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0510 金刚经易解

No. 510-A

  万灵蠢蠢。率皆以无上道。作文字解。吾佛惺惺。即以文字。发明心地。说三藏十二部经。大包法界。细入微尘。谓太虚在人心中。只如一尘一毫毛里。有无量佛世界。佛之大慈。于大千世界中。无一物不度。必至度尽众生而后已。大哉法王。不图复有此五千四百卷不可思议之无量法宝也。经来东土。已数千年。至今盛行于世者。无如金刚经。诚以此经言简义精。乃反约之道也。愚常于参究之下。拜读是经。不啻完如浑璞。细若剥蕉。盖以人欲尽净。而天理流行。剥尽蕉心。方觉妙手。空空乃洗心之一大法也。金刚经又称功德经。夫人自无始以来。重重冤亲罪福。宛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永无脱离。此经若于蚕以抽丝。忽然顿断。与人解粘去缚。现出自性天真。便是超凡入圣。一大转机。而冤亲亦解释平等矣。愚于童时。读此经。至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恍然有会。嗣读古德注解。有训如是即道者。有谓指下文言者。二俱无过。第禅宗以道在心解。不在于语言文字。我佛说法四十九年。不曾道着一字。却字字皆开示悟入之机。在善会者。于心行路绝。言语道断时。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哭不得。笑不得。方是善读经者。但此可与知者道。未可以概语人也。同参谢子。于此道得印心焉。博综群经十余载。自信见道亲切。且当仁不让。于是发担荷心。即以挂壁之口。摩空之手。注成金刚经易解一部。见示。第见其语语妙谛。字字真诠。开人悟入之机。如穿成一串摩尼。实有点睛破壁之妙。又如无缝天衣。圆转无痕。真古今一大快事。而不愧为易解者矣。苟得此而读之。未悟者。可由之而见道。即已悟者。亦可藉此以证明。默识心通。人牛不见。将见四相俱遣。不啻衣珠在手。即绍佛镃基。道统有在。自当庆快平生。卓绝今古矣。世有识者。必不以愚言为河汉也。是为序。

  光绪己丑莫春珠浦南宗后裔来云子唐养愚撰

No. 510-B

  余于内典。素未宣究。初不知其道。为何如也。迨橐笔从军。与贯三谢子。共事一方。晨夕清谈。多所启发。稔为出尘之士。而非世俗常谈也。相从既久。乃知三教大道。靡不精研贯彻。而于释氏经论。尤深造焉。始恍然其含光隐耀。淡然寡营者。良有以也。每谓。人生数十年。殚精神。竭智虑。以博身家。温饱虚生浪死。悲苦相寻。于此而不思出离。殊为可惜。况我辈。重以劫外余生。沧桑掁触者哉。(余)闻之而不禁怦然心动也。因取石注金刚经一部。教余诵习研求。自然获益。乃初阅时。苾然不解。虽经质问。亦未了了。迨行持既久。昔所不解者。今则解之。昔所能解者。今则更进一层矣。久久参寻。愈索愈奇。心地日进乎精明。方知此经之妙。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大哉佛慈。于大千世界中。一切含灵蠢动。无不普度。必至普度众生而后已。诚哉是言。洵非虚语。第经中又谓。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盖言人当见性自度。佛所说经。不过为人解粘去缚。并无实法与人。故云我所说法。如筏喻者。今则去佛渐远。知识难逢。倘不藉经中文字。以自参究。亦何由自度哉。余故读经。至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而知四相不除。终难进益。吾人妄念纷纭。必须扫尽万缘。如断一握乱丝。一断俱断。与道方有相应分。又经中应无所住。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等语。大有深意。须细加玩味。方见洗心要法。但行之既久。自然天真发现。有不期然而然者。此非个中人不知。第经旨甚深。非藉指示。猝难领解。今谢子以慧心慧性十余年。精参默契。造诣功深。一旦发担荷心。即用点睛之手。注成金刚经易解一部。言虽浅近。而于圆通妙谛。指陈简要。真足开人悟入之机。而使后之学者。共得津梁。同登觉路。实古今来一大快事。普愿见闻同修同证。他日灵山会上。共结善缘。蔗不负一片婆心为先导耳。(余)久借他山。深资丽泽。兹因经注梓成。故略叙其缘起。布告同人。以共庆云。

  光绪己丑莫春月上浣真州圆觉居士刘绍南敬序

No. 510-C

  金刚经者。乃诸佛之心源。众生之慧命也。故其指陈心法。简要详明。扫尽浮词。独标正觉。盖自佛法西来。从上单传之旨。莫不以此为入道之梯航。诚法宝也。迨临济诸公出。而创禅机。施棒喝。不立语言。直指见性。一切经典。直欲束之高阁。虽若别开生面。寔由参学之流。不务观心。徒事向外驰求。致蹈说食数宝之讥。故令暂息外缘。使之斩断葛藤。真常独露。特救一时之弊耳。是则非经之过。而不善诵习者之过也。故在唐时。此经注解已有八百余家。诚以此经为入道之梯航。而研心之先务也。顾诸注或出或没。或存或亡。不复并见于世。今所存者。尚数十家。如天亲菩萨。及诸大德论注。或禅或教。阐扬佛旨。无不曲尽精微。各臻其妙。但其词意幽深。殊非初机所易晓。今此经遍海内。几于家诵户习。然欲求其畅明宗旨。由之入道者。卒不多觏。岂非以甚深般若研穷不易。而又乏导引之具欤。近世惟石天基先生注解此经。最为详尽。但觉迂拘。未易使人顿悟。(仆)于此经。夙耽诵习。暇辄搜求旨趣。又得益友切磋。故虽资性庸愚。亦似微有所得。爰不揣固陋。注成全部。颜之曰易解。于中颇复引申圆义。或者谓此经属顿教所摄。今乃附丽于圆宗。不与古判相刺谬乎。然法华称三兽渡河。三车出宅。法无二致。殊异在人。读是经者。苟能默契旁通。则由顿入圆。非为分外。凡所注词。除训诂故。寔外悉皆自抒管见。概不拾人牙慧。标窃贪功。一切经论。亦不敢繁称博引。使人易生烦厌。而窒灵机。有志探元者。或可藉以当老马之助焉。特是闻见寡陋。矢口谈经。不免妄言之咎。倘有高明辱而教之。则幸甚。

  光绪十五年岁次己丑三月之望毗陵居士谢承谟贯三氏序

No. 510-D 绪言

  一此经古德判为顿教。以其直指菩提。别无支蔓故耳。又以一门深入。不备诸行。故特谓之顿而不谓之圆。愚谓。此经顿而兼圆。何则。经中虽一往明空。而复云于法不说断灭相。夫断灭不存。乃中道也。中即圆义。又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无实无虚。则有无不立。有无不立。即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即有无兼该。有无兼该。即双照双泯。乃至离即离非。是即非即。开权显寔。即实而权。为实施权。即权而实。是则顿中有圆也。至如佛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三句之类。经中甚多。若从而推广之。则三句而亦涵四句之义。非顿而兼圆乎。四句。谓有句。无句。非有非无句。亦有亦无句。第以一门顿入。不具诸法。仅得谓之兼圆。而不得谓之纯圆也。然准台宗四教。谓般若带通别明圆。则兼圆之说。为不诬矣。总之法无定向。深浅由人。智者见之谓之智。仁者见之谓之仁。是在当人领会耳(台宗四教谓藏通别圆也)。

  依教修观。此经观法具备。层次井然。前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此即空观。了知一切皆空。法亦如幻故。继云。汝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即假观。了知一切名相。从缘生故。又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寔无虚。此即中观。了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若欲习是观法。而能从空入假。由假明中。过去现在未来。三心难觅。我人众生寿者。四相都融。心心印心。念念非念。便得中道了义。是则由浅入深。渐趋中道。即顿中有渐也。

  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能长养诸善根。如经中较量功德多寡。及微尘世界之类。寔实非诳。不可以我所未经闻见。便认为甚言之辞。试思金口诚言。岂有虚假。纵一时未能悟彻斯理。亦须谛信不疑。自有一朝。涣然冰释。到此地位。方知佛语非诳。善愿同仁。各宜深信。

  凡夫畏空执有。二乘厌有取空。畏空执有。谓之常见。厌有取空。谓之断见。又通谓之倒见。执有执空。两俱成病。此经为开示利根凡夫。故先破其执相。而节次较量功德。以显有为福报。终逊无为。离相布施。迥超著相。又恐学人弃有取空。故复䇿之以不落两头。直超无上。盖断常终成凡外。而离相顿证无生。何去何从。孰得孰失。理自易明。我辈何幸而获闻此妙法。能无努力进修。以毋负佛慈谆谆明诲。

  读经先要明宗。盖一经自有一经宗旨。倘宗旨不明。则驰骛无归。如此经以无住为宗。但了得无住之旨。便为已得要领。其他多说少说。皆余绪矣。又佛所说法。多于要妙处。圆转如环。似无端倪可寻。读经者。往往于圆转回环之处。茫然无据。己眼不明。且称为有意搬弄者。所谓正言似反也。不知无上大道。其要妙正在圆转处。若不如是说。其理终不圆明。宗旨若明。则于回环层叠之处。纵使群山万壑。自能理会。而不为所迷。

  读经以明心为上。明心以解义为先。至于持诵经文。不求解悟。祇可荐亡灭罪。作得世间功德而已。若悟法明心。则顿超三界。永除后有。且历劫冤亲。悉皆度脱。顾不伟哉。是则欲明心地。讲义不可以不先。由有言以迄无言。自不觉而成正觉。理固然也。惟夙根深厚。一闻千悟者。不在此例。然民鲜能之。

  读经非他书可比。余书惟看读一过。略能记其梗概。便可不须再读。读诵大乘经典。自非圣人。决不能过目便了。必须细心玩味。默意参寻。其义乃出。始则因注而明讲解。继则并不需注。一意深参。久久自发现行。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到得一旦豁然之后。方知此中妙义无穷。真如饮水。冷暖自知。并不能吐露向人。是为祇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也。既得一经悟彻。然后更诵他经。自不劳迎刃而解。

