。即彼净解。为自障碍。于圆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尚不至于背逆。故名随顺。次句颂地前随顺觉性。菩萨即地前菩萨。约圆教该住行向也。未离觉者。长行云。虽断解碍。犹住见觉。碍圆觉而不自在。虽不自在。犹不至于背逆。仍名随顺。入地二句。颂地中随顺觉性。入地者。即指登地菩萨。永寂灭者。上二位有照有觉。俱名障碍。入地中则照与照者。同时寂灭。不住一切相者。长行云。碍已断灭。无灭碍者。谓障觉相。俱不可得故。此虽随顺。少欠于圆。谓一于不可得耳。大觉二句。颂如来随顺觉性。大觉即是如来。悉圆满者。长行云。一切障碍即究竟觉。乃至云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所谓不可得中恁么得也。名为遍随顺者。长行云。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虚空体非群相。不拒诸相发挥。故云遍也。颂次第随顺竟。

  △二颂顿圆随顺。

  末世诸众生心不生虚妄(至)皆名随顺智。

  初二句颂明随顺相。长行先言菩萨。偈颂从略。独以末世众生唯急故。心不生虚妄者。不惟起妄念为虚妄。而灭妄心。加了知。辩真实。有意欲乐。一一皆为虚妄。同幻化故。如是则不生虚妄一句。乃并彼不起妄念。不灭妄心等四义。皆该摄矣。顿圆随顺。如长行说。

  ○佛说下。颂赞随顺人。佛说者。显是真实语故。如是人。指末世众生。转从四依边闻。设能不生惊畏。许其现生即是菩萨。供养句。出其所以。长行云。百千万亿恒沙。偈从略故。但言供佛。不言及菩萨者。可例知故。长行云。植众德本。且就因说。偈颂云。功德圆满者。因该果海。以功德圆满。即能成就一切种智故。虽有多方便者。许其不欲速成。皆名随顺智者。许其为度众生。随顺一切种智。施权智也。总结前来两问两答。开解分竟。

  上卷终。

  下卷始。

  △三四问四答教修分四。一威德章。二辩音章。三净业章。四普觉章。初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威德自在菩萨(至)长跪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威德自在为主。(曩修三观。已得三种轻安。度生严土。威德自在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

  △二谢前成益。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至)不因修习而得善利。

  怜及末世众生。希成遐益。故称大悲世尊。且就现前大众。统冀传芳。故云广为我等。分别者。微细开示。随顺觉性者。次第随顺。顿圆随顺。俱如前说。令诸菩萨者。即指现前法会。觉心光明者。闻次第。则随分识碍显觉。闻顿圆。则句下承当领荷。承领也。佛音称圆者。一音具异。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不因修习。而得善利者。言前荐取。识得自心即是圆觉。不依观行。而得发明。如斯善利。实未曾有。故前此称成解分焉。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方便。二至三显殷。初。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至)游戏如来大寂灭海。

  初喻说。大城王都也。王所依故。用此喻圆觉妙心。清净法身之所依故。外有四门者。从外来入王都者。东西南北各有其门。用此喻四法界。谓诸菩萨欲证圆觉。或依事法界修。或依理法界修。或依理事无碍法界修。或依事事无碍法界修。皆可入故。随方来者。非止一路。谓随彼四方所来之人。非止一条路径。用此喻诸菩萨。欲证圆觉。依四法界修。随彼根性。其发觉初修。乃有多种方便。如楞严所谓方便有多门也。

  ○一切下法合。一切菩萨者。谓欲证圆觉之人。此合随方来者。庄严佛国。及成菩提。总以教化众生为本。言菩萨依四法界。教化众生。一为庄严佛国。二为成就菩提。但随其根性乐欲。发觉初修方便。乃有多门。故云非一方便。此合非止一路。

  ○唯愿下。正请。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故云唯愿世尊。以世尊乃过来人故。近接现前法会。遐济末世众生。故云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者。以所为既广。根性乐欲。自应不齐。随其发觉初修。应用何等方便。渐次增进。并诸能修行人。总有几种。求佛一一宣说。乃见慈无遮而悲无尽故。

  ○令此下。希益此会菩萨者。现前大乘之机。未来求大乘者。亦是菩萨之侣。速得开悟者。开悟发觉初修方便。及渐次增进之法。从此建水月道场。作空花佛事。度如幻众生。庄严阳?佛国。成就梦中菩提。故云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请后方便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语虽与前不同。礼并上章无异。必至三者。显殷勤故。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萨(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告威德自在者。是请主故。当场一问。现未俱益。故重言善哉。而赞美之。汝等乃能者。显威德自在。与同类眷属等。乃能如斯致问。除此未必能故。如是方便者。乃指初修方便。准前所问。还有渐次二字。今不言者。以初步定千里之程。渐次增进。不待言而知故。诫以谛听。许以当说。显师缘与资合故。

  △二资与师合。

  时威德自在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欢喜默听。正见资与师合。以不合则不喜。及不听故。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三。一总标三种。二依次别明。三结显应修。初。

  善男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至)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妙觉。即本妙觉性。体居象先。故以无上称之。非约修得名无上也。遍诸十方者。法性遍在一切处故。出生如来者。随缘出生一切诸佛。岂惟诸佛。乃至情与无情等。亦皆从此出生。故云与一切法。前云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即斯意耳。同体平等者。既皆从彼妙觉出生。则佛与诸法。同一体性。既同一体性。则佛性。即是诸法之性。诸法之性。即是佛性。故云平等。如金刚般若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也。于诸修行。实无有二者。谓于彼诸佛。及一切法中。随据一法修行。实无有二。以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故。虽顺逆皆为方便。若随顺机宜。其数应有无量。至总统该摄。无量方便。所可收归者。循诸机性差别。证入浅深。当有三种。文中言圆摄者。即总统该摄之义。当有三种者。梵名即同楞严三观。直解云。二经列三名。同一梵语。谓奢摩他。三摩提。禅那。古释奢摩他。此翻云止。以寂静为相。义当空观。三摩提。此云等至。亦名等持。以幻化为相。义当假观。(即不空观)禅那。此翻云静虑。双离静幻。以寂灭为相。义当中观。然修证必须三观者。以如来藏心。具三谛理。谓空藏。不空藏。空不空藏。空即空观。真谛也。不空即假观。俗谛也。空不空即中观。第一义谛也。三观各照一谛。圆摄一心。故曰圆照。以一心圆照。则为顿。以次第各照。则为渐。此憨山依天台三观。义略顺于楞严。正脉不翻。但约义释云。奢摩他。全取正因佛性。略兼了因为体。三摩提。全取正因佛性。略兼缘因为体。禅那。全取正因佛性。双兼缘了二因为体。此交光依楞严经义。似有拣于天台。惟我圭峰密祖疏。依本经另立三种观名。冥符楞严。质之憨山。交光。亦不相违。今准用之。第一奢摩他。为泯相澄神观。自释泯相者。谓身心客尘永灭。澄神者。取静澄念。观者。心冥所观之境。第二三摩提。为起幻销尘观。自不释。但指在经文。以经文甚显故。第三禅那。为绝待灵心观。自释云。非关真妄。不对有空。直照灵知。而为观行。如文云。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又云超过碍无碍境。又烦恼涅槃。不相留碍。皆绝待灵心义也。总标三种竟。

  △二依次别明三。一泯相澄神观。二起幻销尘观。三绝待灵心观。初。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至)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初承悟取静。悟净圆觉者。承前两番开示。已悟净圆觉心也。净圆觉心。为观行本。即成佛正因。依此心修习。不致堕于岐途。即以此心。摄诸妄念。令其不起。即是取静为行。如前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是也(问。未悟须凭理观。既悟惟仗事修。今此经于未悟之前。解分之中。却祇散漫开示。既悟之后。修分之中。而乃确立观门。其故何耶。答。显是圆顿教故。良以圆顿行人。根性猛利。言言见谛。句句明宗。若必令依观分门。反成钝置。故世尊于未悟之前。却祇散漫开示。既悟之后。大用烦兴。不假理观。略有二失。一自恃根性。忘慧照而偏趣有为。二不念尊贵。遇患难而易生退阻。故世尊于修分之中。确令倚修三观。古德云。目足更资。余则曰。足常资于目也)。

  ○由澄下。依修成益。憨山云。由此妄想消歇。则见阿赖耶中。习气生灭之相。故云由澄诸念。觉识烦动。又云久久观察。则自心光明。忽然发现。故云静慧发生。又云心光既发。则顿见身心幻妄。未来不有。犹如客尘。故云身心客尘。据此乃是以客喻身。往来不定故。以尘喻心。生灭不停故。亦可准楞严以客喻见惑。不住非主故。以尘喻思惑。摇动非空故。然见思二惑。体唯我执。由身心起。故云身心客尘。谓身心所起之客尘。盖约能所成词。而憨山乃以法喻并称也。永灭者。二说俱得。以客尘不起。永不再执身心。身心不执。永不再起客尘。均成永灭。此先成灭惑之益。显性之益次下即明。客尘灭。则身心寂静。谓不随见惑起灭。及思惑摇动故。身心灭。则内外轻安。谓执身则外为形累。执心则内为念扰。不得轻安故。言便能内发者。谓向以身心客尘。为累为扰。不得轻安。今身心客尘。既已永灭。便能于净觉心内。任运发起寂静轻安相故。由寂静故句。承明显性所以。不言轻安者。谓寂静必能轻安。无庸言故。诸如来心。即是真如性也。盖由寂静轻安。静慧益明。遍观十方世界。及诸如来。皆同幻化。本无所有。唯有诸如来心。于我净觉心中显现。如是则我心如镜。诸如来心如像。然既但如镜像。知非现量亲证。以二障种子。尚未断故。伏种所见。但依俙耳。按圆教位当十信。(顿当十住)楞严第三增进文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乃至身心妙圆。获大安隐。(即今云。内发寂静轻安)一切如来密圆净妙。皆现其中。(即今云。诸如来心。于中显现)此菩萨依奢摩他力。为若此也。

  ○此方下。结示观名。依此修行。修乃无过。故以方便称之。名奢摩他者。依圭峰密祖。即是泯相澄神观。释义在文可见。泯相澄神观竟。

  △二起幻销尘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至)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初承悟知幻。必承本悟言者。以从性起修。乃为真修故。悟净圆觉。如上所释。以净觉心知等者。谓即以所悟之净圆觉心。发起离念真智。了知觉悟六识心性。及与根尘。此等皆由一念妄动。展转变起。故曰皆因幻化。谓犹如幻事。因幻术力。现化而有。无实性故。

  ○即起下。依修成益。承上既了悟得根尘识心。皆因无明幻化而有。即于诸识心性中。起诸幻智。以除幻者。幻者。即是相。本无明业识。彼为能幻之者。除者。以智除断。令不生故。此是自修之益。向下明化他之益。变化诸幻。而开幻众者。然后随机应化。变现种种如幻法门。开示一切如幻众生。由起幻故句。承前起后之词。由前起诸幻智。以除幻者。而开幻众之故。自觉根尘无累。自他一体。便能于幻观心中。发起大悲轻安。大悲轻安既发。虽终日度生。无关劳虑。一切菩萨。总指信住行向地等而言。皆从此幻观。起修诸行。渐次增进。渐次增进者。约历位。从浅以至深。约断惑。从粗以至细。今依起信论。逆次发明。初信位。寄息于灭相。二贤位。寄息于异相。三圣位。寄息于住相。四果位。寄息于生相。文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修行至此。返观从前彼观幻者。非同幻故。盖以彼观幻者。是离念真智。即前文之知觉。非同幻化之无实也。又非同幻观者。言幻观之智。对幻法而起。幻法既无。幻智何有。故云皆是幻故。自此幻相永灭。真性独存。如此乃是诸菩萨所圆满之妙行。次喻明。苗喻诸位。如土长苗。谓幻观如土。渐次增进如长。至等觉。则苗已成秀矣。

  ○此方下结示观名。方便义。释见第一观中。三摩钵提。或无钵字。梵音少异耳。依圭峰密祖。即起幻销尘观。释义亦在文可见。起幻销尘观竟。

  △三绝待灵心观。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初承悟超前。圆觉妙心。非染非净。今云悟净圆觉者。谓承佛开示。先且悟得真净一分。起信所称真如门是也。以净觉心等。谓即以所悟之净圆觉心。凝然不动。所以不取幻化。及诸静相。准前第二观云。即起诸幻。是取幻义。今以起即是动。有背真如不动。故不取也。第一观云。取静为行。是取静义。今以取即念生。有背真如凝然。故亦不取。此显双超前二观也。

  ○了知下。依修成益。承上二观双超。则是真俗并遣。空假不立。惟以双遮二边中道妙观。直观寂灭无二之真心也。了知身心者。于前不取幻观中。即了明有知之身心。动被烦恼逼迫。业苦缠缚。故云皆为挂碍。无知觉明者。于前不取静观中。即了明无知之觉明。本来离于幻妄。绝诸垢染。故云不依诸碍。若住于碍。则被事障。于有为法中。不得解脱。若住无碍。则成理障。于无为法中。不得解脱。今二俱不住。故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者。谓行人于此超过碍无碍境。返观自己外之所受用之世界。与内之所受用之身心。虽相在尘劳区域。而不被尘劳之所拘碍。故喻以如器中锽。声出于外。器是乐器。如箫笛笙管等。众器发声。喻尘劳扰攘。锽即洪钟之声。锽锽然也。喻世界身心。动用无羁之貌。声出于外。众器不能压。喻超出有为无为。尘劳不能拘。然既超出有为。则烦恼不能留。又超出无为。则涅槃不能碍。故曰烦恼涅槃不相留碍。菩萨修观至此。便能于此妙观心中。发起无限寂灭轻安。出前烦恼不留故寂。涅槃不碍故灭。言轻安者。不用更加修为。乃是任运于此。自觉身心寂灭。轻快安适。虽终日说法。不见有法可说。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故云寂灭。乃至行种种难行之行。不见有系累之相。故云轻安。至此方乃契合妙圆觉性。寂灭真境。故云妙觉随顺寂灭境界。如斯境界。惟证乃知。现前尔我虚妄身心。焉能及此。故曰自他身心。所不能及。自他身心。即是我相人相。自他身心尚不能及。何况一切众生。及与寿命。又从我人相上发起。虚浮妄想所立。岂能冀及。正显四相不空。不能契此。

  ○此方下。结示观名。名为禅那者。依圭峰密祖。即绝待灵心观。释义则双超前二。名为绝待。妙契圆觉。即是灵心。依次别明竟。

  △三结显应修二。一正结应修。二设事校量。初。

  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至)若得圆证即成圆觉。

  此三法门者。总指前之三观。皆是圆觉等。结示在所应修。圆觉不指因心。乃约佛所修成圆满觉故。亲近随顺者。去佛不远。随顺修习。便可到故。十方如来因此成佛者。已成之佛。由此成故。十方菩萨者。未成之佛也。未成之佛。修因度生。常行种种方便。或顺性通修曰同。或分门别行曰异。迹虽同异两分。本实显密三观。故云皆依等。而言事业者。谓此三种观法。即为菩萨所应作之事业故。若得圆证。即成圆觉者。谓若得圆满修证。即妙契法身。而成圆觉之佛。以是而知。三观之应修。无庸更议矣。

  △二设事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于圣道(至)一刹那顷随顺修习。

  初能校似胜反劣。将欲设事校量。故云假使有人。谓假若有是人也。修于圣道者。谓从凡夫地。发小乘心。修出世道。而云圣道者。乃约已证偏真。住最后身者言之。教化者。以谛缘教。化众生为眷属。成就者。恐其不能。复以八忍八智。无间解脱等道。而接济之。百千万亿者。所化之众竟有如许之多。阿罗汉辟支佛者。所证之果。竟有如是之胜。以是而知。上之所谓修于圣道。能教化。能成就者。其功德不可胜言。及欲与修三观者校之。则反为卑劣。

  ○不如下。所校似劣实胜。言上云修于圣道。又能以斯教化。设若不发大心。终为败种。故曰不如有人。谓不如有人。从凡夫地。发大乘心也。发大乘心。修大乘行。故曰闻此圆觉无碍法门。然圆觉二字。通指全经。无碍法门。特指三观。如第一观中。以净觉心。取净为行。则于理无碍。第二观中。以净觉心。起诸幻化。则于事无碍。第三观中。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义兼理事无碍。及事事无碍。故总以无碍法门名之。然闻此。但是自闻。未及教化。随顺。不过权修。尚阙深证。且刹那翻为少时。一刹那即在俄顷。其功德似为卑劣。而上云。修于圣道。教化多众证果者。犹不如此。以此觉圆无碍法门。乃成佛正因。一历耳根。永为道种。才经顺修。便是大根。还丹一粒。压倒医方万品。可为喻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三)一颂总标三种。二颂依次别明。三颂结显应修。初(略颂)。

  威德汝当知无上大觉心(至)便有三种类。

  体居象先。故称无上。横遍竖穷。故名为大。出生如来与一切法。故曰觉心本际。(在如来为觉心。在诸法为本际)如来与诸法同体。故无二相。随顺修习。起诸方便。其数即应无量。若统摄所归总为开示。循其机性差别证入浅深。便有三种品类。此虽略颂。大义与长行无异。

  △二颂依次别明(观各二句。甚略不分)。

  寂静奢摩他如镜照诸像(至)如彼器中锽。

  初二句颂奢摩他。寂静义也。奢摩他是名。兼义与名为一句。故如镜照诸像。颂观成利益。谓由寂静故。十方诸如来心。于行人静觉心中显现。盖是悬契真如。与诸佛同。但以种子初伏。未得现量亲证。依俙如镜像故。次二句颂三摩提。亦兼义与名为一句。如苗渐增长者。颂依修成益。按圆教住位除种。行向随分断习。由地至等。位位断习证真。义似依土生苗。渐次增长。唯待放华结实耳。末二句后颂禅那。首句先出名。唯寂灭。乃禅那中义也。凡夫无累名寂。二乘无累名灭。故凡夫二乘。各执名言。如众乐竞作名器。观行菩萨。正见齐超。如洪钟顿响曰锽也。

  △三颂结显应修(长行有二。一正结。二校量。偈阙校量。唯正结也)。

  三种妙法门皆是觉随顺(至)名究竟涅槃。

  此偈虽略。与长行大义无阙。首句总指三观。次句结显随顺。谓皆是圆觉。随顺修习之方便故。后五句极显应修。言已成之佛。先依此成。未成之佛。后依此成。盖由于此三种观事。圆满修证。即名无住处究竟大涅槃法。不益见其可修乎哉。威德章竟。

  △二辩音章。(初心力弱。磨炼须从浅至深。次第三观如前已明。久修力强。随用即是。单修则观观皆能究竟。叠修则先后两不相违。三具。则中后随宜。齐零。乃随便俱得。至能圆合一切。无离觉性。二十四轮。同归三观之中。一力圆修。共成二十五轮。如斯磨炼。何障不销。所谓左右逢源。随流得妄者今仅见于此矣)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至)如是法门甚为希有。

  初众中具仪。此中以辩音为主。(以其久修轮观。起无碍慧。成无碍辩。能问能传持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

  ○大悲下。谢前闻异。悟后仍垂怜愍。故称大悲世尊。如是法门者。即前三种观门。甚为希有者。略有二义。一大用繁兴。不至遍取有为。二大患无虑。任运直至佛果。余俱准前可知。

  △二请后显殷。

  此诸方便一切菩萨(至)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初请修祈示。此诸方便。浅深惟说三种。一切菩萨顿渐乃有多根。于前所悟圆觉。分门各证。约有几种修习。愿为现前大众。及末世众生。曲为方便。备悉开示。令悟真修实相。不至徒尚虚名。是所望焉。此请后真修也。至三显殷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辩音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辩音一问。有关现未。故重赞善哉。汝等下。牒其所问。如是修习者。谓如是悟净圆觉。依三方便。随机分门。有几修习也。诫听许说。师缘与资缘合故。

  △二资与师合。

  时辩音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辩音现为请主。故奉教欢喜。大众亦默然欢喜。奉教同听。资缘与师缘契合。正在是焉。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总标轮数。二别明顿渐。三结示修法。初。

  善男子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至)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首言一切如来圆觉清净者。正显此理。为诸佛同证。若能修习。皆可成佛故。盖圆满觉性。一真独立。众惑不染。故云清净。既云清净。则无法可修。既无法可修。则所修之法全空。能修之人何有。故曰本无修习。及修习者。一切菩萨指现世初心。末世众生。指未来新学。依于未觉者。言上一切如来。已证圆觉。固无可修习。今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虽发大心。尚在学地。而犹未证圆觉。由未证故。依之而起心修习。当知圆觉。本无修习。今起心修习。即同幻化。故云幻力修习。当尔之时。随机分门。便有二十五种。通称清净者。各能断障故。通称定轮者。三观属定。轮替修故。又轮有摧碾运动之功。喻依此而修。能摧二障。运至菩提涅槃界故。总标轮数竟。

  △二别明定轮三。一单修三观。二统修三观。三圆修三观。初三。一单修奢摩。二单修三摩。三单修禅那。初。

  若诸菩萨唯取极静(至)此菩萨者名单修奢摩他。

  唯取极静。即是单修奢摩。以泯相澄神。即是极静义故。言唯取者。显是单修。谓不取余二故。静力强胜。即能永断烦恼。究竟成就者。障已尽。觉已圆故。不起于座。便入涅槃者。当下成佛。显是顿入。一断一切断。一证一切证故。此菩下。结所修名。虽曰单修。实能顿该可知。

  △二单修三摩。

  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至)名单修三摩钵提。

  不取寂静。及与静虑。故云唯观如幻。谓单修三摩如幻观也。由单修幻观。即于幻观中。观一切世界众生等法。皆如幻化。即如幻人。以幻术变化诸物无异。当知幻观。盖是一切诸佛已修成之法。今菩萨正是依诸佛修成之法。而修成之。故云以佛力故。今欲度彼如幻众生。还以佛力修成之幻观故。乃能随彼如幻众生。变化如幻世界。以及种种作用。变化世界。即如变娑婆而成净土。化地狱以作天宫等类。种种作用。即如随机化导之类。虽行如是变化作用。咸同幻化。了无实性。故云备行菩萨清净妙行。行云妙者。无滞碍故。即如单修观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陀罗尼。前文殊章名为圆觉。今云于陀罗尼。即是于圆觉妙性也。盖二十五种轮观。皆是依于未证圆觉幻力修习。今因幻观功成。而圆觉妙性。全体显现。故云于陀罗尼。正显圆觉妙心总持一切法义。而圆该三观也。既圆该三观。虽不修奢摩。而亦不失寂念。虽不修禅那。而亦不失静慧。静慧即静虑义。正显三观不离一心也。此菩下。结所修名。虽曰单修三摩。义实圆该前后。

  △三单修禅那。

  若诸菩萨唯灭诸幻(至)此菩萨者名单修禅那。

  唯灭诸幻句。唯字寓有拣意。灭诸幻。彼幻观中。亦有此文。今拣非彼义。今菩萨唯是以寂灭力。灭诸幻法。以为向下断烦恼之前方便。亦不取幻观种种作用。彼为利他。此为自利。独自断除烦恼。言独断烦恼者。盖以烦恼能障真理。必须烦恼断尽。真理方现。故云便证实相。此实相即圆觉真心也。能为诸法之体。故名实相。此菩下。结所修名。单修互摄。义准前二可知。单修三观竟。

  △二统修三观三。一奢摩统修。二三摩统修。三禅那统修。初(别修七观。俱以奢摩为首。故言统也)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一奢摩三摩复。二奢摩禅那复。初。

  若诸菩萨先取至静(至)先修奢摩他后修三摩钵提。

  先取至静者。以净觉心。取静为行。即是奢摩他也。静极生慧。故即以静慧心。照诸幻者。谓照彼如幻之众。便于是中者。谓既照知已。即便于是如幻众中。起菩萨行。谓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即是三摩提也。此菩下。结所修名。可知。

  △二奢摩禅那复。

  若诸菩萨以静慧故(至)名先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若诸菩萨下。仍当有先取至静一句。以显奢摩他义。结集避繁故略。以准上可知故。静极生慧。故云以静慧故。证至静性。即真如性也。既已证真如性。即无烦恼可断。转思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即便深修静虑。以期断尽烦恼。永出生死海耳。此菩下。结所修名。亦可知。

  △二具足修二。一先中后具足。二先后中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寂静慧(至)中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静而曰寂。静之极也。静极方能生慧。义显先修奢摩。从奢摩中得故。复现幻力者。谓即以静慧。照诸如幻之众。复于觉心性中。现起幻化之力。甚至种种变化度诸幻众。此义显中修三摩。以种种变化。必从三摩中得故。然既种种变化。度诸众生。未免身在尘域。仍恐为众生所累。故于后分之中。深修禅那。必期断烦恼而入寂灭。令其身如器中锽耳。结所修名。谓先奢摩。次三摩。后禅那。乃顿修中权分渐次。既不同上文之单修。亦不同前章之渐修也。

  △二先后中具足。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中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以至静力。义显先修奢摩。以奢摩观成。方得至静力故。既得至静。仍复以至静力。起心断恼。即是静虑。谓静中转起思虑之慧。即中修禅那义也。断烦恼已。即是禅那观成。禅那观成。分可成佛。乃不忍弃舍众生。后复倒驾慈航。起诸种种神变。修习菩萨清净妙行。度诸如幻众生。即后修三摩义也。结所修名。准前可知。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先零中后齐。二先中齐后零。三先后齐中零。初。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至)齐修三摩钵提禅那。

  以至静力。义显先修奢摩。以至静功力。无始念虑。顿然歇灭。(故云心断)烦恼义属禅那。先自利。复度众生。建立世界。义属三摩。此菩下。结所修名。若观前释后结。禅那三摩。三摩禅那。文似颠倒。若论齐修。则正修禅那时。即修三摩时。正修三摩时。即修禅那时。其义实无前后颠倒。总以佛语自在。无不可耳。

  △二先中齐后零。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资发变化(至)后修禅那。

  修奢摩时。即以奢摩至静之力。资助发起变化作用。成三摩提。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如云东方世界入正定。西方世界从定出等。皆齐修奢摩三摩义也。然奢摩偏于自利。三摩偏于利他。二虽齐修。尚恐未圆。故于后深修禅那。永断烦恼。成就无上菩提。自利利他。不期圆而自无不圆矣。

  △三先后齐中零。

  若诸菩萨以至静力用资寂灭(至)后修三摩钵提。

  修奢摩时。即以奢摩至静之力。资生寂灭之性。以成禅那。然至静即寂。偏属于定。寂灭则并寂亦灭。偏属于慧。而曰力曰资者。谓正当至静而寂时。定力资生慧力。并此寂亦不存。于自证则是矣。而度生犹未也。故于后起诸作用。变化世界。度诸众生。以成三摩钵提。则自利利他。皆具足而无憾。奢摩统修竟。

  △二三摩统修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一三摩奢摩复。二三摩禅那复。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先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修三摩提。即以三摩中变化之力。随顺众生而度脱之。言种种者。众生根性乐欲。种种不同。菩萨之随顺亦尔。而取至静者。知其如幻。如化。无所动心。虽任运度彼。而我自如如。如云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也。然变化。非三摩罔就。至静必奢摩乃成。结名中。先修后修。良有以也。

  △二三摩禅那复。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名先修三摩钵提后修禅那。

  先修三摩。即以三摩中变化之力。作种种境界教化众生。显三摩已成也。三摩既成。大悲轻安。永不至沉空滞寂。惧入二乘境界。即是证取寂灭。而禅那成焉。结名中。先修三摩。后修禅那。义可准思。叠复修竟。

  △二具足修二。一中先后具足。二中后先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中修奢摩他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为度众生。而作种种佛事。显三摩已成也。虽作种种佛事。而性自如如。安住寂静。显奢摩不动也。虽奢摩不动。而任运断恼证果。显禅那自尔也。结名中。先修中修后修。亦秩然可对。

  △二中后先具足。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中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菩萨随顺众生。以变化力。显现无碍作用。此三摩得力也。既能显现无碍作用。不以度生为累。重起静虑。进修禅那。一切烦恼。任运而断。功就不就。道成不成。退守奢摩。故云安住至静。此菩下。结所修名。在文可见。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中零先后齐。二中先齐后零。三中后齐先零。初。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至)齐修奢摩他禅那。

  先以变化之力。为度众生。开种种方便。起种种作用。此以三摩成益也。设遇小乘声闻。大乘菩萨。同时来扣。则至静寂灭二俱随顺。然至静即是奢摩。随顺修习。为对小乘机故。寂灭即是禅那。随顺修习。为对大乘机故。结名中。零齐二修可知。

  △二中先齐后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种种起用(至)后修禅那。

  以变化力。随种种众生。起差别作用。通行教化。明知是三摩已成。而言资于至静者。动中能静。名为至静。是皆由于三摩资生。不须另修奢摩。而奢摩已成。所谓齐修者。正在是矣。然起用但为度生。而至静尚恐趣寂。故于后深修禅那。断烦恼而成菩提。离生死而证涅槃。可并构焉。结所修名。无庸更释。

  △三中后齐先零。

  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至)后修奢摩他。

  以变化力。资于寂灭者。正是菩萨以三摩变化之力。资助禅那寂灭之功。使两相成也。盖以种种变化。悉同幻境。当体无实。唯一寂灭。既唯寂灭不须更灭。即禅那功成。禅那功既成。足知三摩之功亦成。所谓两相成者以此。于是三摩禅那。二俱功成。则无功用道。自是以后。则安住清净无作静虑。即奢摩义也。奢摩观中。一味清净。无作无为即是泯相。静息一切念虑。即是澄神。所谓泯相澄神者是矣。此菩下。结所修名可知。三摩统修竟。