  讲解儒书。必有一定之理。不可移易。而佛经则不然。要当不泥不背。是以难耳。故古德云。依又解义。三世佛冤。又云离经一字。便同魔说。读者。能于不泥不背中。有个入头处。识得眉横鼻直。方可与读是经。

  经旨甚深。猝难晓解。注经者。若更加以奥衍之辞。仍未能了了。而不便初机。是以今注。概从简易。读者。取其意而略其文可也。矧读经惟求印证。何暇旁求。迨至脱然契证。能所两忘。恍如雪山中夜。忽睹明星相似。方知穷诸元辨。如一毫置于大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虽复珠玉盈前。于己无益。斯时则经且不须。注于何有。但如敲门砖子。不得不借用一番耳。

  经中较量功德。及执相观佛之说。徴诘重重。不厌烦?。有谓由浅入深。故见重复。有谓缘读来听者。佛故申说之。窃以为不然。若谓由浅入深。则细玩前后经旨。其重复处。无大异辞。何云浅深。若谓因续听重说者。则佛说三藏经典。岂遂无续听之人。何不闻再三申说。而独于此经有之。决无是理。诚以说此希有难信之法。佛以慧眼。观察众心。非经三五番申说。不能谛信无疑。佛特知之。故不厌其辞之烦。所以为大慈悲也。又佛所言说。多取证于须菩提。以明见无歧异。法如是故。

  经称持诵功德。远胜宝施者。良以信心受持。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又经义若未能顿悟。但得诵持不懈。其义渐明。自堪证悟。但不可预期速效。迨至悟明之后。虽若经文浅显。而意义仍自无穷。愈索愈深。愈探愈妙。即终身玩味。终无止境。此经之所以甚奇。而持诵功德。所以殊胜也。至诵经须净除尘妄。一意精专。字字分明。斯为正轨。不必定求静室。定须设像。有暇即念。毋待后时。须知佛在心头。不在外相庄严也。

  三教大道。殊涂同归。实无二致。经云空除四相。即圣人之四绝。无说即圣人之无言。五戒即五常。三毒即三戒。人我普度。即大学之明新。法施均蒙。即中庸之位育。种种相符。言难罄述。顾谓佛教而有异乎。至于妙道精微。圣人所罕言者。佛则详言之。我辈生当像季。倘非释氏之书。则凡精一执中。归仁位育。与夫一贯无言之旨。何由而明。此东坡所谓学佛而后知儒者。信然。

  此经如天衣无缝。本无段落可寻。迨天亲菩萨。始判为二十七疑。如宝施者。不及持说功德。以须菩提反覆生疑。故佛节次。为之解说。欲令断疑生信也。然此说非时俗所尚。不甚通行。今经三十二分。为梁昭明太子所定。然所分断落。间亦有欠妥处。但于行持究属无碍。况今世俗盛行。故且因之以仍其旧。

  平寔商量。禅门所忌。范围不过。教义所宗。今以粗浅言辞。解释甚深经旨。非禅非教。于意云何。矧今善注多多。有如珠玉盈前。而安用是邱里之言为。特是深文奥义。难喻于里闾。且法喻虽多。究其指归。总以圆通为至。所谓佛法无多子。亦儒称一贯之意也。区区之心。寔愿见闻共证。以勿负慈悲普度之义焉。苟无乖经旨。幸勿以粗浅弃之。

  藏经极多。而独于此经亟亟讲求者。良由在家善信。有志修持。除净土一门外。莫不以此经与心经为常课。诚以两经简洁。便于行持。而居家又时有尘缘纷扰。若必欲遍参全藏。不惟事有未遑。亦且力所不逮。然既持经。自宜讲解。因解生悟。自能心性开明。而成正觉。则受持也。而可不讲求哉。至心经尤为直捷简括。故特附注于后。以质大方。

  吾人在尘劳中。既未出离。则凡治家接物。一切俗缘。自不能无。然须念娑婆剧苦。幻质无常。不求出离。沉沦永劫。佛所说经。无非教人离苦得乐。离苦之要。端在明心。明心之法。当于尘缘之暇。屏除杂念。澄心默坐。一意精参。或于平旦。披衣起坐。默自提撕。然亦不必过于用意。但令心不系缘。曰久自然有会。惟不可预存期效。时至自彰。倘得妙趣。尤当益加精进。毋怠厥志。自然功不唐捐。而获益无量矣。有志之士。请尝试之。决不相赚。

  右胪各条。幸望留心。不无小补。

  贯三谨识

  诵经简要

  人人可诵。不拘官民僧俗。时时可诵。不拘日中朝暮。洗手便诵。不拘有香无香。漱口便诵。不拘吃荤吃素。默亦可诵。不拘高声低声。少亦可诵。不拘全部半部。闹市中亦可诵。何必静室。身到处皆可诵。何必对佛。无音节亦可诵。何必敲鱼。行坐立皆可诵。何必跪读。止要志虔意诚。神凝气敛。耳不旁闻。目无他见。口不杂言。心无杂念。遍数频加。多多益善。暑往寒来。功无有间。如此精专自有灵验。寿延福增。灾消祸散。生死谁拘。轮回可断。一心不乱。自然鬼服神钦。真性常存。何愁天塌地陷。到得西方化佛迎。诵经功德于兹见。诵经功德。感应无边。但恐人事匇忙。性根迟钝。不能受持全经。则四句偈等。亦堪持诵。具大功德。经中四句偈有四 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二)。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四)。以上四偈。随念一偈。功德无边。亦能见性。但得信心受持。自然功德无量。

  No. 510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易解卷上

  (般音钵。若音惹。后凡言般若者仿此)。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毗陵谢承谟贯三氏 注释

  真州刘绍南圆觉氏 刊上蒋春同兰言氏 刊上钱松龄觉之氏 校订

  此经以喻法为名。实相为体。无住为宗。断疑为用。大乘为教相。以喻法为名者。金刚。喻也。般若。法也。般若。华言智慧。金中之刚。至坚至利。能碎万物。此经能断众生疑执。取以为喻。波罗密。华言到彼岸。众生在生死海中。无有穷极。修此般若。能到涅槃彼岸。经者。常也。法也。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谓契理契机也。以寔相为体者。经云。若人得闻是经。即生寔相。寔相即无相也。以无住为宗者。宗训要。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经多以无住破着故。以断疑为用者。由经力用。能断妄执故。以大乘为教相者。经云。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此乃一经宗要。不可不知。故首列焉。若更略解经题。则云人苟具坚刚之志以修行。则智慧自生。乘此智慧。直达涅槃彼岸。故云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会心之士。即此经题。亦堪悟入。不在见闻之多寡也。

  ○法会因由分第一

  分去声。后仿此。

  ○言此会乃说法之因缘所由起也。佛与人随宜说法。解粘去缚。使之证悟。今大众会集听讲。故称法会云。

  如是我闻。

  佛之从弟阿难。从佛出家。博闻强记。佛说法四十九年。阿难于结集经藏时录出。一字不遗。故称多闻第一。此阿难言如是之法。我亲从佛所闻。欲启人信也。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祇音其。

  ○一时者。彼一时也。佛者。教主。舍卫。西域国名。祇树给孤独园。谓祇陀太子施树。给孤独长者买园。请佛居住。乃说法处也。给孤独长者。以好施孤独得名。曾在王舍城见佛闻法。欲请佛至舍卫国。佛令先觅住处。因见祇陀太子园。林荫清幽。欲以价买。太子戏云。须以金布满园中。即卖与。长者归。辇金布满园中。太子感其诚。因与园施树。共立精舍。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比。去声。后同。

  ○比丘。乞士也。上乞法于佛以资慧命。下乞食于人以资色身。言大以别其小。千二百五十人者。恒随佛听法之人也。自如是我闻至此。谓之通序。以诸经首。多用此数语故。佛入灭时。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佛云。当安如是我闻等语。非但我法如是。三世诸佛。悉皆如是也。

  尔时世尊。

  尔时。彼一时也。世尊。谓世所共尊。佛有十号。此其一也。

  食时。着衣持钵。

  着。入声。后同。

  ○食时。言当午前可以乞食时也。佛制过午不食。且自不蓄食物。以去其贪。使各行乞。以去其骄。着衣者。服僧伽黎也。钵者。应量器也。或瓦。或铁。食量各有大小。钵则各随量置。

  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

  园在城外。城中则人烟辏集之处。故入城中乞食。

  次第乞已。

  已。音以。下同。

  ○佛心平等。不舍贫而从富。不越富以就贫。次第行乞。使人均沾福德也。

  还至本处。饭食讫。

  饭。音反。食。音嗣。

  ○讫。毕也。乞食归来。饭食已毕。

  收衣钵。

  收拾衣钵。示有条理而顺规制。

  洗足已。

  佛修苦行。不使色身安于逸乐。故行则跣足。今欲跏趺。先须洗足。

  敷座而坐。

  敷。布也。布座跏趺。将以说法也。

  ○善现启请分第二

  善现。即须菩提。乃此经发起之人。盖由其启请。而得普闻妙法也。

  时长老须菩提。

  齿德俱尊曰长老。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亦名善现。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

  须菩提为上首弟子。解空第一。今欲申问真空无相之法。故从众中起座也。

  偏袒右肩。右膝着地。

  袒。露也。右肩偏露以示顺。右膝跪地以示敬。

  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合掌以示归敬。而启白于佛云。

  希有世尊。

  希。少也。言少有者。我世尊也。未致问辞。先叹希有。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如来者。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若欲广明。更有多义。须菩提称佛善能护佑调伏现在诸菩萨。令其入道。善以妙法付嘱未来诸菩萨。令其修习。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

  善男子善女人。在凡而修出世行者。故名之为善。须菩提问言。设有善信男女于此。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阿。无也。耨多罗。上也。三。正也。藐。等也。菩提。觉也。言人若能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

  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应不应之应。平声。降伏之降。平声。后同。

  ○应。当也。言未知其心。当何所安住而不外驰。妄念来时。如何降伏而不令起。此乃修行至要。洵切问也。于时世尊入甚深般若。诸根悦豫。须菩提睹相知意。故假申问答。欲得世尊反覆辨论。以申明真空无相之旨。非徒自悟。亦欲使在会及后之学者。得住心降妄之法。为下手工夫。以证至道。其嘉惠来学。寔无量矣。