  △三禅那统修三。一叠复修。二具足修。三齐零修。初二。一禅那奢摩复。二禅那三摩复。初。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名先修禅那后修奢摩他。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则是胜因已成。妙果当证。而乃起于至静。退安奢摩。此正所谓以法性身。受享法乐。故云住于清净。结所修名。显复可知。

  △二禅那三摩复。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名先修禅那后修三摩钵提。

  禅那已成。不以证果为急。退修三摩。而开度生方便。故云以寂灭力。而起作用。于一切境者。谓于一切所度之境。即指众生。以众生为菩萨所度境故。寂用随顺者。以寂灭故。而起作用。随顺度脱。则三摩成矣。结所修名。显复准上。叠复修竟。

  △二具足修二。一后先中具足。二后中先具足。初。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种种自性(至)后修三摩钵提。

  以寂灭力。种种自性者。言菩萨不似二乘耽寂。不思度生。今以寂灭之力。乃见众生有种种自性。在所应度。虽在所应度。必先以奢摩安定其心。然后依三摩钵提。而乃起诸变化。随顺自性而度脱之。结所修名。如文可思。

  △二后中先具足。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中修三摩钵提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者。谓禅那功成。有寂灭之力用也。无作自性者。谓自性本具。不假造作也。起于作用清净境界者。盖是菩萨于禅观中。观彼众生。在尘劳烦恼中。头出头没。无一时清净。于是以寂灭力。于无作自性中。依彼三摩起于作用。化彼尘劳而成清净境界。由此顿息一切妄念。归于静虑。结所修名。照文可知。具足修竟。

  △三齐零修三。一后零先中齐。二后先齐中零。三后中齐先零。初。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齐修奢摩他三摩钵提。

  寂灭有力。显禅那已成也。寂则不著于有。灭则不耽于空。然一切诸法。不出有空。既不着不耽。则种种皆清净矣。虽种种清净。不以趣果为急。唯思权受法乐。还度众生。因而退修奢摩。依奢摩而安住静虑。并修三摩。依三摩而起诸变化。必期根深枝茂。源远流长。成佛时寿量长远。正法久住。皆由此也。

  △二后先齐中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后修三摩钵提。

  菩萨修禅那时。即以禅那中寂灭之力。资于至静。云何资耶。盖以离有曰寂。则能资生于静。离空曰寂灭。则能资生至静。是正修禅那时而奢摩已成矣。此二皆属自修。而度生犹未也。于后仍修三摩。起变化而度脱众生。则自他两利。而佛果可立待焉。结所修名可知。

  △二后中齐先零。

  若诸菩萨以寂灭力(至)后修奢摩他。

  以寂灭力。资于变化者。寂即是定。能发于通。且寂灭。则不耽于寂。故能资于变化。是正修禅那时。三摩不另修而自成矣。如是则大悲轻安。觉他易成。尚恐自觉力微。大智不能速就。故于后转修奢摩。起发至静之境。清明之慧。则悲智相成。自觉觉他。两俱圆矣。统修三观竟。

  △三圆修三观。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至)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者。准前次第三观中。皆云悟净圆觉。即以净觉心修。以是而知二十四轮。一切皆然。咸是依于净觉真心。随顺机宜而修习之。此约圆根菩萨。悟大圆觉。即以大圆觉慧。圆合一切。(指二十四轮)而修习之。谓一修一切修也。设问云何能尔。即答以于诸性相。无离觉性。于诸性相者。二十四轮。皆以净觉真心而为其性。单修。统修。及与齐零。差别不一而为其相。无离觉性者。皆不离于大圆觉性。是故但以圆觉慧修。即圆合一切。而并修之。无复疑矣。结名中。能修之人。仍指圆根菩萨。名为圆修三种者。谓以圆觉慧圆融而修。如修奢摩时。即具三摩禅那。修三摩时。即具奢摩禅那。修禅那时。具二亦然。如是则圆觉自性。清净无碍。二十四轮。皆随顺而具成矣。别明顿渐竟。

  △三结示修法。

  善男子是名菩萨二十五轮(至)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初正结轮数。准前总标轮数中云。依于未觉幻力修习。尔时便有二十五种清净定轮。尚未说出。云何二十五轮。今上科约单修。统修。齐零修。圆融修。一一别明已竟。故此结云。是名菩萨二十五轮。一切菩萨。随其自具根性。依轮修行。不过如是而已。

  ○若诸下。兼示修法。诸菩萨。指现前新学。末世众。指当来初心。依此轮者。谓设欲依此轮而修者。当持梵行。谓必先严持禁戒。而修清净梵行。以戒为无上菩提本故。寂静者。收摄身心。寂然不动。思惟者。正念思惟二十五轮中。当依何法修也。尚恐宿障深厚。正修难成。仍须礼敬三宝。求哀忏悔。经三七日。自知感应道交。希示正修。于轮各安标记。标记者。以纸为标。注记轮名。各安者。随轮各安。以备结取也。随手结取者。谓随手以标为结而混和之。仍复取结在手而展视之。随结开示者。谓随彼所展之结。开示应修何轮。便知顿渐者。谓便知自根顿渐。如二十五轮中。有顿渐偏圆四义。谓单修名顿。以观观皆究竟故。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顿。随彼开云修习。自然可入。复修具修名渐。然亦是顿中之渐。谓顿中略分前后。少时俱成也。取此结者。便知自根。于顿中具渐。随彼开示修习。亦自然可入。以圆觉慧。圆合一切名圆。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圆。随彼开示而修自尔易成。齐零修者名偏。然亦是圆中之偏。谓齐修即能相容。不久则零亦容也。取此结者。便知自根是圆中之偏。随彼开示而修。亦自尔易成。文中不言偏圆者。四字为句。准顿渐可知故。

  ○一念下。斥疑不成。然既知顿渐。径修必成。若才起一念。疑而不修。或既修复悔。于圆觉则不成就。痛宜忌之。勿自弃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中。义用长行而略。且段落不对。乃约义略颂也。分三)一略颂二十五轮。二显示应修拣人。三结示随顺速证。初。

  辩音汝当知一切诸菩萨(至)有二十五轮。

  恐诸菩萨。不能随顺修习。故教以当知。借当机。儆余众也。一切诸菩萨。通该顿渐偏圆。圆名无碍慧。谓圆合一切故。顿名清净慧。以净觉为性故。又偏亦无碍。谓或于理无碍。或于事无碍故。渐亦清净。谓渐次断障。随分清净故。皆依禅定生者。禅定。该奢摩等三。依生。示应当随顺。所谓二句。指出禅定三名。三法顿渐修。不言偏圆者。颂以五字成句。亦准顿渐可知。有二十五轮者。合偏与圆说也。

  △二显示应修拣人。

  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至)并法不随顺。

  十方诸如来已成正觉人也。三世修行者。未成正觉人也。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者。谓已成者。先因此成。未成者。后因此成。在所应修。不言可知故。惟除二句。拣除不随顺人。顿觉人有二种。一初生顿成。不见随顺。二因感示成。无容随顺。法不随顺亦二。一者外道。所修之法。不随顺故。二者阐提。无佛种性。暂不随故。此皆约现在言。若远推过去。后待当来。亦皆随顺。恐无知唯执现在。误拨随顺。故兹预辩。

  △三结示随顺速证。

  一切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至)不久证涅槃。

  前三句指人劝持。一切菩萨。末世众生。指出应修人也。常当句。劝持应修法也。后三句随修蒙益。谓随顺勤修。蒙佛加被。不久证涅槃也。辩音章竟。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三


卍新续藏第 10 册 No. 0263 圆觉经析义疏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四

  贤宗后学 通理 述

  嗣法门人 心兴 较订

  △三净业章四。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三师资缘合。四应求开示。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净诸业障为主。(迷识四相。迷智四相。非善能净诸业障者。不能问与解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受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我等菩萨深自庆慰。

  威德章。次第磨炼。辩音章。交互磨炼。近为现前新学。远为末世初心。故称大悲世尊。次第三观。已为我等略说。尚可以心言仿佛。二十五轮。又为我等广辩。诚所谓不可思议。前章偈云。十方诸如来。三世修行者。无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故称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众同闻。各欲随顺。故云得未曾有。然正行才修。邪魔竞起。如我释迦调御。历恒沙劫。勤苦修此境界。一切炼磨功用。实难寻究。今则睹见。犹如一念之顷。炳然齐现于心。其庆幸欣慰。为何如哉。莫可形状。故以深自为言。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除疑。二至二显殷。初。

  世尊若此觉心本性清净(至)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

  按前章总标轮数中云。一切如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等。然既曰本无修习。是显本性。由来清净。是故当机菩萨。即摄此以为发问之端。而云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前又云。一切菩萨等。依于未觉幻力修习。然未觉。即是不觉。不觉必有染污。是故当机菩萨。即蹑此以为致疑之由。而云。因何染污。使众生迷闷不入。迷即不觉。闷即不通。不入者。不能证入。较之果人。殊类天壤。如此深疑。非佛不能释除。故云。唯愿如来等也。广为者。祈勿辞劳。我等者。总该时机。开谓通其迷。悟谓觉其闷。既通其迷。复觉其闷。则法性现前。不期证入。而自能证入矣。然法性即是圆觉。以能为诸法之性故。大疏云。若直谈本体。则名觉性。若推穷诸法。皆无自体。同于一性。即名法性。今推破四相。豁融诸法。令同觉性。故云开悟法性。令此大众等者。谓此间众生证入。展转传至末世。末世众生证入。展转传至将来。如是展转相传。乃至最后后际。一切众生。永不至迷闷不入。故云作将来眼也。请后除疑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请后显殷竟。

  △三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因问而赞善诏告。称能而诫听许说。皆师缘与资缘合故。为求入觉。故曰咨问。咨者谋义。谓有所谋而问也。方便者。入觉之善权法故。若非能净诸业障者。问不及此。故世尊以乃能称之。

  △二资与师合。

  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谛听之教。知入觉有望故欢喜。闻当说之许。恐议论盈耳故默然。亦资缘与师缘合故。师资缘合竟。

  △四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二。一开示障道四相。二斥迷无功劝修。初二。一开示迷识四相。二开示迷智四相。初三。一迷识执相。二别成凡小。三总斥迷闷。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至)我人众生及与寿命。

  一切众生。该六道。与小乘也。从无始来者。遥指晦昧真心以来。晦昧真心。展转变起八七五六诸识。今云妄想者。且指第六意识。以凡夫小乘。唯知有第六意识。八七五皆不知故。然第六意识。于诸识中。已属至妄。况夫妄想。又是于第六意识上所起虚妄念想。诚为妄中妄矣。为此妄想所迷。固执五蕴身中有我。名为我相。计我展转趣于余趣。名为人相。计我盛衰苦乐种种变异相续。名为众生相。计我一报命根不断而住。名为寿者相。此四相中后三。虽随境转计。要皆以我相为本。金刚论中。名为迷识境也。迷识执相竟。

  △二别成凡小。

  认四颠倒为实我体(至)厌流转者妄见涅槃。

  固执名认。四相皆违真逐妄。是颠倒法。颠倒则不实。由迷识故。认取固执。以为真实我体。此又颠倒之甚也。由此认为实我。于违我者生憎。于顺我者生爱。故云便生僧爱二境。然我人等。本属虚妄。乃又执违我者为可憎。顺我者为可爱。故云于虚妄体。重执虚妄。此又妄之至也。虽妄之至。而卒不可断。故云二妄相依。谓妄体与妄境。相依而住故。或耽著有为。而造有为之业。或趣向无为。而修无为之道。然业道通称为妄者。盖以识心不了虽修道亦是妄故。由妄业故。循有为因。而受报于天上人间。故云妄见流转。谓流转于生死也。厌流转者。顺无为道。而感果于声闻辟支。故云妄见涅槃。谓灭度于分段也。别成凡小竟。

  △三总斥迷闷。

  由此不能入清净觉(至)及与息念皆归迷闷。

  由此二字。蹑前由此妄见流转。妄见涅槃。以此为障。则不见清净觉性。不见则不能入。故云不能入清净觉。非觉二句防问。恐有问云。一切众生。皆证圆觉。云何不能入。想是觉性违拒。诸能入者耶。故此防云。非觉违拒诸能入者。谓非是觉性违逆拒阻。使之不入。不惟不违拒。亦复不随顺。即如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有诸能入者。即如前文。菩萨修习三种观法。即能证入。虽能证入。亦非觉性随顺。令其入故。总言入与不入。无关于觉也。以是之故。凡夫动念。起惑造业。二乘息念。沉空滞寂。俱属妄念。不契真乘。故云皆归迷闷。谓迷而不觉。闷而不通也。大疏云。此文正是结答前问。前问因何迷闷不入。今答云。由认四相。展转生过。纵离六道。复堕二乘。是故不入。次云非觉违拒等者。由前问云。因何使诸众生不入。故此答云。非觉违拒。使之不入。但由认我。故不入也。开示迷识四相竟。

  △二开示迷智四相三。一承徴引说。二次第别明。三总以结示。初。

  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至)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首句承前徴起。大疏云。动念任许背觉。息念即合契真。何故动息俱称迷闷。由有下约本起无明为释。引起重说迷智四相义也。直解云。本起无明。谓最初一念不觉。生相无明也。法身无我。(法身即指真如。本经称为净觉真心)由一念无明。迷本法身。成陀那识。为我相根本。自此皆是无明用事。故云为己主宰。其意以主宰即我。以我者主者义也。一切众生。通指六道凡小。生无慧月者。从父母受生已来。无有智慧之目。不能照破无明。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故云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谓依于无明而建立故。从此无明。永不能断。盖以无明。不能断于无明。所谓动念息念皆归迷闷者。正以此故。恐犹不信。故仍以喻明。而云譬如有人。不自断命者。喻显无明。不能断于无明。为可信故。是故者。谓以是无明不断之故。不惟动念息念皆归迷闷。即从此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亦不能脱离迷闷。故教以当知。令其自行审验。试看有爱我者。则我与随顺。随顺即是无明。非随顺而违我者。便生憎怨。憎怨亦是无明。为缘憎爱心之枝末无明。将养从无始之根本无明。如是从三贤以去。乃至十圣等觉。相续求道。未免为智所迷。仍堕四相。故云皆不成就。承徴引说竟。

  △二次第别明四。一徴释我相。二徴释人相。三徴释众生。四徴释寿者。初。

  善男子云何我相(至)清净涅槃皆是我相。

  初承徴标定。上科云。相续求道。皆不成就。意显为智所迷。仍堕四相。且徴云何名为迷智我相。此承上徴起也。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所证者。言我相隐微。根自心起。于若事若理。有所证取。其体方现。

  ○善男子。引事证释。承上隐微难见。有证方现之语。恐其不明。故引事以证释也。故曰譬如有人。非喻指事言。即如譬如有一件事也。百骸者。人之身分。调适者。百骸无恙。调和顺适。忽忘我身者。百骸调适。不觉有自己之身。如南郭子綦。嗒焉丧我。故云忽忘。四肢者。两臂两股。弦谓直不能屈。缓。谓柔不能申。此皆摄护将养。乖于方法。微加针艾者。或略用针刺。或略用艾炙。以必证取是事。即知有我。由此一事。可以证知。故前云有所证取。方现我体。