  佛言。善哉善哉。

  须菩提问意。深合佛旨。故亟称其善也。

  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佛呼须菩提言。诚如汝适所云如来善护念付嘱之语。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为。去声。后同。

  ○汝须诚听。吾当为汝言之。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若善信男女。而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

  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其心当如是而住。当如是而降伏其妄心。如是二字。不可作泛语读过。是一绝妙心法。即无住生心之谓。非特指下文而言也。故此经始终皆称如是。盖吾人心本虚灵。与佛同体。祇缘无量劫来。妄念纷乘。曾无休息。由此妄念。生出八万四千种尘劳。舍生受生。轮回不已。无有出期。佛慈怜悯。因而说法度人。俾得离诸苦恼。顿证真如。以复其本体之明。然修行法要。先须净除妄念。务令心不系缘。不思善恶等事。因任自然。如如而住。从此进修。自得明心见性。庄子亦云。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此为修行正轨。乃住心降妄之要诀。千古圣贤。皆以此为下手工夫。佛故亟称之。若舍此别修。便成邪魔外道。顾诸人于此。往往轻忽看过。诚为可惜。兹特拈出。以公同志。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唯。音委。乐。音要。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乐。喜好也。须菩提闻佛说住心降妄之法。要而不烦。恍然契悟。故亟应而然之。但虑在会及后之闻者。未必皆能以一二语。而顿阶契证。故愿佛更引申其说。庶使闻者。不致茫然无据。

  ○大乘正宗分第三

  乘。去声。后同。

  ○言佛说此法。乃修习大乘之真正宗要也。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

  诸。众也。菩。普也。萨。济也。言能普度众生也。摩诃。广大也。佛告须菩提曰。若有众菩萨及大菩萨等。欲修习大乘正法者。

  应如是降伏其心。

  当如上所云如是之法而降伏其妄心。斯可矣。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众生之众。平声。后同。

  ○众。多也。言菩萨既以如是之法。降伏其妄心。而证悟不退矣。但既名称菩萨。尤应自他俱利。随类度生。夫不有一切众生在乎。众生。指卵胎至无想之类。佛谓轮王亦是凡夫。以其未超三界。尚在轮回。故概以众生目之。有谓众生仅指一己之妄心而言者。不合下文语气。且惟论自度。则局于二乘。而与大乘普度之旨相背。故不取焉。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

  卵生。飞禽之属。胎生。人畜之属。湿生。鱼龙之属。化生。蚊虻之属。又人与旁生。具有四生。诸天地狱中阴。惟是化生。鬼通胎化二生。皆属欲界。

  若有色。

  谓色界天。

  若无色。

  无色界天。欲界。有色。无色。谓之三界。

  若有想。

  谓色处天。

  若无想。

  无所有处天。

  若非有想。

  非想天。

  非无想。

  非非想处天。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涅。不生也。槃。不死也。修成正果。则永脱生死。无余涅槃。乃如来究竟彼岸也。菩萨之人。惟以度生为事。如上众生之类。悉皆令证涅槃妙果而度脱之。此广大心也。

  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菩萨虽以度生为事。而度脱如许不可计量之众生。然其心寔不存一度生之见。而自以为功。

  何以故。须菩提。

  菩萨所以不存度生之见者。此何故哉。须菩提当知。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有相无相之相去声。后同。

  ○但知有己为我相。分别彼此为人相。蔑视群生为众生相。希冀长生为寿者相。若菩萨有此四相。而心存分别。谓之四倒。是则妄念纷乘。悲心不普。又何云菩萨哉。

  ○妙行无住分第四

  行。音恨。

  ○言菩萨于布施妙行。心无住着。寔无所希冀而为此也。

  复次须菩提。

  复。去声。后同。

  ○复次。再告之辞也。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行。如字。施。去声。后同。

  ○住。犹着也。此承上章而言。菩萨之人。既已离相度生。更宜离相行施。所谓无为而无所不为也。但菩萨法式。应行施而不着布施之相。此则三轮体空。而为无住行施。布施有二。一法施。二财施。说法度人。谓之法施。济人财物。谓之财施。三轮。谓施者。受者。及所施物。

  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在眼曰色。在耳曰声。在鼻曰香。在舌曰味。在身曰触。在意曰法。此谓六尘言。菩萨所谓无住行施者。不当于尘境生心也。

  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言菩萨当以所谓如是之法而行布施。心不著于尘境之相。则得之矣。

  何以故。

  夫行施而不著相者。此何故哉。

  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思量称量之量。平声。后同。

  ○盖菩萨行施而不着布施之相者。其所得福德。正不可以心思较量多寡矣。福德。犹言福报。菩萨之人。惟以布施为助行。期于速证。不应但求世间福报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不。音否。问辞也。下同。

  ○佛欲显无相行施获福之大。故设言诸方皆有空处。试思东方虚空之处。其广大可能以心思计量否。

  不也。世尊。

  不。音弗。答辞也。下同。

  ○须菩提悟佛问意。而知东方虚。空自不可以心思量其广大。故以不也答之。

  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

  四维。四角也。佛又呼须菩提而问之曰。东方虚空。其广大既不可以心思较量矣。若南西北方。及四维上下。亦各有空处。其空处。有可以心思较量者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东方虚空。其广大既无限量。则他方虚空。亦皆无限量。故仍以不也答之。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佛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汝既知诸方虚空。其广大皆不可以心思较量矣。当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所得福德。亦如虚空之广大。而不可以思量焉。顾可住相行施。而仅取有为福报。

  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当知。菩萨之人。但应如我所教无住行施之法。而安住其心。则得之矣。此叮咛之辞也。

  ○如理实见分第五

  言修行人。当知寔相无相之理。乃为如寔而见。盖色身是妄。若但向色身觅佛。而不见心佛。是不名为寔见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佛欲令人各见自心法身真佛。毋徒向外驰求。而昧己灵。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可仅以色身外相而见如来否。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悟佛问意。若徒以色身觅佛。必不能见自性如来。故即以不也答之。而言人固不可徒以色相见佛。而昧法身真佛也。

  何以故。

  夫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者。此何故哉。

  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盖如来所说身色外相。即非法身真相。诚不可徒以色相而求真佛也。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以须菩提既悟问意。故告之曰。凡一切色身外相。皆是虚妄不寔。所谓有形终归坏。无相乃名真也。乃习丹道者。专在色身上摸索。纵活千年。终归于尽。究何益哉。

  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若人见一切色相。而不存有相之见。即能见真性如来矣。

  ○正信希有分第六

  言人闻此经典。而能谛信不疑。是人善根深厚。方得具此正信。真乃希有之士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须菩提意谓。今我等亲炙于佛。得闻如是之妙法。固应谛信遵行。第恐后之闻者。未必遂能生信。故启白于佛。而言将来颇复有人得闻佛说如是妙法之章句。亦能不滋疑惧。而生真寔信心否。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

  佛以圣贤虽不常有。然佛法岂遂灭绝。何可蔑视将来。遂无人信受。故告须菩提曰。汝莫漫作是说。

  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

  五百岁有五个。盖言运会变迁之期也。言虽如来入灭之后。最后五百岁中。必有大心凡夫。能担荷大乘正法。而坚持戒律。勤修福德者焉。此如来。佛自谓也。

  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是人于我今所说之章句。闻之而必能生正信之心。以我此言为真寔非诳。

  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

  然此闻而生信者。寔非根行浅薄之徒。当知此人。已曾历劫薰修。善根深厚。且不仅于一佛二佛。以至四五佛处。种植善根而来曾于无量佛所。种植善根而来矣。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

  惟其善根深植。故闻我说如是之章句。而即生信心焉。然是人则固善根深植矣。抑知更有一念之顷。闻说是法。能生真净信心者。其所植善根。亦非浅鲜。

  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佛呼须菩提而言。彼闻法生信者。佛以智慧觉照。尽能知见此等众生。以善根深植之故。必能各如其信心而得福德。皆无量矣。所谓信心生一念。诸佛尽皆知也。

  何以故。

  夫闻法生信。而获福无量者。果何故哉。

  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盖此等众生。由善根深植。已探法要。而其心已不复有我人等四相之见矣。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是人不惟不着我人等相。并不于正法而生取执之相。亦不以非法而生舍离之相。心境如如绝无纤翳。

  何以故。

  夫其诸相永离者。此何故哉。

  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盖此等众生。其心若于一处而生取着之相。则一着。永着即为着我人等四相者矣。

  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言不惟余相不应取着。乃至正法。虽固由之入道。于此而若生取执。则亦犹着我人等四相矣。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夫所谓一切离相者。果何故哉。盖取执即能害道。不惟正法不宜取着即非法亦不宜生厌离。若以非法而生厌离之心。则为取非法相。既有此相。即亦犹着夫四相也。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以故学道之人。其心不应以正法而生取着。尤不应以非法而生厌离。二者皆为著相。故皆不应取。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

  夫以不应著相之故。故我常向汝等比丘说。须知。我平日。为汝等说法。不过为人解粘去缚。曾无寔法与人。正如以筏度人之喻。不可便认以为真法。而生取执也。筏者。竹箄。所以济渡。经云。过河须用筏。到岸不须船。以喻如来说法度人。既已得悟。法亦应舍离也。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学者于闻法悟道之后。即正法尚当舍离。方免碍道。何况本非正法。可不急舍。而存计议乎。

  ○无得无说分第七

  言如来在昔闻法证果。虽有得而寔无得。即今说法度人。亦有说而寔无说。总欲破人执相之见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

  此如来反复破人着。相之见故复以己躬下事示人。坚人深信。因呼须菩提而告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此如来。佛自谓也。言我在昔历劫修行。得成正觉。岂真有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可得耶。即今与汝等随宜说法。又岂有寔法可与人耶。佛致诘辞。总欲破人执着。之见耳。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去声。后同。

  ○解悟也。须菩提了解佛旨。故言我今解悟佛语。之意。寔无有一定呆法。可名之为无上正等正觉而尽人皆堪修证者。盖修行证果。各有时节因缘。如一方决不能疗万病也。

  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夫既无定法可名。亦自无定法可说。

  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夫所谓法无定向者。此何故哉。盖我佛所说之法。固皆度人之具。然不可心生取着。而成法缚。惟当心领神会。不堪吐露向人。