  ○善男下。取理深明。蹑前不唯于事。心中有所证取是我相。其心乃至证于如来。(约所证果言)毕竟了知清净涅槃。(约所证理言)毕竟了知者。谓彻底深证。清净涅槃者。显无明已脱。殊不知纵使果证如来。毕知涅槃。亦是心中有所证取。故云皆是我相。徴释我相竟。

  △二徴释人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至)备殚证理皆名人相。

  初承徴标定。上于迷智我相。已经辩明。此徴云何名为迷智人相。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悟证者。悟由心发。故曰心悟。谓从心发悟。悟得彼之能证者是我。此悟不忘。即为迷智人相。谓对彼我故。说名为人。

  ○善男下。蹑前详释。悟有二句。谓悟得上来能证以为有我者。自不复认彼为我。是于彼我全空矣。所悟二句。谓彼我既空。是所悟之境。(指前能证之智)已非是我。以此例知能悟之智。亦应如是非我。应忘情也。设或转计能悟之智。业已超过一切能证之者。是依然为智所迷。对彼我相。故曰悉为人相。然证者。而云一切。人相。而曰悉为者。正显凡有所证。不忘能证之智。皆名我相。凡有所悟。不忘能悟之智。皆名人相。

  ○善男下。以理深明。蹑前不唯悟彼证者是我。为人相。其心乃至圆悟彼所证涅槃。俱是我者。亦为人相。者即人耳。承上漫说圆悟。设或心存少悟不忘。纵使备悉殚尽。逐位所证之理。皆名人相。由悟证是我故。徴释人相竟。

  △三徴释众生。

  善男子云何众生相(至)存有所了名众生相。

  初承徴标定。上于迷智人相。已经辩明。此徴云何名迷智众生相。下乃标定。谓诸众生。心自证悟。所不及者。谓于自心发起照了。了明得彼我人。二相俱非。自是所证所悟。不及于心。以有此心。即众生相。盖以了我了人。心迹愈多故也。

  ○善男下。假言例明。谓假世人之言。比例发明也。譬如有人。例彼自心。作如是言。我是众生。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独立。则知彼人说众生者。非我非彼。例彼心存了智。卓然独立。自然非彼能证。及与能悟。能例中云何非我。所例中即是云何非证。释以我是众生。则非是我。例了智独存。则证所不及。故非证。能例中云何非彼。所例中即是云何非悟。释以我是众生。非彼我故。例了智独存。则悟所不及。故非悟。此借世人语词。以为义势。显第三了智卓然。非证悟所能及也。

  ○善男下。结成此相。了证了悟。皆为我人者。谓了彼心有所证者。为我相。了彼心有所悟者。为人相。但以有我者必有人。有人者必有我。故浑言皆为我人。我人不及者。即指了智卓然。存有所了者。则是了证了悟之心迹未忘。由心迹未忘。必至起灭不停。展转滋多。由此结成名众生相。徴释众生竟。

  △四徴释寿者。

  善男子云何寿命相(至)所不自见犹如命根。

  初承徴标定。谓诸众生心照清净。觉所了者。承上了证了悟。皆自心体上发起智照。而我人相所不及。故得心照清净。且指业识心言。以四相未空故。因心照清净。而众生相现。故对众生相上发起觉照。觉彼所了之我人二相。所有能了之智。俱属我执。而欲断之。

  ○一切下。正明其相。殊不知即此一念觉心。便是一切业智。谓第八识上微细分别也。不言识而言智者。此属修证。反妄归真。转有漏业识。成无漏业智也。所不自见者。谓此微细分别。原从八识上起。八识不能自见。虽不自见。常在其中潜续。犹如人之命根。常在身中潜续寿命。而人不自觉知。由此所以名寿者相。总结次第别明竟。

  △三总以结示二。一结示同尘。二结示不断。初。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至)存我觉我亦复如是。

  初法说。若心照见。则是从自心上发起照见。此是后一相。一切觉者。指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总属迷智境也。此先标定。下乃承释。盖以能觉之后一。与所觉之前三。俱是于清净心中。分自分他。立能立所。障于胜进。不得真修。故云觉所觉者。不离尘故谓染污于清净心也。

  ○如汤下。喻明。如汤销冰者。汤喻智照。以火煎水而成汤。喻正念悟心而成智。冰喻我执。因寒凝水而成冰。喻妄念迷心以成执。用汤销冰。喻以智断执。谓冰既销矣。无别有冰。喻执既断矣。无别有执。知冰销者。显汤亦不存。谓冰因汤销而成水。此汤随冰销亦成水矣。至此冰汤俱忘。唯一清水更谁能知冰为汤销者。此是异喻。反明前文觉所觉者。皆为尘垢。染污净心。果其执断智泯。能所双亡。当下唯一清净真心。又谁能知我执为智断者。向下以法结合。存我觉我。亦复如是。先正合。言能觉之我。与所觉之我。二俱互存。则染污净心。不得显现。合彼前喻能销之汤。与所销之冰。二俱互在。则障碍净水。不得澄清。次反合。如其一念不生。能觉所觉。二俱互泯。则尘垢销灭。唯一净心矣。合彼前喻汤冰互融。障碍全销。唯一清水矣。结示同尘竟。

  △二结示不断三。一不断不成圣果。二展转徴释其故。三验知我根未尽。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是故名为正法末世。

  正像已过。名为末法之世。此际众生。尤在可愍。故偏言之。不了四相者。迷识迷智。二种四相。皆不了明也。不了则不断。不断则我执俱在。所以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有为者。自执由我作为。是世间因也。世间之因。酬因之果。还在世间。或天上。或人间。或为轮王小王。或为宰官长者等。纵饶修到非非想天。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欲成出世圣果。则终不能也。然出世圣果有二。若惟不了迷智四相。自不能成大乘圣果。(十地等妙)设复不了迷识四相。虽小乘圣果。(三果无学)亦不能成也。是故句。有以衰例盛之义。谓以是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不成圣果之故。则知汝等生植盛时。不了四相修因。亦可名为正法末世。可不慎哉。不断不成圣果竟。

  △二展转徴释其故三。一一向错认。二我不解脱。三法不解脱。初。

  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至)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初徴。谓以何以故。不了四相。久修不成圣果耶。释中谓四相皆我。名一切我。不了则认。认则心生保爱。妄计涅槃。如前我人二相中。有证有悟。名成就故。即其相也。不言有了有觉者。可例知故。譬如下。喻明不成。四相皆我。有损于道。义似乎贼。而乃妄计为自所成果。故以认贼为子喻之。大疏云。贼若在外。犹可堤防。养之为儿。如何检慎。又知贼是贼。贼无能为。养之为儿。宁无损败。如六根取境。犹可制御。藏识妄我。难以辩明。因致如来藏中功德之宝。念念衰耗。故以其家财宝。终不成就喻之。所谓久修不成圣果者以此。(问。据上所云。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则一切我。似指所证所悟。而前释四相。却指能证能悟。能了能觉。则一切我。似指能证能悟等。岂能证能悟等是我。而所证所悟等亦是我耶。答以金作花。花花皆金。以纸作花。花花皆纸。能证能悟等。既皆是我。所证所悟等。岂离我哉。则一切我。通该能所言之亦无不可。又何所疑乎)一向错认竟。

  △二我不解脱。

  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至)别憎生死名不解脱。

  初徴。谓以何以故为一向错认也。释中我爱者。四惑之一。按相宗中。第七识随缘执我。与四惑相应。一者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故。二者我见。谓非我法中。妄见我故。三者我慢。谓恃所执我。心高举故。四者我爱。谓于顺我者。深耽着故。今谓第七识。随缘执我。常与四惑相应。自应不断我爱。故云有我爱者。既有我爱。于顺我者便爱。故应亦爱涅槃。但势必伏我爱根。为涅槃相。今现有我爱。所爱者岂真涅槃。谓之错认。不其然乎。又顺我者。既已取爱于我。违我者。必应取憎于我。是又有取憎于我者。为我所憎焉。如是则有我憎者。亦憎生死。然憎生死者。必爱涅槃。乃不知爱者。真生死故。是知为爱涅槃。别憎生死。则所爱涅槃。名不解脱。以未离我爱。是真生死。正为系缚法故。我不解脱竟。

  △三法不解脱。

  云何当知法不解脱(至)犹未能尽我相根本。

  初徴。与上二不同。上二俱是以已说者。未能便了。故但用何以故而徴之。谓如上所说者。何以故耳。此是约未说者。令其明了。故以云何当知等而徴之。佛意以前说经劫修道。不能成就圣果。必是我相法相。俱未解脱。然我不解脱。如上已明。云何当知法不解脱。故次呼善男子而释成之。末世习菩提者。即求成圣果人也。以己微证者。我相中证。人相中悟。众生相中了。寿者相中觉。皆有分证之相。称之曰微。然证则自计蕴(身心)净。悟则自计我净。了则自计人净。觉则自计生净。故云为自清净。惟余觉所了者。即是一切业智。正是我相根本。故曰犹未能尽。然既以己微证。为自清净。即是法相。虽是法相。亦不离我相根本。谓是我之法故。既我相根本。犹未能尽。法相岂能解脱。以此应徴。义可思知。展转徴释其故竟。

  △三验知我根未尽。

  若复有人赞叹彼法(至)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此虽验知我根未尽。实借此以证法未脱也。赞叹彼法。即生欢喜。正是法执未脱。便欲济度者。方便开示。济其怠惰。度令精勤。欲其修习彼法。望其同得也。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亦是法执未脱。便欲诃责。不待言而知故。则知我相坚固执持者。谓执所得之法。不令遗忘也。藏识即是第八阿赖耶识。按相宗第七识。内缘第八见分为我。既是第八见分。自应潜伏藏识。又潜伏者。对下游戏诸根而言。盖以诸根不动。无法可执。故曰潜伏。及诸根才动。随于彼之六尘境上。任运执我。故曰游戏如世间贼人。无可盗。则潜而伏之。有可盗。则任运无惧。如玩游。如行戏也。曾不间断者。恒审思量我相随故。开示障道四相竟。

  △二斥迷无功劝修二。一分类为斥。二警䇿正修。初四。一斥有我无功。二斥说病无功。三斥窃德无功。四斥增慢无功。初。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至)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初承上正明。谓如上所说观之。而彼末世之修道者。必要断除我相。设若不除我相。则证。悟。了。觉。不离我。人。众生。寿者。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赞喜谤瞋。即其证焉。

  ○其次善男下。据理反显。谓反显能入净觉。恐谓不除我相。不能入清净觉。已知彼修道者。虽修无功矣。且毕竟如何能入。故云若知我空。谓证知空无我理。既能证知空无我理。自然闻毁不瞋。故曰无毁我者。闻毁既已不瞋。闻赞又复何喜。设若闻赞生喜。许以济度说法。则是有我说法。是人我未断故。我既未断。人等亦然。故尔超略人相。而云众生寿者。亦复如是。以是而知我相既空。人相。与众生寿者。一齐俱空。如是则证悟了觉。乃随分入清净觉矣。斥有我无功竟。

  △三斥说病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至)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为度众生。而说自所得法。殊不知说自所证。正是我相。说自所悟。正是人相。说自所了。正众生相。说自所觉。正寿者相。故谓其为说病为法。如此则是以盲引盲。是故名为可怜愍者。盖以其说者听者。两无功故。然说者虽精勤说法。为度众生。作净觉因。而听者虽精勤研究。信解修习。趣净觉果。皆为增益诸病。盖以我相未断。人等相因。以是之故。不能入清净觉。斥说病无功竟。

  △三斥窃德无功。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至)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者。谓彼于我相根本未尽。不能了达四相皆空也。以如来解。及所行处等。谓如来于因地之中。久空四相。有所解皆为净解。有所行皆为净行。而众生不了四相。乃依佛所说之理而解。依佛所说之行而修。便执为自己修行。是谓窃取如来之德。以为己德。殊不知四相不了。俱堕有为。清净解行。终不成就。亦何益哉。斥窃德无功竟。

  △四斥增慢无功。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至)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或有众生者。即指增上慢人也。未得谓得者。约涅槃断果说。谓此人乍断迷识四相。才离分段生死。相似涅槃。而实未得清净涅槃。即便自谓已得。未证谓证者。约菩提智果说。谓此人乍断我执烦恼。才证偏真觉性。相似菩提。而实未证圆满菩提。即便自谓已证。(此不过略具增上之心。恃己于他讲演者。切不可以四波罗夷中。大妄语罪责之)设见有胜于己。更希前进者。则心生嫉妒。谓嫉我不能。妒彼胜我。此皆依于我相。(迷智境中我相)故曰由彼众生未断我爱。(相应四惑中后一)是故者。以是未断我爱之故。四相竞生。清净觉相。岂复能入。故以不能结之。分类为斥竟。

  △二警䇿正修。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至)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初警示趣果迷因。末世希望成道。则是已发菩提心者。既发心希成道果。应须先悟自心。依本经即是圆觉真心也。依此心修习。即是成佛正因。今乃无令求悟。则是迷于正因。漫说不修。纵使修习。终不成就。况且惟是要益多闻。仍复食彼余唾。便谓自己发明。故云增长我见。是反成障道法矣。

  ○但当下。䇿令应急断惑。但当精勤者。不管悟与不悟。但当精一其心。而无异缘勤劳其身。而无惰志。准下文即惟以断惑为急务也。降伏烦恼者。谓先断迷识四相。略显空无我理。得相似涅槃。救然眉之急故。虽救然眉。犹虑焚身。故又劝以起大勇猛。勇谓进修不退。猛谓冒难不屈。未得清净涅槃。务须令得。未断迷智四相。务须令断。果其贪瞋爱慢等。对境不生。则是清净涅槃。所谓未得者已得也。果其彼我恩爱等。一切寂灭。则是迷智相尽。所谓未断者已断也。大疏云。贪者。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瞋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忍行所依为业。慢者。恃己于他。高举为性。能障不慢。生苦为业。此是根本烦恼中三。略引大疏释之。余三经既不具。无容强会。又不释爱者。以爱无别性。贪所摄故。又大疏云。谄曲嫉妒。即小随烦恼。各别起故名小。但是贪等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之为随。谄者。为罔冒他故。矫设异仪。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贪痴二分为体。嫉者。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能障不嫉。忧戚为业。瞋一分为体。此虽四字。但是小随之二。以谄即具曲。嫉即具妒。俱依大疏释之。经不具者。不敢妄赘。而云对境不生者。显种习俱尽。设不尽者。对境即生。谓其是清净涅槃者。以此闻赞不喜。亦不欲施恩济度。闻谤不瞋。亦不欲舍恩诃责。是谓彼我恩爱。(彼若赞我所得。是彼之爱。我若喜欲济度。是我之恩)一切寂灭者。对动言寂。是但销我相之枝叶。并寂已灭。乃进除我相之根本。谓其为迷智相尽者以此。

  ○佛说下。许以渐次成就。谓理由顿悟。乘悟并销。事必渐除。因次第尽。若是人者。先断迷识四相。次断迷智四相。是为渐次成就。

  ○求善下。教以近友输诚。谓毫?之差。千里之谬。渐次成就。恐落岐途。故须求善知识。开导指示。方能不堕邪见。又求善知识。但取其知见真正。不论其种性高低。设若于所求时。不取知见。别于种性高低处。而生憎爱。犹是我相未尽。故云则不能入清净觉海。觉而云海者。以海出众流。流流入海。喻彼大圆觉心。出生一切诸法。教化众生。成就大圆觉心。如文殊章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流出一切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取喻如海。良有以也。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分二)一颂开示障道四相。二颂斥迷无功劝修。初(约义略颂)。

  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不得成菩提。

  既呼其名。又称为汝者。显诏告之切故。当知者。应当了知。我爱不可不除。四相不可不断也。一切二句。正显我爱当除。无始妄流转者。谓从无始来。凡夫执我爱。而起惑造业。流转于分段生死。二乘厌流转。而修道证灭。流转于变易生死。皆如空华。同归虚妄。未除二句。正显四相当断。四相皆由我起。长行云。伏我爱根。名涅槃相。今既四相未除。我相仍在。涅槃断果非真。菩提智果焉成。故不得也。颂开示障道四相竟。

  △二颂斥迷无功劝修(约义略颂)二。一颂分类为斥。二颂警䇿正修。初。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准长行分类为斥有四。一有我。二说病。三窃德。四增慢。今此中爱憎生于心。乃义颂有我。谓顺我者爱。违我者憎故。谄曲存诸念。则义摄后三。以说病为法有谄媚听者义故。窃德增慢。有曲护己短义故。是皆有碍胜进。故多迷闷。迷不觉。闷不通也。既迷且闷觉城安入。故总以不能斥之。长行分类别斥。皆云不能入清净觉是也。觉而言城者。有二义。一谓途中多迷。进城则觉。喻已证圆觉。如金出矿。冥不复重为矿故。二谓门通四路。出则可行。喻既证圆觉。仍思度生。随方皆可到故。颂分类为斥竟。

  △二警䇿依正修。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瞋痴(至)究竟非成就。

  准长行此科有四义。首则警示趣果迷因。今云若能归悟刹。归即顺也。悟刹。即是所悟之境。以圆觉妙心为悟境故。若能反彼。无令求悟。归顺圆觉。而为悟刹。则成佛之正因具矣。何迷之有。次则䇿令应急断惑。先去贪瞋痴者。劝断迷识四相。四相总由我起。今云贪瞋痴。皆属我相。贪谓于顺我者。生贪爱心。瞋谓于违爱者。生瞋恚心。此二皆属我爱。谓同依我爱起故。痴即我痴。谓愚于我相。迷无我理故。准长行尚有爱慢二字。然爱即是贪。贪所摄故。不言慢者。以五言难容。依长行可知故。又长行有小随之二。偈亦不具。以谄曲二字。贪瞋二分所摄。嫉妒二字。瞋一分摄故。此皆迷识而有。我人众生寿命。亦以此而建立。法爱不存心者。劝断迷智四相。然证悟了觉。皆为法爱。存心则执成四相。不存心则解入净觉。三则许以渐次成就。而今云渐次可成就者。谓若惟执顿悟。未必能成就净觉。今既能归悟刹。又能于二种四相。渐次断除。则清净觉海可入。故云成就。四则教以近友输诚。我身本不有者。净觉成就。了达五蕴皆空。是已达空无我理也。既达空无我理。则违我者。不以为违。憎何由生。顺我者。不以为顺。爱何由生。如是则求返善友。必能输诚。蒙彼开示正见。终不堕邪。设若于彼所求。别依种性高低等。而生憎爱之心。纵有所得。究竟非真成就。以彼既有憎爱。则是我相根本。犹未尽故。净业章竟。

  △四普觉章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成益。初。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普觉菩萨为主。(作止任灭。药病双关。觉则成药。执则成病。菩萨普能觉了。故为众代问)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成益。

  大悲世尊快说禅病(至)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为怜末世众生。说病为法。今假现前大众。预为开导。故称大悲世尊。快说禅病者。快字下应作逗。谓庆幸意也。若合下三字。则是当机菩萨为众庆幸之语。犹云快哉。佛之所说。真为禅病。盖以证。悟。了。觉。皆由禅定而得。但执则成病。不自觉知。今蒙如来开示。深悟迷智四相。快何如之。一向未曾说者。今乃说之。故云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四相融于胸襟。故心意荡然。谓空洞无碍也。净觉入于言下。故得大安隐。谓解脱无窒也。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虑后详请。二至三显殷。初。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至)今彼群盲不堕邪见。

  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者。正法流行之际。虽去佛犹不远。至于像法。则去佛远矣。若更历末法。则一往渐远。愈趣愈下。卒至不可。返矣。当斯时也。贤友逃形。圣师不作。或潜隐于岩谷。或伏藏于海隅。正教既其衰微。邪法自尔增盛。如火炽然。鲜有不被其焚者。然亦有乘大愿力。来度迷津。故上章教以求善知识。不堕邪见。但彼之顺行逆化。道迹良多。设不得如来明示。难免误认。故初问使诸众生。求何等人。盖求佛于顺行逆化。众多人中。明明说出。当求何等样人。为善知识也。然既求其人。必依其法。但恐其所说之法。未必如其所得。故次问依何等法。谓求佛说出。于彼所说法中。当依何等之法。而为教仪。又既依其法。必行其行。但虑其行有多门。习艰并技。故三问行何等行。谓求佛说出。于彼所行多门行中。当行何等之行。而为专习。又既行其行。必有所得。但虑其所得之中。道分真似。药病双关。故四问去何等病。谓求佛说出。于彼所得真似道中。当去何等似病。而存自他两利之真药。又既得其道。还须自己发心。但发心有权。实。顿。渐。偏。圆。故后问云何发心。谓求佛说出。于权实顿渐偏圆中。当云何而发因地之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者。自明所问意也。言末世众生。无智自辩。动陷邪途。犹如群盲。故今详问。果蒙如来开示。自令不堕邪见。虑后详请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前后皆同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现前大众。因面授。而开正知正见。末世凡情。因传说。而免邪教邪宗。善哉问也。理合重言。若非乘大愿力。发普觉心者。不能如斯致问。故称之曰。汝等乃能问而言咨者。有所谋而问。佛已知之。下即出其所谋。五问中独言修行者。以前之求人依法。后之去病发心。皆为成就修行事故。能施末世等。正世尊出其所谋。盖以末世众生。不得正知正见。畏堕邪宗。不成圣道。菩萨谋求世尊。使其得正知见。作无畏道眼。不堕邪见。可成圣道。故而致问。世尊喜其所问。故诫以汝今谛听。许其当为汝说。正师缘与资合耳。

  △二资与师合。

  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谛听之诚。喜当说之许。知世尊不吝慈悲。遍益来今。故而及众默然。静心澄听。又资缘与师合也。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四。一示求人。二开示法病。三开示行病。四开示发心。初二。一正示求人。二兼示承事。初二。一明求人。二明获益。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将发大心(至)不着声闻缘觉境界。

  将发大心者。谓欲要发大乘心。尚未敢发。以苦无知识引导。恐堕邪见。其意必是求善知识。欲要依之而修行者。汝前代问。令彼求何等人。吾今示汝。当求一切正知见人。然正知见人。当以二法验知。一者心不住相。不为人天福报所迷。二者不着声闻缘觉。不为小乘因果所滞。依如是人。自不被邪见所惑。明求人竟。

  △二明获益。

  虽现尘劳心恒清净(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虽现等。皆指所求人言。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见近时学人。亲近知识。偏责知识之短。不取知识之长。才舍此而至彼。复嫌彼而逝他。徒费草鞋。空劳身力。余常示以清凉有言。明正为南。方尽南矣。益我为友。人尽友焉。试看世尊告普觉菩萨曰。虽现尘劳。心恒清净。尘劳即是烦恼。如贪瞋痴慢等是也。此言善知识。为度尘劳众生。必先显现尘劳。与之相亲相近。乃以权巧方便而摄化之。至观善知识之心。恒常清净。而尘劳不与焉。又云示有诸过。赞叹梵。行不令众生。入不律仪。过即不律仪事。此言善知识。为度有过众生。必先示有诸过。与之相依相附。乃为之赞叹梵行。而开导之。至观其依附之久。再不令彼众生。入于不律仪中。此皆示现同事。新学者。宜应知所辩焉。求如二句。乃世尊结答普觉之语。汝前问求何等人。必求如是具大乘根。有德操之人。方堪引发大心。导以正修。即可因此正缘。得成无上正等菩提。由是观之。善知识为益良多。诚不可不求也。正示求人竟。

  △二兼示承事。

  末世众生见如是人(至)心华发明照十方刹。

  初明承事。见如是人。已知是得成菩提正缘。故应当供养。谓敬修四事。不敢有违故。然又以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是拚舍身心。修行其法。故云不惜身命。谓纵有丧身失命因缘。亦不顾惜也。彼善知识。见其能如是故。则示之以顺行。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常现清净。为其作准作则。令彼众生。依而习之。乃至转为种种过患众生。则示之以逆行。于四威仪中。示现种种过患。如淫杀盗妄等。乃急于为之赞叹梵行。而作折伏。彼诸众生。虽见此等。心亦无有憍慢。谓已知其是。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慧故。设不知者。必生憍慢。憍。谓矜己胜彼。慢。谓轻彼劣吾。然知则必能仿行。顺逆皆能修也。不知则惟堪顺修。则劣于和识远矣。况夫句。有以重况轻之意。言种种过患。事该淫杀盗妄。乃违犯律仪之最胜者。见之尚不生于憍慢。况夫出家知识。贪着抟食。及与财物。在家知识。爱染妻子。及与眷属。纵有违犯律仪。尚无大过。见之不惟不生憍慢。而一切恶念皆不起也。

  ○善男下。次明获益。亦世尊结答普觉之语。善男子。当知于彼善友。所示种种过患。不起憍慢等诸恶念。于此可见正念纯熟。心地清净。随因感果。即能究竟成就正觉。契真心也。从此智慧心华。开发明曜。普照十方刹土。成佛度生。不外是矣。开示求人竟。

  △二开示法病二。一开示依法离病。二开示离病即正。初。

  善男子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离四病。

  承上文业已开示。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成正觉。今复指示。于彼善知识。所证妙法。应当离于四病也。妙法即圆觉。以其包罗法界。涉入无碍。故称妙法。若依此法。不堕邪见。此正示依何等法也。四病即作任止灭。若能离病。即成正行。依此修习。皆可入圆。此正示行何等行也。据菩萨问处。分条别问。而世尊答处。总示以事善知识中。善知识所证妙法。即是可依之法。无别有法可依也。离病正行。即是应行之行。更无别行应行也。故示劝以应离。净名云。但除其病。不除其法也。开示依法离病竟。

  △二开示离病即正二。一历明四病。二总示邪正。初四。一作病。二任病。三止病。四灭病。初。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至)非作得故说名为病。

  初寄言总徴。既属总徴。通冠下四。应令为一科。孤句不便别分。故寄言于此。

  ○一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指一类修行者言。显不修行者。无此计故。作如是言。盖是从心起念。发如是妄计之言。我于本心作种种行。此是错会前幻观中义。起种种行。欲求圆觉也。实不达彼先悟净觉。然后以净觉心。发起幻智。观彼幻众。而起幻行。乃至幻相永灭。方满菩萨清净妙行。今乃虚妄计度。谬仿彼行。欲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圆觉清净。本无修习。岂容作得。故曰彼圆觉性。非作得故。说名为病。固其宜矣。作病竟。

  △二任病。

  二者任病若复有人(至)非任有故说名为病。

  二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仍指一类修行者。反显不修行者。无此妄计。作如是言。亦是从心起念。作如是妄计之言。我等今者。是妄宰己先定于中矣。如此而曰。不断生死。则生死常轮。如此而曰。不求涅槃。则涅槃永背。涅槃生死。无起灭念者。谓涅槃由他永背。而无求起之念。生死由他常轮。而无断灭之念。一味任彼一切。随诸法性。生死者。任他生死。涅槃者。任他涅槃。此错会普眼章中。觉成就故。不与法缚。不求法脱。不厌生死。不爱涅槃等义。而自作此无可无不可之妄计。而乃以之欲求圆觉。岂可得哉。当知彼圆觉性。虽本无修习。不妨幻力修习。岂是任用随他之所能有。故曰彼圆觉性。非任有故。说名为病。任病竟。

  △三止病。

  三者止病若复有人(至)非止合故说名为病。

  三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准前可知。作如是言。仍是从心起念。作如是妄计之言。一切妄念。皆由自心而起。今欲永息诸念。岂从外招。故云我今自心。永息诸念。其意以由诸念故。见一切法。起动差别。设若永息诸念。则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此错会清净慧章。居一切时。不起妄念等义。而自作此永息诸念之妄计。殊不知息愈勤。而念愈多。才起一念息心。则是于妄念上。又添一层妄念。一念既尔。念念皆然。欲求永息。岂可得乎。而乃以之欲求圆觉。实不能尔。当知圆觉清净。本自离诸妄念。何庸更止念以求合。故曰彼圆觉性。非止合故。说名为病。止病竟。

  △四灭病。

  四者灭病若复有人(至)非寂相故说名为病。

  四者句标定。若复下释成。若复有人。亦准前知。作如是言者。谓从心妄计。作如是永断烦恼之言。其意以身心受报。皆因烦恼所使。今欲断之。使不再生。故曰永断一切烦恼。既永断之则无惑。无惑则无业。无业宁有身心受报。故云身心毕竟空无所有。又身心为根尘总相。根尘等为身心别相。身心既空无所有。何况六根五尘。及法尘之虚妄境界。又安所存。故云一切永寂。此错会前灭观中。断诸烦恼。随顺寂灭等义。实不达彼。以净觉心修习。全无许多妄计。今妄计一切永寂。欲求圆觉。如以方木。欲逗圆孔。吾固知其不入也。当知妙圆觉性。具足恒沙德用。无碍难思。住寂之心。岂能契合。故曰彼圆觉性。非寂相故。说名为病。历明四病竟。

  △二总示邪正。

  离四病者则知清净(至)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首二句结示清净。谓彼果能离四病者。则知彼是清净修行。作是下。依分正邪。谓作是观。离于四病。而修习圆觉者。是人得入圆觉之正性。名为正观。若乃他观。修习圆觉。不必离于四病者。是人不得入圆觉正性。名为邪观。依正观而修。则为成佛夷途。依邪观而修。必沉入魔险道。有志圆觉者。不可不辩。开示法病竟。