  非法非非法。

  法无定相。故云非法。然如来说法利生。普令得度。不可谓之无法故云非非法。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差音雌。

  ○自阿那含以下为贤。阿罗汉以上为圣。世间为有为法。皆系识神用事。出世为无为法。因任自然。无处用力。差等差也。言所以谓法无定者何哉。盖一切出世贤圣。莫不皆由无为正法而证道。但其根性有浅深。故证果亦有差别耳。

  ○依法出生分第八

  谓以此经法修持。自利利人即能出离群生于浊世。而径登彼岸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欲显持经获福之胜。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三千大千世界。乃一佛教化之所。盖一个日月运行之所。为一世界。如此千个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所谓三千大千者。乃举小千中千大千而言。寔则一个大千世界也。七宝。谓金。银。琉璃。玻璃。车渠。赤珠。马脑也。言若有人布满大千世界七宝。而以之布施邀福。则所施甚大矣。

  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宁犹讵也。言是人布施如此之大。其所得福报。讵多否耶。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此人布施之大。则其获福固应无量。故以甚多答之。

  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

  福。德性。自性福德也。盖依经修证。见自本性乃为自性福德。言所谓宝施得福之多者。何哉。但因离性布施。仅得有为福德。而非见性福德。此乃如来所说福德多之意也。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

  偈。音计。

  ○持者。执持不舍之意。偈。犹诗也。佛言若更有人。而不求有为福德。惟修见性工夫。能于我所说此经之章句。受持读诵。虽至少而仅持四句偈等。自来言四句偈者。聚讼纷纭。迄无定论。有谓指无我相四句者。有谓凡所有相四句者。有谓若以色见我四句者。有谓一切有为法四句者。所指虽殊。总不出无相之旨。究有何异。而必欲争执彼此哉。况此经正破执相。乃于四句偈而反欲指以寔之。是破相而仍著相也。恶乎可。或又谓佛秘而不言者。是大不然。试思佛说三藏十二部。多方指示。乃于四句偈而独秘之。有是理哉。按经中凡言四句偈者。上则有乃至字。下则有等字。细玩语意。所谓乃至等者。盖少之之辞。言虽少而乃至四句偈耳。此特泛言之也。顾欲磪指以寔之。不与无相之经旨。相拂戾哉。不可以不辩。

  为他人说。其福胜彼。

  言若人既自持经获益。又能推己及人。为人讲说。而化导之。则修证功深。自他俱利。视彼宝施之福德。固不侔矣。盖宝施获福固为多。然徒增顽福。难出轮回。譬如无量家资。而坐享销耗。财虽多。终有。竭也持诵经文虽甚少。然半偈明心。顿超尘劫。譬如为山累土。而日渐增高。力虽微。终有成也。两两相形。其为优劣。不待智者而明矣佛慈明诲。可不信行。哉。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言持经获福之所以殊胜者。果何故哉须菩提知否。自来一切修成诸佛。及诸佛所修无上正觉之法。无不皆从此经中流出。故称般若为佛母焉。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恐闻此经法殊胜。又生法执。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所谓无上正觉之佛法者。乃睹色闻声。各有悟入之由。并非有一定死法。可名之为佛法也。

  ○一相无相分第九

  一相者。诸法寔相也。言诸法虽云有寔相。而究无定相。是不宜取执也明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

  洹。音浣下同。

  ○须陀洹。华言预流。谓此人见惑已断。得预圣人之流也。见惑谓见事物而心生计议也。佛欲示人离相证道之旨。故呼须菩提而问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声闻乘有四果。初果名须陀洹。证是果者。其心以为我今已得须陀洹果否。声闻属二乘。谓闻说法音声而证果也。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乃此中过来之人。故闻佛问。而知证是果者。其心必不存一得果之心。故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

  须陀洹所以不存得果之心者。何故哉。盖须陀洹但有。入流之名。而无入流之相也。

  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须陀洹既不为得果著相。即于六尘境界。都无染着所以名为须陀洹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此佛历举四果。而徴问之也。斯陀含。华言一来。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已断六品。更须欲界一度受生。故云一来也。思惑。谓触念生心也。佛呼须菩提而再诘之曰。声闻乘二果名斯陀含。证此果者。其心以为我今已得斯陀含果否。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初果之人。且不作得果之念。况等而上之哉。故亦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

  言斯陀含所以不存得果之念者何哉。盖斯陀含虽有往来之名。而心无往来之相。是以名为斯陀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那。音罗。下同。

  ○阿那含。华言不来。此人于欲界九品思惑断尽。不来欲界受生。故云不来也。佛又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声闻乘三果名阿那含。证是果者。其心以为我今已得阿那含果否。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阿那含亦不存得果之念。故仍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

  言阿那含所以不存得果之念者何哉。盖其名虽谓为不来。而心且无不来之相。是以名为阿那含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

  阿罗汉。华言无学。此人于三界烦恼。悉已断尽。究竟真理。无法可学。故云无学。又阿罗汉将入佛乘。故不言果而言道也。佛又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声闻乘四果名阿罗汉。证是果者。其亦以为我今已得阿罗汉道否。

  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阿罗汉烦恼断尽。岂更存得道之念。故仍以不也答之。

  何以故。寔无有法名阿罗汉。

  言阿罗汉所以不存得道之念者何哉。盖阿罗汉固得无相之法。然寔无得法之心。而名之为阿罗汉也。

  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白佛而言。若阿罗汉心作是念。谓我已得阿罗汉正道。则其心已著相。既着得道之相。即亦犹着我人等四相也。又何云阿罗汉哉。

  世尊。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三昧。华言正受犹云妙理也。须菩提复以自己所得。印证于佛。故称世尊而言。佛见我与物无诤。而称我为已得无诤三昧。于人中最为第一可贵。是第一等能脱离五欲之阿罗汉也。盖非离欲无诤。亦不能进道矣。

  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然佛虽称我为离欲阿罗汉。我寔未尝作是念。而云我是离欲阿罗汉也。

  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行。音恨。

  ○阿兰那。华言无诤。须菩提复称世尊而言。我若曾作此念。而云我得阿罗汉道者。世尊便不说须菩提。是喜好无诤之行者矣。

  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无所行之行。如字。

  ○无所行。行所无事也。言佛所以称须菩提得无诤三昧者。以须菩提虽有修证。寔亦行所无事耳。故佛说我是喜好无诤之行者。然我寔无喜好之心存于中也。

  ○庄严净土分第十

  法以无得为得。心以无住为住。清净自然。并不著相执有。此为庄严自心净土。非若设像。供养之为庄严也。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

  佛欲以己之往事示人。使之坚信。故告须菩提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

  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

  此如来。佛自谓也。然灯佛释迦之师也。言如我昔日在本师处。闻法顿证。其时本师果有秘法授我。而真有所得乎。

  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佛佛相传。虽有得法之名。然皆自修自度。非有秘法与人。不假修为。便堪证果。故即以不也答之。

  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寔无所得。

  言佛昔在本师处。虽云得法。其寔得无所得耳。

  ○。

  须菩提。于意云何。菩萨庄严佛土不。

  土。读作杜。盖东西异音耳佛又恐人不求见性。专以造寺塑像种种装饰而为庄严。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汝意以为何如耶。诸菩萨曾以外相庄严。而为庄严佛土否。

  不也。世尊。

  须菩提以诸菩萨。决不以外相庄严而为庄严自心佛土。故以不也答之。

  何云故。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夫我所谓菩萨不事外相庄严者。何故哉盖庄严佛土者。非有庄严之迹。乃各自净其心。是则名之为庄严耳。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

  佛以须菩提所言庄严之意。深契其旨。故即是之而又呼之曰。须知诸菩萨及大菩萨等。应以所云如是之法而生其清净之心。清净心者。谓心不起丝毫杂念也。生字尤为要妙。佛恐学人但求心净。一向沉空守寂。宛如槁木死灰。则又落偏枯。而非中道。故特云生清净心。便觉活泼泼地。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言菩萨之心。既不宜落空。亦不宜附物。虽曰生心。不当于六尘上有所粘着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盖不惟不应于尘境上生心。即一切境缘。均不应有所粘着。此为无住生心之妙法耳。我佛教人。如此入细。千古传心妙诀。无逾于此。可谓要言不烦。宜乎六祖一闻此语。便尔悟入。吾辈可弗勉诸。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须弥山高出天外。间隔四天下。其大无比。故称山王。佛欲人自见法身之大。故设辞以问须菩提曰。假如有人。其色身如须弥山王之大。汝意以为何如。是人之身。亦曾为大否。

  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知佛问意。而言若以色身而论。则如须弥之身。可云甚大矣。然所谓大者。何故哉是特以色身言之耳。若佛所谓法身者。广大如虚空。非有相。非无相。非色身之身。故云非身。是则可名为大身耳。岂区区色身之比哉。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谓以七宝行施。固虽甚多。但享世间顽福。其福有量。若持经化导。终至成道。永享无为真福。其福转胜也。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佛又申言持说。之获福。胜于宝施。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假如以恒河中所有之沙数。一沙复作一恒河。汝意以为此沙数恒河之沙曾为多否。此极言其无量也。恒河。西域河名。周四十里。其沙甚细。佛每于此说法。故欲言多。辄取河沙以为喻。宁犹曾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恒沙之多。何可数计。故以甚多答之。

  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言但计一河沙数之恒河。其多且已无数。何况众河之沙而能计其数哉。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佛以须菩提。言众恒河沙之多。不可数计。故呼之曰。我今以真实之言告汝。设有善信男女于此。以七宝布满尔顷所谓众河沙数之大千世界。以为布施其所得福。曾为多否。第八分中曾言大千世界宝施。不及持说之福。今复言众河沙数之大千世界宝施。则其多尤难计量。而获福亦更无穷矣。佛屡设喻。极显持说之胜耳。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设有如许宝施。获福岂有限量。故以甚多答之。

  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授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佛以宝施获福。终不及持说之胜。故告须菩提曰。若有善信男女。受持此经中章句。乃至仅持四句偈等。且与人解说。使之信受。此人所得福德。已超胜于前宝施之福德矣。夫持说之殊胜若此。人胡不勉而行之。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言持说此经之处。自天人以迄修罗。并皆呵护。是彼等亦知尊重正教也。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

  此承上章。申言持说之胜。不惟获福无量。故复呼须菩提曰。若人随意解说此经之章句。或少而至四句偈者。

  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供养并去声。

  ○阿修罗有四种。一属天趣。能与帝释争衡。一属人趣。一属鬼趣一属畜生趣藏佛舍利之处为塔。奉佛形像之处为庙。言持说此经之人之处所有诸世间中。若天。若人。若修罗等。皆当恭敬供养。如奉佛之塔庙焉。盖彼等之所供养者。以此无上希有之法。难见难逢。故猝遇之。而生钦敬也。

  何况有人。尽能受持读诵。

  对文曰读背文曰诵。夫随说经中章句者。天人且如许尊重。况复有人而能持诵全经。其为崇奉。又当何如耶。

  须菩提。当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

  是人既能持诵全经。必能研求厥旨。自可由之入道。佛故呼须菩提曰。汝当知此持经之人。以信受此经之故。必能成就夫最尊最上。第一等。世间所少有之妙法。而功不唐捐焉。顾不伟哉。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若尊重弟子。

  言若此经所在之处。虽无佛而即为有佛。若持诵此经之人即为所应尊重之大弟子焉。其为尊重何如耶。则此经之殊胜诚非浅鲜。见闻之者可不敬信受持。以期证悟哉。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言此经之殊胜。既得闻之。自当敬信受持。然受持而不知如是生心之法。不免入于歧途。故云如法受持也。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是时须菩提闻佛说此经之胜妙。因不禁欣喜而白佛云。世尊。当以何名名此经。我等得闻此经。自当信受奉持。而奉持之法。未审云何。

  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佛以须菩提请问经名。及受持之法得其要领。故告之曰。是经名之为金刚般若波罗蜜。以喻若具坚刚之志以修行。则智慧自生。乘此智慧。直达涅槃彼岸。所以命此名者。欲令汝等顾名思义当秉此义而奉持。之则庶乎几矣。

  所以者何。须菩提。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

  佛所说经。处处不落实迹。是其心法要妙。如上说奉持之法。又恐人著相生执便非中道了义故急折之曰。我之所以教汝等奉持之法者何哉。须菩提当知。佛说般若波罗蜜之旨。但得心知即是。并非教人常着一般若波罗蜜之见于胸中也。此意最宜辨明。所谓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佛欲广离。相之意。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如来常为汝等说法。果有实法与人否。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闻佛问辞。审知说法者。无法可说之义。故即白佛云。世尊。如来虽云说法。其实说无所说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

  此如来欲人知尘界色身。均皆幻妄不实。虽复美大与真性中总无关涉。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若大千世界中所有微尘。其数曾为多否。夫世界微尘。岂有限量。佛盖取以喻人妄念之多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大千世界微尘多不可量。故以甚多答之。

  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

  须菩提既答佛微尘甚多之语。佛又呼其名曰。是诸微尘。佛皆不着微尘之相。尘本与我无涉。故说为非微尘。然尘相宛然。是亦名之为微尘而已。盖喻妄。念虽多。若不起心随之。则妄念亦不能为碍矣。

  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盖自佛而观。不惟尘埃微物为幻妄即大而世界。亦是人心一念造成劫火烧时。终须坏灭。故云如来说世界。亦不着世界之相。即非世界矣。然世界宛然。是亦名之为世界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

  佛又呼须菩提曰于汝意以为何如耶。如来色身。有三十二种相好。见此相者。可云真见如来否。盖言如来色身。虽复种种相好。亦属幻妄故不当以此见如来也。筏喻经云。三十二相者。一身清净。二身端直持重进止如象王。三身不倾动。四客仪备。五骨际如钩锁。六毛孔出异香。七身边光一丈。八光照身而行。九顶有肉髻。十发长好。十一。发青绀色不乱。十二。面俱满足如满月。十三。眉如初月。十四。眉间白毫相。十五。眼修广。十六。鼻高不露孔。十七。耳轮辐相。垂成。十八。颊辅如狮子。十九。口出无上香。二十。舌广长薄。二十一。一音报众声。二十二。两手过膝。二十三。膝骨坚圆。二十四。足下千辐轮相。二十五。行时足离地四寸。印文现。二十六。行步如鹅王。二十七。住处安无能动。二十八。威镇一切。二十九。说法不著相。三十。等视众生三十一。随众生意。和悦与语。三十二。一切恶心。众生。见即和悦。此皆奇相也。他说互有异同。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须菩提悟无相之旨。闻佛问辞。即以不也。答之而言。寔不可仅以三十二。相而见如来也。

  何以故。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夫不可仅以色身见佛者何哉。以如来所说三十二相者。乃色身幻相。而非法身真相。是特名之为三十二相也。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

  佛前言宝施虽多。不及持经功德。盖宝施者。外财也获福尚有限量。今言善男女等。更以恒沙身命而为布施。此为内财人所难舍。则其获福。尤无量矣。盖设喻重重。极显持说之殊胜也。大慈悲语。曷可忽诸。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授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

  言以身命布施。其获福固远胜宝施者矣。然若有人。而能受持此经中章句。或少而仅持四句偈等。既自行持。又复宣说化导。则自他俱利。顿阶证悟。其所获福较命施者而甚多矣。非殊胜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言行人于一切处。而离诸幻相则真性寂然。灭尽诸有。斯心体圆明。永臻常定矣。

  尔时须菩提。闻说是经。深解义趣。涕泪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解。音懈。后同。

  ○解。犹悟也。是时须菩提闻佛说此经。反覆明辨。深悟此中妙义。既伤闻法之迟。暮犹幸至道之亲承。正如浪子还乡。重瞻慈父。衣珠故在。客作徒劳。回思苦海无边。浮沉长劫。故不觉涕泗横流。顿生悲感而白于佛。叹言举世所少有者。我世尊也。

  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我从昔来。所得慧眼。未曾得闻如是之经。

  曾。音层。

  ○言佛说。如是极深妙之经典。我虽从昔日以来。已得慧眼。能观天上及界外。无不了然。然终未尝得闻佛今所说如是之经。为极深而最简。又何幸而得闻之哉。

  世尊。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须菩提言以如是之深经。自既闻之矣。又称世尊而言。若更有人。得闻是经。深信不疑。心常。清净。即能生夫寔相。寔相者。无相也。

  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

  言是人既心生寔相。吾知其必证菩提妙果。而可云成就第一。等最希有之功德焉。

  世尊。是实相者。则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寔相。

  此须菩提解说寔相之义。故称世尊而言。实相即是非相。以明真空无相。非一切色相之谓。是则如来说名寔相也。

  世尊我今得闻如是经典。信解受持。不足为难。

  须菩提虑后之修行者。去佛渐远正法难闻。故复称世尊而言。我今亲承佛训。得闻此经。又得佛详加剖晰。毫无疑滞。则我之信解受持。自不为难矣。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是人则为第一希有。

  五百岁。说现前。言若于将来之世。最后五百岁中。若有众生。于本所不闻者。以有缘故。忽闻此经。而能信解受持。不滋疑惧。当知是人。夙根深厚。便为第一希有之人矣。

  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谓是人为第一希有者何哉。盖了悟。此经深生信解。便明无相之旨。则其心必无我人等四相也。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所以谓是人悟无相者何哉若有我相之见即非真知寔相矣既知我相非相则人相等三。亦非寔相也明矣。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夫以我人等为非相者何哉。盖行人贵见相而离相。若不着诸相。是人虽未证佛果。终当成就。是即可名之为诸佛矣。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

  佛以须菩提所言。深合经旨。故告之曰。如是如是。所以深许之也。

  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言若更有人而得闻是经。其心不惊怖不畏惧者。则其解行甚深。迥超侪辈。是人殊为世间所希有者矣。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密。即非第一波罗密。是名第一波罗密。

  波罗密有六种。谓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般若解脱。第一波罗密。即般若也。以此经正说般若。故称第一。佛言我云是人为希有者何哉。盖大乘正法。决非小根器人所能承载须菩提当知。离诸名相者。不惟我人等相为应离。乃至如来所说第一波罗密法。究系说无所说则亦非波罗密矣。但如来说法炽然。何尝缄默。既为人说此波罗密法。是即名之为第一波罗密耳。

  须菩提。忍辱波罗密。如来说非忍辱波罗密。

  佛以般若波罗密。既不可以相求之。则诸波罗密。皆不应有所取执也明矣。然诸波罗密中。惟忍辱为最难。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忍辱波罗密。如来亦不以难行之故而生著相也。

  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

  此如来以己昔行忍辱之行。以证之也。言我所谓。不着忍辱之相者何哉。如我昔日曾受歌利王割截身体。此为人所难忍者也。而我能忍之。歌利。华言极恶。佛于宿世作仙人时。修忍辱行。山中宴坐。遇歌利王出游。王时方憩息醒而不见左右宫女。入山见众女。围绕仙人礼拜。王大怒曰。何以姿情观我女色。仙人曰。我不贪女色。王曰。云何见色不贪。仙人曰。持戒。王曰。何名持戒。仙人曰。忍辱即是王乃用刀割仙人身。问曰。痛否。仙曰。不痛王即节节支解之。问曰。还嗔恨否。仙曰。我尚非有。何有嗔恨。时四天王大怒雨石以警之王乃止。歌利王。即后之憍陈如。佛初成道时所度者也。

  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言我尔时虽行此难行之事。然自我视之。如以汤沃雪。与心性无与。盖缘胸中无四相之见存焉耳。

  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盖我之所能忍辱者何哉。缘空无我相故耳。若于支解肢节时。而心有我人等相。则必不能忍受而生嗔恨矣。嗔。怒声也。

  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又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我念过去之世。于五百世前已曾作忍辱仙人。行忍辱行。我于彼时。即无四相之见。以明修此苦行。非止一世。寔欲勉人勿以难忍之行。而遂生嗔恨。致令修不能成也。盖六波罗密。惟此为难。此能顺受。余即易为。佛故于此特言之。

  是故。须菩提。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言以是故须菩提当知。菩萨之人。其心应离一切色相。而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庶与斯道。方有相应分。