  △三开示行病二。一示修行入圆。二示解脱除病。初。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至)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末世众生。去佛遥远。欲修行者。致障多缘。不假善友调停。难免不入邪径。应当尽命等。正诫勉之语。尽命供养者。尽其形命。供给四事。勿朝勤而夕惰。及日亲而月违也。寻常称善友为知识。呼知识为善友。随说者便。不甚分疏。今经文既两用。释当类别。盖既称为友。应指同学等侣。但取其赋性善良。与之共住。有彼此互相劝勉之益。故以善友称之。必令尽命供养者。恐彼四事不足。不能安心办道。相与切磨箴规。成其益焉。善知识者。应指亲近师承。具正知正见。能识法识机。乍亲则解粘去缚。久近必抽钉拔楔。故称为善。教以执弟子礼。善侍巾瓶。故名为事。欲求亲近者。或因其执礼善侍。或见其时至机熟。不待请而来教故。应断憍慢者。憍谓自高。慢谓轻彼。愚痴无知者。间或有之。如云。知识尚来近我。我又何必往求。只此二语。则是憍且慢矣。若复远离者。或为折兹憍慢。或为应他机感。去就两有所益故。应断瞋恨者。瞋谓立时生忿。恨谓结怨在心。愚痴无知者。亦间有之。如云。任去不复追随。自此永不求彼。只此二语。则是瞋且恨矣。然此憍慢瞋恨。皆为障道因缘。故各以应断嘱之。现逆顺境者。顺如戒定慧等。逆如贪瞋痴等。皆为曲顺机宜。权巧示现。逆固非逆。顺亦非顺。故云犹如虚空。既顺逆犹如虚空。自能了知善知识之身心。毕竟平等。并不因善人而现顺。亦不因恶人而现逆。盖与诸众生。同一。

  ○觉性体。无有异视。又何容生憎生爱于其间哉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者。谓如我所说。如是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离于障道因缘。故云方入圆觉。示修行入圆竟。

  △二示解脱除病。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得成道(至)自他憎爱亦复如是。

  上文以供养善友。事善知识。依之修行。方入圆觉者。为其无怨亲憎爱等。诸障缘故。以是而知末世众生。所以不得成道者。非无所因。故云由是无始等也。无始者。远指晦昧真心。不得其始之时。晦昧真心。依于无明。转成阿赖耶识而计我之心生焉。由计我故。妄分自他。设有违自而顺他者。便起憎心。又有违他而顺自者。使起爱心。于人既尔。于法亦然。由此而于人中法中。起憎起爱。熏成一切爱憎种子。纳于八识田中。谩说不知修行。纵使修行。亦不过除其现行。而识田种子。故未解脱。道云何成。以遇缘即兴。能为障道缘故。是知欲成道果。必将识田种子。尽解脱也。得尽解脱。其相云何。故云若复有人。为借人而示相故。怨家者。怀胜怨于心。遇则有损。乃人中之最可憎者。父母者。系至亲于身。依则有益。乃人中之最可爱者。而云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则胜怨无过憎。至亲无过爱。故云心无有二。盖必于自他憎爱。种现俱尽者。乃能如此。故云即除诸病。谓种现俱尽也。又前之四病。皆由憎爱而生。果其种现俱尽。则诸病皆不有矣。然已上约人中憎爱。而四病属法中憎爱。人中憎爱。虽种现俱尽。何以并诸病而俱无耶。恐有是疑。故次下为之例明。于诸法中。自他憎爱者。如自起作心。他起止心。必爱作而憎止。若自起止心。他起作心。必爱止而憎作。如止作既尔。任灭亦然。是名法中憎爱。除此者。但尽现行。若观彼烦恼生死。如菩提涅槃。心无有二。则是种现俱尽。故云亦复如是。谓亦复如观彼怨家。如己父母。心无有二是也。夫自他憎爱。为致病之亲因。实障道之胜缘。发起虽由我执。肇始端在无明。前已散漫开示。恐不介意。今于开示去病之后。再为叮嘱。最忌在知识边起。且欲令种现俱尽。生兹末世。悬受佛慈。三复诚言。不禁流涕。有志圆觉者。尤宜留意。开示行病竟。

  △四开示发心。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求圆觉(至)如是发心不堕邪见。

  此科如金刚般若中。开示降心。文义大同。圭峰憨山。兼有此论。彼经云。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今云末世众生。欲求圆觉。应当发心作如是言。彼经乃教以用四心降妄心。今经直教以发四种心。以四心既发。则妄心不待降故。又彼经云。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略分胎卵湿化等十。是名所度众生。今云尽虚空界。一切众生。则十类俱该。平等普度。不择怨亲难易等。即广大心也。又彼经云。我皆令入无余涅槃。无余则超过有余。是到家法。今经云。我皆令入究竟圆觉。究竟则跨越始本。亦到家法。即第一心也。又彼经云。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实无则不见众生可度。虽无量无边。不生难度之想。今云于圆觉中。无取觉者。亦是不见众生可度。如是乃能常度。即常心也。又彼经云。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初徴何以故者。谓以何以故。必定不要见众生为可度耶。释中以若见众生可度。则四相一时俱作。即非菩萨。今经无徴词。直言除彼我人一切诸相。即不颠倒心也。弥勒偈。颂彼经义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此四心之所由名也。又彼经云涅槃。此经名圆觉者。准前文殊章云。有大陀罗尼。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是知圆觉即是一心。菩提涅槃。皆随缘异称耳。如是发心。不堕邪见者。显示我人等相。皆邪见故。总结应求开示。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准长行有五。偈颂为四亦略。乃约义略颂)四。一单颂正示求人。二合颂依法离病。三合颂修行解脱。四正颂开示发心。初。

  普觉汝当知末世诸众生(至)心远二乘者。

  既求正知见人。且又远于二乘。即当遵依。今不颂者。准长行可知也。

  △二合颂依法离病。

  法中除四病谓作任止灭。

  法中句。颂依法离病。作止句。颂别示病相。不颂离病即正者。义中含故。

  △三合颂修行解脱。

  亲近无憍慢远离无瞋恨(至)戒根永清净。

  亲近二句。乃略颂修行入圆中义。着能于知识边。无憍慢瞋恨之心。即是修行可以入圆也。亲近者。知识俯就机宜。学者易生憍慢。是障道缘。故以无戒。远离者。知识别应他缘。学者易生瞋恨。亦障道缘。故以无止。见种下五句。乃重颂长行中。解脱憎爱即除诸病。文不甚类。盖约义颂也。见种种境界者。谓见彼知识现逆现顺等。种种境界。心当生希有者。见顺不生过爱。见逆不生过憎。总以内心作希有想。难逢难遇。纵有恶行。还如佛之出世。盖生心如佛想耳。既如佛想。则顺行固不疑其犯非律仪。而逆行亦自知其戒根清净。如此而亲近知识。非自他憎爱。种现俱尽者。无能为也。合颂修行解脱竟。

  △四正颂开示发心。

  度一切众生究竟入圆觉(至)证觉般涅槃。

  一切众生。该尽空界。平等普度。即广大心也。究竟者。超过始本。证入圆满觉性。即第一心也。无彼我人者。是已达无取觉者。即不颠倒心。由于常心也。发此四心。即是正智正慧。依之修习。离于自他憎爱。便得超出邪见。正因既成。妙果堪陟。故云证觉般涅槃。谓证入圆觉。乃般涅槃。是知金刚般若。称为无余涅槃。今经称为究竟圆觉者。无足异焉。总结大科四问四答教修分竟。

  △四一问一答示果分三。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求开示。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圆觉菩萨为主(示真实果法。非深证圆满觉性者。不能契故)余众皆伴。故云在大众中。余可知。

  △二谢前受益。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至)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近受现前之请。遐被末世之机。故称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应现前机。广说净觉种种方便者。通指自信分以来。由解分。而至修分。如来重重开示。皆为广说修习。净圆觉中。种种方便。逆指即如除病离相。修观灭幻等。令末世众生者。遐被未来。不惟现会法众蒙益。将此法门。展转传于如来灭后。正法像法已过。末法之时。令彼末世众生。依此种种方便。渐次修习。于最上圆觉便可登陟。故曰有大增益。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后方便。二至三显殷。初。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至)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

  当机菩萨。自指现前大众。故云我等今者。耳提面命。亲从佛闻。故云已得开悟。谓开悟云何生信。云何发解。云何起修。非独指解分为开悟也。末世众生。生在佛后。未得亲奉金言。不知云何生信。云何发解。云何起修。故云未得悟者。既未得悟。或随分思察。或建场克期。皆可由于自便。设若逢于夏首。必当安居修习。然安居仪式。大小攸分。故以云何为问。谓或以大乘。或以小乘。求佛克定仪式。乃敢遵照修习。若不然者。恐误修无所用耳。圆觉清净。境界。五住不杂。二死不染。弥满清净。中不容他。故此圆觉中。三种净观者。谓前说修习圆觉。用三种净观。皆约已悟者说。如彼文云。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等是也。今约末世未悟。但不知奢摩他中。以何为首。三摩提中。以何为首。禅那中。以何为首。故并问也。惟愿大悲者。求佛哀愍。为诸大众者。近益现在。及末世众生者。遐益后来。施大饶益者。令其随顺修习。进证大圆觉果故。请后方便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准前可知。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当场一问。现会与末法两利。故重言善哉而赞美之。进示果头之法。非具足圆觉者。不能设问。故曰汝等乃能。显降斯则不能也。如是方便者。略明有二。一通相方便。谓修习圆觉之通方便。二别相方便。谓三种净观之别方便。观佛答处自知。得别方便。则三观可成。得通方便。则圆觉可证。是为菩萨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既师缘与资合。故教以谛听许以当说。谓时下即当说也。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奉教欢喜者。奉诫许之教。喜不枉问故。及众默听者。希闻二方便。得大饶益故。师资缘合竟。

  △三应求开示二。一长行。二偈颂。初三。一开示通相方便。二开示别相方便。三开示钝根修证。初四。一随分思察方便。二克期修习方便。三结夏安居方便。四入期示无误取。初。

  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至)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善男子者。呼当机令着意。勿虚听也。一切众生者。不论有佛时。无佛时。但有具大乘性者。皆总该之。若佛住世。总指有佛时也。若佛灭后。总指无佛时也。又无佛之时。法运有三。一正法时。谓去佛不远。法未邻邪。有教。有理。有行。有果。二像法时。谓去佛渐远。像教仅存。有教。有理。有行。证果者几希矣。三末法时。去佛遥远。空腾似量。教理虽有。行界两亡。今上云若佛灭后。兼正像而总言之。下云若法末时。乃别指空腾似量时也。必别指者。以此时教理虽有。行果两希。尤在可愍故。有诸众生者。有佛时多有。以耳提面命。发菩提心者多故。无佛时在正法亦多有。以法未邻邪。发菩提心者亦多。像法时则不多。以像教仅存。发菩提心者少故。至末法时。空腾似量。发菩提心者间有。有则名为具大乘性。既具大乘种性。必能信佛所证圆觉。良以大圆觉心。惟佛独证。故称秘密。以余众不能知故。虽余众不知。设有具大乘种性者。亦能信佛必证。并信我若成佛时。亦必证。因而发心修习。故称欲修行者。伽蓝。略梵语。具云僧伽蓝摩。此云和合众园。谓方来僧众。和合共住。清净园林。德腊俱尊者。可以主之。故云在也。四事务令无阙。徒众方能安处。如是则未免夤缘。故云有缘事故。不能一向修习。故云随分思察。谓随其所应修之分际。分分思察。先令妄尽远净觉。次令随顺还圆觉。如我前与普眼菩萨。已经逐一而说。随分思察方便竟。

  △二克期修习方便。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至)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初道场克期。既不主持伽蓝。亦不匡徒领众。故曰无有他事因缘。以上科主持伽蓝。匡徒领众。皆为利他分中事故。利他事繁。不能一向修习。故惟令随分思察。今既无有利他事中因缘。唯以自利为重。故令即建道场。道场者。修道之场。而云建者。或方。或圆。或大。或小。周围标定分际。如法诵咒结场。务令与外人外事不相涉故。当立期限者。克期奋勇。道易成故。若立长期。百二十日者。约上根。一期之内。誓期必证。谅其期。得四个月也。中期百日者。约中根。恐过长则力倦。无若合中。促其期于两旬日也。下期八十日者。约下根。一期不成。还容再修。于彼中期。减两旬日。则已是也。然如来既定三期。非无所为。盖以人根不齐。务令下根者种。中根者熟。上根者脱。设不然者。则上根自能远图。中根或可勉就。至于下根。鲜有不望岩者矣。安置净居者。于道场内。安置净修之居。如结戒场。大界为不失衣界。内又结小界。为作法办事处也。

  ○若佛下。礼佛求忏。若佛现在者。如来住世时也。如来住世。道场不能往礼。惟当正念思惟。谓思惟佛之法身。遍一切处。随所礼处。即是佛故。若佛灭后。如来去世时也。如来去世礼佛应须设像。设像不过木雕泥塑。惟在心存是佛。目睹想佛。生正忆念者。谓忆念法身常住。本无有灭。即此木雕泥塑。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者。幡华于前。中为幔而结构之。华悬于空。类天散而飘鼓之。如今之设坛礼忏。务期尽美尽善。极力竭诚。即真供养。谨运一心。经三七日。稽首十方佛名。求哀忏悔。忏谓忏除前?。悔谓悔不更造。身心既净。道果堪成。如涤净器。以备成贮甘露法味。

  ○遇善下。获效径修。遇善境界者。或礼应光华。或梦验佳祥。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自然获得心意轻安。谓既不昏沉。亦无掉举也。然虽如是。亦不过三七日。以感应道交。理方定故。一向者。蓦直去。绝拟议。永不退故。摄念者。摄妄念。成正观。契圆觉故。克期修习方便竟。

  △三结夏安居方便三。一标大异小。二对佛陈词。三逾期随往。初。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至)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大疏云。然建道场。或在伽蓝。或于余处。期限未满。夏首已临(若)入众安居。则乖誓约(若)自终限期。又犯毗尼。道场中人。由此疑惑。如来远念故为辩明。(设)为俗乖律。则非(今)因大废小无失。故决定毗尼经说。持声闻戒。是破菩萨戒。持菩萨戒。是破声闻戒。言当为者。既经夏首。不便出入游化。大小两乘。皆当作安居法也。清净有二。一心性清净。约菩萨说。二境界清净。约声闻说。止住即是安居。然既知克期修习。求证圆觉。纵安居亦当作心性清净。菩萨止住。心离声闻者。不必将心又入声闻境界。清净场故。又声闻安居。必先集众问和。且安居亦必白僧。须假徒众。令既不入彼众故。不假也。标大异小竟。