  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言发此无上道心者。设遇六尘境界。皆不宜住心生执。然百物不思。心易昏沉。故应不住境缘。而心地仍要清明。斯为要诀。若心忽缘外物。便非住心正轨。即为非所住而住矣。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

  是以佛说菩萨之心。一切无住。虽行布施。而不住色相。是为行所无事。不自居功。亦不望报也。

  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

  须菩提当知菩萨行施。虽不生取着。然普愿众生。离苦得乐使之获益。乃合菩萨法式。但其心惟任自然不假勉强。方为如是行施耳。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盖自佛眼而观。凡一切色相。皆属幻妄不寔。故云非相。及观一切众生。与我同体。何分彼此。故云非众生。盖佛心平等。非若众生之偏私自好。利欲薰心。此生佛之所以异也。

  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须菩提。当知我说此经。汝等切勿疑议。佛戒妄语。的系诚言。故云真寔语。如寔而非欺诳之语。不异语者如来说法。始终如是也。佛语每多重复。缘人骤闻正论信心为难。故不惜申说再三。以诱掖奖劝之也。我佛大慈。能毋感发。

  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须菩提我今为汝等说。此法。皆我所昔。得汝等不得以此法为寔。而生执着。亦不得以此法为虚。而怠行持。惟以如是之心。而学如是之法。斯可矣。

  须菩提。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

  须菩提。菩萨之人。固不应住相行施矣。然设云我此布施。是为如法。则为住法行施而生法相。便如人处暗中。惟见黑暗。他无所见也。

  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种上声。

  ○若菩萨之心。不住于法而行施者。则如有目之人。又有日光照耀种种色相。悉皆明了。此所以不应住相而行施也。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

  佛屡言持经功德之胜以励人。故呼须菩提曰。后来世中。若有善信男女。能持诵此经者。其善根为不浅矣。

  则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

  言持诵此经之人我以佛之智慧。尽能知见是人。或久或暂。必得成就无限量。无边际。之大功德焉。盖遵信行持。功无虚弃。终至证果而后已。谓非大功德乎。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言持经功德之胜。远超于恒沙身命布施。况行之较易。而收功甚钜。人胡不自勉。而坐失此胜方便哉。

  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复以恒河沙等身布施。后日分。亦以恒河沙等身布施。

  分去声。

  ○初日分。寅卯辰时也。中日分。巳午未时也。后日分。申酉戌时也。此如来更设喻。以极显持说之胜也。故呼须菩提曰。若有善信男女于此。每日三时。而皆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者。则视宝施功德不可以同年而语者矣。

  如是无量百千万亿劫。以身布施。

  言是人每日三时。而以恒河沙命布施。复经无量长劫。则所施身命。不可计量。而获福亦更无量矣。此固必无之事。即使有之。终属有为法。徒享世间顽福。与心性毫无交涉。故下文复显持说之胜。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

  言彼命施者。获福固无量矣。然若有人而得闻此经。信心不疑。则虽未行持。而所得福德。已超胜于彼矣。

  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

  夫闻经生信。已胜身命布施。况复钞写持诵。又为人解说者乎。则其获福之多。自不待言矣。

  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

  要。平声。

  ○要。约也。言约而言之。此经寔有不可以心思计议。不可以秤称斗量。有如是之无边功德焉。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

  然如来此经为发心求大乘法者所说为求最上乘者而说。非为下劣凡夫而说也。盖其根行浅薄。纵闻胜法难发信心。所谓下士闻道大笑之。良可叹也。

  若有人能受持读诵。广为人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称。无有边。不可思议功德。

  若更有人。能持诵此经。遍为人解说。而化导之。我皆知见是人。必能成就难称量。无边际。不可思议之功德焉。盖极形其莫可比数也。

  如是人等。则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荷。去声。

  ○荷。负也。言此持说之人。即为负荷担当如来无上正法者矣。

  何以故。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则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

  所谓持说之人。即为能荷如来正法者。何哉。须菩提当知。若乐小乘法者。则于人我等见。成敌两立。是则四相炽然。而于此甚深经典。反生疑谤。既不能信受行持。自不堪为人解说。良以己眼不明。遂至误入岐途。而失此胜妙功德耳。

  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

  须菩提当知。若乐小法者。于此无上正法既不能行持获益矣。设有大心众生。正信坚固。随其所在之处。苟有此经则经之所在。彼一切世间天人以迄修罗。皆应恭敬供养者矣。

  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

  叶即花字。

  ○言此经所在之处。虽非塔而即为是塔。若天人修罗。见于此处。便皆尊重恭敬。礼拜而围绕之。且以名华异香。布散其处其为尊异。又何如耶。盖佛菩萨说法之处。常有天人散华其上。以示䖍洁。故云。

  金刚经易解卷上


卍新续藏第 25 册 No. 0510 金刚经易解

金刚经易解卷下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言持诵此经之人。虽宿世罪孽重大。由经力故。即能消灭而证道果。讵不重哉。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

  此佛显经能灭罪。愈见力用之大。故承上章之意。而复告须菩提曰。若善男女等。能持诵此经者宜为天人钦敬矣。乃或反为人轻贱者何哉。良以是人先世。曾作恶孽。应招恶果。倘非今世闻经生信。赖此持诵功德。作一大转机。便应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中。岂仅为人轻贱而已哉。

  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是人以今世为人轻贱之故。其前生所作罪孽。冥中即为之消除灭尽。且不惟灭罪。又能得证无上觉法。则此经之功力。岂浅鲜哉。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

  他音拖。

  ○阿僧祇华言无量。那由他。华言一万万。佛又引己昔供佛功德。以证持经之胜。故呼须菩提曰。我记过去之世经无量长劫。于本师然灯古佛已前。得遇无数诸佛。我皆供养奉事。断无空过而不供奉者。其为功德固亦多矣。

  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承上而言事佛之功德虽多。然若有人于末劫世。信根愈薄。经道渐灭之时。能持诵此经。则可期证悟。而所得功德。以我供养诸佛之功德视之。虽百千万亿分。终不能及其一分。乃至无可比数之分数。亦不能及其一分也。极言持诵功德之多。非他功德所能仿佛也。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

  佛呼须菩提曰。我顷所言持经功德第略言之耳。若善男女等。于末世时。有能持诵此经者。其所得功德。我若如寔而言者。或人不明此中道理。骤闻斯语。其心必惊骇狂惑。反增迷乱。而狐疑不信焉。所谓可为知者道难与俗人言也狐疑者狐性善疑。冬日渡河。行于冰上。但恐冰薄没水。先往河边听水无声。往返数四。然后乃渡故曰狐疑。

  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

  佛既历言此经之胜。因复呼须菩提曰汝当知此经妙义无穷。非浅根智人。所能测识彼持诵者即得善果。福报若谤毁者。必得恶果业报。其为果报。皆不可以心思而计议者焉。可以慎诸。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言大乘正法。无得无说。乃为究竟。又岂有我人等相。而为正法哉。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是时须菩提以在会听法之人。及后之求道者。于佛说住心降妄之法。恐未尽明了。故复白佛曰。善男女等。若发求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其真心应如何住着。妄心起时。如何降伏。此乃一经之要。故不惮烦?。再申问答。欲使群疑尽释。无碍修途而慈悲普度之心。亦可见矣。

  佛告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

  此佛以志求大乘者。须发大心。故告须菩提曰。善男女等发无上道心者常生如是之心。而度脱一切众生此即降住之法也。盖二乘之人。惟求自度悲心不普。志求大乘者。自虽未度。先须度人是为菩萨发心。

  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寔灭度者。

  言善男女等。虽已度脱一切众生。则愿非虚设。而其心乃不自居功。并不见有一众生为我灭度者。此为如是生心。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

  夫彼度生而不以众生之为我度者。何哉须菩提当知。若菩萨存一度生之念则有我人等四相而即非大乘菩萨矣。

  所以者何须菩提。寔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所谓菩萨度生而不执相者何哉。须菩提当知。此无上正法。寔无有生法执而能发无上觉心者。盖执相求道终难成就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于然灯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

  佛欲人谛信法无得心。故又引己事以质须菩提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我昔于然灯佛所。曾为有法以证得无上道否。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佛于然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因佛问而知法由自悟。无法可使之然。故即以不也答之。而称世尊曰。如我解悟佛所说意我佛于然灯佛所寔无有法能得此无上觉法者。良由自悟耳。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以须菩提答辞深契其旨。故丞是之。而又呼之曰。我昔于本师处。虽云得法。亦乃得无所得。非有别法而为得无上觉也。

  须菩提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汝念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授记者。授与预记。将来得果也。释迦。华言能仁。牟尼。华言寂灭。寂灭为体。即是如字。能仁为用。即是来字。佛呼须菩提曰。我昔若有别法而能得无上觉者我本师即不与我受记。而云汝于来生。当得成佛。号曰释迦牟尼。盖惟受记者。可见授受之间。得无所得。非有秘传也。若有丝毫作为。决非大乘正法矣。

  以实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灯佛与我授记。作是言。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夫以我寔无别法而成无上觉之故。是以本师与我授记而言曰。汝于来世。必当成佛。而号释迦牟尼焉。

  何以故。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昔本师以我佛号为释迦牟尼者。何故哉盖释迦牟尼四字。义亦譒如来。而如来者。即诸法如如。自然之意。人胡不顾名而思义哉。

  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寔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言人若以我承师授记。皆云得法。因言我真得无上觉法者须菩提。当知我之所得。不过自心明了。仅有得法之名。寔无得法之迹。是故名之为得无上觉也。

  须菩提。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寔无虚。

  须菩提。当知我得无上觉法。于此中问。非有寔迹而真为有得。亦非虚语而绝无所得。盖此中道理。明者方知。言有言无。总成戏论。

  是故。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须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是以如来为汝等所说一切法语。虽无定向。然皆应机设施。引人入胜。则所说者。无非佛法。须菩提当知我之教人。所言一切诸法。不过随其根器而导之虽一音异演闻解各殊。寔无二致。非比一切凡外之法。各有差殊。但以方便演说种种譬喻。是故名之为一切法也。

  须菩提。譬如人身长大。

  此如来更示离相之意。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假如我所说人身如须弥者。其身长大否耶。

  须菩提言。世尊。如来说人身长大则为非大身。是名大身。

  须菩提知佛问意。故称世尊而言曰。我如来所说人身长大者。乃色身之大。终属幻妄不寔。非若法身。常存不坏。故虽大而为非大身。然色相宛然。是则名之为大身耳。

  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

  佛以须菩提所言大身之意。深契其旨。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菩萨之人。虽志在度生。亦当如视大身之虚妄。而不存度生之见。若作是言。而云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其心为有生可度。便成执相。是则不得名为菩萨矣。

  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所谓著相度生。不名菩萨者何哉。须菩提。当知菩萨之人。虽有修证。而不执法相。是则名之为菩萨也。

  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是以我常为汝等说。一切佛法。皆应遣着。而不存人我等见。方为正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夫菩萨度生。既不应执相。则庄严亦不应著相也。须菩提当知。若菩萨而云我当庄严佛土者。是即不得名为菩萨矣。盖庄严净土者。乃自净其心。不生执相。斯为庄严自心佛土。若着意庄严。与夫建立塔庙。种种装饰。皆不得谓之庄严也。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所谓著相严之非者何哉。盖我所说庄严佛土者。但有庄严之名不存庄严之迹。是即名之为庄严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须菩提当知。度生为利他。庄严为自利。菩萨之人。既能自他俱利。而不执相矣。然大患莫若于有身。世间众生。皆因心存我见。遂生出种种妄执。不能脱离。是有我累之也。若菩萨能遣着我执。人我一如。即为通达无我法者。我说是人。可名之为真菩萨矣。盖求道之人。要人欲净尽。斯天理流行。若有丝毫挂碍。即难期开悟矣。有心斯道者。先须无我。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言如来大慈。等观一切。不存私己之心。不作轻人之见。至公无私。故得证穷法界。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

  如来所证。五眼六通。迥超侪辈。虽菩萨亦不能究其极。而其所以然者。第以平等心。而行普度行耳。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汝意以为何如耶。如来色身。有肉眼否。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以如来色身现在。故即是之。而云如来有肉眼。但如来肉眼。虽若无异于人。寔不异而异耳。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佛复问须菩提而言。如来有天眼否。须菩提以佛五眼具足。故以有天眼答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历问诸眼。须菩提皆答无异辞。就所见而言耳。若佛五眼观照之境。则非须菩提所能知矣。华严经云。五眼者。肉眼见一切色。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慧眼见众生诸根境界。法眼见一切法相寔相。佛眼见如来十力。又古德偈云。天眼通非碍。肉眼碍非通。慧眼惟观俗。法眼了知空。佛眼如千日。照异体还同。此之五眼。通该十界。而优劣有殊。若如来五眼。则皆佛眼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佛欲设喻众生妄心之多。故先以恒沙诘须菩提曰。如恒河中所有之沙。佛亦云是沙否。须菩提以沙见无异。故即是之而云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寗为多不。

  此佛以世界喻妄心之多也。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汝意以为一恒河中所有之沙数。一沙复作一恒河。设佛世界如众恒河沙数之多。亦曾为多否。

  甚多。世尊。

  须菩提以恒沙世界。且多不可量。况众恒河沙之佛世界乎。故以甚多答之。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佛以须菩提既答世界甚多之语。故复告之曰。尔知佛世界如众恒沙之为多矣。抑知尔国土中众生之妄心。更为多否。夫一人之妄心既尔。众人之妄心无穷。尤为不可数计。但彼等虽具若干种心。我以佛眼观之。悉皆知见。盖众心虽多。无非妄耳。

  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所谓众生诸心。我能悉知者何哉。盖我说彼等诸心。无非私妄。皆不得为真如之心。然真妄皆出于一心。是亦名之为心耳。

  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得。

  夫我所谓众心非心者何哉。须菩提。当知真妄虽殊。总不出过去。现在。未来。三种心量。然过去心已过随灭。现在心念念迁谢。未来心尚属未至。当从何处觅心耶。奈众生不知此理随逐妄念。变幻流转。以故心念之多。无有穷极。是为生灭法。若任念起。心不随之。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纵有三心万念。不能为碍矣。思之。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言佛心平等。遍法界中。无不流通度化。若以宝施福德。而入无相之心。则三轮体空。此法界之所以通化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

  此佛又举宝施获福。转眼成空。且与心性总无交涉。欲勉人人修途也。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汝意以为何如耶。若人满大千世界七宝而为施者。是人以宝施因缘。其得福曾为多否。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须菩提以世间福报计之。则此人以宝施之多。其得福固应无量矣。故以甚多答之。

  须菩提。若福德有寔。如来不说得福德多。

  佛以宝施获福虽多。于心性毫无关涉。故呼须菩提曰。此宝施福德。终成幻妄。若于心性寔有所济。则如来不谓之得福多矣。盖宝施之福。仅得世间福报耳。修行人所不取。

  以福德无故。如来说得福德多。

  缘以宝施福德于心地工夫。毫无寔济。是以如来仅谓之得福多也。然福报虽多。终有穷竭。则区区享受。又何足云。佛盖勉以勤修出世功德。毋徒种世间福德也。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言人欲见佛时。须离色相求之。若见自性如来。方为真见。不当于色相而求真佛也。

  须菩提。于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见不。

  佛恐人昧于自心即佛。自心是佛之语。而于色相上觅佛。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中以为何如耶。人若欲见佛。可仅于其足诸相之色而见之否。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须菩提闻佛问辞。而知色身觅佛非法身真佛。故以不也答之。而言欲见如来。不当仅以具足色身而见之也。

  何以故。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所谓不可以色身见佛者何哉。盖如来所云。具足色身。即非可仅以色身而云见佛也。别有法身存焉。但今色相宛然。是亦名之为具足色身而已。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诸相见不。

  佛又恐人以见佛相好。即云见佛。故又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于汝意以为何如耶。如来色身。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具足诸相。见此相者。名见佛否。

  不也。世尊。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须菩提以见佛相好。不名真见。故仍以不也答之。而言欲见如来。不当仅以具足诸相见之也。

  何以故。如来说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诸相具足。

  夫不可以诸相见佛者何哉。诚以如来所说诸相具足者。系色身佛。非法相之具足也。然身相具在。是亦名之为诸相具足而已。此言欲见佛者。不当向外驰求。须寻自己法身真佛。方名真见。若但见佛相好。于己无益。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言如来说法。说而无说。总无寔法与人。闻之者。不当仅记言说。自无心解。以塞悟门也。

  须菩提。汝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有所说法。莫作是念。

  佛恐人仅记佛语。不事参求。如圣门学者。多以言语观圣人。故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我常向汝等说法。乃欲汝等解悟也。若既解悟。法亦应舍。汝慎勿谓如来曾作是念。而云我今当以何等法语。说与汝等。使汝等服膺弗失。我初寔无此念。汝等切勿作此见解。盖法因人设。但随地解说。非有一定成规。而为说法也。

  何以故。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所谓汝莫作如来说法之念者。何哉。盖人若言如来有何定法说与人者。此人便为谤佛。以其未能解我所说法之故也。

  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须菩提。当知说法者。初无定法可说。不过随在去其粘着。是即名之为说法耳。又佛说法四十九年。未曾道着一字。随说随扫。不落寔迹。是谓说无可说。

  尔时慧命须菩提。白佛言。

  是时须菩提。闻佛说此经。去其疑滞。解证甚深。上堪绍佛心宗。续佛智慧。下能开示众生。顿超生死。故称慧命。又道法集于厥躬。寔众生之慧命也。

  世尊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

  须菩提以自发信解。得闻妙法。故称世尊而言。颇能有众生。于未来之世。去佛渐远。而得闻此法。能生信受之心否。盖逆知后来众生。鲜能发正信之心也。

  佛言。须菩提。彼非众生。非不众生。

  佛因须菩提之问。而言未来众生。骤闻此法。固未必尽能信受。然必有大心众生。忽闻正法。便发信心。勤修解证。但此众生者。寔非等闲之人然现处众生之中。则又不得谓之非众生也。

  何以故。须菩提众生众生者。如来说非众生。是名众生。

  所谓众生非不众生者何哉。盖称彼信心众生为众生者。寔则我说此人为非众生矣。盖其既发信心。自能修行证果。但现未离侪类。是亦名之为众生耳。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言学佛者。虽有得法之名。寔无得法之迹。盖法无可说。则亦得无所得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

  须菩提既悟无得无说之旨。而复设此问者。恐在会及后之闻者。尚滋疑议。故白佛而称世尊云。我佛在本师处。所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法。寔为得无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以须菩提问意。深合无得无说之旨。故亟是之而又呼之曰。我昔于此无上正法。乃至毫发之间。并不存有所得心。亦无所得之迹。但寔有所证。是特名之为无上正法耳。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言菩提正法。一切平等。不生分别。自得证悟。是以清净心而行善也。

  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佛承上章而告须菩提曰。此菩提正法。一切平等。并无高下。依此而修。是即名之为无上正觉之法矣。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谓是法平等者。以不存人我等见。不生分别。如是而勤修一切大乘正善之法。即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法矣。

  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佛以顷言修诸善法之语。又恐人心存取舍之见。故呼须菩提曰。所谓善法者。如来非教人以善法。而执持不舍之谓。盖虽奉行众善。而其心若行所无事。是则可名为修善法者矣。佛所说法。都无所著。往往如是。学者能体此意以修。则庶乎几矣。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言受持此经者。其福德智慧。无可比论也。盖行持精进。终至证果。永享法乐。其福智讵有涯哉。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

  一小世界。有一须弥。大千世界。则有百万须弥矣。须弥为众山之长。故称山王。佛呼须菩提曰。若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以七宝堆积。亦若如是之多。设若有人。以此而持用布施。则其福德。应无量矣。

  若人以此般若波罗密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言宝施之福。固无量矣。然若有人。持诵此经。虽至仅持四句偈。而复为人解说者。视彼宝施福德。纵百千万分。以至无可数说之分。终不能及此持说之一分也。宝施福德。不及持说。佛屡言者。良以钝根众生。信心难发。我佛大慈。故不惜叮咛数四。以启发之。普度之心。益滋切矣。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言如来虽化度群生。而不见有生之可度。是无我人等相也。故云化无所化。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