  △二对佛陈词。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至)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初届期白佛踞修。至安居日者。遵佛制。顺此方四月十五。为前安居日。大小两乘。皆至此日安居。即于佛前者。显是大乘。以小乘作僧事办。白僧即是。今云佛前者。以大乘作佛事办。应白佛故。作如是言者。谓对佛作念。如是如是而说。非出声唱言也。我者。显自陈言。非关他故。比丘。及尼。是出家二众。优婆塞。夷。是在家二众。按小乘安居。唯许出家二众。今是大乘。且是约心性安居。非关方处。通在家亦无伤。故即约克期同修之四众。而总言之。踞菩萨乘者。谓依踞菩萨大乘之法。修习真如寂灭行故。盖寂灭者。依真如而立名。谓真即无妄。离言说相名寂。如即不变。离心缘相名灭。称此理而修因。名之为行也。

  ○同入下。正陈菩萨安居。同入清净。实相住持者。行行契真。名为同入。清净实相者。在本经名为净觉。约起信即是心真如门。清净者。一念不生。实相者。守其自性。即此一念不生。守其自性。便是住持。如道场之安置净居。类戒场之内结小界。虽理事有异。而分限颇相似故。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者。大圆觉性。在本经首称大陀罗尼。依华严即是一真法界。为我伽蓝者。陀罗尼。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一真法界。该真如门。合生灭门。修因证果。总在里许。有伽蓝义。如克期之建立道场。类戒场之不失衣界。其分限亦颇相似。身心安居者。最初元以真如不守自性。变起藏识心海。其次又以境界风动。转生前七识浪。从此前五识趣逐外尘。第六识内。缘影事。因而带累五蕴身心。不能安居。今既同入清净实相住持。前五识既不趣逐外尘。第六识亦不内缘影事。累不及蕴。故得身心安居。至于第七末那。向以六识为用。内缘八识为体。今既身心不动。则六识不行分别。是第七无用。外无所缘矣。外无所缘。自不计八识为我。而内亦无所缘矣。内外无缘。则第七末那。居然平等性智。而藏识心海。仍归真如。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即是涅槃自性。谓涅而不生。槃而不灭故。不生则不系于有。不灭则不属于空。故云无系属故。据此则是同安居于圆觉普照。寂灭无二性中。无系属于方隅界限故。如上所说。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者。意在于此。

  ○我今下。敬请不例余众。声闻安居期限亦属佛制。不敢违故。蒙允则虽违无遇也。不依声闻者。称性安居。与彼不同故。当与十方等。谓佛及菩萨。皆住清净实相。以圆觉为伽蓝自亦与之同故。三月安居者。定以三月为期。不类声闻。前后两安居故。所以不拘小节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者。恐彼不能随大。并小亦失故。对佛陈词竟。

  △三逾期随往。

  善男子是名菩萨示现安居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然大乘既以清净实相为住持。以大圆觉性为伽蓝。即是安居。何必夏首。盖为惜事表法。示现夏首安居。亦为令彼本无大志。邈示夏首安居者。知所耻焉。过三期日。随往无碍者。大疏云。道场三期日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结夏安居方便竟。

  △四入期示无误取。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末世修行。邪正难分。求菩萨道。最宜慎重。况夫既入三期。未免尺水丈波。若是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奢摩三摩禅那。渐修。顿修。圆修。乃至二十五轮观等。取之而修。终有巨益。若非彼从佛所闻一切境界。如事水。事火。事天。奉时。奉方。奉尘。乃至二十五冥谛等。取之而修。必招奇损。故以终不可取而示戒之。开示通相方便竟。

  △二开示别相方便四。一修习奢摩方便。二修学三摩方便。三修学禅那方便。四遍修即名佛出初。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初示方便。言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修奢摩他。如前已闻命矣。若末世未悟众生。欲修奢摩他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取至静。谓先当忆想一切所有诸法。皆如幻如化。不生取着。不造业。不受报。则至静矣。如此虽能了于生死。仍复取着涅槃。若知涅槃亦如幻化。则是静极。如是则圆觉妙心。脱体毕露。故曰便觉。如前普眼章云。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无边虚空。觉所显发。觉圆明故。显心清净等是也。

  ○如是下。明修习。言静极非可遽至。修习必由渐来。故先言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谓先从一身静也。如前普眼章云。我今此身。四大和合。乃至云。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以是而观。即知此身毕竟无体。是为一身静故。如一身既尔。一切身亦然。情世界既尔。器世界亦然。不及细陈。但超略言之。故云至一世界。觉亦如是。如依镜生垢。去得一分垢。即能显得一分光故。

  ○善男下。显利益。若觉遍满句。牒上觉遍一界。然觉性灵明。有境必照。故于一界众生。凡有起一念处。皆能了知。如觉遍一界既尔。觉遍百千世界亦然。然此于六通之中。似属他心。若复能于百千世界众生。有念皆知。又非声闻他心之所能及。他心既尔。通通皆然。佛知佛见。不外是矣。亦如垢尽镜明。凡有临于镜光者。无不照焉。如普眼章云。一切实相。性清净故。一身清净。一身清净故。多身清净。多身清净故。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善男子。一世界清净故。多世界清净。多世界清净故。如是乃至尽于虚空圆裹三世。一切平等清净不动。善男子。虚空如是平等不动。当知觉性平等不动。如是等文。乃极力发挥此旨。此若不明。当细阅彼文自知。

  ○非彼下戒误取。准前可知。修学奢摩方便竟。

  △二修学三摩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初示方便。若诸众生。指末世未悟者说。末世未悟。欲修三摩提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以为如来为菩萨者。无非修因证果而得。如是则为我之师。我之友矣。

  ○依种下。明依修。谓既忆想已。为欲师之友之。即便依彼所说种种法门。渐次修行。设遇心若驰散。即当精勤辛苦修诸三昧。定慧均等。方成妙悟。

  ○广发下。冀当益。恐现前不悟。更冀将来。故教以广发大愿。如弥勒章云。若诸末世一切众生。于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等。是也。自熏成种者。谓广发此愿。自能渐次熏习。以成悟证种子。纳于八识田中。才出头来。一闻千悟者。固有之矣。

  ○非彼下。戒误取。亦准前可知。修学三摩方便竟。

  △三修习禅那方便。

  善男子若诸众生(至)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初示方便。若诸众生。仍指末世未悟言。末世未悟众生。欲修禅那者。最初从何下手。故教以先取数门。谓数息观也。盖以修奢摩时。先取至静。偏于静则堕声闻缘觉。修三摩时。先取忆想。偏于想则近凡夫外道。今则摄想念于一息。超出凡外。化至静于计数。不落闻缘。威德章禅那成时。超出碍无碍境。此数门乃其渐耳。

  ○心中下。明修习。了知者。了了分明。知彼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灭念之不紊故。念才起为生。念既起为住。念将尽为异。念既尽为灭。今不言异者。以是将灭。以灭念摄故。所以诸经论中。有言三相。有言四相者。无足异也。分剂头数者。生有生的分剂。住有住的分剂。灭有灭的分剂。一数至十数。从头数之。务使了了分明。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方便。再无有过于此者。又此上乃约初心修习。静坐时数息言之。如是下。又约久修工纯。四仪不废。故曰周遍四仪等也。分别念数者。谓分析辩别。一出一入之间。有生念。住念。灭念。又合此分剂为一息。如是一息一息。从头数之十数。无不了知。其所以摄散入寂。化寂不住之工。较前益绵密矣。

  ○渐次下。显利益。然摄散入寂。不被事碍。化寂不住。不被理碍。如是渐次增进绝待灵心欲发。由彼潜兴密运之力。不唯知息知念。知数。竟至无所不知。有法皆了。先且举一最难知者为例。故云乃知百千等。佛意以百千世界最远难知。一滴一滴之雨。最繁难知。此且得知。其余近者。减者。不待言矣。犹如目睹句。喻明所知了了。如观掌果。非依俙见也。

  ○非彼下。戒误取。仍准前知。修学禅那方便竟。

  △四遍修即名佛出。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至)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是名句。总结上三。言未悟之人。先依此修。故云初首方便。若诸众生者。约末世未悟者言。三种所修法。约如上所列而说。遍修者。一法不遗。精进者。以悟为期。悟后之修。任运流入果海。悬记佛出。非漫说耳。开示别相方便竟。

  △三开示钝根修证。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至)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若如来灭后。末法之世。其利根修证。不待言矣。设有根性迟钝众生。以既悟觉心。欲求佛道。屡修屡废。不得成就。盖由昔业所障。应当勤求忏悔。事忏。则严设华坛。礼佛诵经持咒。理忏。则晏坐静室。观察罪性叵得。遇善境界。得心轻安。然后一向摄念常起二种希望。一者希望断憎爱惑。二者希望求胜上心。断憎爱惑者。憎谓于违情境。起憎恶心。亦即根本烦恼中瞋。以憎则必瞋故。爱谓于顺情境。生爱染心。亦即根本烦恼中贪。以爱则必贪故。嫉妒谄曲。皆小随烦恼。以是根本烦恼等流之性。故名为随。虽名为随。乃各别而起。故名为小。嫉谓徇自名利。不耐他荣。妒忌为性。故名嫉妒。瞋一分摄。谄谓罔冒于他。矫设异仪。险曲为性。故名谄曲。贪痴各一分摄。又此与憎爱。通名为惑。盖惑者不明。不明即痴。如憎之不已。而继之以嫉妒。爱之不已。而继之以谄曲。其痴为何如哉。所以根本烦恼中。但言憎爱。不显痴义者。以痴固有之。无容更显耳。求胜上心者。求即是发。以为求必发故。胜上心。即无上菩提心也。菩提心超出权小。名为胜心。一切心无能加于其上。名为上心。三种净观。乃指从前所说。承悟所修三观。此以钝根。恐其不能兼修。故且教随学一事。谓随其本意。于三观中。且学一观之事。以事专于一。则易成故。设于此观不得。或因宿习不对。故又教其复习彼观。如是而递互修习。总教以心不放舍。渐次磨炼。必求证入。果到时至机熟。自应推门落臼。如世尊雪岭六年。成道必待腊月八日。即其证焉。总结应求开示长行竟。

  △二偈颂(标颂云)。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正颂准长行分三)一颂通相方便。二颂别相方便。三颂钝根修证。初(准长行分四。一随分思察方便二克期修习方便。三夏首安居方便。四入期示无误取。今不颂一三)分二。一颂克期修习方便。(即长行第二)二颂入期示无误取。(即长行第四)初(亦惟约义略颂)。

  圆觉汝当知一切诸众生(至)然后正思惟。

  偈颂所说。不出长行。恐不着意。故教以当知。假当机儆余众也。虽通说一切众生。而大悲深怀末世。以彼去佛遥远。正道难行故。欲求无上道。即已发阿耨菩提心者。当先结三期者。人根不齐。对三根结上中下期。使其有所希望心故。忏悔无始业者。礼佛求忏悔先业。而荡心器。以备承受甘露法故。经于三七日者。先业已忏。心器已净。趣求佛道。志方定故。然后正思惟者。离于妄想。修正观。契正觉也。

  △二颂入期示无误取。

  非彼所闻境毕竟不可取。

  长行云。终不可取。此云毕竟不可取。皆深戒之词也颂通相方便竟。

  △二颂别相方便。(长行分四前三即是三观。偈但标其名义。合而为一乃分二)一合颂三观名下带义。二结颂遍修即名佛出。初。

  奢摩他至静三摩正忆持禅那明数门。

  奢摩下带至静二字。三摩下带正忆持三字。禅那下带明数门三字。皆略示初首方便之义。

  △二结颂遍修即名佛出。

  是名三静观若能勤修习是名佛出世。

  首句总结上三。长行中初首方便四字。此不颂者。以三名下。已各带示。上相离未远。不颂即知故。精勤修习。悟本觉而成始觉。是即名为佛出世也。颂别相方便竟。

  △三颂钝根修证。

  钝根未成者常当勤心忏(至)佛境便现前。

  初首方便。以悟为期。悟后之修。利根者。自能成就。设有钝根。不能成就者。定由宿业所障。故当勤心忏悔。无始罪障。果得诸障消灭。自然佛境现前。见光见华。验知清净。不作圣心。从此进修。如风帆扬于顺水。再无不成者矣。总结以上正宗分竟。

  △三流通分(正宗既陈。现有众已蒙深益。世尊云殁。未来机。不获亲领。接续慧命。要愚四依。阐扬法门。还冀五德。然传讲虽凭慧力。而护持要假威神。贤善首一一请问调御师疑款教酬。大教流通。自应。百千万世。而无滞无壅矣)分四。一谢前请后。二师资缘合。三应问教酬。四总结流通。初二。一具仪谢前。二请后显殷。初二。一众中具仪。二谢前受益。初。

  于是贤善首菩萨在大众中(至)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此章以贤善首为主。(能宏人天小乘曰贤。能宏始终大乘曰善。能宏圆顿一乘曰首。请问流通。端赖斯人)余众皆伴。故云大众中。三业䖍诚。俱照文殊章释。

  △二谢前受益。

  大悲世尊广为我等(至)开悟如是不思议事。

  信解行证。极力开示。现会末世。普令受益故。称大悲世尊。广为我等。及末世众者。约教则广说无蕴。约机则广被无遗。称大悲称世尊。正为此也。开悟上。文稍不足。若加普令二字。照应广为二字。义则足矣。如是不思议事。通指正宗十章。谓如是如是生信。如是如是发解。如是如是起行。如是如是证果。一一皆能开晓。一一皆能悟彻。其受益诚为不可思议事也。具仪谢前竟。

  △二请后显殷二。一请名持护。二至三显殷。初。

  此大乘教名字何等(至)流布此教至于何地。

  此大乘教。指上正宗所说。已知其为文义。是大乘教法。若为随顺时机。取益当来。应立名字。敢问此经名字。当称何等。必求佛说者。以因名思义。乃可奉命传持。佛若不说。我等云何奉持。此请经名奉持。为第一问也。奉持此法。度生令信。全凭开导经功。佛若不说。我等云何开导。敢问依经修习。能得何等功德。此请修习功德。为第二问也。依经修习。魔心生妒。尺水丈波。要假护持。敢问世尊。以云何力。使我护持经人。此请拥护持人。为第三问也。又持经得护。修习则魔事不生。流布无功。化他则逢难便退。敢问世尊。流布此经。功成至何地位。此请流布何证。为第四问也。请名护持竟。

  △二至三显殷。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释义准前。谢前请后竟。

  △二师资缘合二。一师与资合。二资与师合。初。

  尔时世尊告贤善首菩萨言(至)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既为现前菩萨。又为末世众生。益有两关。故重言善哉而赞美之。会众意同。共推贤善首出问。主伴之心。惟佛能知。故以汝等称之。乃能者。显余众未必能问。如何后所说。修习所得之功。流布所至之地。令恶魔。及外道。无能恼乱。皆系经教功德。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等。皆系经之名字。若非深证圆觉。自他两利。假经教之力用。纵有问。亦未必能如是之详且备也。为诸菩萨者。正为现在。及末世众者。兼为后来。如上所释。益有两关者。以此经教功德名字。上释乃能处。业已略叙。至下释佛答再指诫以谛听。许以为说者。正显师与资合。设不合。则不诫。亦不许也。师与资合竟。