  佛又恐人以如来愿存普度。遂疑为有意之为。故呼须菩提曰。于汝意以为何如耶。汝等慎毋谓如来随类度生。即心存是念。而云我当度尽众生。须菩提。当知如来度生。不见有生为我所度。汝切莫作是念。而云如来有意度生也。

  何以故。寔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

  所谓汝莫作是念者。何故哉。盖如来说法度生。亦惟令自修自度。而我不与焉。是则非寔有众生为如来度者。若见有生为如来所度。则既见有生即见有我。我人生寿。四相宛然。既有四相。则亦不得谓之如来矣。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佛以顷说如来无我之见。恐人疑。佛说法时。亦有尔我之称。故呼须菩提曰。如来常时。为汝等说法。所称有我者。系泛指人我之辞。非确有我见也。乃凡夫不悟。遂为寔有真我。我见既生。则人等诸相炽然俱生。因而真性日漓。去道愈远。我见害之也。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

  须菩提当知。彼凡夫者。在如来等观一切。亦不以凡夫视之。况能回心向道。则初发心时。便成正觉。尚得以凡夫目之哉。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言法身乃非相之相。迥出有无。非若色身。可执相而求。若以色相觅佛。则失之矣。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佛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人可即以三十二相好而观如来否。佛前已设此问。今复申问者。恐人疑心未尽。欲因须菩提之答。以释群疑也。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以佛先问色相见佛之语。曾答以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矣。然如来色相现在。彼欲瞻仰金容者。未尝不即此而观之。揆其答意。特谓观望之观。非谓观心觅佛之观也。故云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答意。佛固知之。但恐人仍著相求佛。而不觅法身。亦复何益。故又折之曰。若以相好观如来者。则轮王所修福德。亦具三十二相。即可谓之如来矣。转轮王。掌管四天下者。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领解佛旨。故称世尊而言。如我解佛顷所说义。自不当以三十二相而观如来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是时世尊以须菩提既答离相观佛之语。乃系以偈辞。引申其说曰。若人于睹色闻声中。欲求见我者。则为邪见。而行邪道矣。尚得见如来哉。盖色声觅佛。愈觅愈离。故中庸亦以声臭俱无为至也。但声臭俱无时。是何景象。有识之者否。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言佛以此经一往破相。恐成断灭。故于此揭明并不离相。以见真空不空。非竟断灭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以此经一往破相。而前分又折须菩提相好观佛之语。特恐人不悟其旨。即落空亡。而成断灭。故于此呼须菩提而告之曰。汝勿以我说离相之故。遂成断灭之见。便谓如来并不以具足相。而得无上正等正觉之法也。惟当一切不着。一切不离。方为中道。尝见别本。有将如来不以具足相故。两句中不字删去者。盖谓此经以破相为宗。不当于此又说有相。自相拂戾。不知如来说法不偏不倚。不落有无。亦不废有。无方成圆义。若将此处不字删去。则全经但说空义。无不空义。便堕偏枯。且与下文不说断灭相语。不相呼应。故此一字。寔全经之关键。可妄删乎。附辨于此。明者自知。

  须菩提。莫作是念。如来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重言之辞也。故呼须菩提而云。汝切莫作是念。谓如来不以具足相而遂成正觉也。

  须菩提。汝若作是念。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莫作是念。

  佛又呼须菩提曰。汝若作此念。则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便说一切诸法。悉皆断灭者矣。汝慎莫作是念。又叮咛之也。

  何以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

  所以教汝莫作此念。而成断见者何哉。盖发此无上正等正觉之心者。于菩提正法。决不说有断灭之相。若法有断灭。又何云无上正法哉。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言菩萨虽修众善。而不存欲受福德之心。惟不贪故。功德转胜也。

  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佛呼须菩提曰。若有菩萨。以恒沙世界之七宝。持作布施。其所得福。固应多矣。以喻无相求道。功德无比也。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若有他菩萨知一切法。从因缘生。缘生无性。无性故无我。无我则诸相都无所著。如是而修必成正觉。原其所以得成者。其得力处。全在一忍字上下手。盖一切无诤。则贪私易去。私去则明。明则觉生而至于道矣。是此菩萨所修见性功德。不远胜于前菩萨所得宝施之功德哉。此晓人以毋贪有漏福报。而不修见性功德也。

  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所谓性修功德。胜宝施者。何哉。须菩提当知。缘此诸菩萨所修持。曾无贪受福德之心。故胜于彼也。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

  须菩提闻佛不受福德之语。便疑为拒而不受之意。故白佛而称世尊曰。菩萨修为。何故不受福德耶。

  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

  佛以须菩提误会不受福德之意。故呼而告之曰。菩萨所作福德。非必拒而不受。但不应心生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也。然惟不生贪着。而受福愈多矣。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言佛法身清净。寂灭无为。无有去来坐卧之相。不当于此而觅如来也。

  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

  此佛重言法身非相。以结之也。故呼须菩提曰。若有人言。如来不可以色相见者。何今来去坐卧。四威仪中。睹佛身相。非即如来在是哉。然此特色身佛。非法身佛也。但睹此相。不求见性。于己何益。我谓是人。终不解我前所说无相之义也。

  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所谓是人不解我说之义者何哉。盖如来者。寔无来去之相。如如而住。故名如来。曷不顾名思义而求正见。乃欲于色相求之。其可哉。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言世界之大。亦属众尘和合而成幻妄不寔。故云尘世乃凡夫不了。以为真寔。是不知一合相之义耳。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于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佛谓世界微尘均属幻妄。恐人以尘界宛然。遂为真寔。故呼须菩提而诘之曰。今之世界。皆众尘和合而成。若有善男女等。以三千大千世界。析为微尘。汝意以为此微尘之数。曾为多否。言执相而求。则尘多无数。盖以微尘喻妄念之多也。人若生心着妄。则妄念愈多。苦任其起灭。而心不随之。则妄念虽多。亦不能为我害矣。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

  须菩提知佛问意。谓若以世界微尘而论。则不胜其多。故以甚多答之。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所谓尘多者何哉。盖众尘幻妄。生灭无常。若以众尘之多而计其寔有者。佛则不说为微尘众多矣。盖众尘虽多。与我无与也。

  所以者何。佛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

  所谓尘非寔有者何哉。盖佛说微尘众多者。并不著有微尘众多之相。但尘相宛然。是亦名为微尘众多而已。

  世尊。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

  须菩提因论微尘之幻妄。并推言世界之非真。故称世尊而言。所谓幻妄不寔者。不独微尘之小为然也。即世界之大。亦是积尘所成。不可便认为真寔不坏。但今世界宛然。是亦名之为世界而已。盖惟真性乃历劫常存。其他有形之物。终有坏时。故云非寔。乃世人不知。率皆认幻成真。遂成倒见。

  何以故。若世界实有者。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所谓世界非真者何哉。若以世界为寔有者。不知其为众尘和合而成。即是一和合之相也。故如来说此一合相。亦不存一合相之见。但既有此相。即亦名之为一合相而已。

  须菩提。一合相者。则是不可说。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

  佛以须菩提所答。深得无相之旨。故复呼而告之曰。所谓一合相者。不惟不当见为真寔。并不容有言说。但世之凡夫。不明此理。遂以尘界为寔有。而心生取着。以致种种尘劳。纷然并起。俨如尘雾障天。而失其清明。但得心不附物。则物不碍人。而清光又大来矣。

  ○知见不生分三十一

  言修行人当净除一切知见。乃至正法。亦不应生心取着。是为知见不生。

  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

  此佛申言离相之说。以结经也。盖相粗而见细。故称见焉。佛呼须菩提曰。若有人言。佛为汝等说法。每称为我人生寿。四者之见。但四见之宜去取。是人恐未能知。须菩提汝意谓云何。是人果能解我所说四见之义否。盖欲因须菩提之答而证之也。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

  须菩提知佛问意。故即以不也答之。而复称世尊曰。我识是人。寔不解如来所说四见之义也。

  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非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是名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所谓是人不解。佛说之义者何哉。盖世尊所说我人生寿之见者。谓是见应舍而不应执。是则名为我人生寿之见耳。

  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佛以须菩提所答。深合问意。故又呼之曰。所谓是见非见者。不惟四见应离。即发无上觉心者。虽云求道。而于一切正法。但当如是而知。如是而见。如是而信心解悟。不生分别于其间。并不生执法之心而成法相焉。如是解见前。

  须菩提。所言法相者。如来说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须菩提当知。所谓法相者。以不应取。执生相。便非法相。若生取执。是名法相矣。

  ○应化非真分三十二

  言佛之出世。乃应以化度众生而来。然特于梦幻人世。教修如幻法门。勿认以为真寔事也。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经中宝施不及持说之语。言之稔矣。然佛终恐人贪求福报。蔑视修持。故于此特再言之。以结全经。其叮咛之意深矣。佛呼须菩提曰。设若有人。以布满无量无数世界之七宝。持用布施者。所施之多。又远胜于大千矣。其所获福。亦应多甚。然宝施之福虽多。终有穷极。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言彼宝施福德固为多矣。若有善男女等。发无上觉心。而受持此经。乃至仅持四句偈等。既自行持。又为人演说经义。则其福德。已超胜于彼宝施者矣。演说视解说为尤细。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所以为人演说经义者。果何如哉。惟当一切不着。不涉名相。而真性圆明。常自如如湛然不动。无有去来生灭之相。如是而说。即为善于演说。庶使闻者。皆获益焉。

  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所谓说法不取相者。何哉。盖涉于名相。是世间法。非出世法。世间为有为法。斯有为法。是假非真。如梦境之空。如幻变之妄。如水中泡。旋起旋灭。如镜中影。忽有忽无。如晓露之易干。如电光之倏灭。此有为法。如此六事。如是而观。方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学者尚其审之。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佛说此经已毕。斯时在会之长老须菩提。及出家僧尼。在家居士为优婆塞。妇女为优婆夷。并一切世间之天人修罗等。闻说此经。悉皆证悟。乃大欢喜。而信心虔受。遵奉行持焉。夫当时之闻经者。既各获益以去矣。所愿尽未来际。若闻若见。共证菩提。是所深愿。

  金刚经易解卷下(终)