  △二资与师合。

  时贤善首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贤善首菩萨是请主故。所以奉教欢喜。及诸大众者。发请意同。所以默然而听。此亦意显资与师合。设不合。则不喜。亦不听也。师资缘合竟。

  △三应问教酬(准前贤善首请问有四。一请名奉持问。二修习功德问。三拥护持人问。四流布至地问。今答中。四义俱有。但与前次第不同。又四答中。正答之外。间有□添之文。随四答前后)今亦四一答请名奉持问。二答流布至地问。三答修习功德问。四答拥护持人问。初二。一起乐生信。二依问正答。初。

  善男子是经百千万亿恒河(至)十二部经清净眼目。

  初为起欣乐。法华云。诸佛世尊。出现于世。唯为一事。若不说此者。出世无所为故。是知此经。乃诸佛共说。而言百千万亿恒沙者。亦无数之数。实无佛不说也。守之者。非时不说。必时至乃说。护之者。非机不传。必机熟乃传。是知三世如来。守此护此。务令此法常住。无有坏灭。法华弥陀等经。咸称诸佛护念者。亦斯意耳。必言此者。为令现会菩萨。于是经起欣乐心故。

  ○十方下。为生信重。本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出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罗密。教授菩萨。然既称教授菩萨。则应为十方菩萨之所归依。又既称大陀罗尼。则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是知得证圆觉。便能明了一切法义。故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必言此者。为令末世众生。于是经生信重心故。起乐生信竟。

  △二依问正答。

  是经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至)汝当奉持。

  初正答经名。经有五名。题惟取二。初中又减去三字。总释名题中业经详释。余三名亦略叙其义。此则似无容更赘。然经中义既无尽。而名又何妨。再释。第一名大方广圆觉陀罗尼。是法义总别为名。谓圆觉是法。大方广是义。此法能总一切法。此义能持无量义。故又以陀罗尼称之。以梵语陀罗尼。此翻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故。是则上五字是别。下三字是总。名题中取别遗总。故第一。名惟存五字。第二名修多罗了义。是境智相对为名。上称此经。为十二部经清净眼目。十二部则十二分也。今称为经者。以分虽各有别名。凡属佛说者。皆可以经名之。是知修多罗三字。即通指十二部经。其间所诠法义。如顿渐偏圆等。皆为所照之境。了义二字。即是圆觉妙慧。于彼十二部经。顿渐偏圆等义。一一皆悉能了。即为能照之智。境智相对。故以修多罗了义名之。第三名秘密王三昧。是定动无碍为名。三昧者。即普贤章所谓如幻三昧是也。静观诸法。皆如幻化。于诸法中。一念不生。即成三昧。名之为定。既知幻已。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得大自在。喻之为王。名之为动。然此动非离定而有。乃即定而动。此定非离动而有。乃即动而定。或有众生但见定而不见动。则动成秘密。或有众生。但见动而不见定。则定成秘密。其实无碍。故以秘密王三昧名之。第四名如来决定境界。是真如不变为名。如来者。能证圆觉人也。能证圆觉。直以圆觉度生。而生多迷闷。因以真如门而接济之。如文殊章中所释。灭妄还净觉是也。决定境界即是真如。本经名为净觉。以不变故。称为决定。灭妄显故。称为境界。若依此而随顺修习。即还圆觉。一经能事。不出乎此。故为名也。第五名如来藏自性差别。是藏性随缘为名。上名约顿教一乘人立。言顿教一乘人。虽背圆觉。迷途未远。但以真如门接。略加随顺。便至圆觉。此名约终教等大乘人立。言终教等大乘根性。背圆觉迷途渐远。若但以真如门接。恐其间不无点额。乃又以生灭门而曲成之。如来藏即是真如。因其中具足佛性。又能依此出生诸佛。故易为如来藏。名自性差别者。自性随缘。而成生灭门也。生灭门中。则有多种差别。谓倏以无明不觉。便生三细。境界为缘。复长六粗。所谓迷途渐远是也。迷途渐远。以此门而曲成之者。令知从真既可起妄。返妄便即归真。就路还家。更无烦希奇仰异。况夫归真近圆。其进证又何难哉。如本经弥勒章之五性差别。净慧章之五种随顺。皆约生灭门中。曲成圆觉之义。以斯立名。良有以焉。

  ○最后一句。兼答奉持。准前贤善首请云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今世尊既云五种名字。末复教以汝当奉持。奉谓奉以自修。持谓持以教人。自他两利。皆须因名思义。故教以汝当。谓应当因名思义。而奉持之。则自他两利。其庶几乎。答请名奉持问竟。

  △二答流布至地问。(问在第四答在第二又答前有加添之文应分二)一至地之由。二依问正答。初。

  善男子是经唯显如来境界唯佛如来能尽宣说。

  唯显如来境界者。谓如来自无始发心已来。如何生信。如何发解。如何起行。如何证果。如何从因至果。一切所有境界。皆于此经显示。言唯显者。不涉余乘。况夫异学。益知其无与于此经矣。或问。如来境界。不可思议。经唯二卷。岂能尽收。故世尊又以唯佛如来。能尽宣说示之。如文殊章。初说本起因地。圆觉章。终说遍修遍证。纵是钝根。还许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况夫中间。说五性差别。说五种随顺。说次第三观。说二十五轮。说四相之迷识迷智。教以并销。说四病之任灭作止。令其勿留。其说可谓详且尽矣。夫何遗焉。至地之由竟。

  △二依问正答。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至)渐次增进至于佛地。

  若诸菩萨。及末世众生者。先叙能流布人。依此修行者。正叙所流布教。前问流布此教。惟显利他。此答依此修行。兼显两利。盖未有自不利。而能利他者。故此兼显。正见其自能受持。又能以兹流布。不便双称。故浑言修行。渐次增进者。生信发解。起行。至于佛地者。即是证果。设问如何依此修行。便能尔耶。以此经惟显如来境界。依之修行。自应至于佛地。所以将欲答问。先出至地之由者以此。答流布至地问竟。

  △三答修习功德问(问在第二。答在第三。又答后有加添之文。亦分为二)一依问正答。二较量功德。初二。一法说二喻显。初。

  善男子是经名为顿教大乘(至)亦摄渐修一切群品。

  是经借言显理。明理忘言。不立文字。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名顿教。大乘者。不接小机。谓声闻辟支所不及故。又此不惟是大乘。且是一乘。谓是经唯显一佛乘故。今名为大者。非对小言大之大。乃超出一切。名之为大。如法华门外三车。牛对羊鹿。即名为大。若比大白牛车。则非真大。今是大白牛车。乃真大也。顿机众生者。积劫因成。未及果证。今生才出头来。一闻千悟。顺行如善财。逆行如鸯崛。皆为顿教之机。从此开悟者。一闻此经。顿开心地。悟证圆觉。所谓必至佛地者。即其大也。然此乃约机教相对。成就开悟。固如是之深且疾耳。要知顿即近圆。随顺而可至圆教故。亦摄渐修一切群品。如始终二教菩萨。小教声闻缘觉。及彼世间六道众生。但有闻法者。无一不成佛。故能并摄。如弥勒章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境背爱心。而生憎嫉。造种种业。是故复生。地狱饿鬼。若闻此而不生憎嫉。不造众业。则三途亦可成佛。又云知欲可厌。爱厌业道。舍恶乐善。复现天人。若闻此而既舍恶业。复超善业。则欲界天人。亦可成佛。又云。知爱可厌。弃爱乐舍。还滋爱本。便现有为增上善果。若闻此而既舍诸爱。亦不乐舍。罔滋爱本。则上二界亦可成佛。又云。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若闻此而离本贪欲。不发无明。则五性差别皆可成佛。是知此经所谓亦摄渐修群品者。以此经总摄一切渐修诸法门故。法说竟。

  △二喻显。

  譬如大海不让小流(至)饮其水者皆得充满。

  譬如大海。不唯容纳百川。然亦不让小流。此盖以大海。必纳百川。不纳则不能成其大故。喻顿教必通圆教。统摄一切诸大乘法。不摄则不能显其顿故。然既通于圆。则不惟统摄诸大乘法。乃至小乘人天等法。亦皆普摄。故喻中以不让小流喻之。让犹辞也。谓辞之而不容入故。海必不尔。顿教通圆亦然。此且喻教。下乃喻机。然大海既容纳百川。必能潜流四天下地。而四天下中。以任凿井疏河。灌园溉地。所有王臣人民。象马牛羊等。一一皆取之不尽。用之无竭。乃至蚊虻。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法中谓顿教兼圆。既能统摄诸大乘法。必能潜利四位(住行向地)因心。而四位因心中。以任生智流辩。谈妙说玄。所有应被之机。一一皆随心应量。取足无穷。乃至六道众生。及彼一切天魔外道等。但有闻法。佛种以纳识田。时至机熟。佛果自尔圆成。试观本经喻文。其间少有不足。如喻教中。但言不让小流。不言大流。喻机中但言乃至蚊虻。不言超略何等。本疏先以私意补足。然后以法贴合。不敢言妥。尚冀高明者教之。依问正答竟。

  △二校量功德(两番校量。益显修习功德之不虚矣。分二)一施宝校量。二施法校量。初。

  善男子假使有人纯以七宝(至)闻此经名及一句义。

  积聚也。直解云。世宝盈刹。但资有漏。至理一言。转凡成圣。故功倍天渊。施宝校量竟。

  △二施法校量。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恒河(至)宣说此经分别半偈。

  直解云。小异虽多。终无实证。此经半偈。成佛正因。故难为比量。答修习功德问竟。

  △四答拥护持人问。(问在第三。答在第四。前后俱有加添之文。应分为三)一显当护因。二正答当护。三奉教护持。初。

  善男子若复有人闻此经名(至)种诸善根闻此经教。

  初反显当护。闻经名。非闻经义。信不惑。非是受持。此人即非少福少慧。便当护持。

  ○如是下。正明当护。如是必从一佛二佛。乃至尽恒河沙一切佛所。积善积福。闻经资慧。既福多慧多。益当护持。言此以见。向下之依教修习者。定当护。勿复疑矣。显当护因竟。

  △二正答当护。

  汝善男子当护末世(至)恼其身心令生退屈。

  先称汝。附称善男子者。显是面嘱当机。令其着意。非漫答也。准前当机请云。云何使我护持经人。是直欲自领其事。故世尊应其请而答之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佛意以但闻经名。信心不惑。尚是久供多佛。多福多慧。况复末世得闻是经依经修行。自他两利者。又非前人之可比拟。故直解云。修习此法者。乃慧命所系。若恶魔恼乱生退。则慧命断绝。故当护持也。直解不言外道者。以外道即魔侣故。恼其身心者。谓恼害其身。恼乱其心故。退屈者。谓退失本念。屈志从他也。正答当护竟。

  △三奉教护持(当机奉教护持。事属一定。避繁不复更列。今约余众分三)一金刚护持。二诸天护持。三鬼众护持。初。

  尔时会中有火首金刚(至)财宝丰足常不乏少。

  初统属具仪。谓金刚众。统其眷属。具仪之义可知。通称金刚者。依手中所持之杵彰名。其威力全在杵故。火首金刚者。直解云。谓头有火?。即楞严所云。化多淫心。成智慧火。乃菩萨示现者也。摧碎金刚者。以所持之杵。能摧碎一切天魔外道等故。尼蓝婆金刚者。圭峰。憨山。皆云未详翻译。八万金刚。皆其同类。并其眷属。乃所统徒众耳。

  ○世尊下。护人及处。有能持此者。此字即指本经。显有则必护。不空言耳。决定大乘。不指经说。乃指能持之人。以是决定求大乘人故。如护目者。显护之最严。即一尘一沙。亦不使有犯故。乃至道场等。如前建立道场。即是克期修行处故。自领徒众者。周界旋护。晨夕守护者。昼夜长巡。如是则魔外不敢有犯。自应无有退转。

  ○其家下。兼护其家。其家乃私居也。永无灾障等。显人眷平安。财宝丰足等。显家道昌隆。非金刚守护者。莫由至此。金刚护持竟。

  △二诸天护持。

  尔时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至)常令安隐心不退转。

  初天众具仪。直解云。大梵天王。乃初禅王。为娑婆世界主。佛佛出世。此王为请主。二十八天。总指三界诸天。谓六欲天。十八禅天。四空天也。须弥山王。特举帝释。乃忉利主。护国天王。乃四王天。为守护国界之主。私云。大梵天王下。已总标二十八天。乃又特举帝释。及四王者。以其有统众之威。能护持故。

  ○世尊下。许护令安。安而且隐。自应心不退转。诸天护持竟。

  △三鬼众护持。

  尔时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至)我当使其碎如微尘。

  初鬼众具仪。直解云。吉槃茶。亦云鸠槃茶。此云可畏鬼。食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无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故号为王。不属人天。单居鬼趣。座起礼绕而白。具仪表诚可知。

  ○世尊下。许护持人。朝夕侍卫。魔外不能相犯。故不退屈。

  ○其人下。指界相要。直解云。一由旬四十里。言守护方隅。可四十里内。无灾害也。(问。此经乃佛住大光明藏。为文珠等一类大菩萨说。列众尚无二乘。为其绝分。云何乃有诸天鬼神。发显守护耶。答。大光明藏。即法性土。理应自他平等。说听皆无。但经家叙云。于不二境。现诸净土。据此则不惟现于受用。而净化亦该。如华严积行菩萨。曝腮鳞于龙门。上德声闻杜视听于嘉会。而世王妙严品。诸世间主。各证毗卢一德。岂是绝无。要知如来境界。不可思议。况此经直通乎圆。岂可以有思惟心。而妄兴难问)应问教酬竟。

  △四总结流通。

  佛说此经已一切菩萨(至)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本无说。何尝有己。今约一期事毕。名为说此经已。一切菩萨。即文殊普贤等。当机之众。及其诸眷属也。天该天部。龙该龙部。鬼该药叉。神该俗乐法乐。余难备举。故总以八部。及眷属该之。此皆寻常随逐佛会。卫法护教之者。及诸天王等。别指上来许护当经之众。金刚神。吉槃茶。总以等字该之。一切大众。总结菩萨。乃至梵王等也。闻而思。思而修。终获巨益。故云皆大欢喜。信谓信忍佛语。受谓受领佛意。奉行者。钦奉佛敕。展转传行。所谓流通者。正在是耳。

  为谢世缘寻佛意  随文析义解兹经
  回施随喜见闻人  同证如来无上觉

  圆觉经析义疏卷第四(终)

No. 263-C

  圆觉经者。诸佛之真宗。众生之觉地。迷之者沉沦于旷劫。悟之者顿证于一时。自古注解。见有数家。无非宣通圣教。利益含识。

  吾师阐教老人。心冥至道。情切为人。先注法华。楞严。金刚等疏。业经镂板印施。于禅课之余。偶念兹经。未及发挥。爰会古注。复申己意。依次研究。章分句析。务使义畅文通。启发初机。不期年而告成。目曰圆觉析义。其意盖欲公诸天下。俾人人依此解修。同入大光明藏。共游圆觉妙场也已。

  门人心兴稽首谨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